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n-Isothermal Kinetic Analysis of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the Ca-Bentonite from Santai, China
1
作者 ZHANG Xianghui HE Chuan +3 位作者 WANG Ling DENG Miao LIU Jing FENG Qian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38-138,共1页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s of Ca-bentonites (CaB) from Santai ,Shichuan Province, China over the temperature rage of 30-1100℃ were investigated by simultaneous thermal analyzer. Non-isothermal Kinetic analysis were e...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s of Ca-bentonites (CaB) from Santai ,Shichuan Province, China over the temperature rage of 30-1100℃ were investigated by simultaneous thermal analyzer. Non-isothermal Kinetic analysis were employed to study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mechanism by using Netzsch Thermokinetics software. The dependence of the activation energy on conversion degree were evaluated by isoconversional methods. The probably mechanism and the corresponding kinetic parameters were determined by multivariate non-linear regression progr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ISOthermal KINETIC simultaneous thermal analysis CA-BENTONITE thermal 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羟胺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犇 黄文君 +2 位作者 黄飞 李程 谢传欣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45,共6页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了硫酸羟胺(HAS)的热稳定性能及其在不同温升速率(4℃/m in、7℃/m in、10℃/m in)下的热分解动力学;由同步热分析仪(STA)测试得到的DSC热流数据,运用AKTS高级热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得到硫酸羟胺的活化能、...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了硫酸羟胺(HAS)的热稳定性能及其在不同温升速率(4℃/m in、7℃/m in、10℃/m in)下的热分解动力学;由同步热分析仪(STA)测试得到的DSC热流数据,运用AKTS高级热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得到硫酸羟胺的活化能、指前因子和反应焓等热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硫酸羟胺在空气气氛中发生自分解放热反应,反应热为118.8±2.1kJ/mol;根据Ozawa法得到的活化能为82.45kJ/mol,并由Friedm an法得到了不同转化率下的活化能E及指前因子A的关系,计算得到的反应热为116.2±1.1kJ/mol。最后,结合硫酸羟胺的生产工艺条件,对硫酸羟胺的安全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讨论。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因温度变化而引发硫酸羟胺的自分解放热爆炸事故,实验研究结果对实际的工业生产过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羟胺 热分解 动力学参数 同步热分析仪(sta) 等转化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勃姆石热转化过程的原位表征与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苏秋成 陈佩丽 +2 位作者 张少鸿 李新军 马隆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280-2284,共5页
基于溶胶-凝胶工艺制备勃姆石,采用同步热分析技术并结合N2吸附-脱附技术分析其热物理化学变化行为,运用原位变温X射线衍射技术表征其热转化过程中的相变。结果表明:勃姆石在热作用下,首先失去物理吸附水,随着温度升高,210℃开始失去化... 基于溶胶-凝胶工艺制备勃姆石,采用同步热分析技术并结合N2吸附-脱附技术分析其热物理化学变化行为,运用原位变温X射线衍射技术表征其热转化过程中的相变。结果表明:勃姆石在热作用下,首先失去物理吸附水,随着温度升高,210℃开始失去化学吸附水,310℃后逐步发生脱羟基失水反应,在此过程中随着水分的逐渐失去,其BET比表面积和孔径逐渐增大;400℃由正交晶系变为立方晶系γ-Al2O3,900℃之后部分γ-Al2O3转变为四方晶系d-Al2O3,1 060℃开始转变为单斜晶系θ-Al2O3,1 200℃时样品基本转变为斜方六面体晶系α-Al2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姆石 热转化 原位X射线衍射 同步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二异丙苯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丁阿平 蒋军成 +1 位作者 陈发明 潘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03-1207,共5页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dicumyl peroxide under the flow nitrogen atmosphere was studied by DSC-TG technique.The non-isothermal kinetics parameters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the Kissinger and Flynn-Wall-Ozawa meth...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dicumyl peroxide under the flow nitrogen atmosphere was studied by DSC-TG technique.The non-isothermal kinetics parameters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the Kissinger and Flynn-Wall-Ozawa methods,and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mechanism of dicumyl peroxide was also studied with the Satava-Sestak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kinetic parameters calculated by DSC plot and DTG plot,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and pre-exponential factor were 120.83 kJ·mol-1 and 9.12×1011s-1,respectively.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mechanism of dicumyl peroxide in nitrogen was controlled by interface reaction R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二异丙苯 同步热分析 热分解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热分析技术本科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5
作者 邹函君 王桂文 +1 位作者 张慧娟 公祥南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5-167,共3页
将"热重—差热同步热分析仪的应用"引入本科实验教学,以煤为研究对象,通过小组化教学,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并对各组实验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处理,实验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了对整个实验条件的考察,不仅增强了团... 将"热重—差热同步热分析仪的应用"引入本科实验教学,以煤为研究对象,通过小组化教学,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并对各组实验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处理,实验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了对整个实验条件的考察,不仅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热分析(sta)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秆热解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段佳 罗永浩 +3 位作者 陆方 陈祎 胡瓅元 王清成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7-300,共4页
采用德国产NETZSCHSTA449C同步热分析仪,升温速率β=10 K/min、15 K/min、20 K/min和30 K/min,在303 K-973 K间,对稻秆在氮气环境中的热解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实验表明,β=15K/min时热解气态产物最多,β=10 K/min时实验反应热最大,差示... 采用德国产NETZSCHSTA449C同步热分析仪,升温速率β=10 K/min、15 K/min、20 K/min和30 K/min,在303 K-973 K间,对稻秆在氮气环境中的热解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实验表明,β=15K/min时热解气态产物最多,β=10 K/min时实验反应热最大,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曲线的峰、谷与微分热重分析(DTG)曲线的峰、谷有着对应关系。提出以453 K为临界温度,以水平直线代替低于临界温度部分的DSC曲线的方法,将实验曲线转换为干生物质DSC曲线。预测了干生物质在热解过程中的反应热,预测结果与稻秆化学成分分布规律对应,证实所提出的预测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系统工程 生物质 热解特性 同步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丝含水率对其燃烧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宏宇 刘春波 +5 位作者 申钦鹏 何沛 张涛 刘志华 蒋丽红 缪明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79-1284,共6页
采用同步热分析技术考察了不同湿度下平衡后的烟丝燃烧性。结果表明:1烟丝含水率随着平衡湿度的增加而增加,并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2通过比较每一阶段的失重率可知,烟丝不同含水率对其燃烧和热解反应的各个阶段有一定影响,失重率随着平... 采用同步热分析技术考察了不同湿度下平衡后的烟丝燃烧性。结果表明:1烟丝含水率随着平衡湿度的增加而增加,并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2通过比较每一阶段的失重率可知,烟丝不同含水率对其燃烧和热解反应的各个阶段有一定影响,失重率随着平衡湿度变化的转折点在平衡湿度50%-60%之间;3烟丝的燃烧特性指数Sn随着平衡湿度的增加而减小,平衡湿度与烟丝含水率、平衡湿度与平均燃烧速度间呈显著正相关,着火温度与燃烧特性指数间呈显著负相关,而平衡湿度与燃烧特性指数Sn无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丝 含水率 同步热分析 燃烧特性指数 偏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果胶的热分解产物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春波 曾晓鹰 +6 位作者 王昆淼 赵伟 韩敬美 何沛 陈永宽 缪明明 刘志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18-1220,共3页
将热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组成同步联用检测系统,对果胶在N2气和N2/O2氛围中,243、270和335℃3个温度点的热解产物经傅里叶红外光谱和GC-MS进行同步分析,在2种氛围下共检测鉴别了26种热分解产物。
关键词 同步热分析 傅里叶红外光谱 气相色谱-质谱 果胶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活性炭自燃过程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宏哲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49,共6页
为研究磷酸活性炭的自燃危险性,以自制的磷酸活性炭(活化温度为300,500和700℃)为考察对象,利用同步热分析仪(STA)对活性炭氧化放热动力学进行试验研究。根据在2,5,10和20℃/min等4种不同升温速率下得到的活性炭DSC/TG曲线,结合Friedman... 为研究磷酸活性炭的自燃危险性,以自制的磷酸活性炭(活化温度为300,500和700℃)为考察对象,利用同步热分析仪(STA)对活性炭氧化放热动力学进行试验研究。根据在2,5,10和20℃/min等4种不同升温速率下得到的活性炭DSC/TG曲线,结合Friedman-Reich-Levi动力学方法对反应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反应机理进行初步判断。研究表明,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活性炭的起始放热温度和最大放热温度随之升高;活性炭整个氧化反应过程中,活化能随着转化率的改变呈现一定规律性变化;碳氧化学反应和气体扩散共同影响活性炭氧化过程,且在不同阶段对氧化的贡献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自燃 同步热分析仪(sta) Friedman-Reich-Levi法 热动力学参数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法灰化法分离环境擦拭样品的优化研究
10
作者 罗立力 杨天丽 +3 位作者 刘雪梅 龙开明 汤垒 邵学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94-98,共5页
通过同步热分析仪和光学显微镜对纯金属铁粉、铅粉以及模拟擦拭样品中的铁粉、铅粉在干法灰化过程的加热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干法灰化法分离进行了优化。实验发现纯金属铁粉的团聚现象随着温度和氧分压升高而加剧。擦拭样... 通过同步热分析仪和光学显微镜对纯金属铁粉、铅粉以及模拟擦拭样品中的铁粉、铅粉在干法灰化过程的加热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干法灰化法分离进行了优化。实验发现纯金属铁粉的团聚现象随着温度和氧分压升高而加剧。擦拭样品中的铁粉在大气气氛灰化时形貌变化类似纯金属铁粉;而在纯氧气氛中灰化形成了圆珠状铁微粒,灰化温度更高铁粉将与擦拭布共熔黏附在容器底部。铅粉在灰化过程中发生熔融氧化,形成橙色PbO微粒以及黑色高价铅氧化物微粒,微粒圆滑,团聚严重。灰化法分离擦拭样品应选择干燥气氛进行,预分散处理、较低的灰化温度和氧分压均有利于减少团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擦拭实验 灰化分离法 团聚 同步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A/GC在线联用技术对导热油热稳定性的研究
11
作者 盛克俭 赵炜 韩励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3-86,共4页
用DTA/GC在线联用技术,分别在氮气和空气气氛中对导热油热稳定性进行研究,提出并探讨了以热分析方法来确定导热油最高使用温度的可能性。
关键词 导热油 热稳定性 差热分析 气相色谱 在线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DTA/T/EGD/GC在线联用技术 ⅩⅡ.倍半氧化羧乙基锗(Ge-132)热分解反应历程的研究
12
作者 蔡根才 钱延龙 +3 位作者 黄吉玲 黄家桢 沈明赓 钱义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4-120,共7页
应用DTA/T/EGD/GC在线联用技术,对倍半氧化羧乙基锗(Ge-132)在N2气氛中的热分解反应历程(室温~980℃)进行了研究。依据DTA/T/EGD/GC提供的信息,分别对220℃、350℃、650℃、800... 应用DTA/T/EGD/GC在线联用技术,对倍半氧化羧乙基锗(Ge-132)在N2气氛中的热分解反应历程(室温~980℃)进行了研究。依据DTA/T/EGD/GC提供的信息,分别对220℃、350℃、650℃、800℃、900℃、980℃等反应温度下的热分解残物,应用XRD仪进行了物相鉴定,并测定了Ge-132在N2气氛中(室温~930℃)的TG/DTG曲线。对DTA曲线上显示的五个吸热效应和一个放热效应的性质作出了判断和验证,并对该热分解反应中逸出气的组成演变、残物中的Ge和GeO2晶相的析出以及GeO2在高温下转化为Ge的反应历程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热分析 逸出气检测 气相色谱 锗有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DTA/T/EGD/GC在线联用技术 ⅩⅢ.倍半氧化羧乙基锗(Ge-132)在空气气氛中的热氧化分解反应历程
13
作者 蔡根才 钱延龙 +3 位作者 黄吉玲 黄家桢 沈明赓 钱义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21-126,共6页
应用DTA/T/EGD/GC在线联用技术,在空气气氛中对Ge-132的热氧化分解反应历程(室温~925°C)进行了研究,应用X-ray仪对Ge-132在不同温度(450°C、650°C、720°C、8... 应用DTA/T/EGD/GC在线联用技术,在空气气氛中对Ge-132的热氧化分解反应历程(室温~925°C)进行了研究,应用X-ray仪对Ge-132在不同温度(450°C、650°C、720°C、800°C、925°C)下的热氧化分解反应残物作了物相鉴定;测定了Ge-132的TG/DTG曲线(室温~970°C);在DTA/T/GC联用曲线的GC谱图上,检出了各反应温度下的O2、CO2和H2O及其热氧化分解产物(逸出气)的组成演变规律。从各残物的XRD谱图上可观察到,Ge-132的晶相结构破坏到720°C时才析出微量Ge、GeO2,并发现Ge在800°C时被氧化为GeO2,至925°C时形成为高纯度GeO2。TGA定量计算表明,Ge-132在空气气氛中被氧化为GeO2的得率与理论计算值相当。综合上述的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对DTA曲线上呈现的二个吸热效应和三个放热效应的性质作出了判断和验证,并得出了Ge-132在空气气氛中被氧化为GeO2的反应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热分析 逸出气检测 气相色谱 锗有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IM][BF_4]对不同变质程度煤自燃热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邓军 吕慧菲 +3 位作者 李达江 肖旸 王彩萍 蒋志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4-262,共9页
离子液体作为新型阻化剂可溶解破坏煤中活性基团,抑制煤氧化反应进程,从根本上达到阻化煤自燃的目的。但不同变质程度煤样微观结构不同,而且离子液体成本较高,因此,难以在煤自燃领域现场实施应用。基于此,考察了离子液体对不同变质程度... 离子液体作为新型阻化剂可溶解破坏煤中活性基团,抑制煤氧化反应进程,从根本上达到阻化煤自燃的目的。但不同变质程度煤样微观结构不同,而且离子液体成本较高,因此,难以在煤自燃领域现场实施应用。基于此,考察了离子液体对不同变质程度煤自燃热行为特征的影响,且从经济性和实用性方面考虑,选用低浓度(质量分数为5%) 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对褐煤、长焰煤、气煤以及1/3焦煤进行热重-差热联用(TG-DSC)实验和热物性参数测试实验,得出离子液体处理不同变质程度煤的特征温度、热效应及热物性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延后了煤失重过程中的特征温度,提高了煤自燃过程中的初始放热温度和最大热释放速率温度,对最大放热速率以及放热量都有着明显的抑制效应,且抑制作用随着煤变质程度的升高而减弱,说明离子液体对于低阶煤效果较好;与原煤样相比,离子液体处理煤样的热扩散系数和导热系数较低,比热容则较高,说明离子液体降低了煤体之间热量传递的速度,增加了煤体温度上升所需的热量,弱化了煤体因温差传递热量的能力,对煤样的传热性能起到了抑制作用,并且煤的变质程度越低,抑制效果越明显。结果可为离子液体抑制煤自燃领域的推广及现场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同步热分析 激光导热仪 特征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酚醛树脂对树脂结合剂砂轮胎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春晖 陈哲 +4 位作者 刘一波 黄霞 卜宏基 刘伟 孔帅斐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3-97,共5页
选用4种不同超硬材料树脂砂轮专用改性酚醛树脂,分别制备树脂结合剂砂轮胎体。使用综合热分析仪、万能力学试验机、洛氏硬度仪和超景深显微镜分析4种改性酚醛树脂的分解温度,探究不同改性方法对砂轮胎体机械性能和树脂显微结构的影响。... 选用4种不同超硬材料树脂砂轮专用改性酚醛树脂,分别制备树脂结合剂砂轮胎体。使用综合热分析仪、万能力学试验机、洛氏硬度仪和超景深显微镜分析4种改性酚醛树脂的分解温度,探究不同改性方法对砂轮胎体机械性能和树脂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酚醛树脂的热分解温度分别为552、527、557、457℃;由于酚醛树脂改性方式不同,各砂轮胎体机械性能具有较大差异。3031树脂的硬度(HRB)最高,为64;3034树脂的硬度(HRB)最低,为41,仅为3031的64%。3031的抗弯强度最高,为87 MPa;3034的最低,为50 MPa,仅为3031的5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轮胎体 机械强度 同步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S保温材料在空气中的热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绪广东 徐强 潘仁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7-70,共4页
运用TG-DSC-IR-MS联用分析技术研究了模塑发泡聚苯乙烯(EPS)保温材料在空气环境下的热解特性。研究表明,EPS在空气中的热解是一个放热过程,主要有一个阶段,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最大热解速率对应的峰温有所升高,热解起始、终止温度也相... 运用TG-DSC-IR-MS联用分析技术研究了模塑发泡聚苯乙烯(EPS)保温材料在空气环境下的热解特性。研究表明,EPS在空气中的热解是一个放热过程,主要有一个阶段,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最大热解速率对应的峰温有所升高,热解起始、终止温度也相应提高;EPS的热解过程是先软化熔融,之后长链断裂成较短的链,再解聚成小分子、低摩尔质量单体及其多聚体挥发物,主要分解产物有炔类物质、CO2、C、C4H3、C4H4、醛类及醇类物质;运用Ozawa-Flynn-Wall等转化率法求得活化能的平均值为90.7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聚苯乙烯 TG-DSC—IR—MS联用技术 热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潜香化合物2,3-吡嗪二羧酸薄荷醇酯的热裂解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来苗 赵博亚 +3 位作者 姬小明 付培培 包晓容 赵铭钦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43-550,共8页
为开发高温释放型烟用香料添加剂,本研究以2,3-吡嗪二羧酸和薄荷醇为原料,N,N′-二环己基碳酰亚胺(DCC)为缩合剂,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经酯化反应制备了新型潜香目标化合物2,3-吡嗪二羧酸薄荷醇酯。该化合物经X射线单晶衍... 为开发高温释放型烟用香料添加剂,本研究以2,3-吡嗪二羧酸和薄荷醇为原料,N,N′-二环己基碳酰亚胺(DCC)为缩合剂,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经酯化反应制备了新型潜香目标化合物2,3-吡嗪二羧酸薄荷醇酯。该化合物经X射线单晶衍射、核磁共振波谱(1 H NMR,13 C NMR)、红外光谱(IR)和高分辨质谱(HRMS)表征后,结合同步热稳定性分析,采用在线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法对裂解产物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并初步推测了其可能的裂解机理。结果表明:在主要热失重区间268.5~334.9℃范围内,目标化合物基本分解完全,熔融温度为140.9℃,裂解温度为315.9℃;共鉴定出目标化合物的46种裂解产物,主要有薄荷烯、薄荷醇和吡嗪等多种对烟草香味有重要作用的致香成分。该方法能够方便、快速地分离鉴定高温食品香料添加剂的热裂解产物,可为该添加剂在烟草中的加香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吡嗪二羧酸薄荷醇酯 热稳定性分析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 烟用香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粉体燃爆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浩 任红威 +4 位作者 张金锋 解启航 柳晓凯 李晨曦 赵海臣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01-1303,共3页
为研究活性炭粉的燃爆危险性,以200目过筛粉体为研究对象,对活性炭粉体的燃爆参数以及热稳定性进行研究。利用固体自燃温度测试装置对活性炭的自燃温度进行测试。应用热质联用设备对活性炭粉加热过程中的质量和能量变化进行分析,并对受... 为研究活性炭粉的燃爆危险性,以200目过筛粉体为研究对象,对活性炭粉体的燃爆参数以及热稳定性进行研究。利用固体自燃温度测试装置对活性炭的自燃温度进行测试。应用热质联用设备对活性炭粉加热过程中的质量和能量变化进行分析,并对受热产生的气体进行跟踪,推断气体组成。利用20 L球形爆炸装置对活性炭粉的最大爆炸压力以及最优爆炸浓度进行测定。实验结果显示:活性炭自燃温度为335.4℃,属于二级自燃物质;活性炭受热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甲烷、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增大其燃爆危险性;活性炭粉最大爆炸压力为0.56 MPa,最优爆炸质量浓度在500 g/m3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粉 同步热分析 质谱分析 自燃点 最大爆炸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和β-环糊精包合物的同步热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杜少芳 刘金龙 +3 位作者 薛小连 李咏玲 马瑞燕 荆小院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6年第3期19-21,共3页
以梨小食心虫性诱剂的主要成分顺-8-十二碳烯醇乙酸酯(Z8-12:Ac)为研究对象,通过磁力搅拌法制备了Z8-12:Ac与β-环糊精(β-CD)的包合物,并采用同步热分析法对包合物进行了表征。热重分析表明,包合物在280~340℃间显示明显的失重,... 以梨小食心虫性诱剂的主要成分顺-8-十二碳烯醇乙酸酯(Z8-12:Ac)为研究对象,通过磁力搅拌法制备了Z8-12:Ac与β-环糊精(β-CD)的包合物,并采用同步热分析法对包合物进行了表征。热重分析表明,包合物在280~340℃间显示明显的失重,与Z8-12:Ac和β-CD的失重温度有明显差异;差热分析表明,包合物在87.3℃出现一较宽吸收峰,在196.7℃无明显吸收峰,而放热峰明显后移。综上,可鉴定Z8-12:Ac与β-CD的包合物已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热分析 梨小食心虫 顺-8-十二碳烯醇乙酰酯 Β-环糊精 包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化DTA/EGD/GC在线联同技术的研究
20
作者 梁天白 蔡根才 +2 位作者 高原 徐国华 周又玲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481-486,共6页
介绍了文题系统的结构。该系统由键操纵可构成11种不同的方式。多路信息采集、实时显示和数据处理全由微机控制。采用了数据压缩和移动换幅显示技术,为在线联同技术开发了多种专用软件,分析结果给出含有特征标志的曲线和表格。用标准化... 介绍了文题系统的结构。该系统由键操纵可构成11种不同的方式。多路信息采集、实时显示和数据处理全由微机控制。采用了数据压缩和移动换幅显示技术,为在线联同技术开发了多种专用软件,分析结果给出含有特征标志的曲线和表格。用标准化学样品对本系统进行了测试,获得了满意的结果。该系统可应用于催化剂、煤化学、石油添加剂以及地质矿物学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 差热分析 热重分析 逆气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