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钒铬溶液中杂质砷的去除工艺 被引量:2
1
作者 蒋霖 伍珍秀 罗翔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9-171,共3页
以浓度为30%的H_2O_2作为氧化剂、Fe_2(SO_4)_3为除砷剂,采用砷酸铁沉淀法对钒铬溶液进行除砷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应初始p H=3.0、n(Fe)/n(As)=5、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2 h条件下,钒铬溶液除砷率可达92.07%,钒、铬损失率均在5... 以浓度为30%的H_2O_2作为氧化剂、Fe_2(SO_4)_3为除砷剂,采用砷酸铁沉淀法对钒铬溶液进行除砷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应初始p H=3.0、n(Fe)/n(As)=5、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2 h条件下,钒铬溶液除砷率可达92.07%,钒、铬损失率均在5%以下。最佳除砷条件下获得的钒铬溶液经浓硫酸水解,水解产物沉淀过滤后添加硫酸铵纯化,纯化物烘干后在温度为500℃的马弗炉中煅烧3 h,最后得到粉状V_2O_5,可以满足YB/T 5304—2011中牌号V_2O_598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铬溶液 砷酸铁 除砷率 V2O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剥离TiO_2纳米管光催化共去除酸性橙7和Cr(Ⅵ)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晓婧 产启中 +1 位作者 黄浪欢 刘应亮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73-2276,2280,共5页
以0.5%(质量分数)NH4F/HF/乙二醇为电解液,采用恒压二次阳极氧化法制备出高度有序的可剥离TiO2纳米管阵列,并对其晶型、形貌以及光催化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XRD测试,可知样品经500和800℃退火,分别得到锐钛矿和金红石型TiO2纳米管... 以0.5%(质量分数)NH4F/HF/乙二醇为电解液,采用恒压二次阳极氧化法制备出高度有序的可剥离TiO2纳米管阵列,并对其晶型、形貌以及光催化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XRD测试,可知样品经500和800℃退火,分别得到锐钛矿和金红石型TiO2纳米管;通过SEM表征,可知所制备的TiO2纳米管管径约为100nm,管长约为25μm。在紫外光照射下,以TiO2纳米管阵列为催化剂,对其光催化降解酸性橙7(AO7)和Cr(Ⅵ)混合水溶液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晶型、pH值、不同酸性橙7和Cr(Ⅵ)初始浓度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锐钛矿型样品光催化性能高于金红石型,三元体系TiO2/AO7/Cr(Ⅵ)中,协同效应显著,酸性条件下尤其有利于TiO2纳米管阵列光催化共去除AO7和Cr(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共去除 酸性橙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钨酸钠溶液亚铁盐沉淀法除铬、钒的热力学分析及实验验证
3
作者 贺山明 潘界昌 +2 位作者 徐国钻 李文君 梁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71-2179,共9页
废硬质合金再生利用过程中得到的粗钨酸盐溶液Cr、V含量容易超标,由于Cr、V与W具有十分相似的水溶液性质,粗钨酸盐溶液除铬、钒一直是个技术难题。本文针对亚铁盐沉淀法从粗钨酸钠溶液中除铬、钒工艺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研究,分别绘制了2... 废硬质合金再生利用过程中得到的粗钨酸盐溶液Cr、V含量容易超标,由于Cr、V与W具有十分相似的水溶液性质,粗钨酸盐溶液除铬、钒一直是个技术难题。本文针对亚铁盐沉淀法从粗钨酸钠溶液中除铬、钒工艺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研究,分别绘制了298K时Cr-Fe-H_(2)O体系和V-Fe-H_(2)O体系的Eh-pH图、Cr^(6+)-Fe^(3+)-V^(5+)-H_(2)O体系和Cr^(3+)-Fe^(2+)-Fe^(3+)-V^(5+)-H_(2)O体系的热力学平衡图。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粗钨酸钠溶液中Cr(Ⅵ)在酸性和碱性体系下均能够被Fe^(2+)或Fe(OH)_(2)沉淀还原,V(Ⅴ)则会与Fe^(2+)或Fe(OH)_(2)反应生成Fe(VO_(3))_(2)沉淀;在Cr^(3+)-Fe^(2+)-Fe^(3+)-V^(5+)-H_(2)O体系中存在Fe(VO_(3))^(2+)Fe(OH)^(3+)Cr(OH)^(3+)Fe(OH)_(2)共沉淀稳定区,为亚铁盐沉淀法同时除铬、钒提供了热力学可行性,并获得了沉淀法最佳条件控制区间。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控制溶液的pH为9、以n(Fe^(2+))∶n(V+Cr)=15∶1加入硫酸亚铁沉淀剂时,粗钨酸钠溶液的除铬率高达99.85%、除钒率为95.05%、钨损失率仅为0.33%,实验效果与热力学分析结论基本相符;滤渣的SEM-EDS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了Fe-Cr-V共沉淀的技术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铁盐沉淀法 热力学分析 钒铬同步脱除 钨酸盐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Cr(OH)_3的制备及其对钒(Ⅴ)离子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华琳 雒敏婷 +5 位作者 张红玲 石义朗 张炳烛 蔡再华 徐红彬 张懿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283-5290,共8页
以CrCl_3·6H_2O作为铬源,通过添加强碱制备出大比表面积(312.70 m^2·g^(-1))、高孔隙率(0.48 cm^3·g^(-1))的介孔Cr(OH)_3,并研究了其对溶液中钒(V)离子的吸附性能,考察了溶液pH、吸附剂用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等条件... 以CrCl_3·6H_2O作为铬源,通过添加强碱制备出大比表面积(312.70 m^2·g^(-1))、高孔隙率(0.48 cm^3·g^(-1))的介孔Cr(OH)_3,并研究了其对溶液中钒(V)离子的吸附性能,考察了溶液pH、吸附剂用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等条件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液pH在2.0~9.0、钒离子浓度为100~500 mg·L^(-1)时,采用该吸附剂均可实现溶液中钒离子的高效去除。在最优实验条件下,钒去除率接近100%,钒离子浓度可由500 mg·L^(-1)降至0.81 mg·L^(-1)。吸附热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Cr(OH)_3对钒离子的吸附过程遵循Langmuir等温吸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反应级数为拟二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H)3 介孔 粉体 吸附 废水 除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钒上层液用硫酸铝除硅制备低硅氢氧化铬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庄立军 杨锦铭 孙丽月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1-53,共3页
钒渣提钒过程产生的沉钒上层液中六价铬质量浓度为0.3~6.5 g/L、硅质量浓度为0.3~0.9 g/L。沉钒上层液中含有铬(Ⅵ),若直接排放对人类的健康危害较大。以硫酸铝为脱硅剂,采用沉淀法脱除沉钒上层液中的硅制备低硅氢氧化铬。实验结果表... 钒渣提钒过程产生的沉钒上层液中六价铬质量浓度为0.3~6.5 g/L、硅质量浓度为0.3~0.9 g/L。沉钒上层液中含有铬(Ⅵ),若直接排放对人类的健康危害较大。以硫酸铝为脱硅剂,采用沉淀法脱除沉钒上层液中的硅制备低硅氢氧化铬。实验结果表明,在除硅温度为65~75℃、溶液pH为8.5~9.5、硅铝质量比为1∶0.4、除硅时间为20~30 min条件下,除硅率达到95%以上,制备的氢氧化铬中硅质量分数(以二氧化硅计)达到0.26%。制备的低硅氢氧化铬可以作为产品出售,也可以作为冶炼低硅金属铬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钒上层液 硫酸铝除硅 低硅氢氧化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