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6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阿司匹林包合物微孔渗透泵片制备及释药机制考察
1
作者
聂琴
吴静澜
+3 位作者
罗坤顺
徐剑
张永萍
傅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3,共10页
依次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设计结合响应面法,以释放度为评价指标,优化了阿司匹林包合物微孔渗透泵片的最佳制备工艺。首先制备β-环糊精阿司匹林包合物,再以醋酸纤维素为包衣材料、聚乙二醇4000为致孔剂制备阿司匹林包合物微孔...
依次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设计结合响应面法,以释放度为评价指标,优化了阿司匹林包合物微孔渗透泵片的最佳制备工艺。首先制备β-环糊精阿司匹林包合物,再以醋酸纤维素为包衣材料、聚乙二醇4000为致孔剂制备阿司匹林包合物微孔渗透泵片。体外释放度试验表明,该工艺制备的阿司匹林包合物微孔渗透泵片与市售阿司匹林肠溶片在人工胃液中0~2 h内累积释放率分别为1.5%和1.6%;将释放介质调至pH 6.8后,两种剂型在10 h时的累积释药量无显著差异。此外,该包合物微孔渗透泵片在12 h内呈现零级释放且释放较完全(累积释放率>90%),提示有可能减轻药物对胃黏膜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微孔渗透泵片
星点设计
释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硝苯地平口服渗透泵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特性
被引量:
16
2
作者
叶琳琳
蒋国强
+2 位作者
陈军
马建国
丁富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28-630,647,共4页
研制了单室单层硝苯地平口服渗透泵片 ,考察了片剂配方和主要制备参数、实验条件参数对药物释放速率的影响。在大量实验基础上 ,对硝苯地平口服渗透泵片的配方和制备参数进行优化 ,所确定的最优片芯配方为 (以片为基准 ) :硝苯地平 30m...
研制了单室单层硝苯地平口服渗透泵片 ,考察了片剂配方和主要制备参数、实验条件参数对药物释放速率的影响。在大量实验基础上 ,对硝苯地平口服渗透泵片的配方和制备参数进行优化 ,所确定的最优片芯配方为 (以片为基准 ) :硝苯地平 30mg ,β 环糊精 98 3mg ,聚环氧乙烷10mg ,聚乙烯吡咯烷酮 2 1 2 5mg ,渗透活性物质 14 0 4mg ;最佳孔径为 5 0 0 μm。依据最优方案制备的硝苯地平口服渗透泵片经体外释放度测定表明 ,在 2 1h内该渗透泵制剂形态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苯地平
口服渗透泵片
制备
体外释药特性
药物控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控释制剂释放动力学评价理论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继稳
陈军
+1 位作者
高美华
陈立兵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建立控释制剂释放动力学的评价新理论和模型。方法:针对控释制剂具有零级释放动力学基本特征,结合控释制剂释放度及其变化速率的曲线特征,阐明控释制剂释放动力学评价的原理。采用新建立的模型,评价市售非洛地平渗透泵片在不同转...
目的:建立控释制剂释放动力学的评价新理论和模型。方法:针对控释制剂具有零级释放动力学基本特征,结合控释制剂释放度及其变化速率的曲线特征,阐明控释制剂释放动力学评价的原理。采用新建立的模型,评价市售非洛地平渗透泵片在不同转速下的控释特征。结果:依据控释制剂释放动力学原理,提出控释度(ICR)、早期释放差异指数(IR-Di)、末端释放差异指数(IRDt)等指标。非洛地平渗透泵片在75,100,150r/min时的体外ICR分别为70.8%,74.8%和64.2%;IRDi和IRDt定量反映了测定因素转速对非洛地平渗透泵片的控释特征的影响。结论:本文提出的控释制剂释放动力学评价理论,可以对控释制剂的不同释放阶段及整体的控释动力学进行定量评价,相关参数为剂型定量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方法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制剂
释放动力学
非洛地平
渗透泵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渗透泵控释胶囊的制备与释药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万常伟
傅红兴
+3 位作者
徐艳艳
赵应征
杨栋
曹高忠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4期511-515,共5页
目的探讨渗透泵控释胶囊的制备方法并研究影响其药物释放的因素,为该渗透泵控释胶囊剂型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对乙酰氨基酚为模型药物,乙酸纤维素为囊膜材料,采用蘸胶工艺结合机械钻孔技术制备渗透泵胶囊壳。通过选择不同的增塑剂、...
目的探讨渗透泵控释胶囊的制备方法并研究影响其药物释放的因素,为该渗透泵控释胶囊剂型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对乙酰氨基酚为模型药物,乙酸纤维素为囊膜材料,采用蘸胶工艺结合机械钻孔技术制备渗透泵胶囊壳。通过选择不同的增塑剂、致孔剂、渗透促进剂等研究其释药行为的规律,并进行线性方程拟合;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药物释放前后囊壳表面的结构。结果以乙酸纤维素量10%的聚乙二醇(PEG)-400作为增塑剂、30%PEG-2000为致孔剂制备的渗透泵胶囊和以药物:聚维酮-K30(PVP-K30)=1:1.3,药物:PVP-K30:氯化钠=2:1:2作为内容物填充时制备的渗透泵胶囊,药物24h平均释放>90%,释放曲线符合零级释药规律。结论渗透泵控释胶囊剂有望发展成为一种新型控释给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泵胶囊
制备
控制释放
对乙酰氨基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附子理中渗透泵片释放度与粉体固有溶出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5
5
作者
陈方伟
郭桢
+2 位作者
李海燕
石森林
张继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9-333,共5页
以附子理中渗透泵片为模型,以处方中各成分的紫外吸收谱总强度为释放度指标,研究制剂中促渗剂、崩解剂的组成和制备工艺对该方物质组释放度的影响。以表层溶解/侵蚀成像系统测定粉体的固有溶出特征,研究渗透泵片释放度与粉体固有溶出特...
以附子理中渗透泵片为模型,以处方中各成分的紫外吸收谱总强度为释放度指标,研究制剂中促渗剂、崩解剂的组成和制备工艺对该方物质组释放度的影响。以表层溶解/侵蚀成像系统测定粉体的固有溶出特征,研究渗透泵片释放度与粉体固有溶出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以乳糖加氯化钠为促渗剂/交联聚维酮用量为5%时,渗透泵片的释放行为最佳。不同促渗剂粉体的固有溶出速率与渗透泵片中物质组的释放速率存在负相关,增加交联聚维酮用量可提高粉体的固有溶出速率和扩散速率,但过量的交联聚维酮会影响渗透泵片的最大累积释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泵片
物质组释放度
固有溶出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均匀设计法优化秋水仙碱渗透泵控释片的衣膜处方
被引量:
4
6
作者
王文苹
谢秀琼
+1 位作者
杨大坚
陈士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1-663,共3页
目的:研制秋水仙碱渗透泵控释片,建立衣膜参数与释药速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均匀设计法获得释药速率与控释衣膜厚度(醋酸纤维素)和增塑剂用量(PEG6000)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回归方程预测并优化处方。结果:回归方程的显著性和准确性...
目的:研制秋水仙碱渗透泵控释片,建立衣膜参数与释药速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均匀设计法获得释药速率与控释衣膜厚度(醋酸纤维素)和增塑剂用量(PEG6000)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回归方程预测并优化处方。结果:回归方程的显著性和准确性较好,据此制备的秋水仙碱渗透泵控释片符合零级释药方式(r=0.9902)。结论: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初级渗透泵控释片的处方简便、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水仙碱
均匀设计
渗透泵
控释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七总皂苷微孔型渗透泵片体外释药数学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
4
7
作者
陈青阳
胡鹏翼
+2 位作者
王文苹
郑琴
杨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8-540,共3页
目的:建立三七总皂苷微孔渗透泵片(MPOP)体外释药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的释药规律进行研究。方法:考察氯化钠(NaCl)和三七总皂苷的不同用量比例对体外累积释药速率的影响,以NaCl用量百分数(%)为横坐标X,累积释药速率(%/h)为纵坐标Y,拟合...
目的:建立三七总皂苷微孔渗透泵片(MPOP)体外释药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的释药规律进行研究。方法:考察氯化钠(NaCl)和三七总皂苷的不同用量比例对体外累积释药速率的影响,以NaCl用量百分数(%)为横坐标X,累积释药速率(%/h)为纵坐标Y,拟合X-Y数学曲线,建立X-Y数学模型。结果:NaCl用量百分数≤60%,药物累积释药速率随着NaCl用量的增加而增大;NaCl用量百分数≥60%,药物累积释药速率随着NaCl用量的增加而减小。结论:由NaCl作为渗透活性物质制备的三七总皂苷微孔渗透泵片体外释药规律与片芯中NaCl和三七总皂苷的用量比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微孔渗透泵片
数学模型
释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苦参碱微孔膜渗透泵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的考察
被引量:
5
8
作者
方瑜
向柏
+1 位作者
潘振华
田志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50-753,共4页
目的:对苦参碱微孔膜渗透泵片的处方和工艺进行研究,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以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处方与工艺。结果:最佳处方:渗压剂由甘露醇和乳糖(1∶1)组成,渗透压活性物质与主药比例为2∶1,包衣液中PEG400为...
目的:对苦参碱微孔膜渗透泵片的处方和工艺进行研究,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以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处方与工艺。结果:最佳处方:渗压剂由甘露醇和乳糖(1∶1)组成,渗透压活性物质与主药比例为2∶1,包衣液中PEG400为醋酸纤维素15%(g/g),释药行为符合零级方程,具有明显的控释特征。结论:苦参碱微孔膜渗透泵片具有良好的体外控释效果,可进一步进行体内释药行为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微孔膜渗透泵片
体外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口服固体缓控释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
9
作者
李腊蕊
朱家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17,共4页
近年来,口服缓控释技术发展迅速,种类繁多,其中典型的给药系统包括骨架片、渗透泵制剂、多单元给药系统等。这几类制剂是口服固体缓控释制剂的研究热点和主流,也是与实际生产应用结合最为紧密的制剂类型。本文综述了这几类口服缓控释制...
近年来,口服缓控释技术发展迅速,种类繁多,其中典型的给药系统包括骨架片、渗透泵制剂、多单元给药系统等。这几类制剂是口服固体缓控释制剂的研究热点和主流,也是与实际生产应用结合最为紧密的制剂类型。本文综述了这几类口服缓控释制剂的最新研究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缓控释
骨架片
渗透泵
多单元给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珍珠菜提取物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
2
10
作者
游本刚
潘海敏
+2 位作者
许琼明
唐丽华
杨世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85-1890,共6页
目的:制备珍珠菜提取物微孔渗透泵控释片。方法:以珍珠菜提取物中芦丁和柚皮素-7-O-葡萄糖苷为指标,通过体外释放度实验对片芯处方及衣膜处方进行单因素筛选,采用相似因子法(f2)对该制剂的释药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并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处方...
目的:制备珍珠菜提取物微孔渗透泵控释片。方法:以珍珠菜提取物中芦丁和柚皮素-7-O-葡萄糖苷为指标,通过体外释放度实验对片芯处方及衣膜处方进行单因素筛选,采用相似因子法(f2)对该制剂的释药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并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处方。结果:最优处方为NaCl用量30%,NaHCO3用量8%,PEG400浓度为2%,衣膜增重4%。结论:制备了珍珠菜提取物微孔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药速度缓慢、平稳,12 h内基本遵从零级释药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菜
微孔渗透泵
正交设计
控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补阳还五缓释片的制备与体外同步释放研究
被引量:
5
11
作者
杨岩涛
吴春英
+3 位作者
周晋
石继连
刘文龙
贺福元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1-1214,共4页
目的:制备补阳还五单室渗透泵缓释片,并考察其主要有效成分"整体受控、同步释放"的情况。方法: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结果:制备了补阳还五单室渗透泵缓释片,并获得了其体外释放的指纹图谱及其成分的体外释放同步性的数据。结论...
目的:制备补阳还五单室渗透泵缓释片,并考察其主要有效成分"整体受控、同步释放"的情况。方法: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结果:制备了补阳还五单室渗透泵缓释片,并获得了其体外释放的指纹图谱及其成分的体外释放同步性的数据。结论:补阳还五单室渗透泵缓释片能够做到多种成分整体受控,符合中药复方用药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
单室渗透泵
缓释
体外释放
整体受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己酮可可碱渗透泵控释片的研制
被引量:
4
12
作者
谢英花
曹德英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2-146,共5页
应用正交设计优化渗透泵控释片片芯处方,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包衣液处方及包衣增重;通过以不同渗透压的溶液作为释放介质,考察其释放机理。制备的3批己酮可可碱渗透泵控释片呈现良好的零级释放特征,体外控释效果好,所制己酮可可碱渗透...
应用正交设计优化渗透泵控释片片芯处方,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包衣液处方及包衣增重;通过以不同渗透压的溶液作为释放介质,考察其释放机理。制备的3批己酮可可碱渗透泵控释片呈现良好的零级释放特征,体外控释效果好,所制己酮可可碱渗透泵控释片遵从以渗透压差为释药动力的渗透泵式释药模式,工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泵控释片
己酮可可碱
释放度
释放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难溶性药物渗透泵型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
13
作者
甘勇
潘卫三
张汝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2002年第2期53-57,共5页
本文从膜厚度、膜的的机械穿透系数、包衣膜内外的渗透压差和药物溶解度四个方面,将难溶性药物制备渗透泵型控释制剂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本文归总之研究,也为中药制剂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难溶性药物
渗透泵型控释制剂
中药制剂
包衣膜
机械穿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七总皂苷渗透泵控释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14
作者
张胜
段洪云
+3 位作者
朱鹏飞
王程程
刘宇
陈立江
《现代畜牧兽医》
2010年第5期65-68,共4页
本试验建立三七总皂苷渗透泵控释片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g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进行含量测定。试验结果:在薄层色谱中检出了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g1;在高效...
本试验建立三七总皂苷渗透泵控释片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g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进行含量测定。试验结果:在薄层色谱中检出了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g1;在高效液相色谱中,三七皂苷R1平均回收率为99.9%(n=9),RSD为1.00%,人参皂苷Rg1平均回收率为99.9%(n=9),RSD为0.83%,人参皂苷Rb1平均回收率为99.4%(n=9),RSD为0.76%。试验表明该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有效控制三七总皂苷渗透泵控释片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渗透泵控释片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方丹参两步释放给药系统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
7
15
作者
袁瑜
戴媚
+3 位作者
周唯兰
谢义鹏
李元波
侯世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根据冠心病发病时间具有时辰节律性的特点,以多剂量给药系统为基础,运用现代药剂学制药新技术和新方法,将控释给药系统与脉冲给药系统相结合,把复方丹参制成两步释放给药系统(零级释放和脉冲释放),即分别制备复方丹参泡腾性渗透泵...
目的根据冠心病发病时间具有时辰节律性的特点,以多剂量给药系统为基础,运用现代药剂学制药新技术和新方法,将控释给药系统与脉冲给药系统相结合,把复方丹参制成两步释放给药系统(零级释放和脉冲释放),即分别制备复方丹参泡腾性渗透泵片和脉冲片。方法将氯化钠、甘露醇(促渗剂)和HPMC(阻滞剂)制成片芯,用醋酸纤维素(含致孔剂)进行包衣制成渗透泵片;将复方丹参、乳糖、羧甲基淀粉钠、丁二酸和微晶纤维素制成片芯,外包隔离层、溶胀层、控释层构成。结果 3批复方丹参泡腾性渗透泵片和脉冲片的释放曲线均具有高度相似性。结论该两步释放给药系统的制备工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
泡腾性渗透泵片
脉冲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普瑞巴林微孔渗透泵片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被引量:
4
16
作者
祝玲
秦超
+2 位作者
吴金莲
陈玉红
尹莉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3-58,共6页
制备日服1次的普瑞巴林微孔渗透泵片,并进行处方优化和释药机制考察。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处方和工艺因素对普瑞巴林释放的影响,并对柠檬酸钠、聚乙二醇400的用量和包衣增重3个因素进行3水平的正交试验。结合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得到...
制备日服1次的普瑞巴林微孔渗透泵片,并进行处方优化和释药机制考察。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处方和工艺因素对普瑞巴林释放的影响,并对柠檬酸钠、聚乙二醇400的用量和包衣增重3个因素进行3水平的正交试验。结合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得到最优处方和工艺,最终处方为普瑞巴林82. 5 mg,微晶纤维素40%,柠檬酸钠27. 5%,硬脂酸镁0. 5%,黏合剂为5%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溶液,包衣液为醋酸纤维素和60%PEG400致孔剂,包衣增重为3%。释药动力学研究表明,所制备的微孔渗透泵片释放机制以渗透压机制为主,受p H影响较小。对普瑞巴林微孔渗透泵片释放曲线进行拟合,显示12 h内的释放曲线与零级方程拟合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 991 6,呈零级动力学特征。所得微孔渗透泵片可有效减缓药物释放,可提高药物安全性和减少用药次数,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瑞巴林
微孔渗透泵片
制备
评价
零级释药动力学
渗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苦参素微孔渗透泵片的研制
被引量:
4
17
作者
吴晓丽
王柏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制备苦参素微孔渗透泵片,并进行处方优化和释药机制考察。方法:采用湿法制粒制备苦参素微孔渗透泵片芯,然后用薄膜包衣法进行包衣,通过释放度测定来考察影响因素;采用中心复合设计优化最佳处方;并对其释药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成...
目的:制备苦参素微孔渗透泵片,并进行处方优化和释药机制考察。方法:采用湿法制粒制备苦参素微孔渗透泵片芯,然后用薄膜包衣法进行包衣,通过释放度测定来考察影响因素;采用中心复合设计优化最佳处方;并对其释药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成功制备了苦参素微孔渗透泵片,工艺操作具有重现性;实验发现溶出介质pH、转篮转速、片芯硬度及衣膜中增塑剂用量对药物的释放均无显著性影响;片芯中氯化钠含量,包衣膜中致孔剂含量以及包衣增重对微孔渗透泵片释放速率具有显著性影响;所制备的苦参素微孔渗透泵片12h内释药具有零级释药特征,释放机制以渗透压为主。结论:以渗透压为释药机制的苦参素微孔渗透泵片有望成为上市缓释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素
微孔渗透泵片
中心复合设计
零级释放
渗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单层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和处方优化
被引量:
8
18
作者
严巍
胡春霞
张智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68-1773,共6页
目的制备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单层渗透泵控释片,并进行处方优化。方法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体后,再进一步制成单层渗透泵控释片。以NaCl用量、CMC-Na用量、PEG 4000用量、包衣增重为影响因素,累积释放度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然后,...
目的制备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单层渗透泵控释片,并进行处方优化。方法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体后,再进一步制成单层渗透泵控释片。以NaCl用量、CMC-Na用量、PEG 4000用量、包衣增重为影响因素,累积释放度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然后,考察其体外释药行为。结果最佳处方为NaCl用量170 mg,CMC-Na用量25 mg,PEG 4000用量12%,包衣增重4.5%。单层渗透泵控释片释药速率恒定,12 h内累积释放度达92.42%,符合零级模型(r=0.992 6)。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制备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单层渗透泵控释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固体分散体
单层渗透泵控释片
制备
处方
溶剂法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齐墩果酸渗透泵片的制备及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
1
19
作者
陈艺
张潇
+2 位作者
邹颖
彭剑青
吴正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1695-1699,共5页
目的:制备齐墩果酸双层渗透泵控释片并进行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对双层渗透泵片的处方和工艺进行优化;体内研究中以自制的齐墩果酸普通片为参比制剂,采用自身交叉法,双周期单剂量口服给药方式,测定家兔血药浓度...
目的:制备齐墩果酸双层渗透泵控释片并进行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对双层渗透泵片的处方和工艺进行优化;体内研究中以自制的齐墩果酸普通片为参比制剂,采用自身交叉法,双周期单剂量口服给药方式,测定家兔血药浓度经时曲线。结果:难溶性药物齐墩果酸以双层渗透泵片给药可实现药物的零级释放;相对于普通片,齐墩果酸渗透泵片的最大血药浓度(Cmax)显著降低(P <0. 01),血浆药物浓度相对平稳;达峰时间(Tmax)显著延长(P <0. 01),AUC0-τ、AUC0-∞显著增加(P <0. 01),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60. 93%±4. 96%。结论:通过双层渗透泵片处方和工艺优化解决了齐墩果酸提取物黏度高,不易从释药孔中推出的难题,实现了药物的零级释放和完全释放,最终使齐墩果酸的体内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
双层渗透泵片
零级释药
控释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维黄杨星D包合物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及处方优化
被引量:
3
20
作者
王玉华
杨海燕
郝海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555-2560,共6页
目的制备环维黄杨星D包合物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并优化处方。方法将环维黄杨星D制成包合物以提高溶解度后,进一步制备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聚氧乙烯(PEO)用量、聚乙二醇400(PEG 400)用量、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用...
目的制备环维黄杨星D包合物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并优化处方。方法将环维黄杨星D制成包合物以提高溶解度后,进一步制备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聚氧乙烯(PEO)用量、聚乙二醇400(PEG 400)用量、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用量、包衣增重为影响因素,累积释放度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结果最佳处方为PEO用量8 mg/片,PEG 400用量25%,增塑剂用量18%,包衣增重3%,12 h内累积释放度为90.82%。所得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体外释药符合零级方程(R^2=0.9924),并且不受释放介质pH值的影响。结论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可使环维黄杨星D包合物缓慢恒速释药,从而抑制血药浓度波动,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维黄杨星D
包合物
微孔渗透泵控释片
制备
处方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阿司匹林包合物微孔渗透泵片制备及释药机制考察
1
作者
聂琴
吴静澜
罗坤顺
徐剑
张永萍
傅建
机构
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贵州中药炮制与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3,共10页
基金
贵阳市高层次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筑科合同[2021]43-10)
贵州省(第六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千”层次)
+2 种基金
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黔科合平台人才-GCC[2023]037)
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能力提升(黔科合中引地[2023]006)
贵州省教育厅滚动支持省属高校科研平台团队(黔教技[2022]022)。
文摘
依次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设计结合响应面法,以释放度为评价指标,优化了阿司匹林包合物微孔渗透泵片的最佳制备工艺。首先制备β-环糊精阿司匹林包合物,再以醋酸纤维素为包衣材料、聚乙二醇4000为致孔剂制备阿司匹林包合物微孔渗透泵片。体外释放度试验表明,该工艺制备的阿司匹林包合物微孔渗透泵片与市售阿司匹林肠溶片在人工胃液中0~2 h内累积释放率分别为1.5%和1.6%;将释放介质调至pH 6.8后,两种剂型在10 h时的累积释药量无显著差异。此外,该包合物微孔渗透泵片在12 h内呈现零级释放且释放较完全(累积释放率>90%),提示有可能减轻药物对胃黏膜的损伤。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微孔渗透泵片
星点设计
释药机制
Keywords
aspirin
microporous
osmotic
pump
tablet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release
mechanism
分类号
R944.4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硝苯地平口服渗透泵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特性
被引量:
16
2
作者
叶琳琳
蒋国强
陈军
马建国
丁富新
机构
清华大学化工系生物化工研究所
中惠药业有限公司
出处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28-630,647,共4页
文摘
研制了单室单层硝苯地平口服渗透泵片 ,考察了片剂配方和主要制备参数、实验条件参数对药物释放速率的影响。在大量实验基础上 ,对硝苯地平口服渗透泵片的配方和制备参数进行优化 ,所确定的最优片芯配方为 (以片为基准 ) :硝苯地平 30mg ,β 环糊精 98 3mg ,聚环氧乙烷10mg ,聚乙烯吡咯烷酮 2 1 2 5mg ,渗透活性物质 14 0 4mg ;最佳孔径为 5 0 0 μm。依据最优方案制备的硝苯地平口服渗透泵片经体外释放度测定表明 ,在 2 1h内该渗透泵制剂形态稳定 。
关键词
硝苯地平
口服渗透泵片
制备
体外释药特性
药物控缓释
Keywords
nifidipine
osmotic
pump
in vitro
release
controlled
release
分类号
TQ463.4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控释制剂释放动力学评价理论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继稳
陈军
高美华
陈立兵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释放系统研究中心
合肥立方制药有限公司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出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8-31,共4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八六三”计划)资助项目(No2006AA02Z336)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新药基础研究资助项目(07G603F015)~~
文摘
目的:建立控释制剂释放动力学的评价新理论和模型。方法:针对控释制剂具有零级释放动力学基本特征,结合控释制剂释放度及其变化速率的曲线特征,阐明控释制剂释放动力学评价的原理。采用新建立的模型,评价市售非洛地平渗透泵片在不同转速下的控释特征。结果:依据控释制剂释放动力学原理,提出控释度(ICR)、早期释放差异指数(IR-Di)、末端释放差异指数(IRDt)等指标。非洛地平渗透泵片在75,100,150r/min时的体外ICR分别为70.8%,74.8%和64.2%;IRDi和IRDt定量反映了测定因素转速对非洛地平渗透泵片的控释特征的影响。结论:本文提出的控释制剂释放动力学评价理论,可以对控释制剂的不同释放阶段及整体的控释动力学进行定量评价,相关参数为剂型定量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方法学基础。
关键词
控释制剂
释放动力学
非洛地平
渗透泵片
Keywords
controlled
-
release
drug delivery systems
release
kinetics
felodipine
osmotic
pump
tablets
分类号
R94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渗透泵控释胶囊的制备与释药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万常伟
傅红兴
徐艳艳
赵应征
杨栋
曹高忠
机构
温州医学院药学院药剂教研室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药剂科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4期511-515,共5页
基金
温州市科技局项目(基金编号:Y20080220)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
文摘
目的探讨渗透泵控释胶囊的制备方法并研究影响其药物释放的因素,为该渗透泵控释胶囊剂型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对乙酰氨基酚为模型药物,乙酸纤维素为囊膜材料,采用蘸胶工艺结合机械钻孔技术制备渗透泵胶囊壳。通过选择不同的增塑剂、致孔剂、渗透促进剂等研究其释药行为的规律,并进行线性方程拟合;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药物释放前后囊壳表面的结构。结果以乙酸纤维素量10%的聚乙二醇(PEG)-400作为增塑剂、30%PEG-2000为致孔剂制备的渗透泵胶囊和以药物:聚维酮-K30(PVP-K30)=1:1.3,药物:PVP-K30:氯化钠=2:1:2作为内容物填充时制备的渗透泵胶囊,药物24h平均释放>90%,释放曲线符合零级释药规律。结论渗透泵控释胶囊剂有望发展成为一种新型控释给药系统。
关键词
渗透泵胶囊
制备
控制释放
对乙酰氨基酚
Keywords
osmotic
pump
capsule
Preparation
controlled
release
Paracetamol
分类号
R944.5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附子理中渗透泵片释放度与粉体固有溶出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5
5
作者
陈方伟
郭桢
李海燕
石森林
张继稳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出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9-33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173556)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资助(No.KSCX2-YW-R-205)
+1 种基金
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资助(No.2010R50044-630)
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资助项目(No.09dZ1973300)~~
文摘
以附子理中渗透泵片为模型,以处方中各成分的紫外吸收谱总强度为释放度指标,研究制剂中促渗剂、崩解剂的组成和制备工艺对该方物质组释放度的影响。以表层溶解/侵蚀成像系统测定粉体的固有溶出特征,研究渗透泵片释放度与粉体固有溶出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以乳糖加氯化钠为促渗剂/交联聚维酮用量为5%时,渗透泵片的释放行为最佳。不同促渗剂粉体的固有溶出速率与渗透泵片中物质组的释放速率存在负相关,增加交联聚维酮用量可提高粉体的固有溶出速率和扩散速率,但过量的交联聚维酮会影响渗透泵片的最大累积释放度。
关键词
渗透泵片
物质组释放度
固有溶出速率
Keywords
osmotic
pump
tablets
chemomic
release
intrinsic dissolution rate
分类号
R944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均匀设计法优化秋水仙碱渗透泵控释片的衣膜处方
被引量:
4
6
作者
王文苹
谢秀琼
杨大坚
陈士林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深圳市中药药学及分子药理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暨香港理工大学现代中药研究所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1-663,共3页
基金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2D200609180044B)
文摘
目的:研制秋水仙碱渗透泵控释片,建立衣膜参数与释药速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均匀设计法获得释药速率与控释衣膜厚度(醋酸纤维素)和增塑剂用量(PEG6000)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回归方程预测并优化处方。结果:回归方程的显著性和准确性较好,据此制备的秋水仙碱渗透泵控释片符合零级释药方式(r=0.9902)。结论: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初级渗透泵控释片的处方简便、有效。
关键词
秋水仙碱
均匀设计
渗透泵
控释片
Keywords
colchicine
uniform design
osmotic
pump
controlled
release
tablets
分类号
R285.6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七总皂苷微孔型渗透泵片体外释药数学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
4
7
作者
陈青阳
胡鹏翼
王文苹
郑琴
杨明
机构
江西中医学院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成都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8-540,共3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2006BAI09B08-01)
文摘
目的:建立三七总皂苷微孔渗透泵片(MPOP)体外释药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的释药规律进行研究。方法:考察氯化钠(NaCl)和三七总皂苷的不同用量比例对体外累积释药速率的影响,以NaCl用量百分数(%)为横坐标X,累积释药速率(%/h)为纵坐标Y,拟合X-Y数学曲线,建立X-Y数学模型。结果:NaCl用量百分数≤60%,药物累积释药速率随着NaCl用量的增加而增大;NaCl用量百分数≥60%,药物累积释药速率随着NaCl用量的增加而减小。结论:由NaCl作为渗透活性物质制备的三七总皂苷微孔渗透泵片体外释药规律与片芯中NaCl和三七总皂苷的用量比例有关。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微孔渗透泵片
数学模型
释药规律
Keywords
panax notoginoside
micro-porous
osmotic
pump
tablet
mathematical model
drug
release
分类号
R944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苦参碱微孔膜渗透泵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的考察
被引量:
5
8
作者
方瑜
向柏
潘振华
田志国
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
河北赛克药业有限公司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50-753,共4页
文摘
目的:对苦参碱微孔膜渗透泵片的处方和工艺进行研究,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以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处方与工艺。结果:最佳处方:渗压剂由甘露醇和乳糖(1∶1)组成,渗透压活性物质与主药比例为2∶1,包衣液中PEG400为醋酸纤维素15%(g/g),释药行为符合零级方程,具有明显的控释特征。结论:苦参碱微孔膜渗透泵片具有良好的体外控释效果,可进一步进行体内释药行为考察。
关键词
苦参碱
微孔膜渗透泵片
体外释放
Keywords
matrine
controlled
porosity
osmotic
pump
tablets
release
in vitro
分类号
R944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口服固体缓控释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
9
作者
李腊蕊
朱家壁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
出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17,共4页
文摘
近年来,口服缓控释技术发展迅速,种类繁多,其中典型的给药系统包括骨架片、渗透泵制剂、多单元给药系统等。这几类制剂是口服固体缓控释制剂的研究热点和主流,也是与实际生产应用结合最为紧密的制剂类型。本文综述了这几类口服缓控释制剂的最新研究动态。
关键词
口服缓控释
骨架片
渗透泵
多单元给药系统
Keywords
oral
controlled
-
release
matrix
tablets
osmotic
systems
multiple-unit drug delivery system
分类号
TQ460.6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珍珠菜提取物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
2
10
作者
游本刚
潘海敏
许琼明
唐丽华
杨世林
机构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85-189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3362)
苏州市社会发展科技项目(SSY0703)
+1 种基金
苏州大学医学发展基金项目(EE132609)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06BAI06A01-01)
文摘
目的:制备珍珠菜提取物微孔渗透泵控释片。方法:以珍珠菜提取物中芦丁和柚皮素-7-O-葡萄糖苷为指标,通过体外释放度实验对片芯处方及衣膜处方进行单因素筛选,采用相似因子法(f2)对该制剂的释药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并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处方。结果:最优处方为NaCl用量30%,NaHCO3用量8%,PEG400浓度为2%,衣膜增重4%。结论:制备了珍珠菜提取物微孔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药速度缓慢、平稳,12 h内基本遵从零级释药规律。
关键词
珍珠菜
微孔渗透泵
正交设计
控释
Keywords
Lysimachia clethroide Duby
controlled
porosity
osmotic
pump
tablets
orthogonal design
controlled
release
分类号
R944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补阳还五缓释片的制备与体外同步释放研究
被引量:
5
11
作者
杨岩涛
吴春英
周晋
石继连
刘文龙
贺福元
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信息管理学院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1-121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073142):中药复方有效性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对补阳还五汤的研究
负责人:贺福元
+3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3558):中药复方成分群提取过程动态迁移与稳态性规律的研究
负责人:罗杰英
长沙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K1109035-31):中药多成分整体同步受控缓控释制剂制备与应用研究
负责人:杨岩涛
文摘
目的:制备补阳还五单室渗透泵缓释片,并考察其主要有效成分"整体受控、同步释放"的情况。方法: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结果:制备了补阳还五单室渗透泵缓释片,并获得了其体外释放的指纹图谱及其成分的体外释放同步性的数据。结论:补阳还五单室渗透泵缓释片能够做到多种成分整体受控,符合中药复方用药的特点。
关键词
补阳还五
单室渗透泵
缓释
体外释放
整体受控
Keywords
Bu-Yang-Huan-Wu
elementary
osmotic
pump
sustained
release
in vitro
release
synchronous
control
分类号
R286.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己酮可可碱渗透泵控释片的研制
被引量:
4
12
作者
谢英花
曹德英
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
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出处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2-146,共5页
文摘
应用正交设计优化渗透泵控释片片芯处方,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包衣液处方及包衣增重;通过以不同渗透压的溶液作为释放介质,考察其释放机理。制备的3批己酮可可碱渗透泵控释片呈现良好的零级释放特征,体外控释效果好,所制己酮可可碱渗透泵控释片遵从以渗透压差为释药动力的渗透泵式释药模式,工艺稳定。
关键词
渗透泵控释片
己酮可可碱
释放度
释放机制
Keywords
osmotic
pump
controlled
release
tablets
pentoxifylline
dissolution
release
mechanism
分类号
R944.4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难溶性药物渗透泵型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
13
作者
甘勇
潘卫三
张汝华
机构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2002年第2期53-57,共5页
文摘
本文从膜厚度、膜的的机械穿透系数、包衣膜内外的渗透压差和药物溶解度四个方面,将难溶性药物制备渗透泵型控释制剂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本文归总之研究,也为中药制剂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难溶性药物
渗透泵型控释制剂
中药制剂
包衣膜
机械穿透系数
Keywords
poorly water-soluble drug,
osmotic
pump
,
release
-
controlled
preperation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七总皂苷渗透泵控释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14
作者
张胜
段洪云
朱鹏飞
王程程
刘宇
陈立江
机构
辽宁省药物研究院
辽宁大学药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出处
《现代畜牧兽医》
2010年第5期65-68,共4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60357)
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081248-1-00)
辽宁"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经费资助
文摘
本试验建立三七总皂苷渗透泵控释片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g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进行含量测定。试验结果:在薄层色谱中检出了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g1;在高效液相色谱中,三七皂苷R1平均回收率为99.9%(n=9),RSD为1.00%,人参皂苷Rg1平均回收率为99.9%(n=9),RSD为0.83%,人参皂苷Rb1平均回收率为99.4%(n=9),RSD为0.76%。试验表明该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有效控制三七总皂苷渗透泵控释片的质量。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渗透泵控释片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Keywords
osmotic
pump
controlled
release
tablets
of panax notoginoside
TLC
HPLC
Content determination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方丹参两步释放给药系统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
7
15
作者
袁瑜
戴媚
周唯兰
谢义鹏
李元波
侯世祥
机构
扬子江药业集团四川海蓉药业有限公司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2-76,共5页
文摘
目的根据冠心病发病时间具有时辰节律性的特点,以多剂量给药系统为基础,运用现代药剂学制药新技术和新方法,将控释给药系统与脉冲给药系统相结合,把复方丹参制成两步释放给药系统(零级释放和脉冲释放),即分别制备复方丹参泡腾性渗透泵片和脉冲片。方法将氯化钠、甘露醇(促渗剂)和HPMC(阻滞剂)制成片芯,用醋酸纤维素(含致孔剂)进行包衣制成渗透泵片;将复方丹参、乳糖、羧甲基淀粉钠、丁二酸和微晶纤维素制成片芯,外包隔离层、溶胀层、控释层构成。结果 3批复方丹参泡腾性渗透泵片和脉冲片的释放曲线均具有高度相似性。结论该两步释放给药系统的制备工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关键词
复方丹参
泡腾性渗透泵片
脉冲片
Keywords
compound Danshen
effervescent
osmotic
pump
tablets
pulsatile-
release
tablets
分类号
R944.9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瑞巴林微孔渗透泵片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被引量:
4
16
作者
祝玲
秦超
吴金莲
陈玉红
尹莉芳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3-58,共6页
基金
"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No.2014ZX09507004-002
No.2017ZX09101001-004)~~
文摘
制备日服1次的普瑞巴林微孔渗透泵片,并进行处方优化和释药机制考察。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处方和工艺因素对普瑞巴林释放的影响,并对柠檬酸钠、聚乙二醇400的用量和包衣增重3个因素进行3水平的正交试验。结合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得到最优处方和工艺,最终处方为普瑞巴林82. 5 mg,微晶纤维素40%,柠檬酸钠27. 5%,硬脂酸镁0. 5%,黏合剂为5%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溶液,包衣液为醋酸纤维素和60%PEG400致孔剂,包衣增重为3%。释药动力学研究表明,所制备的微孔渗透泵片释放机制以渗透压机制为主,受p H影响较小。对普瑞巴林微孔渗透泵片释放曲线进行拟合,显示12 h内的释放曲线与零级方程拟合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 991 6,呈零级动力学特征。所得微孔渗透泵片可有效减缓药物释放,可提高药物安全性和减少用药次数,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普瑞巴林
微孔渗透泵片
制备
评价
零级释药动力学
渗透压
Keywords
pregabalin
controlled
porosity
osmotic
pump
tablets
preparation
assessment
zero-order
release
osmotic
pressure
分类号
R944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苦参素微孔渗透泵片的研制
被引量:
4
17
作者
吴晓丽
王柏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5-49,共5页
文摘
目的:制备苦参素微孔渗透泵片,并进行处方优化和释药机制考察。方法:采用湿法制粒制备苦参素微孔渗透泵片芯,然后用薄膜包衣法进行包衣,通过释放度测定来考察影响因素;采用中心复合设计优化最佳处方;并对其释药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成功制备了苦参素微孔渗透泵片,工艺操作具有重现性;实验发现溶出介质pH、转篮转速、片芯硬度及衣膜中增塑剂用量对药物的释放均无显著性影响;片芯中氯化钠含量,包衣膜中致孔剂含量以及包衣增重对微孔渗透泵片释放速率具有显著性影响;所制备的苦参素微孔渗透泵片12h内释药具有零级释药特征,释放机制以渗透压为主。结论:以渗透压为释药机制的苦参素微孔渗透泵片有望成为上市缓释制剂。
关键词
苦参素
微孔渗透泵片
中心复合设计
零级释放
渗透压
Keywords
marine
microporous
osmotic
pump
tablets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zero-order
release
osmotic
pressure
分类号
R283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单层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和处方优化
被引量:
8
18
作者
严巍
胡春霞
张智强
机构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68-1773,共6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与推广项目(18210231108)
文摘
目的制备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单层渗透泵控释片,并进行处方优化。方法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体后,再进一步制成单层渗透泵控释片。以NaCl用量、CMC-Na用量、PEG 4000用量、包衣增重为影响因素,累积释放度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然后,考察其体外释药行为。结果最佳处方为NaCl用量170 mg,CMC-Na用量25 mg,PEG 4000用量12%,包衣增重4.5%。单层渗透泵控释片释药速率恒定,12 h内累积释放度达92.42%,符合零级模型(r=0.992 6)。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制备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单层渗透泵控释片。
关键词
姜黄素
固体分散体
单层渗透泵控释片
制备
处方
溶剂法
正交试验
Keywords
curcumin
solid dispersions
single-layer osmotic pump controlled release tablets
preparation
formulation
solvent method
orthogonal test
分类号
R944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齐墩果酸渗透泵片的制备及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
1
19
作者
陈艺
张潇
邹颖
彭剑青
吴正红
机构
贵州医科大学药学院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1695-1699,共5页
基金
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民族医药科学技术研究基金(QZYY-2018-093)
文摘
目的:制备齐墩果酸双层渗透泵控释片并进行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对双层渗透泵片的处方和工艺进行优化;体内研究中以自制的齐墩果酸普通片为参比制剂,采用自身交叉法,双周期单剂量口服给药方式,测定家兔血药浓度经时曲线。结果:难溶性药物齐墩果酸以双层渗透泵片给药可实现药物的零级释放;相对于普通片,齐墩果酸渗透泵片的最大血药浓度(Cmax)显著降低(P <0. 01),血浆药物浓度相对平稳;达峰时间(Tmax)显著延长(P <0. 01),AUC0-τ、AUC0-∞显著增加(P <0. 01),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60. 93%±4. 96%。结论:通过双层渗透泵片处方和工艺优化解决了齐墩果酸提取物黏度高,不易从释药孔中推出的难题,实现了药物的零级释放和完全释放,最终使齐墩果酸的体内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
关键词
齐墩果酸
双层渗透泵片
零级释药
控释制剂
Keywords
oleanolic acid
bilayer
osmotic
pump
tablets
zero-order
release
controlled
release
preparation
分类号
R283.6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维黄杨星D包合物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及处方优化
被引量:
3
20
作者
王玉华
杨海燕
郝海军
机构
郑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555-2560,共6页
文摘
目的制备环维黄杨星D包合物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并优化处方。方法将环维黄杨星D制成包合物以提高溶解度后,进一步制备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聚氧乙烯(PEO)用量、聚乙二醇400(PEG 400)用量、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用量、包衣增重为影响因素,累积释放度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结果最佳处方为PEO用量8 mg/片,PEG 400用量25%,增塑剂用量18%,包衣增重3%,12 h内累积释放度为90.82%。所得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体外释药符合零级方程(R^2=0.9924),并且不受释放介质pH值的影响。结论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可使环维黄杨星D包合物缓慢恒速释药,从而抑制血药浓度波动,减少不良反应。
关键词
环维黄杨星D
包合物
微孔渗透泵控释片
制备
处方
正交试验
Keywords
cyclovirobuxine D
inclusion complex
microporous
osmotic
pump
controlled
release
tablets
preparation
formulation
orthogonal test
分类号
R944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阿司匹林包合物微孔渗透泵片制备及释药机制考察
聂琴
吴静澜
罗坤顺
徐剑
张永萍
傅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硝苯地平口服渗透泵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特性
叶琳琳
蒋国强
陈军
马建国
丁富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控释制剂释放动力学评价理论研究
张继稳
陈军
高美华
陈立兵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渗透泵控释胶囊的制备与释药影响因素研究
万常伟
傅红兴
徐艳艳
赵应征
杨栋
曹高忠
《医药导报》
CAS
201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附子理中渗透泵片释放度与粉体固有溶出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陈方伟
郭桢
李海燕
石森林
张继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均匀设计法优化秋水仙碱渗透泵控释片的衣膜处方
王文苹
谢秀琼
杨大坚
陈士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三七总皂苷微孔型渗透泵片体外释药数学模型的研究
陈青阳
胡鹏翼
王文苹
郑琴
杨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苦参碱微孔膜渗透泵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的考察
方瑜
向柏
潘振华
田志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口服固体缓控释制剂研究进展
李腊蕊
朱家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珍珠菜提取物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游本刚
潘海敏
许琼明
唐丽华
杨世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补阳还五缓释片的制备与体外同步释放研究
杨岩涛
吴春英
周晋
石继连
刘文龙
贺福元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己酮可可碱渗透泵控释片的研制
谢英花
曹德英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难溶性药物渗透泵型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甘勇
潘卫三
张汝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200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三七总皂苷渗透泵控释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张胜
段洪云
朱鹏飞
王程程
刘宇
陈立江
《现代畜牧兽医》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复方丹参两步释放给药系统制备工艺研究
袁瑜
戴媚
周唯兰
谢义鹏
李元波
侯世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普瑞巴林微孔渗透泵片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祝玲
秦超
吴金莲
陈玉红
尹莉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苦参素微孔渗透泵片的研制
吴晓丽
王柏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单层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和处方优化
严巍
胡春霞
张智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齐墩果酸渗透泵片的制备及药动学研究
陈艺
张潇
邹颖
彭剑青
吴正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环维黄杨星D包合物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及处方优化
王玉华
杨海燕
郝海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