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ngle exposure passive three-dimensional information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an ordinary imaging system
1
作者 窦申成 刘璠 +3 位作者 李虎 姚旭日 刘雪峰 翟光杰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446-455,共10页
Existing three-dimensional(3D) imaging technologies have issues such as requiring active illumination, multiple exposures, or coding modulation. We propose a passive single 3D imaging method based on an ordinary imagi... Existing three-dimensional(3D) imaging technologies have issues such as requiring active illumination, multiple exposures, or coding modulation. We propose a passive single 3D imaging method based on an ordinary imaging system.Using the point spread function of the imaging system to realize the non-coding measurement on the target, the full-focus images and depth information of the 3D target can be extracted from a single two-dimensional(2D) image through the compressed sensing algorithm.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is approach can complete passive 3D imaging based on an ordinary imaging system without any coding operations. This method can achieve millimeter-level vertical resolution under single exposure conditions and has the potential for real-time dynamic 3D imaging. It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3D information detection, reduces the complexity of the imaging system, and may be of considerable value to the field of computer vision and other related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sive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single exposure point spread function compressed sens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图像去雾领域研究方法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唐文娟 戴群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216,共11页
红外图像去雾是指通过去除雾霾、烟雾等介质对红外图像的影响,恢复红外成像系统对比度和视觉质量的过程。红外图像凭借全天时、不受光照限制等优势,在军事、安防、医疗、能源勘探等领域广泛地应用。然而,由于大气介质对红外图像的干扰,... 红外图像去雾是指通过去除雾霾、烟雾等介质对红外图像的影响,恢复红外成像系统对比度和视觉质量的过程。红外图像凭借全天时、不受光照限制等优势,在军事、安防、医疗、能源勘探等领域广泛地应用。然而,由于大气介质对红外图像的干扰,这些应用往往受到限制,因此红外图像去雾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红外图像去雾技术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为红外图像应用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根据红外图像去雾过程中所依赖数据的不同,将现有的红外图像去雾方法划分为多信息融合和单帧图像处理两大类,其中多信息融合因为需要额外的信息来帮助图像恢复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而目前基于单帧图像处理的主流方案包括图像增强和图像重建两个发展方向。对各种分类的代表算法进行了简要梳理,并分析了其原理、优势及不足。最后,对红外图像去雾的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该工作既可以帮助初学者快速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也可作为其他研究者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去雾 多信息融合 单帧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遥感图像中的单帧特征重构方法研究
3
作者 李静文 樊浩 王明旭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4-119,共6页
激光遥感图像受到大气条件、目标表面的反射特性等环境因素影响,图像会出现模糊或细节丢失的现象。为获取高精度的单帧特征重构结果,研究一种激光遥感图像中的单帧特征重构方法。通过在激光遥感图像的低频子带中计算局部相关系数和四阶... 激光遥感图像受到大气条件、目标表面的反射特性等环境因素影响,图像会出现模糊或细节丢失的现象。为获取高精度的单帧特征重构结果,研究一种激光遥感图像中的单帧特征重构方法。通过在激光遥感图像的低频子带中计算局部相关系数和四阶相关系数,将原始图像的低频系数替换为高频系数,并进行非下采样轮廓逆变换操作,实现激光遥感图像的全色锐化。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图像进行波段分组,并进行独立重构和迭代修正,通过加权平均融合来获取非参考波段的重构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重构精度达到0.95以上,并显著改善了图像细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遥感图像 单帧特征重构 K均值聚类算法 高频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抑制技术在单曝光HDR图像生成中的应用
4
作者 陈潇 《电声技术》 2024年第11期42-44,共3页
研究噪声抑制技术在单曝光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HDR)图像生成中的应用,旨在解决低动态范围(LowDynamic Range,LDR)图像在HDR重建中受噪声干扰的问题。采用自适应小波阈值去噪、噪声感知正则化及对数域自适应导向滤波等技术,... 研究噪声抑制技术在单曝光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HDR)图像生成中的应用,旨在解决低动态范围(LowDynamic Range,LDR)图像在HDR重建中受噪声干扰的问题。采用自适应小波阈值去噪、噪声感知正则化及对数域自适应导向滤波等技术,通过实验验证其有效性。实验结果显示,综合应用这些方法能够显著提升HDR图像的质量,减少噪声对图像细节与视觉体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抑制技术 单曝光高动态范围(HDR)图像 自适应小波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检测方法在灌注桩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壮壮 魏继祖 《工程质量》 2024年第S02期136-139,共4页
由于时间和成本的多重因素影响,在灌注桩质量检测的过程中往往先采用声波透射法和低应变法检测,当发现疑似问题桩时再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检测,最终确定桩身缺陷位置及类型以及严重程度。本文通过工程案例分析研究,综合采用声波透射法... 由于时间和成本的多重因素影响,在灌注桩质量检测的过程中往往先采用声波透射法和低应变法检测,当发现疑似问题桩时再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检测,最终确定桩身缺陷位置及类型以及严重程度。本文通过工程案例分析研究,综合采用声波透射法、低应变法、钻孔全景数字成像法、单孔声波法和钻芯法等5种方法,并结合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对混凝土灌注桩的缺陷进行分析,进而能较全面、准确地反映灌注桩的缺陷的范围和程度,为后续缺陷处理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取芯法 低应变 钻孔全景数字成像 单孔声波法 声波透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与图像增强技术的红外小目标检测 被引量:16
6
作者 侯洁 辛云宏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3-688,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单帧红外图像检测方法,将小目标检测问题简化为带通滤波的过程。该方法首先使用小波变换分解图像,直接舍去低频分量的背景,接着对提取出的三个高频成分分别进行小波分析,去除高频噪声,然后再对各高频分量进行重...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单帧红外图像检测方法,将小目标检测问题简化为带通滤波的过程。该方法首先使用小波变换分解图像,直接舍去低频分量的背景,接着对提取出的三个高频成分分别进行小波分析,去除高频噪声,然后再对各高频分量进行重构,最后采用图像增强技术提高小目标灰度,进一步抑制干扰。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高效地检测出小目标,并能克服一定的云层和建筑物干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小目标 检测 小波变换 图像增强 单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CNN用于单帧红外图像行人检测的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崔少华 李素文 +1 位作者 黄金乐 单巍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8-244,共7页
针对全卷积神经网络对单帧红外图像行人检测计算量大、检测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LeNet-7系统对红外图像行人检测的方法。该系统包含3个卷积层、3个池化层,通过错误率最小的试选法确定每层参数,以波士顿大学建立的BU-TIV数据库... 针对全卷积神经网络对单帧红外图像行人检测计算量大、检测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LeNet-7系统对红外图像行人检测的方法。该系统包含3个卷积层、3个池化层,通过错误率最小的试选法确定每层参数,以波士顿大学建立的BU-TIV数据库训练系统。首先,以俄亥俄州立大学建立的OTCBVS和Terravic Motion IR Database红外数据库作为测试图像;然后,采用自适应阈值的垂直和水平投影法得到感兴趣区域(regions of interest,ROI);最后,将得到的ROI输入训练好的系统进行测试。3个测试集检测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与不同实验方法相比,本文方法能有效提高检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LeNet-7系统 单帧红外图像 检测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滤波和图像增强的红外小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27
8
作者 侯洁 辛云宏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79-284,共6页
提出了一种准确、快速的红外小目标单帧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高通滤波和图像增强技术,先通过高通滤波去除背景及部分干扰,然后使用图像增强技术在突显小目标的同时实现对噪声和干扰的进一步抑制。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很... 提出了一种准确、快速的红外小目标单帧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高通滤波和图像增强技术,先通过高通滤波去除背景及部分干扰,然后使用图像增强技术在突显小目标的同时实现对噪声和干扰的进一步抑制。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很好的检测出小目标,与帧间差分法以及背景减法相比,优势明显,不仅为小目标保留了较多的像素点,并使小目标灰度有了很大增强,不存在虚警点,且能较好地克服天空背景的云层干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小目标 高通滤波 图像增强 单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次曝光频域振幅编码压缩成像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成 程鸿 +2 位作者 张芬 沈川 韦穗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62-1267,共6页
超分辨率被认为是光学成像和图像处理的"圣杯"之一.有别于传统的多幅亚像素图像配准融合实现超分辨率的方法面临的配准误差以及高成本问题,得益于大多数图像普遍具有的稀疏表示特性,本文将压缩传感理论引入超分辨率成像,提出... 超分辨率被认为是光学成像和图像处理的"圣杯"之一.有别于传统的多幅亚像素图像配准融合实现超分辨率的方法面临的配准误差以及高成本问题,得益于大多数图像普遍具有的稀疏表示特性,本文将压缩传感理论引入超分辨率成像,提出一种新的单次曝光频域振幅编码压缩成像方法.利用4-f傅里叶光学架构实现图像信息的频域0/1振幅随机调制,然后可以使用低分辨率CCD器件实现积分下采样记录对应的测量值,最后利用优化方法从少量的测量值中重建原高分辨率图像.模拟实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二维图像信息的获取与重构.此外,本文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大尺寸图像的压缩成像问题,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成像 图像超分辨率 频域振幅编码 4-f光学架构 单次曝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压缩下孔洞砂岩细观破裂演化规律 被引量:21
10
作者 赵国彦 王恩杰 +2 位作者 吴浩 邱菊 戴怡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91-1900,共10页
采用INSTRON-1346型液压伺服控制试验机对含圆形、梯形、马蹄形和正方形4种孔洞的板样红砂岩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并借助数字图像相关技术观测和分析砂岩试样的变形和破裂演化过程,研究孔洞形状对岩石力学特性和断裂损伤演化规律的影响。... 采用INSTRON-1346型液压伺服控制试验机对含圆形、梯形、马蹄形和正方形4种孔洞的板样红砂岩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并借助数字图像相关技术观测和分析砂岩试样的变形和破裂演化过程,研究孔洞形状对岩石力学特性和断裂损伤演化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岩石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随着孔洞形状的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弱化,且梯形孔洞劣化作用最明显;含不同孔洞形状砂岩的破坏模式整体呈对角剪切破坏,但局部破坏存在一定差异;含孔洞岩样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变形损伤和演化过程均经历微孔隙压密与拉伸裂纹萌生阶段、拉伸裂纹稳定扩展阶段、次生裂纹萌生阶段、次生裂纹快速扩展阶段、远场裂纹萌生与繁衍阶段以及宏观剪切形成与破坏阶段这6个阶段;拉伸裂纹在加载全过程中经历“张开—闭合—重新张开”的过程;孔洞周围次生裂纹的起裂大多为张拉和剪切破坏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后剪切作用逐渐对裂纹的扩展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孔洞砂岩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孔洞形状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函数网络逼近: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4
11
作者 焦李成 侯彪 刘芳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1-36,88,共17页
从神经网络、统计估计、逼近论、调和分析等角度研究了多变量目标函数的逼近问题 ,评述了这些工具的逼近效率和能力 ,同时研究和评述了脊波 (Ridgelet)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
关键词 单隐层前馈神经网络 贪婪算法 投影跟踪回 FOURIER分析 小波分析 小波神经网络 背波 框架理论 图像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射声波测井波场分离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宫昊 陈浩 +2 位作者 何晓 卫建清 王秀明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60-265,共6页
在反射声波测井数据处理中,用于偏移成像的反射信号相对于高幅度井中直达波较为微弱,只有利用波场分离技术将反射波从全波形中提取出来,才能对反射信号进行成像处理。在不改变仪器构造与测量模式情况下,对广泛应用于偶极反射声波测井技... 在反射声波测井数据处理中,用于偏移成像的反射信号相对于高幅度井中直达波较为微弱,只有利用波场分离技术将反射波从全波形中提取出来,才能对反射信号进行成像处理。在不改变仪器构造与测量模式情况下,对广泛应用于偶极反射声波测井技术中的线性预测滤波法进行改进,在滤波过程中考虑偶极测井弯曲波频散的影响,结合慢度—时间相干法对井中直达波进行估计,并从全波形中滤除。通过油田实测数据处理证实,结合了慢度—时间相干法与线性预测滤波法的波场分离方法,较常规方法而言,井中弯曲波得到较大程度的压制,进而提高了反射声波测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声波测井 波场分离 慢度-时间相干法 线性预测滤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谱法在红外热像仪测温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桢 张士成 杨立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32-1437,共6页
为提高单波段红外热像仪测温的准确性,根据红外热像仪测温的原理和计算公式,提出了红外热像仪测温的变谱法。该方法通过在有限的波段内对发射率和反射率进行线性化处理,采取在不同的波段下测量的方法,从而构造不同的测温方程,然后通过... 为提高单波段红外热像仪测温的准确性,根据红外热像仪测温的原理和计算公式,提出了红外热像仪测温的变谱法。该方法通过在有限的波段内对发射率和反射率进行线性化处理,采取在不同的波段下测量的方法,从而构造不同的测温方程,然后通过求解方程组得到物体的表面温度。对于朗伯体材料的测温,需要构造3个测温方程进行求解;对于灰体材料的测温,可以通过在两个波段下进行测温,然后用建立的方程进行迭代求解。该方法可以通过在红外热像仪前加设滤光片和用不同波段的热像仪进行测量这两种方法来进行技术实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准确地测量物体的表面温度,误差很小,可以在无需知道被测物体表面发射率的情况下得到物体的表面温度,从而减少了红外测温中由于发射率测量不准造成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波段红外热像仪 红外测温 发射率 变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动态范围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白本督 刘军 范九伦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1-14,共14页
高动态范围成像技术是近年来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高动态范围成像技术的主要流程,从高动态范围场景的捕获、高动态范围图像的合成、色调映射、当前高动态范围成像技术遇到的挑战以及高动态范围成像的发展趋势等... 高动态范围成像技术是近年来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高动态范围成像技术的主要流程,从高动态范围场景的捕获、高动态范围图像的合成、色调映射、当前高动态范围成像技术遇到的挑战以及高动态范围成像的发展趋势等5个方面,综述高动态范围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动态范围成像 多曝光 辐射亮度 色调映射 去鬼影 单次曝光高动态范围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高阶谱分析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高煜 杨万海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2-65,共4页
在分析了以前的关于红外图像弱小目标检测的一些算法的特点和不足之后,针对单帧图像首次 提出了一种新的检测算法-基于高阶谱分析的弱小目标检测:将图像中的背景灰度数据看作为噪声信 号,弱小目标的灰度数据看作是淹没在噪声信号中的谐... 在分析了以前的关于红外图像弱小目标检测的一些算法的特点和不足之后,针对单帧图像首次 提出了一种新的检测算法-基于高阶谱分析的弱小目标检测:将图像中的背景灰度数据看作为噪声信 号,弱小目标的灰度数据看作是淹没在噪声信号中的谐波信号,对图像行和列象素的灰度数据进行功 率谱和高阶累计量分析,抑制噪声,检测谐波,检测的分辨力取决于同时参与谱分析的行或列的个数, 算法的优点在于采用同一理论检测,简便易行,有较高的准确度,并且所需的数据仅限于单帧图像。 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此算法实际的检测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弱小目标 高阶谱 单帧图像 弱小目标检测 谐波信号 红外图像 噪声信号 灰度 算法 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跨5车道公路隧道工法优化及施工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俊儒 徐剑 +3 位作者 龚彦峰 徐向东 张航 叶伦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31-840,共10页
为解决超大断面公路隧道传统工法工序繁杂、效率低等问题,依托厦门芦澳路—海沧疏港通道2#分岔隧道大跨段(国内在建最大断面公路隧道),利用“以索代撑”的思想,并结合围岩强度高的特点,提出主动支护的钢架岩墙组合支撑法并对其进行工法... 为解决超大断面公路隧道传统工法工序繁杂、效率低等问题,依托厦门芦澳路—海沧疏港通道2#分岔隧道大跨段(国内在建最大断面公路隧道),利用“以索代撑”的思想,并结合围岩强度高的特点,提出主动支护的钢架岩墙组合支撑法并对其进行工法优化。通过岩石三轴压缩试验和Hoek-Brown估算方法获得围岩力学参数,并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验证该工法的合理性,确定预应力锚索长度为10 m,预应力值为1000 kN,同时对其施工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围岩变形主要发生在岩墙(⑤分部)开挖前,且以竖向变形为主,上台阶开挖是引起隧道拱部沉降和仰拱隆起的主要原因;在预应力锚索的作用下,隧道岩墙(⑤分部)的开挖和中隔壁的拆除对围岩变形和初期支护内力影响较小;初期支护拱脚处压应力集中,拱顶和仰拱处受到较大的拉应力;隧道围岩变形及初期支护承载力均满足公路隧道施工安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单跨5车道 大断面 工法优化 数值计算 岩石三轴压缩试验 施工力学特性 钢架岩墙组合支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五帧差分与高斯模型的运动物料袋检测 被引量:2
17
作者 贾伟 黄小天 +1 位作者 谢椿 王正勇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9-142,共4页
提出了一种快速检测方法。以动态传送带与物料袋为研究对象,用改进的五帧差分法提取运动物料袋图像,同时以中间帧图像为参照进行单高斯背景更新;采用中间帧图像与背景图像做差,将得到的前景图像与帧差法得到的运动图像进行形态学"... 提出了一种快速检测方法。以动态传送带与物料袋为研究对象,用改进的五帧差分法提取运动物料袋图像,同时以中间帧图像为参照进行单高斯背景更新;采用中间帧图像与背景图像做差,将得到的前景图像与帧差法得到的运动图像进行形态学"与"运算;当帧数满足给定条件时,表明该帧为完整物料袋图像,保存帧图像,并对不满足该条件的相邻帧图像通过加运算补偿。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得到准确、快速的检测结果,并且对环境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帧差分法 单高斯模型 形态学运算 物料袋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导炮弹末端弹道空中姿态遥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钱立志 陶声祥 张江辉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8-140,共3页
介绍了利用摄影测量学的方法对末制导炮弹末端弹道上的飞行姿态进行遥测的方法:在目标区布置3~10个均匀分布的控制点,当炮弹飞至目标区上空后抛掉鼻锥,将目标区图像通过图像发射机传回到地面,地面接收到传回的图像后根据图像上分布的... 介绍了利用摄影测量学的方法对末制导炮弹末端弹道上的飞行姿态进行遥测的方法:在目标区布置3~10个均匀分布的控制点,当炮弹飞至目标区上空后抛掉鼻锥,将目标区图像通过图像发射机传回到地面,地面接收到传回的图像后根据图像上分布的控制点坐标信息,利用单像空间后方交汇法解算出炮弹当前时刻的空中姿态参数;进而综合所得到信息,推导出该型制导炮弹末端弹道上的运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导炮弹 摄影测量 飞行姿态遥测 单像空间后方交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W算法的须丛曲线准确度考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美琴 陈雪飞 +1 位作者 李世朋 王府梅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6-43,共8页
基于纤维集合体的结构特征和纤维对光的反射、散射和吸收特性,前期已推导出由透光信号计算纤维集合体的光学面密度新算法,被称为Wu-Wang算法或W-W算法.利用此算法由试样各点的透光强度计算纤维堆砌的面密度,进而获取随机须丛的线密度曲... 基于纤维集合体的结构特征和纤维对光的反射、散射和吸收特性,前期已推导出由透光信号计算纤维集合体的光学面密度新算法,被称为Wu-Wang算法或W-W算法.利用此算法由试样各点的透光强度计算纤维堆砌的面密度,进而获取随机须丛的线密度曲线,即须丛曲线.5种羊毛条子的试验结果证明:基于此算法获取的须丛曲线与单根长度测量法、Almeter法测得数据换算的须丛曲线非常一致,可进一步精确测量羊毛和其他纤维的长度分布;由于手工制样和纤维条的随机波动,目前随机须丛的随机波动明显,一种毛条试样需要测量5个不同横截面的须丛,5个须丛的平均须丛曲线非常稳定;与单根长度测量法、Almeter法的测量结果对比,发现随机须丛中纤维的伸直度偏低,需对须丛曲线进行卷曲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须丛影像法 须丛曲线 羊毛纤维长度 单根长度测量法 Almeter 100 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帧差法的运动车辆阴影去除算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萌 郑娟毅 门瑜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14,共4页
在视频交通车辆目标检测中,阴影问题是影响其检测准确性的关键问题之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单模高斯模型和帧差法的运动目标阴影去除方法。首先通过单模高斯模型背景建模获取前景包括阴影在内的目标图像,再结合帧差法去... 在视频交通车辆目标检测中,阴影问题是影响其检测准确性的关键问题之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单模高斯模型和帧差法的运动目标阴影去除方法。首先通过单模高斯模型背景建模获取前景包括阴影在内的目标图像,再结合帧差法去除阴影。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得到的车辆目标比较完整,并较好地去除了运动车辆阴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阴影去除 帧间差分法 单模高斯模型 车辆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