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分割在Singleton弧相容算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杜会盈 李占山 +1 位作者 李宏博 沈海娇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81-986,共6页
基于原有SAC-MP算法,提出一种将图分割技术应用到SAC-MP算法中的一种新算法,该算法在执行时能充分利用图分割技术确定适当的k值,避免了由于k值的不确定带来的冗余操作和盲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求解约束满足问题时效率较高.
关键词 约束满足问题 相容性技术 图分割 singleton弧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求解约束满足问题粗粒度弧相容算法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宏博 李占山 王涛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816-1823,共8页
约束满足问题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了约束满足问题的粗粒度维持弧相容求解算法,发现在求解过程中,对于指向已赋值变量的弧存在无效的修正检查,证明了这类修正检查是冗余的.提出一种方法避免这类冗余的修正检查,给出改进后... 约束满足问题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了约束满足问题的粗粒度维持弧相容求解算法,发现在求解过程中,对于指向已赋值变量的弧存在无效的修正检查,证明了这类修正检查是冗余的.提出一种方法避免这类冗余的修正检查,给出改进后的粗粒度弧相容算法的基本框架AC3_frame_ARR,该改进框架可用于改进所有粗粒度弧相容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经过AC3_frame_ARR改进后的算法最多可以节省80%的修正检查次数和40%的求解耗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满足问题 维持相容 粗粒度算法 修正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表约束的简单表缩减广泛弧相容算法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宏博 梁艳春 李占山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701-2711,共11页
广泛弧相容算法(generalized arc consistency,简称GAC),是求解约束满足问题的核心方法.表约束理论上可以表示所有约束关系,在过去10年中,有很多应用于表约束的广泛弧相容算法被提出来.在这些算法中,表缩减算法的效率非常高.但是目前的... 广泛弧相容算法(generalized arc consistency,简称GAC),是求解约束满足问题的核心方法.表约束理论上可以表示所有约束关系,在过去10年中,有很多应用于表约束的广泛弧相容算法被提出来.在这些算法中,表缩减算法的效率非常高.但是目前的表缩减算法只能应用于正表约束,无法直接应用于负表约束.首先,提出一种表缩减算法STR-N,可以直接应用于负表约束;然后,给出了STR-N的两个改进版本STR-N2和STR-NIC.实验结果显示,STR-N算法在负表约束上的求解效率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满足问题 广泛相容 简单表缩减 负表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U的约束网络模型和并行弧相容算法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哲 李占山 李颖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4-528,共15页
弧相容算法是约束满足问题的基本压缩求解空间算法之一,很多优秀的高级算法都以高性能的弧相容算法作为核心.近年来,以GPU为计算工具加速并行计算被用来尝试解决许多问题.基于GPU和基本的并行算法,提出一种适合GPU运算的约束网络表示模... 弧相容算法是约束满足问题的基本压缩求解空间算法之一,很多优秀的高级算法都以高性能的弧相容算法作为核心.近年来,以GPU为计算工具加速并行计算被用来尝试解决许多问题.基于GPU和基本的并行算法,提出一种适合GPU运算的约束网络表示模型N-E,给出其生成算法BuildNE.结合细粒度的弧相容算法——AC4,基于N-E模型提出AC4的并行化算法AC4^(GPU)与改进算法AC4^(GPU)+,使弧相容算法得以扩展到GPU上执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与AC4算法的比较,其在一些规模较小的问题上取得了10%~50%的加速,在一些规模较大的问题上则加速1~2个数量级.为今后进一步在GPU上以并行形式解决其他约束满足问题提供了一种核心算法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约束满足问题 相容 图形处理器 计算统一设备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钽表面微弧氧化“类骨小梁”状多孔涂层的细胞相容性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伟强 王舒月 +1 位作者 于凤云 王轶农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3-373,共11页
目的 提高医用纯钽的生物活性,利用微弧氧化(MAO)技术在其表面制备出“类骨小梁”状分级多孔涂层,并对比该涂层与传统“火山坑”状MAO涂层以及机械抛光纯钽表面在表面粗糙度、亲水性以及细胞相容性方面的差异。方法 使用0.1 mol/L Na2B... 目的 提高医用纯钽的生物活性,利用微弧氧化(MAO)技术在其表面制备出“类骨小梁”状分级多孔涂层,并对比该涂层与传统“火山坑”状MAO涂层以及机械抛光纯钽表面在表面粗糙度、亲水性以及细胞相容性方面的差异。方法 使用0.1 mol/L Na2B4O7和0.05 mol/L Na3PO4电解液在纯钽表面分别制备出“类骨小梁”状及“火山坑”状多孔涂层(分别命名为B-MAO和P-MAO涂层)。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不同结构涂层进行形貌观察和相组成分析,使用十字划格法评价涂层结合强度,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涂层的表面粗糙度,使用接触角仪测量其亲水性,并将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接种于材料表面,对比不同形貌状态对细胞铺展、增殖以及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 MAO涂层物相主要为Ta2O5。B-MAO涂层由于内部孔隙度高,应力释放充分,涂层结合强度高,而P-MAO涂层则因具有分层现象和较大的残余应力,易从基体剥落。抛光纯钽表面、P-MAO、B-MAO涂层表面的粗糙度分别为0.06、1.50、1.58μm,与之相应的接触角分别为42.6°、15.5°、7.2°。细胞初期粘附结果表明,MAO涂层表面细胞数量多于抛光纯钽表面,且B-MAO涂层细胞铺展能力优于P-MAO涂层和抛光钽表面。CCK-8测试结果表明,细胞数量随时间逐渐增加,MAO组细胞增殖能力好于抛光组,B-MAO组细胞增殖能力最优。ALP活性方面,B-MAO组也高于P-MAO和抛光组。结论 MAO涂层相较于抛光纯钽表面具有更高的粗糙度以及亲水性,从而具有高的细胞粘附和增殖能力。“类骨小梁”状分级多孔涂层由于具有更高的结合强度和超亲水性,在细胞铺展、增殖以及成骨分化能力高于“火山坑”状单级多孔涂层,在硬组织替代领域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四硼酸钠 多孔涂层 亲水性 细胞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满足问题并行弧相容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孙伟 马绍汉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1997年第1期10-14,共5页
本文给出了约束满足问题网络弧相容的两个并行算法PAC-1和PAC-2。
关键词 约束满足问题 回溯搜索 相容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napsacks约束的弧相容改进算法
7
作者 黄蔚 付兴宇 李占山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5-102,共8页
通过修改背包约束弧相容算法的数据结构,将点阵图改为有向图,解决了原背包约束弧相容算法中存在冗余计算和无效操作的问题,加快了算法对问题的求解效率.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面对同一类问题时,因为数据结构更复杂,改进算法的初始化时间... 通过修改背包约束弧相容算法的数据结构,将点阵图改为有向图,解决了原背包约束弧相容算法中存在冗余计算和无效操作的问题,加快了算法对问题的求解效率.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面对同一类问题时,因为数据结构更复杂,改进算法的初始化时间虽增加,但求解时间提高了20%~50%;在面对求解难度较高的问题时,改进算法能更好地缩减求解问题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满足问题 相容 Knapsacks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弧的唯一性优化粗粒度弧相容算法
8
作者 李颖 杨罡 李占山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44-750,共7页
针对人工智能领域中广泛应用的约束满足问题,本文分析了约束满足问题的粗粒度维持弧相容求解算法在弧相卷(arc corsistency,AC)执行过程中对于弧存在冗余的放回操作,并证明了这类放回是冗余的。同时提出一种改进方法 AC_AO,避免这类冗... 针对人工智能领域中广泛应用的约束满足问题,本文分析了约束满足问题的粗粒度维持弧相容求解算法在弧相卷(arc corsistency,AC)执行过程中对于弧存在冗余的放回操作,并证明了这类放回是冗余的。同时提出一种改进方法 AC_AO,避免这类冗余的弧放回操作,从而保证了弧的唯一性。改进后框架可用于改进所有的粗粒度弧相容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经过AC_AO改进后的算法最多可以少检查77%的弧,最多可以减少30%的CPU求解时间。这将大大减少修正函数的调用次数,从而提高AC的执行效率,应用在维持弧相容算法求解的过程中提高效率是非常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约束满足问题 维持相容 粗粒度算法 哈希算法 唯一 预处理 一致性 冗余 回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对纯钛微弧氧化膜层的组织结构及细胞相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赵萱 蔡启舟 +2 位作者 何剑 顾雪楠 郑玉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94-2400,共7页
在乙酸钙-磷酸二氢钙电解液中添加硝酸镧,对纯钛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利用XRD、SEM和EDX分别研究了La元素对膜层形貌、成分、物相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利用细胞接种方法研究膜层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电解液中添加La降低膜层厚度,增加膜层... 在乙酸钙-磷酸二氢钙电解液中添加硝酸镧,对纯钛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利用XRD、SEM和EDX分别研究了La元素对膜层形貌、成分、物相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利用细胞接种方法研究膜层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电解液中添加La降低膜层厚度,增加膜层孔洞尺寸,抑制锐钛矿向金红石型转变,并在微弧氧化过程中具有促进羟基磷灰石HA形成的能力。煅烧处理使膜层中的非晶HA晶化,形成片状和鳞状的HA晶体;膜层经煅烧后形成的HA/TiO2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 纯钛 氧化 羟基磷灰石 细胞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微弧氧化掺杂Zn-HA复合涂层细胞相容性与抗菌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鹏 周立波 +5 位作者 张慧明 张美玲 姜枫 黄宇博 李慕勤 李德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01-1004,共4页
目的:通过掺杂Zn-HA复合涂层处理调节镁合金的生物活性和增加抗菌性。方法:以镁合金微弧氧化硅烷-植酸复合膜为对照组,添加2 g/L、4 g/L、6 g/L Zn-HA为实验组,通过扫描电镜、CCK-8试剂盒、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方式检测各组膜层生物相容... 目的:通过掺杂Zn-HA复合涂层处理调节镁合金的生物活性和增加抗菌性。方法:以镁合金微弧氧化硅烷-植酸复合膜为对照组,添加2 g/L、4 g/L、6 g/L Zn-HA为实验组,通过扫描电镜、CCK-8试剂盒、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方式检测各组膜层生物相容性,采用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双重荧光染色法检测抗菌性。结果:CCK-8粘附与增殖实验测定的吸光率结果均为C组>D组>B组>A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载4 g/L Zn-HA组试件表面细胞伸展最好,载6 g/L Zn-HA后涂层的抗菌性优于其他各组。结论:镁合金微弧氧化掺杂4 g/L Zn-HA硅烷-植酸处理后膜层的生物相容性最好,镁合金微弧氧化掺杂6 g/L Zn-HA硅烷-植酸处理后膜层具有较强抗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超声微氧化 Zn-HA 硅烷 植酸 细胞相容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值传播的相容性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兴军 张永刚 +1 位作者 李莹 张长胜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96-1301,共6页
相容性技术是求解约束满足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目前已有相容性算法的单值传播特点,提出多值传播理论,证明出k次单值传播与一次多值传播的等价性,在此基础上,给出多值传播的弧相容定理.将该定理与目前流行的Singleton弧相容技术结合... 相容性技术是求解约束满足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目前已有相容性算法的单值传播特点,提出多值传播理论,证明出k次单值传播与一次多值传播的等价性,在此基础上,给出多值传播的弧相容定理.将该定理与目前流行的Singleton弧相容技术结合,得到多值传播算法SAC-MP,并证明其完备性和正确性.通过对随机问题、N皇后、鸽巢问题及基准用例的测试表明,算法SAC-MP的执行效率是已有算法SAC-SDS和SAC-3的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满足问题 相容性技术 多值传播 singleton弧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骨细胞在微弧氧化处理后纯钛表面的附着、增殖及ALP活性 被引量:19
12
作者 马威 时惠英 +2 位作者 刘宝林 魏建华 封兴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目的 :对表面微弧氧化 (microarcoxidation ,MAO)处理后的纯钛材料进行成骨细胞生物相容性检测 ,评价改进的MAO工艺应用于钛植入材料表面处理的可能性。方法 :纯钛材料经过 2种MAO处理后 (MAO 1和MAO 2工艺 ) ,采用MC 3T3细胞系对不同... 目的 :对表面微弧氧化 (microarcoxidation ,MAO)处理后的纯钛材料进行成骨细胞生物相容性检测 ,评价改进的MAO工艺应用于钛植入材料表面处理的可能性。方法 :纯钛材料经过 2种MAO处理后 (MAO 1和MAO 2工艺 ) ,采用MC 3T3细胞系对不同时间点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附着率、生长增殖情况以及ALP活性进行检测 ,以未经处理光滑纯钛表面作为对照 ,以SPSS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早期 (0 .5h、1h)细胞附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MAO 1组 >MAO 2组 >纯钛组 ;2h后 ,MAO 1组与MAO 2组无差异 ,2组细胞附着率都显著高于纯钛组。细胞增殖及ALP活性测试中 ,MAO 1处理组在各时间点都显著高于另外 2组。结论 :MAO处理后的纯钛对成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优于未处理组 ,改进的MAO 1处理工艺较一般工艺可以更有效提高成骨细胞的早期粘附、增殖及ALP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氧化 生物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弧氧化处理后纯钛植入体的皮下埋置实验及表面元素成分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马威 刘宝林 +1 位作者 魏建华 王新木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76-378,共3页
目的 :对微弧氧化 (microarcoxidation ,MAO)处理的纯钛材料进行动物皮下埋置实验 ,以评价MAO处理的纯钛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材料 -软组织反应。方法 :选取纯钛材料经过MAO处理后 ,在无菌手术条件下植入家兔的背部浅筋膜下 ,以相同规格... 目的 :对微弧氧化 (microarcoxidation ,MAO)处理的纯钛材料进行动物皮下埋置实验 ,以评价MAO处理的纯钛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材料 -软组织反应。方法 :选取纯钛材料经过MAO处理后 ,在无菌手术条件下植入家兔的背部浅筋膜下 ,以相同规格的纯钛试件作为对照 ,采用GB/T16 886 .6的国家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 ,对此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 ,对取出的标本进行扫描电镜的观察及能谱分析。结果 :所有实验动物在实验过程中未发现异常现象 ,组织学观察发现MAO组与对照组试件周围形成的纤维囊壁均匀 ,厚度一致 ,未发现异常的炎症细胞聚集和浸润 ,未见到MAO组试件涂层脱落现象。将MAO组试件取出后进行SEM观察 ,见其材料表面沉积有少量的磷酸钙盐颗粒 ,并含有较高比例的N ,C元素 ,对照组试件未见到磷酸钙盐颗粒 ,N ,C元素的含量较低。结论 :进行动物皮下埋置的MAO处理后纯钛材料没有明显局部炎症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生物相容 皮下埋置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弧源沉积类金刚石薄膜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冷永祥 黄楠 +3 位作者 孙鸿 陈俊英 万国江 王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9-230,共2页
采用真空孤源沉积技术在钛舍金及Si(100)表面合成DlLC薄膜,通入不同的氩气,控制DLC薄膜中的SP3/SP2比值。研究表明,薄膜硬度可达96GPa,随着氩气流量的增加,薄膜的硬度先增加,后有明显降低。随着氩气流量的增加,类金刚石薄膜中,SP2键增加... 采用真空孤源沉积技术在钛舍金及Si(100)表面合成DlLC薄膜,通入不同的氩气,控制DLC薄膜中的SP3/SP2比值。研究表明,薄膜硬度可达96GPa,随着氩气流量的增加,薄膜的硬度先增加,后有明显降低。随着氩气流量的增加,类金刚石薄膜中,SP2键增加,SP3键减少,而血液相容性明显提高。DLC薄膜具有优异的耐磨性,摩擦系数低,与钛合金基体结合牢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源沉积 类金刚石薄膜 血液相容 纳米硬度 耐磨性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基羟基磷灰石/微弧氧化层制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贾理男 梁成浩 +1 位作者 黄乃宝 段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9-112,共4页
在综述镁合金微弧氧化机理和工艺参数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比了现有的几种微弧氧化工艺。同时概述了用于微弧氧化后处理的几种羟基磷灰石纳米涂层合成技术,包括电化学沉积法、电泳沉积法、预钙化处理的研究现状,并对合成羟基磷灰石的制... 在综述镁合金微弧氧化机理和工艺参数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比了现有的几种微弧氧化工艺。同时概述了用于微弧氧化后处理的几种羟基磷灰石纳米涂层合成技术,包括电化学沉积法、电泳沉积法、预钙化处理的研究现状,并对合成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工艺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氧化 后处理技术 羟基磷灰石 生物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微弧氧化生物膜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宏 丁健 +2 位作者 陈永楠 邢亚哲 郝建民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50,共6页
综合国内外钛合金微弧氧化生物膜制备的方法,主要阐述了电参数与电解液对钛合金微弧氧化生物膜结构以及性能的影响机制。脉冲电源下,电流对膜层的制备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且得到的膜层厚度显著增大。膜层厚度随氧化电压的升高而增加时,... 综合国内外钛合金微弧氧化生物膜制备的方法,主要阐述了电参数与电解液对钛合金微弧氧化生物膜结构以及性能的影响机制。脉冲电源下,电流对膜层的制备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且得到的膜层厚度显著增大。膜层厚度随氧化电压的升高而增加时,膜层表面颜色与腐蚀电位也发生变化。增加脉宽,降低频率时,单脉冲放电能量随之增加,微弧氧化成膜速率显著加快。不同体系电解液制备的膜层表面粗糙度、微孔结构等存在差异。在电解液中引入银、锌、铜离子能有效改善植入物涂层表面细菌黏附引起的异物炎症问题,增强其抗菌作用。基于目前钛合金微弧氧化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该研究方向,对钛合金植入物在临床医学应用发展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氧化 陶瓷膜 生物相容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表面TiO_2/HA梯度涂层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聂蓉蓉 朱锋 +1 位作者 陈治清 沈丽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86-689,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成骨细胞(osteoblast,OB)在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MAO)和水热处理形成的TiO2/HA梯度涂层表面的粘附和增殖等情况,评价微弧氧化陶瓷膜表面的生物相容性及微弧氧化-水热处理工艺应用于钛植入材料表面处理的可行...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成骨细胞(osteoblast,OB)在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MAO)和水热处理形成的TiO2/HA梯度涂层表面的粘附和增殖等情况,评价微弧氧化陶瓷膜表面的生物相容性及微弧氧化-水热处理工艺应用于钛植入材料表面处理的可行性。方法:将纯钛试件共60枚分为微弧氧化处理组(M组)、微弧氧化-水热处理组(M-H组)和纯钛对照组。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表面形貌并用X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对其进行成分分析。然后对不同时间点OB细胞在各组材料表面的附着、生长、增殖情况以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进行检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微弧氧化处理后试件表面呈现多孔状,主要为锐钛矿型TiO2,也包含金红石型TiO2。经过后续水热处理,从扫描电镜照片可以看到试件表面析出一层白色柱形结晶体,同时XRD谱线出现了羟基磷灰石的衍射峰。试件与OB细胞共培养后可见细胞在材料周围生长良好,培养5d后,改性两组的材料表面细胞增殖比纯钛组及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多。培养7d后,M组和M-H组细胞ALP活性大幅提高,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MAO及水热处理后的TiO2/HA梯度涂层表面能有效提高OB细胞的早期粘附、增殖及ALP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钛 梯度涂层 氧化 生物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不同表面处理钛片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怡 李源莹 +4 位作者 杨成 田元 黄晓菲 刘鑫灿 薛文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8-662,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esenchymal stemcells,rBMSCs)在微弧氧化处理(micro-arc oxidation,MAO)、喷砂处理(sandblasting)和光滑(smooth)钛片表面的粘附和增殖情况,评价MAO钛片、喷砂处理钛片和光滑钛片...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esenchymal stemcells,rBMSCs)在微弧氧化处理(micro-arc oxidation,MAO)、喷砂处理(sandblasting)和光滑(smooth)钛片表面的粘附和增殖情况,评价MAO钛片、喷砂处理钛片和光滑钛片之间的生物相容性差别。方法将钛片分为3组:MAO组,喷砂组及光滑组。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MAO钛片表面形貌特征,能谱分析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EDS)检测其表面主要元素含量。从大鼠股骨骨髓取材并培养rBMSCs,其成骨能力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进行鉴定。3组钛片分别置于3个24孔板内,每孔1片,每板20片。取生长良好的第3代rBMSCs,接种到3组钛片表面,在接种细胞后第1、3、5、7天每组分别取出5枚钛片,1个行扫描电镜观察,另外4个行细胞计数。观察rBMSCs在不同材料表面的粘附、增殖情况。结果电镜下MAO钛片表面有无数2-10μm的微孔,能谱分析结果主要元素为钙、磷;rBMSCs经过20 d成骨诱导后ALP染色及茜素红染色阳性,证明rBMSCs有分化为成骨细胞的能力;rBMSCs在MAO钛片表面的增殖优于喷砂组和光滑组。结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多孔,富含钙、磷元素的MAO钛片表面的粘附及增殖均优于其它组,MAO钛片比喷砂处理钛片和光滑钛片具有更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相容 钛片表面处理 细胞粘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弧氧化和碱处理技术在多孔钽修复兔颅骨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振宗 薛亚轲 高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6-322,共7页
目的观察微弧氧化和碱处理对多孔钽表面性状、生物相容性和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微弧氧化和碱处理多孔钽片后,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微孔数量、表面钙磷沉积和接触角。植入钽片修复兔颅骨缺损模型,在4周和12周观察骨愈合情况。结果扫描电镜... 目的观察微弧氧化和碱处理对多孔钽表面性状、生物相容性和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微弧氧化和碱处理多孔钽片后,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微孔数量、表面钙磷沉积和接触角。植入钽片修复兔颅骨缺损模型,在4周和12周观察骨愈合情况。结果扫描电镜显示处理组表面有更多的微孔和钙磷沉积以及更小的接触角(P<0.05)。植入多孔钽片后,所有动物均生长良好,伤口愈合佳。CT观察多孔钽片和周围骨组织耦合良好;钙黄绿素标记检测显示12周时有新生骨长入多空钽材料内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4周时多空钽材料内部有新生血管,12周时有骨小梁长入材料内部。结论微弧氧化和碱处理能改变多孔钽材料表面形状,处理后多孔钽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成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钽 骨修复 生物相容 氧化 碱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表面羟基磷灰石膜及组织相容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宋雨来 谢良稳 +1 位作者 李志民 张晓丹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9-33,共5页
在乙酸钙、磷酸二氢钙为主成分的弱酸性电解液中,以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柠檬酸作为络合剂,采用微弧氧化的方法,在钛合金表面成功地直接制备出含有羟基磷灰石(HA)的陶瓷层.随着电解液Ca/P的增加,膜层中HA含量升高,膜层表面孔洞分布更均... 在乙酸钙、磷酸二氢钙为主成分的弱酸性电解液中,以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柠檬酸作为络合剂,采用微弧氧化的方法,在钛合金表面成功地直接制备出含有羟基磷灰石(HA)的陶瓷层.随着电解液Ca/P的增加,膜层中HA含量升高,膜层表面孔洞分布更均匀,表面变粗糙.动物种植试验表明,陶瓷层覆盖植入体产生的炎症反应较弱,新的肌肉组织能够在膜层表面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钛合金 羟基磷灰石 组织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