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单子集焦元冲突证据的融合方法
1
作者 周诚 徐达 曹振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062-3070,共9页
为有效融合多源数据以充分利用多源数据信息,针对只包含单子集焦元证据的多源数据融合时存在证据冲突的问题,提出了面向单子集焦元冲突证据的融合方法。综合考虑证据间的关联性和证据本身的不确定性2个方面,引入夹角余弦度量证据间的冲... 为有效融合多源数据以充分利用多源数据信息,针对只包含单子集焦元证据的多源数据融合时存在证据冲突的问题,提出了面向单子集焦元冲突证据的融合方法。综合考虑证据间的关联性和证据本身的不确定性2个方面,引入夹角余弦度量证据间的冲突程度来修正冲突系数和Jousselme距离的不足,利用冲突系数和信息熵的组合构造判断规则对证据进行分组,结合证据的支持度和可信度共同修正证据,进而实现单子集焦元冲突证据的有效融合。以4种典型冲突悖论为数值案例,验证了所提方法有效可行,且融合性能优于传统证据融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融合 单子集焦元 冲突证据 夹角余弦 信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状态对地震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蔡永恩 殷有泉 王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04-213,共10页
考虑地震是由于震源材料软化导致的一种基本机制,假设区域构造应力场在地震孕育过程中基本不变,震源区震前存在着热异常.我们根据热弹塑性增量理论,提出了两种材料模型,用弹塑性有限单元法模拟热状态对地震发生的影响. 模型1用来模拟断... 考虑地震是由于震源材料软化导致的一种基本机制,假设区域构造应力场在地震孕育过程中基本不变,震源区震前存在着热异常.我们根据热弹塑性增量理论,提出了两种材料模型,用弹塑性有限单元法模拟热状态对地震发生的影响. 模型1用来模拟断层外部区域的物质,其强度只和塑性变形有关而与热状态无关;模型2用来模拟断层物质,其强度只同热状态有关而与塑性变形无关.断层外部地震的发生被认为是岩石应变软化的结果;而断层内部地震的发生被认为是断层热软化的结果. 本文用上述模型分析了只有单一断层的热软化情况,并且得到了相应的断层错距、应力降和地震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 热软化 地震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焦元支持度度的的合成规则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捍东 王翠华 强克坤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1-744,共4页
为了有效地融合高度冲突的证据,本文在焦元相似度和矛盾焦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证据组合规则.该规则综合了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及加性融合两者的优点,首先从焦元冲突程度的角度对证据进行冲突检验,然后对冲突证据进行加性合成,... 为了有效地融合高度冲突的证据,本文在焦元相似度和矛盾焦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证据组合规则.该规则综合了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及加性融合两者的优点,首先从焦元冲突程度的角度对证据进行冲突检验,然后对冲突证据进行加性合成,从而消除证据之间的冲突.为了避免计算量过大的现象将焦元分为矛盾焦元和正常焦元两部分.仿真结果表明,与D-S组合规则及其它方法相比,新的合成规则可以合理地处理证据高度冲突的问题,而且可以避免一票否决的现象,同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 矛盾焦元 焦元支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雷达多元阵列探测技术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番 邬双阳 +1 位作者 杨红果 郑永超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5-299,共5页
采用多元阵列探测技术的激光雷达具有高分辨率、快速成像的优点,正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并逐渐走向工程化,以此为背景对激光雷达多元阵列探测技术进行了综述。首先对当前目标探测方式进行了比较,说明了采用激光雷达探测的特点及其发展... 采用多元阵列探测技术的激光雷达具有高分辨率、快速成像的优点,正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并逐渐走向工程化,以此为背景对激光雷达多元阵列探测技术进行了综述。首先对当前目标探测方式进行了比较,说明了采用激光雷达探测的特点及其发展方向;介绍了国内外激光阵列探测技术的进展,给出了激光雷达多元阵列探测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了关键技术,如多元阵列探测光学技术,多路信号高灵敏度探测接收技术,激光图像处理及软件设计技术等,讨论了开展多元阵列探测技术研究的难点,最后基于APD阵列的发展现状,对多元阵列探测激光雷达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阵列探测 微透镜阵列 光纤焦平面 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棒热透镜效应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朱广志 陈培锋 +1 位作者 邹雪芬 刘善琨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7-439,共3页
以热传导方程为基础,对热透镜效应补偿前后激光棒内部温度场与应力场的变化进行分析。通过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
关键词 激光棒 热透镜效应 有限元分析 侧面泵浦 热焦距 温度场 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阵探测器相连缺陷元识别定位 被引量:6
6
作者 侯治锦 傅莉 +4 位作者 司俊杰 王巍 吕衍秋 鲁正雄 王锦春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8-213,共6页
面阵探测器相连缺陷元的光电信号与正常元基本相同,因此采用现有面阵测试方法无法识别相连缺陷元.针对相连缺陷元的特点,提出了借助改变面阵探测器光电响应的方法来实现相连缺陷元的识别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使面阵探测器分为两个... 面阵探测器相连缺陷元的光电信号与正常元基本相同,因此采用现有面阵测试方法无法识别相连缺陷元.针对相连缺陷元的特点,提出了借助改变面阵探测器光电响应的方法来实现相连缺陷元的识别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使面阵探测器分为两个不同透过率探测单元,多元相连缺陷元响应电压是相对应的两个不同透过率探测单元响应电压之和的平均值.采用MATLAB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分析结果清晰给出缺陷元诸如个数、形状和位置等详细信息.采用本方法面阵探测器相连缺陷元可以被显著识别定位.研究结果为今后的面阵探测器评测与可靠性提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阵探测器 相连缺陷元识别 缺陷元定位 缺陷 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面泵浦激光器热透镜效应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朱广志 陈培锋 +1 位作者 邹雪芬 朱长虹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8-210,217,共4页
针对侧面泵浦的固体激光器工作介质产生的热透镜效应进行了分析 ,建立热传导方程。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不同泵浦条件下激光棒内的温度场和应力变化进行分析。提出补偿热透镜效应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热透镜效应 有限元分析 侧面泵浦 热焦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焦元距离的冲突证据组合规则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军伟 程咏梅 +1 位作者 潘泉 李耀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360-2362,2366,共4页
由于Dempster-Shafer理论(Dempster-Shafer theory,DST)组合规则归一化计算导致冲突信息的不合理分配,使得处理高冲突证据时常常得到违背直觉的合成结果,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焦元距离的冲突证据组合规则,首... 由于Dempster-Shafer理论(Dempster-Shafer theory,DST)组合规则归一化计算导致冲突信息的不合理分配,使得处理高冲突证据时常常得到违背直觉的合成结果,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焦元距离的冲突证据组合规则,首先通过定义焦元距离的概念来获得证据源的权重因子,并引入了焦元置信指派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关系来定义证据焦元的信任度和相似度,通过分析局部冲突产生的原因,利用冲突焦元提供的信息将冲突信息进行局部分配。实验结果表明,新的组合规则不但可以有效地解决高冲突证据融合问题,而且在最差的融合顺序下也能得到合理的融合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理论 焦元 冲突证据 组合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证据理论和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模型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捍东 王翠华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77-1279,共3页
针对单一故障诊断方法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和神经网络相融合的决策层融合故障诊断模型。该方法利用证据理论来处理不精确的、模糊的信息,用神经网络来处理证据理论中的基本可信度分配问题。由于证据理论合成公式无... 针对单一故障诊断方法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和神经网络相融合的决策层融合故障诊断模型。该方法利用证据理论来处理不精确的、模糊的信息,用神经网络来处理证据理论中的基本可信度分配问题。由于证据理论合成公式无法处理高冲突的证据,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冲突焦元的证据合成规则。该模型在降低决策不确定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诊断的精度。最后通过发动机故障诊断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理论 冲突焦元 神经网络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塞尔高斯径向偏振光束在衍射光学元件调制下多光球的产生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海港 杨艳芳 +2 位作者 何英 常强 刘键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5-390,共6页
基于Richards-Wolf的矢量衍射积分公式,研究了贝塞尔高斯径向偏振光束在衍射光学元件(Diffractiveoptical elements,DOE)的调制下入射到由两个相同高数值孔径透镜组成的4pi聚焦光学系统中的聚焦特性。由于DOE不同环之间的相互干涉,出现... 基于Richards-Wolf的矢量衍射积分公式,研究了贝塞尔高斯径向偏振光束在衍射光学元件(Diffractiveoptical elements,DOE)的调制下入射到由两个相同高数值孔径透镜组成的4pi聚焦光学系统中的聚焦特性。由于DOE不同环之间的相互干涉,出现不同于原贝塞尔高斯径向偏振矢量光束的新聚焦特性。Matlab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贝塞尔高斯径向偏振光束经过此光学系统后,在焦点附近产生沿光传播方向的多个光球,其光球的个数与DOE的环数以及不同环的大小有关。若调节4pi聚焦系统两侧入射光束的整体相对相位还可以实现多个光球整体沿纵向方向的移动,实现了亮光链的作用,这对于矢量光束应用在光学显微镜、光存储和粒子操控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物理 光球 强聚焦 衍射光学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突证据合成方法研究及改进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士杰 李华星 +1 位作者 高社生 邢化玲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7-349,共3页
针对现有冲突证据合成方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冲突证据合成的方法。首先根据候选焦元的冲突大小提出了一种相互支持度,然后由支持度归一化获得候选焦元的相互可信度。最后用该可信度对焦元进行自适应加权组合,实现对融合模型的改进... 针对现有冲突证据合成方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冲突证据合成的方法。首先根据候选焦元的冲突大小提出了一种相互支持度,然后由支持度归一化获得候选焦元的相互可信度。最后用该可信度对焦元进行自适应加权组合,实现对融合模型的改进。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新方法合成效果好,合成结果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理论 信息融合 焦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证据理论与信息熵结合的新算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康健 李一兵 +1 位作者 谢红 林云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7-200,共4页
D-S证据合成公式存在着一些不足,针对在计算冲突过大问题上容易出现与人们正常判断标准相悖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熵理论的新方法,利用证据数据焦元的差异度来取代证据理论中的冲突因子,结合信息熵理论重新确定焦元所占的比重,... D-S证据合成公式存在着一些不足,针对在计算冲突过大问题上容易出现与人们正常判断标准相悖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熵理论的新方法,利用证据数据焦元的差异度来取代证据理论中的冲突因子,结合信息熵理论重新确定焦元所占的比重,对证据进行加权处理,在加权处理过程中应用到指数熵的概念,解决了计算中容易出现不收敛的现象。通过与几种算法进行比较,得出文中算法在处理证据冲突、一票否决问题上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理论 信息熵 焦元差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邻域的小像元红外焦平面阵列串音测试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敬 王霞 +1 位作者 金伟其 徐超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231-2236,共6页
串音是评价红外焦平面阵列(InfraRed Focal Plane Array,IRFPA)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随着IRFPA技术的发展,探测器单元尺寸逐渐减小,传统小光点测试方法的光斑尺寸已接近甚至大于探测器单元尺寸,需要采用新的测试理论和方法。论文分析了... 串音是评价红外焦平面阵列(InfraRed Focal Plane Array,IRFPA)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随着IRFPA技术的发展,探测器单元尺寸逐渐减小,传统小光点测试方法的光斑尺寸已接近甚至大于探测器单元尺寸,需要采用新的测试理论和方法。论文分析了红外光斑照射到IRFPA上的典型分布情况,研究了小像元情况下探测器单元的信号电荷及其相互关系,建立了基于八邻域的小像元IRFPA串音测试的理论模型,并将四邻域串音模型和传统串音模型作为八邻域串音模型的特例,给出了相应的测试方法。数值模拟表明:在小像元情况下光斑尺寸对串音系数的测量具有明显的影响;采用基于邻域的小尺寸像元IRFPA串音测试方法,可在现有测试设备上通过测试软件的修改,实现小像元IRFPA串音的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焦平面阵列 串音 邻域 衍射光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参数优化的相关证据合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杨善林 朱卫东 任明仑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2003年第5期12-16,共5页
总结了相关证据合成的理论方法,分析了已有合成方法的不足,对相关证据的相关焦元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一种面向问题的基于可变参数的相关证据的合成方法.方法只对相关焦元的基本可信数进行修正,克服了对相关证据所有焦元进行修正... 总结了相关证据合成的理论方法,分析了已有合成方法的不足,对相关证据的相关焦元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一种面向问题的基于可变参数的相关证据的合成方法.方法只对相关焦元的基本可信数进行修正,克服了对相关证据所有焦元进行修正的弱点,使修正的对象更加合理,修正系数可用基于学习的寻优方法得到.在相关证据的相关焦元的基本可信数未知的情况下也可进行相关证据的合成.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合成的结果有明显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理论 证据合成 相关证据 相关焦元 可变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杜瓦组件的贮存寿命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亚平 朱颖峰 +6 位作者 徐冬梅 徐世春 刘湘云 高玲 赵维艳 王艳 何晶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43-649,共7页
杜瓦内真空度退化和芯片盲元增加是影响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杜瓦组件贮存寿命的两大方面。杜瓦组件的排气策略直接关系到红外红外探测器杜瓦的真空寿命和红外芯片的贮存寿命,是影响红外探测器杜瓦组件可靠性的关键。本文以杜瓦放气率测试... 杜瓦内真空度退化和芯片盲元增加是影响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杜瓦组件贮存寿命的两大方面。杜瓦组件的排气策略直接关系到红外红外探测器杜瓦的真空寿命和红外芯片的贮存寿命,是影响红外探测器杜瓦组件可靠性的关键。本文以杜瓦放气率测试技术为依托,结合杜瓦组件在贮存环境下的退化规律和模型预测杜瓦贮存寿命。最后,综合平衡排气温度/时间对杜瓦真空寿命及芯片盲元损耗的影响,提供一种实现红外芯片和杜瓦真空同时失效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焦平面探测器 杜瓦真空 盲元 同时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衍射光学元件提高出射光束的焦深 被引量:1
16
作者 陶少华 陈培锋 +1 位作者 丘军林 田永红 《应用光学》 CAS CSCD 1998年第2期5-7,共3页
本文使用衍射光学元件来提高激光束的焦深。利用Y-G算法,在已知入射和出射光波函数的条件下,计算出衍射光学元件的位相分布。
关键词 衍射光学元件 焦深 光束整形 激光束 Y-G算法 光波函数 位相分布 激光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长焦深的衍射光学元件设计方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林勇 胡家升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2-156,共5页
提出了一种设计长焦深小焦斑衍射光学元件的方法.该方法采用ZEMAX光学设计程序,利用能量守恒原理求解目标函数,并综合考虑焦斑大小保持不变的要求,对目标函数进行了修正,通过修正后的函数来约束输出光束在焦深范围内的轴上位置,从而完... 提出了一种设计长焦深小焦斑衍射光学元件的方法.该方法采用ZEMAX光学设计程序,利用能量守恒原理求解目标函数,并综合考虑焦斑大小保持不变的要求,对目标函数进行了修正,通过修正后的函数来约束输出光束在焦深范围内的轴上位置,从而完成衍射光学元件的相位优化,并求得相应的工艺参数.该元件不但可以使激光束具有长焦深和小焦斑,而且还具有可加工性.焦深范围能达到2 mm,焦深范围内光斑半径在5.32~10.48μm变化,与相同参数的传统光学元件相比,焦深增加了8倍,焦斑半径变化很小,而普通光学元件在此范围内最大焦斑半径达到102.9μm.该方法为长焦深元件的设计、加工与制造提供了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衍射光学元件 长焦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Sb焦平面探测器的J-T制冷器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水安 刘永春 王巍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30-533,共4页
论述了InSb红外探测器制冷的必要性及所需的制冷温度,分析了InSb焦平面探测器对制冷的要求比分立引出(或单元)探测器更为严格的原因,指出InSb焦平面探测器的制冷温度在77~90K区间,其探测率变化不大;在137K时,分立引出(或单元)InSb探测... 论述了InSb红外探测器制冷的必要性及所需的制冷温度,分析了InSb焦平面探测器对制冷的要求比分立引出(或单元)探测器更为严格的原因,指出InSb焦平面探测器的制冷温度在77~90K区间,其探测率变化不大;在137K时,分立引出(或单元)InSb探测器仍有较高输出信噪比,但这时焦平面探测器的SNR却有较严重的下降。试验表明,采用J T节流制冷器的InSb焦平面探测器可以实现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B 多元红外探测器 焦平面探测器 J-T制冷器 量子效率 铟锑二元化合物 光伏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形单元衍射光学阵列器件实现近圆形均匀焦斑 被引量:2
19
作者 谭峭峰 严瑛白 +1 位作者 金国藩 邬敏贤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8期119-123,共5页
本文以方形激光输入、圆形均匀焦斑输出为例,分析比较了整体式和阵列式衍射光学器件获取圆形均匀焦斑的能力通过在阵列式器件方形单元间附加线性相移来改变各子焦斑的相互位置、重叠区域,从而逼近于一定直径的近圆形均匀焦斑该方... 本文以方形激光输入、圆形均匀焦斑输出为例,分析比较了整体式和阵列式衍射光学器件获取圆形均匀焦斑的能力通过在阵列式器件方形单元间附加线性相移来改变各子焦斑的相互位置、重叠区域,从而逼近于一定直径的近圆形均匀焦斑该方法将二维问题转化为一维,减少计算量采用基于爬山法与模拟退火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设计相位分布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圆形均匀焦斑 衍射光学 阵列器件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衍混合长焦深光学元件的焦深特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慧 丁雪梅 谭久彬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4-70,共7页
分析了基于能量守恒法获得的对数光锥位相函数的特点,建立了长焦深元件焦深与系统f/#及衍射元件浮雕深度间的函数关系,基于菲涅耳衍射公式分析了参数不同时元件的轴向光强分布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在给定波长及焦距的条件下,折-衍混合长... 分析了基于能量守恒法获得的对数光锥位相函数的特点,建立了长焦深元件焦深与系统f/#及衍射元件浮雕深度间的函数关系,基于菲涅耳衍射公式分析了参数不同时元件的轴向光强分布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在给定波长及焦距的条件下,折-衍混合长焦深元件相对同f/#的球面折射透镜的焦深扩展倍数取决于衍射元件的浮雕深度,其值越大,焦深扩展倍数越大,焦深内轴向光强分布越接近平顶分布;焦深一定时,小f/#系统更易获得焦深内轴向光强的平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深 折-衍混合光学元件 长焦深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