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盐干湿循环作用下表面开槽CFRP-混凝土界面抗剪性能试验 被引量:2
1
作者 姜绍飞 郑臻弘 +2 位作者 宋华霖 王威 臧荣彬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23,共10页
为探究氯盐干湿循环作用下表面开槽CFRP-混凝土界面抗剪性能,开展干湿循环(0 d、60 d和120 d)不同沟槽形状(矩形、正梯形和倒梯形)的单搭接拉伸剪切试验,研究失效模式和断裂能的变化及影响最大剪应力的因素,结合试验结果推导了考虑干湿... 为探究氯盐干湿循环作用下表面开槽CFRP-混凝土界面抗剪性能,开展干湿循环(0 d、60 d和120 d)不同沟槽形状(矩形、正梯形和倒梯形)的单搭接拉伸剪切试验,研究失效模式和断裂能的变化及影响最大剪应力的因素,结合试验结果推导了考虑干湿循环的界面黏结滑移本构方程,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其有效性。结果表明:随干湿循环进行,表面开槽法失效模式由CFRP断裂破坏转变为剥离破坏;120 d界面断裂能下降量较未开槽法减少60.04%~69.42%;正梯形组120 d最大剪应力相比其他表面开槽形状提升7.18%~9.48%。表面开槽法在氯盐干湿循环作用下具有较好的抗剪性能,建立的界面本构劣化方程适用于氯盐干湿循环作用下表面开槽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的分析和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碳纤维布 表面开槽法 界面抗剪性能 氯盐干湿循环 单剪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长黏结GFRP抗浮锚杆荷载分布函数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白晓宇 张明义 +2 位作者 匡政 王永洪 闫楠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77-1988,共12页
基于荷载传递法理论与Kelvin问题的位移解,进一步推导全长黏结GFRP(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抗浮锚杆在轴向拉拔荷载作用下轴力沿锚固深度的分布函数。为验证该理论应用于GFRP抗浮锚杆的合理性,借助植入式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对... 基于荷载传递法理论与Kelvin问题的位移解,进一步推导全长黏结GFRP(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抗浮锚杆在轴向拉拔荷载作用下轴力沿锚固深度的分布函数。为验证该理论应用于GFRP抗浮锚杆的合理性,借助植入式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对2根同型号GFRP抗浮锚杆进行现场拉拔破坏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根据荷载传递法与Kelvin位移解得到锚杆轴力与剪应力分布函数曲线形式与试验结果相近,说明该理论合理;孔口锚固体的开裂导致锚杆轴力及剪应力分布曲线试验值主要分布范围比理论值的更大;由于试验过程中岩土体位移较小,锚杆的剪应力分布曲线形式较理论值呈现"矮胖"的特点。此外,对锚杆轴力、剪应力理论分布函数曲线进行修正后的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RP抗浮锚杆 轴力 剪应力 荷载传递法 Kelvin位移解 拉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中黏结型锚栓剪切试验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全学友 衡倩 +1 位作者 李雄宋 刘连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48-758,共11页
针对单独锚栓剪切试验方法(SSTM)存在的缺陷,提出2套在加载板尾部配置辅助锚栓的双锚栓剪切试验方法(DSTM).总计6个直径规格、90个锚栓的比对剪切试验表明,单独锚栓剪切试验获得的承载力低于双锚栓剪切试验获得的承载力,但均能达到以0.... 针对单独锚栓剪切试验方法(SSTM)存在的缺陷,提出2套在加载板尾部配置辅助锚栓的双锚栓剪切试验方法(DSTM).总计6个直径规格、90个锚栓的比对剪切试验表明,单独锚栓剪切试验获得的承载力低于双锚栓剪切试验获得的承载力,但均能达到以0.6倍锚栓杆体抗拉强度表示的理论剪切承载力的水平;单独锚栓试验加载板的转动导致剪力-位移实测曲线存在明显的离散性;在双锚栓试验中,对辅助锚栓施加约2.0 kN的预紧力,就能在加载板转动约束体系中建立有效的连接,借助辅助锚栓的拉伸刚度有效限制加载板的转动,显著降低剪力-位移试验曲线的离散性.2套双锚栓剪切试验方法获得的试验结果具有一致性,作为辅助锚栓使用时承担拉力的历史不会影响其剪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锚栓剪切试验(sstm) 双锚栓剪切试验(DSTM) 辅助锚栓 离散性 剪力-位移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颗粒离散元法的岩体结构面锚固机理细观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袁康 蒋宇静 +2 位作者 初振云 王刚 公彬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6期76-84,共9页
为了研究锚杆加固节理岩体的锚固机理,借助颗粒离散元软件PFC2D软件内嵌FISH语言分析了加载过程中锚杆和结构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及锚杆内部轴向和剪切应力情况,探讨了锚杆对结构面锚固效应和锚杆的变形破坏规律。结果表明:锚杆在剪... 为了研究锚杆加固节理岩体的锚固机理,借助颗粒离散元软件PFC2D软件内嵌FISH语言分析了加载过程中锚杆和结构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及锚杆内部轴向和剪切应力情况,探讨了锚杆对结构面锚固效应和锚杆的变形破坏规律。结果表明:锚杆在剪切荷载作用下容易在结构面和锚杆交界位置发生"S"形变形并在节理面两侧形成塑性铰,导致锚杆在塑性铰处发生拉弯屈服,揭示了锚杆在剪切作用下的拉弯屈服机制,并从细观机制上阐明了锚杆对岩体结构面的支护作用主要体现为结构面内聚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法 剪切试验 岩石节理面 变形分析 受力分析 拉弯屈服 锚固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隧道暗挖施工诱发地层变形规律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忠昶 赵德深 吴会军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9-54,共6页
以大连市地铁1号线双洞单线隧道为实例,应用相似原理和单轴压缩试验获得土层的最优相似材料配比,用以在实验室建立双洞单线隧道模型,量测模型不同位置处的表面位移,据此分析左、右隧道先后施工诱发的地层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在隧... 以大连市地铁1号线双洞单线隧道为实例,应用相似原理和单轴压缩试验获得土层的最优相似材料配比,用以在实验室建立双洞单线隧道模型,量测模型不同位置处的表面位移,据此分析左、右隧道先后施工诱发的地层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在隧道施工的前72h内,地层沉降达到最大沉降量的70%~80%;先掘的左线隧道一侧的地层沉降较大;随着地层深度的增加,地层沉降逐渐增加,地层沉降曲线非对称“双峰”特征越明显;两隧道轴线上的地层水平位移随着地层深度的增加近似成线性减小,两隧道中心线和轴线上的地层水平位移不再为0,隧道两侧上方的地层水平位移变化最为剧烈,此区域出现较明显的剪切层,并且该区域原有的桩基、剪力墙在隧道开挖时因受到附加剪切作用而易出现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洞单线地铁隧道 矿山法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岩体强度试验单点法及其前景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培泰 张景德 +2 位作者 王乃光 潘和平 刘吉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54-61,共8页
本文在回顾裂隙岩体强度试验的基础上,用大量原位测试数据对裂隙岩体直剪破坏机理和裂隙岩体直剪破坏的基本规律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探讨;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试验技术;给出了裂隙岩体直剪破坏时的充分必要条件并加以量化。
关键词 裂隙岩体 单点法 强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与落叶松和杉木木材有效粘结长度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小军 孙友富 王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1-106,共6页
【目的】掌握影响碳纤维布(Carbon fibre reinforced polymer/plastic,CFRP)与落叶松和杉木有效粘结长度的木材因素,为CFRP在木结构加固工程中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剪与半桥电测试验方法,研究了树种及木材含水率、纹理方... 【目的】掌握影响碳纤维布(Carbon fibre reinforced polymer/plastic,CFRP)与落叶松和杉木有效粘结长度的木材因素,为CFRP在木结构加固工程中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剪与半桥电测试验方法,研究了树种及木材含水率、纹理方向、材面状态对CFRP与木材之间有效粘结长度的影响。【结果】CFRP与木材间存在有效粘结长度,当CFRP与木材间的粘结长度超过该有效粘结长度时,CFRP与木材间的极限粘结承载能力将不再增加;不同树种间有效粘结长度存在差异,在含水率为15%的条件下,CFRP与落叶松木材的有效粘结长度为97~110mm,与杉木木材的有效粘结长度为111~123mm;材面状态对CFRP与木材间的有效粘结长度影响较大,刨切材面结合牢靠,峰值荷载较大;木材试验含水率及材面纹理等对CFRP与木材间的有效粘结长度几乎无影响。【结论】在应用CFRP前,应将木材表面刨切平整;CFRP可应用于杉木及落叶松构件的加固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布 有效粘结长度 速生材 单剪试验 半桥电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水电站坝基岩体结构面直剪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晓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6-69,共4页
c、φ值是衡量岩体结构抗剪强度的主要参数,一般通过岩体结构面直剪试验获取。岩体结构面直剪试验分为多点法和单点法,工程设计中通常采用多点法,而忽视单点法的重要作用。为了对两种试验方法进行比较,结合具体的试验项目,运用携带式剪... c、φ值是衡量岩体结构抗剪强度的主要参数,一般通过岩体结构面直剪试验获取。岩体结构面直剪试验分为多点法和单点法,工程设计中通常采用多点法,而忽视单点法的重要作用。为了对两种试验方法进行比较,结合具体的试验项目,运用携带式剪切仪,分别采用上述两种试验方法,对某水电站坝基岩体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参数进行了试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各有所长,并指出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客观反映岩体结构面的抗剪强度,从而提高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点法 多点法 岩体结构 直剪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黏土中张紧式吸力锚循环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李书兆 王忠畅 +1 位作者 贾旭 贺林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04-1712,共9页
张紧式吸力锚是一种重要的深水浮式平台基础。深水环境中,海底浅层沉积物多为饱和软黏土。软黏土中平均荷载与循环荷载共同作用下吸力锚的循环承载力对其设计至关重要。根据最佳系泊点受倾斜荷载作用下吸力锚的破坏模式,假设不同破坏区... 张紧式吸力锚是一种重要的深水浮式平台基础。深水环境中,海底浅层沉积物多为饱和软黏土。软黏土中平均荷载与循环荷载共同作用下吸力锚的循环承载力对其设计至关重要。根据最佳系泊点受倾斜荷载作用下吸力锚的破坏模式,假设不同破坏区土体具有相同的平均剪应力,且平均剪应力与循环剪切强度比等于吸力锚所受静荷载与静荷载和循环荷载之和的比值。结合室内土性试验获得的饱和软黏土样不固结不排水归一化循环剪切强度随归一化平均剪应力的变化关系曲线,建立了破坏区土体不排水循环剪切强度的确定方法。对不同破坏区土体阻力进行分析,按照水平应力具有连续性这一特点,构建了上部滑动楔体破坏区与深部平面流动破坏区交界深度的计算方法,进而提出了计算吸力锚循环承载力的简化极限平衡方法。采用该方法对竖向和水平破坏模式吸力锚循环承载力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预测,预测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最小和最大偏差分别为0.79%和16.08%,平均偏差为5.74%,可较好地反映吸力锚循环承载力随循环破坏次数增加而减小的变化关系,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力锚 循环承载力 循环剪切强度 模型试验 简化极限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