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SNAP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技术评价颅内动脉夹层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汤敏 张鑫 +5 位作者 张东升 张小玲 李陇超 王莉 刘鹏 高洁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同步非增强血管造影和斑块内出血(threedimensionalsimultaneous noncontrast angiography and intra plaque hemorrhage,3D-SNAP)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颅内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 目的探讨三维同步非增强血管造影和斑块内出血(threedimensionalsimultaneous noncontrast angiography and intra plaque hemorrhage,3D-SNAP)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颅内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43例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或脑梗死患者,其中颅内动脉夹层18例,非动脉夹层2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PhilipsIngenia 3.0 T MRI获取TOF-MRA、T1WI-VISTA、T2WI、3D-SNAP、CE-T1WI成像,双盲分析各序列颅内动脉夹层征象。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夹层组与非夹层组临床基本资料以及夹层组各序列影像学特征;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各序列对颅内动脉夹层的诊断效能。结果 (1)夹层组年龄较非夹层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性别、血压、糖尿病、吸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6例患者在TOF-MRA、T2WI、T1WI-VISTA、SNAP及CE-T1WI成像序列同时显示夹层瘤样扩张、真假腔、壁内血肿、内膜瓣征象;颅内动脉夹层壁内血肿、双腔征及内膜瓣显示率高分辨MRI各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AP显示壁内血肿最敏感,CE-T1WI显示双腔征、内膜瓣征最敏感。(3) TOF-MRA、T2WI、T1WI-VISTA、3D-SNAP、CE-T1WI、SNAP联合CE-T1WI成像序列诊断颅内动脉夹层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3、0.492、0.729、0.741、0.752、0.824。结论 3D-SNAP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技术无创性、有效评价颅内动脉夹层具有无限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夹层 三维同步非增强血管造影和斑块内出血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的全脑三维同时非增强血管成像和斑块内出血成像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煜堃 张浩南 +6 位作者 常佩佩 刘娜 罗贺丹 胡帅 王楠 宋清伟 苗延巍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4-129,共6页
目的采用不同加速因子(accelerated factors,AF)优化头部基于压缩感知的三维同时非增强血管成像和斑块内出血成像(three-dimensional simultaneous non-contrast angiography and intraplaque hemorrhage based on compressed sensing,3... 目的采用不同加速因子(accelerated factors,AF)优化头部基于压缩感知的三维同时非增强血管成像和斑块内出血成像(three-dimensional simultaneous non-contrast angiography and intraplaque hemorrhage based on compressed sensing,3D CS SNAP),以期在短时间内获得全脑覆盖的高质量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和血管壁图像。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招募30名健康志愿者,10名志愿者进行头部三维同时非增强血管成像和斑块内出血成像(three-dimensional simultaneous non-contrast angiography and intraplaque hemorrhage,3D SNAP)参数的预扫描及选择;20名志愿者在优化后的预扫描序列基础上,行头部的常规3D SNAP以及不同AF(2、2.5、3、4、5)的3D CS SNAP序列扫描。两名影像科医生在原始图像上划定血管腔、血管壁、邻近白质的感兴趣区,测量信号强度和标准差,并计算血管腔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血管壁的对比组织比(contrast-to-tissue ratio,CTR)和CTR效率(CTR efficiency,CTReff);同时,对不同AF的3D CS SNAP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使用Kappa检验和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分析两名观察者的组间一致性;对比分析不同AF间测量数据以及主观评分的差异。结果两名观察者图像质量主客观评价一致性良好(主观评分Kappa:0.568~0.884,数据测量ICC:0.602~0.968)。当CS AF≥4时,血管腔SNR、CNR及主观评价较常规3D SNA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CS AF=2.5、3、4、5时,血管壁CTReff与常规3D SNA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 CS SNAP技术可以在相对更短的时间里获得全脑MRA和血管壁图像,一次扫描同时提供血管形态和血管壁斑块的诊断信息。推荐AF为2应用于轻中症患者,AF为3应用于重症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压缩感知 三维同时非增强血管成像和斑块内出血成像 斑块内出血 磁共振血管成像 高分辨血管壁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血管磁共振SNAP技术的应用与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煜堃 常佩佩 +1 位作者 刘娜 苗延巍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4-147,共4页
磁共振同步非对比剂血管成像和斑块内出血(simultaneous non-contrast angiography and intraplaque hemorrhage,SNAP)成像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分辨率高、同时获得固定多对比图像集、扫描时间较短的优势,适用于病变范围较长且走行曲折... 磁共振同步非对比剂血管成像和斑块内出血(simultaneous non-contrast angiography and intraplaque hemorrhage,SNAP)成像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分辨率高、同时获得固定多对比图像集、扫描时间较短的优势,适用于病变范围较长且走行曲折的头颈部血管,为头颈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与动脉夹层等疾病的检查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临床应用日益增多。本文对SNAP技术原理以及在头颈部血管病变的应用和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同步非对比剂血管成像和斑块内出血成像 头颈部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夹层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