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层分类框架下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增能转型:理论思考与改革措施 被引量:1
1
作者 关信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社会救助制度新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制度的框架下,应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制度的增能转型。增能型社会救助的基本目标是要通过物质加服务的积极社会救助措施,... 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社会救助制度新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制度的框架下,应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制度的增能转型。增能型社会救助的基本目标是要通过物质加服务的积极社会救助措施,帮助困难群众提升各方面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克服困难,获得高质量生活。增能型社会救助服务应该从能力提升、机会扩展、动机激励等多种路径开展。当前,大力推动增能型社会救助能够更好地实现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目标,更好地体现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和积极救助的原则,能够使社会救助制度帮助到更多的救助对象,并取得更好的救助效果。推动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增能转型需要对现行社会救助制度作出多方面的改革,包括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对社会救助标准,及专项救助、临时救助和基本生活救助等各层各类制度方面加以改革,并积极推动服务救助和加强增能型社会救助的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救助 困难群众 增能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人互助养老需求与双向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关系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醒 彭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3-106,共4页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互助养老需求与双向社会支持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关系,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于2022年6-9月方便抽取湖南省3个社区256名居家老年人,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社区居家互助养老需求量表及简版双向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互助养老需求与双向社会支持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关系,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于2022年6-9月方便抽取湖南省3个社区256名居家老年人,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社区居家互助养老需求量表及简版双向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社区居家互助养老需求总分为(34.86±7.35)分;双向社会支持总分为(38.64±4.08)分。社区居家互助养老需求总分与双向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r=0.398,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区老年人的居住方式、锻炼情况、所患慢性病数量及双向社会支持得分是互助养老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共能解释39.8%的变异。结论社区老年人互助养老需求及双向社会支持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互助养老需求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针对老年人个体特征及需求予以干预,以促进互助养老模式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老年人 互助养老需求 双向社会支持 医疗保健 人文关怀 娱乐学习 生活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27
3
作者 李华 张志元 郭威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4-48,共5页
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是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组成部分,有必要对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实施医疗救助制度,要正确处理好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关系。福利经济学、凯恩斯经济理论和剑桥学派的社会救助思想是我国... 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是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组成部分,有必要对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实施医疗救助制度,要正确处理好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关系。福利经济学、凯恩斯经济理论和剑桥学派的社会救助思想是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理论基础。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需要确立政府在医疗救助中的主体地位,扩大农村大病医疗救助的范围,建立社会救助机构和基金,完善医疗救助政策法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贫困人口 医疗救助 社会救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参与、网络与信任:社会救助获得对社会资本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郭瑜 张一文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54-62,共9页
困难家庭的社会资本是这一弱势群体社会行为范式和社会关系的综合体现,关乎生活中的"获得感"。本文利用2015年"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的调查数据,分析了社会救助的获得对城市困难家庭社会资本... 困难家庭的社会资本是这一弱势群体社会行为范式和社会关系的综合体现,关乎生活中的"获得感"。本文利用2015年"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的调查数据,分析了社会救助的获得对城市困难家庭社会资本的影响。研究发现性别、年龄、政治面貌、受教育水平、家庭特征等因素能对受访者的社会资本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控制以上因素后,社会救助的不同项目对城市困难家庭的社会资本表现出一定的异质影响。对城市困难家庭而言,最低生活保障的获得降低了他们的社会资本,同时福利领取时间会强化这种负面影响;住房救助和临时救助带来了社会资本的显著提高,其他专项救助并未对其产生负面影响。本研究认为,作为社会保护政策,社会救助应在保障困难群体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社会资本积累。可通过完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方面的救助来建设积极的社会救助体系,助力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救助 社会资本 社会参与 网络 信任 城市困难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社会救济与城市贫困人口社会救助理念建设 被引量:7
5
作者 汪雁 慈勤英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44,共7页
中国传统社会救济是现代社会救助不可回避的历史基础 ,其救济思想源于道义性。城市居民社会救助制度是对传统社会救济的根本性改革 ,其基本原则与传统社会救济截然不同 ,即强调社会救助中政府的法定责任、公民的法定权利和对应义务的统... 中国传统社会救济是现代社会救助不可回避的历史基础 ,其救济思想源于道义性。城市居民社会救助制度是对传统社会救济的根本性改革 ,其基本原则与传统社会救济截然不同 ,即强调社会救助中政府的法定责任、公民的法定权利和对应义务的统一。然而 ,传统社会救济思想以其强大的惯性力量影响着现代社会救助理念建设 ,使其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主要为 :对政府责任和公民权利强调不够 ;对民众社会救助义务宣传不力。理念建设的滞后使部分民众和工作人员对社会救助认识模糊、混乱 ,阻碍了社会救助制度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贫困入口 社会救济 社会救助 理念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救助改革:从碎片化走向积极整合——基于上饶市贫困人群的考察 被引量:7
6
作者 程肇基 邓大松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21-25,共5页
社会救助不是一个简单的对贫困人群施以救助的过程,而是推行一种积极的社会救助模式。考虑地情、社情、人情的基本特点,从碎片化走向积极的整合,是当下中国社会救助改革的一个应对策略。
关键词 社会保障 贫困人群 贫困类型 积极救助 制度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收入扶持到资产拓展:社会救助扶贫的政策转型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云凡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7-92,共6页
在当前精准扶贫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基于收入贫困的收入扶持救助政策面临瞄准偏差、社会对立、污名效应、贫困陷阱等实践困境。基于资产贫困的"资产拓展"救助政策在我国既有可行性,又有促进农村贫困人口收入稳定、资产积累... 在当前精准扶贫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基于收入贫困的收入扶持救助政策面临瞄准偏差、社会对立、污名效应、贫困陷阱等实践困境。基于资产贫困的"资产拓展"救助政策在我国既有可行性,又有促进农村贫困人口收入稳定、资产积累以及技能的专门化与专业化等潜在优势。财产性收入对居民收入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财产性收入占农村贫困人口家庭总收入比重偏低,财产性收入对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不显著,尤其是对贫困率较高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贡献非常有限。为使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且具有可持续性,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社会救助扶贫政策应进行转型,以资产拓展为调整方向,拓展资产收益项目,建立参与式资产管理制度,开展监测评估,让农村贫困人口成为有资产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救助扶贫 政策转型 收入扶持 资产拓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独秀的救贫观论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瑞敏 吴森森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0-79,共10页
爱国情殷的陈独秀自青年时代起就对民贫国弱的社会病象兹兹为念,为解决此"第一个大问题",他从多维度剖析致贫苦源,矛头直指旧的伦理道德、帝国主义、军阀官僚等恶势力,并指出中国经济处于落后的前资本主义社会也是其一大成因... 爱国情殷的陈独秀自青年时代起就对民贫国弱的社会病象兹兹为念,为解决此"第一个大问题",他从多维度剖析致贫苦源,矛头直指旧的伦理道德、帝国主义、军阀官僚等恶势力,并指出中国经济处于落后的前资本主义社会也是其一大成因。"五四"前,陈独秀呼吁从伦理、教育和发展实业方面救贫扶弱,"五四"起他开始"介入政治",主张以"马克思社会主义"来昭苏贫民的生计。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独秀吁请抗战必须首先解除民众的痛苦。陈独秀的救贫观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早期反贫困理论的重要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救贫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反贫困战略中的社会救助策略——《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德强 马文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7-112,共6页
农村摆脱贫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救助的价值追求与反贫困的目标高度契合,成为农村反贫困战略必须坚持的正确选择。剖析现有策略的不足,通过分析《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规定提出:完善社会救助法律... 农村摆脱贫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救助的价值追求与反贫困的目标高度契合,成为农村反贫困战略必须坚持的正确选择。剖析现有策略的不足,通过分析《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规定提出:完善社会救助法律链接;均衡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联动社会救助与就业机制;严格审核救助资格,实行分类施保和动态管理;拓宽救助资金来源渠道,健全资金监管制度。使社会救助策略在推动农村反贫困中发挥最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反贫困 贫困人口 农村社会救助 救助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社会关怀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乔晓春 刘晓丽 陆立星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年第2期116-118,共3页
以山西省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所接受的社会关怀为研究主题,从医疗救助和生活救助两方面来反映山西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的状况,并找出在以社会关怀为中心的工作中出现的工作重点和难题,以期其他学者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 艾滋病 社会关怀 医疗救助 生活救助 生产自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民族旅游的行业特征及其社会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符太浩 陈光跃 《旅游科学》 2002年第3期20-23,共4页
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旅游业,摆脱了物质产品体系的既有规格和规范,依托各民族恒常的自然景观、鲜活的人丈资源,借助游客这一消费群体的流动,来实现其市场价值。此外,又能驱动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互动,发挥其它产业不... 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旅游业,摆脱了物质产品体系的既有规格和规范,依托各民族恒常的自然景观、鲜活的人丈资源,借助游客这一消费群体的流动,来实现其市场价值。此外,又能驱动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互动,发挥其它产业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旅游 行业特征 社会价值 扶贫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农村地区特困儿童社会救助的实践:整合、协调与专业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祥 陈天柱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84-90,共7页
以实地调研为基础,论文指出当前西部农村地区特困儿童社会救助实践存在"多头治理、缺乏协调、救助对象覆盖不全、重资物轻服务、工作人员不足且缺乏专业性"等缺陷。为提升西部农村地区特困儿童社会救助效率,论文提出在基层政... 以实地调研为基础,论文指出当前西部农村地区特困儿童社会救助实践存在"多头治理、缺乏协调、救助对象覆盖不全、重资物轻服务、工作人员不足且缺乏专业性"等缺陷。为提升西部农村地区特困儿童社会救助效率,论文提出在基层政府层次上进行组织创新,设立特困儿童社会救助协调中心,以整合输入、协调输出和专业传递为原则构建西部农村地区特困儿童社会救助的实践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农村地区 特困儿童 社会救助 整合输入 协调输出 专业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贫民的生存现状与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沛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53-58,共6页
城市贫困者的存在是社会转型时期的不争事实,他们普遍面临着生活、就业及心理等多方面的压力,他们有自己的需求与呼声。对城市贫民的生存现状与呼声做深入研究是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而研究者的研究角色则是关乎到研究是否深入和... 城市贫困者的存在是社会转型时期的不争事实,他们普遍面临着生活、就业及心理等多方面的压力,他们有自己的需求与呼声。对城市贫民的生存现状与呼声做深入研究是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而研究者的研究角色则是关乎到研究是否深入和真实的重要因素。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深入城市贫民之中,加大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的力度,是修正与弥合目前社会救助制度弊端,提升弱势群体“自助”能力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社会救助 社会工作 城市贫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困难家庭的求助网络及其政策启示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伟进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5-125,共11页
文章使用"城乡困难家庭调查"2014年跟踪数据,对我国城乡困难家庭的求助网络结构和家庭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血缘和亲缘关系仍是我国城乡困难家庭最天然的帮扶网络,但官方社会救助系统的作用已超过民间系统,邻里朋友仅在血亲和... 文章使用"城乡困难家庭调查"2014年跟踪数据,对我国城乡困难家庭的求助网络结构和家庭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血缘和亲缘关系仍是我国城乡困难家庭最天然的帮扶网络,但官方社会救助系统的作用已超过民间系统,邻里朋友仅在血亲和官方系统失灵时起补充作用;基层治理结构对求助网络的城乡差异产生影响,流动人口家庭求助网络呈现多元均衡的特征,但面临官方救助系统的制度性缺失;人口规模、低保资格两个家庭因素对城乡困难家庭求助网络有显著影响。文章认为,应进一步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针对我国城乡困难家庭建立官民并举、多元协作的社会救助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困难家庭 求助网络 城乡差异 家庭因素 社会救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乡困难家庭医疗救助支持研究——基于“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的调查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忠朝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83-90,共8页
为了研究我国城乡困难家庭医疗救助支持状况,有效解决城乡困难家庭医疗贫困问题。通过2013年"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的数据分析发现:城乡困难家庭身体状况比较差,慢性病和大病的发生率高;医疗救助需求大... 为了研究我国城乡困难家庭医疗救助支持状况,有效解决城乡困难家庭医疗贫困问题。通过2013年"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的数据分析发现:城乡困难家庭身体状况比较差,慢性病和大病的发生率高;医疗救助需求大,救助比例比较低,额度较小;医疗支出较高,医疗保险报销后负担仍然较重;距离医疗机构较远,到达时间较长;主要就医途径是去私人诊所或社区/村卫生服务站;就医时最大的困难是看病贵、费用高,但医疗救助的作用比较明显。需要从疾病知识宣传、基础设施建设、私人诊所建设、医疗救助投入和医疗救助监管等方面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困难家庭 医疗救助 社会政策 贫困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救医疗保障体系的现实影响与建设思路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自力 陈菲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第3期283-285,共3页
急救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和有效运转会对经济、社会、政治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建议加强政府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法制保障,加强社会救助及其文化建设,以期建立富有时代特色的中国急救医疗保障体系。
关键词 急救医疗保障体系 新医改 医学伦理学 社会救助 法制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脆弱与综合保护:困难家庭老年人群体比较与反贫困政策迭代 被引量:11
17
作者 胡宏伟 蒋浩琛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20年第4期70-83,共14页
基于贫困人口脆弱分析框架,本文探索设计老年人多维脆弱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中国城乡困难家庭老年人数据,系统评估、对比困难家庭老年人的多维脆弱状况。研究发现:我国困难家庭老年人有显著、系统的多维脆弱性,且低保家庭和低保边缘家... 基于贫困人口脆弱分析框架,本文探索设计老年人多维脆弱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中国城乡困难家庭老年人数据,系统评估、对比困难家庭老年人的多维脆弱状况。研究发现:我国困难家庭老年人有显著、系统的多维脆弱性,且低保家庭和低保边缘家庭老年人之间的脆弱性存在结构性差异;困难家庭老年人的多维脆弱呈现显著的城乡二元化特点,一方面,相对城市,农村困难家庭老年人更具有系统脆弱性,另一方面,城市内部困难家庭和普通家庭老年人的差异,以及城市内部低保家庭和边缘家庭老年人的差异,显著大于农村内部对应的两类差异;经济贫困仍具有基础性,与多维脆弱性高度相关。应关注我国困难家庭老年人脆弱的多维性、系统性、结构性、二元化特征,同时,应高度重视城乡差异化的反贫困策略,促进我国困难家庭老年人综合保护体系建设和反贫困政策迭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困难家庭老年人 多维脆弱 社会救助 综合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支持政策对贫困家庭教育投入的影响:文献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4
18
作者 郑林如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7-96,共10页
研究社会支持政策与贫困家庭教育投入的关系,能够为政府宏观政策的制定及合理性判断提供微观的依据,有利于其从更高层面分析和制定政策。本文梳理了贫困家庭教育投入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社会支持政策之间的关系,提出社会支持政策主要通过... 研究社会支持政策与贫困家庭教育投入的关系,能够为政府宏观政策的制定及合理性判断提供微观的依据,有利于其从更高层面分析和制定政策。本文梳理了贫困家庭教育投入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社会支持政策之间的关系,提出社会支持政策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对贫困家庭的教育投入产生积极影响:一是通过财政政策的挤入效应与挤出效应来补给供方;二是通过社会救助政策的收入补充效应与成本降低效应来补给需方。社会支持政策对贫困家庭教育投入的影响机制十分复杂,国内研究对此尚无定论。因此,有必要在实证研究、政策文本分析及国际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现有研究,从福利体系顶层设计角度考量未来我国贫困家庭儿童福利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救助 社会支持政策 家庭教育投入 贫困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贫困家庭社会救助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山东省Z市的实地调查 被引量:2
19
作者 孔双双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35-138,共4页
对山东省Z市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实地访谈,发现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救助理念落后、资金投入不足、救助标准过低、救助机制不够规范以及社会救助法制化建设相对落后等问题,并相应提出了拓展救助资金筹集... 对山东省Z市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实地访谈,发现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救助理念落后、资金投入不足、救助标准过低、救助机制不够规范以及社会救助法制化建设相对落后等问题,并相应提出了拓展救助资金筹集渠道、提高救助意识、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提高救助水平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贫困家庭 社会救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