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PH-DEM并行计算的滑坡涌浪模拟
1
作者 唐岳灏 姜清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6-142,共7页
为解决滑坡体与水体的强耦合及非线性水波演化形成的复杂流-固耦合问题,采用光滑粒子流方法(SPH)模拟水体动力学特性,通过离散元方法(DEM)模拟滑坡体大变形与不连续问题,构建了SPH-DEM流-固耦合算法,并开发了基于分布式MPI的并行计算程... 为解决滑坡体与水体的强耦合及非线性水波演化形成的复杂流-固耦合问题,采用光滑粒子流方法(SPH)模拟水体动力学特性,通过离散元方法(DEM)模拟滑坡体大变形与不连续问题,构建了SPH-DEM流-固耦合算法,并开发了基于分布式MPI的并行计算程序,实现了SPH-DEM耦合过程的大规模高性能计算。将该程序应用于湖北省江坪河水库白日垭崩塌体滑坡模拟,再现了滑坡发展、涌浪形成、河道传播、冲击大坝的灾害链过程。结果显示:涌浪在坝前最大壅高474.00 m,低于坝高476.00 m,此程序在进程数量128时取得了超过70%的并行加速效率。研究成果能有效分析滑坡涌浪灾害动力学过程,开发的并行程序可为其他国产同类软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涌浪 流-固耦合 离散元(DEM) 光滑粒子流(sph) 白日垭崩塌体 江坪河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H-DEM-FEM方法的高位滑坡冲击框架建筑群损毁机制研究
2
作者 樊晓一 邓鑫 +3 位作者 刘欢 夏贵平 宋嘉麒 杨居颐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35-248,288,共15页
高位滑坡对建筑集群的冲击破坏时常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离散元法-有限元法(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discrete element method-finite element method,SPH-DEM-FEM)耦合的数值模型,开展了高位滑坡对框... 高位滑坡对建筑集群的冲击破坏时常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离散元法-有限元法(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discrete element method-finite element method,SPH-DEM-FEM)耦合的数值模型,开展了高位滑坡对框架结构建筑群的冲击过程、建筑结构破坏机理、冲击力时程与框架柱关键点应力和弯矩等动力机制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PH-DEM-FEM耦合数值方法能够有效地模拟碎石土滑坡中土(SPH)石(DEM)混合物的抛射弹跳、爬高绕流冲击运动过程。考虑了常规建筑垂直、平行于滑坡流向的三排建筑组合布局,位于滑坡近端的纵向排列建筑表现为连续性倾倒破坏,横向排列的建筑则呈现整体倾倒破坏;因前排建筑群对滑坡冲击能量的耗散及滑坡自身摩擦耗能,位于滑坡后端建筑表现为引流面墙体和前排柱发生局部破坏,结构保持稳定,损毁程度依次为上游无建筑缓冲耗能的建筑>有横向排列的建筑>有纵向排列的建筑;纵向、横向排列的建筑冲击力衰减幅度分别31%、21%。横向框架建筑整体倾倒的损毁机制表现为框架柱的直接剪断或节点塑形铰链失效;纵向框架建筑连续性倾倒的损毁机制表现为前排框架柱的失效引起后排框架柱轴向压力和极限弯矩增加,持续冲击荷载超过其极限弯矩致使后排框架柱发生弯曲破坏,最终结构倾倒。系统能量在动能、内能和摩擦耗能间转化,其中摩擦耗能占65.5%,结构耗能占23.6%,动能快速下降与内能急剧增加是建筑破坏的关键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离散元法-有限元法-(sph-DEM-FEM) 高位滑坡 框架结构建筑群 损毁机制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H方法的叶片鸟撞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6
3
作者 刘军 李玉龙 刘元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0-93,共4页
基于显式碰撞动力分析软件PAM-CRASH及其提供的SPH方法,建立了鸟撞平板叶片数值分析模型。通过SPH方法、Lagrange方法结果和实验结果三者对比,指出SPH方法比Lagrange方法的数值计算结果更贴近试验结果。还应用SPH方法,研究了圆柱体、两... 基于显式碰撞动力分析软件PAM-CRASH及其提供的SPH方法,建立了鸟撞平板叶片数值分析模型。通过SPH方法、Lagrange方法结果和实验结果三者对比,指出SPH方法比Lagrange方法的数值计算结果更贴近试验结果。还应用SPH方法,研究了圆柱体、两端带半球的圆柱体、椭球体三种不同几何构型的鸟体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最后,计算了实验条件下易出现损伤的叶片根部不同时刻的应变分布及应力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鸟撞 sph 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M与SPH耦合算法的单颗磨粒切削玻璃的动态过程仿真 被引量:15
4
作者 段念 王文珊 +2 位作者 于怡青 黄辉 徐西鹏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716-2721,共6页
采用有限元法(FEM)与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法(SPH)耦合算法,假设以圆锥作为磨粒的形状,以玻璃为工件材料,进行了单颗金刚石磨粒的三维磨削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磨粒的挤压使工件材料向前方及两侧流动而产生隆起,且磨屑发生粉末化现象;沟槽... 采用有限元法(FEM)与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法(SPH)耦合算法,假设以圆锥作为磨粒的形状,以玻璃为工件材料,进行了单颗金刚石磨粒的三维磨削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磨粒的挤压使工件材料向前方及两侧流动而产生隆起,且磨屑发生粉末化现象;沟槽的实际宽度远大于磨粒的切削宽度,断裂裂纹向沟槽两侧扩张,裂纹扩展一段后就停止不前而残留下来,成为残留裂纹。该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传统有限元法进行脆性材料磨削仿真时容易发生单元畸变的问题,验证了FEM与SPH耦合算法应用于脆性材料磨削仿真研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颗金刚石加工 有限元法 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sph) 脆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H方法的二维矩形舱液体晃荡数值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卫志军 张文首 +3 位作者 王安良 董玉山 胡方源 岳前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7-603,共7页
储液舱内液体晃荡是当外激激励频率与容器内部液体自由液面的固有频率接近时,液体产生的剧烈共振运动.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在二维矩形舱低载液率横荡和横摇激励下,自由液面共振频率附近4个激励频率处开展数值研究.对比数... 储液舱内液体晃荡是当外激激励频率与容器内部液体自由液面的固有频率接近时,液体产生的剧烈共振运动.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在二维矩形舱低载液率横荡和横摇激励下,自由液面共振频率附近4个激励频率处开展数值研究.对比数值和对应实验中全局自由液面波形和冲击压力时程发现,SPH方法可以很好地模拟液体晃荡时的波形,如水跃、破碎波等自由液面的大变形运动.此外,该方法可用于模拟和评估非共振区域晃荡荷载的特性.建议采用两相流来模拟共振频率下液体剧烈的晃荡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h方法 矩形舱 冲击压力 共振频率 低载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H的边坡稳定性计算中失稳判据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唐宇峰 施富强 廖学燕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04-908,共5页
在用强度折减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时,失稳判据的选择对安全系数有着直接的关系。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法(SPH)是一种新型的无网格法,由于其在大变形等领域的优势而逐渐发展起来,并扩展至边坡稳定性分析领域。然而,目前对于该方法在边坡... 在用强度折减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时,失稳判据的选择对安全系数有着直接的关系。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法(SPH)是一种新型的无网格法,由于其在大变形等领域的优势而逐渐发展起来,并扩展至边坡稳定性分析领域。然而,目前对于该方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失稳判据的研究尚未见报道。首先通过Fortan语言编写了基于SPH强度折减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程序,然后通过一个经典边坡案例,讨论了不同失稳判据对安全系数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新的位移变化失稳判定方法。结果表明,在基于SPH的边坡稳定性分析中,以塑性区贯通或以位移变化为判定准则时各有优劣,但得到的安全系数均与极限平衡法及有限元法得到的安全系数十分接近,均可作为失稳判据。而当采用位移变化准则进行分析时,采用"两步走"的方法即可以减小计算量,又可以得到较准确的安全系数,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 sph 稳定性分析 失稳判据 强度折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H方法的立面二维涌浪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7
作者 缪吉伦 陈景秋 张永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244-3249,共6页
基于无网格SPH法模拟块体下滑所引起的涌浪流动过程,并将模拟得到的自由表面速度、高度变化结果与解析解以及VOF紊流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计算滑块下滑速度分别为0.2,0.6,1.0 m/s时的自由面变化。结果表明:滑块下滑引起水... 基于无网格SPH法模拟块体下滑所引起的涌浪流动过程,并将模拟得到的自由表面速度、高度变化结果与解析解以及VOF紊流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计算滑块下滑速度分别为0.2,0.6,1.0 m/s时的自由面变化。结果表明:滑块下滑引起水槽自由液面变化并形成卷碎波,并有水气混掺现象。自由面孤立波波形、水平速度与解析解以及VOF紊流模型计算结果吻合较好。下滑速度较慢时波形平坦,无卷碎波产生;滑速大时水气完全分离;涌浪形成的波峰峰值随滑块入水速度增大而增加。SPH方法可进一步用于模拟水体中由大型崩岸产生的高速远程滑坡涌浪或复杂的海啸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h 无网格法 涌浪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SPH)及其算法特性 被引量:24
8
作者 郑兴 段文洋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0-559,共10页
基于Lagrange观点的无网格方法计算是建立在一群可移动的自适应性的质点基础之上,对特大变形区域和自由表面的捕捉有着较高的精度。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SPH)是无网格方法的一种,本文阐述其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主要包括:SPH的基本概念、... 基于Lagrange观点的无网格方法计算是建立在一群可移动的自适应性的质点基础之上,对特大变形区域和自由表面的捕捉有着较高的精度。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SPH)是无网格方法的一种,本文阐述其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主要包括:SPH的基本概念、核近似和粒子近似的基本原理、核函数的构造方法、SPH形式的流体运动方程、边界处理方法和数值算例等多方面内容。研究工作在了解SPH方法的理论特点和潜在优势的同时,也为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改进奠定了理论和算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sph) 无网格方法 核近似 粒子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H-DEM流-固耦合算法的滑坡涌浪模拟 被引量:24
9
作者 王志超 李大鸣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26-1232,共7页
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和离散单元法(DEM),并基于达西渗透试验原理,提出一种SPH-DEM耦合算法用于处理宏观尺度下离散体与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并基于该流-固耦合方法采用FORTRAN语言建立滑坡涌浪数学模型。模拟了块体滑坡... 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和离散单元法(DEM),并基于达西渗透试验原理,提出一种SPH-DEM耦合算法用于处理宏观尺度下离散体与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并基于该流-固耦合方法采用FORTRAN语言建立滑坡涌浪数学模型。模拟了块体滑坡问题,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以验证该耦合方法的有效性。模拟分析了离散体滑坡产生涌浪以及涌浪传播的过程,分析比较了数值模拟得到的最大涌浪高度与经验公式结果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采用该耦合方法模拟水下块体滑坡问题得到的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模拟离散体滑坡涌浪问题时,较清晰地反映了滑坡体对水的排挤到涌浪的产生过程、水在滑坡体中的渗透过程和滑坡体与水耦合作用发生变形的过程;不同公式分析方法得到的最大涌浪高度之间均有一定差别,算例中滑坡体受重力作用沿倾斜坡面滑动入水过程更接近于潘家铮法的垂直运动模式,因此,模拟结果与之最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 离散单元法 流-固耦合 滑坡 涌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H结合FEM的喷丸残余应力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利平 王建明 +2 位作者 赵莉莉 吕鹤婷 刘兴睿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76,共6页
针对以往有限元模型中弹丸数量较少且为规则阵列排布的缺陷,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法(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与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相结合的方法,对喷丸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使用MATLAB对弹丸空间位置坐... 针对以往有限元模型中弹丸数量较少且为规则阵列排布的缺陷,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法(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与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相结合的方法,对喷丸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使用MATLAB对弹丸空间位置坐标进行随机化处理,形成了大量丸粒冲击工件表面的随机喷丸仿真模型。通过分析确定了喷丸饱和时间,研究了喷射角度、弹丸流量对残余应力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喷丸参数一定的条件下,存在相应的饱和喷丸时间;研究喷丸参数对残余应力的影响时,应在喷丸达到饱和时间之后提取残余应力值;喷射角度增大,残余压应力增大;开始时弹丸流量增大,残余压应力会有所增大,但当其达到饱和值后,残余压应力不再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丸强化 光滑粒子 流体动力学法 有限元法 残余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H的自由表面流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汉涛 常建忠 安康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84,共4页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是一种新近发展的无网格数值方法,在处理自由表面等复杂边界、流体大变形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应用该方法求解了拉格朗日形式的Navier-Stokes方程,为提高计算精度,本文通过采用两种粒子模拟固壁边界,改进了计算方法...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是一种新近发展的无网格数值方法,在处理自由表面等复杂边界、流体大变形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应用该方法求解了拉格朗日形式的Navier-Stokes方程,为提高计算精度,本文通过采用两种粒子模拟固壁边界,改进了计算方法.并对湍流、粘性流体、不可压缩问题进行求解.通过二维和三维算例对近岸水动力学中波浪传播、变形、与建筑物的相互作用问题进行了数值计算,验证了其可行性,并为SPH的进一步扩展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 水波动力学 数值模拟 自由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H法数值仿真三维切削破岩和切削力估算 被引量:15
12
作者 欧阳义平 杨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4-90,共7页
以Mohr-Coulomb模型描述岩石,在LS-DYNA中用SPH(Smoothe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法模拟三维刀齿切削破岩,探讨切削参数和岩石性质对切削力的影响.基于切削力随各切削参数和岩石性质的变化规律,建立切削力估算公式.用所得公式计算切削... 以Mohr-Coulomb模型描述岩石,在LS-DYNA中用SPH(Smoothe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法模拟三维刀齿切削破岩,探讨切削参数和岩石性质对切削力的影响.基于切削力随各切削参数和岩石性质的变化规律,建立切削力估算公式.用所得公式计算切削力,并与实验值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切削厚度、切削前角、切削宽度、岩石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对切削力影响显著,切削速度在较低范围内变化时对切削力影响非常小.三维切削仿真能够较好地反映刀齿两侧岩石颗粒对切削的影响,比二维理论模型更接近实际.所得切削力估算公式能准确计算仿真中的平均切向力,且其计算值能与实验吻合较好.验证了基于SPH法的数值仿真用于研究刀齿切削破岩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h 刀齿切削破岩 数值仿真 切削力 切削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H方法在剪切式碰撞能量吸收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许庆新 沈荣瀛 周海亭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8-111,共4页
剪切式碰撞能量吸收器是提高汽车被动安全性的一种实用新型设计。建立了剪切式碰撞能量吸收器数值分析模型,采用SPH方法数值模拟了碰撞吸能器的碰撞过程,研究了其碰撞吸能特性,并通过不同碰撞速度的台车碰撞试验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数... 剪切式碰撞能量吸收器是提高汽车被动安全性的一种实用新型设计。建立了剪切式碰撞能量吸收器数值分析模型,采用SPH方法数值模拟了碰撞吸能器的碰撞过程,研究了其碰撞吸能特性,并通过不同碰撞速度的台车碰撞试验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数值模拟结果同试验结果相符,表明SPH方法在碰撞吸能器性能研究中是行之有效的数值计算方法。同时分析了在碰撞吸能器的复杂碰撞情况下,SPH方法相比有限元法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冲击 碰撞 剪切 能量吸收器 sph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灾环境下人员疏散耦合SPH模型及仿真 被引量:9
14
作者 苗志宏 李智慧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2-300,共9页
火灾环境下人员安全疏散计算机模型研究对建筑防火设计、减少人员伤亡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建立了一种考虑火灾环境因素的室内人员疏散耦合模型。建立了一种模拟人员运动的连续型模型,并利用光滑粒子流动力学方法(SPH)将模型离散化为... 火灾环境下人员安全疏散计算机模型研究对建筑防火设计、减少人员伤亡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建立了一种考虑火灾环境因素的室内人员疏散耦合模型。建立了一种模拟人员运动的连续型模型,并利用光滑粒子流动力学方法(SPH)将模型离散化为粒子系统。给出了一种将火灾动力学模拟结果耦合到疏散模型中的方法,其中由火灾烟气蔓延参数来决定人员运动状态和失能情况。提出的模型能够比较准确的反映人员疏散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员疏散模型 社会力模型 光滑粒子流动力学(sph) 火灾动力学模拟(F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H方法的球形贮箱液体晃动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马骏骁 马亮 +2 位作者 魏承 胡月 赵阳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8,共12页
针对发生液体破碎现象的航天器球形贮箱液体晃动问题,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SPH方法)对N-S方程进行离散近似,分别对核函数、应力张量、边界问题、邻域粒子搜索等方面进行选择确定或计算处理,最终得到基于SPH方法的流体动力学模型... 针对发生液体破碎现象的航天器球形贮箱液体晃动问题,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SPH方法)对N-S方程进行离散近似,分别对核函数、应力张量、边界问题、邻域粒子搜索等方面进行选择确定或计算处理,最终得到基于SPH方法的流体动力学模型。通过建立包括不同燃料液体体积及不同挡板安装位置的仿真模型,分析了航天器球形贮箱的受力及局部压强。通过分析贮箱受力情况及设置测量点压强情况,得到运动参数对晃动的影响规律,为航天器球形贮箱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晃动问题 sph方法 球形贮箱 参数影响分析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H-FEM手指模型的皮肤摩擦行为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思 乔筱祺 +3 位作者 李天博 王颢 杨佳楠 王冬青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67-1071,共5页
针对基于传统有限元算法(FEM)的手指模型并不能很好地模拟皮肤大变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和光滑粒子动力学耦合算法(SPH-FEM)的手指建模方法,以保证模型在大变形和极端变形情况下的适应性.由于该方法本身具有的"无网格&qu... 针对基于传统有限元算法(FEM)的手指模型并不能很好地模拟皮肤大变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和光滑粒子动力学耦合算法(SPH-FEM)的手指建模方法,以保证模型在大变形和极端变形情况下的适应性.由于该方法本身具有的"无网格"特性,其对皮肤组织表现出流固双相特性的模拟上对比传统的FEM方法具有天然优势.建立了基于SPH-FEM手指建模方法的手指模型,进行尖刺刺入仿真试验和平板摩擦仿真试验,考察皮肤的应力应变.为了验证SPH-FEM手指建模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基于SPH-FEM手指模型与基于FEM手指建模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PH-FEM手指模型在整体形变趋势上与FEM手指模型较为一致,并且在应对大变形时响应速度相较于FEM手指模型明显加快,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SPH-FEM手指模型在小变形时的精度稍显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流体 有限元和光滑粒子动力学耦合算法 手指模型 有限元分析 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中空粉垄刀具设计与作业性能影响研究
17
作者 黄渝 姜河 +3 位作者 孙杰 黄俊雄 陆皇生 杨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0-26,35,共8页
为解决螺旋叶片结构的粉垄刀具存在耕作阻力大和耕后土壤碎土率低的问题,结合立式旋耕设计理论与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中空粉垄刀具。首先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SPH)方法建立刀具-土壤作业系统仿真模... 为解决螺旋叶片结构的粉垄刀具存在耕作阻力大和耕后土壤碎土率低的问题,结合立式旋耕设计理论与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中空粉垄刀具。首先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SPH)方法建立刀具-土壤作业系统仿真模型,然后选择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进行粉垄刀具切土作业仿真试验,最后通过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刀具结构参数与作业性能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分析得到新型中空粉垄刀具结构参数对单位幅宽最大扭矩、单位幅宽平均扭矩和土壤碎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刀臂数量、刀齿长度、刀齿数量的增大,单位幅宽最大扭矩、单位幅宽平均扭矩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而土壤碎土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小的刀臂数量与大的刀齿长度、刀齿数量组合,可以有效降低粉垄刀具的切土作业阻力。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粉垄刀具新结构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粉垄刀具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 回归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精密切削切屑形成过程的SPH方法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永刚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861-2864,2870,共5页
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对单点金刚石刀具超精密切削AISI-4340钢的切屑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当切削厚度较大(0.9μm和0.6μm)时,超精密切削加工产生切屑的形成机制同普通切削一样属于剪切滑移破坏,... 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对单点金刚石刀具超精密切削AISI-4340钢的切屑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当切削厚度较大(0.9μm和0.6μm)时,超精密切削加工产生切屑的形成机制同普通切削一样属于剪切滑移破坏,切屑呈锯齿状,切削力呈波浪形振荡;当切削厚度较小(0.30μm和0.15μm)时,切屑形成机制由剪切破坏转换为挤压破坏,形成了带状连续切屑,切削力在进入稳定切削阶段后基本保持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精密切削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 切屑形成机理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能液压支架立柱防冲性能模拟及试验
19
作者 安栋 范金颍 +2 位作者 宋义敏 许海亮 罗廷运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3-400,共8页
针对吸能防冲液压支架防冲性能问题,从冲击载荷作用下吸能液压立柱防冲性能角度开展研究,参照工程常用的吸能防冲立柱,采用有限元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普通液压支架立柱与吸能液压支架立柱流固耦合、流体大变形模型,实现了吸... 针对吸能防冲液压支架防冲性能问题,从冲击载荷作用下吸能液压立柱防冲性能角度开展研究,参照工程常用的吸能防冲立柱,采用有限元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普通液压支架立柱与吸能液压支架立柱流固耦合、流体大变形模型,实现了吸能防冲立柱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数值模拟。使用冲击试验台进行了吸能液压立柱冲击试验,得到了冲击荷载下立柱缸体的位移响应,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使用4.5、7、10.5 t的重锤经自由落体对2种液压立柱进行冲击加载,得到了2种立柱的动态响应。根据防冲支护设计6项原则探讨了吸能液压支架立柱的防冲性能。让位位移方面,吸能立柱的位移比普通立柱分别降低了16%、23%、30%;让位阻力方面,吸能立柱最大阻力比普通立柱降低了15%、21%、12%;让位速度方面,吸能装置最大让位速度可达18.5 m/s,可在13 m/s内完全压溃;让位刚度方面,吸能立柱在吸能装置变形前后表现为弹性刚度,压溃期间表现为塑性刚度;让位频率方面,吸能立柱让位防冲时的固有频率为0,规避了立柱与围岩发生共振而迅速破坏的风险;让位能量方面,吸能装置的吸能量可达272 kJ,吸能立柱整体吸能量比普通立柱提高了80%。从受冲响应的4个阶段总结了吸能液压支架立柱的让位吸能防冲过程,分析了立柱的抗冲能力,结果表明吸能液压支架立柱可承受的最大冲击能可达普通立柱的2.3倍,泄压阀允许开启时间延长为普通液压支架立柱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液压支架立柱 吸能装置 流固耦合 动态响应 有限元分析 sph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阶梯海床上系泊浮体运动响应及所受系泊力的数值研究
20
作者 张龙飞 廖斌 +1 位作者 姚乐 陈善群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62-175,共14页
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方法结合MoorDyn动态系泊缆绳数值模型建立了研究波浪驱动下三维阶梯海床上系泊浮体运动响应及所受系泊力的计算模型。通过试验数据验证对比其适用性与精确度的基础上,系... 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方法结合MoorDyn动态系泊缆绳数值模型建立了研究波浪驱动下三维阶梯海床上系泊浮体运动响应及所受系泊力的计算模型。通过试验数据验证对比其适用性与精确度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Keulegan-Carpenter数(KC数)、周期T、浮体之间间距d以及海床阶梯高度h对阶梯海床上游及下游系泊浮体(系泊浮体Ⅰ和Ⅱ)运动响应及所受系泊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KC数对系泊浮体Ⅰ和Ⅱ的运动响应及所受系泊力均有一定的激励作用;随着T的增大,系泊浮体Ⅰ和Ⅱ运动响应相位均发生明显偏移,两浮体所受系泊力幅值有一定增大趋势;d对系泊浮体Ⅰ和Ⅱ运动响应的影响较小,不同d条件下两浮体所受系泊力幅值对应的相位出现明显偏移;随着h的增大,系泊浮体Ⅰ的运动响应有一定程度的减弱而系泊浮体Ⅱ的运动响应有一定程度的增强,两系泊浮体所受系泊力幅值呈现类似的趋势;去除系泊浮体Ⅰ后,系泊浮体Ⅱ运动响应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泊浮体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 MoorDyn数值模型 运动响应 系泊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