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均匀推移质输移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何文社 曹叔尤 +1 位作者 袁杰 戴会超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共5页
在非均匀推移质输移机理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及计算,得到泥沙起动无量刚最小临界切应力参数0θ值为0.02。提出了一种计算推移质输沙率的方法及公式,该公式表明,在水流强度一定时,输沙率并非为一个常量,而是随颗粒在床面的相对... 在非均匀推移质输移机理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及计算,得到泥沙起动无量刚最小临界切应力参数0θ值为0.02。提出了一种计算推移质输沙率的方法及公式,该公式表明,在水流强度一定时,输沙率并非为一个常量,而是随颗粒在床面的相对暴露度而变。根据平衡输沙时0θ的最小取值,得到平衡输沙时推移质泥沙颗粒最大粒径dcm ax的计算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算推移质级配的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计算与实测资料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动力学 推移质 暴露度 输沙率 级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游毛不拉孔兑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2
作者 阳辉 师长兴 姚海芳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3-360,共8页
选取黄河上游的位于内蒙古境内的一条支流—毛不拉孔兑作为研究区,选取7个典型断面对其河床表层沉积物粒度组分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1)毛不拉流域沉积物中以砂的平均含量最高,达84.17%,其他级配的颗粒物含量均较低,粉粒(14.62%... 选取黄河上游的位于内蒙古境内的一条支流—毛不拉孔兑作为研究区,选取7个典型断面对其河床表层沉积物粒度组分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1)毛不拉流域沉积物中以砂的平均含量最高,达84.17%,其他级配的颗粒物含量均较低,粉粒(14.62%),粘粒(1.21%)。从流域上游至下游,砂粒含量呈下降趋势。(2)平均粒径的范围为1.17~5.56Φ,平均为2.62Φ,属于砂的粒级范围,平均粒径总体变化趋势为距沟头越远,平均粒径越小;所有断面的分选系数均大于1,属于分选差的级别;偏度均大于0,均为正偏,尖度值在6.99~15.63之间,均为窄峰型。平均粒径和分选系数呈正相关,偏度和尖度呈正相关。(3)毛不拉孔兑泥沙的主要运动形式为推移质。取样分析得出的泥沙粒度分布特征更多地反映出洪水过后水流分选的结果,并且显示出中小水不能挟带粗砂入黄河。(4)产沙地层颗粒组成差异可以看作沉积物颗粒组成差异的内因,水动力为影响沉积物粒度组成差异的外因。影响毛不拉孔兑泥沙粒度组成的主要因素为地貌条件,上游丘陵沟壑区是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因此,控制和减少毛不拉孔兑粗泥沙入黄关键在于泥沙源的控制,应加强对上游坡道和沟道的水土保持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不拉孔兑 河床沉积物 粒度分布 地貌条件 水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河道沉积规律研究Ⅱ.建林边滩沉积作用机理 被引量:1
3
作者 范德江 陈彰榕 栾光忠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37-242,共6页
通过对建林边滩沉积物粒度分布、粒度参数及水体流变性质的分析 ,阐述了黄河三角洲上河道水流属于牵引流范畴 ,与低含沙水流无本质上的差别 。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河道 粒度分布 沉积机理 边滩 沉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洲坝水利枢纽下游近坝段二维水沙数值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成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3-218,共6页
针对长江中游葛洲坝水利枢纽下游近坝段卵石夹沙河床级配分布宽等特点,应用非均匀悬沙、底沙二维数学模型,考虑底沙的不平衡输移及冲淤过程中床沙的级配调整问题,对计算中的关键环节如卵石夹沙河床水流的有效挟沙能力、非均匀沙起动概... 针对长江中游葛洲坝水利枢纽下游近坝段卵石夹沙河床级配分布宽等特点,应用非均匀悬沙、底沙二维数学模型,考虑底沙的不平衡输移及冲淤过程中床沙的级配调整问题,对计算中的关键环节如卵石夹沙河床水流的有效挟沙能力、非均匀沙起动概率及非均匀沙推移质输沙率的计算提出了处理方法,利用水文、泥沙及河床变形资料对该方法进行了葛洲坝水利枢纽运行后、1998年洪水前后及三峡工程运行后水面线、流速分布及冲淤过程的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三峡工程运行初期河床演变预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石夹沙河床 悬沙 底沙 宽级配 长江中游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起动概率的清水冲刷双峰型泥沙粗化层级配计算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玺玥 张根广 +1 位作者 许晓阳 吕彦鹏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27,共8页
基于双峰型级配泥沙的非均匀性,引入由双峰系数、相对粒径组成的双峰型泥沙隐暴系数修正均匀沙上举力系数与拖曳力系数,采用均匀沙相对暴露度分布得到力臂期望值,结合近底水流的随机性,建立双峰型泥沙起滚概率计算公式。基于床面泥沙起... 基于双峰型级配泥沙的非均匀性,引入由双峰系数、相对粒径组成的双峰型泥沙隐暴系数修正均匀沙上举力系数与拖曳力系数,采用均匀沙相对暴露度分布得到力臂期望值,结合近底水流的随机性,建立双峰型泥沙起滚概率计算公式。基于床面泥沙起悬与起滚两种起动方式,建立清水冲刷双峰型泥沙粗化层级配预报多步计算模式,并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经试验资料验证,公式预报精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粗化 双峰型泥沙 泥沙起动概率 粗化层级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