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DT的三维公差域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移风 曹衍龙 +1 位作者 徐旭松 杨将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44-846,880,共4页
以自由度和变动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基于SDT的平面特征公差数学模型表示方法。首先研究了三维公差域参数化表示方法,基于新一代产品几何规范标准体系(GPS),将几何偏差分为本质偏差和方位偏差,研究了三维公差域参数化建模方法,并基于运动... 以自由度和变动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基于SDT的平面特征公差数学模型表示方法。首先研究了三维公差域参数化表示方法,基于新一代产品几何规范标准体系(GPS),将几何偏差分为本质偏差和方位偏差,研究了三维公差域参数化建模方法,并基于运动自由度分析的SDT方法分析了三维公差域建模的一般步骤。最后以平面特征的公差建模为例,对不同类型的平面分别建立了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差域 数学定义 平面特征 小位移矢量簇 公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T的平面尺寸公差模型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茅健 张恒 曹衍龙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21-324,354,共5页
公差建模是在CAD系统中进行准确无误的公差表述,并对其语义作出正确合理的解释.为了在CAD系统中表示出公差的工程语义,提出一种基于SDT(small displacement torsor)的平面尺寸公差建模方法.根据约束条件将平面尺寸公差分为2类,研究了不... 公差建模是在CAD系统中进行准确无误的公差表述,并对其语义作出正确合理的解释.为了在CAD系统中表示出公差的工程语义,提出一种基于SDT(small displacement torsor)的平面尺寸公差建模方法.根据约束条件将平面尺寸公差分为2类,研究了不同类型尺寸公差的约束关系,建立相应的尺寸公差数学模型,完整地表示出尺寸公差的工程语义.最后用此模型对公差综合进行验证,在满足装配要求的条件下,给出SDT中各个分量,得出平面尺寸的公差值,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 sdt 尺寸公差 公差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与响应面方法的公差建模 被引量:13
3
作者 余治民 刘子建 +2 位作者 董思科 李斯明 艾彦迪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7-434,共8页
针对现有机床精度设计方法实用性不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蒙特卡洛模拟与响应面方法的公差建模方法。采用基于数学定义的公差分析理论建立公差的变动不等式与约束不等式;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法进行仿真试验,模拟实际公差表面的变动,生成... 针对现有机床精度设计方法实用性不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蒙特卡洛模拟与响应面方法的公差建模方法。采用基于数学定义的公差分析理论建立公差的变动不等式与约束不等式;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法进行仿真试验,模拟实际公差表面的变动,生成公差变动要素的实际变动区间;以公差与试验得到的公差变动要素实际变动区间带宽值为建模样本,运用响应面方法建立两者间的响应面模型;对一个典型实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符合工程实际,具有较高的建模精度及技术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洛模拟 响应面法 小位移旋量 约束不等式 变动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位移旋量和响应面法相结合的齿轮公差分析模型构建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黄康 徐锐 陈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7-84,91,共9页
为了更高效更合理地开展齿轮公差分析及优化,提出一种小位移旋量与响应面法相结合的齿轮公差分析模型构建方法。以齿轮安装公差为例,依据齿轮精度标准,利用小位移旋量公差建模理论建立了齿轮安装公差数学模型;基于该公差模型,结合齿面... 为了更高效更合理地开展齿轮公差分析及优化,提出一种小位移旋量与响应面法相结合的齿轮公差分析模型构建方法。以齿轮安装公差为例,依据齿轮精度标准,利用小位移旋量公差建模理论建立了齿轮安装公差数学模型;基于该公差模型,结合齿面接触分析原理编制了计及误差的齿面接触分析模拟程序,并分析了不同变动要素对传动误差的影响;利用拉丁超立方试验方法采样并结合最小二乘法,构建了齿轮公差变动要素与传动误差之间的二阶响应面近似模型,从而得到了齿轮公差分析模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建模精度较高,实用性好,可为齿轮公差分析和综合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 公差分析 公差建模 小位移旋量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R和LMR的同轴度数学模型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将新 茅健 曹衍龙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67-1970,共4页
为了在CAD系统中表示出公差的工程语义,提出了基于最大实体要求(MMR)、最小实体要求(LMR)的圆柱特征同轴度公差数学模型.将小位移矢量簇(small displacement torsor,SDT)的概念引入到公差数学建模中,在公差矢量化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根据... 为了在CAD系统中表示出公差的工程语义,提出了基于最大实体要求(MMR)、最小实体要求(LMR)的圆柱特征同轴度公差数学模型.将小位移矢量簇(small displacement torsor,SDT)的概念引入到公差数学建模中,在公差矢量化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根据MMR和LMR应用于被测要素的不同情况,系统地研究了圆柱特征的同轴度公差在MMR、LMR下的数学模型,完整地表示出了它的工程语义并为下游工作所使用,并用实例验证了该模型在公差分析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实体要求 最小实体要求 同轴度 小位移矢量簇 公差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SS矩阵的装配精度分配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吕程 刘子建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9-155,共7页
采用小位移旋量描述结合面误差,分析了典型结合面的误差传递属性。定义了结合面的信息集成表达符号,结合多色集合理论,建立了描述装配关系、结合面类型、结合面误差传递属性的结合面符号矩阵,进而提出了装配误差传递路径的搜索方法。分... 采用小位移旋量描述结合面误差,分析了典型结合面的误差传递属性。定义了结合面的信息集成表达符号,结合多色集合理论,建立了描述装配关系、结合面类型、结合面误差传递属性的结合面符号矩阵,进而提出了装配误差传递路径的搜索方法。分析了结合面间的关系对误差传递的影响,建立了结合面的实际误差传递属性矩阵,获取了各误差分量的传递路径,明确了影响装配体精度的关键误差分布。根据多体运动学原理建立了装配体误差模型,结合装配体精度要求进行了结合面精度分配,进而实现了结合面相应几何要素的精度分配。为正向公差设计与装配过程精度控制提供了依据。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位移旋量法 多色集合理论 JSS矩阵 误差传递路径 精度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装配定位优先级的并联结合面误差建模 被引量:5
7
作者 吕程 刘子建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3295-3301,共7页
分析了并联结合面在装配定位优先级意义下装配误差的形成机理与计算方法。针对常见的平面结合面与圆柱结合面,分析了误差形成和装配精度失效的原因,采用小位移旋量(SDT)法描述了误差变动。针对并联结合面间位姿变动的相互影响,定义了装... 分析了并联结合面在装配定位优先级意义下装配误差的形成机理与计算方法。针对常见的平面结合面与圆柱结合面,分析了误差形成和装配精度失效的原因,采用小位移旋量(SDT)法描述了误差变动。针对并联结合面间位姿变动的相互影响,定义了装配定位优先级的概念,并详细分析了并联结合面装配定位优先级的判定依据。根据装配定位优先级确定了并联的各结合面误差组成及计算方法。列举了常见的并联结合面形式,并以一组常见并联结合面的装配误差分析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装配体误差分析、零件精度设计、装配成功率计算等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结合面 小位移旋量法 装配定位优先级 结合面误差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位移旋量公差建模和蒙特卡洛模拟的装配体公差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晓晓 吴昊荣 +1 位作者 孙付春 赵永鑫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53-159,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小位移旋量(SDT)公差建模和蒙特卡洛模拟的装配体公差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分析装配精度链、装配结合面和结合面公差3个对装配精度具有重要影响的核心要素之间的关系,利用SDT理论和蒙特卡洛模拟法建立公差模型,再利用齐次变换... 提出一种基于小位移旋量(SDT)公差建模和蒙特卡洛模拟的装配体公差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分析装配精度链、装配结合面和结合面公差3个对装配精度具有重要影响的核心要素之间的关系,利用SDT理论和蒙特卡洛模拟法建立公差模型,再利用齐次变换理论建立结合面误差模型和装配精度模型,进而推导出装配体装配精度与结合面公差相关的映射模型;结合公差制造成本、装配精度可靠度原则,建立装配体装配精度的公差优化模型,并以顶尖装配体为例完成公差优化分析。研究发现:在满足装配精度可靠度的前提下,可使顶尖装配体加工成本降低9.02%,而装配精度可靠度提高至97.81%,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位移旋量 公差建模 蒙特卡洛模拟 装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误差和变形作用下的误差传递模型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喜庆 张爱梅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4-78,共5页
针对零件加工误差和变形误差对装配误差的耦合影响问题,研究了一种采用小位移旋量(Small Displacement Torsors,SDT)、齐次坐标变换理论建立的包含零件加工误差和变形误差的装配误差传递模型。首先,分析了两零件配合时由于零件加工误差... 针对零件加工误差和变形误差对装配误差的耦合影响问题,研究了一种采用小位移旋量(Small Displacement Torsors,SDT)、齐次坐标变换理论建立的包含零件加工误差和变形误差的装配误差传递模型。首先,分析了两零件配合时由于零件加工误差和变形误差造成的装配误差。其次,对零件配合面点云数据和ANSYS分析的变形节点数据进行拟合。最后,采用SDT和齐次坐标变换理论建立装配误差传递模型。结果表明,通过该模型计算出的装配误差与真实装配情况一致,为误差控制、装配体末端误差预测以及关键误差源的识别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误差 小位移旋量 齐次坐标变换 误差传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