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TPB/AOT/AP自熄火固体推进剂燃烧性能及增压熄火机理
1
作者 陈泽昕 刘林林 +3 位作者 杨玉新 李波标 程材 胡松启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98-906,共9页
为研究自熄火固体推进剂燃烧性能并揭示增压熄火机理,使用丁二酸二辛酯磺酸钠(AOT)作为熄火控制剂制备了HTPB/AOT/AP自熄火固体推进剂,并对推进剂燃速、燃烧波结构、火焰形态和熄火燃面形貌等进行了实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AOT使推进剂... 为研究自熄火固体推进剂燃烧性能并揭示增压熄火机理,使用丁二酸二辛酯磺酸钠(AOT)作为熄火控制剂制备了HTPB/AOT/AP自熄火固体推进剂,并对推进剂燃速、燃烧波结构、火焰形态和熄火燃面形貌等进行了实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AOT使推进剂在10 MPa以下的压强指数由0.37降低至-1.36,其中压强接近临界熄火压强时燃速由5.9 mm·s^(-1)降低至2.9 mm·s^(-1),推进剂在压强增大至10 MPa时自熄火,压强更高时仍无法自持燃烧;压强接近临界熄火压强时,推进剂燃面上覆盖了厚度约230μm的熔融层,降低了推进剂燃面温度和气相温度梯度,与不含AOT的推进剂相比,自熄火固体推进剂燃面温度由865 K降低至420 K,气相温度梯度由74.9 K·μm^(-1)降低至0.19 K·μm^(-1);揭示了自熄火固体推进剂增压熄火机理,即AOT使推进剂表面覆盖较厚的熔融层,阻碍气相火焰对燃面的热反馈,降低燃面温度和凝聚相反应速率,最终导致推进剂无法自持燃烧而熄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熄火固体推进剂 丁二酸二辛酯磺酸钠(aot) 燃烧性能 增压熄火机理 熔融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AOT/正庚烷微乳体系中水结构的FT-IR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泉 李维红 +2 位作者 翁诗甫 吴瑾光 徐光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38-444,共7页
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水/AOT/正庚烷微乳体系中水的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体系中加水量的增大,水分子O-H伸缩振动的红外光谱由3493cm-1向低频移动至3417cm-1.微乳体系中,水分子与AOT分子的磺酸基作用的... 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水/AOT/正庚烷微乳体系中水的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体系中加水量的增大,水分子O-H伸缩振动的红外光谱由3493cm-1向低频移动至3417cm-1.微乳体系中,水分子与AOT分子的磺酸基作用的同时,与Na+也有一定的作用,这两种离子对水分子O-H健的强度均有一定的影响.磺酸基的作用使水分子中O-H伸缩振动向高波数方向移动,而Na+的作用与磺酸基相反,是使其向低波数方向移动.根据微乳体系中水分子O-H伸缩振动红外光谱的二阶导数谱,对3050-3750cm-1范围内的红外光谱进行曲线拟合得到四个子峰,位于3590±20cm-1,3520±10cm-1,3465±10cm-1及3270±20cm-1处,分别被指认为自由水、磺酸基的结合水、本体水及钠离子的结水,AOT分子中羰基伸缩振动的红外光谱呈现非对称吸收峰,其强度比Ir(I1739/I1722)随体系中加水量的增大而减小,这是由于钠离子与羰基弱的相互作用随着加水量的增大而减弱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庚烷 曲线拟合 FTIR 微乳液 a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下AOT/CTAB混合反胶团体系萃取乳酸钙中蛋白质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肖恩荣 李定或 +1 位作者 丁一刚 吴元欣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47-850,共4页
研究了超临界CO2下AOT/CTAB混合反胶团体系萃取乳酸钙中影响产品品质的杂蛋白质。并且分析了萃取压力P、温度T、AOT用量VAOT及AOT/CTAB摩尔混合比nAOT/nCTAB、水量VH2O、pH值等各因素对于该体系中蛋白质的萃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 研究了超临界CO2下AOT/CTAB混合反胶团体系萃取乳酸钙中影响产品品质的杂蛋白质。并且分析了萃取压力P、温度T、AOT用量VAOT及AOT/CTAB摩尔混合比nAOT/nCTAB、水量VH2O、pH值等各因素对于该体系中蛋白质的萃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操作条件:P=25MPa,T=45℃,VAOT=0.15mL.(g乳酸钙)-1,nAOT/nCTAB=300:1,VH2O=1.6mL水.(g乳酸钙)-1,pH=4。在此操作条件下,蛋白质的去除率可达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反胶团 乳酸钙 蛋白质 二(2-乙基已基)丁二酸酯磺酸钠(aot)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TB与AOT溶液界面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4
作者 魏贤凤 刘珉 +2 位作者 文韬 杨光成 郭长平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97-603,共7页
为得到表面活性剂磺基丁二酸钠二辛酯(AOT)对1,3,5⁃三氨基⁃2,4,6⁃三硝基苯(TATB)结晶过程的影响规律,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MD)对TATB与AOT溶液的界面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Morphology模块中的Bravis⁃Friedel⁃Donnary⁃Harker(BFDH... 为得到表面活性剂磺基丁二酸钠二辛酯(AOT)对1,3,5⁃三氨基⁃2,4,6⁃三硝基苯(TATB)结晶过程的影响规律,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MD)对TATB与AOT溶液的界面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Morphology模块中的Bravis⁃Friedel⁃Donnary⁃Harker(BFDH)模型和Adhesion Energy(AE)模型,确定了真空中TATB晶体的7个主要晶面,然后建立了TATB晶面与AOT溶液的界面模型,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并运用修正后的AE模型,对所得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显示,真空中TATB晶体的主要晶面分别为(001)、(10-1)、(1-10)、(100)、(1-11)、(01-1)和(010)面,AOT溶液对TATB的结晶速率具有整体促进作用。通过分析TATB晶面结构及分子间相互作用,认为(001)面的特殊平面结构,导致其与AOT溶液的相互作用较弱,附着能较低,为119.832 kJ·mol^(-1),因此在结晶过程中生长速率相对较慢,而(10-1)、(1-10)、(100)、(1-11)、(01-1)和(010)晶面附着能较高(均高于119.832 kJ·mol^(-1)),生长速度相对较快。因此,在结晶实验过程中,TATB首先呈现叶片状结构,随着时间推移,(001)面逐渐生长,最终呈现长叶片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 5⁃三氨基⁃2 4 6⁃三硝基苯(TATB) 磺基丁二酸钠二辛酯(aot) 界面相互作用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的合成与新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张万忠 乔学亮 +3 位作者 邱小林 陈建国 罗浪里 李海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9-91,共3页
针对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的工业生产技术,从提高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产品的纯度出发,概括和总结了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的酯化和磺化合成技术,及合成工艺中催化剂、温度、助剂和体系真空度等主要影响因素,简要介绍了该表面活性剂在反... 针对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的工业生产技术,从提高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产品的纯度出发,概括和总结了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的酯化和磺化合成技术,及合成工艺中催化剂、温度、助剂和体系真空度等主要影响因素,简要介绍了该表面活性剂在反胶束制备纳米材料等方面的应用新进展,指出了目前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生产工艺中存在的不足,展望了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系列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合成技术催化剂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桂醇聚氧乙烯醚(9)辛基磺基琥珀酸混合双酯钠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5
6
作者 华平 戴宝江 +1 位作者 吴东辉 刘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56-960,共5页
采用控制酯化率和非外加相转移催化剂在敞开体系中进行反应的方法,合成了月桂醇聚氧乙烯醚(9)辛基磺基琥珀酸混合双酯钠。最佳工艺条件为:n〔月桂醇聚氧乙烯醚(9)〕∶n(顺酐)=1.00∶1.10,于140℃单酯化反应2.0 h,得到产率为99.8%的单酯... 采用控制酯化率和非外加相转移催化剂在敞开体系中进行反应的方法,合成了月桂醇聚氧乙烯醚(9)辛基磺基琥珀酸混合双酯钠。最佳工艺条件为:n〔月桂醇聚氧乙烯醚(9)〕∶n(顺酐)=1.00∶1.10,于140℃单酯化反应2.0 h,得到产率为99.8%的单酯化产物。n(2-乙基己醇)∶n(顺酐)=4.0∶1.0,于加热介质温度240℃条件下双酯化反应5.5 h,得到产率为94.4%的双酯化产物。n(亚硫酸氢钠)∶n(顺酐)=1.10∶1.00,加热介质温度210℃条件下,磺化反应6 h得终产物。测得产物的表面张力为32.5 mN/m、临界胶束浓度为1.1×10-4mol/L、耐硬水能力为24 m in、乳化力为3.3 m in、渗透力为3 s、分散力为90.5%、钙皂分散力为13%、去油污力为99.1%。与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盐(快T)和月桂醇聚氧乙烯醚(9)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LESS)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耐硬水能力、分散力、钙皂分散性能和去油污性能较快T均得到了改善,渗透性较LESS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桂醇聚氧乙烯醚(9)辛基磺基琥珀酸混合双酯钠 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盐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胶束法合成CdS纳米粒子及其表征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莹 乔燕 +3 位作者 杨平 徐景坤 戴兢陶 杜玉扣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94-998,共5页
以AOT为保护剂,采用反胶束法合成CdS纳米粒子。利用水洗法洗去保护剂AOT,通过加入不同量的无水乙醇调节分散介质的极性,改变CdS纳米粒子在分散介质中的"溶解度",从而实现不同尺寸粒子的分离。采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 以AOT为保护剂,采用反胶束法合成CdS纳米粒子。利用水洗法洗去保护剂AOT,通过加入不同量的无水乙醇调节分散介质的极性,改变CdS纳米粒子在分散介质中的"溶解度",从而实现不同尺寸粒子的分离。采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荧光光谱法对其进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 aot 反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吡咯烷酮存在时反相微乳液中水的状态 被引量:3
8
作者 徐桂英 张莉 +2 位作者 毛宏志 鲍猛 卢燕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7-42,共6页
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研究不同分子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存在时,十二烷基甜菜碱 (C12BE)/正庚烷 /正戊醇 /水(Ⅰ)及二( 2-乙基)己基磺化琥珀酸钠( AOT) /正庚烷 /水(Ⅱ)反相微乳液中水的存在状态 .采用计算... 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研究不同分子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存在时,十二烷基甜菜碱 (C12BE)/正庚烷 /正戊醇 /水(Ⅰ)及二( 2-乙基)己基磺化琥珀酸钠( AOT) /正庚烷 /水(Ⅱ)反相微乳液中水的存在状态 .采用计算机分峰技术将微乳液中水分子的 O- H伸缩振动进行曲线拟合,(Ⅰ)得到三个子峰 ,分别位于 (3560± 20)cm- 1, (3430± 10)cm- 1, (3280± 10)cm- 1附近;(Ⅱ)得到四个子峰,分别位于 3618 cm- 1, 3550 cm- 1, 3446 cm- 1和 3292 cm- 1处 .尽管 PVP均增溶于 W/O型微乳液中表面活性剂分子的极性基团附近,却没有引起长链间自由水的变化 .但由于两体系的差异, PVP的存在,导致微乳液(Ⅰ)的本体水减少,结合水增多,却使体系(Ⅱ)的结合水减少,本体水增多 .由于 W/O型微乳液中水与生物膜中水相似,这些研究有助于理解生物膜界面上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聚乙烯吡咯烷酮 十二烷基甜菜碱 二(2-乙基)己基磺化琥珀酸钠 反相微乳液 结构 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胶团酶促水解青霉素G制备6-APA 被引量:5
9
作者 何志敏 郭从容 +1 位作者 吴金川 胡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04-407,共4页
研究将青霉素酰化酶包埋于AOT/异辛烷反胶团中水解青霉素G制备6-APA的工艺,探讨了各种操作条件对水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胶团酶反应体系中,底物浓度提高了一倍左右,且在反应过程中不需滴碱调节pH值。在水相与反... 研究将青霉素酰化酶包埋于AOT/异辛烷反胶团中水解青霉素G制备6-APA的工艺,探讨了各种操作条件对水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胶团酶反应体系中,底物浓度提高了一倍左右,且在反应过程中不需滴碱调节pH值。在水相与反胶团体系各自的最适条件下分别进行水解反应实验,结果表明,青霉素酰化酶在反胶团体系中的酶活力高于水相酶活力,水解6h 后其转化率可达70% 以上;与相应的水相酶促反应相比,转化率提高了3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 6-APA 反胶团酶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桶混助剂多库酯钠和油酸甲酯对两种疏果剂疏除效果的影响
10
作者 吴长杰 李媛媛 +6 位作者 刘杨 赵锐 李明华 蔡静 马力 吴学民 张振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55-1164,共10页
为探究适合不同品种苹果的化学疏果体系,以萘乙酸(NAA)、6-苄氨基嘌呤(6-BA)为疏果剂,多库酯钠(AOT)及多库酯钠+油酸甲酯(AOT+MO)作为桶混助剂,在“岳冠”、“龙丰”两个苹果品种上测定了不同助剂体系的理化性质,观测其在苹果皮表面的... 为探究适合不同品种苹果的化学疏果体系,以萘乙酸(NAA)、6-苄氨基嘌呤(6-BA)为疏果剂,多库酯钠(AOT)及多库酯钠+油酸甲酯(AOT+MO)作为桶混助剂,在“岳冠”、“龙丰”两个苹果品种上测定了不同助剂体系的理化性质,观测其在苹果皮表面的冲击、铺展及渗透行为;将不同助剂体系与有效成分不同的疏果剂组合,在幼果期进行喷施,统计不同处理的花序坐果率、花朵坐果率和单双果率,并对处理后的果品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纯水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1%的AOT或0.3%的(AOT+MO),能显著降低水的动态表面张力及其在靶标界面的接触角,减少或抑制液滴在果皮上的飞溅弹跳,促进液滴的沉积、铺展及渗透。在两种疏果剂的油悬浮剂中分别添加0.1%的AOT和0.3%的(AOT+MO),能显著提高其对两种苹果的疏除效果。其中对于“龙丰”苹果,40 mg/L NAA水剂+0.1%AOT处理结果与人工疏除无差异,果品品质显著提高,优于人工疏果;对于“岳冠”苹果,150 mg/L 6-BA+12.5 mg/L NAA可分散油悬浮剂+0.3%(AOT+MO)处理与人工疏除无差异,果品品质显著提高,优于人工疏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桶混助剂 多库酯钠 油酸甲酯 疏果剂 萘乙酸 6-苄氨基嘌呤 疏除效果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