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n Environment State of Breeding Area in Shuidong Bay by Using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被引量:1
1
作者 XU Yonghua 1,and SUN Yong 2 1 Heilongjiang Agriculture Polytechnic University,Jiamusi 154007,Heilongjiang,China 2 Engineering College,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150030,China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0年第2期64-68,共5页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develop a standard model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nearness degree of water environment quality at breeding area of Shuidong Bay in China.Results showed that certain env...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develop a standard model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nearness degree of water environment quality at breeding area of Shuidong Bay in China.Results showed that certain environment contamination factors in some areas seriously exceeded the standard value and led to the whole water quality at the third class level.The measurements should be taken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breeding area in Shuidong B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nearness degree water environment qua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框架的中国水利新质生产力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门宝辉 李国娇 +1 位作者 文滢 李安宁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4,共8页
水利新质生产力是促进水利高质量发展,提升水资源配置利用效率,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实现人水和谐共生的重要着力点,摸清目前的水平及发展措施是水利新质生产力水平提升的前提和基础。水利新质生产力评价是量化当前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定... 水利新质生产力是促进水利高质量发展,提升水资源配置利用效率,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实现人水和谐共生的重要着力点,摸清目前的水平及发展措施是水利新质生产力水平提升的前提和基础。水利新质生产力评价是量化当前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定量分析其影响因素能确定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的方向。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构建水利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用CRITIC法对指标客观赋权,结合综合评价法计算2012—2021年我国的水利新质生产力水平,并根据LMDI乘法分解法分析驱动因素的贡献度。结果表明:2012—2021年我国水利新质生产力水平基本处于“中”和“中高”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状态层提升速度最快,响应层基本处于“中”水平;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需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和项目投资力度,以增大科技项目成果数量、增加生态环境补水量、提升服务器存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新质生产力 评价指标体系 PSR框架 CRITIC法 LMD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山丘陵稻作区农田及末级沟道水质评价分析
3
作者 李涛 陈剑 +3 位作者 袁鹤龙 张状状 李江 缴锡云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0-137,共8页
稻田与末级沟道是农田面源污染发生的重要源头,沟道水质状况是影响稻田面源污染的直接因素。研究选取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的典型低山丘陵稻作区农田,于2022-2023年水稻生育期开展田面水和沟道水定期采样,分析田沟水质动态变化规律,... 稻田与末级沟道是农田面源污染发生的重要源头,沟道水质状况是影响稻田面源污染的直接因素。研究选取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的典型低山丘陵稻作区农田,于2022-2023年水稻生育期开展田面水和沟道水定期采样,分析田沟水质动态变化规律,采用单因子评价法与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田沟水质进行全面分析。结果显示,水稻生育期内田沟水中TP浓度与COD浓度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田面水TN与NH_(3)-N浓度呈现出两次升降的变化趋势,而沟道水中TN与NH_(3)-N浓度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分蘖期和拔节期水稻田沟水中的各项水质指标浓度均较高,此时污染风险较大。单因子水质评价结果显示,2022年和2023年田面水质超过Ⅳ类水质标准的比例为83.9%和88.0%,末级沟道水质评价超出Ⅳ类水质标准的比例为89.7%和76.9%。2022年和2023年田面水综合标识指数分别为3.4105~5.1415和4.7204~6.2424,沟道水综合标识指数为3.2105~4.7305和4.1104~5.7314,主要为Ⅲ至劣Ⅴ类水质。两种水质评价方法对比发现,单因子评价法可以明确不同生育期以及不同时间跨度的田沟水中主要的污染指标,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更适合对田沟水质进行细致的评价和划分。本研究对水稻格田及其末级沟道水质进行精确把控,研究结果可为合理制定稻田排水制度提供基础数据,为稻田面源污染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排水沟 水质 评价方法 单因子评价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地区库塘湿地水体理化性质分析
4
作者 张家洋 陈丽丽 楚莉莉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4期80-85,共6页
为探究X地区库塘湿地水质质量,对小型库塘样本水质进行氧化还原电位(ORP)、化学需氧量(COD)和总磷(TP)等理化因子特征及相关性分析,并对其水质进行了评价。理化因子特征分析表明,高锰酸盐指数(COD_(Mn))值总体偏高;个别样点的COD值较高... 为探究X地区库塘湿地水质质量,对小型库塘样本水质进行氧化还原电位(ORP)、化学需氧量(COD)和总磷(TP)等理化因子特征及相关性分析,并对其水质进行了评价。理化因子特征分析表明,高锰酸盐指数(COD_(Mn))值总体偏高;个别样点的COD值较高,出现水体富营养化;大多数样点的总氮(TN)浓度超出国家Ⅴ类水标准;几乎不存在氨氮和磷污染问题。相关性分析表明,库塘水体的ORP与TP、COD_(Mn)呈显著负相关(P<0.05);浊度与p H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COD、氨氮(NH_(4)^(+)-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溶解氧(DO)与TN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p H与COD、NH_(4)^(+)-N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TP呈显著负相关(P<0.05);COD与NH_(4)^(+)-N、TP、COD_(M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TP与COD_(M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单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库塘样本水质在COD方面均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NH_(4)^(+)-N和TP达到了Ⅱ类及以上标准,TN达到了Ⅴ类及以上标准,COD_(Mn)达到了Ⅳ类及以上标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PM水源涵养地、DY湖和PY湖的水质为Ⅳ类,TX湖为Ⅴ类,F湖则达到了Ⅲ类。研究结果可为X地区小型库塘水体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水体 水质 物理因子 化学因子 指数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水质评价及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乔宇豪 贾飚 +2 位作者 徐芬芳 王康 朱焱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0,共8页
为了对四川省主要河段的水质状况和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基于2021年四川省内86个水质断面的监测数据,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进行水质评价,比较平均系数法、变异系数法和熵值赋权法3种赋权方法的评价结果,对岷江、沱江进行水质的空... 为了对四川省主要河段的水质状况和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基于2021年四川省内86个水质断面的监测数据,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进行水质评价,比较平均系数法、变异系数法和熵值赋权法3种赋权方法的评价结果,对岷江、沱江进行水质的空间特征分析。结果显示,2021年全省断面全部是Ⅰ~Ⅱ类水,总体水质为优。年内水质的特征是:6月份出现Ⅳ类水断面,其污染指标是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其余月份只有少量Ⅲ类水断面。岷江上游断面WQI为1.48,下游断面WQI值为2.15;沱江的水质断面WQI值在2.08~2.32间波动。可以得出结论:四川省2021年全省水质良好,表明近年的水环境治理成果显著,但夏季时仍有超标断面;河流在流经大型城市后污染物含量会明显升高,下游断面WQI值随之上升,流动过程中污染物会衰减,两者共同影响着河流水质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综合标识指数法 水质评价 时空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分析的盛泉煤矿砂岩水的研究与应用
6
作者 施龙青 李欣阳 张军伟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8-109,共12页
文章针对开采盛泉煤矿造成水环境破坏、生活用水污染及生产污水逐渐向深部含水层扩散的问题,系统采集了新泰市盛泉井田砂岩水水样,以盛泉井田砂岩水的12个样本为研究依据。选取TDS、总硬度、pH值、Ca^(2+)、Mg^(2+)、Fe^(3+)、NH_(4)^(+... 文章针对开采盛泉煤矿造成水环境破坏、生活用水污染及生产污水逐渐向深部含水层扩散的问题,系统采集了新泰市盛泉井田砂岩水水样,以盛泉井田砂岩水的12个样本为研究依据。选取TDS、总硬度、pH值、Ca^(2+)、Mg^(2+)、Fe^(3+)、NH_(4)^(+)、Cl^(-)、SO_(4)^(2-)、HCO_(3)^(-)及K^(+)+Na^(+)共11种水化学成分指标进行水质评价。在通过Paper三线图、离子比例分析法揭示水化学成因及砂岩水形成机制的基础上,运用传统内梅罗指数法、改进内梅罗指数法、灰色聚类法和基于AHP-EWM计算权重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水质评价,并分别对其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盛泉井田区域的砂岩水水样呈现弱酸、弱碱性,阴离子中SO_(4)^(2-)最高,阳离子中K^(+)+Na^(+)含量最高,水化学类型以HCO_(3)·SO_(4)-(K+Na)型、HCO_(3)·SO_(4)-(K+Na)·Mg·Ca型为主,砂岩水中离子源于盐岩和硅酸盐风化溶解,脱硫酸作用较弱,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较强,且水质明显分为两类,类别一均为Ⅰ类水,适用于生活用水,相比灰色聚类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适用性较好。研究结果可为满足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安全提供有益参考,同时为当地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撑,实现对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水化学特征 内梅罗指数法 灰色聚类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TOPSIS对半干旱地区覆盖模式下猕猴桃生长的影响分析
7
作者 李曼宁 曹红霞 +2 位作者 赵俊城 彭美龄 李志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119,共9页
为探究关中地区最佳的猕猴桃果园覆盖模式,以3年生‘徐香’猕猴桃为试验材料,设置3种覆盖方式:行内覆地布+行间生草(FG)、行内覆地布+行间裸地(FN)和行内裸地+行间生草(NG),以行内裸地+行间裸地(NN)作为对照,分析不同覆盖方式对猕猴桃... 为探究关中地区最佳的猕猴桃果园覆盖模式,以3年生‘徐香’猕猴桃为试验材料,设置3种覆盖方式:行内覆地布+行间生草(FG)、行内覆地布+行间裸地(FN)和行内裸地+行间生草(NG),以行内裸地+行间裸地(NN)作为对照,分析不同覆盖方式对猕猴桃各生育时期土壤储水量、果实形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同时运用熵权法对猕猴桃三类果实指标(果实产量、生长及品质)进行评价,并采用TOPSIS法对各覆盖处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二元覆盖(FG)可以同时增加猕猴桃行内与行间土壤储水量,与对照(NN)相比,其全生育期行内储水量分别增加10.06%(2021)和38.19%(2022),行间储水量分别增加3.97%(2021)和3.89%(2022);二元覆盖(FG)显著增加了猕猴桃果实体积(两年增幅分别为24.18%和24.5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06%和10.89%)、可溶性糖含量(17.79%和14.08%)和固酸比(22.80%和20.16%),显著降低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两年降幅分别为13.25%和8.47%)。不同覆盖模式对猕猴桃产量指标(单株结果数、单果质量和单株产量)的影响基本相同,整体表现为FG>FN>NG>NN。利用熵权法对猕猴桃各指标赋权,其中权重最大的指标为可溶性糖含量,两年分别为0.3032(2021)和0.2450(2022),猕猴桃单株产量与果实体积权重次之;TOPSIS法计算表明,贴合度(Ci)最大的处理为二元覆盖(FG),最有利于关中地区猕猴桃果实生长。综上,行内覆地布+行间生草可作为关中地区猕猴桃果园适宜的覆盖模式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覆盖方式 土壤储水量 产量 品质 熵权法-TOPSIS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中小河流水质评价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史陈雪 刘庆庆 +3 位作者 杨艳霞 安东妹 刘玥 祖国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7,I0004,共13页
我国中小河流众多,流域面积覆盖了全国85%的城镇及广大农村地区,是区域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和污染负荷排放的接纳者.开展中小河流水质综合评价对于客观、准确地评价水环境质量状况,制订水污染防治整体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流域河... 我国中小河流众多,流域面积覆盖了全国85%的城镇及广大农村地区,是区域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和污染负荷排放的接纳者.开展中小河流水质综合评价对于客观、准确地评价水环境质量状况,制订水污染防治整体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流域河南省2条典型中小河流为研究对象,在识别河流水污染状况的基础上,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水质标识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4种方法对水质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探讨了不同方法在中小河流水质评价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2条中小河流主要污染指标为NH_(3)-N、挥发酚及TP;水质标识指数法的评价结果与可靠性分析中的水质评价结果一致性最高,该方法得到的水质类别结果更加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河流 单因子评价法 综合污染指数法 水质标识法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种富营养化评价方法的锦江河水质风险评估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友 郭子栋 +2 位作者 李干蓉 强小燕 田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2期66-69,共4页
以铜仁市锦江河为例,采集并分析水体理化指标,运用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TSI)、修正的营养状态指数(TSIM)、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3种方法评价其锦江河水体营养富化水平,并且通过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不同评价方法之间的差异以及环境因... 以铜仁市锦江河为例,采集并分析水体理化指标,运用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TSI)、修正的营养状态指数(TSIM)、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3种方法评价其锦江河水体营养富化水平,并且通过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不同评价方法之间的差异以及环境因子对评价方法的影响。结果表明:评价方法不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评价结果不同,锦江河水体按照TSI、TSIM和TLI评价方法,其结果分别为贫营养、富营养和中营养水平。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TSIM与TSI和TLI差异显著(P<0.05),TSI与TLI差异不显著(P>0.05);相关分析表明,Chl-a与TSI、TSIM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TN和TP与TLI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TSI和TSIM主要表征藻类的生长状况,TLI则更加专注于氮和磷水平。综合而言,相较于TSI和TSIM法,TLI采用多种环境因子的加权方式,更能科学地反映水体的富营养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评价方法 水质 风险评估 锦江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河流域(泽州段)不同水体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勃兴 冯民权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4-986,共13页
为研究丹河流域不同水体水化学特征及水质现状,采用相关性分析、Piper三线图、氯碱指数及主要阴阳离子比值等多种水化学方法,对地表水、浅层水、深层水及泉水的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并基于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和Wilcox、USSL图解法进行... 为研究丹河流域不同水体水化学特征及水质现状,采用相关性分析、Piper三线图、氯碱指数及主要阴阳离子比值等多种水化学方法,对地表水、浅层水、深层水及泉水的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并基于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和Wilcox、USSL图解法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1)区内水体均呈弱碱性;TDS和F-浓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2)地表水和浅层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SO_(4)-Ca·Na;深层水和泉水主要为HCO_(3)·SO_(4)-Ca;在地表水下渗过程中,阳离子倾向于由Ca-Na型向Ca型转变,阴离子倾向于由SO_(4)型向HCO_(3)型转变.(3)研究区水化学特征主要受岩石风化作用控制;水化学组分主要来源于硅酸盐岩溶解,且还存在蒸发盐岩溶解、碳酸盐岩溶解及阳离子交换作用.(4)水质评价结果显示,66.7%的浅层水、100%的深层水和泉水适合人体饮用;部分地表水的灌溉盐害风险较高.该研究明确了区内不同水体水化学特征及水质现状,结果可为水资源开发及保护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特征 水质评价 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 丹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景观水体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评价方法适用性研究
11
作者 袁小梦 李涛 +5 位作者 孙超 梁子斌 高伟涛 李立 康东生 王亮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4-149,共6页
为探究城市景观湖泊水质特征及其水质评价的适用性方法,以兴庆湖为研究对象,选取5个采样点,根据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水体逐月pH值及TP、NH_(3)-N、DO、COD浓度监测值,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水质指数评估法、水质健康综合评估法和熵权-... 为探究城市景观湖泊水质特征及其水质评价的适用性方法,以兴庆湖为研究对象,选取5个采样点,根据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水体逐月pH值及TP、NH_(3)-N、DO、COD浓度监测值,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水质指数评估法、水质健康综合评估法和熵权-TOPSIS法对兴庆湖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兴庆湖水质指标存在时空分布差异,水体进入兴庆湖后,除氨氮外,其他水质指标值增大;pH值春夏两季高于秋冬两季,TP质量浓度夏秋两季高于春冬两季,COD、NH_(3)-N质量浓度秋冬季高于春夏季;4种水质评价方法对兴庆湖水质评价结果有差异,经综合比较分析,熵权-TOPSIS法不受指标数量、数据分布等的限制,减少了主观因素的影响,能准确反映水体水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因子评价法 综合水质指数评估法 水质健康综合评估法 熵权-TOPSIS法 湖泊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质指数法的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水质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12
作者 杜宣逸 林子雨 杨枫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7,15,共8页
采用水质指数法(waterquality index,I_(WQ))对南水北调中线干渠2016—2023年的水质进行深入分析,重点考察陶岔出库单元、南营村(豫一冀段)及惠南庄(冀一京段)三大流域单元。结果显示:干渠整体水质良好,但总氮(TN)和总磷(TP)为主要污染... 采用水质指数法(waterquality index,I_(WQ))对南水北调中线干渠2016—2023年的水质进行深入分析,重点考察陶岔出库单元、南营村(豫一冀段)及惠南庄(冀一京段)三大流域单元。结果显示:干渠整体水质良好,但总氮(TN)和总磷(TP)为主要污染物,其中TN污染趋势尤为显著。2016—2023年,I_(WQ)均值为37.77,水质类别主要为“优秀”和“良好”,分别占总体的31.56%和66.90%。在年际变化上,I_(WQ)值呈现先降后升趋势,主要受TN和TP影响显著。回归分析表明:水质变化受工业废水排放、化肥施用量及生活污水排放等驱动因素影响较大。本研究指出控制TN和TP污染、加强非点源污染源排查与治理,是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水质安全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水质评价 驱动因素分析 丹江口水库 水质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物元可拓法评价地下水的水质——以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西部为例
13
作者 徐聪 刘本华 +3 位作者 徐晶 冯国伟 王琦 罗杰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6-414,共9页
为了准确评价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西部浅层地下水的水质状况,采集11组地下水样,综合使用数理统计分析与图解法探究研究区地下水的化学组分来源及特征,引入方差最大化原理改进物元可拓法评价研究区地下水的水质,并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对... 为了准确评价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西部浅层地下水的水质状况,采集11组地下水样,综合使用数理统计分析与图解法探究研究区地下水的化学组分来源及特征,引入方差最大化原理改进物元可拓法评价研究区地下水的水质,并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以微咸水和淡水为主,离子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HCO_(3)^(-)、 SO_(4)^(2-)、 Ca^(2+)、 Cl^(-)、 Na^(+)、 Mg^(2+)、 K^(+),地下水主要类型是SO_(4)-Ca型;氯碱指数显示研究区存在正向与负向阳离子交换作用;研究区北部水质状况良好,南部水质较差;改进物元可拓评价法比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更能反映研究区的地下水质真实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质评价 方差最大化 物元可拓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质评价方法在丹江口流域水质评价中应用比较 被引量:64
14
作者 张亚丽 周扬 +3 位作者 程真 姚志鹏 申剑 王潇磊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8-61,共4页
采用合理的水质评价方法,准确地描述河流水质状况,才能为水质管理提供治理方案。以丹江口水源地为例,选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方法、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法、主成分分析法、水污染指数法对丹江口水源地7个河流断面进行水质评... 采用合理的水质评价方法,准确地描述河流水质状况,才能为水质管理提供治理方案。以丹江口水源地为例,选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方法、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法、主成分分析法、水污染指数法对丹江口水源地7个河流断面进行水质评价并对比评价效果。结果表明,水污染指数法操作简便、评价结果直观明了,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评价方法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的综合指数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5
作者 张鉴 束龙仓 +3 位作者 张琛 李娴 季叶飞 马超群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0-32,共3页
针对地下水水质评价中各指标对水质评价结果影响程度的不同,将熵值理论与综合指数法相结合构建了基于熵权的综合指数模型,利用信息熵反映数据自身的效用值确定权重系数,实现权重随指标影响程度的动态变化,以实例分析并与综合指数法、模... 针对地下水水质评价中各指标对水质评价结果影响程度的不同,将熵值理论与综合指数法相结合构建了基于熵权的综合指数模型,利用信息熵反映数据自身的效用值确定权重系数,实现权重随指标影响程度的动态变化,以实例分析并与综合指数法、模糊数学法做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价客观、可靠,可适用于水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 综合指数法 地下水水质评价 quality evaluation Based 影响程度 综合指数模型 模糊数学法 指标对 实例分析 权重系数 评价结果 模型评价 动态变化 信息熵 效用值 数据 熵值 理论 客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模糊综合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3
16
作者 杨磊磊 卢文喜 +1 位作者 黄鹤 初海波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44,共4页
不同的水质评价方法有不同的适用性。以桦甸市5个主要监测断面2010年枯季的监测数据为基础,选取溶解氧、氨氮等6个水质评价因子,分别采用传统、改进的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及模糊综合法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3种方法评价的水质类型不同,但... 不同的水质评价方法有不同的适用性。以桦甸市5个主要监测断面2010年枯季的监测数据为基础,选取溶解氧、氨氮等6个水质评价因子,分别采用传统、改进的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及模糊综合法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3种方法评价的水质类型不同,但内梅罗法计算的污染指数大小与模糊综合法评价的水质污染程度相符。内梅罗指数法更适用于掌握水体被污染的程度,模糊综合评价法更适用于评价水体功能及水质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梅罗污染指数法 模糊综合法 地表水 水质评价 桦甸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水质评价计算方法及近年来水质变化分析 被引量:33
17
作者 陆铭锋 徐彬 杨旭昌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0-33,共4页
以2000-2005年太湖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结合算术平均法、算术平均法与湖区面积加权综合运用、监测点代表面积与湖区面积加权综合运用等3种不同的湖区水质评价计算方法,对太湖水质状况及其近年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分析了这3种计算... 以2000-2005年太湖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结合算术平均法、算术平均法与湖区面积加权综合运用、监测点代表面积与湖区面积加权综合运用等3种不同的湖区水质评价计算方法,对太湖水质状况及其近年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分析了这3种计算太湖水质指标方法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并选用监测点代表面积与湖区面积加权综合运用的方法,对太湖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分析,避免由于个别测站水质状况有较大的差异而影响湖区评价结果。评价结果表明,太湖污染严重区域为北部梅梁湖、竺山湖和五里湖,但水质恶化趋势在2003年后总体上得到了有效的遏制,近年来太湖湖体水质总体稳定,太湖东部沿岸区、东太湖和南部沿岸区水体水质满足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水质评价 计算方法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对番茄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28
18
作者 张军 李建明 +3 位作者 张中典 黄红荣 潘铜华 范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5-222,共8页
【目的】优化设施番茄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制度。【方法】以"金棚1号"番茄为试材,在2013年研究总结的水肥总量(灌水量2 518.74m^3/hm^2,N 542.58kg/hm^2,P_2O_5206.30kg/hm^2,K_2O 940.03kg/hm^2)基础上,上下浮动30%后,设置T1... 【目的】优化设施番茄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制度。【方法】以"金棚1号"番茄为试材,在2013年研究总结的水肥总量(灌水量2 518.74m^3/hm^2,N 542.58kg/hm^2,P_2O_5206.30kg/hm^2,K_2O 940.03kg/hm^2)基础上,上下浮动30%后,设置T1(中水中肥)、T2(中水低肥)、T3(中水高肥)、T4(低水中肥)、T5(高水中肥)5个处理,以传统沟灌为对照,在滴灌条件下研究不同水肥对番茄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并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通过赋予客观权重和主观权重后得到综合权重,对不同水肥处理下番茄综合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番茄产量随水肥用量的增加先增高后降低;水分利用效率随灌水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合理施肥有利于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中水中肥和低水中肥条件下番茄综合品质较好,水分或肥料过多均会造成番茄品质下降;T1处理的综合表现最优,产量最高,为130.80t/hm2,品质较好,水分利用率较高,为51.90kg/m3;与沟灌对照(产量115.40t/hm^2,水分利用效率23.46kg/m^3)相比,T1处理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3.34%,121.23%。【结论】利用综合评价法得出的设施番茄水肥一体化最优水肥用量为灌水量2 518.74m^3/hm^2,N 542.58kg/hm2,P_2O_5206.30kg/hm^2,K_2O 940.03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 番茄产量 番茄品质 水分利用效率 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元可拓评价法的改进及其应用 被引量:34
19
作者 孙秀玲 褚君达 +1 位作者 马惠群 曹升乐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7,共4页
在对物元可拓评价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该方法在水质评价中存在当实测数据超出节域而无法计算的局限性。针对该方法的局限性,本文对原方法进行了改进。用改进的物元可拓评价方法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物元可拓评价方法是科... 在对物元可拓评价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该方法在水质评价中存在当实测数据超出节域而无法计算的局限性。针对该方法的局限性,本文对原方法进行了改进。用改进的物元可拓评价方法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物元可拓评价方法是科学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元可拓法 局限性 改进 水质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聚类法的扎龙湿地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60
20
作者 周林飞 许士国 孙万光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0-245,共6页
湿地水环境系统是一个灰色系统.将灰色聚类法应用到湿地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适合于湿地的水环境质量评价体系.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为依据,污染程度共分为5个等级.利用白化权函数描述水质分级界限,利用... 湿地水环境系统是一个灰色系统.将灰色聚类法应用到湿地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适合于湿地的水环境质量评价体系.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为依据,污染程度共分为5个等级.利用白化权函数描述水质分级界限,利用倒数法确定聚类权,构建了综合评判灰色数学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对扎龙湿地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与分析.评价结果证实,无论是空间上还是时间系列上,扎龙湿地水环境污染都比较严重.这种污染主要是由缺水型污染、超标型污染和内源型污染三者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中缺水是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龙湿地 水环境质量 灰色聚类法 综合评价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