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symmetric adaptive polarimetric detection of subspace range-spread targets in compound Gaussian sea clutter 被引量:1
1
作者 XU Shuwen HAO Yifan +1 位作者 WANG Zhuo XUE Ji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4年第1期31-42,共12页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daptive detection of range and Doppler dual-spread targets in non-homogeneous and nonGaussian sea clutter.The sea clutter from two polarimetric channels is modeled as a compound-Gaussian mo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daptive detection of range and Doppler dual-spread targets in non-homogeneous and nonGaussian sea clutter.The sea clutter from two polarimetric channels is modeled as a compound-Gaussian model with different parameters,and the target is modeled as a subspace rangespread target model.The persymmetric structure is used to model the clutter covariance matrix,in order to reduce the reliance on secondary data of the designed detectors.Three adaptive polarimetric persymmetric detectors are designed based on the generalized likelihood ratio test(GLRT),Rao test,and Wald test.All the proposed detectors have constant falsealarm rate property with respect to the clutter texture,the speckle covariance matrix.Experimental results on simulated and measured data show that three adaptive detectors outperform the competitors in different clutter environments,and the proposed GLRT detector has the best detection performance under different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 clutter adaptive polarimetric detection compound Gaussian model subspace range-spread target persymmetric 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verview of radar detection methods for low altitude targets in marine environments 被引量:2
2
作者 YANG Yong YANG Boy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In this paper,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radar detection methods for low-altitude targets in maritime environments is presented,focusing on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sea clutter and multipath scattering.The performance... In this paper,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radar detection methods for low-altitude targets in maritime environments is presented,focusing on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sea clutter and multipath scattering.The performance of the radar detection methods under sea clutter,multipath,and combined conditions is categorized and summarized,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outlined to enhance radar detection performance for low-altitude targets in maritime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AR sea clutter multipath scattering detection low altitude targ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ort-time maritime target detection based on polarization scattering characteristics
3
作者 CHEN Shichao LUO Feng +1 位作者 TIAN Min LYU Wangh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4年第1期55-64,共10页
In this paper,a detection method combining Cameron decomposition based on polarization scattering characteristics in sea clutter background is proposed.Firstly,the Cameron decomposition is exploited to fuse the radar ... In this paper,a detection method combining Cameron decomposition based on polarization scattering characteristics in sea clutter background is proposed.Firstly,the Cameron decomposition is exploited to fuse the radar echoes of full polarization channels at the data level.Due to the artificial material structure on the surface of the target,it can be shown that the non-reciprocity of the target cell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the clutter cell.Then,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composition results,a new feature with scattering geometry characteristics in polarization domain,denoted as Cameron polarization decomposition scattering weight(CPD-SW),is extracted as the test statistic,which can achieve more detailed descriptions of the clutter scattering characteristics utiliz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ir scattering types.Finally,the superiority of the proposed CPD-SW detector over traditional detectors in improving detection performance is verified by the IPIX measured dataset,which has strong stability under short-time observation in threshold detection and can also improve the separability of feature space zin anomaly de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 clutter small target radar detection Cameron de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yesian track-before-detect algorithm for nonstationary sea clutter 被引量:2
4
作者 XU Cong HE Zishu +1 位作者 LIU Haicheng LI Yad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6期1338-1344,共7页
Radar detection of small targets in sea clutter is a particularly demanding task because of the nonstationary characteristic of sea clutter.The track-before-detect(TBD)filter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ncrease the signal... Radar detection of small targets in sea clutter is a particularly demanding task because of the nonstationary characteristic of sea clutter.The track-before-detect(TBD)filter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ncrease the signal-to-clutter ratio(SCR),thus improving the detection performance of small targets in sea clutter.To cope with the nonstationary characteristic of sea clutter,an easily-implemented Bayesian TBD filter with adaptive detection threshold is proposed and a new parameter estimation method is devised which is integrated into the detection process.The detection threshold is set according to the parameter estimation result under the framework of information theory.For detection of closely spaced targets,those within the same range cell as the one under test are treated as contribution to sea clutter,and a successive elimination method is adopted to detect them.Simulation results 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n detecting small targets in nonstationary sea clutter,especially closely spaced 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ll target track-before-detect(TBD) nonstationary sea clutter closely spaced targ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雷达低慢小探测数据集(LSS-PR-1.0)及多域特征提取和分析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小龙 饶桂林 +6 位作者 关键 王金豪 王洪永 张财生 易建新 万显荣 饶云华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9-268,共20页
被动雷达在预警探测和低慢小目标(LSS)检测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被动雷达信号辐射源不可控,目标特性更为复杂,导致检测和识别极其困难。该文构建了被动雷达低慢小探测数据集(LSS-PR-1.0),该数据集包含了直升机、无人机、快艇、客轮4种... 被动雷达在预警探测和低慢小目标(LSS)检测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被动雷达信号辐射源不可控,目标特性更为复杂,导致检测和识别极其困难。该文构建了被动雷达低慢小探测数据集(LSS-PR-1.0),该数据集包含了直升机、无人机、快艇、客轮4种典型海空目标的雷达回波信号,以及低高海况的海杂波数据,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在目标特征提取和分析方面,首先采用奇异值分解海杂波抑制方法,去除海杂波强Bragg峰对目标回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4类10种多域特征提取和分析方法,包括时域特征(相对平均幅度)、频域特征(频谱特征、多普勒瀑布图、距离多普勒特征)、时频域特征、运动特征(航向差、航迹参数、速度变化区间、速度变异系数、加速度)等。基于实测数据对4种海空目标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各类目标特性规律,为后续目标识别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慢小目标 被动雷达 海杂波抑制 多域特征提取 特性分析 公开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掠射角下幅相极化特征融合雷达导引头舰船检测方法
6
作者 韩静雯 杨勇 +1 位作者 连静 王威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7-1135,共9页
大掠射角下海面目标信号往往淹没在强海杂波中,给雷达导引头目标检测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改善大掠射角下雷达检测微弱目标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海面目标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大掠射角下雷达导引头实测数据,发现海杂波和舰... 大掠射角下海面目标信号往往淹没在强海杂波中,给雷达导引头目标检测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改善大掠射角下雷达检测微弱目标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海面目标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大掠射角下雷达导引头实测数据,发现海杂波和舰船在展开相位差均值、同极化比相位均值和极差、同极化幅均比4个幅相极化特征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次,结合支持向量机方法,与已有特征集对比,验证了海杂波与舰船目标+海杂波在该四维特征空间可分性更高。进而,对分类器加以虚警控制,提出一种幅相特征融合的海面目标检测方法。最后,利用实验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可以在大掠射角下实现雷达对海面目标的有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海杂波 大掠射角 雷达导引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时序性的海杂波环境小目标检测方法
7
作者 董云龙 罗霄 +2 位作者 丁昊 王国庆 刘宁波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7-719,共13页
特征检测作为海杂波环境下小目标检测的有效手段,受到了广泛关注与深入研究。过去对特征的研究大多关注于当前帧,近年来使用帧间时序信息融合当前帧特征的方法也被提出并在检测方面取得一定效果。但该方法不能很好地适应具有时变性的海... 特征检测作为海杂波环境下小目标检测的有效手段,受到了广泛关注与深入研究。过去对特征的研究大多关注于当前帧,近年来使用帧间时序信息融合当前帧特征的方法也被提出并在检测方面取得一定效果。但该方法不能很好地适应具有时变性的海杂波数据,且仅采用静态加权算法融合特征,对历史帧信息的利用不够充分。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基于模型稳定的修正Burg方法进行特征自回归(AR)建模与一步预测,使模型能够自适应调整极点分布,提高了海杂波特征预测的准确性,并基于求解多变量极值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加权算法得到了最小方差的融合特征。该文结合IPIX数据集和海军航空大学共享数据集进行实验,利用相对平均幅度(RAA)、相对多普勒峰高(RDPH)、频域峰均值比(FPAR)3特征构建凸包检测器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目标检测 海杂波 特征时序信息 修正Burg方法 动态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模态分解重构的海面慢小目标检测方法
8
作者 茆禹 王志刚 金秋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9-354,共6页
在海杂波背景下,慢速小目标的检测一直是雷达信号处理中的难点之一。这类目标的时频域特征往往与海杂波的特征高度重叠,使得传统的检测方法难以有效区分目标和杂波。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种模态分解重构的办法,通过变... 在海杂波背景下,慢速小目标的检测一直是雷达信号处理中的难点之一。这类目标的时频域特征往往与海杂波的特征高度重叠,使得传统的检测方法难以有效区分目标和杂波。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种模态分解重构的办法,通过变分模态分解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对海杂波背景下的目标信号进行分解,并用能量熵和奇异值分解方法重构目标信号。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在海杂波抑制方面的显著效果,表明其可以显著提升雷达在复杂海况中的小目标检测性能,为海杂波环境下的目标检测提供了新思路和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杂波 慢小目标检测 变分模态分解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能量熵 奇异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序数图变换的雷达海面小目标检测算法
9
作者 宋佳龙 胡国兵 +2 位作者 杨莉 赵嫔姣 黄皓冉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8-595,共8页
针对现有基于图域变换的雷达海面小目标检测算法仅考虑单个样本之间的相关性,存在性能不佳、复杂度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序数图变换的改进算法。首先,将雷达回波信号的自相关函数转换成可有效获取状态向量之间关联性的序数图,进而提... 针对现有基于图域变换的雷达海面小目标检测算法仅考虑单个样本之间的相关性,存在性能不佳、复杂度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序数图变换的改进算法。首先,将雷达回波信号的自相关函数转换成可有效获取状态向量之间关联性的序数图,进而提取该图的无符号拉氏矩阵最大特征值作为检测统计量,以实现区分海杂波和目标信号的目的。以McMaster大学提供的实测全相参X波段雷达数据集为对象,对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广泛评估,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平均接收机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可达0.907,优于现有算法,且其计算复杂度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小目标 目标检测 序数图变换 图无符号拉氏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dar fast long-time coherent integration via TR-SKT and robust sparse FRFT
10
作者 CHEN Xiaolong GUAN Jian +2 位作者 ZHENG Jibin ZHANG Yue YU Xiaoh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3年第5期1116-1129,共14页
Long-time coherent integration(LTCI)is an effective way for radar maneuvering target detection,but it faces the problem of a large number of search parameters and large amount of calculation.Realizing the simultaneous... Long-time coherent integration(LTCI)is an effective way for radar maneuvering target detection,but it faces the problem of a large number of search parameters and large amount of calculation.Realizing the simultaneous compensation of the range and Doppler migrations in complex clutter back-ground,and at the same time improving the calculation efficiency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The sparse transformation theory is introduced to LTCI in this paper,and a non-parametric searching sparse LTCI(SLTCI)based maneuvering target detection method is proposed.This method performs time reversal(TR)and second-order Keystone transform(SKT)in the range frequency&slow-time data to complete high-order range walk compensation,and achieves the coherent integra-tion of maneuvering target across range and Doppler units via the robust sparse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RSFRFT).It can compensate for the nonlinear range migration caused by high-order motion.S-band and X-band radar data measured in sea clutter background are used to verify the dete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ethod,which can achieve better detection performance of maneuvering targets with less computational burden compared with several popular integration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ar maneuvering target detection sea clutter long-time coherent integration(LTCI) sparse transformation time reversal(TR) second-order Keystone transform(S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WVD-STFT的海面弱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成怡 王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01-1408,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时频域特征检测海面弱目标的能力,提出一种平滑伪魏格纳-威利分布(smoothed pseudo Wigner-Ville distribution,SPWVD)-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海面弱目标检测算法.首先,采用STFT对回波信号... 为了进一步提升时频域特征检测海面弱目标的能力,提出一种平滑伪魏格纳-威利分布(smoothed pseudo Wigner-Ville distribution,SPWVD)-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海面弱目标检测算法.首先,采用STFT对回波信号进行时频特征分析,优化SPWVD的时频特征分析结果,并引入K-medoids聚类算法对二者时频矩阵进行降噪处理.然后,提取时频域特征多普勒频率稳定度(Doppler frequency stability,DFS),利用快速凸包学习算法获得虚警可控的判决区域,从而判定海杂波与目标.最后,基于IPIX数据集中实测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检测算法在相同虚警率下比时频三特征检测器的平均检测概率高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杂波 弱目标检测 时频分析 K-medoids聚类 凸包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GAN-GP-CNN的海面小目标检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时艳玲 陶平 许述文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2-1097,共16页
针对传统基于统计理论的海面小目标检测方法在复杂海面环境中性能不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分析海杂波和目标回波的特征,将检测问题转化为特征空间的分类任务。鉴于海面小目标样本数量有限,存在样本不平衡的问... 针对传统基于统计理论的海面小目标检测方法在复杂海面环境中性能不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分析海杂波和目标回波的特征,将检测问题转化为特征空间的分类任务。鉴于海面小目标样本数量有限,存在样本不平衡的问题,该文引入了一种基于梯度惩罚的沃瑟斯坦生成对抗网络(Wasserstei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with Gradient Penalty,WGAN-GP)来增强目标数据,从而在数量上平衡目标样本与海杂波样本。同时,对原始WGAN-GP网络的损失函数进行了改进,引入相位损失以确保生成数据能够反映真实数据的相位信息。基于这些数据,进一步提取了生成目标和海杂波的高维特征,并将其送入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进行训练。为了应对高维特征空间中虚警概率难以控制的问题,对CNN算法进行了改进,通过设置Softmax分类器的阈值,实现了虚警概率可控。最后,借助公开的IPIX雷达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所提的WGAN-GP-CNN检测器在积累时间为1.024 s,虚警概率为0.001时,平均检测概率达到0.8683,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杂波 小目标检测 虚警可控 生成对抗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监督图互信息最大化的海面小目标异常检测
13
作者 许述文 何绮 茹宏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12-2720,共9页
受到复杂海洋环境的影响,雷达对海面慢速小目标难以实现高性能检测。对于这类目标,传统的基于能量的统计检测方法存在着严重的性能损失。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互信息最大化框架下的海面小目标检测方法,实现海杂波背景下的无监督... 受到复杂海洋环境的影响,雷达对海面慢速小目标难以实现高性能检测。对于这类目标,传统的基于能量的统计检测方法存在着严重的性能损失。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互信息最大化框架下的海面小目标检测方法,实现海杂波背景下的无监督目标异常检测任务。首先,考虑到高分辨雷达回波不满足传统神经网络对样本独立同分布的假设,该文从图的角度重新建模数据,利用回波的空时相关特性来构建图拓扑结构。该文提出相对最大节点度并联合7个已有特征作为节点的初始表示向量。接下来,采用图注意力网络作为互信息最大化框架中的编码器学习节点表示向量。最后,使用异常检测算法进行目标检测,并实现虚警可控。经实测数据验证,使用快速凸包学习算法时,相比三特征检测器,所提检测器性能提升了9.2%;相比时频三特征检测器,性能提升了7.9%。当网络输出更高维的表示向量时,使用孤立森林算法的检测器的性能提升了2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杂波 目标检测 图神经网络 无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天线的红外掠海小目标跟踪
14
作者 李颖娟 许开銮 +3 位作者 刘培桢 宋金鸿 曹玉举 张旭辉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8,共9页
针对红外掠海小目标对比度低,容易受到噪声、海面杂波、云层等干扰,导致跟踪失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海天线的红外掠海小目标跟踪方法。通过对红外成像系统进行分析,利用拉普拉斯滤波抑制背景噪声,根据图像中海天线的位置信息,确定目... 针对红外掠海小目标对比度低,容易受到噪声、海面杂波、云层等干扰,导致跟踪失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海天线的红外掠海小目标跟踪方法。通过对红外成像系统进行分析,利用拉普拉斯滤波抑制背景噪声,根据图像中海天线的位置信息,确定目标所在区域并进行目标检测。检测出可疑目标后,利用其灰度、尺寸、面积等特征信息,选出真实目标进行跟踪。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红外掠海小目标有很好的跟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天线检测 红外小目标 目标检测 目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杂波背景下的双极化最大特征值目标检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关键 姜星宇 +2 位作者 刘宁波 丁昊 黄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15-3725,共11页
现有的矩阵恒虚警率(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CFAR)检测器仅对单一极化回波进行处理,且计算复杂度较高,导致相关性信息使用不充分、检测场景受限。对此,利用双极化雷达回波计算协方差矩阵,通过提取其特征值来衡量回波间的关联性,提... 现有的矩阵恒虚警率(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CFAR)检测器仅对单一极化回波进行处理,且计算复杂度较高,导致相关性信息使用不充分、检测场景受限。对此,利用双极化雷达回波计算协方差矩阵,通过提取其特征值来衡量回波间的关联性,提出一种计算复杂度较低的基于双极化最大特征值的检测方法。首先,推导了以最大特征值作为几何距离进行检测的可行性。进一步,设计了可在实际场景中使用的基于双极化最大特征值的矩阵CFAR检测器。最后,通过实测海杂波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实际检测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比同样使用最大特征值作为检测统计量的最大特征值矩阵测度算法具有更好的杂波抑制效果,检测性能也优于非相参积累的单元平均CFAR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杂波 目标检测 特征值 双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WTD-SVD-WOA-LSTM方法的海杂波背景下小目标检测
16
作者 祝健 尚尚 +2 位作者 石依山 乔铁柱 刘强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19-1227,共9页
针对海面小目标因体积小、移速慢而导致的检测难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WTD-SVD-WOA-LSTM检测方法。首先,利用改进小波阈值法(Wavelet Threshold Denoising, WTD)结合优化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SVD)法对海杂波去噪;然... 针对海面小目标因体积小、移速慢而导致的检测难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WTD-SVD-WOA-LSTM检测方法。首先,利用改进小波阈值法(Wavelet Threshold Denoising, WTD)结合优化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SVD)法对海杂波去噪;然后,通过改进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OA)对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的超参数选优,获得最佳预测模型;最后,根据预测误差均方根值进行小目标检测。利用冰区多参数成像X频段雷达(Ice Multiparameter Imaging X-band Radar, IPIX)实测海杂波数据进行验证,所提方法相较于单一LSTM检测方法,检测阈值区间更广,检测能力至少提高了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目标检测 海杂波去噪 改进鲸鱼优化算法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特征融合海面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汪翔 汪育苗 +2 位作者 陈星宇 臧传飞 崔国龙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4-564,共11页
该文考虑了海杂波环境下的雷达目标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海面目标检测器。该检测器通过融合从不同数据源中提取的多种互补性特征以增加目标和杂波的差异性,从而提升对海面目标的检测性能。具体来说,该检测器首先利用两个... 该文考虑了海杂波环境下的雷达目标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海面目标检测器。该检测器通过融合从不同数据源中提取的多种互补性特征以增加目标和杂波的差异性,从而提升对海面目标的检测性能。具体来说,该检测器首先利用两个特征提取分支分别从距离像和距离多普勒谱图中提取多层次快时间特征和距离特征;然后,设计局部-全局特征提取结构从特征的慢时间维度或多普勒维度提取序列关联性;接着,提出基于自适应卷积权重学习的特征融合模块,实现快慢时间特征和距离多普勒特征的高效融合;最后,对多层次特征进行融合、上采样和非线性映射获得检测结果。基于两个公开雷达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了所提检测器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目标检测 海杂波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形滤波的海面微弱目标检测方法
18
作者 邹润明 程永强 +2 位作者 杨政 吴昊 华小强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3-864,共12页
由于海面波动等因素近海杂波呈现出较强的非均匀特性,杂波功率估计误差较大,降低了海面微弱目标检测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流形滤波的海面微弱目标检测方法,通过建立雷达回波信号的高维流形表示,将雷达目标检测问题转化... 由于海面波动等因素近海杂波呈现出较强的非均匀特性,杂波功率估计误差较大,降低了海面微弱目标检测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流形滤波的海面微弱目标检测方法,通过建立雷达回波信号的高维流形表示,将雷达目标检测问题转化为流形上两点间的区分性问题,同时,在流形空间中对杂波进行加权滤波处理,降低非均匀杂波能量,提高杂波功率估计精度,从而有效改善目标检测性能。首先,将每个距离单元的脉冲串回波数据建模为一个托普利兹正定矩阵,观测区域内各距离单元所对应的正定矩阵构成一个矩阵流形,杂波非均匀特性表现为矩阵流形上数据的几何拓扑性质;然后,通过在流形上聚类将非均匀杂波数据分解为若干类具有相似统计特性的数据,并估计每类杂波数据的几何中心;最后,针对不同类别的杂波几何中心在流形上进行加权滤波处理,提高非均匀杂波功率估计准确度,并设计相应的几何检测器。仿真和实测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提高非均匀海杂波的功率估计精度,改善微弱目标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流形滤波 非均匀海杂波 信息几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1D-AlexNet的海面小目标高维特征检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施赛楠 姜苏桐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8-1110,共13页
目前,海面小目标已成为海洋雷达探测的重点和难点。这类目标具有低信杂比和弱机动性,导致传统检测器性能损失严重,出现检测概率低和虚警率高的问题。为了有效探测目标,常常需要雷达具备长时观测的能力,从而提高目标回波的信杂比。新体... 目前,海面小目标已成为海洋雷达探测的重点和难点。这类目标具有低信杂比和弱机动性,导致传统检测器性能损失严重,出现检测概率低和虚警率高的问题。为了有效探测目标,常常需要雷达具备长时观测的能力,从而提高目标回波的信杂比。新体制下全极化雷达可保证足够的观测时间,且进一步拓宽信息的维度。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1D-AlexNet的新检测方法,通过充分挖掘全极化雷达的回波信息,全面提高海面小目标探测能力。首先,从时域、频域、时频域、极化域,提取24个有效特征,他们综合反映了海杂波和含目标回波在功率、分形、几何、散射等方面的差异性。其次,联合所有特征构建一个高维特征空间,并将传统二元检测问题转换为高维特征空间中的两分类问题。随后,从结构和参数两个层面,设计一种改进1D-AlexNet的两分类器,用于检测小目标。在结构层面,将传统二维AlexNet模型降低到一维并进行层数精简化,从而加快模型的训练速度。在参数层面,引入具有自适应调整斜率的激活函数,保证模型的稳定性。同时,将幂指数衰减函数替代固定学习率,进一步提高模型的分类精度。最后,通过IPIX实测数据验证,结果表明:相对现有的特征检测器,所提出的检测器具有最佳的检测性能,并在复杂的杂波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健性。此外,改进后的分类器结构简单,训练速度快,有望应用于实际雷达快速探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杂波 目标检测 高维特征 AlexNe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判别分析的海上目标检测算法
20
作者 颜雯丽 丁昊 +1 位作者 刘宁波 王中训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1-688,共8页
传统单一特征检测方法的检测性能较差,通过多特征联合检测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检测性能。采用多特征联合检测方法在提高性能之外,也会造成计算量增加以及信息冗余。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判别分析的海上目标检测方法,将单一特征映射到二... 传统单一特征检测方法的检测性能较差,通过多特征联合检测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检测性能。采用多特征联合检测方法在提高性能之外,也会造成计算量增加以及信息冗余。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判别分析的海上目标检测方法,将单一特征映射到二维特征空间中,形成两组特征组合,RDPH-RVE特征组合和RPHTEM特征组合,并在二维特征组合基础上进行降维处理。通过将单一特征映射到二维空间中,降低海杂波与目标重叠区域,再通过线性判别分析方法,将雷达回波数据在区分性更好的方向进行投影,在保留信息的同时减少了计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提取 小目标检测 海杂波 多特征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