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输入多输出Hammerstein-Wiener交流电弧炉电极系统模型 被引量:3
1
作者 白晶 毛志忠 浦铁成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24-1030,共7页
在交流电弧炉中对于电极系统的描述,目前大都采用针对单相电极的单输入单输出的Hammerstein-Wiener(H-W)模型,这种模型过于简化真实电极系统结构,导致模型的预测精度较低。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H-W模型的电极系统建模方... 在交流电弧炉中对于电极系统的描述,目前大都采用针对单相电极的单输入单输出的Hammerstein-Wiener(H-W)模型,这种模型过于简化真实电极系统结构,导致模型的预测精度较低。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H-W模型的电极系统建模方法,该模型的结构与实际电极系统结构一致,有利于模型预测精度的提高,另外在多输入多输出的静态非线性块不可逆的条件下,提出可分非线性最小二乘算法对H-W模型参数进行辨识。最后采用实际数据验证,在预测精度上,多输入多输出H-W电极系统模型优于传统的单输入单输出H-W电极系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模 HAMMERSTEIN-WIENER模型 交流电弧炉 电极系统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电阻层析硬件系统设计 被引量:4
2
作者 周建会 韩焱 王鉴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3-46,共4页
针对目前电阻层析成像(ERT)系统激励产生和数据采集较复杂的问题,实现了一种改进的单电极激励ERT硬件系统。采用微控器控制DAC芯片产生脉冲电压信号驱动精密电压/电流转换电路产生双极性脉冲电流激励,同时控制ADC芯片完成数据同步采集... 针对目前电阻层析成像(ERT)系统激励产生和数据采集较复杂的问题,实现了一种改进的单电极激励ERT硬件系统。采用微控器控制DAC芯片产生脉冲电压信号驱动精密电压/电流转换电路产生双极性脉冲电流激励,同时控制ADC芯片完成数据同步采集。该方法简化了激励信号的产生,不需要数据同步采集的控制模块,具有电流激励可调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16电极ERT系统在简化设计的同时可实现208帧/秒的数据采集速度,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层析成像 单电极激励 双极性脉冲电流 数据同步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含量对MgO-C材料导电率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田守信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6-98,共3页
通过分析研究直流电炉炉底用MgO-C材料的导电率后发现:1)石墨含量小于5%的MgO-C村料在常温下是不导电的;2)MgO-C材料的导电率随着石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3)MgO-C材料导电率的方向性很强;4)MgO-C... 通过分析研究直流电炉炉底用MgO-C材料的导电率后发现:1)石墨含量小于5%的MgO-C村料在常温下是不导电的;2)MgO-C材料的导电率随着石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3)MgO-C材料导电率的方向性很强;4)MgO-C材料中所加入的炭的结构和结合剂的性质也影响了MgO-C材料的导电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导电率 镁碳砖 耐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炉电极导电横臂的改造与节能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梁福彬 王祖宽 《冶金能源》 1999年第3期43-45,共3页
电弧炉采用了铜钢复合板电极导电横臂和全铝合金电极导电横臂后,冶炼时间缩短,冶炼电耗降低。
关键词 电弧炉 电极导电横臂 改造 节能 炼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室无膜微生物电解池中阴极生物膜的电活性
5
作者 娄军芳 汤洁 宋扬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47-1254,共8页
降解有机质的电产甲烷(electromethanogenesis)技术在生物能(CH4)的生产、废水处理、地下水和土壤(及沉积物)生物修复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寻找简捷的方法获取高活性的生物阴极是该技术当前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以最有应用潜... 降解有机质的电产甲烷(electromethanogenesis)技术在生物能(CH4)的生产、废水处理、地下水和土壤(及沉积物)生物修复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寻找简捷的方法获取高活性的生物阴极是该技术当前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以最有应用潜力的单室无膜微生物电解池(SCMMEC)为反应器,对以葡萄糖为可发酵物质代表的SCMMEC阴极上生物膜的评估表明,可利用SCMMEC处理含葡萄糖的废水来富集电活性生物阴极。当外压为0.8V时,富集的2个生物阴极的电流密度可分别达到0.59A/m^2和0.62A/m^2。但该法获得的生物阴极活性仍然比较低,是阴阳极中的电流限制电极。进一步的介体影响评估表明,生物阴极的电活性不受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电子介体的影响。在低剂量缓冲盐(6 mmol/L的磷酸盐)下的长期运行显示,0.8V外压下生物阴极的活性在62d和153d时持平,到275d时已有明显下降。长期直流通电单向极化导致的离子浓缩,甚至盐沉积,可能是生物阴极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甲烷生物阴极 电活性 单室无膜微生物电解池 电流限制电极 单向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的DCSP TIG焊的研究
6
作者 何世海 王振民 谢海鹏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11-13,共3页
论述了AI的DCSPTIG焊工艺的特点,并通过实验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这种方法比直流反接和交流TIG焊具有更大的热输入和熔深,尤适用于厚板焊接.对于薄板直流正接允许比交流电源有更大的焊接速度,是值得推广应用的高效率... 论述了AI的DCSPTIG焊工艺的特点,并通过实验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这种方法比直流反接和交流TIG焊具有更大的热输入和熔深,尤适用于厚板焊接.对于薄板直流正接允许比交流电源有更大的焊接速度,是值得推广应用的高效率焊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正极性 氢弧焊 TIG焊 DC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和有限元分析的罗氏线圈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5
7
作者 周潼 王莉 +1 位作者 牛群峰 吴书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9075-9080,共6页
针对矿热炉电极电流过大、难以实时精确测量等问题,结合改进遗传算法和有限元分析,设计了一种优化的罗氏线圈结构,并进一步建立了罗氏线圈优化系统。首先根据罗氏线圈的测量原理,结合COMSOL软件,建立罗氏线圈仿真模型,并在不同结构参数... 针对矿热炉电极电流过大、难以实时精确测量等问题,结合改进遗传算法和有限元分析,设计了一种优化的罗氏线圈结构,并进一步建立了罗氏线圈优化系统。首先根据罗氏线圈的测量原理,结合COMSOL软件,建立罗氏线圈仿真模型,并在不同结构参数情况下,对罗氏线圈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通过COMSOL和MATLAB混合编程,以罗氏线圈测量准确率为优化目标函数,结合精英保存策略和惩罚函数改进的遗传算法,实现了罗氏线圈结构的优化设计。优化设计的罗氏线圈在组合使用后能够较精确地测量矿热炉电极电流,满足了矿热炉电极电流测量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线圈 矿热炉电极电流 有限元分析 改进遗传算法 精英保存策略 惩罚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电极直流电弧炉磁镜线圈匝数计算解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文修 童华中 +2 位作者 刘非轼 洪素禧 彭辉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43-48,共6页
本文运用电磁理论导出了双电极直流电弧炉磁镜线圈磁感应强度以及匝数计算的解析式。其计算结果与实际数据基本相符,因此,解析式可用于磁镜式双电极直流电弧炉设计计算。解析式又揭示出磁镜线圈磁感应强度与匝数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电弧炉 直流电 双电极 磁镜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弧炉无功超短期滚动预测及控制 被引量:3
9
作者 周文 苏灿 +3 位作者 高敏 朱明星 李铁成 孟良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6-102,共7页
为提升直流电弧炉系统SVC装置动态补偿性能,提出了一种直流电弧炉无功超短期滚动预测及控制方法。首先,分析并揭示了直流电弧炉的控制原理及无功特性;其次,建立了直流电弧炉超短期无功滚动预测模型,基于AIC信息准则和历史冶炼数据实现... 为提升直流电弧炉系统SVC装置动态补偿性能,提出了一种直流电弧炉无功超短期滚动预测及控制方法。首先,分析并揭示了直流电弧炉的控制原理及无功特性;其次,建立了直流电弧炉超短期无功滚动预测模型,基于AIC信息准则和历史冶炼数据实现了预测模型的定阶;然后,基于预测模型提出了直流电弧炉无功超短期滚动预测控制方法;最后,对预测及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验证。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采用预测控制算法后,瞬时闪变降低了31.16%。所提预测控制算法对直流电弧炉系统SVC装置的闪变抑制效果改善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弧炉 预测模型 超短期 滚动预测 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电极直流电弧炉电热特性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文修 童华中 +2 位作者 彭辉 洪素禧 刘非轼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5期540-545,共6页
运用电磁理论与流体静压力原理,导出了电弧自身的电磁向心压缩力以及电弧对熔池冲力的解析式。又运用辐射传热原理,导出了单电极电弧对熔池与炉衬辐射传热的解析式。解析式揭示出电弧自身电磁向心压缩力、电弧对熔池冲力,单电极电弧对... 运用电磁理论与流体静压力原理,导出了电弧自身的电磁向心压缩力以及电弧对熔池冲力的解析式。又运用辐射传热原理,导出了单电极电弧对熔池与炉衬辐射传热的解析式。解析式揭示出电弧自身电磁向心压缩力、电弧对熔池冲力,单电极电弧对熔池以及对炉衬辐射传热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炉 单电极 直流电弧炉 电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电源交流双钨极氩弧焊接铝合金工艺机理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斌涛 苗玉刚 +1 位作者 韩端锋 周玥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5-58,116,共5页
以6061铝合金为研究对象,进行单电源交流双钨极氩弧焊接工艺试验.采用金相显微镜、CCD摄像头、电流检测系统对焊接接头的组织、电弧形态以及电流变化过程进行观察与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大电流下双钨极可获得均匀美观的铝合金焊缝成形,但... 以6061铝合金为研究对象,进行单电源交流双钨极氩弧焊接工艺试验.采用金相显微镜、CCD摄像头、电流检测系统对焊接接头的组织、电弧形态以及电流变化过程进行观察与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大电流下双钨极可获得均匀美观的铝合金焊缝成形,但钨极串行优于钨极并行.电弧电流检测显示焊接过程中流经两个TIG焊枪的电流大小呈现非均匀分配形式,单电源单钨极电流密度沿着焊接方向呈现单峰分布而双钨极非单峰分布.在电弧作用区域双钨极耦合电弧的电流密度值要小于单钨极.另外双钨极能扩展耦合电弧的弧根,增加熔池受热面积,在保证焊缝成形的同时提高焊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单电源双钨极氩弧焊 电弧形态 电流密度 焊接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电极直流电弧炉热态模拟试验研究
12
作者 陈文修 简弃非 +1 位作者 彭辉 李连升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6期755-759,共5页
在容量250 kg的单电极直流炼钢电弧试验炉上进行了热态模拟试验研究,探讨了伏安特性、功率、电效率以及耐火材料烧损指数等单电极直流电弧炉的电热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单电极直流电弧炉具有不同于三相交流电弧炉的电热特性。
关键词 电弧炉 电热特征 热态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B型UHP直流电弧炉渣线镁炭砖的研制及使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天真 冯昆豪 +1 位作者 朱一欣 孙丹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18-219,224,共3页
介绍了我国首台ABB型超高功率直流电弧炉渣线镁炭砖的材质设计、工艺路线和使用情况。提出了应根据不同使用工况条件和成本进行合理的材质设计,方能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
关键词 镁炭砖 UHP直流电弧炉 渣线 ABB型 电弧炉 炼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心炉底电弧炉组合出钢口砖的研制及应用
14
作者 张英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12-214,共3页
以优质电炉镁砂、天然鳞片状石墨、电熔镁铝尖晶石为原料制成的EBT砖,在92t越高功率电炉和30t直流电弧炉上多炉役使用,其寿命接近或达到了进口产品水平。
关键词 电弧炉 出钢口 耐火砖 电炉炼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Nb合金真空熔炼工艺的研究
15
作者 邓斌 刘海涛 +4 位作者 曲媛 姚进军 李智 胡博 张卫国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82-85,共4页
对TiAlNb合金的真空熔炼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对熔炼电流、熔炼电压、伺服调节、稳弧电流、循环冷却等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制定出合理的工艺方案。经过生产实践验证,工艺方案可行并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TiAlNb合金 真空自耗电极电弧凝壳炉 真空熔炼 熔炼电流 伺服调节 稳弧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