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ND-SNAD工艺处理污泥消化液实际工程启动研究
1
作者 周月 徐晓晨 +3 位作者 柳丽芬 赵凯歌 杨蒙 杨凤林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8-234,共7页
针对同步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SNAD)工艺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易受水质、水量变化冲击的问题,构建了部分亚硝化-反硝化(PND)与SNAD组合工艺处理污泥消化液.在197 d的连续运行过程中,逐级增加水量,最终实现了400 m^(3)/d的设计处理水量... 针对同步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SNAD)工艺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易受水质、水量变化冲击的问题,构建了部分亚硝化-反硝化(PND)与SNAD组合工艺处理污泥消化液.在197 d的连续运行过程中,逐级增加水量,最终实现了400 m^(3)/d的设计处理水量,出水COD和TN浓度分别为421.1和330.9 mg/L,出水COD和TN去除率分别为80.3%和88.0%,PND-SNAD工艺成功启动.碳氮平衡分析表明,PND单元对COD和TN的去除贡献率分别为65.9%和42.6%,出水NH_(4)^(+)-N浓度降低至514.0 mg/L,有效改善了SNAD单元的进水水质.SNAD单元中,82.1%的TN通过厌氧氨氧化途径去除.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PND单元絮状污泥中氨氧化菌相对丰度(0.194%)显著高于反硝化菌相对丰度(0.063%),有利于实现亚硝化.Candidatus Brocadia是优势厌氧氨氧化菌,在SNAD单元生物膜上显著富集(相对丰度为22.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消化液 部分亚硝化-反硝化(PND) 同步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SNAD) 脱氮除碳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动力双侧横向内循环反应器数值模拟和脱氮机理
2
作者 刘烨星 于莉芳 +3 位作者 陈倩伊 戴步峰 曹皖 彭党聪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490-5498,共9页
提出一种新型曝气动力双侧横向内循环(ADTL)反应器以免除常规生物脱氮工艺的内循环能耗,借助计算流体力学(CFD)优化ADTL反应器关键结构参数,如顶间隙高度/液位高度(H_(tc)/H_(l))、底间隙高度/液位高度(H_(bc)/H_(l))及A/O比,并考察ADT... 提出一种新型曝气动力双侧横向内循环(ADTL)反应器以免除常规生物脱氮工艺的内循环能耗,借助计算流体力学(CFD)优化ADTL反应器关键结构参数,如顶间隙高度/液位高度(H_(tc)/H_(l))、底间隙高度/液位高度(H_(bc)/H_(l))及A/O比,并考察ADTL反应器处理模拟城市污水的脱氮性能、功能菌活性、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规律.CFD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当H_(tc)/H_(l)、H_(bc)/H_(l)与A/O比分别为0.08、0.08及1:1时,ADTL反应器循环液速与液体流动均匀性较优.ADTL反应器运行结果表明,与常规内循环模式相比,ADTL运行模式TN去除率提高了11.96%,亚硝酸盐氧化比活性/氨氧化比活性(SNUR/SAUR)由1.71降低至1.13,亚硝酸盐还原比活性/硝酸盐还原比活性(NIRR/NARR)由0.39增加至0.66,酶活性比值变化同活性比值变化趋势一致;同时Illumina MiSeq测序结果表明,ADTL阶段中具有亚硝酸盐还原功能的Levilinea(21.58%)、Melioribacter(4.54%)和Burkholderia(1.71%)菌属丰度显著增加,而具有硝酸盐还原功能的Azospira(0%)、Denitratisoma(1.49%)、Dechloromonas(0.84%)丰度则相对较低.因此,ADTL反应器可以在免除内循环能耗的前提下,有效避免“亚硝酸盐循环”,节约硝化过程中的曝气能耗和反硝化过程中的碳源需求,为城市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横向内循环 数值模拟 溶解氧梯度分布 同步硝化反硝化 亚硝酸盐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的快速启动与强化 被引量:1
3
作者 解舒婷 代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976-5983,共8页
为了探究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系统的快速启动,本研究首先通过饥饿-饱食、逐步缩短沉淀时间的培养方式进行污泥造粒;其次通过定期投加30mg/L的NO_(2)--N,提供高浓度亚硝酸盐环境以强化氮磷去除;最后进一步提高系统氮负荷,考察其... 为了探究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系统的快速启动,本研究首先通过饥饿-饱食、逐步缩短沉淀时间的培养方式进行污泥造粒;其次通过定期投加30mg/L的NO_(2)--N,提供高浓度亚硝酸盐环境以强化氮磷去除;最后进一步提高系统氮负荷,考察其运行氮磷去除效率。系统在28天的培养下实现污泥快速颗粒化,MLSS稳定在5.6~6.2g/L,SVI30/SVI5达到0.96,颗粒沉降性能良好。通过亚硝酸盐强化,系统厌氧释磷量从3.51mg/L提升至29.4mg/L,同时NOB活性被抑制,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除磷。系统在C/N/P质量比为420/80/10的条件下,实现了99.85%的总氮去除与99.43%的磷去除。微生物群落分析表示在该启动策略下Acinetobacter菌属占据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硝化反硝化 强化除磷 颗粒污泥 微生物群落 亚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胁迫下亚硝酸盐型同步脱氮除硫性能急性响应及功能菌群分析
4
作者 肖景洪 陈碧龙 +1 位作者 李雯 蔡靖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3-830,共8页
针对生物处理高盐含氮废水过程中亚硝酸盐积累问题,因亚硝酸盐同步脱氮除硫工艺具有高基质耐受性和高基质去除性能,为探究该工艺对盐度(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胁迫的急性耐受性能,分别考察了盐度梯度和基质质量浓度对亚硝酸盐型同步脱氮除... 针对生物处理高盐含氮废水过程中亚硝酸盐积累问题,因亚硝酸盐同步脱氮除硫工艺具有高基质耐受性和高基质去除性能,为探究该工艺对盐度(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胁迫的急性耐受性能,分别考察了盐度梯度和基质质量浓度对亚硝酸盐型同步脱氮除硫工艺性能的单一急性影响。升高基质质量浓度显著提高了基质去除速率(显著性值p<0.05),硫化物和亚硝酸盐中S和N的去除速率最高可达(88.7±0.57) mg·L^(-1)·h^(-1)和(5.51±0.21) mg·L^(-1)·h^(-1);而升高盐度则明显抑制了基质去除速率(p<0.01),硫化物和亚硝酸盐中S和N的去除速率降至(23.33±1.10) mg·L^(-1)·h^(-1)和(1.98±0.09) mg·L^(-1)·h^(-1)。并探究了不同盐度梯度和基质质量浓度联合作用下该工艺性能应激响应。当NaCl质量分数<2.4%时,适当升高基质质量浓度有助于提高硫化物去除速率,NaCl对硫化物去除速率的促进率分别为0.28(180 mg·L^(-1))和0.27(240 mg·L^(-1));而不论基质质量浓度如何,升高盐度皆使亚硝酸盐去除速率显著下降(p<0.01),且抑制率随基质质量浓度升高而增大。经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该工艺优势功能菌属为sulfurovum、rhodobacteraceae、sulfurimonas和microbacterium,其相对丰度分别在28.55%~1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脱氮除硫工艺 盐度胁迫 基质质量浓度 双重胁迫 功能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生物反应器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建龙 彭永臻 +2 位作者 王淑莹 高永青 刘莹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10-1314,共5页
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对象,利用有效容积为12L的间歇式复合生物反应器(填料体积填充比为30%),通过控制ρ(DO)稳定实现了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试验结果表明,在同步硝化反硝化条件下,随着ρ(DO)的升高,亚硝化率逐渐降低,总氮去除率也... 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对象,利用有效容积为12L的间歇式复合生物反应器(填料体积填充比为30%),通过控制ρ(DO)稳定实现了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试验结果表明,在同步硝化反硝化条件下,随着ρ(DO)的升高,亚硝化率逐渐降低,总氮去除率也呈下降趋势.曝气结束,ρ(DO)>4 mg/L时,系统的亚硝化率和总氮去除率均小于50%;当ρ(DO)为2 mg/L,温度维持在(28±1)℃,硝化过程中亚硝化率始终维持在85%以上,ρ(NH_4^+ -N)去除率大于98%,总氮去除率在75%左右.因此,在试验条件下,只要控制曝气量,使得曝气结束时反应器内ρ(DO)为2 mg/L,就可实现稳定的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硝化反硝化 亚硝酸盐积累 复合生物反应器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流动注射法同时测定海水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被引量:21
6
作者 朱敬萍 胡红美 +3 位作者 张小军 顾蓓乔 梅光明 严忠雍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6期543-547,共5页
采用AA3连续流动注射法同时测定海水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通过实验条件的优化选择,建立最佳测定方法,检测结果与分光光度法保持一致。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检出限分别为:0.000 15 mg/L和0.000 029 mg/L,实际海水样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采用AA3连续流动注射法同时测定海水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通过实验条件的优化选择,建立最佳测定方法,检测结果与分光光度法保持一致。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检出限分别为:0.000 15 mg/L和0.000 029 mg/L,实际海水样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4.67%~101.2%和86.67%~100.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067%~5.27%和0.00%~4.35%(n=6)。本方法具有快速、省时、方便、基体干扰小,精密度和准确性高等优点,能满足大批量海水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 亚硝酸盐 海水 连续流动注射法 同时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R工艺实现长期稳定的部分短程硝化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梦月 彭永臻 +1 位作者 王博 郭媛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525-2532,共8页
采用SBR工艺以实际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通过3组预实验得出实现部分短程硝化(部分4NH-N+转化为NO_2^-N-)的最佳曝气量和曝气时间,启动长期运行的部分短程硝化序批式反应器(PNSBR),在好氧阶段以最佳曝气量[7.2~12 L·(h·L)^(-1)... 采用SBR工艺以实际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通过3组预实验得出实现部分短程硝化(部分4NH-N+转化为NO_2^-N-)的最佳曝气量和曝气时间,启动长期运行的部分短程硝化序批式反应器(PNSBR),在好氧阶段以最佳曝气量[7.2~12 L·(h·L)^(-1)]和曝气时间(2~3 h)曝气,持续运行110多天(450多个周期)。结果显示,出水亚硝态氮积累率稳定维持在94%~100%,表明了长期稳定的短程硝化效果;出水2NO-N-与4NH-N+的比值大部分集中在2~4之间。进一步的分析得出,在PNSBR长期运行中,一方面通过控制曝气量和曝气时间使得好氧阶段溶解氧较低,更利于AOB的生长代谢而抑制NOB的活性;另一方面排水后剩余的亚硝态氮通过利用进水中的碳源反硝化去除(本周期的内源反硝化和下周期的外源反硝化),避免了为NOB提供底物的可能,从而实现了稳定的部分短程硝化。同步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SAD)工艺广泛存在,PNSBR反应器作为SAD的前置反应器,可提供满足SAD运行的进水,因此部分短程硝化是一项有潜力的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曝气 溶解氧 降解 部分短程硝化 同步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硝化反硝化实现途径的探讨 被引量:12
8
作者 谢珊 李小明 +2 位作者 曾光明 杨麒 刘精今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7-109,共3页
分别介绍了各因素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两种实现途径—硝酸盐型同步硝化反硝化和亚硝酸盐型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指出了目前同步硝化反硝化系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同步硝化反硝化 影响因素 硝酸盐型同步硝化反硝化 亚硝酸盐型同步硝化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电子受体反硝化除磷脱氮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立成 傅金祥 +5 位作者 李冬 李相昆 田智勇 池福强 王颖 张杰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4-547,共4页
目的研究以硝酸氮和亚硝酸氮为电子受体时,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方法采用两个厌氧/缺氧SBR反应器(1^#和2^#)处理配制的含磷污水,每个反应器的有效容积为16 L,反应周期为6.5 h,污泥龄为32 d,运行方式采用SBR反应器,一次集中进水-厌氧... 目的研究以硝酸氮和亚硝酸氮为电子受体时,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方法采用两个厌氧/缺氧SBR反应器(1^#和2^#)处理配制的含磷污水,每个反应器的有效容积为16 L,反应周期为6.5 h,污泥龄为32 d,运行方式采用SBR反应器,一次集中进水-厌氧搅拌(2 h)-缺氧搅拌(4 h)-沉淀(0.5 h)-排水.在缺氧时段开始时,1^#反应器一次性投加硝酸钠,2^#反应器投加亚硝酸钠.每天运行两个周期.结果反应器运行2~3周之后,可以维持比较稳定的同步脱氮除磷效果,反硝化除磷反应器启动成功.1^#反应器总磷的平均去除率为69%,硝酸氮的平均去除率为89%,2^#反应器总磷的平均去除率为75%,亚硝酸氮的平均去除率为91%.以硝酸氮为电子受体时,一部分硝酸氮转化成亚硝酸氮,进而两者共同发挥电子受体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氮和磷.结论硝酸氮和亚硝酸氮都可以作为除磷的电子受体,在缺氧条件下实现同步脱氮除磷,并且亚硝酸氮作为电子受体时的脱氮除磷效率高于硝酸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 反硝化除磷 电子受体 硝酸氮 亚硝酸氮 同步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对亚硝酸型SND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立秋 张可方 +3 位作者 张朝升 方茜 李淑更 凌忠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9-33,共5页
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biofilm reactor,SBBR)处理南方地区城市污水,应用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SND)技术进行强化生物脱氮。在进水TN30mg·L-1、COD150~250mg·L-1、pH值7.20~7.60及常温(24~29℃)等条... 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biofilm reactor,SBBR)处理南方地区城市污水,应用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SND)技术进行强化生物脱氮。在进水TN30mg·L-1、COD150~250mg·L-1、pH值7.20~7.60及常温(24~29℃)等条件下,研究了DO与TN去除率和亚硝酸盐氮积累率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40~100L·h-1曝气量下均会得到稳定的亚硝酸型SND,当曝气量增加到120L·h-1时,会向全程硝化转化。曝气量60L·h-1时为SBBR反应器的最佳曝气条件,脱氮效果更好,亚硝酸盐氮积累率可达89.7%,TN去除率最高可达8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BR 亚硝酸型SND 亚硝酸盐氮积累率 TN 曝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彭永臻 张婧倩 +1 位作者 唐旭光 滝川哲夫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49-1755,共7页
以实际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在SBR系统中采用厌氧/缺氧运行方式,考察不同亚硝酸盐(NO2--N)质量浓度下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性能.实验根据进水ρ(COD)及亚硝酸钠投加量的不同,分为3个阶段.研究发现,维持缺氧段初始ρ(NO2--N)... 以实际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在SBR系统中采用厌氧/缺氧运行方式,考察不同亚硝酸盐(NO2--N)质量浓度下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性能.实验根据进水ρ(COD)及亚硝酸钠投加量的不同,分为3个阶段.研究发现,维持缺氧段初始ρ(NO2--N)为20mg/L左右(第Ⅲ阶段),经过长期驯化,运行稳定后,缺氧段吸磷率达74.42%,最大吸磷速率可达11.70 mg/(gMLSS.h);磷去除率达57.8%.此后,又进行了初始ρ(NO 2--N)为50 mg/L的亚硝酸盐冲击负荷试验,缺氧段最大吸磷速率为5.63 mg/(gMLSS.h),与第Ⅲ阶段相比,最大吸磷速率下降53%.随后在未经驯化的情况下,通过短期实验分别考察该系统以NO3--N和O2作为电子受体时的除磷性能,其缺氧段最大吸磷速率分别为11.09和29.268 mg/(gMLSS.h),分别是第Ⅲ阶段最大吸磷速率的94.7%和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聚磷菌 亚硝酸盐 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酸盐型同步硝化反硝化耦合除磷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朝升 范建华 +2 位作者 张可方 方茜 荣宏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15,共3页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对人工配制的城市污水,通过控制泥龄成功实现亚硝酸盐型同步硝化反硝化,同时取得很好的生物除磷效果。实验结果显示:适宜的泥龄下,在控制适宜的COD及DO的条件下,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3%、99.6%...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对人工配制的城市污水,通过控制泥龄成功实现亚硝酸盐型同步硝化反硝化,同时取得很好的生物除磷效果。实验结果显示:适宜的泥龄下,在控制适宜的COD及DO的条件下,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3%、99.6%、84.58%和99%。因此,利用排泥的方法控制反应器内适宜的泥龄,可以取得很好的同步脱氮除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亚硝酸盐型同步硝化反硝化耦合除磷 亚硝酸盐的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氧曝气实现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曾薇 张悦 +2 位作者 李磊 王淑莹 彭永臻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63-1270,共8页
在(19±1)℃条件下,采用SBR工艺处理低碳氮比实际生活污水,没有外加有机碳源,通过限氧曝气实现了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denitrification via nitrite,亚硝酸型SND).试验结果表明,较长污泥龄下... 在(19±1)℃条件下,采用SBR工艺处理低碳氮比实际生活污水,没有外加有机碳源,通过限氧曝气实现了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denitrification via nitrite,亚硝酸型SND).试验结果表明,较长污泥龄下(50~66 d),通过控制曝气量使系统溶解氧处于较低水平,好氧末端ρDO<2.0 mg/L,平均ρDO≈0.65 mg/L,不仅可在常温条件下实现短程硝化,ρ(NO2--N)/ρ(NOx--N)稳定在95%以上,而且可同时在该好氧硝化系统中获得高效的反硝化效果,稳定运行后,经亚硝酸型SND途径的总氮去除率(ESND)平均为52%,最高可以达到63.1%.试验分析表明,低ρDO水平是实现亚硝酸型SND的关键因素,通过低ρDO影响硝化菌群的构成、反硝化菌的缺氧微环境以及有机物和ρ(NH4+-N)的降解特性,促进了亚硝酸型SND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 亚硝化菌 限氧 续批式活性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BR工艺中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的过程控制 被引量:5
14
作者 荣宏伟 凌忠勇 +2 位作者 彭永臻 张可方 谢多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27,共5页
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在生物膜培养驯化初期实现了亚硝酸盐硝化,通过调节曝气量控制系统内的溶解氧浓度,实现了SBBR工艺中的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出水中亚硝酸盐累积率(NO2--N/NOx--N)达到90%左右,TN低于8mg·L... 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在生物膜培养驯化初期实现了亚硝酸盐硝化,通过调节曝气量控制系统内的溶解氧浓度,实现了SBBR工艺中的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出水中亚硝酸盐累积率(NO2--N/NOx--N)达到90%左右,TN低于8mg·L-1,去除率为71.4%~85.6%。为了实现SBBR工艺中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的过程控制,考察了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过程中DO、pH和ORP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DO、pH和ORP的变化规律与反应器内COD的降解和"三氮"的转化有良好的相关性,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硝化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可以依据DO、pH和ORP在变化曲线上的特征点作为SBBR法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的过程控制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BR 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 过程控制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阶紫外导数光谱PLS法直接同时测定硝酸根和亚硝酸根 被引量:14
15
作者 吴庆生 丁亚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5,共5页
用偏最小二乘(PLS)法解析了NO_3~-和NO_2~-混合体系的一阶紫外导数光谱,提出了直接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NO_3~--N和NO_2~--N的计算分析法。该法对NO_3~-和NO_2~-来说,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9×10... 用偏最小二乘(PLS)法解析了NO_3~-和NO_2~-混合体系的一阶紫外导数光谱,提出了直接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NO_3~--N和NO_2~--N的计算分析法。该法对NO_3~-和NO_2~-来说,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9×10^(-8)和2×10^(-7)mol·L^(-1),精密度(RSD)分别为2.05%和2.12%。用于测定合成水样,平均相对误差在4%以内;用于测定环境水样,结果与标准法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谱 光度法 硝酸根 亚硝酸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硝化反硝化的理论和实践 被引量:44
16
作者 吕锡武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4-570,共7页
对同时硝化反硝化从物理学、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角度做了理论分析 ,并对亚硝酸盐氮的同时硝化反硝化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同时硝化反硝化 亚硝酸盐 氨氮 中间产物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与形态分析的化学计量学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夏之宁 邓益群 +1 位作者 黄莹 李志良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44-147,共4页
借助光谱或波谱、电化学分析、色谱或电泳技术,系统研究了环境与形态分析化学计量学即化学计量学在环境与形态分析中的应用。本文将递推最优滤波与紫外光谱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多组分同时分析测定的新方法。用于合成及水样中硝酸根(N... 借助光谱或波谱、电化学分析、色谱或电泳技术,系统研究了环境与形态分析化学计量学即化学计量学在环境与形态分析中的应用。本文将递推最优滤波与紫外光谱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多组分同时分析测定的新方法。用于合成及水样中硝酸根(NO-3)和亚硝酸根(NO-2)两种价态(NⅢ和NⅤ)的同时测定,结果良好,方法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根 亚硝酸根 测定 环境分析 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_3^-、NO_2^-同时测定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孟昭福 赵晓农 +1 位作者 杨淑英 邓晶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429-432,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农业、环境科学和食品科学中NO_3^-、NO_2^-同时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同时测定 硝酸根 亚硝酸根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A_n/O工艺处理市政污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蔡健明 操家顺 +1 位作者 侯晓帮 张玉涛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4-159,共6页
以污水厂初沉池出水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常温(8~20℃)条件下,处理规模为5m3/h的一体化厌氧/好氧生物反应器同步脱氮除磷的效果.试验中,系统脱氮始终存在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通过低氧条件下亚硝酸盐的富集,系统进入稳定脱氮... 以污水厂初沉池出水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常温(8~20℃)条件下,处理规模为5m3/h的一体化厌氧/好氧生物反应器同步脱氮除磷的效果.试验中,系统脱氮始终存在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通过低氧条件下亚硝酸盐的富集,系统进入稳定脱氮期.在稳定脱氮期,反应器出水亚硝酸盐平均累积率达82.52%,系统脱氮以亚硝酸盐型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方式为主,实现了短程同步脱氮及磷和有机物的协同去除.TN,TP和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7.4%,87.7%和90.4%.在该研究条件下,DO质量浓度的最佳控制范围是(0.25±0.1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好氧生物反应器 短程硝化 同步硝化反硝化 亚硝酸盐积累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浸提液中NO_2^-和NO_3^-的同时测定 被引量:2
20
作者 曲东 王保莉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78-81,共4页
利用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选择215.0和222.9nm两波长,用于土壤浸提液中NO_2^-和NO^-含量的同时测定。标准溶液的浓度范围在0~15μg/mL之间服从Beer定律。检测限NO_2^-为0.4μg/mL,NO_3^-为0.2μg/mL.标准混和物测定误差在-2.95%~+0.90... 利用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选择215.0和222.9nm两波长,用于土壤浸提液中NO_2^-和NO^-含量的同时测定。标准溶液的浓度范围在0~15μg/mL之间服从Beer定律。检测限NO_2^-为0.4μg/mL,NO_3^-为0.2μg/mL.标准混和物测定误差在-2.95%~+0.906%之间。土壤浸提液中添加标准液后测定,其回收率为NO_2^-99.79%~104.8%;NO_3^-103.0%~105.2%.对26种阴阳离子作了干扰试验,测定了西安污灌区土壤和水稻土中NO_2^-和NO_3^-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浸提液 测定 硝酸根 亚硝酸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