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9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线性最小方差的磁浮列车悬浮系统性能评估
1
作者 王浩 黄翠翠 +1 位作者 丁明强 龙志强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57-2466,共10页
磁浮列车的商业化运营对安全性的要求极为严苛,其中悬浮系统作为关键核心部件,其控制性能直接影响列车的运行状态,因此,研究悬浮系统的性能评价方法尤为重要。传统的最小方差指标被广泛用于控制回路性能的量化,但其通常假设系统为线性模... 磁浮列车的商业化运营对安全性的要求极为严苛,其中悬浮系统作为关键核心部件,其控制性能直接影响列车的运行状态,因此,研究悬浮系统的性能评价方法尤为重要。传统的最小方差指标被广泛用于控制回路性能的量化,但其通常假设系统为线性模型,忽略了实际系统的非线性特性。事实上,磁浮列车悬浮系统是具有显著非线性特征的开环不稳定系统,在性能评价中忽视这些非线性因素可能导致性能估计偏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Wiener模型的非线性最小方差指标,用于磁浮列车悬浮系统的控制性能评价。该方法首先利用Wiener模型描述悬浮系统的非线性过程,并推导出基于反馈不变量的非线性最小方差指标及其计算方法。通过建立单点悬浮系统非线性模型,在不同控制器参数和扰动条件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该指标对控制器性能和随机扰动的评价效果。此外,基于湖南凤凰磁浮线路实车运行数据,开展悬浮系统控制性能评价实验,并对比不同时段的线性最小方差指标与误差积分指标,验证了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系统 控制性能评估 反馈不变量 非线性最小方差 WIEN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出反馈观测器的主动悬架鲁棒模型预测抗扰控制
2
作者 朱冰 李海乔 +4 位作者 赵健 陈志成 侯杰 王仕伟 丁树伟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973-1984,1993,共13页
为克服主动悬架系统(active suspension system,ASS)执行器时滞与外界随机输入等非线性扰动问题,减少其对高成本传感器的依赖,提出一种基于输出反馈观测器的鲁棒模型预测抗扰控制(observer-based robust model predictive anti-disturba... 为克服主动悬架系统(active suspension system,ASS)执行器时滞与外界随机输入等非线性扰动问题,减少其对高成本传感器的依赖,提出一种基于输出反馈观测器的鲁棒模型预测抗扰控制(observer-based robust model predictive anti-disturbance control,OB-RMPAC)策略。首先,建立考虑执行器时滞扰动的半车主动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其次,通过二次有界性条件构建可在外界随机输入扰动下精确估计ASS状态的输出反馈观测器;再次,综合应用不变集理论、线性矩阵不等式与凸优化技术,设计满足ASS多约束的鲁棒模型预测抗扰控制策略;最后,分析并证明闭环控制系统的递推可行性与鲁棒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OB-RMPAC可在精确估计系统状态的基础上显著改善装配ASS车辆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悬架 鲁棒模型预测抗扰控制 输出反馈观测器 非线性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陶瓷作动的低频隔振器
3
作者 张宇博 王琳涛 +3 位作者 李林 王晓明 徐振邦 陈洋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2,共8页
航天器在轨定位精度容易受到环境低频微振动和有效载荷引起的内部扰动的影响.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具有高刚度的串联式压电作动隔振器.建立了压电隔振器的动力学模型和多传感器复合反馈控制方法,并比较了反馈控制参数的优劣和抗干扰特性.通... 航天器在轨定位精度容易受到环境低频微振动和有效载荷引起的内部扰动的影响.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具有高刚度的串联式压电作动隔振器.建立了压电隔振器的动力学模型和多传感器复合反馈控制方法,并比较了反馈控制参数的优劣和抗干扰特性.通过仿真模型验证了基于所提出的压电隔振器的可行性.通过实验验证了上述设计与仿真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压电隔振器在1~25Hz能提供-15dB以下的基础振动衰减能力,在共振峰处可以衰减-25dB,同时具备高刚度特性.因此,该隔振器能够提供优异的低频隔振性能和惯性稳定性,有效抵抗有效载荷的内部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主动隔振 反馈控制 动力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型Tube的输出反馈鲁棒MPC终端约束集合设计
4
作者 彭丹华 李向宁 平续斌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03-1312,共10页
针对包含有界干扰和噪声的约束线性时不变系统,本文研究椭圆型管道(Tube)的输出反馈鲁棒模型预测控制(RMPC)中终端约束集合设计方法.针对离线终端约束集合,通过构建闭环标称系统不变集合,以及施加终端约束集合体积上界约束,设计了不同... 针对包含有界干扰和噪声的约束线性时不变系统,本文研究椭圆型管道(Tube)的输出反馈鲁棒模型预测控制(RMPC)中终端约束集合设计方法.针对离线终端约束集合,通过构建闭环标称系统不变集合,以及施加终端约束集合体积上界约束,设计了不同大小的终端约束集合.针对在线终端约束集合,分别考虑实时优化和放缩终端约束集合;在线输出反馈RMPC优化中,实时估计误差和控制误差约束在时变鲁棒不变集合内,然后通过滚动优化求解标称控制输入序列驱使标称系统状态向不同类型的终端约束集合内收敛.此外,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终端约束集合对在线输出反馈RMPC优化计算量、可行性以及控制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输出反馈 鲁棒控制 终端约束集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 m高速自由射流风洞流场前馈-反馈复合控制方法研究与应用
5
作者 刘为杰 凌忠伟 +2 位作者 田嘉懿 黄昊宇 秦建华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4-581,共8页
2 m高速自由射流风洞是我国首座马赫数涵盖亚跨超的大型开口式射流风洞。该风洞在流场控制上存在2个难点:(1)风洞流场本身具有大滞后性和强非线性特点,增大了流场控制难度;(2)风洞运行过程中流场会受到强烈的、持续性的干扰,要求控制系... 2 m高速自由射流风洞是我国首座马赫数涵盖亚跨超的大型开口式射流风洞。该风洞在流场控制上存在2个难点:(1)风洞流场本身具有大滞后性和强非线性特点,增大了流场控制难度;(2)风洞运行过程中流场会受到强烈的、持续性的干扰,要求控制系统具有快速的抗干扰能力。针对上述问题,基于流量守恒原理建立了调压阀开度关于气源压力、总压、马赫数的多变量阀门特性函数,在此基础上形成前馈控制率,结合变增益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PI)控制,构成了流场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策略,成功解决了在多种外部干扰存在的情况下风洞流场高精度控制难题,同时实现了该风洞超声速连续变马赫数等独特的流场控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反馈复合控制 流场控制 阀门特性 流量守恒 建模 超声速连续变马赫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馈补偿的汇入场景下车辆模型预测控制
6
作者 杜志彬 牛浩然 +2 位作者 王江波 苑寿同 谢辉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2-40,共9页
针对快速路合流区对智能车辆轨迹跟踪控制的高鲁棒性和高稳定性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KMPC-PID多控制器融合的车辆轨迹跟踪控制算法。该融合预测控制器以模型预测控制(MPC)为基础,将比例-积分-微分(PID)反馈控制作为控制补偿量,并基于真... 针对快速路合流区对智能车辆轨迹跟踪控制的高鲁棒性和高稳定性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KMPC-PID多控制器融合的车辆轨迹跟踪控制算法。该融合预测控制器以模型预测控制(MPC)为基础,将比例-积分-微分(PID)反馈控制作为控制补偿量,并基于真实汇入场景调校控制器参数,使用CARLA软件仿真和硬件在环(HIL)仿真验证控制器的有效性和鲁棒性。结果表明:KMPC-PID控制器在城市快速路汇入场景的各工况下均有较好表现,相较于未设置反馈控制的MPC,CARLA仿真中最大横向绝对偏差下降29.75%,横向平均偏差下降7.14%,最大纵向绝对偏差下降64.24%,纵向平均偏差下降65.56%;在HIL仿真中,虽然横、纵向平均偏差差异较小,但提出的控制器的最大横向绝对偏差下降21.33%,最大纵向绝对偏差下降1.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反馈补偿 智能车辆 汇入场景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高速磁浮单电磁铁悬浮系统仿真分析
7
作者 郭旭腾 王春江 +2 位作者 唐志远 江守亮 刘宁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2-157,163,共7页
[目的]现有的高速磁浮悬浮控制器多采用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但由于磁浮系统具有强非线性和开环不稳定性,传统PID控制难以满足性能要求。为提升控制性能,特开展基于MPC(模型预测控制)的高速磁浮单电磁铁悬浮系统仿真研究。[方法]... [目的]现有的高速磁浮悬浮控制器多采用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但由于磁浮系统具有强非线性和开环不稳定性,传统PID控制难以满足性能要求。为提升控制性能,特开展基于MPC(模型预测控制)的高速磁浮单电磁铁悬浮系统仿真研究。[方法]基于反馈线性化镇定方法建立常导高速磁浮单电磁铁的线性化镇定模型和状态反馈镇定控制器(以下简称“FK”);在此基础上开发高速磁浮单电磁铁MPC控制器;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仿真平台,进行MPC控制器参数优化,并对比分析FK、PID和MPC三种控制器在多参数响应、2kN阶跃干扰下的稳定性、响应速度及鲁棒性等性能指标。[结果及结论]MPC控制器在稳定时间方面仅为PID和FK控制器的1/10,同时在超调量、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磁浮 模型预测控制器 系统仿真 状态反馈镇定控制器 MATLAB/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馈线性化技术的旋转倒立摆复合控制方法
8
作者 樊新航 徐建军 +3 位作者 邰穗安 王怿瑾 刘俊生 董春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91-1809,共19页
旋转倒立摆系统是一种强耦合、欠驱动且具有强非线性特征的非最小相位系统,针对一阶旋转倒立摆系统存在的控制复杂性和不稳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反馈线性化技术的旋转倒立摆复合控制方法。首先,对于一阶旋转倒立摆这一典型非线性欠... 旋转倒立摆系统是一种强耦合、欠驱动且具有强非线性特征的非最小相位系统,针对一阶旋转倒立摆系统存在的控制复杂性和不稳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反馈线性化技术的旋转倒立摆复合控制方法。首先,对于一阶旋转倒立摆这一典型非线性欠驱动非最小相位系统,采用拉格朗日-欧拉法建立了其动力学方程及数学模型,并基于反馈线性化技术,实施了优化线性化处理;然后,采用反步法和参数估计法设计了无模型反步控制器,并引入了非线性阻尼和动态面控制方法,解决了高阶系统的微分爆炸和扰动敏感问题;最后,在不同负载和运动条件下,将该控制器与传统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线性二次型(LQR)控制器进行了对比仿真,并使用STM32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搭建了实物实验平台并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在30°初始偏角下的稳摆控制达到稳定的时间为0.3 s,最大稳定偏角范围扩展至76.6°。该控制方法通过多模块协同作用,增强了对非线性系统的灵敏控制能力,较传统算法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和动态响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馈线性化 旋转倒立摆 动力学分析 反步法 无模型控制 稳摆控制 动态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无模型输出一致性控制
9
作者 孙一仆 陈鑫 +2 位作者 贺文朋 佘锦华 吴敏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4-616,共13页
针对异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的输出一致性控制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同胚分布式控制协议的无模型方法.通过将输出反馈线性化理论与自适应动态规划相结合,可以在不需要精确系统模型的情况下实现非线性智能体的线性... 针对异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的输出一致性控制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同胚分布式控制协议的无模型方法.通过将输出反馈线性化理论与自适应动态规划相结合,可以在不需要精确系统模型的情况下实现非线性智能体的线性化,简化分布式控制器的设计复杂性.具体而言,设计一种双层分布式控制结构,在物理空间层通过无模型反馈线性化方法实现未知系统线性化,在微分同构空间层利用线性控制技术进行分布式共识控制.通过两个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处理未知异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中的有效性,将传统的线性分布式控制方法扩展到未知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控制器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 无模型输出共识控制 微分同胚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自适应动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滞反馈对非线性黏弹性隔振系统的竖向振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道航 孙博 +2 位作者 刘春霞 周紫怡 刘羽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07,共9页
研究了时滞反馈对非线性黏弹性隔振系统的竖向振动控制情况.基于黏弹性非线性Zener模型,引入时滞控制器,建立了时滞反馈黏弹性隔振系统数学模型;采用多尺度法得到了主共振条件下的近似解析解,并根据Routh-Hurwitz理论获取了系统的稳定... 研究了时滞反馈对非线性黏弹性隔振系统的竖向振动控制情况.基于黏弹性非线性Zener模型,引入时滞控制器,建立了时滞反馈黏弹性隔振系统数学模型;采用多尺度法得到了主共振条件下的近似解析解,并根据Routh-Hurwitz理论获取了系统的稳定性条件;最后,分析了时滞参数与黏弹性隔振系统振动行为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时滞控制器能够有效地对黏弹性竖向振动系统的不稳定行为和振动幅值进行控制,且时滞参数可作为独立变量调控系统振动特性.研究结果可为利用时滞控制提高黏弹性隔振系统竖向振动稳定性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弹性隔振器 非线性振动 时滞反馈控制 Zener模型 多尺度法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I算法力矩反馈的采摘机器人抓取力柔顺控制方法
11
作者 姚江云 王宽田 +1 位作者 覃溪 梁世华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01-1308,共8页
采摘机器人抓取空间轨迹复杂,导致了抓取力柔顺控制及轨迹规划具有很大的非线性特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策略迭代(GPI)算法力矩反馈下的采摘机器人抓取力柔顺控制方法。首先,考虑了采摘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动态补偿惯性力... 采摘机器人抓取空间轨迹复杂,导致了抓取力柔顺控制及轨迹规划具有很大的非线性特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策略迭代(GPI)算法力矩反馈下的采摘机器人抓取力柔顺控制方法。首先,考虑了采摘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动态补偿惯性力、重力、抓取力的联合作用,建立了机器人力学模型;其次,采用反馈控制器、内环力控制器联合控制方法设计了力矩反馈算法,采用GPI算法对机器人柔性力矩反馈控制过程进行了寻优计算;然后,采用逆运动学解析和运动任务规划的方法,建立了力矩反馈下抓取力柔顺控制规划补偿算法,采用模型前馈补偿提高了力矩柔性控制能力;最后,搭建了实验平台,对力矩反馈及轨迹跟踪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方法,GPI力矩反馈方法在3个支链上的力矩误差平均减小了9.51%、6.82%和4.46%,在采摘自由空间运动位置的跟踪精度分别提升了24.12%和42.86%,提高了机器人抓取力的柔顺控制和轨迹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广义策略迭代 力矩反馈控制模型 抓取力 柔顺控制补偿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群算法下间歇过程的2D鲁棒约束预测输出反馈控制
12
作者 王立敏 贾林竹 +2 位作者 张旺喜 张日东 高福荣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7-836,共10页
为有效解决间歇过程存在的不确定性、时滞、输入输出受限及状态不可测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PSO)的2D鲁棒约束模型预测输出反馈控制方法.首先,引入扩展信息构建等价的维数扩展后的闭环预测模型;其次,构造带终端约束的优... 为有效解决间歇过程存在的不确定性、时滞、输入输出受限及状态不可测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PSO)的2D鲁棒约束模型预测输出反馈控制方法.首先,引入扩展信息构建等价的维数扩展后的闭环预测模型;其次,构造带终端约束的优化性能指标函数以研究系统的控制优化问题;进一步,设计依赖时滞上下界的Lyapunov函数,根据稳定性理论可将系统优化转换为线性矩阵不等式(LMIs)的求解问题;接着,分别讨论了在重复性及非重复性干扰下系统鲁棒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设计了相应的输出反馈控制器;然后,利用PSO对系统进行再次优化寻找更优解;最后,通过注塑过程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所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过程 时滞 粒子群算法 模型预测控制 输出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液航天器等效模型参数在轨辨识研究
13
作者 王世元 岳宝增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57-1468,共12页
现代航天器通常携带大量的液体推进剂,在轨运行时推进剂的消耗将导致等效模型参数的改变.为了获取准确的等效模型参数并将其引入GNC(guidance,navigation and control)系统闭环控制,提高航天器的姿态控制精度,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平方根容... 现代航天器通常携带大量的液体推进剂,在轨运行时推进剂的消耗将导致等效模型参数的改变.为了获取准确的等效模型参数并将其引入GNC(guidance,navigation and control)系统闭环控制,提高航天器的姿态控制精度,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SR-CKF)的等效模型参数在轨辨识策略.首先,为了建立适用于金属膜片贮箱的等效模型,在等效球摆模型的悬挂点施加扭簧-阻尼器以等效金属膜片对推进剂的刚度-阻尼效应,并借助Kane方法建立了航天器刚-液耦合动力学方程.其次,针对状态反馈反步控制器中等效模型参数未知的情形,提出一种基于SR-CKF的等效模型参数在轨辨识策略.该策略可在航天器完成一次大角度姿态机动任务的同时,根据星载角速度计数据在线辨识出等效模型的各项参数以及贮箱内推进剂的剩余量,并预测出推进剂的分布运动状态.最后,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了提出的在轨辨识策略的有效性和必要性.文章的工作对于航天器GNC系统中等效模型的校准迭代、研究推进剂在轨晃动行为及预测航天器服役年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模型 在线参数辨识 状态反馈反步控制 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 Kane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Lorenz型混沌系统的直接数据驱动控制
14
作者 张智豪 楼旭阳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4-430,437,共8页
研究了一类未知Lorenz型混沌系统的直接数据驱动控制问题,将此类系统转化为线性依赖的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非参数化模型,进而对重新建模后的系统进行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首先对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进行离线采样,接着利用采集数据直... 研究了一类未知Lorenz型混沌系统的直接数据驱动控制问题,将此类系统转化为线性依赖的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非参数化模型,进而对重新建模后的系统进行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首先对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进行离线采样,接着利用采集数据直接给出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表达式.然后分析系统在状态反馈控制下的镇定问题,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最后,通过数值例子完成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直接数据驱动控制策略具有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Lorenz型混沌系统 直接数据驱动控制 系统重构 非参数化建模 状态反馈 平方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理想SIDO Boost变换器三自由度内模滑模控制仿真
15
作者 刘冰丽 吴家荣 +1 位作者 杨林 严定霖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500-2510,共11页
为减小单电感双输出(single-inductor dual-output,SIDO) Boost变换器的交叉影响,提高系统输出精度和稳定性,充分考虑电路元器件的寄生电阻,对非理想SIDO Boost变换器提出一种三自由度内模滑模控制策略。建立非理想SIDO Boost变换器的... 为减小单电感双输出(single-inductor dual-output,SIDO) Boost变换器的交叉影响,提高系统输出精度和稳定性,充分考虑电路元器件的寄生电阻,对非理想SIDO Boost变换器提出一种三自由度内模滑模控制策略。建立非理想SIDO Boost变换器的仿射非线性数学模型,并基于微分几何理论将非线性系统线性化并解耦为2个线性子系统;为线性子系统分别设计三自由度内模控制器和滑模控制器;分析三自由度内模控制的鲁棒性及基于李雅普诺夫理论验证滑模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动态响应、更优的控制性能和更小的交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电感双输出 BOOST变换器 精确反馈线性化 三自由度内模控制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刷双馈电机伺服系统的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研究
16
作者 齐彦 王楠楠 +5 位作者 刘贺强 肖博 周雪鹏 魏宁 于光绪 张胤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9-136,共8页
针对无刷双馈电机在空载和轻载工况运行时存在定子电流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最大转矩电流比(maximum torque per ampere,MTPA)的控制方法。首先,给出无刷双馈电机以控制电机电流源、功率电机电压源作为供电输入的状态空间模型;其次,通过... 针对无刷双馈电机在空载和轻载工况运行时存在定子电流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最大转矩电流比(maximum torque per ampere,MTPA)的控制方法。首先,给出无刷双馈电机以控制电机电流源、功率电机电压源作为供电输入的状态空间模型;其次,通过构造拉格朗日辅助函数并强制控制电机定子电流的导数为零推导出MTPA控制律;然后,将MTPA控制与直接反馈控制(direct feedback control,DFC)相结合实现无刷双馈电机(brushless doubly-fed machine,BDFM)的优化控制;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MTPA控制方案可以明显减小无刷双馈电机的定子电流,空载情况下控制电机(control machine,CM)定子电流降低98.3%,功率电机(power machine,PM)定子电流降低66%,加载情况下控制电机定子电流降低57.5%,功率电机定子电流降低54%,明显降低系统铜耗并提高电机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双馈电机 状态空间模型 最大转矩电流比 直接反馈控制 铜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ear and nonlinear control of a robotic excavator 被引量:3
17
作者 顾军 MA Xian-dong +1 位作者 倪俊芳 孙立宁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7期1823-1831,共9页
Various control systems for a robotic excavator named LUCIE (Lancaster University Computerized and Intelligent Excavator),were investigated. The excavator is being developed to dig trenches autonomously. One stumbling... Various control systems for a robotic excavator named LUCIE (Lancaster University Computerized and Intelligent Excavator),were investigated. The excavator is being developed to dig trenches autonomously. One stumbling block is the achievement of adequate,accurate,quick and smooth movement under automatic control. Here,both classical and modern approaches are considered,including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PID) control tuned by conventional Zigler-Nichols rules,linear proportional-integral-plus (PIP) control,and a novel nonlinear PIP controller based on a state-dependent parameter (SDP) model structure,in which the parameters are functionally dependent on other variables in the system. Implementation results for the excavator joint arms control demonstrate that SDP-PIP controller provides the improved performance with fast,smooth and accurate response in comparison with both PID and linearized PIP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botic excavator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PID) control proportional-integral-plus (PIP) control IDENTIFICATION state-dependent parameter model state variable feedba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螺旋二阶滑膜的汽车主动悬架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向 文淑容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7,共6页
汽车悬架的控制效果直接影响汽车的稳定性和舒适性,针对一阶滑模控制在主动悬架控制中存在的抖振和控制精度问题,基于汽车二自由度1/4主动悬架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超螺旋二阶滑模控制的汽车主动悬架控制方法。在控制器前端串联一个负加... 汽车悬架的控制效果直接影响汽车的稳定性和舒适性,针对一阶滑模控制在主动悬架控制中存在的抖振和控制精度问题,基于汽车二自由度1/4主动悬架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超螺旋二阶滑模控制的汽车主动悬架控制方法。在控制器前端串联一个负加速度反馈回路来调节悬架性能,并使用扩展的超螺旋观测器实时补偿系统的未知内部动态。为了验证控制方法的可行性,通过仿真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一阶滑膜控制,该方法解决了悬架未知非线性动态的多目标控制问题,能更有效地改善汽车稳定性和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主动悬架模型 超螺旋二阶滑模控制 负加速度反馈回路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导磁储能装置提高柔性直流配电系统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岚 丁安敏 +3 位作者 田洪英 张彦 张奎同 马文忠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0-262,共13页
柔性直流配电系统中定功率控制的换流器具有恒功率负载特性,会降低系统阻尼,对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针对该问题,在直流配电系统中加入超导磁储能SMES(superconducting magnetic energy storage)装置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推导了柔... 柔性直流配电系统中定功率控制的换流器具有恒功率负载特性,会降低系统阻尼,对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针对该问题,在直流配电系统中加入超导磁储能SMES(superconducting magnetic energy storage)装置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推导了柔性直流配电系统的反馈控制模型,采用频域分析法研究了换流器恒功率负载特性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结合数学模型和频域分析,指出SMES装置能够为电网提供正阻尼,增大了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在剪切频率处的相位裕度,从而改善了系统稳定性。为防止超导磁体两端电压过高,SMES装置与直流配电网连接的DC/DC换流器需具备一定的电压调节性能,因此研究了采用模块化多电平DC/DC换流器DC-MMC(modular multilevel DC/DC converter)的SMES装置,通过调节子模块个数灵活设置换流器电压变比,在实现换流器能量双向流动的同时控制超导磁体两端电压,以保护储能装置。最后通过时域仿真波形验证了采用DC-MMC的SMES装置在提高柔性直流配电系统稳定性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配电系统 超导磁储能 小信号稳定性 反馈控制模型 模块化多电平DC/DC换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动态频率惯量特性的储能电池参与电网一次调频控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蔡振华 黎灿兵 +3 位作者 阳同光 魏娟 葛睿 李立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46-1956,共11页
储能电池参与电网调频时对系统的惯量响应能力和引起的最大频率偏差均有待改善,网侧变流器的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策略有望提升储能电池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性能.为此,提出考虑动态频率惯量特性的储能电池参与电网一次调频控制.为利... 储能电池参与电网调频时对系统的惯量响应能力和引起的最大频率偏差均有待改善,网侧变流器的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策略有望提升储能电池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性能.为此,提出考虑动态频率惯量特性的储能电池参与电网一次调频控制.为利用储能电池对电网的惯量支撑和一次调频能力,构建附加有功功率模块,将储能电池的虚拟惯量控制和下垂控制策略产生的有功功率分别作为变转子惯量控制和输出反馈模型预测控制的附加功率;针对虚拟同步机惯量特性与电网需求间不匹配的问题,设计考虑系统频率偏差和系统频率变化率的变转子惯量控制策略,实现转子惯量对系统频率的实时调整.进一步提出VSG的输出反馈模型预测策略,通过在转子角频率增量与转矩增量之间建立反馈通道,实现系统频率偏差的动态预测和补偿.与现有的3种控制策略对比分析表明:考虑动态惯量特性的一次调频控制能充分利用储能电池和VSG的调频能力,有效减少电网的频率偏差和频率变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量响应 一次调频 虚拟同步发电机 变转子惯量控制 输出反馈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