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小于胎龄儿心脏形态重塑的临床价值
1
作者 朱晨 蔡琪 +3 位作者 任芸芸 刘芮 李嫚 项金莲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15,共7页
目的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获得胎儿四腔心和左、右心室形态的测量指标,并探讨小于胎龄(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胎儿心脏形态重塑的临床量化指标。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建卡的28~39周单... 目的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获得胎儿四腔心和左、右心室形态的测量指标,并探讨小于胎龄(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胎儿心脏形态重塑的临床量化指标。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建卡的28~39周单胎妊娠数据。符合纳入标准的胎儿按照估测胎儿体重(estimated fetal weight,EFW)≥第十百分位数(10th percentile,P10)∶EFW<P10=3∶1的比例随机匹配,再经过排除标准筛选,最后获得的病例进行研究分组(低风险胎儿和SGA胎儿)。测量胎儿心脏形态的指标,整体球形指数(global sphericity index,GSI)=(四腔心长径/宽径)和左、右心室的24节段球形指数(sphericity index,SI)=[(心室长径/24)/每个节段宽径]。结果2476例单胎妊娠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经过随机匹配和排除标准筛选后,最终获得453例低风险胎儿[脐动脉波动指数(umbilical artery pulsatility index,UAPI)全部正常]和210例SGA胎儿(其中157例UAPI正常)。UAPI正常的SGA胎儿GSI<P5的比例大于低风险胎儿(7.6%vs.3.3%,P=0.023);UAPI正常的SGA胎儿左心室心尖段SI>P90的比例大于低风险胎儿(24.2%vs.14.3%,P=0.005);UAPI正常的SGA胎儿左心室SI的S1~S22节段大于右心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23和S24节段左、右心室的S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约1/4的UAPI正常的SGA胎儿出现左心室心尖段SI异常增大,说明以左心室心尖段“狭长”为主要表型的心脏形态重塑早于多普勒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于胎龄(sga) 二维斑点追踪 心脏形态 重塑 胎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妊娠期正常高值血压与妊娠期高血压发病及不良母胎结局关系的回顾性研究
2
作者 毛路一 李玖蓉 张庆英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5-610,共6页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HDP)对于母胎的影响已较明确,但正常高值血压和HDP的关系以及和母胎不良妊娠结局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本文对2021年1—12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单胎分娩的孕妇进行的回顾...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HDP)对于母胎的影响已较明确,但正常高值血压和HDP的关系以及和母胎不良妊娠结局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本文对2021年1—12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单胎分娩的孕妇进行的回顾性研究,将产检到分娩入院前血压<130/80 mmHg的孕妇纳入正常血压组,血压在130~139/80~89 mmHg的孕妇纳入正常高值血压组,并根据血压开始升高的孕周分为正常高值血压(20周前)组及正常高值血压(20周后)组。分析这3组患者的基本资料、HDP发病情况及母胎不良结局,发现与正常血压组相比,20周前和20周后正常高值血压组的HDP发病率均显著增加,特别是正常高值血压(20周后)组增加更为明显。正常高值血压(20周前)组医疗性早产和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的风险增加。本研究为制定更严格的血压监管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降低母儿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 正常高值血压 不良母胎结局 早产 小于胎龄儿(s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早期TyG指数与分娩小于胎龄儿的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努尔比亚·西里甫 李章燕 +5 位作者 臧淑妃 古力斯坦·艾斯卡尔 张瑞 李悦 徐鑫铭 刘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2-358,377,共8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妊娠早期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he triglyceride-gluscose index,TyG指数)与分娩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SGA)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妊娠早期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he triglyceride-gluscose index,TyG指数)与分娩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SGA)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和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产科孕早期建档并符合纳入标准的孕妇153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24~28周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结果,将其分为GDM组(754例)及非GDM组(778例)。GDM组患者根据新生儿体重,将其分为SGA组、大于胎龄儿(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LGA)组和适于胎龄儿(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AGA)组。分析GDM患者分娩SGA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yG指数与发生SGA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以分析妊娠早期TyG指数对GDM患者分娩SGA的预测价值。结果GDM患者SGA组TyG指数显著低于LGA组、AGA组及非GDM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yG指数与GDM患者分娩SGA的发生独立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妊娠早期TyG指数对GDM患者分娩SGA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0.821,95%CI:0.763~0.879,P<0.001)。结论GDM患者妊娠早期TyG指数与分娩SGA之间存在独立相关,对于GDM患者分娩SGA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GDM) 妊娠早期 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 小于胎龄儿(s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小于胎龄儿的母体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胡绪林 陈妍 +1 位作者 夏红萍 张拥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9-49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SGA)母体的孕前及孕期高危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9月—2016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分娩的母体及单胎新生儿,根据子代不同出生体质量所在百分...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SGA)母体的孕前及孕期高危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9月—2016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分娩的母体及单胎新生儿,根据子代不同出生体质量所在百分位分为4组:轻度SGA组(SGA5^th^10^th)、中度SGA组(SGA3^rd^5^th)、重度SGA组(<SGA3^rd)、正常对照组。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SGA母体孕期及孕前高危因素与不同程度SGA发生的相关性。结果·母体的年龄、产次、受教育程度、早产发生率、胎儿性别与SGA无相关性。母体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妊娠高血压和接受辅助生殖与SGA显著相关(均P<0.05)。孕前低BMI和妊娠高血压的母体中度SGA的发生率分别为无相关危险因素者的3.6倍和4.0倍。母体接受辅助生殖,其子代重度SGA的发生率是未接受辅助生殖者的6.4倍。轻度SGA与母体BMI、妊娠高血压、接受辅助生殖因素均无相关性。结论·母体低BMI、妊娠高血压是中度SGA的高危因素,接受辅助生殖是重度SGA的高危因素;不同程度SGA的高危因素并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于胎龄儿 母体 体质量指数 妊娠高血压 辅助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孕龄妇女既往生育史与小于胎龄儿的多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肖梦瑶 李姗姗 +1 位作者 党少农 颜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15-818,838,共5页
目的分析既往生育史与小于胎龄儿发生的关系,为小于胎龄儿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获得的“陕西省出生缺陷现状及其危险因素调查”数据,排除出生体重、孕周和母亲基本情况缺失的记录后,共纳入27 253名妇女... 目的分析既往生育史与小于胎龄儿发生的关系,为小于胎龄儿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获得的“陕西省出生缺陷现状及其危险因素调查”数据,排除出生体重、孕周和母亲基本情况缺失的记录后,共纳入27 253名妇女进入本次研究。使用SAS 8.0的Proc nlmixed过程,以新生儿是否为小于胎龄儿为因变量,以孕次、产次、自然流产史、人工流产史、药物流产史、引产史、异位妊娠史、葡萄胎史和剖宫产史为自变量,建立以个体为水平1、区县为水平2的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Model 1仅研究小于胎龄儿和既往生育史之间的关系,Model 2在Model 1的基础上校正了胎儿性别、母亲年龄、母亲学历、母亲职业、母亲民族、孕期有无服用叶酸、孕期有无贫血、产检次数共8个危险因素。结果陕西省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为12.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Model 1中产次≥3次相较于产次≤2次是小于胎龄儿发生的危险因素(OR:1.54,95%CI:1.20~1.98),有人工流产史可以降低小于胎龄儿的发生(OR:0.76,95%CI:0.63~0.92)。Model 2在校正了相应的混杂因素后,仅产次≥3次是小于胎龄儿发生的危险因素(OR:1.57,95%CI:1.23~2.03)。结论在临床中应当重点关注高产次的孕妇,同时加强对孕产妇的健康教育,减少小于胎龄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于胎龄儿 生育史 多水平Logistic回归 产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早期营养干预对雌性大鼠青春发育的影响
6
作者 陈丹纯 唐本玉 朱顺叶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30-737,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生命早期营养干预对雌性大鼠青春期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胎儿期限食法建立小于胎龄儿(SGA)雌性大鼠模型(IS组和IC组,分别代表小于胎龄儿生后营养过剩小组和小于胎龄儿生后营养正常组),测量不同营养干预方式...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生命早期营养干预对雌性大鼠青春期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胎儿期限食法建立小于胎龄儿(SGA)雌性大鼠模型(IS组和IC组,分别代表小于胎龄儿生后营养过剩小组和小于胎龄儿生后营养正常组),测量不同营养干预方式大鼠的阴道开放时间,检测血清基础性激素水平,计算子宫和卵巢器官系数,并计算不同发育阶段大鼠的成熟黄体数量。【结果】生后营养过剩雌性大鼠(IS组和CS组,CS组代表适于胎龄儿生后营养过剩组)的阴道开放时间较正常营养的雌性大鼠(CC组和IC组,CC组代表适于胎龄儿生后营养正常组)提前;IS组和CS组生后35 d黄体生成素(LH)水平高于CC组;同时,CC组、IS组和CS组大鼠生后35 d雌二醇和LH水平高于同组生后21 d的水平。生后35 d和45 d,IS组和CS组成熟黄体数量高于CC组。各组大鼠生后35 d的子宫和卵巢器官系数高于同组生后21 d。【结论】大部分SGA雌性大鼠生后正常饮食可完成追赶性生长和正常的青春期发育;而无论是否为SGA,生后营养过剩的雌性大鼠均有性早熟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干预 雌性大鼠 青春发育 小于胎龄儿 性早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