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73篇文章
< 1 2 2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progress of catalysts for synthesis of glycerol carbonate form glycerol and urea
1
作者 WANG Yuhua LI Hongguang +3 位作者 DING Liang KOU Yongli QI Wenbo ZHAO Ning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4-982,共19页
Transformation of urea and glycerol to glycerol carbonate is an environmental friendly and economical process.Catalysts play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e process.Although many catalysts have been developed,the perform... Transformation of urea and glycerol to glycerol carbonate is an environmental friendly and economical process.Catalysts play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e process.Although many catalysts have been developed,the performance of the catalysts still cannot meet the needs of industrialization.In this paper,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homogeneous and heterogeneous catalysts of the reaction over the past 20 years were reviewed systematically.According to the types and active centers of catalysts,the catalysts were classified systematically and analyzed in detail.The typical reaction mechanisms were also summarized.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atalysts is made more explicit through systematic classification and mechanism analysis.The article reveals more novel catalysts have been designed and used for the reaction,such as mixed metal oxides with special structures,solid wastes and non-metallic materials.This work summarized the current state of research and prospected possible routes for design of novel catalysts.It is hoped that this review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developing efficient cataly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ycerol carbonate GLYCEROL urea CATALYS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引发制备MCC-g-PAA/PVA/urea高吸水性树脂及其缓释肥料性能研究
2
作者 赵雨晨 朱紫雯 +3 位作者 艾买提江·萨伍提 焦雪莹 排孜丽娅·库尔班 米热班·麦麦提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7-193,共7页
以微晶纤维素(MCC)、聚乙烯醇(PVA)和丙烯酸(AA)为原料,不加任何交联剂和引发剂,经紫外光引发制备了具有缓释肥料功能的MCC-g-PAA/PVA/urea高吸水性树脂。采用SEM、FT-IR、XRD和TG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探讨了光照时间、物料比以及... 以微晶纤维素(MCC)、聚乙烯醇(PVA)和丙烯酸(AA)为原料,不加任何交联剂和引发剂,经紫外光引发制备了具有缓释肥料功能的MCC-g-PAA/PVA/urea高吸水性树脂。采用SEM、FT-IR、XRD和TG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探讨了光照时间、物料比以及单体中和度对该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CC质量占AA质量的5%、PVA质量占AA质量的2%,且AA的中和度为55%时,所得MCC-g-PAA/PVA/urea在蒸馏水和0.9%NaCl溶液中的溶胀率分别为970 g/g和961 g/g。此外,在土壤保水率测试中,该树脂保持土壤湿润超过10 d;26 d后尿素缓释率约为90%;60 d后自然降解率达41%。最后,生长模拟实验验证了该树脂对植物生长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纤维素 高吸水树脂 缓释肥料 紫外光引发聚合 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per and iron extraction from chalcopyrite by NaCl@MgCl_(2)@urea:Synthesis of CuFe_(2)O_(4) electrodes for supercapacitors
3
作者 POLAT Safa MOHAMMED Mariem MASHRAH Muwafaq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1期82-93,共12页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wo sections.Initially,the effects of NaCl,MgCl_(2),and urea were investigated on extracting copper and iron from chalcopyrite.Subsequently,CuFe_(2)O_(4)-based electrodes for supercapacitor...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wo sections.Initially,the effects of NaCl,MgCl_(2),and urea were investigated on extracting copper and iron from chalcopyrite.Subsequently,CuFe_(2)O_(4)-based electrodes for supercapacitors were synthesized using the extracted solution.The first phase revealed that 3 mol/L NaCl achieved the highest extraction performance,yielding 60%Cu and 23%Fe.MgCl_(2)at 1.5 mol/L extracted 52%Cu and 27%Fe,while a combination of 0.5 mol/L MgCl_(2)and 1.6 mol/L urea yielded 57%Cu and 20%Fe.Urea effectively reduced iron levels.CuFe_(2)O_(4)-based electrodes were then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via a hydrothermal method using a MgCl_(2)-urea solution.Characterization studies confirmed CuFe_(2)O_(4)formation with a 2D structure and 45−50 nm wall thickness on nickel foam.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showed a specific capacitance of 725 mF/cm^(2)at 2 mA/cm^(2)current density,with energy and power densities of 12.3 mW·h/cm^(2)and 175 mW/cm^(2),respectively.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chalcopyrite has the potential for direct use in energy stor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PER IRON NACL MgCl_(2) urea thiourea CHALCOPYRITE supercapacitor copper ferri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氨化水稻秸秆对湖羊育肥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韩大勇 刘海霞 +2 位作者 周明夏 朱爱文 张耀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0,共6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尿素添加量对水稻秸秆氨化的效果及氨化水稻秸秆不同添加量对湖羊育肥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以不添加尿素的水稻秸秆为对照,用4种不同尿素添加量(3%,4%,5%,6%)氨化处理水稻秸秆,每个组设3个重复,40 ...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尿素添加量对水稻秸秆氨化的效果及氨化水稻秸秆不同添加量对湖羊育肥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以不添加尿素的水稻秸秆为对照,用4种不同尿素添加量(3%,4%,5%,6%)氨化处理水稻秸秆,每个组设3个重复,40 d后进行秸秆感官鉴定和营养成分含量测定。根据氨化试验结果,选取氨化效果最优的尿素添加量进行后续试验。选择90只体重20 kg左右的湖羊公羊进行育肥试验,试验羊只随机分为3组,每个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羊。试验Ⅰ组为对照组,粗饲料为未氨化水稻秸秆,试验Ⅱ组的粗饲料为50%未氨化水稻秸秆+50%氨化水稻秸秆,试验Ⅲ组的粗饲料全部为氨化水稻秸秆。秸秆氨化试验结果表明,尿素不同添加量条件下氨化水稻秸秆的色泽、气味、质地均可达到正常水平;各氨化处理组水稻秸秆的粗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尿素添加量组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3%和4%尿素添加量组(P<0.05)。5%和6%尿素添加量组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4%、5%和6%尿素添加量组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湖羊育肥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Ⅱ、Ⅲ组羊只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试验Ⅱ、Ⅲ组羊只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1)。试验Ⅱ、Ⅲ组羊只的单位增重成本低于试验Ⅰ组,增重收益和最终盈利高于试验Ⅰ组。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氨化水稻秸秆的最适宜尿素添加量为5%;使用氨化水稻秸秆作为湖羊育肥日粮中的粗饲料,可显著提高湖羊日增重,降低料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氨化 水稻秸秆 湖羊 育肥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甘蔗渣/膨润土基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梁鸿霞 李涛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79-1486,共8页
本文以尿素、甘蔗渣、膨润土为原料,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单体,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利用微波法合成尿素-甘蔗渣/膨润土基高吸水树脂。采用SEM和FT-IR对其进行表征,并进行了性能研究,对比研究了尿素-甘蔗渣/膨润土基高吸水树脂和甘蔗渣/膨... 本文以尿素、甘蔗渣、膨润土为原料,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单体,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利用微波法合成尿素-甘蔗渣/膨润土基高吸水树脂。采用SEM和FT-IR对其进行表征,并进行了性能研究,对比研究了尿素-甘蔗渣/膨润土基高吸水树脂和甘蔗渣/膨润土基高吸水树脂的吸水与保水性能,探讨了尿素-甘蔗渣/膨润土基高吸水树脂在水中和土壤中的缓释性能,并进一步研究了缓释动力学。结果显示:条形状的甘蔗渣粉末均匀的分散在单体中,尿素-甘蔗渣/膨润土基高吸水树脂表面有针状晶体为尿素,说明尿素和甘蔗渣/膨润土基高吸水树脂复合到一起。红外光谱进一步说明尿素和甘蔗渣/膨润土基高吸水树脂复合到一起。尿素含量对甘蔗渣/膨润土基高吸水树脂本身的吸水和保水性能几乎没有影响;在水中,三种不同尿素含量的树脂,变化基本一致,在2 h内缓释率都较低,8 h后释放基本达到平衡,缓释率都在90%以上。在土壤中,不同尿素含量的树脂每日缓释率较为均匀,7 d累计缓释率超过90%,缓释基本平衡,表明该树脂具有较好的控释/缓释效果,释放过程的动力学更符合Weibull模型,且b>1,表明释放过程受复杂机制支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高吸水性树脂 蔗渣 缓释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混尿素配施有机肥对冬小麦氮肥利用率、产量及土壤供氮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常英 安静 +2 位作者 窦京海 丁美丽 杜娇娇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3,共9页
本试验以‘泰农18’为供试小麦品种,进行2年(2022、2023年)的田间肥料试验。基于普通尿素与控释尿素7∶3掺混,设置无氮对照(CK)、普通尿素处理(CU)以及有机肥(F)替代掺混尿素(M)比例分别为0、25%、50%、75%、100%处理(分别记为M100F0、M... 本试验以‘泰农18’为供试小麦品种,进行2年(2022、2023年)的田间肥料试验。基于普通尿素与控释尿素7∶3掺混,设置无氮对照(CK)、普通尿素处理(CU)以及有机肥(F)替代掺混尿素(M)比例分别为0、25%、50%、75%、100%处理(分别记为M100F0、M75F25、M50F50、M25F75、M0F100),共7个处理,研究等氮条件下有机肥不同比例替代掺混尿素一次性施用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产量以及土壤供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尿素处理(CU)提高了冬小麦生育前期表层(0~30 cm)土壤硝态氮与铵态氮含量,使得该阶段小麦长势较佳,但硝态氮与铵态氮淋溶量也较高,导致此后土壤有效氮含量迅速下降,因此冬小麦氮肥利用率(NUE)、产量均较低。与CU相比,掺混尿素配施有机肥处理延长土壤氮素的供应周期,降低氮素淋溶及提高土壤酶活性,促进土壤腐植酸组分转化,提高小麦干物质积累、氮肥利用率及产量。2年NUE平均以M50 F50处理最高,2022、2023年较其他施肥处理NUE分别增加1.51%~21.48%、8.90%~22.64%。综上,本试验条件下采用50%有机肥替代掺混尿素可提高土壤供氮性能,从而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为最佳有机肥替代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混尿素 有机肥 冬小麦 氮肥利用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2)P/N-rG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析氧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海升 任哲辰 +1 位作者 薛媚月 武攀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8,共8页
以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以尿素为氮源采用水热法制备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N-rGO)载体,以NiCl _(2)·6H_(2)O为镍源、红磷为磷源通过溶剂热法制备Ni_(2)P/N-rGO-x(x为1、2、3,分别代表3种不同磷/镍摩尔比2/1、4/1和8/1... 以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以尿素为氮源采用水热法制备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N-rGO)载体,以NiCl _(2)·6H_(2)O为镍源、红磷为磷源通过溶剂热法制备Ni_(2)P/N-rGO-x(x为1、2、3,分别代表3种不同磷/镍摩尔比2/1、4/1和8/1)系列催化剂。结果表明,当磷/镍摩尔比为4/1时,Ni_(2)P/N-rGO-2催化剂在碱性溶液中的电流密度达到10 mA/cm^(2),所需过电位较低为292 mV,塔菲尔斜率较小为82.67 mV/dec,表明其具备良好的析氧反应(OER)性能,且具有良好的OER稳定性及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尿素 磷化镍 析氧反应 过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愈聚乙烯醇/聚丙烯酸/尿素/Fe^(3+)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
8
作者 刘洋 叶文浩 +4 位作者 武元鹏 李振宇 王犁 来婧娟 颜贵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6-95,共10页
采用“一锅”法的策略制备了一种具有可拉伸性、导电、抗冻性、自愈合性能的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酸(PAA)/尿素(Urea)/Fe^(3+)水凝胶。结果表明,PVA/PAA/Urea/Fe^(3+)水凝胶具有良好的自愈合性能,愈合效果达90%以上,同时具有良好的力学... 采用“一锅”法的策略制备了一种具有可拉伸性、导电、抗冻性、自愈合性能的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酸(PAA)/尿素(Urea)/Fe^(3+)水凝胶。结果表明,PVA/PAA/Urea/Fe^(3+)水凝胶具有良好的自愈合性能,愈合效果达90%以上,同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拉伸强度为0.27 MPa,断裂伸长率为719%,韧性为0.72 MJ/m^(3)。能够在-20℃的低温环境中工作。在100%应变时,灵敏因子可达2.1,且该水凝胶可以在-20℃环境中通过无线蓝牙设备远程监测人体关节的运动状态,在100次拉伸循环测试中相对电阻值的电信号没有出现衰减的情况。这一策略为制备高强度、抗冻、导电的水凝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扩展了水凝胶应变传感器在复杂环境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应变传感器 自愈合 抗冻 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尿素及施用方式对滴灌冬小麦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9
作者 李杰 徐其江 +5 位作者 张永强 徐文修 吕晓庆 陈传信 聂石辉 雷钧杰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59,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尿素及施用方式对滴灌冬小麦光合特性、干物质生产、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于2021~2022年在大田滴灌条件下,设置不施尿素(F_(0))、普通尿素(F_(1))、腐殖酸尿素(F_(2))、控释尿素一次基施(F_(3))、控释尿... 【目的】探究不同尿素及施用方式对滴灌冬小麦光合特性、干物质生产、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于2021~2022年在大田滴灌条件下,设置不施尿素(F_(0))、普通尿素(F_(1))、腐殖酸尿素(F_(2))、控释尿素一次基施(F_(3))、控释尿素分次施用(F_(4))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滴灌冬小麦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F_(4)处理的冬小麦叶片SPAD值在各测定期均表现为最高,且在拔节期、开花期和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亦均高于其它处理,其细胞间CO_(2)浓度则最低。各处理在开花期和灌浆期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均呈F_(4)>F_(2)>F_(3)>F_(1)>F_(0)的变化规律。不同处理滴灌产量以F_(4)处理最高,为9210.95 kg/hm^(2),分别较F_(0)、F_(1)、F_(2)、F_(3)处理产量提高了21.64%、12.52%、8.12%和6.52%;F_(4)处理下冬小麦的氮肥农学利用率(7.28 kg/kg)、氮肥偏生产力(40.93 kg/kg)均最大。【结论】控释尿素分次施用F_(4)处理冬小麦叶片各项光合指标表现较好,籽粒产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冬小麦 光合特性 产量 氮肥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态氮添加对晋北农牧交错带草地生物量的影响
10
作者 钟华 郝杰 +5 位作者 梁雯君 高阳阳 李朗 王雅楠 王常慧 董宽虎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98-2205,共8页
目前,多种形态氮输入对晋北农牧交错带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设置对照、硝酸铵、硫酸铵、碳酸氢铵、尿素和缓释尿素6个处理,旨在探索这些不同形态氮添加对草地生物量及其地上与地下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形态的氮... 目前,多种形态氮输入对晋北农牧交错带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设置对照、硝酸铵、硫酸铵、碳酸氢铵、尿素和缓释尿素6个处理,旨在探索这些不同形态氮添加对草地生物量及其地上与地下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形态的氮添加通过增加植物群落多度、高度与盖度提高了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其中,硝酸铵添加显著增加了土壤中无机氮含量,进而对地上生物量的提升最大。而与其他形态氮添加相比,尿素处理诱导的土壤无机氮含量适度增加促进了根系生长,从而提高了地下生物量的分配比例。本研究揭示了不同形态氮添加对植物生物量分配的不同影响,并强调了10g·m^(-2)·a^(-1)的尿素输入对维持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地的生产力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氮化合物 农牧交错带 植物群落 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修复用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1
作者 宋莉芳 张云星 +5 位作者 徐楚彭 赵小宇 潘玉玲 崔利英 夏慧芸 牛艳辉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07-5213,5236,共8页
为研究高吸水树脂对土壤修复方面的应用,以丙烯酸(AA)为单体,豌豆秸秆粉(RS)、腐殖酸(HA)和尿素(Urea)为主要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Urea@PAA/RS/HA高吸水树脂。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对树脂的结构、形貌和热稳定性进... 为研究高吸水树脂对土壤修复方面的应用,以丙烯酸(AA)为单体,豌豆秸秆粉(RS)、腐殖酸(HA)和尿素(Urea)为主要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Urea@PAA/RS/HA高吸水树脂。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对树脂的结构、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研究了丙烯酸、腐殖酸、尿素、引发剂、交联剂用量和中和度等合成条件对树脂吸液能力的影响,最佳合成条件下制备的树脂的吸水性能为473 g/g,吸盐水性能为62.7 g/g。利用准二阶动力学模型分析了Urea@PAA/RS/HA在去离子水中的吸水溶胀行为。研究了树脂在土壤滤液和重金属离子溶液中的吸液性能,以及树脂种类和用量对土壤理化性质、持水和保水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树脂 腐殖酸 尿素 吸液性能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温域热敏变色可擦笔微胶囊色浆的制备及性能
12
作者 李彬 蒋博睿 +1 位作者 姜爽 张天永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464,共10页
以3,3-双(4-二甲氨基苯基)-6-二甲氨基苯肽(结晶紫内酯,CVL)为隐色剂、双酚AF(BPAF)或1-萘酚(NPH)或双酚S(BPS)为显色剂、4-苄氧基苯基乙基癸酸酯(DPE)或1-十八酸(STA)或苯甲酸苯酯(PBE)为固体溶剂,制备了三组分芯材复合物;然后,以脲醛... 以3,3-双(4-二甲氨基苯基)-6-二甲氨基苯肽(结晶紫内酯,CVL)为隐色剂、双酚AF(BPAF)或1-萘酚(NPH)或双酚S(BPS)为显色剂、4-苄氧基苯基乙基癸酸酯(DPE)或1-十八酸(STA)或苯甲酸苯酯(PBE)为固体溶剂,制备了三组分芯材复合物;然后,以脲醛树脂为壁材,通过原位聚合方式对芯材进行微胶囊化,制备了微胶囊色浆,并对样品进行SEM表征。考察了m(隐色剂)∶m(显色剂)∶m(固体溶剂)、微胶囊色浆制备工艺、芯材和壁材质量比(简称芯壁比,下同)对芯材和微胶囊色浆的粒径分布、消色和显色温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CVL)∶m(BPAF)∶m(DPE)=1∶2∶50制备的三组分芯材的消色温度>55℃,并具有良好的变色滞后能力;在质量分数7%的聚(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为乳化剂、乳化转速10000 r/min、乳化时间75 min、芯壁比1∶2的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平均粒径为879 nm,多分散系数为0.122,色浆消色温度为57~61℃,完全显色温度为–15~–20℃。制得的色浆色彩性质良好,可擦性能符合QB/T 2993—2015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紫内酯 热致变色 微胶囊 脲醛树脂 乳化工艺 特种染料与颜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钵盘育秧一次性施氮对水稻秧苗质量、产量提升和稻田氮磷减排的协同效应
13
作者 区惠平 彭嘉宇 +6 位作者 孙巧玉 刘宏斌 沈小微 苏利荣 秦芳 李方圆 刘昔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6-1238,共13页
【目的】从秧苗质量、水稻产量、稻田田面氮素浓度多个角度,探索了利用钵盘育秧技术减少氮肥用量,并以秧肥替代水稻常规基肥和追肥的可行性,旨在为氮素优化管理、稻田氮磷减排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试验在广西农科院院基地进行,供试水... 【目的】从秧苗质量、水稻产量、稻田田面氮素浓度多个角度,探索了利用钵盘育秧技术减少氮肥用量,并以秧肥替代水稻常规基肥和追肥的可行性,旨在为氮素优化管理、稻田氮磷减排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试验在广西农科院院基地进行,供试水稻品种为‘桂野丰’。设置3个处理:常规机插育秧硬盘育秧+大田常量氮肥(CK);钵盘育秧+全生育期减氮30%,氮肥按秧肥(控释尿素)与蘖肥(尿素)4﹕6的比例施用(T1);钵盘育秧+全生育期减氮30%,全部氮肥(控释尿素)做秧肥一次性施入(T2)。育秧17 d后,调查秧苗质量及氮、磷、钾含量。在基肥、蘖肥和穗肥期,测定田面水中氮、磷浓度,收获期测定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及稻谷和稻秆的氮、磷、钾含量,并计算氮、磷、钾吸收累积量。【结果】与CK相比,采用钵盘育秧并结合全生育期减氮30%的处理(T1和T2)显著提升了秧苗的茎基宽、叶片数量、最长根长、根系数量、地上部生物量以及氮含量,同时降低了秧苗地下部的钾含量。其中,T2处理在提升秧苗质量和降低秧苗钾含量方面的作用均大于T1处理。与CK相比,T2处理显著提高了穗长和有效穗数,稻谷产量提高了24.9%,稻秆、稻谷和根系氮含量提高了20.4%、16.0%和31.2%,稻秆、稻谷氮吸收累积量增加了13.5%、44.8%。与T1相比,T2处理稻谷产量提高了18.1%,稻秆、稻谷和根系氮含量提高了11.1%、14.2%和18.0%,稻谷氮吸收累积量增加了34.8%。T1和T2处理的秧苗磷含量以及收获期水稻各部位磷含量及吸收累积量均与CK无显著差异。施用基肥后7 d内,T1和T2处理的田面水全氮和铵态氮浓度显著低于CK;施用蘖肥后5 d内;T2处理的田面水全氮和铵态氮浓度显著低于CK与T1处理。在返青期,T1和T2处理的田面水中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和全磷的累积流失量显著低于CK,降幅分别达84.3%~86.8%、93.7%~95.7%、51.5%~57.4%和14.0%~30.2%;在分蘖期,全氮和铵态氮的累积流失量也显著低于CK,降幅为23.2%~68.6%和32.2%~65.9%,并且T2处理的降幅明显高于T1处理。【结论】利用钵盘育秧技术并配合施用控释尿素,以秧肥替代常规田间施肥方式,在减少30%常规施氮量的条件下,可显著提升秧苗质量,增加水稻穗数,提高稻谷产量和氮吸收量。大田不施氮肥能大幅降低田面水中氮含量,有效实现稻田氮磷减排,因此,是提高水稻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钵盘育秧施肥 控释尿素 秧苗质量 水稻产量 养分吸收 氮磷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谷蛋白对无矾鲜湿甘薯粉条品质的影响
14
作者 刘婷婷 连喜军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83,共9页
为了避免甘薯粉条中明矾对人体的危害,尝试用两种面筋蛋白(碱溶麦谷蛋白和尿素溶麦谷蛋白)代替传统明矾制备耐水煮鲜湿甘薯粉条。以粉条断条时间为指标,分别确定了两种麦谷蛋白的最佳添加量及与甘薯淀粉的混合温度和混合时间。在此基础... 为了避免甘薯粉条中明矾对人体的危害,尝试用两种面筋蛋白(碱溶麦谷蛋白和尿素溶麦谷蛋白)代替传统明矾制备耐水煮鲜湿甘薯粉条。以粉条断条时间为指标,分别确定了两种麦谷蛋白的最佳添加量及与甘薯淀粉的混合温度和混合时间。在此基础上通过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DSC)和全质构特性分析,探讨添加碱溶麦谷蛋白和尿素溶麦谷蛋白提高鲜湿甘薯粉条耐水煮性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在碱溶麦谷蛋白添加量2.0%,与甘薯淀粉在40℃下混合40 min的条件下,粉条断条时间为36.22 min,比相应对照组(18.64 min)延长了17.58 min;在尿素溶麦谷蛋白添加量0.5%,与甘薯淀粉在60℃下混合40 min时,粉条断条时间为46.42 min,比相应对照组(18.51 min)延长了27.91 min。甘薯粉条样品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碱溶麦谷蛋白通过包裹甘薯小淀粉球促使其在粉条加工中胀破,减少了粉条中淀粉的有序排列结构,从而延长了甘薯粉条耐水煮时间;尿素溶麦谷蛋白不但能促使粉条中甘薯小淀粉球胀破,而且还能和加工过程中淀粉球破裂析出的甘薯直支链淀粉结合形成具有结晶性的结合物,从而大幅延长了无矾甘薯粉条的耐水煮时间,使其品质得到了提高。综上,添加尿素溶麦谷蛋白的无矾甘薯粉条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湿甘薯粉条 无明矾 碱溶麦谷蛋白 尿素溶麦谷蛋白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液体授粉花粉活力影响因素探究
15
作者 杜纪红 张夏南 +4 位作者 苏明申 周慧娟 李雄伟 张明昊 叶正文 《上海农业学报》 2025年第3期63-69,共7页
为提高桃液体授粉效率,研究了悬浮剂、糖、硼酸、尿素、储放时间及温度等因素对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羟甲基纤维素钠(黏度300~800 MPa)、羟甲基纤维素钠(黏度800~1 200 MPa)、黄原胶、阿拉伯胶、琼脂5种悬浮剂处理后的花粉萌发... 为提高桃液体授粉效率,研究了悬浮剂、糖、硼酸、尿素、储放时间及温度等因素对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羟甲基纤维素钠(黏度300~800 MPa)、羟甲基纤维素钠(黏度800~1 200 MPa)、黄原胶、阿拉伯胶、琼脂5种悬浮剂处理后的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均高于对照,0.05%琼脂悬浮稳定性最好。(2)随着葡萄糖和蔗糖浓度的上升,花粉萌发率呈上升趋势,在相同浓度条件下,蔗糖处理的花粉萌发率高于葡萄糖,其中15%为最适蔗糖浓度。(3)硼酸能够提高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以0.03%的浓度效果最佳。(4)0.10%~0.40%浓度的尿素处理会降低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不利于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5)随着花粉营养液储放时间的增加,花粉萌发率呈下降趋势,储放2 h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储放3 h后显著低于对照。(6)随着花粉营养液储放温度的升高,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呈下降趋势,4℃和15℃条件下花粉活力较高。研究筛选出的桃液体授粉的花粉营养液最佳配方为0.05%琼脂+15%蔗糖+0.03%硼酸+1 g/L花粉,储放最佳温度为4~15℃,使用最佳时间为配好后2 h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授粉 悬浮液 蔗糖 硼酸 尿素 温度 花粉萌发率 花粉管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氏芽孢杆菌固化污染土的培养优化与矿化机制
16
作者 陈永贵 江昭明 +2 位作者 付俊 周罕 文子豪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5-643,共9页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作为生态友好、可持续的污染土固化技术,关键在于能高效产脲酶的微生物。通过菌液配制以及微生物优化培养试验,研究了振荡转速、温度、培养基pH值等培养条件对巴氏芽孢杆菌生长及脲酶活性的影响规律,并结合...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作为生态友好、可持续的污染土固化技术,关键在于能高效产脲酶的微生物。通过菌液配制以及微生物优化培养试验,研究了振荡转速、温度、培养基pH值等培养条件对巴氏芽孢杆菌生长及脲酶活性的影响规律,并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分析了生物矿化沉淀的生成机制。结果表明,210 r·min^(-1)下振荡转速培养基溶氧量高,细菌浓度及脲酶活性也较高;初始接种量为0.5%时培养基营养物质得到充分利用,细菌增殖速度快;30℃为细菌最佳生长环境温度;细菌耐受pH值范围为5~10,偏酸性环境能延缓脲酶活性达到峰值的时间,偏碱性环境更有利于激发脲酶活性;尿素质量浓度为5~25 g·L^(-1)时细菌生长速率较快,脲酶活性高。MICP过程在细菌的胞外聚合物上进行,生成的碳酸钙主要由菱形方解石和少量球形球霰石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 污染土固化 巴氏芽孢杆菌 尿素 矿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添加浓度对乳酸菌发酵秸秆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毕庆悦 张敏 +2 位作者 金楚砚 耿春银 金英海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93,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乳酸菌发酵后的玉米秸秆添加不同浓度尿素对延边黄牛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分别在乳酸菌发酵玉米秸秆中添加0(对照组)、0.5%(T1组)、1.0%(T2组)、1.5%(T3组)和2.0%(T4组)的尿素,用3头体重600 kg左右,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延边... 试验旨在研究乳酸菌发酵后的玉米秸秆添加不同浓度尿素对延边黄牛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分别在乳酸菌发酵玉米秸秆中添加0(对照组)、0.5%(T1组)、1.0%(T2组)、1.5%(T3组)和2.0%(T4组)的尿素,用3头体重600 kg左右,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延边黄牛瘤胃液进行体外发酵,测定体外瘤胃发酵产气量、产气参数、甲烷产量、瘤胃原虫数量、发酵参数、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等指标。结果表明:T2组最大产气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甲烷产量随尿素添加量增加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T2组的甲烷产量最低,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T2组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T3、T4组(P<0.05);T2组pH显著低于对照组、T3、T4组(P<0.05);T2组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高于其他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T2组乙酸/丙酸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4组(P<0.05);T1、T2组有机物消化率、代谢能显著高于对照组、T3、T4组(P<0.05);T2组干物质体外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T3、T4组粗蛋白体外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1、T2组(P<0.05)。添加尿素对降低甲烷产量、瘤胃原虫数量等作用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添加1.0%尿素的乳酸菌发酵秸秆相对于其他组在提高产气量、有机物消化率、粗蛋白体外消化率,降低乙酸/丙酸值方面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乳酸菌 发酵参数 玉米秸秆 瘤胃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蔬中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含量检测方法及尿素循环障碍患者食用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新玉 李子樱 +8 位作者 唐淑军 孙丽萍 赵云霞 肖伟敏 顾亚萍 匡慧颖 陈欣 杨国武 黄雅丽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221,共10页
本研究基于酶解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技术,开发了一种测定蔬菜和水果中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含量的方法。利用灰色链霉菌蛋白酶酶解样品,并... 本研究基于酶解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技术,开发了一种测定蔬菜和水果中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含量的方法。利用灰色链霉菌蛋白酶酶解样品,并加入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苯甲醚,再取上清液进行UPLC-MS/MS分析;以甲醇-0.02%甲酸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经Phenomenex kinetex F5色谱柱分离,用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扫描和多反应检测模式进行检测,并通过内标法定量。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在10~1 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方法检出限为1.5 mg/100 g,定量限为5.0 mg/100 g,回收率在80.0%~112.8%,相对标准偏差为1.2%~9.1%。对市场常见的49种蔬菜和50种水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蔬菜中天冬酰胺、谷氨酰胺的总含量均值从高到低排序为豆类、薯芋类、葱蒜类、菌类、瓜类、茄果类、白菜类、绿叶菜类,其中豆类的天冬酰胺、谷氨酰胺总含量均极显著高于绿叶菜类(P<0.01);在水果中天冬酰胺、谷氨酰胺的总含量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核果类、西甜瓜类、聚复果类、浆果类、柑果类、香蕉类、壳果类,核果类的天冬酰胺、谷氨酰胺总含量均显著高于壳果类(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尿素循环障碍患者在日常膳食中可以更多地摄入绿叶菜类、壳果类等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含量少的果蔬,特别是支链氨基酸与(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含量比值较高的小白菜、木耳、大葱、椰汁、桂圆、柚子等果蔬。另外,应减少对土豆、南瓜、长豆角、香瓜、红李、黄桃等比值较低果蔬的摄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冬酰胺 谷氨酰胺 蔬菜 水果 尿素循环障碍 日常膳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Urea-ZnCl_2离子液体电沉积锌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成虎 华一新 +3 位作者 徐存英 李艳 吴振 李丕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2-95,117,共5页
本文研究了添加剂LiCl、NaCl、KCl对Urea-ZnCl2离子液体物理化学性能及其对电沉积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Urea-ZnCl2离子液体中添加LiCl、NaCl、KCl可降低体系的熔点、提高体系的电导率,而且电导率随碱金属阳离子半径的增大而升高,在低... 本文研究了添加剂LiCl、NaCl、KCl对Urea-ZnCl2离子液体物理化学性能及其对电沉积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Urea-ZnCl2离子液体中添加LiCl、NaCl、KCl可降低体系的熔点、提高体系的电导率,而且电导率随碱金属阳离子半径的增大而升高,在低碳钢上恒电位沉积,LiCl、NaCl、KCl的加入可提高沉积层质量,使得沉积颗粒细化,沉积层更加致密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添加剂 urea—ZnCl2 熔点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序浸渍法制备V-W/x(Mn-Ce-Ti)/y(Cu-Ce-Ti)/堇青石urea-SCR催化剂及其性能研究(英文) 被引量:2
20
作者 董国君 赵元 张玉凤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93-1101,共9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Mn-Ce/TiO2(用M表示)和Cu-Ce/TiO2(用C表示)催化剂,将M相、C相和V2O5-WO3(用V表示)用顺序浸渍法依次负载到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CC)上。用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NOx(SCR)的转化率作为衡量指标对一系列的整体催化剂性能进...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Mn-Ce/TiO2(用M表示)和Cu-Ce/TiO2(用C表示)催化剂,将M相、C相和V2O5-WO3(用V表示)用顺序浸渍法依次负载到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CC)上。用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NOx(SCR)的转化率作为衡量指标对一系列的整体催化剂性能进行评价。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能用N2吸附、CO2-TPD、NH3-TPD、XRD、XPS和H2-TPR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M相优先于C相负载到CC上时,在0.01%SO2和10%H2O存在的情况下,V/3C/3M/CC复合催化剂仍比C相或M相单独负载到堇青石上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并且微量的SO2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升。XRD分析结果表明,Cu-Ce负载到TiO2溶胶上有助于锐钛矿相的形成,Mn-Ce负载到TiO2上有助于金红石相的形成。比表面积只与M或C相的负载量有关而与负载顺序无关。M或C相能够增加催化剂表面不同强度的酸性位。H2-TPR研究结果表明,V和Cu或Mn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V的还原能力,进而增加了耗氢量。由XPS分析可知,催化剂表面较高的V4+/V5+比值和大量化学吸附氧的存在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ea—SCR NO V2O5-WO3/TIO2 Mn 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