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跨软岩隧道边墙开槽半步CD法施工参数研究
1
作者 王峰 张洋语 +1 位作者 陶家清 高恒潮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3-141,共9页
依托某大跨软岩隧道,提出一种改进CD法,即边墙开槽半步CD法。为探明大跨隧道采用边墙开槽半步CD法开挖的施工力学特征,首先通过现场试验对其施工过程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再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深入研究Ⅴ级围岩条件下边墙开槽半... 依托某大跨软岩隧道,提出一种改进CD法,即边墙开槽半步CD法。为探明大跨隧道采用边墙开槽半步CD法开挖的施工力学特征,首先通过现场试验对其施工过程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再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深入研究Ⅴ级围岩条件下边墙开槽半步CD法中边墙开槽及拆撑距离、开挖循环进尺和左右导洞掌子面错距3个因素对初期支护变形、受力及塑性区分布的影响,最终得到优化的施工参数。研究结果表明:(1)现场采用该工法开挖监测断面拱顶最大沉降量为34.1 mm,隧道左导洞水平收敛量大于右导洞,达到30 mm,初期支护变形量主要产生于左右导洞上台阶期间,当左右边墙开挖后隧道初期支护变形增长速率明显变缓。型钢拱架整体承压,左拱肩内侧压应力最大,达到99 MPa;(2)随着边墙开槽及拆撑距离增大,初期支护变形量呈抛物线形增大,边墙初期支护内力增幅显著大于其余部位,建议一次性边墙开槽及拆撑距离不超过5.4 m;(3)当开挖循环进尺超过2.4 m后,初期支护变形、内力和塑性区面积均急剧增大,建议施工开挖循环进尺不超过2.4 m;(4)随着左右导洞掌子面错距减小,初期支护变形量逐渐减小,而初期支护内力与塑性区面积显著增大,建议实际施工左右导洞掌子面错距不小于1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隧道 软岩隧道 施工参数优化 边墙开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护时机对软弱围岩公路隧道力学特征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来弘鹏 林永贵 +1 位作者 谢永利 杨晓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0-395,共6页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支护时机对软弱围岩公路隧道力学特征的影响,运用研制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简便实用的隧道开挖工具与方法,系统开展了基于先加载后开洞思路的公路隧道模型试验,研究了支护时机对软弱围岩公路隧道围岩压力、衬砌切向应力...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支护时机对软弱围岩公路隧道力学特征的影响,运用研制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简便实用的隧道开挖工具与方法,系统开展了基于先加载后开洞思路的公路隧道模型试验,研究了支护时机对软弱围岩公路隧道围岩压力、衬砌切向应力大小与分布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支护时机对软弱围岩公路隧道围岩压力、衬砌切向应力的大小及分布影响显著;在不同应力场的软弱围岩(原岩弹模为210 MPa)中开挖隧道,当开挖洞径为12 m左右时,200 mm左右的变形预留量是较为合适的。该工况下衬砌的切向应力、围岩压力均较小,而且各位置分布也比较均匀,对衬砌的受力最为有利。在实际工程中应加强监控量测,不断总结经验,尽可能地选择最佳时机支护以达到衬砌受力较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软弱围岩 支护时机 力学特征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断面隧道软弱围岩卸荷渐进破坏特性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徐前卫 丁文其 +2 位作者 朱合华 唐卓华 李元海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4-114,132,共12页
以深圳市东部过境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为背景,针对谷对岭"Y"形喇叭口大断面分岔隧道,通过室内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大断面隧道围岩的渐进性破坏过程、岩体内部变形和应力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软... 以深圳市东部过境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为背景,针对谷对岭"Y"形喇叭口大断面分岔隧道,通过室内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大断面隧道围岩的渐进性破坏过程、岩体内部变形和应力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软弱隧道围岩的破坏是始自拱腰以下的岩体,而后自拱腰向上继续扩展成拱,为此必须要对拱腰以下岩体施作锁脚锚杆,从而制止岩体的初始剪切破坏;当采取左右导洞分块开挖时,后开挖导洞会引起既有洞室围岩的破坏,因此需要对导洞之间的隔墙进行加固;拱顶上方0.95B(B为隧道跨度)范围内的岩体变形受到隧洞开挖影响,但最终塌落成拱的高度为0.55B;隧道开挖后,拱顶上方岩体应力升高区主要集中在0.4B^0.95B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围岩 深埋隧道 渐进性破坏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震区软弱破碎千枚岩隧道系统锚杆支护作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邹育麟 何川 +2 位作者 周艺 汪波 许金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000-2008,共9页
以在建的穿越5.12强震区发震断裂带的广甘高速公路杜家山隧道为工程依托,选取20 m典型围岩区段为试验段,对有、无系统锚杆时的洞周位移、锚杆轴力、钢拱架内力、围岩与初支接触压力、及其二衬内力进行实测对比分析,探讨锚杆支护作用效... 以在建的穿越5.12强震区发震断裂带的广甘高速公路杜家山隧道为工程依托,选取20 m典型围岩区段为试验段,对有、无系统锚杆时的洞周位移、锚杆轴力、钢拱架内力、围岩与初支接触压力、及其二衬内力进行实测对比分析,探讨锚杆支护作用效果不明显的成因,提出了在强震区软弱破碎千枚岩隧道围岩中采用"钢喷"初期支护的支护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设置锚杆的断面,其锚杆轴力值较小,最终洞周变形值及围岩与初支的接触压力值相对偏大,钢拱架和二衬的安全储备相对不足;锚杆的施工不仅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对深部围岩的扰动,而且还延误了喷射混凝土和钢支撑支护对暴露围岩及时封闭的最佳时机;震后深部围岩的震裂损伤和震裂岩体地下水的渗透性增强,致使围岩松弛区域超过了锚杆设置范围,且锚杆与围岩间的黏结力被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软弱破碎围岩 现场试验 系统锚杆 强震区 支护作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质条件下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帅帅 高波 +1 位作者 全晓娟 祁寒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65,共6页
不同围岩条件下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的围岩稳定性相差很大,特别是半软半硬岩层隧道,由于软硬交界面的存在,其施工力学特性更加复杂。使用FLAC3D模拟不同净距下均质硬岩、均质软岩和竖向半软半硬岩隧道施工15种工况,对比分析中岩墙、拱顶... 不同围岩条件下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的围岩稳定性相差很大,特别是半软半硬岩层隧道,由于软硬交界面的存在,其施工力学特性更加复杂。使用FLAC3D模拟不同净距下均质硬岩、均质软岩和竖向半软半硬岩隧道施工15种工况,对比分析中岩墙、拱顶上部围岩、仰拱处围岩和边坡的围岩稳定性。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引起均质围岩中岩墙上部水平位移最大,而半软半硬岩中部水平位移最大,中岩墙上部围岩稳定性最差;0.6B净距可以作为半软半硬岩偏压小净距隧道的临界值;半软半硬围岩隧道开挖引起拱顶沉降量和硬岩隧道比较接近,远小于软弱围岩隧道拱顶沉降;隧道开挖引起软岩侧洞室上覆盖层围岩稳定性变差;隧道开挖引起拱顶上部围岩破裂面整体呈"W"形,仰拱部围岩破裂面呈"M"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净距隧道 中岩墙 半硬半软岩 偏压 围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防塌方实时监测预警标准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马士伟 韩学诠 +1 位作者 廖凯 杜俊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8-92,共5页
研究目的:隧道事故统计分析表明,塌方发生数量和导致的人员伤亡远高于其他隧道灾害事故。在隧道施工中实现塌方前预警,可大大减少隧道塌方危害。而合理确定隧道塌方预警标准是实现软弱围岩隧道防塌方预警的关键,目前国内外未见成功的报... 研究目的:隧道事故统计分析表明,塌方发生数量和导致的人员伤亡远高于其他隧道灾害事故。在隧道施工中实现塌方前预警,可大大减少隧道塌方危害。而合理确定隧道塌方预警标准是实现软弱围岩隧道防塌方预警的关键,目前国内外未见成功的报道。因此,需要对隧道防塌方预警标准进行研究,以指导隧道安全施工。研究结论:(1)隧道变形量与水文地质条件、施工工法、施工进度等因素有关,目前规范中的标准值不适合直接应用于隧道塌方预警;(2)软弱围岩隧道防塌方实时监测不同于常规监测,关注的重点是拱顶相对于隧道底部或边墙的相对变形,因此采用相对变形量进行防塌方预警是可行的;(3)隧道防塌方实时监测预警基准值要根据目前规范位移限值、类似工程实测位移最大值和所在隧道工程实测数据综合确定;(4)现场试验表明,本文确定的隧道塌方预警基准值能满足隧道防塌方监测预警的需要,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围岩隧道 防塌方 实时监测 预警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弱破碎围岩双连拱隧道安全施工与监测 被引量:13
7
作者 赖金星 谢永利 +1 位作者 李华 赵严峰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513-517,共5页
针对软弱破碎Ⅱ类围岩双连拱隧道采用三导洞施工方法的特点,阐述了其安全施工技术要点,实际施工中,就其监测内容及监测结果进行了实时分析,为隧道安全施工提供了依据,长期监控量测结果表明,该隧道结构是安全的,达到了围岩与支护结构体... 针对软弱破碎Ⅱ类围岩双连拱隧道采用三导洞施工方法的特点,阐述了其安全施工技术要点,实际施工中,就其监测内容及监测结果进行了实时分析,为隧道安全施工提供了依据,长期监控量测结果表明,该隧道结构是安全的,达到了围岩与支护结构体系安全与稳定的要求,所采用的安全施工措施以及信息化施工方法对类似工程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围岩 连拱隧道 安全施工技术 监控量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弱围岩隧洞施工性态的力学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113
8
作者 孙钧 朱合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0-33,共14页
本文着重对软弱围岩隧洞施工中的力学性态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和分析。文中除提出了考虑隧洞开挖面时空效应的三维分析模型外,还计入岩体流变时效,进行了弹-粘塑性数值计算。其中,研讨了开挖面推进过程中洞室围岩与错喷支护的相互作用... 本文着重对软弱围岩隧洞施工中的力学性态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和分析。文中除提出了考虑隧洞开挖面时空效应的三维分析模型外,还计入岩体流变时效,进行了弹-粘塑性数值计算。其中,研讨了开挖面推进过程中洞室围岩与错喷支护的相互作用以及设置整筑式二次内衬的影响。用所建议的力学模型和编制的程序软件,结合某实际工程,分别就洞室上下台阶法分部开挖、全断面法一次开挖和侧壁导坑法扩大开挖等三种最常见的隧洞施工作业方式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将计算成果与现场实测数据作了比较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围岩 隧洞 开挖面效应 锚喷支护 施工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台阶七步法在大断面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9
作者 田佳 刘军 王改鹏 《隧道建设》 2012年第S1期85-89,共5页
对国内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工法进行调查,综合分析对比,并以此为基础在合福铁路客专闽赣V标庵源山隧道、凤凰山隧道、范墩坪隧道、九台山隧道浅埋偏压段,采取相关技术措施、组织手段,利用三台阶七步法快速、安全地完成该四座隧道... 对国内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工法进行调查,综合分析对比,并以此为基础在合福铁路客专闽赣V标庵源山隧道、凤凰山隧道、范墩坪隧道、九台山隧道浅埋偏压段,采取相关技术措施、组织手段,利用三台阶七步法快速、安全地完成该四座隧道浅埋偏压软弱围岩段的施工。根据施工过程及结果,分析三台阶七步法施工大断面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重点、关键工序、采取的相关技术措施、组织手段,为以后同类隧道工程施工提供相关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浅埋偏压 软弱围岩 三台阶七步法 卸载加固 反压回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软弱围岩的改进BP神经网络位移反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高攀科 谢永利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26,共4页
基于一般BP神经网络特点,特别是在缺陷认识的基础上,采用改进BP神经网络对隧道软弱围岩进行位移反分析.通过增加神经元输出反馈量、运用二分法原理确定隐层单元数和改进惯性校正法、变步长算法、改进误差函数等方法,分别从BP神经网络结... 基于一般BP神经网络特点,特别是在缺陷认识的基础上,采用改进BP神经网络对隧道软弱围岩进行位移反分析.通过增加神经元输出反馈量、运用二分法原理确定隐层单元数和改进惯性校正法、变步长算法、改进误差函数等方法,分别从BP神经网络结构和算法两个方面进行改进.并将现场监测数值和反分析计算位移值进行比较,其综合相对误差均控制在4%以内,取得了良好效果.成功将有限元数值仿真与BP神经网络原理结合,可为软弱围岩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可靠的参数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神经网络 反分析 位移 软弱围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软弱破碎围岩初期支护荷载承担比重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帮树 崔宇鹏 +3 位作者 晏勤 李浚元 张明伟 夏鹏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6,共6页
为了研究软弱破碎围岩隧道联合支护各构件的作用效果,以四川省宝兴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差分数值计算软件对隧道围岩注浆加固圈、喷射混凝土和型钢支撑3种支护措施的围岩荷载承担比重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固定支座等效代... 为了研究软弱破碎围岩隧道联合支护各构件的作用效果,以四川省宝兴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差分数值计算软件对隧道围岩注浆加固圈、喷射混凝土和型钢支撑3种支护措施的围岩荷载承担比重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固定支座等效代替某种支护的方式,设计了3种支护方案,每个方案仅采用2种支护方式,计算至平衡,提取支护反力并转化成应力,从而得到该支护结构的荷载分担比。研究表明:型钢支撑起到及时强支护作用,可有效控制围岩变形;随着时间推移,当喷射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发展为主要承载结构,喷射混凝土面层承担更大比率释放荷载,喷射混凝土承载荷载比重最大,注浆加固圈次之。计算得出宝兴水电站引水隧道型钢支撑、注浆加固圈和喷射混凝土3种支护荷载承担比重为1∶1.25∶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破碎围岩 隧道初期支护 支护时机 荷载承担比重 位移释放率 位移监测 支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应力大断面软岩隧道开挖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亮 陈寿根 杨家松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7-91,共5页
以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为依托,对高地应力大断面软岩隧道的开挖技术进行探讨,认为开挖方法的选择、掌子面预支护的布置、弱爆破参数控制、相关监测技术的应用这4个方面是软岩隧道开挖必须重视的地方。锦屏引水隧洞软岩段的开挖,... 以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为依托,对高地应力大断面软岩隧道的开挖技术进行探讨,认为开挖方法的选择、掌子面预支护的布置、弱爆破参数控制、相关监测技术的应用这4个方面是软岩隧道开挖必须重视的地方。锦屏引水隧洞软岩段的开挖,证明了在采用合理的掌子面预支护措施后,可以实现大断面(112 m2)开挖,其开挖进度比分块施工快,且施工组织方便灵活、成本也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应力 软弱围岩 大断面隧道 掌子面预支护 弱爆破 信息化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华铁路三荆段深埋软弱围岩隧道荷载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管鸿浩 苏辉 +2 位作者 杨世武 胡忆 莫阳春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29-1535,共7页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中的深埋围岩压力公式没有考虑隧道拱部围岩本身的承载作用以及超前预支护作用,荷载计算结果偏大。为验证深埋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实际承受的围岩压力荷载,以蒙华铁路三门峡至荆门段现场监测数据为依托,通过分析围岩...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中的深埋围岩压力公式没有考虑隧道拱部围岩本身的承载作用以及超前预支护作用,荷载计算结果偏大。为验证深埋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实际承受的围岩压力荷载,以蒙华铁路三门峡至荆门段现场监测数据为依托,通过分析围岩变形监测资料,探讨蒙华铁路隧道围岩及结构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变形行为,并采用拱顶沉降与水平收敛相结合的位移反分析法,建立荷载-结构法平面有限元模型,反演推导围岩压力荷载。分析结果表明:双线隧道反分析得出的围岩荷载为同级别按规范计算值的70.7%~76.5%;单线隧道反分析得出的围岩荷载为同级别按规范计算值的88.8%~93.1%。研究成果对蒙华铁路隧道现场施工和优化支护结构设计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希望能对以后类似隧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华铁路 深埋隧道 软弱围岩 围岩压力 位移反分析 隧道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谈矿山法隧道技术第十讲——软弱围岩隧道中开挖断面早期闭合的施工技术 被引量:13
14
作者 关宝树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87-896,共10页
阐述开挖断面早期闭合的概念,指出:1)开挖断面早期闭合是针对不良围岩的对策;2)围岩越差,要求闭合的时间、距离越短;3)开挖断面分部越多,闭合距离越长,对控制变形不利;4)开挖断面的早期闭合是指初期支护的闭合,而不是指二次衬砌的闭合... 阐述开挖断面早期闭合的概念,指出:1)开挖断面早期闭合是针对不良围岩的对策;2)围岩越差,要求闭合的时间、距离越短;3)开挖断面分部越多,闭合距离越长,对控制变形不利;4)开挖断面的早期闭合是指初期支护的闭合,而不是指二次衬砌的闭合。介绍了日本隧道早期闭合仰拱设置方法分类。认为我们已经知道如何实现早期闭合,但还没有做到,这需要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缩短单项作业时间才能做到。日本采用的开挖断面早期闭合工法已经标准化,介绍其标准模式及开挖断面早期闭合模式的内涵。通过对日本采用早期闭合工法隧道的实例统计分析,将隧道围岩早期闭合模式划分为5种,归纳了采用早期闭合工法的理由,统计了哪些围岩条件需采用早期闭合工法,并介绍了开挖断面早期闭合隧道的构造参数,以及开挖断面早期闭合隧道的施工方法。以日本七尾公路隧道为例,详细阐述全断面早期闭合施工的管理方法,包括全断面早期闭合的管理项目,最终位移值的管理基准值和初期位移速度的管理基准值及如何确定,全断面早期闭合模式的基准及如何根据施工实际进行修正。从国内外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实例,特别是开挖断面早期闭合的实例中,总结软弱围岩隧道大断面施工技术的基本经验。最后指出把掌子面前方围岩的补强与掌子面后方开挖断面早期闭合结合在一起,在有水的条件下,再把掌子面前方围岩的超前钻孔预测组合在一起,是解决不良围岩隧道施工的基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矿山法 软弱围岩 开挖断面早期闭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军 《隧道建设》 2012年第S1期102-104,共3页
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若围岩为全风化岩,土体较为松散,围岩自稳能力较差,隧道开挖后容易出现塌方、冒顶等灾害,施工中隧道预留沉降量极难把控,即使开挖完成后也容易出现初期支护变形量较大,导致二次衬砌断面不足。京福铁路闽赣五标段金... 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若围岩为全风化岩,土体较为松散,围岩自稳能力较差,隧道开挖后容易出现塌方、冒顶等灾害,施工中隧道预留沉降量极难把控,即使开挖完成后也容易出现初期支护变形量较大,导致二次衬砌断面不足。京福铁路闽赣五标段金岭头隧道和童游隧道洞口段地质条件为全风化云母石英片岩,呈砂土状,地下水为孔隙裂隙水,施工中合理选用六部CD法、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和加强临时支护、反压回填等措施,控制了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保证了盾构能安全地通过风险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偏压 软弱围岩 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地铁暗挖车站双侧壁导坑法支撑体系优化 被引量:13
16
作者 田利锋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0-133,共4页
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工程渝北广场站为大断面暗挖隧道,车站位于重庆市区繁华地段,为保证车站隧道的安全施工以及邻近既有建筑结构的安全,对暗挖隧道开挖施工方案进行优化设计。采用Midas GTS有限元数值软件,对弧形壁(原双侧壁)和直壁法(... 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工程渝北广场站为大断面暗挖隧道,车站位于重庆市区繁华地段,为保证车站隧道的安全施工以及邻近既有建筑结构的安全,对暗挖隧道开挖施工方案进行优化设计。采用Midas GTS有限元数值软件,对弧形壁(原双侧壁)和直壁法(双侧壁)开挖方案进行全过程动态模拟,结合监控量测数据,综合对比分析隧道变形和支护结构内力。结果表明,本工程地质条件下,采用直壁法施工方案切实可行,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中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案的优化设计和最终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超大断面隧道 软弱围岩 双侧壁法优化 开挖方案 有限元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弱围岩隧道开挖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良 刘元雪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8期104-106,112,共4页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软弱围岩隧道施工进行了数值分析.利用大型通用软件ANSYS提供的单元生死功能和隐式蠕变方程,就隧道上下台阶法施工作业方式进行了二维弹-粘塑性分析,并进行模拟,所揭示的规律能为工程施工提供依据和指导.
关键词 软弱围岩隧道 开挖 弹粘塑性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弱围岩中中隔墙法的施工全过程数值仿真 被引量:2
18
作者 易亚滨 陈少华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26-29,共4页
笔者通过软弱围岩中某一隧道在设计中的施工全过程力学数值模拟,说明目前在软弱围岩中采用中隔墙施工方法要注意的问题、各种支护作用、剪力状态及施作时机.
关键词 软弱围岩 中隔墙法 数值仿真 接触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弱围岩浅埋大跨隧道施工技术 被引量:7
19
作者 朱亮来 《焦作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235-237,共3页
杭州绕城北线高速公路黄鹤山隧道进出口端浅埋分别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及微台阶法进行施工 ,作者对二者的优越性作了对比分析 ,同时对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可为以后大跨度位于软弱浅埋围岩中的隧道施工与设计提供... 杭州绕城北线高速公路黄鹤山隧道进出口端浅埋分别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及微台阶法进行施工 ,作者对二者的优越性作了对比分析 ,同时对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可为以后大跨度位于软弱浅埋围岩中的隧道施工与设计提供参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技术 软弱围岩 隧道 双侧壁导坑法 微台阶法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软岩隧道围岩蠕变特征及支护方案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海洋 徐文杰 王永刚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1-74,共4页
在高地应力条件下具有层理构造的软岩中开挖隧道后,软弱围岩会发生显著的蠕变变形,直接影响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及支护结构的长期服役性能。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深埋软岩段双层和三层衬砌支护的效果。结果表明:在... 在高地应力条件下具有层理构造的软岩中开挖隧道后,软弱围岩会发生显著的蠕变变形,直接影响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及支护结构的长期服役性能。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深埋软岩段双层和三层衬砌支护的效果。结果表明: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增设轻质混凝土缓冲层有利于隧道围岩应力和变形的调整,可有效降低支护结构受力,从而充分发挥二层衬砌与锚杆的长期支护作用,更适用于高地应力条件下长期流变特征明显的软岩段隧道支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支护方案 数值计算 软岩蠕变 各向异性 轻质混凝土 软弱围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