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vertical tank technology for sinter waste heat recovery 被引量:4
1
作者 FENG Jun-sheng DONG Hui +2 位作者 GAO Jian-ye LIU Jing-yu LIANG Ka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2281-2287,共7页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gas flow pressure drop and gas–soli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sinter bed layer of vertical tank were studied experimentally on the basis of the homemade experimental setup. The gas fl...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gas flow pressure drop and gas–soli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sinter bed layer of vertical tank were studied experimentally on the basis of the homemade experimental setup. The gas flow pressure drop through the sinter bed layer was measured with different gas velocity and particle diameters, as well as the sinter and air temperatures. The influences of gas superficial velocity and particle diameter on the gas flow pressure drop and gas solid heat transfer in sinter bed layer were analyzed in detail. The revised Ergun's correlation and gas solid heat transfer correlation were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data. It is found that, the pressure drop of unit bed layer height gradually increases as a quadratic relationship with increasing the gas superficial velocity, and decreases as an exponenti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increase of sinter particle diameter. For a given sinter temperature,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in sinter bed layer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he gas superficial velocity, and increases with decreasing the sinter particle diameter. In addition,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also gradually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he sinter temperature at the same gas superficial velocity and sinter particle diameter. The mean deviations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data obtained from this work and the values calculated by the revised Ergun's correlation and the experimental heat transfer correlation are 7.22% and 4.22% respectively, showing good predi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ter WASTE HEAT pressure DROP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experimental stud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矿FeO含量预测技术的探讨
2
作者 唐佳润 刘月明 +1 位作者 张福明 李贺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0,37,共11页
烧结矿FeO含量是衡量烧结矿还原性的重要指标。为了全面而系统地概述各种烧结矿FeO含量的预测方法,本文从机理模型和机器学习算法(包括经典单一学习算法模型、协同优化算法模型、深度神经网络算法模型及集成学习算法模型)两大预测模型出... 烧结矿FeO含量是衡量烧结矿还原性的重要指标。为了全面而系统地概述各种烧结矿FeO含量的预测方法,本文从机理模型和机器学习算法(包括经典单一学习算法模型、协同优化算法模型、深度神经网络算法模型及集成学习算法模型)两大预测模型出发,分别从基于工艺流程参数,机尾图像识别预测,以及基于图像-参数协同预测进行三个方面探讨,总结了烧结矿FeO含量预测方法的发展脉络;并对近年来新兴的算法预测模型进行全面概括与深入分析,阐述了每种算法在烧结矿FeO含量预测模型的优点和局限;同时展望了未来烧结矿FeO含量预测领域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feo 大数据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优选的GA-BiLSTM烧结矿中FeO含量预测模型
3
作者 李中正 吴朝霞 +1 位作者 王金杨 康增鑫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65,共10页
针对传统烧结矿质量预测模型特征选择方法单一、脱离工艺机理等问题,导致模型预测精度不高且缺乏解释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优选的遗传算法优化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GA-BiLSTM)预测模型.首先通过多种特征选择方法并且结合烧结工艺机理筛... 针对传统烧结矿质量预测模型特征选择方法单一、脱离工艺机理等问题,导致模型预测精度不高且缺乏解释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优选的遗传算法优化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GA-BiLSTM)预测模型.首先通过多种特征选择方法并且结合烧结工艺机理筛选出最佳特征集,然后利用GA优化BiLSTM,最后将最佳特征集作为GA-BiLSTM模型的输入来预测烧结矿中FeO含量.将特征优选的GA-BiLSTM模型与其他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预测误差较低,并且烧结矿中FeO质量分数在允许误差±0.5%的范围内准确度为94%,表现了较高的预测精度,为提高烧结矿质量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特征优选 feo含量 预测模型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与AW-ESN融合的烧结过程FeO含量预测 被引量:2
4
作者 方怡静 蒋朝辉 +2 位作者 黄良 桂卫华 潘冬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2-294,共13页
氧化亚铁(FeO)含量是衡量烧结矿强度和还原性的重要指标,烧结过程FeO含量的实时准确预测对于提升烧结质量、优化烧结工艺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烧结过程热状态参数缺失、过程参数波动频繁给FeO含量的高精度预测带来巨大的挑战,为此,提出一... 氧化亚铁(FeO)含量是衡量烧结矿强度和还原性的重要指标,烧结过程FeO含量的实时准确预测对于提升烧结质量、优化烧结工艺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烧结过程热状态参数缺失、过程参数波动频繁给FeO含量的高精度预测带来巨大的挑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知识与变权重回声状态网络融合(Fusion of data-knowledge and adaptive weight echo state network, DK-AWESN)的烧结过程FeO含量预测方法.首先,针对烧结过程热状态参数缺失的问题,建立烧结料层最高温度分布模型,实现基于料层温度分布特征的FeO含量等级划分;其次,针对烧结过程参数波动频繁的问题,提出基于核函数高维映射的多尺度数据配准方法,有效抑制离群点的影响,提升建模数据的质量;最后,针对烧结过程数据驱动模型缺乏机理认知致使模型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将过程数据中提取得到的FeO含量等级知识与AW-ESN (Adaptive weight echo state network)结合,建立DK-AWESN模型,有效提升复杂工况下FeO含量的预测精度.现场工业数据试验表明,所提方法能实时准确地预测烧结过程FeO含量,为烧结过程的智能化调控提供实时有效的FeO含量反馈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o含量预测 烧结过程 数据知识 变权重回声状态网络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烧结矿FeO含量在线感知 被引量:2
5
作者 任玉辉 曾小信 李旭东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59,88,共8页
烧结矿FeO的含量是烧结生产的一项综合性指标,影响它的因素较多而且各因素间呈现一种非线性关系,导致对FeO含量的预测难度较大。针对烧结矿FeO含量难以预测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实现烧结矿FeO含量在线感知的系统。该系... 烧结矿FeO的含量是烧结生产的一项综合性指标,影响它的因素较多而且各因素间呈现一种非线性关系,导致对FeO含量的预测难度较大。针对烧结矿FeO含量难以预测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实现烧结矿FeO含量在线感知的系统。该系统通过在烧结台车机尾安装红外热成像设备来获取烧结断面的热成像图片信息并对图片信息特征进行提取和分析,提取的机尾断面图像特征作为Darknet-19算法的输入参数,建立基于改进的Darknet-19算法的烧结矿FeO含量预测模型,实现对烧结矿FeO含量的实时预测。现场实际使用表明,烧结矿FeO含量预测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偏差±0.5时,准确率在82.5%,对稳定和优化烧结生产过程控制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feo 机尾断面 机器视觉 Darknet-19 红外热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P算法在烧结矿FeO指标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军红 沈峰满 谢安国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073-1075,共3页
实现烧结过程工艺参数的优化,首先要进行烧结矿质量预测·采用遗传算法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烧结矿FeO含量预测模型,并改进BP学习算法·仿真表明,该方法可以优化神经网络结构,缩短学习时间·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 实现烧结过程工艺参数的优化,首先要进行烧结矿质量预测·采用遗传算法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烧结矿FeO含量预测模型,并改进BP学习算法·仿真表明,该方法可以优化神经网络结构,缩短学习时间·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模型相比,预测值与实际值间的相对误差由6 534%降低至1 400%,其精度高于传统BP网络模型·该方法为实现在线预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石 烧结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BP算法 feo含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O对钒钛烧结矿产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甘勤 何木光 何群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9,共6页
针对攀钢目前的烧结生产情况,在实验室进行了FeO对钒钛烧结矿产、质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烧结矿FeO含量4.34%~8.44%的范围内,随着FeO含量增加,烧结矿转鼓强度和成品率提高,产量上升,冶金性能改善;当烧结矿FeO含量>9.37%后... 针对攀钢目前的烧结生产情况,在实验室进行了FeO对钒钛烧结矿产、质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烧结矿FeO含量4.34%~8.44%的范围内,随着FeO含量增加,烧结矿转鼓强度和成品率提高,产量上升,冶金性能改善;当烧结矿FeO含量>9.37%后,烧结矿的产质量均呈下降趋势。从目前攀钢的生产条件来看,钒钛烧结矿FeO含量的控制范围以7.24%~8.44%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o 钒钛烧结矿 产量 质量 冶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矿中FeO含量对烧结矿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吕庆 黄宏虎 +3 位作者 曹丽华 刘小杰 郄亚娜 丁海超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共4页
在实验室对原矿FeO与烧结矿中FeO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烧结过程中气氛还原性增到某一数值后,磁铁精矿氧化速度变慢,赤铁精矿还原速度加快,因此,在烧结条件下磁铁矿被氧化,赤铁矿被还原,并且氧化和还原程度由基础Fe2O3、F... 在实验室对原矿FeO与烧结矿中FeO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烧结过程中气氛还原性增到某一数值后,磁铁精矿氧化速度变慢,赤铁精矿还原速度加快,因此,在烧结条件下磁铁矿被氧化,赤铁矿被还原,并且氧化和还原程度由基础Fe2O3、Fe3O4含量和气氛决定。本次对6种铁矿的研究中,配碳超过3.2%后,赤铁烧结矿FeO含量低于磁铁烧结矿。在上述试验的基础上,又研究了配矿与烧结矿中FeO含量的关系,结果发现,本试验条件下,随混合料FeO含量升高,宏观烧结气氛评定指数P值总体有向小的趋势,说明在相同配碳量条件下,原矿FeO越高,相对降低值越大。控制混合料中FeO含量也是控制烧结矿FeO含量的一项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矿feo含量 烧结矿 配矿 气氛评定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烧结矿FeO预报系统 被引量:11
9
作者 蒋大军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34,共5页
针对现场烧结矿FeO控制复杂与难度大的实际,采用改进后的4层前向神经网络,进行多因素输入建模,输出采用主因线性相关与次因非线性相关叠加,预报烧结矿FeO,为现场烧结矿FeO控制提供了新的可行方法。该网络结构设计先进合理,精度高,泛化... 针对现场烧结矿FeO控制复杂与难度大的实际,采用改进后的4层前向神经网络,进行多因素输入建模,输出采用主因线性相关与次因非线性相关叠加,预报烧结矿FeO,为现场烧结矿FeO控制提供了新的可行方法。该网络结构设计先进合理,精度高,泛化能力强。训练误差平方和为0.0794,用训练样本集测试FeO输出,检验的绝对平均误差为0.109467,命中率97.81%。采用训练后网络预报,其绝对平均误差为0.1068255,命中率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烧结矿 feo 网络训练 预报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过程FeO现场控制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汪华斌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2-26,共5页
对烧结矿Feo含量的影响因素以及烧结矿FeO含量与烧结矿产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烧结全过程的动态因素进行控制的主要技术.
关键词 烧结 烧结矿 氧化铁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HPL有机粘结剂后烧结矿FeO含量的变化
11
作者 诸荣孙 孙泰珍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3-26,共4页
本文讨论了烧结添加0.03%HPL有机粘剂后;烧结矿FeO含量的变化规律,提出在添加有机粘结剂的条件下,FeO含量最佳控制区间为8%~10%。
关键词 有机粘结剂 铁矿 烧结 氧化铁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矿FeO含量在线智能检测系统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匡朝辉 范晓慧 +3 位作者 赵利明 黄晓贤 陈许玲 彭梓塘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7-163,共7页
针对烧结矿FeO含量检测周期长,不利于烧结生产实时控制的问题,建立了基于烧结机尾断面图像和深度学习算法的烧结矿FeO含量软测量模型。该模型采用C#高级程序语言开发了烧结矿FeO含量在线智能检测系统,并成功应用于宝钢湛江1#烧结生产线... 针对烧结矿FeO含量检测周期长,不利于烧结生产实时控制的问题,建立了基于烧结机尾断面图像和深度学习算法的烧结矿FeO含量软测量模型。该模型采用C#高级程序语言开发了烧结矿FeO含量在线智能检测系统,并成功应用于宝钢湛江1#烧结生产线。该系统在现场的运行结果表明:在误差区间±0.5%内,烧结矿FeO含量的软测量命中率在90%以上。该系统可以为生产现场的燃料配比实时调控提供参考,对降低烧结矿FeO含量波动和固体燃料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feo含量 机尾断面图像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智能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矿FeO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石畑翚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22,共4页
本文对影响烧结矿的FeO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 烧结矿 feo 质量 厚料层烧结 混合料 配料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机扩容对烧结矿FeO含量及转鼓强度的影响
14
作者 姚君 姜鑫 +2 位作者 朱彤 魏国 沈峰满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163-165,共3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探讨了烧结机扩容对烧结矿中FeO含量及烧结矿的转鼓强度的影响.试验表明,扩容有利于降低FeO含量,但扩容比例不当时将存在烧结死区.当烧结杯一维扩容15%时,料柱的平均转鼓强度为74.6%,与未扩容时相比,强度有所下降,但仍... 在实验室条件下,探讨了烧结机扩容对烧结矿中FeO含量及烧结矿的转鼓强度的影响.试验表明,扩容有利于降低FeO含量,但扩容比例不当时将存在烧结死区.当烧结杯一维扩容15%时,料柱的平均转鼓强度为74.6%,与未扩容时相比,强度有所下降,但仍能满足生产要求.同时考虑到扩容增产的效果,认为扩容15%是有利的。当扩容百分比大于15%,烧结死区进一步扩大,使烧结矿的质量急剧下降,将难以满足高炉生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烧结杯 扩容 feo含量 转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矿FeO含量的确定 被引量:7
15
作者 庄剑呜 姚锐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7,共4页
对国内烧结厂的烧结矿FeO操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烧结厂的FeO操作主要受原料中精矿比例、烧结料层厚度、烧结矿碱度和MgO、SiO2含量的制约。对一台已确定工艺的烧结机,片面追求低FeO操作是不现实的,应针对各自的烧结工艺特点... 对国内烧结厂的烧结矿FeO操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烧结厂的FeO操作主要受原料中精矿比例、烧结料层厚度、烧结矿碱度和MgO、SiO2含量的制约。对一台已确定工艺的烧结机,片面追求低FeO操作是不现实的,应针对各自的烧结工艺特点,由试验确定适宜的FeO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feo 统计分析 厚料层烧结 碱度 烧结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钢降低烧结矿FeO的攻关实践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天才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8-50,共3页
介绍了我厂降低烧结矿FeO攻关实践所取得的效果 ,从提高焦粉破碎粒度合格率 ,降低焦粉配比 ,采用焦粉二次添加与低温厚料层烧结工艺生产高碱度烧结矿等方面论述了降低烧结矿FeO的措施 ,并指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烧结矿 烧结 粒度 焦粉配比 厚料层烧结 碱度 氧化亚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钢三烧降低烧结算FeO的技术研究
17
作者 杨腾跃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6-30,共5页
对重钢三烧条件下影响烧结矿FeO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找出了降低烧结矿FeO的技术途径,并结合现实条件实施了降低烧结矿FeO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烧结矿 氧化铁 赤铁矿 燃料 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料面裂缝产生原因及其与点火温度的关系
18
作者 郭会良 薛玉卿 +2 位作者 玄振法 徐佳锋 李胜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0,98,共7页
为保证烧结矿具有良好的冶金性能,同时提高料层透气性,本文通过分析料面裂缝的形状、长度和生长规律,研究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与点火温度之间的关系,采用光学显微镜查看裂缝处烧结矿的微观组织,并对裂缝处烧结矿进行力学分析。结果表明:... 为保证烧结矿具有良好的冶金性能,同时提高料层透气性,本文通过分析料面裂缝的形状、长度和生长规律,研究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与点火温度之间的关系,采用光学显微镜查看裂缝处烧结矿的微观组织,并对裂缝处烧结矿进行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点火温度的升高,裂缝条数呈增加趋势,当点火温度大于1150℃时,裂缝条数反而呈减少趋势;随着点火温度的升高,裂缝产生的位置逐渐后移,即点火温度越高,裂缝的产生时间越晚;随着点火温度的升高,烧结矿中FeO质量分数呈下降趋势,但当温度超过1150℃后,烧结矿中FeO质量分数反而呈上升趋势;裂缝处烧结矿内有大量针状铁酸钙,存在适当的晶间裂缝和孔洞,且赤铁矿含量适中,质量优于内部的烧结矿;裂缝的产生能改善料层内部空气流通,增加料层透气性,进而改善烧结矿质量。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固熔物的斥力大于引力(F引<F斥),且固相物强度小于液相表面张力(ξ<ε竖)是裂缝产生的必要条件。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改善实际烧结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烧结 料面裂缝 点火温度 化学成分 feo 受力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SiO_2对烧结矿冶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新建 朱博洪 +3 位作者 牛德良 杨剑 徐敏人 肖扬武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年第2期40-44,共5页
针对目前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炉入炉烧结矿Al2O3/SiO2质量比值变化波动大的问题,通过实验室烧结矿试验和烧结矿冶金性能测试方法,研究了Al2O3/SiO2质量比值对烧结矿冷强度性能、还原性能和低温粉化性能的影响,以及... 针对目前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炉入炉烧结矿Al2O3/SiO2质量比值变化波动大的问题,通过实验室烧结矿试验和烧结矿冶金性能测试方法,研究了Al2O3/SiO2质量比值对烧结矿冷强度性能、还原性能和低温粉化性能的影响,以及与烧结矿中FeO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Al2O3/SiO2对烧结矿冷强度影响明显。当Al2O3/SiO2在质量比值0.3~0.35时,烧结矿的冷强度较好,可达84%;当Al2O3/SiO2质量比值大于0.35后,冷强度随Al2O3/SiO2的升高而显著下降,碱度为2.0,燃料配为6.5%;当Al2O3/SiO2质量比值为0.35时,烧结矿还原指数达92%,还原粉化RDI+3.15,为67%;当Al2O3/SiO2质量比值在0.25~0.45间变化时,烧结矿中FeO的含量并没有出现有规律的变化,只是在8%~10%间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 AL2O3 SiO2比值 冶金性能 feo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铁矿用于烧结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李艳茹 周明顺 +1 位作者 翟立委 汪琦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7,共4页
为了寻找新的矿源以弥补烧结原料的短缺 ,本文探讨了褐铁矿和鞍钢现有铁矿原料搭配时的烧结行为 。
关键词 褐铁矿 烧结原料 烧结行为 有效措施 试验研究 鞍钢 矿用 短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