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8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a preload force on anchor system frequency 被引量:2
1
作者 Lu Aihong Xu Jinhai Liu Haishu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3年第1期135-138,共4页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preload forces and natural frequencies of anchors was obtained from the structure of an anchor and its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We established a numerical model for the dynamic analysi...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preload forces and natural frequencies of anchors was obtained from the structure of an anchor and its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We established a numerical model for the dynamic analysis of a bolt support system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working surroundings of the anchor. The natural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the system under various preload forces of the anchor was analyzed with ANSYS. Our results show that each order of the system frequency varied with an increase in preload forces. A single order frequency de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preload force. A preload force affected low-order frequencies more than high-order frequencies. We obtained a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by fitting preload forces and fundamental frequencies, which was in agreement with our theretical considerations. This study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detection of preload fo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quency Preload force anchor detec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f Slope Reinforcement Force Based on FLAC 被引量:8
2
作者 HUANG Xian-wu MAO xian-biao +1 位作者 MIAO Xie-xing CHEN Zhan-qing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2期123-127,共5页
A slope will slide if the unbalanced force does not tend to zero when the stability of the slope is analyzed with the help of FLAC. Thus the ultimate reason of slope sliding is the unbalanced force determined by FLAC.... A slope will slide if the unbalanced force does not tend to zero when the stability of the slope is analyzed with the help of FLAC. Thus the ultimate reason of slope sliding is the unbalanced force determined by FLAC. The slope will remain stable if the unbalanced force is counterbalanced by a reinforcement force which is produced by a suitable reinforcement method. In this paper, the stability of the slope was analyzed by using FLAC, and the unbalanced force of the slope was obtained through the FISH function in FLAC. According to the equilibrium conditio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inforcement force and unbalanced force was derived and accordingly the reinforcement force was determined. The reinforcement design was adopted by using pre-stressed anchor bars on the basis of the reinforcement force. An example is used to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slope reinforcement based on the reinforcement force is safe and economical. The method doesn't need to suppose a sliding surface to obtain the reinforcement force, and it is also clear in physical meaning. So this method realized the organic unification of the stability analysis and the slope reinforc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ope reinforcement reinforcement force unbalanced force stability analysis pre-stressed anchor b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choring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of hydraulic expansion bolts used in soft rock roadway floor heave control 被引量:21
3
作者 Chang Qingliang Zhou Huaqiang +1 位作者 Xie Zhihong Shen Ship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3年第3期323-328,共6页
Comparing with the resin bolt, the hydraulic expansion bolt has different anchoring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advantage. According to the working mechanism of the hydraulic expansion bolt, its anchoring force is expre... Comparing with the resin bolt, the hydraulic expansion bolt has different anchoring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advantage. According to the working mechanism of the hydraulic expansion bolt, its anchoring force is expressed in four forms including support anchoring force, tension anchoring force, expansion anchoring force and tangent anchoring force, and their values can be obtained on the basis of each calculation formula. Among them, the expansion anchoring force, which is the unique anchoring force of the hydraulic expansion bolt, can provide confining pressure to increase the strength of rock. Aiming at solving the problem of stability control in the soft rock roadway in Jinbaotun Coal Mine which has a double layer of 40 U-type sheds and cannot provide enough resistance support to control floor heave, the study reveals the mechanism of floor heave in the soft rock roadway, and designs the reasonable support parameters of the hydraulic expansion bolts. The observed results of floor convergence indicate that the hydraulic expansion bolts can prevent the development and flow of the plastic zone in the floor rock to control floor heave. Research results enrich the control technology in the soft rock road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aulic expansion bolt anchoring force Soft rock roadway Floor heave Shed suppo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岩抗浮锚杆承载性能现场试验与机理分析
4
作者 闫楠 孙淦 +5 位作者 白晓宇 王忠胜 刘一鸿 贾世祥 张亚妹 崔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0-743,共14页
利用准分布式应变传感技术,测试抗浮锚杆在现场极限抗拔试验中杆体的应变变化,分析抗浮锚杆的内力分布特征及其荷载传递规律,揭示锚固长度对抗浮锚杆承载性能的影响机制,验证临界锚固长度的存在,并基于Hoek-Brown准则提出嵌岩抗浮锚杆... 利用准分布式应变传感技术,测试抗浮锚杆在现场极限抗拔试验中杆体的应变变化,分析抗浮锚杆的内力分布特征及其荷载传递规律,揭示锚固长度对抗浮锚杆承载性能的影响机制,验证临界锚固长度的存在,并基于Hoek-Brown准则提出嵌岩抗浮锚杆临界锚固长度的有效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抗浮锚杆杆体、灌浆体的荷载-位移曲线均存在拐点,分别在锚杆极限承载力的75%、60%处,拐点前位移呈线性变化,拐点后位移变化速率显著增大;随着荷载等级的增加,抗浮锚杆的荷载传递深度逐渐增大,锚杆杆体轴力呈相对慢速衰减的趋势,且轴力主要集中在浅部岩土层;杆-浆界面剪应力表现出先快速增加而后迅速减小的趋势,剪应力峰值出现在锚固深度约0.75m处;9根试验锚杆的极限抗拔承载力均为200kN左右,基于Hoek-Brown准则计算得到的临界锚固长度为2.78m,这均与现场试验结果基本吻合。研究结果可为嵌岩抗浮锚杆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浮锚杆 轴力 剪应力 锚固机制 临界锚固长度 现场极限抗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锚杆在拉拔试验过程中的力学分析
5
作者 李垂宇 侯俊领 +2 位作者 黄童李 黄甫豪 王振亚 《低温建筑技术》 2025年第1期72-74,共3页
锚杆在我国采矿、土木、水利等工程中已被广泛使用,相较于普通锚杆而言,预应力锚杆可充分发挥其主动支护作用。为深入探究预应力锚杆的这一特点,文中开展预应力锚杆锚固系统的拉拔试验,掌握其支护力学特点。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预... 锚杆在我国采矿、土木、水利等工程中已被广泛使用,相较于普通锚杆而言,预应力锚杆可充分发挥其主动支护作用。为深入探究预应力锚杆的这一特点,文中开展预应力锚杆锚固系统的拉拔试验,掌握其支护力学特点。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预应力增加,锚杆锚固体的抗拉拔能力得到提高;施加预应力后锚杆“拉拔力-位移”曲线初期出现斜率突变现象;预应力锚杆在受载后呈现出较强的刚度,在支护前期能够迅速达到较大的承载力,有效提高锚杆控制围岩变形的能力,研究可为相关工程支护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 预应力锚杆 拉拔试验 拉拔力-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沿空掘巷矿压显现力学机制及控制技术研究
6
作者 朱乐章 宋浩然 陆银龙 《煤炭技术》 2025年第4期87-93,共7页
以淮北矿区袁店一井煤矿823工作面沿空掘巷为工程背景,研究了特厚煤层沿空掘巷力源结构特征与作用机理,分析了不同煤柱尺寸对沿空掘巷围岩变形与破坏的影响规律,揭示了沿空掘巷锚架联合支护作用机理,提出了823工作面风巷3种支护模式,并... 以淮北矿区袁店一井煤矿823工作面沿空掘巷为工程背景,研究了特厚煤层沿空掘巷力源结构特征与作用机理,分析了不同煤柱尺寸对沿空掘巷围岩变形与破坏的影响规律,揭示了沿空掘巷锚架联合支护作用机理,提出了823工作面风巷3种支护模式,并结合现场工业性试验与矿压监测优化了相关支护技术参数。研究结果表明:823工作面风巷围岩应力来源包括822工作面覆岩断裂拱内破断覆岩块体自重及其回转挤压作用、822工作面覆岩应力拱大结构外岩层载荷;823工作面风巷采用5 m小煤柱进行沿空掘巷较为合理;随着锚索滞后掘进工作面距离增大,巷道顶板下沉量逐渐增大,采用紧跟掘进工作面施工“锚架”支护新模式有利于实现巷道由被动支护向主动支护的转变;相比“6-5-6”和“6-6-6”支护模式,采用“9-7-9”支护模式巷道顶板下沉、底鼓、实体煤帮和小煤柱帮变形量分别降低了29.4%、57.9%、75.8%和56.9%,沿空巷道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显著提升了支护效果。研究成果为解决特厚煤层小煤柱沿空巷道围岩治理难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沿空掘巷 力源结构 锚架联合支护 工业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异形钢箱梁T构桥转体施工辅助索塔结构设计
7
作者 宗维凯 王璋 汪庚寅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1期174-177,共4页
上海市漕宝路跨铁路转体桥为(95+95)m钢箱梁T形刚构桥,采用临时索塔辅助转体施工。由于桥梁跨径以及宽度大,梁高变化大,平面布置异形,为极不平衡转体的情况,并且桥梁位于机场附近的限高区,给辅助索塔的结构选型及设计带来困难。首先介... 上海市漕宝路跨铁路转体桥为(95+95)m钢箱梁T形刚构桥,采用临时索塔辅助转体施工。由于桥梁跨径以及宽度大,梁高变化大,平面布置异形,为极不平衡转体的情况,并且桥梁位于机场附近的限高区,给辅助索塔的结构选型及设计带来困难。首先介绍了转体桥的结构特点,重点阐述了临时索塔辅助转体桥受力特点、索塔合理结构形式的研究以及临时拉索合理布置方式与张拉力确定方法,最后介绍了索塔的整体受力分析以及索塔锚固区的局部受力分析。该转体桥属于结构极其异形的情况,临时辅助索塔的使用可为同类桥梁的设计与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 转体 辅助塔 结构型式 锚固区 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柱塞马达受力分析与试验研究
8
作者 韩鹏程 安四元 朱振天 《煤矿机械》 2025年第1期38-42,共5页
锚杆支护水平制约着巷道掘进速度和安全性。钻架是用于锚杆支护的核心部件,锚护动作是由安装在钻架上的钻箱和锚箱来完成的。要达到井下使用要求,马达性能的好坏对于钻箱和锚箱的影响很大。锚杆支护工况需要钻箱具有低速运转平稳、传递... 锚杆支护水平制约着巷道掘进速度和安全性。钻架是用于锚杆支护的核心部件,锚护动作是由安装在钻架上的钻箱和锚箱来完成的。要达到井下使用要求,马达性能的好坏对于钻箱和锚箱的影响很大。锚杆支护工况需要钻箱具有低速运转平稳、传递扭矩大等特点,基于实际使用需求对马达做重点研究。重点对径向柱塞马达进行受力分析,推导了马达各个性能参数,并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对钻箱马达进行性能测试,评价在不同转速的情况下马达所能达到的扭矩和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柱塞马达 受力分析 性能测试 锚杆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中空锚索高预应力全长锚固与注浆技术研究
9
作者 闫学忠 《能源与环保》 2025年第1期279-286,共8页
为了增强非中空锚索在破碎、松软巷道围岩中的适应性以及保持该类巷道围岩的稳定,研究了非中空锚索的高预应力全长锚固兼注浆技术。首先,分析了非中空锚索在破碎、松软巷道围岩中锚固困难、无法耦合破碎围岩的原因,并介绍了中空注浆锚... 为了增强非中空锚索在破碎、松软巷道围岩中的适应性以及保持该类巷道围岩的稳定,研究了非中空锚索的高预应力全长锚固兼注浆技术。首先,分析了非中空锚索在破碎、松软巷道围岩中锚固困难、无法耦合破碎围岩的原因,并介绍了中空注浆锚索的不足;其次,开发了一种非中空高预应力全长锚固与注浆锚索技术,详细设计了非中空锚索的各部分结构和尺寸,并明确了该锚索的施工工艺;最后,将该锚索付诸工程实践并与普通锚索对比得出,该锚索注浆压力可以达到5MPa,浆液可以有效地扩散到距离锚索钻孔中心1.5m范围内,不仅实现了锚索全长锚固,而且有效地提高了裂隙围岩整体性与完整性。锚索锚固力在34d内的衰减对比普通锚索降低80%以上,有效保证了锚索的锚固稳定。巷道围岩变形量对比普通锚索降低50%以上,后期的围岩平均变形量维持在每天小于1mm,巷道围岩趋于稳定。研究成果不仅实现了普通锚索的锚注一体化大幅提高作业效率,而且可以为同类型巷道围岩控制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预应力 全长锚固 锚索 注浆 锚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建筑幕墙化学锚栓锚固力的施工因素分析
10
作者 郭呼胜 闫斌斌 +2 位作者 姚建廷 王志刚 宫锦波 《工程质量》 2025年第2期40-44,共5页
化学锚栓以其快捷的施工工艺、低廉的成本、良好的安全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玻璃幕墙工程,但受施工质量等因素影响,锚栓锚固力不易得到保障。为研究影响化学锚栓锚固力的施工因素,首先从化学锚栓的受力机理出发,分析了锚栓常见的三种破坏... 化学锚栓以其快捷的施工工艺、低廉的成本、良好的安全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玻璃幕墙工程,但受施工质量等因素影响,锚栓锚固力不易得到保障。为研究影响化学锚栓锚固力的施工因素,首先从化学锚栓的受力机理出发,分析了锚栓常见的三种破坏形式;其次结合实际检测案例,通过锚栓破坏性试验结果,分析了锚栓的破坏因素;最后通过现场试验手段并结合既有检测工程经验,详细研究了施工温度、锚栓孔内粉尘含量、锚栓孔内含水量、施工扰动四种施工因素对化学锚栓锚固力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锚栓 锚固力 破坏形式 施工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巷道锚杆索受力载荷智能感知技术的实践应用研究
11
作者 朱兆兴 《山东煤炭科技》 2025年第1期17-21,共5页
针对高庄煤业存在的巷道锚杆受力监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纤光栅技术的智能感知系统。该系统设计了新型减敏光纤光栅测力锚杆及光纤光栅锚杆(索)测力计,解决了传统光栅易损坏的问题。高庄煤业公司113上05工作面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 针对高庄煤业存在的巷道锚杆受力监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纤光栅技术的智能感知系统。该系统设计了新型减敏光纤光栅测力锚杆及光纤光栅锚杆(索)测力计,解决了传统光栅易损坏的问题。高庄煤业公司113上05工作面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锚杆载荷变化,提供精准的巷道围岩变形数据;如推进至距工作面90~180 m锚杆载荷基本保持稳定状态,推进至距工作面12~40 m锚杆载荷出现明显升高,反映了显著的采动影响,证明了光纤光栅技术在煤矿安全监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巷道支护优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锚杆的初锚力和锚固力分别显著提升,提高了矿井安全生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索 受力载荷 智能感知技术 减敏光纤光栅测力锚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塔部分地锚斜拉桥涡振气动抑振措施与气动影响研究
12
作者 祝志文 刘桂荣 +2 位作者 沈焯悦 刘帅永 汤琴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7-769,共13页
为解决Π形截面双边箱主梁易引发涡振的问题,以结构复杂的独塔部分地锚斜拉桥为例,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全桥模型,根据动力特性分析的结果设计节段模型,开展不同风攻角和风速下的节段模型涡振试验,研究气动抑振措施及其气动影响。研... 为解决Π形截面双边箱主梁易引发涡振的问题,以结构复杂的独塔部分地锚斜拉桥为例,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全桥模型,根据动力特性分析的结果设计节段模型,开展不同风攻角和风速下的节段模型涡振试验,研究气动抑振措施及其气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规范阻尼比水平、常遇风速范围和±3°风攻角范围内,原设计主梁断面在竖弯和扭转方向均发生了明显的涡激振动,竖弯涡振幅值明显超过规范限值。增设下稳定板或倒L形裙板能显著降低±3°风攻角范围内的竖弯涡振幅值,也能一定程度降低扭转涡振幅值,使得桥梁涡振满足规范要求。但5°风攻角时仅增设一种气动措施无法抑制涡振,需同时增设下稳定板和倒L形裙板。原主梁和增设气动措施的主梁在±3°风攻角范围内有足够的颤振稳定性,表明增设的涡振气动措施不影响原主梁的颤振稳定性。测力试验表明,与增设下稳定板基本不改变原主梁的阻力系数不同,增设倒L形裙板能明显减小原主梁阻力系数,且负风攻角下阻力降幅明显大于正攻角,表明倒L形裙板能流线化Π形截面主梁气动外形。增设倒L形裙板将明显增大升力和扭矩系数曲线斜率,预示竖弯和扭转气动阻尼的增大,因而能降低竖弯和扭转涡振,改善桥梁的抗涡振性能。研究结果能为大桥抗涡振设计提供依据,也能为同类桥梁抗风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振 部分地锚斜拉桥 双边箱主梁 抑振措施 力系数 气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工三矿34204辅运巷锚杆尾部断裂受力分析及技术优化
13
作者 李长浩 《山西煤炭》 2025年第1期9-17,共9页
针对井工三矿34204辅运巷掘进工作面的锚杆断裂现象,运用断裂力学和岩体块体理论分析了该矿锚杆支护技术在应用中存在锚杆断裂的问题,以及锚杆的断裂形式、原因,计算了锚杆受力情况,建立了锚杆受力模型,得出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大小表达式... 针对井工三矿34204辅运巷掘进工作面的锚杆断裂现象,运用断裂力学和岩体块体理论分析了该矿锚杆支护技术在应用中存在锚杆断裂的问题,以及锚杆的断裂形式、原因,计算了锚杆受力情况,建立了锚杆受力模型,得出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大小表达式;利用K准则计算出在不同轴力和不同角度条件下锚杆发生断裂时裂纹和临界尺寸大小,得出锚杆的断裂原因是球形垫圈和托盘之间有剪切力作用,提出了锚杆配件作用分析及提高支护质量的方法;对锚杆配件托盘、球形垫圈、螺母和锚杆钢筋等级进行技术优化。通过现场施工,测试不同角度的锚杆受力情况,前后对比确定选择的锚杆及配件符合要求,从而解决锚杆尾部断裂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尾部断裂 受力分析 脆性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条件下深大基坑二次借力传力支护体系分析与实践
14
作者 孙军 彭丽云 +1 位作者 刘兵科 黄睿嘉 《市政技术》 2025年第1期111-118,共8页
以北京某改造复建项目深大基坑工程为例,针对其周边存在障碍物影响支护的问题,提出不支护、半支护和全支护3种方案;通过Midas GTS/NX软件从变形和受力的角度对上述方案进行了分析,比选得到了最优方案,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同时对该方... 以北京某改造复建项目深大基坑工程为例,针对其周边存在障碍物影响支护的问题,提出不支护、半支护和全支护3种方案;通过Midas GTS/NX软件从变形和受力的角度对上述方案进行了分析,比选得到了最优方案,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同时对该方案提出的由斜拉锚索配合水平对拉锚杆形成的二次借力传力支护体系进行了重点分析。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当不支护或半支护时,基坑将出现失稳现象;而全支护时,竖井北侧供力源斜拉锚索提供的拉力大于基坑侧借力源对拉锚杆稳定基坑所需的拉力,且在该支护体系作用下,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可以满足规范要求。此外,现场监测数据研究发现,监测结果与全支护模拟计算结果变化趋势一致且数值接近,文中提出的基于二次借力传力的全支护方案合理有效,建立的数值模型能有效反映工程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大基坑工程 二次借力传力支护体系 数值模拟 斜拉锚索 对拉锚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煤层动压影响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15
作者 张旭峰 《能源与节能》 2025年第1期133-135,139,共4页
为实现厚煤层动压影响巷道围岩变形的有效控制,以15202回风巷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回风巷原支护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全断面强力锚索及施加高预紧力,以控制围岩的变形情况,并配套可调心W型托盘、 W型钢带、钢筋梁等护表结构。工程... 为实现厚煤层动压影响巷道围岩变形的有效控制,以15202回风巷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回风巷原支护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全断面强力锚索及施加高预紧力,以控制围岩的变形情况,并配套可调心W型托盘、 W型钢带、钢筋梁等护表结构。工程应用后,15202回风巷支护用锚索未出现失效情况,巷道顶板、左帮、右帮最大变形量分别为33、 28、 16 mm,围岩变形量整体较小,有效控制了动压影响下巷道围岩的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 采动压力 全锚索支护 高预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damage-stress loss coupling model of rock and prestressed anchor cable in dry-wet environment
16
作者 Yu Zhao Huasu Wang +3 位作者 Jing Bi Zhijun Wu Chaolin Wang Jiabao M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1451-1467,共17页
The loss of anchoring force is one of the problems to be solved urgently.The anchorage loss is a key factor causing the failure of anchoring engineering,so it is crucial to study the time-dependent variation of anchor... The loss of anchoring force is one of the problems to be solved urgently.The anchorage loss is a key factor causing the failure of anchoring engineering,so it is crucial to study the time-dependent variation of anchoring force.Alternating dry and wet(D-W)conditions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deformation of rock.The anchoring system is composed of anchoring components and rock mass,and thus rock deformation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loss of anchoring force.Quantifying rock deformation under the effects of D-W cycles is a prerequisite to understanding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loss of anchoring force in anchor bolts.In this study,we designed an anchoring device that enabled real-time monitoring of the variation in strain during D-W periods and rock testing.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measurements showed that under D-W conditions,the increment in porosity was smaller for prestressed rock than unstressed rock.The trends of prestress loss and strain variation are consistent,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haracteristic intervals:rapid attenuation stage,slow attenuation stage and relatively stable stage.At the same stress level,the rate of stress loss and strain for the soaking specimen was the highest,while that of the dried specimen was the lowest.In the same D-W cycling conditions,the greater the prestress,the smaller the strain loss rate of the rock,especially under soaking conditions.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re structure and physical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dicated that prestress could effectively suppress damage caused by erosion related to D-W cycles.The study reveals the fluctuation behavior of rock strain and prestress loss under D-W conditions,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effectively controlling anchoring loss and ideas for inventing new anchoring compon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W cycles anchoring force loss Coupled model Pore structure Prestressed devi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锚索捻距与拉伸力学性能及锚固效果关系研究
17
作者 刘少伟 窦智 +2 位作者 付孟雄 贾后省 王宝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80-91,共12页
矿用锚索主要由多根钢绞线缠绕而成,具有可弯曲、抗破断能力强及成本低廉等优点,在煤矿巷道围岩,特别是巷道顶板稳定性控制中广泛采用。捻距是制作锚索的重要参数之一,当选取煤矿锚索时,因了解尚浅而往往忽略这一参数。为探究捻距参数... 矿用锚索主要由多根钢绞线缠绕而成,具有可弯曲、抗破断能力强及成本低廉等优点,在煤矿巷道围岩,特别是巷道顶板稳定性控制中广泛采用。捻距是制作锚索的重要参数之一,当选取煤矿锚索时,因了解尚浅而往往忽略这一参数。为探究捻距参数对锚索拉伸力学性能与锚固效果是否存在影响,论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初步厘清了捻距参数对锚索拉伸时的几何变形特征的影响,明晰了其对锚索锚固力的影响机制。基于试验获得的锚索拉伸及锚固拉拔数据构建数值模拟模型,与井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得到了捻距与其极限拉伸载荷、最大锚固力的关系式,获取了能够充分发挥锚索拉伸力学性能与锚固效果的最佳捻距。研究结果表明:当锚索受到拉伸时,在一定范围内捻距与延伸率的关系为负相关,与拉伸极限载荷的关系为正相关;锚索-锚固剂界面存在一定的几何匹配关系,当捻距减小至其13倍公称直径时,最大锚固力随着捻距的减小而增大;综合分析锚索极限拉伸载荷与最大锚固力等因素发现,能够充分发挥锚索拉伸力学性能与锚固效果的最佳捻距为13~14倍公称直径。研究成果增加了锚索捻距对拉伸力学性能影响的认识,明晰了对其锚固机制的理解,为锚索制作及选取煤矿锚索提供了参考及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锚索 锚索极限载荷 锚索锚固力 锚索锚固效果 最佳捻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杆岩体界面载荷传递规律及锚固长度设计
18
作者 赵同彬 李龙飞 +2 位作者 邢明录 张玉宝 王学斌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为揭示巷道围岩锚固界面脱粘失效机理,量化锚杆支护设计参数,采用三线性粘结滑移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对轴向载荷作用下锚固脱粘失效全过程中,锚固段界面剪应力、锚杆轴力分布演化规律以及界面极限锚固力进行研究,根据锚固段长度不同,得到... 为揭示巷道围岩锚固界面脱粘失效机理,量化锚杆支护设计参数,采用三线性粘结滑移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对轴向载荷作用下锚固脱粘失效全过程中,锚固段界面剪应力、锚杆轴力分布演化规律以及界面极限锚固力进行研究,根据锚固段长度不同,得到两种界面剪应力分布演化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当锚固长度较短时,界面剪应力存在全长软化阶段;当锚固长度较长时,界面剪应力存在弹性-软化-滑移三段共存阶段。锚固粘结界面弹性段、软化段、摩擦段内的剪应力分别呈现双曲余弦函数衰减分布、余弦函数上升分布、均匀分布规律,锚杆轴力随界面剪应力分布演化呈现多种形态的衰减分布规律。根据锚固界面模型解析计算获得极限锚固力,当不考虑脱粘摩擦力时,极限锚固力随锚固长度的增加趋近于某一固定值;当考虑脱粘摩擦力时,增加锚固长度能够持续提高锚固界面安全系数。研究成果可为锚固机制分析、锚杆支护参数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固界面 粘结滑移模型 剪应力分布 极限锚固力 锚固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铁合建钢混板-桁斜拉桥悬挑式钢锚箱受力特性及结构优化
19
作者 施洲 周勇聪 +3 位作者 江峰 刘振标 夏正春 印涛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60,共11页
为研究大跨度公铁合建钢混板-桁斜拉桥主梁悬挑式索梁钢锚箱结构的受力特性及结构优化,以主跨808 m的洪奇沥特大桥钢锚箱为背景,采用仿真分析方法,研究钢锚箱3个设计方案主要板件应力、焊缝应力以及推荐方案锚箱节点的传力特性和锚箱参... 为研究大跨度公铁合建钢混板-桁斜拉桥主梁悬挑式索梁钢锚箱结构的受力特性及结构优化,以主跨808 m的洪奇沥特大桥钢锚箱为背景,采用仿真分析方法,研究钢锚箱3个设计方案主要板件应力、焊缝应力以及推荐方案锚箱节点的传力特性和锚箱参数对钢锚箱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锚箱尺寸较大、顶底板加肋方案的主要板件应力最大为300 MPa,小于其他2种方案,且6条焊缝的最大应力和应力不均匀系数较优,因此确定该方案为最终设计方案;索力首先由锚垫板直接向钢锚箱顶、底板和内外腹板较为均匀传递,最终边弦杆底板、内腹板和外腹板分别承担了22.2%,46.4%和31.4%的索力;节点处副桁斜杆、近桥塔侧和远桥塔侧边弦杆、混凝土桥面、节点横梁分别传递约66.71%,9.72%,9.32%,9.68%和4.56%的斜拉索竖向分力;板件应力随顶底板厚度增加而减小,顶底板深入边弦杆长度增加可以降低底板-内腹板焊缝峰值应力,顶底板间距减小可降低内外腹板和顶底板与锚垫板接触区域应力;顶底板厚44 mm、锚箱顶底板深入边弦杆长度1800 mm、顶底板间距660 mm时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铁合建斜拉桥 索梁钢锚箱 受力特性 传力特性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嵌固段桩前土体弹塑性变形的锚索微型桩群计算模型研究
20
作者 朱彦鹏 成栋 +1 位作者 杨奎斌 刘东瑞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0-202,共13页
锚索微型桩群在中小型边坡治理及边坡紧急抢险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现有的计算模型对嵌固段桩前土体塑性变形及桩侧土体受力变形连续性考虑较少。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根据锚索微型桩群加固土质边坡的特点,以潜在滑裂面位置为分界线,... 锚索微型桩群在中小型边坡治理及边坡紧急抢险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现有的计算模型对嵌固段桩前土体塑性变形及桩侧土体受力变形连续性考虑较少。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根据锚索微型桩群加固土质边坡的特点,以潜在滑裂面位置为分界线,将微型桩群分为受荷段与嵌固段进行分析。对于受荷段,将桩间土简化为水平土弹簧,有效考虑桩间土力的传递作用;对于嵌固段,采用理想弹塑性p-y曲线分析桩-土相互作用。其次,将冠梁处预应力锚索简化为弹性支座,将其作用力转移至后排桩桩顶,再由桩顶冠梁重分配至各排桩桩顶处,从而达到对桩顶位移的约束作用。最后,以帕斯捷尔纳克(Pasternak)双参数地基梁法为基础,建立考虑嵌固段桩前土体弹塑性变形及桩侧土体受力变形连续性的锚索微型桩群有限差分计算模型,并迭代求解得到该结构的水平位移与内力。利用该计算模型分别对微型桩群与锚索微型桩群加固土质边坡进行算例计算,与试验、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并探讨土体剪切刚度、锚索束及桩径对该锚索微型桩群水平位移与内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嵌固段桩前土体塑性变形及桩侧土体受力变形连续性对微型桩的水平位移与内力有较大影响;随着锚索束的增加,桩身最大正弯矩及水平位移均不断减小,可通过增设锚索束达到控制桩身变形与内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微型桩 锚索 内力与变形 理想弹塑性p-y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