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7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nraveling the corrosion behavior and corrosion scale evolution of N80 steel in high-temperature CO_(2)environment:The role of flow regimes
1
作者 Liu-Yang Yang Chang-Pu Liu +5 位作者 Hai-Ming Fan Da-Lei Zhang Zhi-Yi Wei Hui-Liang Wu Chuan He Ye-Fei Wang 《Petroleum Science》 CSCD 2024年第6期4464-4480,共17页
During CO_(2)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metal equipment such as oilfield pipelines suffers from severe CO_(2)corrosion,especially in harsh downhole injection equipment.In this study,we investigated the corrosion behav... During CO_(2)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metal equipment such as oilfield pipelines suffers from severe CO_(2)corrosion,especially in harsh downhole injection equipment.In this study,we investigated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oil well tubing in a high-temperature,high-pressure(HTHP)CO_(2)-containing environment.The evolution of the corrosion scale was also examined under different flow regimes.The results reveal a lower corrosion rate at 150℃compared to 80℃under different flow regimes,with localized corrosion intensifying as temperature and rotational speeds(vrs)increase.The temperature also induces the corrosion scale conversion of aragonite-type CaCO_(3)(80℃)to calcite-type CaCO_(3)(150℃).Specifically,the variation of the corrosion rate and the corrosion scale evolution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vortices within the reactor.The intact vortex cells enhance mass transfer while also promoting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CaCO3.However,when vrsexceeds the critical Reynolds number,the vortex cells are disrupted,resulting in viscous dissipation and a reduced corrosion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corrosion Oil well tubing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corrosion scale Flow regim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of sandstone after acid corrosion and high temperature treatments 被引量:3
2
作者 Qijian Chen Youliang Chen +3 位作者 Peng Xiao Xi Du Yungui Pan Rafig Azza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6期747-760,共14页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temperature-mechanics-chemical(T-M-C)action encountered by rocks i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sandstone was selected as the sample for acid corrosion treatment at pH 1,3,5 and 7,the acid corrosi...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temperature-mechanics-chemical(T-M-C)action encountered by rocks i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sandstone was selected as the sample for acid corrosion treatment at pH 1,3,5 and 7,the acid corrosion treated samples were then subjected to high-temperature experiments at 25,300,600,and 900℃,and triaxial compress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the laboratory.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perposition of chemical damage and thermal damage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quality,wave velocity,porosity and compression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ck.Based on the Lemaitre strain equivalent hypothesis theory,the damage degree of rock material was described by introducing damage variables,and the spatial mobilized plane(SMP)criterion was adopted.The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can well reflect the stress-str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ck triaxial compression process,which verified the rationa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model parameters.The experiment and constitutive model analyzed the change law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ock after chemical corrosion and high temperature thermal damage,which had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rock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id corrosion high tempera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Damage variable SMP criterion Constitutive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High Temperature Corrosion and Degradation of Marine Boiler Combustion Swirler
3
作者 RS Virdi DG Thakur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CSCD 2016年第1期86-94,共9页
The present paper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swirler material consisting of mild steel which was subjected to service for the period of one year in a 30 MW marine boiler. Due to the presence of high temperatures in the... The present paper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swirler material consisting of mild steel which was subjected to service for the period of one year in a 30 MW marine boiler. Due to the presence of high temperatures in the furnace coupled with the corrosive marine environment swirler material showed accelerated degradation and material wastage.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feasibility of manufacturing the existing swirler with an alternate material or coating the swirler material with a thermal barrier coating was undertaken. Based on their properties and performance, SS 304 and SS 316 were proposed as the replacement materials for the swirler. The other alternative of coating the existing swirlers with a form thermal barrier coating to observe for any improvement in their performance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was also tested. Stellite, which is a Ni-Co based coating, was carried out on the MS samples and the same were exposed to same temperatures mentioned ab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vailable options was evaluated with respect to the grain structure of the material, the hardness value of the materials and deterioration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Investigation showed the proposed materials/ coatings like SS 304, SS 316 and Stellite coating revealed that SS 316 is the material best suited for high temperature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ine boiler corrosion DEGRADATION high temperature SWIRLER stainless ste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冷却方式锈蚀冷弯薄壁型钢材高温后力学性能
4
作者 吕晶 郑健龙 +2 位作者 王璐瑶 韩文超 尹豪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103,共14页
为研究冷弯薄壁型钢材料在高温和锈蚀耦合作用下力学性能变化规律,通过中性盐雾锈蚀、高温煅烧、冷却和拉伸试验,对180个经历0~60 d人工加速锈蚀和20~800℃高温煅烧后1.5 mm厚S280GD+Z型冷轧薄钢板在自然冷却和浸水冷却方式下的力学性... 为研究冷弯薄壁型钢材料在高温和锈蚀耦合作用下力学性能变化规律,通过中性盐雾锈蚀、高温煅烧、冷却和拉伸试验,对180个经历0~60 d人工加速锈蚀和20~800℃高温煅烧后1.5 mm厚S280GD+Z型冷轧薄钢板在自然冷却和浸水冷却方式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锈蚀和高温耦合作用下,钢材表面特征和破坏模式受冷却方式影响较大;锈蚀率小于6%时,锈蚀对S280GD+Z钢材力学性能影响较小;受火温度低于600℃时,受火温度及冷却方式对S280GD+Z钢材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影响不显著;在锈蚀和高温耦合作用下,受火温度大于600℃后,钢材强度退化幅度变大并且高温在对钢材强度影响中占主导地位;冷却方式对钢材伸长率影响较大,自然冷却条件下,伸长率随受火温度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浸水冷却条件下,伸长率随受火温度整体呈降低趋势。建立了锈蚀与高温耦合作用下,S280GD+Z钢材力学参数与锈蚀率、受火温度之间定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基于简化的二次塑流模型建立了锈蚀与高温耦合作用下S280GD+Z钢材本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锈蚀 耦合作用 冷弯薄壁型钢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含量对镍基合金熔覆层高温腐蚀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彭波 王智春 +3 位作者 张瑜彤 李悦 韩哲文 张鹏鲲 《材料科学与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1,共8页
本文研究了Mo含量分别为0wt.%、5wt.%、10wt.%的3种Ni-22Cr-xMo镍基合金熔覆层的高温腐蚀行为,探讨其用于生物质电厂受热面管高温腐蚀防护的理论可行性。以KCl和NaCl混合盐为腐蚀介质模拟生物质电厂焚烧环境,测量了在650℃、168 h后3种... 本文研究了Mo含量分别为0wt.%、5wt.%、10wt.%的3种Ni-22Cr-xMo镍基合金熔覆层的高温腐蚀行为,探讨其用于生物质电厂受热面管高温腐蚀防护的理论可行性。以KCl和NaCl混合盐为腐蚀介质模拟生物质电厂焚烧环境,测量了在650℃、168 h后3种熔覆层试样的高温腐蚀累积失重量,利用SEM、EDS、XRD分别对腐蚀产物的微观形貌、元素成分及物相组成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无Mo熔覆层的氧化皮最厚,且与熔覆层之间存在较大的裂隙;添加Mo元素后,氧化皮与熔覆层之间未见明显裂隙,氧化皮厚度减小,表面Cr元素的质量分数有所提高,内部出现了明显的贫铬区,且贫铬区富集了大量的Mo,阻止了腐蚀的进一步内侵。但Mo的含量并不是越多越好,添加10wt.%Mo时,Mo元素在熔覆层内部分布的连续性比添加5wt.%Mo时相对较差,不利于阻止腐蚀向内部延伸;添加10wt.%Mo熔覆层的氧化皮比无Mo熔覆层更薄,但累积失重量却更大,说明添加过多的Mo会生成大量的挥发性产物,反而降低熔覆层的耐腐蚀性能。添加5wt.%Mo元素的Ni-22Cr-xMo镍基合金熔覆层氧化皮与熔覆层之间结合性良好,表现出较高的耐高温腐蚀特性,对基体的保护作用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镍基合金 高温腐蚀 Mo含量 生物质焚烧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垃圾焚烧锅炉内高温过热器管腐蚀分析
6
作者 曲炎淼 袁玮 +1 位作者 徐云峰 李浩 《材料保护》 2025年第2期131-142,共12页
垃圾焚烧锅炉中高温过热器管的腐蚀失效是引起锅炉被迫停运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给垃圾焚烧炉受热面高温过热器管子的防护提供参考,本工作对比原始高温过热器管和在垃圾焚烧锅炉内已服役20 000 h的服役管,分别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金相组... 垃圾焚烧锅炉中高温过热器管的腐蚀失效是引起锅炉被迫停运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给垃圾焚烧炉受热面高温过热器管子的防护提供参考,本工作对比原始高温过热器管和在垃圾焚烧锅炉内已服役20 000 h的服役管,分别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金相组织,拉伸机和冲击试验机检测力学性能,并通过电子探针及X射线衍射仪观察和分析服役管管内外的腐蚀产物,研究了高温过热器管在工况条件下的腐蚀行为演变。结果表明:12Cr1MoVG高温过热器管内外管壁均发生了较严重的金属氧化腐蚀,内壁形成了致密的铁的氧化物,外壁腐蚀产物分为2层,内层为金属氧化腐蚀层,外层为较厚的碱金属硫酸盐腐蚀垢。服役管管壁减薄,内壁组织发生珠光体球化,外壁贫珠光体区变窄,芯部组织变化较小但发生轻微的晶粒粗化。管壁抗拉强度、延伸率和冲击功变化不大,但屈服强度下降超过6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 锅炉 高温过热器管 高温腐蚀 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锌对316L不锈钢焊接接头应力腐蚀开裂行为影响研究
7
作者 贺韶 韩姚磊 +7 位作者 李玉龙 明庭云 尚建路 汪家梅 梅金娜 朱平 张乐福 彭群家 《装备环境工程》 2025年第3期127-135,共9页
目的研究316L不锈钢焊接接头在不同注锌含量高温高压水中的应力腐蚀开裂(SCC)行为,为核电站注锌技术应用提供支撑。方法利用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研究不锈钢焊接接头的SCC裂纹萌生行为,利用直流电压降技术研究SCC裂纹扩展行为。通过扫描... 目的研究316L不锈钢焊接接头在不同注锌含量高温高压水中的应力腐蚀开裂(SCC)行为,为核电站注锌技术应用提供支撑。方法利用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研究不锈钢焊接接头的SCC裂纹萌生行为,利用直流电压降技术研究SCC裂纹扩展行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和电子背散射电子衍射技术研究焊接接头SCC裂纹萌生位置和扩展路径的微观组织结构特征。结果SCC裂纹萌生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温高压水环境中,所有注锌浓度下,焊接接头的熔覆金属区裂纹最多,热影响区次之,融合线未开裂。裂纹扩展试验结果显示,注锌对不锈钢焊接接头熔覆金属区域和热影响区应力腐蚀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不显著,裂纹扩展速率均低于8.0×10^(-8)mm/s(1.6mm/a)。结论316L不锈钢焊接接头在不同注锌浓度环境中的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腐蚀开裂 裂纹萌生 裂纹扩展 焊接接头 注锌 高温高压水 核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领域激光熔覆金属防护涂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8
作者 胡涵 徐金勇 +3 位作者 吴多利 魏新龙 李勇 张超 《材料保护》 2025年第1期18-30,共13页
激光熔覆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中提高零部件表面性能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电站设备修复和再制造方面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优势。本文综述了不同类型的激光熔覆工艺以及其在提高材料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包括激光熔覆技术在... 激光熔覆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中提高零部件表面性能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电站设备修复和再制造方面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优势。本文综述了不同类型的激光熔覆工艺以及其在提高材料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包括激光熔覆技术在火电站领域应用的最新进展,以及在超临界/超超临界电站的应用进展;详述了哈氏合金、镍基合金等材料在激光熔覆过程中表现出的优异性能,包括陶瓷颗粒增强、元素成分选择以及工艺参数优化等。此外,还探讨了激光熔覆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工艺参数的优化、涂层新材料的制备、提高熔覆效率和涂层质量的新技术。通过激光熔覆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发电设备的耐用性和可靠性,尤其是在超临界/超超临界条件下的高温高压环境中。未来激光熔覆技术的发展挑战主要集中在工艺参数的进一步优化、新型涂层材料的研发、提升熔覆效率和涂层质量的新技术开发。解决这些挑战将有效提高发电设备在高温高压环境中的耐用性和可靠性,为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合金涂层 火电站 高温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预提升管断裂原因分析与优化
9
作者 吴军 窦益华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5年第1期19-24,共6页
对某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预提升管频繁失效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展了精细的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预提升管失效的主要原因是高温硫化氢等气体的腐蚀性开裂、高温环境下的持续冲蚀以及交变载荷下的疲劳应力。此外,还发现管材在高温条件... 对某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预提升管频繁失效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展了精细的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预提升管失效的主要原因是高温硫化氢等气体的腐蚀性开裂、高温环境下的持续冲蚀以及交变载荷下的疲劳应力。此外,还发现管材在高温条件下发生了碳化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优化改进方案,旨在从根本上消除高温硫化氢的腐蚀影响,有效避免了非对称交变载荷引起的疲劳破坏。改进后的运行结果表明,预提升管的正常使用周期显著延长,同时优化了催化剂在提升管内的径向分布,实现了催化剂与原料的充分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提升管 腐蚀开裂 疲劳破坏 冲刷磨损 高温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合金在煤灰/烟气中的高温腐蚀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杜凌霄 丁航 谢云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14,共9页
为实现经济的绿色、高效、低碳发展,研究具有更高蒸汽参数的700℃先进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然而,随着蒸汽参数的提高和服役环境的恶化,传统的铁素体/马氏体耐热钢和奥氏体耐热钢已无法满足要求,需要考虑采用... 为实现经济的绿色、高效、低碳发展,研究具有更高蒸汽参数的700℃先进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然而,随着蒸汽参数的提高和服役环境的恶化,传统的铁素体/马氏体耐热钢和奥氏体耐热钢已无法满足要求,需要考虑采用镍基合金。本文基于采用富氧燃烧技术的700℃先进超超临界燃煤锅炉的煤灰/烟气腐蚀环境,综述了镍基合金高温烟气腐蚀和煤灰腐蚀的研究进展,着重梳理了烟气中的CO_(2),H_(2)O(g),SO_(2)和煤灰中的硫酸盐对镍基合金热生长Cr_(2)O_(3)保护膜的影响。最后,指出煤灰中金属氧化物颗粒以及生物质燃烧产生的高温含Cl腐蚀性气体和KCl熔盐对镍基合金高温腐蚀行为的影响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合金 煤灰/烟气腐蚀 高温腐蚀 先进超超临界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高”环境下煤矿锚杆腐蚀机理研究与支护优化
11
作者 郭萌 《陕西煤炭》 2025年第2期153-157,共5页
我国深部巷道围岩长期处于高地应力、高地温、高盐水的“三高”腐蚀环境中,造成支护锚杆在短期内发生严重腐蚀,导致支护强度大幅下降,矿井采掘安全系数显著降低。研究发现锚杆的腐蚀破坏为应力腐蚀与电化学反应的综合效果,故提出从生产... 我国深部巷道围岩长期处于高地应力、高地温、高盐水的“三高”腐蚀环境中,造成支护锚杆在短期内发生严重腐蚀,导致支护强度大幅下降,矿井采掘安全系数显著降低。研究发现锚杆的腐蚀破坏为应力腐蚀与电化学反应的综合效果,故提出从生产施工技术和材料优化防护两方面入手,对矿井锚杆锚索进行防腐蚀治理。主要包括,矿井疏放水、锚杆锚索全长锚固、巷道表层封闭、开发耐蚀性材料、优化加工工艺、防腐蚀表面处理等,并给出了腐蚀环境下的锚杆锚索支护设计原则和流程。该研究成果可为同类矿井的锚杆支护提供一定借鉴意义,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湿 腐蚀特征 锚杆应力腐蚀 腐蚀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锅炉高温过热器管开裂失效分析
12
作者 宁涛 《锅炉制造》 2025年第1期40-42,共3页
某电厂在日常检验过程中,发现锅炉内部的高温过热器管存在泄露情况,为了探究弯管开裂的原因,决定使用光谱仪、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仪和扫描电镜对失效的弯管开展理化研究。经分析发现:过热器弯管在进行冷弯工艺后,由于并未正常进行热处... 某电厂在日常检验过程中,发现锅炉内部的高温过热器管存在泄露情况,为了探究弯管开裂的原因,决定使用光谱仪、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仪和扫描电镜对失效的弯管开展理化研究。经分析发现:过热器弯管在进行冷弯工艺后,由于并未正常进行热处理,导致了弯曲处存在残余应力,进而导致局部应力加大,同时弯管在服役过程中温度差较大,形成热交变应力,同时锅炉水的处理并未达标,导致氯离子进入弯管内部,最终导致弯管因应力腐蚀而开裂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过热器 应力腐蚀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sputtered TiN coatings on surface of Zr-4 alloy 被引量:1
13
作者 LIAO Bang-liang MA Jian-guang +6 位作者 ZHU Wei-hua ZHU Hong-mei YANG Kai LIU Yan-hong LI Huai-lin WANG Xiao-jing WANG Xin-lin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18年第1期17-26,共10页
To improve the oxidation resistance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Zr-4 alloy, titanium nitride (TIN) coatings were prepared on the Zr-4 alloy with a TiN ceramic target with different ratios of N2. Microstructure and h... To improve the oxidation resistance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Zr-4 alloy, titanium nitride (TIN) coatings were prepared on the Zr-4 alloy with a TiN ceramic target with different ratios of N2. Microstructure and high-temperature properties of the TiN coated samples were studi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 (EDS), X-ray diffraction meter (XR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heat treatment furnace and autoclaves, respectively. The x value of the TiN coatings (TiN) ranges from 0.96 to 1.33.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N2, TiN coating exhibits a weak (200) plane and a preferred (111) orientation. The coating prepared with an N2 flow ratio of 15% shows an optimal oxidation resistance in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at 800 ℃. In either 1 200 ℃ steam environment for one hour, or deionized water at 360 ℃ and a pressure of 18.6 Mpa for 16 d, the opitimized TiN coated samples have no delamination or spallation; and the gains in the masses of samples are much smaller than Zr-4 alloy.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optimized TiN coating as the protective coating on the Zr-4 alloy under extreme condit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4 alloy magnetron sputtering TiN coating 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resistance corrosion resist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硫天然气净化装置腐蚀特征与典型腐蚀案例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裴爱霞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4年第2期50-55,共6页
相关高含硫天然气净化装置的工程建设、设备制造、材料选型等标准规范较少,多采用或借鉴石油炼制行业标准。普光气田天然气净化厂自2009年投产至今,因高酸性气体腐蚀,以及酸性气体、制造缺欠、材料缺陷等多因素耦合腐蚀,引发装置设备或... 相关高含硫天然气净化装置的工程建设、设备制造、材料选型等标准规范较少,多采用或借鉴石油炼制行业标准。普光气田天然气净化厂自2009年投产至今,因高酸性气体腐蚀,以及酸性气体、制造缺欠、材料缺陷等多因素耦合腐蚀,引发装置设备或设施多次泄漏,成为制约工厂安全、高效、长周期运行的主要问题。通过统计分析历年异常事件、设备检维修台账、压力容器管道检测台账等,归纳了高含硫净化装置重点腐蚀区域、影响因素、腐蚀机理,得出湿硫化氢腐蚀、高温硫腐蚀、二氧化硫腐蚀、垢下腐蚀为主要腐蚀形式;从区域、类别、诱因等不同角度归纳了腐蚀分布规律,脱硫、硫磺回收系统腐蚀占比达80%以上;重点剖析了基于硫化氢、液硫、制造缺欠等因素的典型腐蚀案例,提出了高含硫天然气净化装置腐蚀防控措施,为同类酸性气田装置、设备腐蚀监检测和防控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天然气 净化装置 腐蚀特征 腐蚀规律 泄漏 酸性气 高温硫 制造缺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铸铁耐高温甲酸腐蚀涂层抗高温腐蚀性能研究
15
作者 刘昭亮 孙长飞 惠节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78,共4页
为有效预防铸铁材料的腐蚀,提高船舶的安全性,研究船用铸铁耐高温甲酸腐蚀涂层抗高温腐蚀性能。制备纳米Fe粉体材料和添加了纳米Al粉和Cr_(3)C_(2)粉的Fe-Al/Cr_(3)C_(2)复合喷涂粉体材料以及指标甲酸溶液,利用正火态20钢制备铸铁试件M-... 为有效预防铸铁材料的腐蚀,提高船舶的安全性,研究船用铸铁耐高温甲酸腐蚀涂层抗高温腐蚀性能。制备纳米Fe粉体材料和添加了纳米Al粉和Cr_(3)C_(2)粉的Fe-Al/Cr_(3)C_(2)复合喷涂粉体材料以及指标甲酸溶液,利用正火态20钢制备铸铁试件M-1和M-2,将甲酸溶液作为腐蚀溶液,在不同高温环境下进行抗高温腐蚀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铸铁涂层试件在高温甲酸溶液腐蚀后,涂层表明呈现不同程度凸起,该凸起为Al和Cr氧化物以及Fe氧化物,该氧化物对铸铁材料起到了保护膜作用,因此试件M-2的抗高温腐蚀性能较好;在相同高温甲酸溶液腐蚀环境下,试件M-2的质量损失数值也低于试件M-1,表明添加了纳米Al粉和Cr_(3)C_(2)粉的Fe-Al/Cr_(3)C_(2)复合喷涂粉体材料制备成的铸铁试件M-2抗高温腐蚀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铸铁 耐高温 甲酸腐蚀涂层 抗高温腐蚀性能 腐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层在生物质电站环境下的高温腐蚀行为研究
16
作者 杨二娟 杨兰 +4 位作者 王彩侠 王艳松 李勇 刘福广 刘刚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182-189,共8页
与煤炭、天然气等燃料相比,生物质发热值低,含有更多种类且浓度更高的腐蚀性介质,燃烧后产生大量含氯、硫腐蚀气氛及其金属熔盐,导致生物质焚烧余热锅炉受热面高温腐蚀问题严重。现有在管材表面堆焊镍基耐腐蚀合金的技术尽管可显著提高... 与煤炭、天然气等燃料相比,生物质发热值低,含有更多种类且浓度更高的腐蚀性介质,燃烧后产生大量含氯、硫腐蚀气氛及其金属熔盐,导致生物质焚烧余热锅炉受热面高温腐蚀问题严重。现有在管材表面堆焊镍基耐腐蚀合金的技术尽管可显著提高管道服役寿命,但存在工作效率低、不适合现场施工、管道热变形等诸多问题。对此,采用常规激光熔覆、高速激光熔覆2种工艺在TP347H耐热钢表面制备了Inconel 625耐高温腐蚀涂层,对比研究了TP347H耐热钢熔覆Inconel 625合金涂层前后的长期高温腐蚀特性。采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制备态和500 h高温含氯腐蚀后的覆层显微组织;采用增重法定量评价了覆层前后TP347H耐热钢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优化工艺参数条件下常规激光熔覆、高速激光熔覆制备覆层组织致密,2种覆层与基材结合强度分别为362.4 MPa和217.3 MPa,覆层稀释率分别为5.4%和0.9%。腐蚀增重结果表明,550℃模拟腐蚀条件下,激光熔覆、高速激光熔覆Inconel 625合金覆层的腐蚀速率分别约为TP347H耐热钢基材的17%和8%。650℃模拟腐蚀条件下,激光熔覆、高速激光熔覆Inconel 625合金覆层的腐蚀速率分别约为TP347H耐热钢基材的11%和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电站 高温腐蚀 高速激光熔覆 激光熔覆 Inconel 625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中储式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特征分析
17
作者 熊小鹤 丁鹏 +2 位作者 谭厚章 王承亮 李延森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9,共8页
对某中储式制粉系统锅炉的高温腐蚀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腐蚀区域、煤粉刷墙情况、煤粉未燃尽情况以及运行人员的习惯运行方式等.研究发现:该锅炉腐蚀最严重区域位于三次风喷口下方,而不是燃尽风喷口下方,这是与直吹式制粉系统锅炉... 对某中储式制粉系统锅炉的高温腐蚀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腐蚀区域、煤粉刷墙情况、煤粉未燃尽情况以及运行人员的习惯运行方式等.研究发现:该锅炉腐蚀最严重区域位于三次风喷口下方,而不是燃尽风喷口下方,这是与直吹式制粉系统锅炉发生高温腐蚀的一个显著区别点.另外,该锅炉腐蚀还有一个特点是沿着一次风逆时针切圆方向,从上游到下游区域,腐蚀在水冷壁管出现的位置依次为向火侧腐蚀、管中间腐蚀、管两侧腐蚀.煤粉大面积刷墙和水冷壁区域的高H2S浓度是严重腐蚀的主要原因.在刷墙处抽烟气获得的未燃尽煤粉燃尽率73.5%~80%,煤粉经炉内高温后,黄铁矿硫基本分解完毕,剩余硫主要以有机硫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储式制粉系统 锅炉 高温腐蚀 火焰刷墙 H_(2)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冷壁高温腐蚀原因分析
18
作者 何晓梅 王悦悦 +2 位作者 王波 杨宇卓 梁灯灯 《工业加热》 CAS 2024年第3期11-13,共3页
通过宏观分析、显微组织观察、扫描电镜与能谱成分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某电厂水冷壁向火侧进行高温腐蚀原因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该锅炉采用四角切圆燃烧方式导致水冷壁局部高温;复合空气分级低NO_(x)燃烧系统导致部分燃烧器区域处于... 通过宏观分析、显微组织观察、扫描电镜与能谱成分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某电厂水冷壁向火侧进行高温腐蚀原因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该锅炉采用四角切圆燃烧方式导致水冷壁局部高温;复合空气分级低NO_(x)燃烧系统导致部分燃烧器区域处于贫氧还原性气氛,使烟气中CO+H_(2)S浓度过高;锅炉入炉煤硫份超过设计值较多,形成高浓度的H_(2)S和SO_(2);水冷壁向火侧腐蚀以硫腐蚀为主。针对该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问题,给出以下建议:控制入炉煤硫份,降低煤中的硫元素含量,减少H_(2)S和SO_(2)浓度;燃烧优化调整,采用侧边风技术,向炉膛内通入空气,降低水冷壁高温腐蚀区域的还原性气氛浓度,增加局部含氧量;在高温腐蚀严重的区域,对其水冷壁管进行防高温腐蚀喷涂处理,以增强其抗高温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水冷壁 高温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conel 617合金在非纯氦气环境中的高温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伟 何学东 +5 位作者 银华强 杜斌 李昊翔 马涛 蒲洋 王尚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9-197,共9页
Inconel 617合金是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的候选材料,在反应堆超高温运行时可能会受到氦气中痕量杂质的腐蚀。为探究合金在高温堆环境中的腐蚀机理,本研究开展了Inconel 617合金在980℃的非纯氦气中的腐蚀实验,对气相以及腐蚀行为进行了... Inconel 617合金是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的候选材料,在反应堆超高温运行时可能会受到氦气中痕量杂质的腐蚀。为探究合金在高温堆环境中的腐蚀机理,本研究开展了Inconel 617合金在980℃的非纯氦气中的腐蚀实验,对气相以及腐蚀行为进行了分析。通过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阐明了合金脱碳的机理,并建立了碳迁移判定模型和脱碳反应预测模型,与实验数据有良好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预氧化和温度对脱碳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杂质含量极低,也会诱发相关的腐蚀行为。降低运行温度可以有效避免合金脱碳,但预氧化的抗脱碳效果不理想。因此,极低杂质含量并非高温堆一回路净化目标,应该根据模型预测和实验分析来选择更加合理的杂质控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非纯氦气 高温气冷堆 腐蚀 脱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海洋环境Ti_(2)AlNb合金高温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伟 张大路 +3 位作者 胡素影 马北一 陈永君 解志文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4期20-28,共9页
通过设计高温氧化试验、高温热盐腐蚀试验、高温热盐-水汽协同腐蚀试验,系统开展模拟海洋环境Ti_(2)AlNb合金的高温腐蚀行为与机理研究。利用XRD、SEM和EDS等微尺度分析表征方法,全面解析Ti_(2)AlNb合金物相结构特征、微观腐蚀形貌及腐... 通过设计高温氧化试验、高温热盐腐蚀试验、高温热盐-水汽协同腐蚀试验,系统开展模拟海洋环境Ti_(2)AlNb合金的高温腐蚀行为与机理研究。利用XRD、SEM和EDS等微尺度分析表征方法,全面解析Ti_(2)AlNb合金物相结构特征、微观腐蚀形貌及腐蚀产物成分。研究结果表明,经650℃氧化400 h后,Ti_(2)AlNb合金的氧化增重仅为0.507 mg/cm^(2),表面原位生成均匀致密的氧化层,其厚度约3μm。经650℃热盐腐蚀400 h后,Ti_(2)AlNb合金增重高达4.049 mg/cm^(2),表面氧化层呈棕黄色且厚度高达150μm。热盐试验过程中混合盐共晶反应产生的Cl_(2)作为催化载体加速合金腐蚀降解,其诱导形成的气态氯化物及腐蚀产物(如NaNbO_(3)和Na_(2)TiO_(3))最终导致氧化层的严重开裂和剥落,使合金整体严重失效退化。经650℃热盐-水汽协同腐蚀400 h后,Ti_(2)AlNb合金的腐蚀损伤进一步加剧,水汽环境导致其表面氧化层腐蚀降解及HCl形成,而HCl内渗进一步加速了基体合金降解。此外,混合盐的内扩散及其共晶反应所产生的Cl_(2)会与水反应再次形成HCl,而HCl进一步加速Ti_(2)AlNb腐蚀降解进程,并导致大量疏松腐蚀产物堆积和脱落,即高温热盐-水汽强耦合效应严重威胁Ti_(2)AlNb合金的服役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2)AlNb合金 高温氧化 高温热盐腐蚀 高温热盐-水汽协同腐蚀 腐蚀与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