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6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高密度三维地震数据属性分析的煤层构造预测
1
作者
程龙艺
朱建刚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4期90-93,共4页
华东矿区煤层发育多,且构造复杂,对解释精度要求高,常规窄方位地震勘探数据解释,已无法保证煤层异常体的解释精度。针对这一问题,以高密度三维地震数据为基础,采用多属性分析技术,对地质异常体进行综合解释与刻画。研究表明,基于高密度...
华东矿区煤层发育多,且构造复杂,对解释精度要求高,常规窄方位地震勘探数据解释,已无法保证煤层异常体的解释精度。针对这一问题,以高密度三维地震数据为基础,采用多属性分析技术,对地质异常体进行综合解释与刻画。研究表明,基于高密度数据基础的多属性联合解释技术,能够有效佐证解释成果的可靠性,对异常体在煤层的展布情况刻画更精确详细,显著提高煤层异常体的预测,为今后在同地区的地震勘探提供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体
全数字高密度
三维地震数据
多属性
煤层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点高密度资料的组合去噪方法研究
2
作者
张靖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36-37,40,共3页
为了推动老区油气田的进一步勘探开发,解决复杂隐秘油气储集体的勘探开发难题,主要针对单点高密度资料的处理方法进行研究。单点高密度资料的特点是小面元宽频带、宽方位、高炮道密度,同时信噪比较低,因此在室内资料处理过程中解决好信...
为了推动老区油气田的进一步勘探开发,解决复杂隐秘油气储集体的勘探开发难题,主要针对单点高密度资料的处理方法进行研究。单点高密度资料的特点是小面元宽频带、宽方位、高炮道密度,同时信噪比较低,因此在室内资料处理过程中解决好信噪比问题非常关键,并基于地震资料的时频域特征利用分级曲波变换对叠前噪音进行组合压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区油气田
单点高密度
组合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罗家地区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实例
被引量:
28
3
作者
蔡希源
韩文功
+1 位作者
于静
石林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2-186,156,共5页
随着近年地震勘探装备技术的提高,以高空间采样率为显著特征的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介绍的胜利油田罗家地区陆上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试验,首次进行了超万道、全数字、单点、三分量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在区域噪声特征...
随着近年地震勘探装备技术的提高,以高空间采样率为显著特征的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介绍的胜利油田罗家地区陆上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试验,首次进行了超万道、全数字、单点、三分量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在区域噪声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束状正交集中式对称观测系统,提高了采集数据的连续性和均匀性;施工前采用多种手段进行详细的表层结构调查,建立了精细表层结构模型;采集作业中,在改进检波器耦合条件的同时,强化了试验资料和施工记录的现场监控处理分析,获得了高品质的高密度多波资料,探索并形成了高效的高密度超万道地震数据采集组织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三维地震
数据采集
数字检波器
单点接收
表层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碳酸盐岩储层单点高密度采集三维地震勘探实例
被引量:
23
4
作者
郭念民
陈猛
+3 位作者
崔永福
罗彩明
孙海军
赵锐锐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71-780,824,共11页
随着塔里木盆地缝洞型碳酸盐岩精细勘探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地震资料。在塔里木油田哈拉哈塘X工区进行了陆上单点高密度地震采集试验,实现了超万道全数字单点检波器接收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提高了采集数据的连续性...
随着塔里木盆地缝洞型碳酸盐岩精细勘探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地震资料。在塔里木油田哈拉哈塘X工区进行了陆上单点高密度地震采集试验,实现了超万道全数字单点检波器接收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提高了采集数据的连续性和均匀性,且在施工前建立了精细表层结构模型,保证了采集数据质量。本次地震处理更加有针对性,基于面波反演的地滚波压制技术和非规则相干噪声压制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高密度地震数据的去噪问题;稳健地表一致性反褶积技术更好地解决了低信噪比的反褶积问题,还可以提高大数据的计算效率;炮检距向量片(OVT)域数据规则化技术解决了单次覆盖剖面的空道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地震数据的空间一致性;深度域精细速度建模保证了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精确成像。单点高密度地震采集、处理一体化研究大幅度提高了研究区的地震资料质量,获得了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最终成果数据,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勘探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地震采集
单点接收
缝洞型碳酸盐岩
OVT域数据规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点高密度地震技术进展、实践与展望
被引量:
22
5
作者
王延光
尚新民
芮拥军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71-590,共20页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深入,以胜利油田为代表的东部老区普遍进入到复杂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勘探对象日趋复杂,表现为“薄、小、碎、散、深、隐”的特点,传统的地震技术已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地质目标的识别与描述需求。为了破解东部老区勘...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深入,以胜利油田为代表的东部老区普遍进入到复杂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勘探对象日趋复杂,表现为“薄、小、碎、散、深、隐”的特点,传统的地震技术已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地质目标的识别与描述需求。为了破解东部老区勘探开发难题,“十五”以来,胜利油田先后在垦71、罗家、义东等区块开展了高密度地震技术探索,在大量攻关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单点激发、单点接收,具有小面元、宽频带、宽方位、高炮道密度特征,以方位各向异性理论为基础,采用宽频全方位处理、五维数据解释”的新一代高密度地震技术,研发了适用的独具特色的单点高密度地震采集技术、宽频全方位处理技术和五维数据解释理论与方法,找到了一条适用于东部老区油气勘探开发的高密度地震技术路线,形成了可复制的单点高密度地震技术。自2015年以来,胜利油田东部老区实施了16块单点高密度三维地震,满次面积3699km^(2)。近3年新发现圈闭625个,三级储量2.21×10^(8)t,部署井位279口,桩海斜25、丰深斜11等井获得高产,探井成功率由44.6%提高到62.5%。支撑新建产能42.1×10^(4)t。单点高密度地震技术成为复杂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核心技术,大量的实践表明该技术是解决成熟探区高效勘探、效益开发的利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推广应用前景广阔,下一步通过开展全节点高密度地震、压缩感知、“人工智能+地震”的相关研究,相信单点高密度地震技术将在新老探区勘探开发中发挥更大的技术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油田
单点高密度地震
复杂隐蔽油气藏
单点接收
宽方位处理
五维数据解释
全节点高密度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胜利油田三维开发地震的实践及效果
被引量:
7
6
作者
苏朝光
宋亮
+2 位作者
孟阳
尚新民
关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65-576,485-486,共13页
自2005年K71开发三维项目实施以来,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已先后完成了7个三维开发地震项目,尤其'十二·五'期间集中部署了4块。三维开发地震取得了四项技术进步,即建立了三维开发地震采集、处理、解释和滚评一体化模式;提出了...
自2005年K71开发三维项目实施以来,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已先后完成了7个三维开发地震项目,尤其'十二·五'期间集中部署了4块。三维开发地震取得了四项技术进步,即建立了三维开发地震采集、处理、解释和滚评一体化模式;提出了三维开发地震选区'四有'、'四能'原则;实现了观测系统'五化'、'六性'设计,突破了组合向单点检波器接收的技术瓶颈;三维开发地震取得了'四更'地震资料效果:'剖面分辨率更高、资料保幅性更好、断层成像更精准、地质体识别能力更强'。三维开发地震资料在新区滚动和老区挖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良好应用效果,为胜利油田勘探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物探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开发地震
一体化模式
地震选区原则
观测系统设计
单点高密度采集
胜利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在天草凹陷的应用
被引量:
6
7
作者
龙飞
王劲松
+2 位作者
文一华
胡军
苟红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251-255,260,17,共7页
天草凹陷T6井获得油气发现之后,部署了"两宽一高"三维地震勘探。为了整体评价油藏特征及储量规模,开展了基于GeoEast系统的三维处理解释一体化应用。采用综合静校正、组合去噪、振幅补偿与反褶积、叠前时间偏移成像四项主要...
天草凹陷T6井获得油气发现之后,部署了"两宽一高"三维地震勘探。为了整体评价油藏特征及储量规模,开展了基于GeoEast系统的三维处理解释一体化应用。采用综合静校正、组合去噪、振幅补偿与反褶积、叠前时间偏移成像四项主要针对性配套处理技术,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运用构造解释与储层预测技术,分别落实构造和刻画沉积相带。消除了构造成图系统误差,预测有利扇体面积82.3km^2;在完成目标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建议部署的4口钻井获工业油气流,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East系统
天草凹陷
两宽一高
处理解释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点地震数据的一致性组合叠加方法
被引量:
6
8
作者
孙成禹
孙甜甜
+1 位作者
彭洪超
肖云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23-28,共6页
为了解决常规野外检波器组合引起的高频振幅衰减、组合内道间差异等方面问题,本文在分析影响组合叠加效果的诸因素基础上,针对单点高密度采集数据,阐述了基于自适应匹配滤波的一致性组合叠加方法;通过构建标准道,采用自适应匹配滤波方...
为了解决常规野外检波器组合引起的高频振幅衰减、组合内道间差异等方面问题,本文在分析影响组合叠加效果的诸因素基础上,针对单点高密度采集数据,阐述了基于自适应匹配滤波的一致性组合叠加方法;通过构建标准道,采用自适应匹配滤波方法对子波波形和道间时差同时进行一致性校正,改善了组合叠加的效果。校正后地震记录的组合叠加响应能够较好地保持反射波原有的振幅和波形特征。模型和实际资料的处理效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波校正
一致性组合叠加
地震数据处理
匹配滤波
高密度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宽一高”资料处理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
19
9
作者
丁吉丰
裴江云
包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0-16,共7页
利用GeoEast处理系统对大庆探区内的"两宽一高"资料进行了相应的处理,得到以下认识:①利用单只检波器接收"两宽一高"地震数据在拓展地震频带、小断层识别、提高油藏认识精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②基于VSP井控的...
利用GeoEast处理系统对大庆探区内的"两宽一高"资料进行了相应的处理,得到以下认识:①利用单只检波器接收"两宽一高"地震数据在拓展地震频带、小断层识别、提高油藏认识精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②基于VSP井控的时空变Q补偿技术能够在保幅前提下提高现有资料的分辨率;③在宽方位地震数据处理技术中,OVT处理技术是其中的重要突破,基于现有资料可以获得新的地震、地质认识;④联合叠前、叠后多度分析、多方位分析、方位各向异性分析是进行储层裂缝带分析与流体预测的有效手段,这些分析手段能够提高地质目标识别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宽一高
单点采集
Q补偿
OVT
微幅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密点地震资料面波压制的自适应波束方法
被引量:
5
10
作者
谢金娥
郭全仕
+2 位作者
刘财
彭代平
肖鹏飞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0-114,共5页
在单点采集的地震记录上,面波能量非常强,有效信号淹没于其中,地震资料的信噪比较低。在常规地震资料处理中,通常采用相位匹配法和高通滤波法对面波进行压制,但存在面波去除不干净或损害有效低频反射波等问题,即使是F-K滤波和小波变换...
在单点采集的地震记录上,面波能量非常强,有效信号淹没于其中,地震资料的信噪比较低。在常规地震资料处理中,通常采用相位匹配法和高通滤波法对面波进行压制,但存在面波去除不干净或损害有效低频反射波等问题,即使是F-K滤波和小波变换面波压制等改进方法也或多或少地存在同样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自适应波束面波压制方法。该方法利用有效反射波和面波在视速度上的差异,通过设计合理的代价函数,不断优化滤波器的权系数,可以在面波区有效衰减面波能量,保全有效反射波。对新疆亚肯北地区某测线高密度单点采集资料,利用自适应波束方法进行面波压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去除面波的同时有效信号得到了保护,资料的信噪比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单点采集资料
自适应波束方法
视速度
面波能量衰减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点单分量高密度地震采集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
11
11
作者
杨贵祥
杨振升
仲伯军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1年第3期12-18,共7页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面临的地质目标日趋复杂,无论是复杂构造油气藏还是隐蔽油气藏的精细勘探开发,对地震勘探资料的信噪比、分辨率、保真度和成像精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规三维地震技术难以适应勘探与开发的需求,迫切...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面临的地质目标日趋复杂,无论是复杂构造油气藏还是隐蔽油气藏的精细勘探开发,对地震勘探资料的信噪比、分辨率、保真度和成像精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规三维地震技术难以适应勘探与开发的需求,迫切需要提高三维地震的精度。单点单分量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单点单分量高密度地震勘探采用空间无假频采样,点源激发、单点接收,变野外组合为室内无时差数字组合,对提高纵/横向分辨率、实现全数字化采集、提高静校正精度、压制规则干扰提高信噪比等十分有利,同时,还有利于开展叠前深度偏移与各向异性研究。随着地震勘探装备技术的发展,实现高密度地震勘探成为现实,并成为今后开展宽频地震勘探、提高地震勘探精度的主要方向之一。推广、应用单点单分量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可为我国东部油田增储上产、查明剩余油分布、提高采收率提供高质量的地震剖面;同时,为西部复杂地区油气勘探开发、南方复杂山地地震、煤田及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点接收
单分量
高密度
室内数字组合
数字化检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密度地震资料剩余静校正
被引量:
11
12
作者
牛琳
李冰
+2 位作者
王彦春
刘志伟
邓世广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76,16,共6页
高密度地震资料具有高信噪比、高分辨率和高保真度的明显优势,也对静校正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高密度地震资料波场信息丰富和初至波信息清晰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套适合高密度地震资料且能够满足高精度处理要求的剩余静校正方法...
高密度地震资料具有高信噪比、高分辨率和高保真度的明显优势,也对静校正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高密度地震资料波场信息丰富和初至波信息清晰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套适合高密度地震资料且能够满足高精度处理要求的剩余静校正方法。通过依次应用多域迭代折射波剩余静校正、分频模型迭代剩余静校正和非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方法,有序地计算高密度资料的剩余静校正量,进一步解决中、短波长静校正问题。实际资料的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高密度地震资料的剩余静校正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地震
多域迭代折射波剩余静校正
分频模型剩余静校正
非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田数字高密度地震勘探的应用效果探析
被引量:
12
13
作者
刘俊杰
王彦春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7-39,47,共4页
以2007年丁集煤矿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试验为例,讨论了数字检波器的技术特点及利用数字检波器进行高密度地震勘探的应用方法。在煤田勘探中采用数字检波器单点高密度采集,提高了空间采样率,有效避免空间假频的出现;同时干扰波无假频采样...
以2007年丁集煤矿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试验为例,讨论了数字检波器的技术特点及利用数字检波器进行高密度地震勘探的应用方法。在煤田勘探中采用数字检波器单点高密度采集,提高了空间采样率,有效避免空间假频的出现;同时干扰波无假频采样有利于后期信噪分离处理,提高干扰波压制效果。丁集煤田完成的多块数字高密度地震勘探的效果表明:采用单点数字检波器进行高密度地震勘探有利于提高地震资料的保真度和分辨率,有利于煤田小断层、陷落柱和微幅构造的识别和成像,从而降低潜在安全风险,保障煤田的生产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田勘探
数字检波器
高密度
地震勘探
点接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宽一高”油气地震勘探中的关键问题分析
被引量:
45
14
作者
王华忠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3-324,共12页
油气地震勘探面对的地下介质情况(包括地表条件)和油藏情况日益复杂促使地震勘探技术不断提高,最终目的是能够尽可能精确地描述油气藏以及提高油气采收率和勘探效益。2000年后逐渐普及的“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是其中的一项标志性技术...
油气地震勘探面对的地下介质情况(包括地表条件)和油藏情况日益复杂促使地震勘探技术不断提高,最终目的是能够尽可能精确地描述油气藏以及提高油气采收率和勘探效益。2000年后逐渐普及的“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是其中的一项标志性技术,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技术系列,并非仅指将地震数据采集技术推进到“两宽一高”阶段,它还包括针对“两宽一高”数据的地震成像处理技术、地震地质解释技术及油藏评价技术。当前,“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较为迅速,各种新的观测系统、新的震源和检波器系统以及高效、自动、智能数据采集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是,从海量的“两宽一高”数据中提取与精确描述储层相关信息的技术进展严重滞后,譬如全波形反演(Full Waveform Inversion,FWI)和最小二乘逆时深度偏移(LeastSquares Reverse Time Migration,LS_RTM)技术距离大规模生产实用(尤其是直接贡献于储层描述的应用)相去甚远。从地震波反演成像对地震数据采集的需求出发,较为全面地依次分析了“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对地震波成像的必要性、“两宽一高”地震数据对地震波成像的贡献、“两宽一高”地震勘探阶段的地震分辨率、“两宽一高”地震数据成像处理中的关键问题等,最后简述了“两宽一高”地震勘探中地震地质解释的观点。认为“两宽一高”油气地震勘探技术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石油工业界的核心技术,当前的技术发展现状远未达到“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的成熟阶段,今后油气地震勘探的技术发展应该是围绕着“两宽一高”地震勘探的关键问题,即采集技术、对应的反演成像技术、地震解释技术和油藏描述技术而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介质与复杂储层
“两宽一高”地震勘探
“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
海量数据处理
反演成像
“两宽一高”地震地质解释
“两宽一高”油藏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深层复杂地质体油气勘探的地震一体化技术
被引量:
15
15
作者
曲寿利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79-892,共14页
中国深层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是未来油气勘探开发的现实领域。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斯等盆地的海相深层碳酸盐岩是最重要的油气突破领域。以岩溶缝洞型、礁滩孔隙型、白云岩孔隙型和裂缝型为典型的4类特殊储层,具有构造圈闭复杂、储层多...
中国深层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是未来油气勘探开发的现实领域。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斯等盆地的海相深层碳酸盐岩是最重要的油气突破领域。以岩溶缝洞型、礁滩孔隙型、白云岩孔隙型和裂缝型为典型的4类特殊储层,具有构造圈闭复杂、储层多样、地表复杂、地下埋藏深、温压高、构造复杂和勘探目标尺度小、非均质性等特点,这导致了地震波场复杂、地震信号弱、信噪比低、分辨率低及地震各向异性强等诸多地球物理难题,极大地增加了此类油气藏勘探高精度地震成像与储层预测的难度。常规物探技术,即单一的采集或处理解释技术,即便是先进的技术但由于缺乏系统的配套措施,也难以有效解决问题。因此,面对此类深层复杂构造地质体的勘探,必须采用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的思路系统性地开展综合研究,从复杂地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高质量地震采集入手,采用以深度域RTM成像为核心的地震成像处理,综合利用叠前、叠后地震属性开展沉积相带、储层与流体预测研究,精细刻画多尺度储集体,才能有效解决复杂地质体描述与目标落实问题。为此重点介绍面向深层复杂地质体,以叠前RTM深度成像和叠前反演为核心的地震一体化新技术,主要包括“小宽高”高密度地震采集技术,“小平滑面”速度建模与叠前深度成像技术以及“五维数据”叠前方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叠前反演等关键技术;展示了一些成功的应用案例,验证了地震一体化技术的有效性。在实际应用中,围绕地震一体化技术开展工作,必须根据地质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和岩石物理分析,通过模型试验、野外现场试验科学优选适合的方法和参数,以达到方法技术应用效果和效益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复杂地表
复杂地质体
地震一体化
小宽高
高密度
小平滑面
五维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一代高精度地震技术的发展方向——超密度地震技术
被引量:
4
16
作者
曲寿利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07-1015,共9页
地震技术已由常规三维经高精度三维发展到高密度三维,但仍不能满足地表、构造、储层“三复杂”勘探开发目标对地震资料精度的需求。为满足“三复杂”条件下地震成像的需求,依据高密度地震技术及计算机和物探装备的发展趋向,提出了“超...
地震技术已由常规三维经高精度三维发展到高密度三维,但仍不能满足地表、构造、储层“三复杂”勘探开发目标对地震资料精度的需求。为满足“三复杂”条件下地震成像的需求,依据高密度地震技术及计算机和物探装备的发展趋向,提出了“超密度地震技术”的新思路。通过野外小道距采集实验和小网格正演模拟实验,验证了超密度采集对近地表速度建模与静校正及深层高陡断裂成像的改善。考虑超高密度地震采集的仪器和装备需求及海量数据以及经济可行性,提出了“变道距+插值”的实施策略及相关仪器、存储、计算配套技术,分析认为10×10^(4)道级节点仪、海量数据存储与计算是实现“超密度地震技术”的基础,“小宽高”高密度地震采集技术、“小平滑面”RTM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和压缩感知或五维插值技术是重要的关键技术。未来更高精度的地震技术应是炮道密度大于200×10^(4)道/km^(2)的超密度地震技术,为此,需要加快发展超大规模的节点仪单点采集装备、海量数据存储与计算装备及变道距数据插值技术等,并推进野外地震采集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采集
三复杂
超密度采集
超密度地震技术
小宽高
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密度地震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
10
17
作者
苗庆库
李玮
朱旭东
《物探装备》
2002年第2期132-133,共2页
该文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高密度地震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效果,并对高密度地震法在采空洞穴异常的反映机理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的见解。
关键词
高密度地震法
工程勘察
应用
单点激发
采空区
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关键技术与效果--以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与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油气藏为例
被引量:
13
18
作者
林煜
李相文
+3 位作者
陈康
张银涛
臧殿光
郁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7-727,共11页
以储层定量化预测为核心的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表征技术是实现该领域增储上产的重要手段。中国的油气勘探开发在早期阶段主要集中于中-浅层陆相碎屑岩领域,近二十年来,随着塔河、普光和安岳等西部大气田的发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的开发前...
以储层定量化预测为核心的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表征技术是实现该领域增储上产的重要手段。中国的油气勘探开发在早期阶段主要集中于中-浅层陆相碎屑岩领域,近二十年来,随着塔河、普光和安岳等西部大气田的发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的开发前景才逐步明朗。与国外相比,中国的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年代更加古老、地表条件更加复杂、非均质性更强,这些都为储层定量预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以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礁滩型储层与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缝洞型储层为例,在对2类储层地质特点与地震研究难点充分剖析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针对性的地震预测思路与关键配套技术。目前,随着“两宽一高”地震采集、井控高保真宽频处理以及相控地震波阻抗反演等核心技术的不断完善,中国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储层预测已经由定性逐渐转变为半定量,由简单描述转变为储渗单元精细刻画。此次研究也将为国内外其他碳酸盐岩油气藏精细开发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宽一高”地震采集
高保真宽频处理
储层预测
礁滩型储层
缝洞型储层
深层碳酸盐岩
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密度电法在香山隧道勘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
11
19
作者
刘蕾
孙寅鹤
+1 位作者
王绪本
何展翔
《物探装备》
2003年第1期46-48,71,共3页
高密度电法是一种以研究地下介质体的电阻率差异为地球物理基础,集电剖面和电测深为一体,采用高密度布点,进行二维地电断面测量的一种电阻率法勘查技术。该文在介绍高密度电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介绍高密度电法在香山隧道工程地质勘察中...
高密度电法是一种以研究地下介质体的电阻率差异为地球物理基础,集电剖面和电测深为一体,采用高密度布点,进行二维地电断面测量的一种电阻率法勘查技术。该文在介绍高密度电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介绍高密度电法在香山隧道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法
香山隧道
地质勘察
应用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走向精确地震勘探的道路
被引量:
19
20
作者
王华忠
盛燊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93-708,720,共17页
勘探地震领域已扩展到复杂地表、复杂构造、复杂油藏和深层目标等。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发展到了宽方位、高密度、宽频带(“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阶段;地震波成像技术发展到了贝叶斯(Bayes)参数估计理论下的全波形反演(FWI)和最小二乘...
勘探地震领域已扩展到复杂地表、复杂构造、复杂油藏和深层目标等。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发展到了宽方位、高密度、宽频带(“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阶段;地震波成像技术发展到了贝叶斯(Bayes)参数估计理论下的全波形反演(FWI)和最小二乘逆时深度偏移成像(LS_RTM);油藏描述发展到了综合信息利用和最佳判定阶段;地震勘探技术已经发展至全新的阶段。横向缓变的层状介质假设、地表一致性假设、射线理论波传播和Zoeppritz方程界定了上一代精确地震勘探的方法技术及其适用性,上一代精确地震勘探以高分辨率地震子波作为成像处理的核心目标,并据此开展薄层油气藏的识别、描述与评价。而描述任意介质中地震波传播的波动理论和贝叶斯参数估计理论构成了新一代高精度地震勘探的理论基础。“两宽一高”的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和更高精度的子波处理;基于高维、字典基和稀疏特征表达的信号处理技术(解决去噪、数据规则化、数据压缩、去混叠等问题)、建立更精确速度和Q值模型以及估计宽带反射系数的特征波反演成像技术、宽带波阻抗成像技术和基于信息综合的人工智能油藏描述技术代表了走向精确地震勘探的未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宽一高”地震数据
全波形反演
特征波反演
背景波阻抗建模
宽带方位角度反射系数
宽带波阻抗建模
精确油藏描述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
精确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高密度三维地震数据属性分析的煤层构造预测
1
作者
程龙艺
朱建刚
机构
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钱营孜煤矿
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4期90-93,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4175)。
文摘
华东矿区煤层发育多,且构造复杂,对解释精度要求高,常规窄方位地震勘探数据解释,已无法保证煤层异常体的解释精度。针对这一问题,以高密度三维地震数据为基础,采用多属性分析技术,对地质异常体进行综合解释与刻画。研究表明,基于高密度数据基础的多属性联合解释技术,能够有效佐证解释成果的可靠性,对异常体在煤层的展布情况刻画更精确详细,显著提高煤层异常体的预测,为今后在同地区的地震勘探提供指导意义。
关键词
异常体
全数字高密度
三维地震数据
多属性
煤层构造
Keywords
abnormal body
full digital
high
density
3D
seismic
data
multi-attribute
coal seam structure
分类号
TD163 [矿业工程—矿山地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点高密度资料的组合去噪方法研究
2
作者
张靖
机构
中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36-37,40,共3页
文摘
为了推动老区油气田的进一步勘探开发,解决复杂隐秘油气储集体的勘探开发难题,主要针对单点高密度资料的处理方法进行研究。单点高密度资料的特点是小面元宽频带、宽方位、高炮道密度,同时信噪比较低,因此在室内资料处理过程中解决好信噪比问题非常关键,并基于地震资料的时频域特征利用分级曲波变换对叠前噪音进行组合压制。
关键词
老区油气田
单点高密度
组合去噪
Keywords
Old area oil and gasfield
single
point
high
density
Combined denoising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31.4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罗家地区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实例
被引量:
28
3
作者
蔡希源
韩文功
于静
石林光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石化胜利石油管理局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2-186,156,共5页
文摘
随着近年地震勘探装备技术的提高,以高空间采样率为显著特征的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介绍的胜利油田罗家地区陆上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试验,首次进行了超万道、全数字、单点、三分量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在区域噪声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束状正交集中式对称观测系统,提高了采集数据的连续性和均匀性;施工前采用多种手段进行详细的表层结构调查,建立了精细表层结构模型;采集作业中,在改进检波器耦合条件的同时,强化了试验资料和施工记录的现场监控处理分析,获得了高品质的高密度多波资料,探索并形成了高效的高密度超万道地震数据采集组织管理模式。
关键词
高密度三维地震
数据采集
数字检波器
单点接收
表层调查
Keywords
high
density
3D
seismic
,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digital sensor,
single
-receiving,near surface investigation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碳酸盐岩储层单点高密度采集三维地震勘探实例
被引量:
23
4
作者
郭念民
陈猛
崔永福
罗彩明
孙海军
赵锐锐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71-780,824,共11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石油化工联合基金)(U1562215)共同资助~~
文摘
随着塔里木盆地缝洞型碳酸盐岩精细勘探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地震资料。在塔里木油田哈拉哈塘X工区进行了陆上单点高密度地震采集试验,实现了超万道全数字单点检波器接收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提高了采集数据的连续性和均匀性,且在施工前建立了精细表层结构模型,保证了采集数据质量。本次地震处理更加有针对性,基于面波反演的地滚波压制技术和非规则相干噪声压制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高密度地震数据的去噪问题;稳健地表一致性反褶积技术更好地解决了低信噪比的反褶积问题,还可以提高大数据的计算效率;炮检距向量片(OVT)域数据规则化技术解决了单次覆盖剖面的空道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地震数据的空间一致性;深度域精细速度建模保证了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精确成像。单点高密度地震采集、处理一体化研究大幅度提高了研究区的地震资料质量,获得了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最终成果数据,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勘探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高密度地震采集
单点接收
缝洞型碳酸盐岩
OVT域数据规则化
Keywords
high
-
density
seismic
acquisition,
single
-
point
receiver, fracture-vuggy carbonate reservoirs,
data
regularization in offset vector tile (OVT) domain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点高密度地震技术进展、实践与展望
被引量:
22
5
作者
王延光
尚新民
芮拥军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出处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71-590,共20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06-002)
中国石化“十条龙”项目(P18025,P21061)共同资助。
文摘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深入,以胜利油田为代表的东部老区普遍进入到复杂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勘探对象日趋复杂,表现为“薄、小、碎、散、深、隐”的特点,传统的地震技术已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地质目标的识别与描述需求。为了破解东部老区勘探开发难题,“十五”以来,胜利油田先后在垦71、罗家、义东等区块开展了高密度地震技术探索,在大量攻关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单点激发、单点接收,具有小面元、宽频带、宽方位、高炮道密度特征,以方位各向异性理论为基础,采用宽频全方位处理、五维数据解释”的新一代高密度地震技术,研发了适用的独具特色的单点高密度地震采集技术、宽频全方位处理技术和五维数据解释理论与方法,找到了一条适用于东部老区油气勘探开发的高密度地震技术路线,形成了可复制的单点高密度地震技术。自2015年以来,胜利油田东部老区实施了16块单点高密度三维地震,满次面积3699km^(2)。近3年新发现圈闭625个,三级储量2.21×10^(8)t,部署井位279口,桩海斜25、丰深斜11等井获得高产,探井成功率由44.6%提高到62.5%。支撑新建产能42.1×10^(4)t。单点高密度地震技术成为复杂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核心技术,大量的实践表明该技术是解决成熟探区高效勘探、效益开发的利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推广应用前景广阔,下一步通过开展全节点高密度地震、压缩感知、“人工智能+地震”的相关研究,相信单点高密度地震技术将在新老探区勘探开发中发挥更大的技术支撑作用。
关键词
胜利油田
单点高密度地震
复杂隐蔽油气藏
单点接收
宽方位处理
五维数据解释
全节点高密度地震
Keywords
Shengli oilfield
single
-sensor
high
-
density
seismic
complex subtle reservoir
single
-sensor receiving
wide-azimuth processing
5D
data
interpretation
full node
high
-
density
seismic
acquisition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胜利油田三维开发地震的实践及效果
被引量:
7
6
作者
苏朝光
宋亮
孟阳
尚新民
关键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油气开发管理中心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65-576,485-486,共13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湾盆地精细勘探关键技术(三期)”(2016ZX05006)和“胜利油田特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技术(二期)”(2016ZX05011)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重大项目“复杂断块油田特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技术”(P16036)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科技攻关项目“低序级断层识别描述技术深化研究”(YKY1801)联合资助
文摘
自2005年K71开发三维项目实施以来,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已先后完成了7个三维开发地震项目,尤其'十二·五'期间集中部署了4块。三维开发地震取得了四项技术进步,即建立了三维开发地震采集、处理、解释和滚评一体化模式;提出了三维开发地震选区'四有'、'四能'原则;实现了观测系统'五化'、'六性'设计,突破了组合向单点检波器接收的技术瓶颈;三维开发地震取得了'四更'地震资料效果:'剖面分辨率更高、资料保幅性更好、断层成像更精准、地质体识别能力更强'。三维开发地震资料在新区滚动和老区挖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良好应用效果,为胜利油田勘探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物探技术支撑。
关键词
三维开发地震
一体化模式
地震选区原则
观测系统设计
单点高密度采集
胜利油田
Keywords
3D development
seismic
integrated model
the principle of survey-deployment location selection
seismic
geometry design
point
-receiving
high
-
density
acquisition
Shengli Oilfield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在天草凹陷的应用
被引量:
6
7
作者
龙飞
王劲松
文一华
胡军
苟红光
机构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251-255,260,17,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盆地致密油资源潜力
甜点区预测与关键技术应用"(2016ZX05046-006)
中国石油重大科技专项"吐哈探区油气接替领域勘探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7E-04-04)联合资助
文摘
天草凹陷T6井获得油气发现之后,部署了"两宽一高"三维地震勘探。为了整体评价油藏特征及储量规模,开展了基于GeoEast系统的三维处理解释一体化应用。采用综合静校正、组合去噪、振幅补偿与反褶积、叠前时间偏移成像四项主要针对性配套处理技术,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运用构造解释与储层预测技术,分别落实构造和刻画沉积相带。消除了构造成图系统误差,预测有利扇体面积82.3km^2;在完成目标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建议部署的4口钻井获工业油气流,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
GeoEast系统
天草凹陷
两宽一高
处理解释一体化
Keywords
GeoEast system
Tiancao Sag
wide-azimuth
broadband
and
high
-
density
(WBH)
seismic
integrated
seismic
data
processing&interpretation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点地震数据的一致性组合叠加方法
被引量:
6
8
作者
孙成禹
孙甜甜
彭洪超
肖云飞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23-28,共6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06050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209605)资助
文摘
为了解决常规野外检波器组合引起的高频振幅衰减、组合内道间差异等方面问题,本文在分析影响组合叠加效果的诸因素基础上,针对单点高密度采集数据,阐述了基于自适应匹配滤波的一致性组合叠加方法;通过构建标准道,采用自适应匹配滤波方法对子波波形和道间时差同时进行一致性校正,改善了组合叠加的效果。校正后地震记录的组合叠加响应能够较好地保持反射波原有的振幅和波形特征。模型和实际资料的处理效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子波校正
一致性组合叠加
地震数据处理
匹配滤波
高密度数据
Keywords
wavelet correction, consistent array stacking,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matched filtering,
high
density
data
分类号
TU398.9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宽一高”资料处理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
19
9
作者
丁吉丰
裴江云
包燚
机构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0-16,共7页
文摘
利用GeoEast处理系统对大庆探区内的"两宽一高"资料进行了相应的处理,得到以下认识:①利用单只检波器接收"两宽一高"地震数据在拓展地震频带、小断层识别、提高油藏认识精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②基于VSP井控的时空变Q补偿技术能够在保幅前提下提高现有资料的分辨率;③在宽方位地震数据处理技术中,OVT处理技术是其中的重要突破,基于现有资料可以获得新的地震、地质认识;④联合叠前、叠后多度分析、多方位分析、方位各向异性分析是进行储层裂缝带分析与流体预测的有效手段,这些分析手段能够提高地质目标识别的准确性。
关键词
两宽一高
单点采集
Q补偿
OVT
微幅构造
Keywords
broadband
wide-azimuth and
high
-
density
(BWH)
seismic
point
receiver
Q compensation
offset vector tile(OVT)
low amplitude structure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密点地震资料面波压制的自适应波束方法
被引量:
5
10
作者
谢金娥
郭全仕
刘财
彭代平
肖鹏飞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0-114,共5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6AA062205)资助。
文摘
在单点采集的地震记录上,面波能量非常强,有效信号淹没于其中,地震资料的信噪比较低。在常规地震资料处理中,通常采用相位匹配法和高通滤波法对面波进行压制,但存在面波去除不干净或损害有效低频反射波等问题,即使是F-K滤波和小波变换面波压制等改进方法也或多或少地存在同样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自适应波束面波压制方法。该方法利用有效反射波和面波在视速度上的差异,通过设计合理的代价函数,不断优化滤波器的权系数,可以在面波区有效衰减面波能量,保全有效反射波。对新疆亚肯北地区某测线高密度单点采集资料,利用自适应波束方法进行面波压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去除面波的同时有效信号得到了保护,资料的信噪比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
高密度单点采集资料
自适应波束方法
视速度
面波能量衰减
信噪比
Keywords
high
-
density
single
-sensor
data
self-adaptive beam method
apparent velocity
attenuation of ground-roll energy
S/N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点单分量高密度地震采集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
11
11
作者
杨贵祥
杨振升
仲伯军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
成都理工大学
出处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1年第3期12-1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830316)
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2006DFA21340)
国土资源部SinoProbe-02项目资助
文摘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面临的地质目标日趋复杂,无论是复杂构造油气藏还是隐蔽油气藏的精细勘探开发,对地震勘探资料的信噪比、分辨率、保真度和成像精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规三维地震技术难以适应勘探与开发的需求,迫切需要提高三维地震的精度。单点单分量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单点单分量高密度地震勘探采用空间无假频采样,点源激发、单点接收,变野外组合为室内无时差数字组合,对提高纵/横向分辨率、实现全数字化采集、提高静校正精度、压制规则干扰提高信噪比等十分有利,同时,还有利于开展叠前深度偏移与各向异性研究。随着地震勘探装备技术的发展,实现高密度地震勘探成为现实,并成为今后开展宽频地震勘探、提高地震勘探精度的主要方向之一。推广、应用单点单分量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可为我国东部油田增储上产、查明剩余油分布、提高采收率提供高质量的地震剖面;同时,为西部复杂地区油气勘探开发、南方复杂山地地震、煤田及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单点接收
单分量
高密度
室内数字组合
数字化检波器
Keywords
single
-
point
reception
single
component
high
density
indoor numeric combination
digital geophone
分类号
P631.42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密度地震资料剩余静校正
被引量:
11
12
作者
牛琳
李冰
王彦春
刘志伟
邓世广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气分公司地质工艺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76,16,共6页
文摘
高密度地震资料具有高信噪比、高分辨率和高保真度的明显优势,也对静校正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高密度地震资料波场信息丰富和初至波信息清晰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套适合高密度地震资料且能够满足高精度处理要求的剩余静校正方法。通过依次应用多域迭代折射波剩余静校正、分频模型迭代剩余静校正和非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方法,有序地计算高密度资料的剩余静校正量,进一步解决中、短波长静校正问题。实际资料的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高密度地震资料的剩余静校正问题。
关键词
高密度地震
多域迭代折射波剩余静校正
分频模型剩余静校正
非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
Keywords
high
-
density
seismic
data
,multi-domain iteration residual refraction static corrections,sub-frequency-band model iteration residual static corrections,nonsurface-consistent residual static corrections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田数字高密度地震勘探的应用效果探析
被引量:
12
13
作者
刘俊杰
王彦春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法国地球物理研究总公司维里达斯(北京)
出处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7-39,47,共4页
文摘
以2007年丁集煤矿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试验为例,讨论了数字检波器的技术特点及利用数字检波器进行高密度地震勘探的应用方法。在煤田勘探中采用数字检波器单点高密度采集,提高了空间采样率,有效避免空间假频的出现;同时干扰波无假频采样有利于后期信噪分离处理,提高干扰波压制效果。丁集煤田完成的多块数字高密度地震勘探的效果表明:采用单点数字检波器进行高密度地震勘探有利于提高地震资料的保真度和分辨率,有利于煤田小断层、陷落柱和微幅构造的识别和成像,从而降低潜在安全风险,保障煤田的生产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益。
关键词
煤田勘探
数字检波器
高密度
地震勘探
点接收
Keywords
coalfield exploration, digital geophone,
high
density
,
seismic
prospecting,
point
receiving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宽一高”油气地震勘探中的关键问题分析
被引量:
45
14
作者
王华忠
机构
波现象与智能反演成像研究组(WPI)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3-324,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4126)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24-001,2016ZX05006-002)共同资助~~
文摘
油气地震勘探面对的地下介质情况(包括地表条件)和油藏情况日益复杂促使地震勘探技术不断提高,最终目的是能够尽可能精确地描述油气藏以及提高油气采收率和勘探效益。2000年后逐渐普及的“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是其中的一项标志性技术,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技术系列,并非仅指将地震数据采集技术推进到“两宽一高”阶段,它还包括针对“两宽一高”数据的地震成像处理技术、地震地质解释技术及油藏评价技术。当前,“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较为迅速,各种新的观测系统、新的震源和检波器系统以及高效、自动、智能数据采集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是,从海量的“两宽一高”数据中提取与精确描述储层相关信息的技术进展严重滞后,譬如全波形反演(Full Waveform Inversion,FWI)和最小二乘逆时深度偏移(LeastSquares Reverse Time Migration,LS_RTM)技术距离大规模生产实用(尤其是直接贡献于储层描述的应用)相去甚远。从地震波反演成像对地震数据采集的需求出发,较为全面地依次分析了“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对地震波成像的必要性、“两宽一高”地震数据对地震波成像的贡献、“两宽一高”地震勘探阶段的地震分辨率、“两宽一高”地震数据成像处理中的关键问题等,最后简述了“两宽一高”地震勘探中地震地质解释的观点。认为“两宽一高”油气地震勘探技术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石油工业界的核心技术,当前的技术发展现状远未达到“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的成熟阶段,今后油气地震勘探的技术发展应该是围绕着“两宽一高”地震勘探的关键问题,即采集技术、对应的反演成像技术、地震解释技术和油藏描述技术而展开。
关键词
复杂介质与复杂储层
“两宽一高”地震勘探
“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
海量数据处理
反演成像
“两宽一高”地震地质解释
“两宽一高”油藏描述
Keywords
complex medium and reservoir
seismic
exploration with ‘wide-azimuth
high
-
density
and broadband’
data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using ‘wide-azimuth
big
data
processing
inversion imaging
seismic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using ‘wide-azimuth
reservoir description with ‘wide-azimuth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深层复杂地质体油气勘探的地震一体化技术
被引量:
15
15
作者
曲寿利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79-892,共14页
文摘
中国深层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是未来油气勘探开发的现实领域。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斯等盆地的海相深层碳酸盐岩是最重要的油气突破领域。以岩溶缝洞型、礁滩孔隙型、白云岩孔隙型和裂缝型为典型的4类特殊储层,具有构造圈闭复杂、储层多样、地表复杂、地下埋藏深、温压高、构造复杂和勘探目标尺度小、非均质性等特点,这导致了地震波场复杂、地震信号弱、信噪比低、分辨率低及地震各向异性强等诸多地球物理难题,极大地增加了此类油气藏勘探高精度地震成像与储层预测的难度。常规物探技术,即单一的采集或处理解释技术,即便是先进的技术但由于缺乏系统的配套措施,也难以有效解决问题。因此,面对此类深层复杂构造地质体的勘探,必须采用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的思路系统性地开展综合研究,从复杂地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高质量地震采集入手,采用以深度域RTM成像为核心的地震成像处理,综合利用叠前、叠后地震属性开展沉积相带、储层与流体预测研究,精细刻画多尺度储集体,才能有效解决复杂地质体描述与目标落实问题。为此重点介绍面向深层复杂地质体,以叠前RTM深度成像和叠前反演为核心的地震一体化新技术,主要包括“小宽高”高密度地震采集技术,“小平滑面”速度建模与叠前深度成像技术以及“五维数据”叠前方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叠前反演等关键技术;展示了一些成功的应用案例,验证了地震一体化技术的有效性。在实际应用中,围绕地震一体化技术开展工作,必须根据地质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和岩石物理分析,通过模型试验、野外现场试验科学优选适合的方法和参数,以达到方法技术应用效果和效益的平衡。
关键词
深层
复杂地表
复杂地质体
地震一体化
小宽高
高密度
小平滑面
五维数据
Keywords
deep layer
complex surface
complex geological body
seismic
integration
“small trace distance
small bin
wide azimuth
wide band
high
coverage
high
shot and trace
density
”
high
density
small smooth surface
five-dimensional
data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一代高精度地震技术的发展方向——超密度地震技术
被引量:
4
16
作者
曲寿利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07-101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U19B6003)资助。
文摘
地震技术已由常规三维经高精度三维发展到高密度三维,但仍不能满足地表、构造、储层“三复杂”勘探开发目标对地震资料精度的需求。为满足“三复杂”条件下地震成像的需求,依据高密度地震技术及计算机和物探装备的发展趋向,提出了“超密度地震技术”的新思路。通过野外小道距采集实验和小网格正演模拟实验,验证了超密度采集对近地表速度建模与静校正及深层高陡断裂成像的改善。考虑超高密度地震采集的仪器和装备需求及海量数据以及经济可行性,提出了“变道距+插值”的实施策略及相关仪器、存储、计算配套技术,分析认为10×10^(4)道级节点仪、海量数据存储与计算是实现“超密度地震技术”的基础,“小宽高”高密度地震采集技术、“小平滑面”RTM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和压缩感知或五维插值技术是重要的关键技术。未来更高精度的地震技术应是炮道密度大于200×10^(4)道/km^(2)的超密度地震技术,为此,需要加快发展超大规模的节点仪单点采集装备、海量数据存储与计算装备及变道距数据插值技术等,并推进野外地震采集的实践。
关键词
地震采集
三复杂
超密度采集
超密度地震技术
小宽高
叠前深度偏移
Keywords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surface,tectonic,and reservoir complexities
ultra-
high
-
density
acquisition
ultra-
high
-
density
seismic
technique
small trace distance,small bin,wide azimuth,wide band,
high
coverage,
high
shot and trace
density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密度地震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
10
17
作者
苗庆库
李玮
朱旭东
机构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物探技术研究所
出处
《物探装备》
2002年第2期132-133,共2页
文摘
该文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高密度地震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效果,并对高密度地震法在采空洞穴异常的反映机理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的见解。
关键词
高密度地震法
工程勘察
应用
单点激发
采空区
断层
Keywords
high
-dense
seismic
exploraion explosion by
single
point
empty area after mining fault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关键技术与效果--以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与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油气藏为例
被引量:
13
18
作者
林煜
李相文
陈康
张银涛
臧殿光
郁智
机构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中国石油集团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集团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7-727,共11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52-001)
中国石油集团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2018A-3306)。
文摘
以储层定量化预测为核心的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表征技术是实现该领域增储上产的重要手段。中国的油气勘探开发在早期阶段主要集中于中-浅层陆相碎屑岩领域,近二十年来,随着塔河、普光和安岳等西部大气田的发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的开发前景才逐步明朗。与国外相比,中国的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年代更加古老、地表条件更加复杂、非均质性更强,这些都为储层定量预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以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礁滩型储层与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缝洞型储层为例,在对2类储层地质特点与地震研究难点充分剖析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针对性的地震预测思路与关键配套技术。目前,随着“两宽一高”地震采集、井控高保真宽频处理以及相控地震波阻抗反演等核心技术的不断完善,中国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储层预测已经由定性逐渐转变为半定量,由简单描述转变为储渗单元精细刻画。此次研究也将为国内外其他碳酸盐岩油气藏精细开发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两宽一高”地震采集
高保真宽频处理
储层预测
礁滩型储层
缝洞型储层
深层碳酸盐岩
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
Keywords
seismic
acquisition with wide azimuth and
high
density
(2W1H)
high
fidelity and broadband
data
processing
reservoir prediction
reef-shoal reservoir
fractured-vuggy reservoir
deep carbonate reservoir
Sichuan Basin
Tarim Basin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密度电法在香山隧道勘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
11
19
作者
刘蕾
孙寅鹤
王绪本
何展翔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
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非地震勘探部
出处
《物探装备》
2003年第1期46-48,71,共3页
文摘
高密度电法是一种以研究地下介质体的电阻率差异为地球物理基础,集电剖面和电测深为一体,采用高密度布点,进行二维地电断面测量的一种电阻率法勘查技术。该文在介绍高密度电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介绍高密度电法在香山隧道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及效果。
关键词
高密度电法
香山隧道
地质勘察
应用
电阻率
Keywords
non-
seismic
prospecting resistivity method for
high
density
surveying
point
s applied effect
分类号
P631.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走向精确地震勘探的道路
被引量:
19
20
作者
王华忠
盛燊
机构
波现象与智能反演成像研究组(WPI)
出处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93-708,720,共1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2018YFA070250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2019YFC0312004)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4126)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资助项目(ZJW-2019-04)共同资助。
文摘
勘探地震领域已扩展到复杂地表、复杂构造、复杂油藏和深层目标等。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发展到了宽方位、高密度、宽频带(“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阶段;地震波成像技术发展到了贝叶斯(Bayes)参数估计理论下的全波形反演(FWI)和最小二乘逆时深度偏移成像(LS_RTM);油藏描述发展到了综合信息利用和最佳判定阶段;地震勘探技术已经发展至全新的阶段。横向缓变的层状介质假设、地表一致性假设、射线理论波传播和Zoeppritz方程界定了上一代精确地震勘探的方法技术及其适用性,上一代精确地震勘探以高分辨率地震子波作为成像处理的核心目标,并据此开展薄层油气藏的识别、描述与评价。而描述任意介质中地震波传播的波动理论和贝叶斯参数估计理论构成了新一代高精度地震勘探的理论基础。“两宽一高”的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和更高精度的子波处理;基于高维、字典基和稀疏特征表达的信号处理技术(解决去噪、数据规则化、数据压缩、去混叠等问题)、建立更精确速度和Q值模型以及估计宽带反射系数的特征波反演成像技术、宽带波阻抗成像技术和基于信息综合的人工智能油藏描述技术代表了走向精确地震勘探的未来方向。
关键词
“两宽一高”地震数据
全波形反演
特征波反演
背景波阻抗建模
宽带方位角度反射系数
宽带波阻抗建模
精确油藏描述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
精确地震勘探
Keywords
“wide-azimuth
wide-frequency band
and
high
-
density
”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full wave inversion
characteristic wave inversion
background impedance model building
wideband azimuth and opening-angle reflectivity
wideband impedance model building
accurate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machine learnin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curate
seismic
exploration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高密度三维地震数据属性分析的煤层构造预测
程龙艺
朱建刚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单点高密度资料的组合去噪方法研究
张靖
《石化技术》
CAS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罗家地区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实例
蔡希源
韩文功
于静
石林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碳酸盐岩储层单点高密度采集三维地震勘探实例
郭念民
陈猛
崔永福
罗彩明
孙海军
赵锐锐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单点高密度地震技术进展、实践与展望
王延光
尚新民
芮拥军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胜利油田三维开发地震的实践及效果
苏朝光
宋亮
孟阳
尚新民
关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在天草凹陷的应用
龙飞
王劲松
文一华
胡军
苟红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单点地震数据的一致性组合叠加方法
孙成禹
孙甜甜
彭洪超
肖云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两宽一高”资料处理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应用
丁吉丰
裴江云
包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高密点地震资料面波压制的自适应波束方法
谢金娥
郭全仕
刘财
彭代平
肖鹏飞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单点单分量高密度地震采集技术及应用
杨贵祥
杨振升
仲伯军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高密度地震资料剩余静校正
牛琳
李冰
王彦春
刘志伟
邓世广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煤田数字高密度地震勘探的应用效果探析
刘俊杰
王彦春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3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两宽一高”油气地震勘探中的关键问题分析
王华忠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面向深层复杂地质体油气勘探的地震一体化技术
曲寿利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新一代高精度地震技术的发展方向——超密度地震技术
曲寿利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高密度地震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苗庆库
李玮
朱旭东
《物探装备》
200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关键技术与效果--以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与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油气藏为例
林煜
李相文
陈康
张银涛
臧殿光
郁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高密度电法在香山隧道勘察中的应用
刘蕾
孙寅鹤
王绪本
何展翔
《物探装备》
200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走向精确地震勘探的道路
王华忠
盛燊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