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电网330 kV尖樊线人工短路试验中接地距离保护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怀强 张健康 +3 位作者 蒋嘉桁 任龙飞 张晨浩 宋国兵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4,90,共9页
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场站的故障特征对传统距离保护的附加阻抗产生了新的影响,导致保护性能降低。而现有距离保护适应性研究缺乏对单相接地故障场景的分析。为此,结合西北电网于尖樊线进行的2次人工短路试验数据,基于多种控制策略下的... 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场站的故障特征对传统距离保护的附加阻抗产生了新的影响,导致保护性能降低。而现有距离保护适应性研究缺乏对单相接地故障场景的分析。为此,结合西北电网于尖樊线进行的2次人工短路试验数据,基于多种控制策略下的风电场故障特征,分析单相接地故障下接地距离保护附加阻抗系数,进而判断保护适应性。研究发现网侧保护附加阻抗系数较小,两侧电源故障电流对保护影响较小;而风电场侧保护附加阻抗系数较大,两侧电源故障电流对保护影响较大,导致保护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场站送出线 风电场 人工短路试验 故障特征 接地距离保护 附加阻抗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侧故障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思源 徐东旭 +2 位作者 梅念 付颖 刘崇茹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8-54,共7页
对于直流侧双极性短路故障,首先分析了故障通路对电容闭锁充电以及故障对交流侧功率的影响,然后对如何减少故障对交流侧无功的影响提出了建议。对于直流侧单极接地故障,通过仿真换流站不同接地电阻下,故障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对接地电... 对于直流侧双极性短路故障,首先分析了故障通路对电容闭锁充电以及故障对交流侧功率的影响,然后对如何减少故障对交流侧无功的影响提出了建议。对于直流侧单极接地故障,通过仿真换流站不同接地电阻下,故障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对接地电阻的选择提供了建议。对于直流侧断线故障,分析了故障发生后控制器的作用,并给出了不同控制方式下,故障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此外,就双极短路和断线故障后闭锁时刻对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在PSCAD/EMTDC中建立HBSM-MMC模型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M 双极性短路故障 单极短路故障 断线故障 短路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路故障对部分接地方式下220kV变压器影响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蒋伟 吴广宁 +3 位作者 黄震 曹晓斌 王声学 苏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98-101,共4页
220kV变压器通常采用部分接地方式,因系统容量增加,短路故障引发变压器故障时有发生。分析了220kV变压器中性点绝缘承受过电压的能力,计算了220kV变压器承受短路的限度,以及单相短路时中性点的过电压。结合实例,分析了单相短路和非全相... 220kV变压器通常采用部分接地方式,因系统容量增加,短路故障引发变压器故障时有发生。分析了220kV变压器中性点绝缘承受过电压的能力,计算了220kV变压器承受短路的限度,以及单相短路时中性点的过电压。结合实例,分析了单相短路和非全相运行时对不接地变压器中性点绝缘的影响,以及各种短路故障时接地变压器的耐热稳定性和耐动稳定性。指出短路故障通常不会直接导致中性点绝缘击穿,但若有其他过电压共同作用,则很可能会引起中性点绝缘击穿;而通过中性点直接接地变压器的短路电流已经很接近其承受短路的限度,建议采取限流措施,或者改变220kV变压器的接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部分接地 短路故障 中性点绝缘 非全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内短路电流分流系数实测和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谦 蒋愉宽 肖磊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060-2065,共6页
变电站内发生单相短路接地故障后,真正引发安全问题的是入地电流部分,而不是总的短路故障电流。入地电流部分所占比重越大,其引发的安全问题也更严重。分流系数表征了接地网或架空地线对故障电流的分流能力,可以用于分析短路电流的分布... 变电站内发生单相短路接地故障后,真正引发安全问题的是入地电流部分,而不是总的短路故障电流。入地电流部分所占比重越大,其引发的安全问题也更严重。分流系数表征了接地网或架空地线对故障电流的分流能力,可以用于分析短路电流的分布情况。对某变电站内的单相短路接地故障电流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现场实测,并与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实测与模拟计算结果相一致,地线分流系数较大。模拟计算可以用于分析变电站内发生短路故障时的地线分流系数,为工程实际提供参考,应用该算法分析了影响地线分流系数的主要因素和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变电站接地电阻较大或出线数量较少时,地线分流系数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短路故障 短路电流 地线 分流系数 接地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两相接地短路故障定位与供电恢复 被引量:21
5
作者 刘健 张小庆 +1 位作者 张志华 赵树仁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5-110,共6页
为了解决配电网两相接地短路故障处理问题,对两相接地短路故障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接地相过流信息连贯性的接地故障区域定位判据,指出了为实现两相接地短路故障区域定位,需要对三相过流信息分别采集和上报。以使受影响的负荷... 为了解决配电网两相接地短路故障处理问题,对两相接地短路故障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接地相过流信息连贯性的接地故障区域定位判据,指出了为实现两相接地短路故障区域定位,需要对三相过流信息分别采集和上报。以使受影响的负荷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供电为原则,针对不允许单相接地运行和允许单相接地运行2种情形,分别给出了两相接地短路故障隔离和供电恢复策略的生成方法。结合典型案例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说明,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准确定位和隔离接地故障区域,可以使受影响的负荷最大限度地恢复供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自动化 馈线自动化 接地短路 故障定位 故障恢复 网络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排列熵的输电线路故障诊断 被引量:18
6
作者 姜媛媛 刘朋 +1 位作者 王康 程浩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25-1030,共6页
针对现有电力系统输电线路故障信号分析方法中,故障信号特征遗失并难以反映故障信号本质特征等问题,提出基于变分模态分解与排列熵(VMD-PE)的输电线路故障诊断方法。以输电线路单相接地短路故障为例,选取IEEE 14节点标准测试系统,以单... 针对现有电力系统输电线路故障信号分析方法中,故障信号特征遗失并难以反映故障信号本质特征等问题,提出基于变分模态分解与排列熵(VMD-PE)的输电线路故障诊断方法。以输电线路单相接地短路故障为例,选取IEEE 14节点标准测试系统,以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的电流作为故障信号,首先对各相故障信号进行VMD分解,然后对分解后的故障信号作二次PE分析,基于各相故障信号的最终总PE值识别输电线路故障,并与小波变换-PE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VMD-PE方法更能有效地诊断出输电线路的故障所在相,可准确可靠的用于输电线路的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故障诊断 变分模态分解 排列熵 接地短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压直流配电系统的主动保护研究 被引量:59
7
作者 吴鸣 刘海涛 +4 位作者 陈文波 苏剑 季宇 孙丽敬 王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91-899,共9页
分布式发电和储能的大量接入、直流负荷的快速增长、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直流配电越来越受关注。直流配电系统将会成为未来配电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直流配电保护是直流配电系统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亟需深入研究。针... 分布式发电和储能的大量接入、直流负荷的快速增长、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直流配电越来越受关注。直流配电系统将会成为未来配电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直流配电保护是直流配电系统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亟需深入研究。针对中低压直流配电网中常见的短路、接地、环网、交直流混接、绝缘下降等典型故障类型,该文分析了这些故障的特点和发展过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主动保护方案,即将直流保护与电力电子变换器有效集成,基于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和运行机理,保护动作逻辑与器件控制逻辑协调配合,实现快速保护和故障自然隔离。该文阐述了直流主动保护的应用场景,分析了主动保护各功能的实现原理和方法,论述了直流配电系统的短路主动保护和接地主动保护,以及直流环网、交直流混接故障的出现机理和基于主动保护的解决方法。最后通过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主动保护能够有效可以实现故障的快速切断和准确隔离,从而保障系统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系统 主动保护 主动式短路故障保护 主动式接地故障保护 交直流混接 直流环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二次配合的配电网故障处理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健 张志华 +1 位作者 吴水兰 芮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6,共6页
针对短馈线继电保护配合和中性点非有效接地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处理问题,分别提出了一种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协同配合的解决方案。采取在故障率较高的分支断路器处配置限流电抗器的方法,实现分支线故障快速切除而不影响馈线其他部分正常... 针对短馈线继电保护配合和中性点非有效接地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处理问题,分别提出了一种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协同配合的解决方案。采取在故障率较高的分支断路器处配置限流电抗器的方法,实现分支线故障快速切除而不影响馈线其他部分正常供电。采用故障相接地实现及时可靠熄弧,并利用故障相接地前后和故障相接地断开前后系统零序电压和各处零序电流的变化规律,实现单相接地选线、定位和选段跳闸。论述了所提出解决方案的工作原理,详细分析了关键技术问题。基于所提出原理研制出的产品都经过测试验证了其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 相间短路 单相接地 熄弧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自动化主站的容错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30
9
作者 刘健 张志华 张小庆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6-11,共6页
为了提高配电网的故障处理性能,建议采用多重化配置反映开关状态的辅助接点和"三取二"原则以提高开关状态信息采集的容错性能的方法。论述了一种利用电气量的关联关系实现开关状态容错的方法,以及可以应用于中压配电网相间短... 为了提高配电网的故障处理性能,建议采用多重化配置反映开关状态的辅助接点和"三取二"原则以提高开关状态信息采集的容错性能的方法。论述了一种利用电气量的关联关系实现开关状态容错的方法,以及可以应用于中压配电网相间短路故障定位、单相接地故障定位以及基于故障投诉信息的低压配电网故障研判中的基于贝叶斯法的容错故障定位方法。并给出了在单相接地定位中的应用例子,分析结果表明所建议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配电自动化 相间短路故障 单相接地 故障报修 故障定位 容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GW与普通地线构成的双地线系统中单相短路电流分流的计算 被引量:12
10
作者 许高雄 赵大平 +3 位作者 戚力彦 丁慧霞 贾美健 张渝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9-232,共4页
单相短路电流分布的准确计算对输电系统的安全有重要影响。文中说明了双侧消去法的特点,采用回路法对短路电流分布进行了量化计算和算例验证,将计算结果与双侧消去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讨论了普通地线绝缘间隙不击穿情况下短路电流分布... 单相短路电流分布的准确计算对输电系统的安全有重要影响。文中说明了双侧消去法的特点,采用回路法对短路电流分布进行了量化计算和算例验证,将计算结果与双侧消去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讨论了普通地线绝缘间隙不击穿情况下短路电流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回路法得到的短路电流分布与双侧消去法的结果一致,证明了采用回路法计算的结果是正确的;假定绝缘间隙不击穿时,相应线路段的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tical fiber composite overhead ground wire,OPGW)要承受更大的电流,为实现OPGW与普通地线匹配,降低实际线路成本,绝缘间隙整定时,确保绝缘间隙击穿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孔法 单相短路故障 短路电流分布 光纤复合 架空地线 环路电流 杆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电力网络短路电流分布及地网分流系数 被引量:36
11
作者 文习山 胡建平 唐炬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233-2240,共8页
为改进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电流的计算,将变压器的相分量模型与传统相分量法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连接有任意回输电线路(包括架空线路和地下电缆)的变电站发生接地短路时故障电流分布和地网分流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软件FC... 为改进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电流的计算,将变压器的相分量模型与传统相分量法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连接有任意回输电线路(包括架空线路和地下电缆)的变电站发生接地短路时故障电流分布和地网分流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软件FCDFGS。通过软件计算与现场实测的比较,验证了测量方法的正确性与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对影响地网分流系数的主要因素进行计算、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靠近变电站10~15个档距的参数对其影响很大,且各参数在达到一定值后,地网分流系数呈现"饱和效应"。最后提出了降低地网入地短路电流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变压器 接地短路 相分量法 故障电流分布 地网分流系数(CDF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内短路电流分流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8
12
作者 张波 吴锦鹏 +3 位作者 肖红 范荣全 朱健 黄晓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20-728,共9页
变电站内发生短路故障时,真正带来安全问题的是入地故障电流,而变压器和架空线路会影响电流分布,因此有必要研究其对分流系数的影响。鉴于此,基于相分量的回路电流法,计算分析了变压器及非故障侧线路对分流系数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 变电站内发生短路故障时,真正带来安全问题的是入地故障电流,而变压器和架空线路会影响电流分布,因此有必要研究其对分流系数的影响。鉴于此,基于相分量的回路电流法,计算分析了变压器及非故障侧线路对分流系数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变压器及变电站相关参数和架空线路相关参数对分流系数的影响;此外,还分析了变电站接地电阻与地电位升的关系。结果表明:变压器及非故障侧线路对电流分布有较大的影响;考虑变压器及非故障侧线路情况下对影响分流系数的因素进行分析,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工程参考价值;变电站接地电阻的增加虽减小了分流系数,但提高了地电位升。因此,在计算分流系数时应当考虑变压器及非故障侧线路,同时变电站接地降阻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站内短路 分流系数 相分量模型 回路电流法 变压器 架空线路 地电位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kV铁路输电线路故障信息综合处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邵华平 何正友 +1 位作者 钱清泉 覃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69-872,共4页
通过对10kV铁路自闭、贯通输电线路特点的分析,研究了其相间短路、单相接地等不同故障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故障信息综合处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分析采集到的数据,由远方控制单元判定故障类型且将故障数据报文送往调度中心,该中心根... 通过对10kV铁路自闭、贯通输电线路特点的分析,研究了其相间短路、单相接地等不同故障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故障信息综合处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分析采集到的数据,由远方控制单元判定故障类型且将故障数据报文送往调度中心,该中心根据判据判定出故障区段:对于相间短路,调度中心会自动启动相应的程控卡片,快速切除故障区段;对于单相接地,在工作站上会自动报警.同时,为系统设计了换相算法、单相接地算法和故障检测判别流程等.换相算法以配电所为参考来拟订其物理相序,其余开关站或配电所的物理换相位置则通过矩阵与配电所参考物理相位置的乘积获得.试验和现场运行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及时、准确地判别故障位置和故障相以及故障类型等,大大缩短了故障查找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故障信息 远程传输单元 调度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数据中心与变电站共站时工频短路故障主动防护策略 被引量:6
14
作者 何金良 刘吉克 +2 位作者 祁征 王志岗 张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158-4167,共10页
云数据中心与高压变电站共站建设时,高压变电站侧工频接地短路故障会危及通信云数据中心的设备及人员的安全。分析了高压变电站对通信云数据中心的综合危险影响,提出了不同类型的通信局站的综合危险影响允许值,云数据中心对应允许值为2 ... 云数据中心与高压变电站共站建设时,高压变电站侧工频接地短路故障会危及通信云数据中心的设备及人员的安全。分析了高压变电站对通信云数据中心的综合危险影响,提出了不同类型的通信局站的综合危险影响允许值,云数据中心对应允许值为2 000 V。云数据中心设备及人身的安全性可通过缩短故障时间来提高人身安全电压及设备绝缘耐受电压来得到改善,将故障切除时间从保守的3 s缩短到100 ms,人身允许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可提高4.48倍,线缆、二次设备、微机保护装置、计算机的绝缘耐受电压至少提高24.4%。提出了通过在变电站侧降低地电位升和缩短故障切除时间来确保接地故障时共站址通信云数据中心安全的主动防护策略,并建议通信云数据中心与变电站接地系统共站址时对应的变电站地电位升允许值为2 k V、故障切除时间为100 ms、接地电阻限值为0.1Ω。该工作为云数据中心与高压变电站共站建设的工频短路故障危害的防护问题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数据中心 变电站 短路故障 地电位升 人身安全 绝缘耐受特性 联合接地 防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冰绝缘地线架设对变电站接地网的安全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奎 吴广宁 +3 位作者 曹晓斌 李瑞芳 易志兴 罗蜀彩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656-3662,共7页
为对地线进行直流融冰,地线进行了融冰绝缘化改造。地线绝缘化改造将会影响短路电流在变电站地网和地线中的分配,从而影响变电站接地网的安全。利用ATP-EMTP软件建立地线融冰绝缘化改造的变电站短路模型,研究了融冰绝缘地线架设对变电... 为对地线进行直流融冰,地线进行了融冰绝缘化改造。地线绝缘化改造将会影响短路电流在变电站地网和地线中的分配,从而影响变电站接地网的安全。利用ATP-EMTP软件建立地线融冰绝缘化改造的变电站短路模型,研究了融冰绝缘地线架设对变电站地网安全的影响,并提出改进地网安全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融冰绝缘架设地线将会导致变电站地网分流系数增大,从而影响变电站的接地安全;融冰绝缘架设地线的地网分流系数变化主要受变电站接地电阻和输电线路进出回路数影响;对于地网分流系数设计小于50%的变电站,应重新校验地线绝缘化后的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变电站附近杆塔的地线接地可有效提高变电站地网安全性能,最佳接地杆塔基数为6~8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融冰 融冰绝缘地线 变电站 短路故障 分流系数 跨步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线路故障在线检测与分段定位系统 被引量:4
16
作者 董爱华 李良 +1 位作者 孙士栋 周世华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9-542,共4页
针对目前架空线路故障检测准确性低和借助GSM通信网络传输线路故障信息成本高的现状,介绍了以工控机为核心的架空线路故障在线检测与分段定位系统。将软件与硬件结合、电流变化率与零电流检测方法并用,提高了线路短路故障检测的准确性;... 针对目前架空线路故障检测准确性低和借助GSM通信网络传输线路故障信息成本高的现状,介绍了以工控机为核心的架空线路故障在线检测与分段定位系统。将软件与硬件结合、电流变化率与零电流检测方法并用,提高了线路短路故障检测的准确性;将相电压信号与5次谐波电流信号相融合,提高了接地故障检测线路的准确性;采用Zigbee无线传输芯片制成独立的信号传输系统,既降低了系统的运行成本,又保证了信号的可靠传输。以组态王6.51软件为开发平台,设计出了具有多种功能的监控程序和显示画面。该系统已在现场投入运行,运行情况良好,并顺利通过了技术结题验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线路 短路故障 接地故障 在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区域配电系统建模与故障仿真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威 施伟锋 张俊深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46,共5页
船舶区域配电系统作为船舶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用于电力推进船舶和军用舰船,目前其故障与安全可靠性研究成为国际研究热点之一。运用计算机数字仿真技术建立了某电力推进船舶区域配电系统数字仿真模型,仿真了系统正常运行、单相接地故障... 船舶区域配电系统作为船舶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用于电力推进船舶和军用舰船,目前其故障与安全可靠性研究成为国际研究热点之一。运用计算机数字仿真技术建立了某电力推进船舶区域配电系统数字仿真模型,仿真了系统正常运行、单相接地故障和三相短路故障的工况,分析了不同故障类型及同一故障类型发生在系统不同区域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其数据对船舶区域配电系统的设计、调试及控制方法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舰船工程 船舶区域配电系统 故障仿真分析 船舶电力系统建模 单相接地 三相短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微机直流操作回路接地检测和短路保护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登福 王东 +2 位作者 董继民 张忠元 冯书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3-56,共4页
直流操作回路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接地点的难以准确定位和缺乏有效的直流短路保护等原因,导致有时发生电力主设备损坏的重大事故。因此,对直流操作回路接地点的准确定位和短路保护装置的研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作者首次将交流系统三段式电... 直流操作回路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接地点的难以准确定位和缺乏有效的直流短路保护等原因,导致有时发生电力主设备损坏的重大事故。因此,对直流操作回路接地点的准确定位和短路保护装置的研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作者首次将交流系统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概念及逻辑判据应用于直流操作回路,构成了三段式直流短路保护,同时提出了以霍尔电桥检测直流操作回路接地故障的新方法,并根据其原理研制了相应的装置。数值仿真和模拟试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克服直流操作回路分布电容电流的影响,准确检测出直流操作回路接地故障,并能准确快速地识别并切除直流操作回路的短路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 直流操作回路 接地检测 短路保护装置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 kV换流站交流人工短路试验中电流分布测试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仪 黄曹炜 +3 位作者 蒙泳昌 马御棠 周仿荣 何金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27-834,共8页
单相对地短路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故障,而短路电流的分布对接地网安全性评估非常重要,由于短路试验非常复杂,现场实测数据非常少,相关测试数据非常宝贵,目前换流站发生短路时故障电流的分布尚未有详细的研究结果。为此首次开展了针对... 单相对地短路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故障,而短路电流的分布对接地网安全性评估非常重要,由于短路试验非常复杂,现场实测数据非常少,相关测试数据非常宝贵,目前换流站发生短路时故障电流的分布尚未有详细的研究结果。为此首次开展了针对±500 k V换流站的短路电流分流测试,基于±500 k V富宁换流站交流人工短路试验,通过理论和仿真分析短路电流的流向和分流大小,制订了短路电流分布测试方案,给出了短路杆塔接地引下线、短路线路架空地线,和换流站非短路交、直流线路地线以及变压器中性点电流实测结果,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PSCAD仿真对比与分析总结。结果表明:短路电流约有40%直接通过杆塔入地,60%进入杆塔地线,其中约20%的短路电流通过短路线路地线流向远方电源侧,约30%的短路电流通过换流站地网入地,而通过非故障线路地线及变压器中性点的电流均≤7%,比例较小,交流侧短路时,直流侧线路地线分流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短路试验 换流站 短路电流分布 输电线路 地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相间接地短路故障引起的负荷损失事故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雄平 罗向东 《广东电力》 2009年第2期63-67,共5页
分析和研究了一起复杂相间接地短路故障引起的大量负荷瞬间损失事故。根据能量管理系统(energymanagement system,EMS)的事故追忆、功角测量装置(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的波形及故障录波,对事故过程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负荷... 分析和研究了一起复杂相间接地短路故障引起的大量负荷瞬间损失事故。根据能量管理系统(energymanagement system,EMS)的事故追忆、功角测量装置(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的波形及故障录波,对事故过程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负荷损失的主要原因是系统电压在事故过程中瞬间降低,用户侧设备低压、失压保护或脱扣装置动作跳闸所致。采用BPA分析计算软件,对事故进行了模拟仿真,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际故障时所采集到电压变化曲线趋势及规律基本一致。最后,对类似事故的防范措施及用户侧低压、失压脱扣装置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间接地短路故障 负荷损失 模拟仿真 用户侧 脱扣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