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直角三角形小断块油藏注采井网模拟优化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关富佳
雷小丽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76,154,共3页
针对复杂小断块中的直角三角形小断块油藏,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基于非完善井网完善注采关系的思路,列出了不同井网模式下的油藏开发动态变化,给出了直角三角形小断块油藏合理注采井网形式。研究结果表明,在注采平衡基础上,优化的井网能够...
针对复杂小断块中的直角三角形小断块油藏,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基于非完善井网完善注采关系的思路,列出了不同井网模式下的油藏开发动态变化,给出了直角三角形小断块油藏合理注采井网形式。研究结果表明,在注采平衡基础上,优化的井网能够提高直角三角形小断块油藏的最终采收率,控制含水上升。该研究为此类油藏现场布井开发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方法依据,进一步丰富了现有井网理论和方法,对注水开发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小断块
直角三角形小断块油藏
非完善井网
注采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北盆地构造特征及箕状断陷形成机理
被引量:
73
2
作者
陈安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0-150,共11页
苏北盆地是典型的箕状断陷,具"坳(K2t—E1f)-断(E2d—E2s)-坳(N1-2y)"3层结构,分"裂陷、断-坳、断-翘"3种类型,历经3次抬升改造,是古近纪晚期的"残留盆地"。苏北盆地发育不同类型的断裂组合,北东、北西...
苏北盆地是典型的箕状断陷,具"坳(K2t—E1f)-断(E2d—E2s)-坳(N1-2y)"3层结构,分"裂陷、断-坳、断-翘"3种类型,历经3次抬升改造,是古近纪晚期的"残留盆地"。苏北盆地发育不同类型的断裂组合,北东、北西方向构造。文章探讨了箕状断陷形成机理,指出地层掀斜不可能通过"旋转"产生,大量的张性断层主要产生于先期逆断的盆地基底和力偶反向,箕状盆地是凹陷在同一方向上遭受拉张、裂陷和挤压、基底拱升交替作用时接受沉积或抬升削蚀的结果。而拉张和挤压的动力主要来自印度板块、太平洋-菲律宾板块对欧亚大陆的俯冲、碰撞,两者的交替作用使中国东部在北西方向上形成张-压交替的"手风琴式"力学环境,从而造就了基底拱升式断-坳结合型箕状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盆动力学
右行剪切
左行剪切
复杂小断块
残留盆地
断陷盆地
箕状凹陷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直角三角形小断块油藏注采井网模拟优化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关富佳
雷小丽
机构
油气钻采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76,154,共3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中青年人才项目"复杂小断块油藏立体井网理论研究"(Q20101312)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非均质地层电缆地层测试产能评价理论与应用"(20104220120002)
文摘
针对复杂小断块中的直角三角形小断块油藏,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基于非完善井网完善注采关系的思路,列出了不同井网模式下的油藏开发动态变化,给出了直角三角形小断块油藏合理注采井网形式。研究结果表明,在注采平衡基础上,优化的井网能够提高直角三角形小断块油藏的最终采收率,控制含水上升。该研究为此类油藏现场布井开发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方法依据,进一步丰富了现有井网理论和方法,对注水开发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关键词
复杂小断块
直角三角形小断块油藏
非完善井网
注采关系
Keywords
small
complex
fault
small complex fault with right angle
incomplete well pattern
injection & production correlation
分类号
TE34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北盆地构造特征及箕状断陷形成机理
被引量:
73
2
作者
陈安定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0-150,共11页
文摘
苏北盆地是典型的箕状断陷,具"坳(K2t—E1f)-断(E2d—E2s)-坳(N1-2y)"3层结构,分"裂陷、断-坳、断-翘"3种类型,历经3次抬升改造,是古近纪晚期的"残留盆地"。苏北盆地发育不同类型的断裂组合,北东、北西方向构造。文章探讨了箕状断陷形成机理,指出地层掀斜不可能通过"旋转"产生,大量的张性断层主要产生于先期逆断的盆地基底和力偶反向,箕状盆地是凹陷在同一方向上遭受拉张、裂陷和挤压、基底拱升交替作用时接受沉积或抬升削蚀的结果。而拉张和挤压的动力主要来自印度板块、太平洋-菲律宾板块对欧亚大陆的俯冲、碰撞,两者的交替作用使中国东部在北西方向上形成张-压交替的"手风琴式"力学环境,从而造就了基底拱升式断-坳结合型箕状盆地。
关键词
成盆动力学
右行剪切
左行剪切
复杂小断块
残留盆地
断陷盆地
箕状凹陷
苏北盆地
Keywords
basin-forming kinetics,
right
lateral shear, left-lateral shear,
complex
small
fault
-block, relic basin,
fault
ed basin, dustpan-shaped depression, Subei Basin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直角三角形小断块油藏注采井网模拟优化研究
关富佳
雷小丽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苏北盆地构造特征及箕状断陷形成机理
陈安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7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