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3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for AUV by an improved method:Variance reduction FastSLAM with simulated annealing 被引量:5
1
作者 Jiashan Cui Dongzhu Feng +1 位作者 Yunhui Li Qichen Tia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3期651-661,共11页
At present,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 for an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is a research hotspot.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non-linear model and non-Gaussian noise in AUV motion,an improved method o... At present,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 for an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is a research hotspot.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non-linear model and non-Gaussian noise in AUV motion,an improved method of variance reduction fast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FastSLAM) with simulated annealing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particle degradation,particle depletion and particle loss in traditional FastSLAM,which lead to the reduction of AUV location estimation accuracy.The adaptive exponential fading factor is generated by the anneal function of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 particle number and replace resampling.By increasing the weight of small particles and decreasing the weight of large particles,the variance of particle weight can be reduced,the number of effective particles can be increased,and the accuracy of AUV location and feature location estimation can be improved to some extent by retaining more information carried by particle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based on trial data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imulated annealing variance reduction FastSLAM method avoids particle degradation,maintains the diversity of particles,weakened the degeneracy and improves the accuracy and stability of AUV navigation and localization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 SONAR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 Simulated annealing FASTsl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roach of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based on local maps for robot 被引量:6
2
作者 陈白帆 蔡自兴 胡德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6期713-716,共4页
An extended Kalman filter approach of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 was proposed based on local maps. A local frame of reference was established periodically at the position of the robot, and then the ob... An extended Kalman filter approach of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 was proposed based on local maps. A local frame of reference was established periodically at the position of the robot, and then the observations of the robot and landmarks were fused into the global frame of reference. Because of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local map, the approach does not cumulate the estimate and calculation errors which are produced by SLAM using Kalman filter directly. At the same time, it reduces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This method is proven correct and feasible in simulation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extended Kalman filter local m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mune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with domain knowledge for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枚毅 蔡自兴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5期529-535,共7页
Immune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with domain knowledge were present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for a mobile robot in unknown environments. Two operators with domain knowledge were de... Immune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with domain knowledge were present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for a mobile robot in unknown environments. Two operators with domain knowledge were designed in algorithms, where the feature of parallel line segments without the problem of data association was used to construct a vaccination operator, and the characters of convex vertices in polygonal obstacle were extended to develop a pulling operator of key point gri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a real mobile robot show that the computational expensiveness of algorithms designed is less than other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for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and the maps obtained are very accurate. Because immune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with domain knowledge have some advantages, the convergence rate of designed algorithms is about 44%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algorith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mune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domain knowled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环境适应性的基于SLAM的煤矿井下机器人定位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江松 崔智翔 +3 位作者 代碧波 饶彬舰 何润丰 王浩宇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9-361,共13页
在智慧矿山建设的背景下,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日益成为矿山智慧化改造的主要内容,用于巡检、危险区域勘测等任务的煤矿井下智能机器人运行依赖于数字地图构建和机器人自身定位,但大多数传统的定位方法在煤矿井下出现了低效甚至失效的情况,... 在智慧矿山建设的背景下,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日益成为矿山智慧化改造的主要内容,用于巡检、危险区域勘测等任务的煤矿井下智能机器人运行依赖于数字地图构建和机器人自身定位,但大多数传统的定位方法在煤矿井下出现了低效甚至失效的情况,同步定位与建图技术(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成为了煤矿井下智能机器人定位方法的较优选择。然而,受制于激光雷达的高成本,以及相机在井下的低光照环境性能不佳,需要设计一种兼顾低成本和具有井下低光照环境适应性的SLAM定位方法,故提出了一种具有井下暗光照适应性煤矿井下机器人定位方法。首先,采集了陕西省宝鸡市凤县某煤矿井下的实景图像和SLAM所需的相机与IMU数据,根据图像制作了非匹配的暗光与正常光数据集,经过数据扩增达到3560张图像。设计了结合自注意力模块的EnlightenGAN图像增强网络,在不依赖配对数据集的情况下兼顾图像不同区域的依赖关系应对图像光照不均区域。在ORB-SLAM3框架的基础上,引入全局部图像检测对输入图像进行筛分,引入基于解析解的IMU初始化改进策略提高初始化速度,并引入了改进的图像增强网络对低光照以及光照不均的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在EuRoC数据集上的试验表明,基于图像增强的煤矿井下智能机器人定位方法能够在低光照环境下降低13.7%的ERMS和15.24%的ESD。在2个实际煤矿巷道场景中,系统能够识别低光照环境、增加SLAM系统提取的特征点数量,减少定位轨迹的漂移现象,最终改善系统在巷道低光照区域的定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建图与定位 井下煤矿 煤矿机器人 图像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RB-SLAM3视觉与惯导融合的煤矿机器人定位算法研究
5
作者 陈伟 巫帅达 +2 位作者 田子建 张帆 刘毅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97-307,共11页
针对煤矿井下空间狭窄、光线昏暗且严重不均匀使矿井图像存在照度低、纹理稀疏、颜色失真等缺陷,严重影响了视觉SLAM特征点提取匹配结果,导致定位性能急剧下降,提出1种基于改进ORB-SLAM3算法的煤矿移动机器人单目视觉定位算法。首先对OR... 针对煤矿井下空间狭窄、光线昏暗且严重不均匀使矿井图像存在照度低、纹理稀疏、颜色失真等缺陷,严重影响了视觉SLAM特征点提取匹配结果,导致定位性能急剧下降,提出1种基于改进ORB-SLAM3算法的煤矿移动机器人单目视觉定位算法。首先对ORB-SLAM3定位算法进行改进,在前端特征点提取(ORB)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直方图均衡化、非极大值抑制法、自适应阈值法以及基于四叉树策略的特征点均匀化性质;然后在特征点匹配工作中,引入了基于图像金字塔的LK光流法,减少优化的迭代次数,在特征点匹配完成后加入RANSAC算法去除误匹配的特征点,提高特征点的匹配准确率。在后端通过三角测量的方法,得到像素的深度信息,将2D-2D位姿求解问题转化成3D-2D(pnp)位姿求解问题。根据视觉惯导紧耦合的原理,通过融合视觉残差和IMU残差构建整个定位系统的残差函数,并使用基于非线性优化的滑动窗口BA算法不断迭代优化残差函数,获取精确的移动机器人位姿估计。将改进后的算法在4个数据集下与ORB-SLAM3算法以及VINSMono算法进行了充分的对比实验。研究表明:(1)相比于ORB-SLAM3算法以及VINS-Mono算法,提出定位系统的运动轨迹和真值轨迹最接近;(2)提出定位系统的APE各项指标均优于ORB-SLAM3算法以及VINS-Mono算法;(3)提出定位系统均方根误差为0.049 m(4次实验平均值),相较于ORBSLAM3均方根误差降低了31.1%(四次实验平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目视觉 惯性导航 移动机器人 视觉slam(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定位 LK光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线特征的煤矿井下机器人视觉SLAM算法
6
作者 王莉 臧天祥 苏波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5-337,共13页
煤矿井下视觉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应用中,光照变化与低纹理场景严重影响特征点的提取和匹配结果,导致位姿估计失败,影响定位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定向快速旋转二值描述符ORB(Oriented Fast... 煤矿井下视觉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应用中,光照变化与低纹理场景严重影响特征点的提取和匹配结果,导致位姿估计失败,影响定位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定向快速旋转二值描述符ORB(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SLAM3算法的煤矿井下移动机器人双目视觉定位算法SL-SLAM。针对光照变化场景,在前端使用光照稳定性的Super-Point特征点提取网络替换原始ORB特征点提取算法,并提出一种特征点网格限定法,有效剔除无效特征点区域,增加位姿估计稳定性。针对低纹理场景,在前端引入稳定的线段检测器LSD(Line Segment Detector)线特征提取算法,并提出一种点线联合算法,按照特征点网格对线特征进行分组,根据特征点的匹配结果进行线特征匹配,降低线特征匹配复杂度,节约位姿估计时间。构建了点特征和线特征的重投影误差模型,在线特征残差模型中添加角度约束,通过点特征和线特征的位姿增量雅可比矩阵建立点线特征重投影误差统一成本函数。局部建图线程使用ORB-SLAM3经典的局部优化方法调整点、线特征和关键帧位姿,并在后端线程中进行回环修正、子图融合和全局捆绑调整BA(Bundle Adjustment)。在EuRoC数据集上的试验结果表明,SL-SLAM的绝对位姿误差APE(Absolute Pose Error)指标优于其他对比算法,并取得了与真值最接近的轨迹预测结果:均方根误差相较于ORB-SLAM3降低了17.3%。在煤矿井下模拟场景中的试验结果表明,SL-SLAM能适应光照变化和低纹理场景,可以满足煤矿井下移动机器人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机器人 视觉slam 双目视觉 SuperPoint特征 LSD线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和视觉SLAM的自主导航机器人系统设计
7
作者 邓开连 唐志伟 +3 位作者 刘浩 陈根龙 李晓丽 黄荣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92-1600,共9页
针对导航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可能会出现导航陷入局部最优解、建图环境映射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激光和视觉SLAM的多传感器融合机器人设计方案。机器人采用基于萤火虫算法优化的建图算法Gmapping和自适应蒙特卡罗定位算法实现二维... 针对导航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可能会出现导航陷入局部最优解、建图环境映射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激光和视觉SLAM的多传感器融合机器人设计方案。机器人采用基于萤火虫算法优化的建图算法Gmapping和自适应蒙特卡罗定位算法实现二维同步定位与建图;采用多传感器融合算法融合激光雷达、深度相机、轮式里程计、IMU实现三维同步定位与建图;提出一种分层并行A*(hierarchical parallel A*,HPA*)全局路径规划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融合方案实现了对复杂环境的建图、定位和路径规划,导航的RMSE和MAE比传统方案分别下降了27.27%和26.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机器人操作系统 移动机器人 自主导航 同步定位与建图 路径规划 多传感器融合 粒子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s的动态视觉SLAM算法
8
作者 蒋畅江 刘朋 舒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3-771,共9页
针对室内动态场景中存在的动态目标会降低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系统的鲁棒性和相机定位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检测网络的动态视觉SLAM算法。选择YOLOv5系列中深度和特征图宽度最小的YOLOv5s作为目标检测网络,并将其主干网络... 针对室内动态场景中存在的动态目标会降低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系统的鲁棒性和相机定位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检测网络的动态视觉SLAM算法。选择YOLOv5系列中深度和特征图宽度最小的YOLOv5s作为目标检测网络,并将其主干网络替换为PPLCNet轻量级网络,在VOC2007+VOC2012数据集训练后,由实验结果可知,PP-LCNet-YOLOv5s模型较YOLOv5s模型网络参数量减少了41.89%,运行速度加快了39.13%。在视觉SLAM系统的跟踪线程中引入由改进的目标检测网络和稀疏光流法结合的并行线程,用于剔除动态特征点,仅利用静态特征点进行特征匹配和相机位姿估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动态场景下的相机定位精度较ORB-SLAM3提升了92.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 目标检测 动态特征点剔除 定位精度 光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ICP闭环检测下的误差状态卡尔曼滤波多模态融合SLAM
9
作者 陈丹 陈浩 +3 位作者 王子晨 张衡 王长青 范林涛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17-1528,共12页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技术是移动机器人智能导航的基础。该文针对单一传感器SLAM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激光雷达多层迭代最近点(MICP)点云匹配闭环检测的误差状态卡尔曼滤波(ESKF)多传感器紧耦合2D-SLAM算法。在完成视觉与激...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技术是移动机器人智能导航的基础。该文针对单一传感器SLAM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激光雷达多层迭代最近点(MICP)点云匹配闭环检测的误差状态卡尔曼滤波(ESKF)多传感器紧耦合2D-SLAM算法。在完成视觉与激光雷达多模态数据的时空同步后,建立了里程计误差模型以及激光雷达与机器视觉点云匹配误差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误差状态卡尔曼滤波进行多模态数据融合,以提高SLAM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在公共数据集KITTI下进行的Gazebo环境仿真结果表明,该所提算法能够完整还原单一激光2D-SLAM无法获取到的环境障碍物信息,并能显著提高机器人轨迹估计和相对位姿估计精度。最后,采用Turtlebot2机器人在复杂实际大场景下进行了SLAM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多模态融合SLAM方法可以完整复原环境信息,实现实时的高精度2D地图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多传感器融合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 误差状态卡尔曼滤波 闭环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面元配准的激光-惯性SLAM算法
10
作者 徐晓苏 张家赫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87-595,共9页
激光-惯性同时定位与建图(SLAM)在自动驾驶与机器人导航中具有广泛应用,但传统点云配准方法在处理大规模室外数据时存在效率低和精度不足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面元配准的激光-惯性SLAM方法。通过动态调整面元大小以适应不同... 激光-惯性同时定位与建图(SLAM)在自动驾驶与机器人导航中具有广泛应用,但传统点云配准方法在处理大规模室外数据时存在效率低和精度不足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面元配准的激光-惯性SLAM方法。通过动态调整面元大小以适应不同环境特征,并利用自适应面元构建地图和配准,优化了配准过程。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点云地图配准的方法相比,所提方法显著提高了配准精度并增强了系统鲁棒性。在KITTI数据集上,与Le GO-LOAM和LIO-SAM相比,平均定位误差分别降低约47.8%和39.1%;在实测实验中,相较于Le GO-LOAM、LIO-SAM及Fast-LIO2,平均定位误差分别降低约45.9%、34.4%和5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惯性slam 点云配准 面元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SLAM的室内场景重建与虚实遮挡的边缘优化方法
11
作者 刘佳 张增伟 陈大鹏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4-752,共9页
在增强现实环境中,虚拟物体和真实物体的融合效果经常受到虚实遮挡的影响.为了提升虚实遮挡效果,提出一种室内场景下基于视觉同步定位与建图(VSLAM)的三维物体稠密重建与分割的方法.首先利用YOLOv5s和ORB-SLAM2检测并去除环境中的动态... 在增强现实环境中,虚拟物体和真实物体的融合效果经常受到虚实遮挡的影响.为了提升虚实遮挡效果,提出一种室内场景下基于视觉同步定位与建图(VSLAM)的三维物体稠密重建与分割的方法.首先利用YOLOv5s和ORB-SLAM2检测并去除环境中的动态特征点,只利用静态特征点构建准确的点云地图;然后使用OPTICS聚类算法约束体素边缘并进行网格分割;最后通过结合形状先验算法对分割后的点云进行预测重建,使分割的物体边缘更加准确.在多个数据集上检验了所提方法,并执行动态特征点去除和虚实遮挡实验.结果表明,在动态场景下相比传统ORB-SLAM2,相机的定位精度提升了92.62%,点云的重建精度提升了35.00%,说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地定位虚拟物体和真实物体的遮挡边缘并进行分割,同时保持形状化的重建结果,使得虚实遮挡效果更加真实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虚实遮挡 视觉同步定位与建图 三维重建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目标检测和特征点关联的动态视觉SLAM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文诗佳 金世俊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0-615,共6页
针对动态物体严重干扰同时定位与建图(SLAM)系统正常运行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目标检测和特征点关联的动态视觉SLAM算法。首先,利用YOLOv5目标检测网络得到环境中潜在动态物体的信息,并基于简易目标跟踪对图像漏检进行补偿;其次,为解决... 针对动态物体严重干扰同时定位与建图(SLAM)系统正常运行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目标检测和特征点关联的动态视觉SLAM算法。首先,利用YOLOv5目标检测网络得到环境中潜在动态物体的信息,并基于简易目标跟踪对图像漏检进行补偿;其次,为解决单一特征点的几何约束方法易出现误判的问题,依据图像的位置信息和光流信息建立特征点关联,再结合极线约束判断关系网的动态性;再次,结合两种方法剔除图像中的动态特征点,并用剩余的静态特征点加权估计位姿;最后,对静态环境建立稠密点云地图。在TUM(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公开数据集上的对比和消融实验的结果表明,与ORB-SLAM2和DS-SLAM(Dynamic Semantic SLAM)相比,所提算法在高动态场景下的绝对轨迹误差(ATE)中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至少降低了95.22%和5.61%。可见,所提算法在保证实时性的同时提高了准确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环境 目标检测 同时定位与建图 稠密点云地图 光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区化地面矢量和距离特征的增强SLAM方法
13
作者 王维帅 李得海 +4 位作者 闫伟 赵春梅 秘金钟 陈永立 黄晋峰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71,共10页
针对激光雷达(LiDAR)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位置估计误差存在累积变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分区化地面矢量和垂向距离特征增强激光SLAM位姿估计的方法:提出点云分区、滤波约束和平面拟合平整度等策略,以提升地面特征提取质量与识别可靠性;然... 针对激光雷达(LiDAR)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位置估计误差存在累积变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分区化地面矢量和垂向距离特征增强激光SLAM位姿估计的方法:提出点云分区、滤波约束和平面拟合平整度等策略,以提升地面特征提取质量与识别可靠性;然后通过引入地面法向矢量和垂向距离约束,构建误差方程,在LiDAR里程计和建图(LOAM)后端优化中附加地面特征观测约束,以显著降低误差漂移。实验结果表明,在KITTI 05和07等数据集上完成精度验证,三维位置估计精度可提升约37%,并能提升垂向坐标估计精度,整体轨迹在垂向更加贴近参考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定位与建图 地面点云 平整度 地面约束 位姿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GL-SLAM:动态场景下基于点和线的语义SLAM系统
14
作者 戴康佳 徐慧英 +4 位作者 朱信忠 李悉钰 黄晓 陈国强 张志雄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104,共10页
传统的视觉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系统是基于静态环境这一假设的,然而在现实场景中往往存在动态物体,这可能导致SLAM位姿估计和地图构建的精度下降、鲁棒性变差,甚至出现跟踪丢失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基于ORB-SLAM2提出新的语义SLAM系统... 传统的视觉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系统是基于静态环境这一假设的,然而在现实场景中往往存在动态物体,这可能导致SLAM位姿估计和地图构建的精度下降、鲁棒性变差,甚至出现跟踪丢失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基于ORB-SLAM2提出新的语义SLAM系统(YGL-SLAM)。该系统首先使用轻量级目标检测算法YOLOv8n追踪动态对象,获得动态对象的语义信息。然后在跟踪线程的同时提取点特征和线特征,根据获取的语义信息利用Z-score和对极几何算法剔除动态特征,以改进SLAM在动态场景中的表现。此外,鉴于轻量级目标检测算法在追踪动态对象时存在连续帧的漏检测问题,设计了基于相邻帧的检测补偿方法。在公开数据集TUM和Bonn上的测试结果表明,相比ORB-SLAM2,YGL-SLAM系统准确率提升超过90%,对比其他动态SLAM,YGL-SLAM也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场景 语义同步定位与建图 线特征 深度学习 YGL-slam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BLID描述子与SuperGlue补偿匹配改进的ORB-SLAM3算法
15
作者 赵义武 王星朝 +3 位作者 黄丹丹 刘智 郭星辰 侯舒帆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9-256,共8页
为了提高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系统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在ORB-SLAM3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BEBLID描述子与SuperGlue补偿匹配的视觉SLAM算法。首先,对图像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计算BEBLID描述子,并利用这种二进制描述子进行特征匹配;然后... 为了提高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系统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在ORB-SLAM3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BEBLID描述子与SuperGlue补偿匹配的视觉SLAM算法。首先,对图像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计算BEBLID描述子,并利用这种二进制描述子进行特征匹配;然后,针对匹配效果不稳定的问题,采用SuperGlue算法对具备映射关系但未成功匹配的特征点对补偿匹配,以提高跟踪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ORB-SLAM3算法,使用BEBLID描述子进行特征匹配能够平均降低16.08%的绝对轨迹误差;使用SuperGlue进行补偿匹配能够提高算法跟踪效果的稳定性。综合应用BEBLID描述子和SuperGlue补偿匹配策略,可以显著提高SLAM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 特征匹配 BEBLID描述子 SuperGlue算法 补偿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阈值和速度优化的轻量化语义VSLAM方法
16
作者 齐浩 付悦欣 +2 位作者 胡祝华 吴佳琪 赵瑶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62-2572,共11页
视觉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VSLAM)是一种利用视觉等传感器来获取未知环境信息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无人驾驶、机器人、增强现实等领域。然而,室内场景下的VSLAM对动态对象进行像素级的语义分割存在较高的计算开销,并且光照变化使得动态物体... 视觉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VSLAM)是一种利用视觉等传感器来获取未知环境信息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无人驾驶、机器人、增强现实等领域。然而,室内场景下的VSLAM对动态对象进行像素级的语义分割存在较高的计算开销,并且光照变化使得动态物体的外观也发生变化,导致其与静态环境产生遮挡或混淆。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阈值和速度优化的轻量化语义VSLAM模型。采用了轻量化的一阶段目标检测网络YOLOv7-tiny,结合光流算法,有效地检测了图像的动态区域,并对不稳定特征点进行了剔除。同时,特征点提取算法基于输入图像的对比度信息,自适应地调整阈值。结合二进制词袋与局部建图线程精简的优化方法,加快了加载和匹配速度,提高了系统在室内动态场景下的运行速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室内高动态场景下能够有效地剔除动态特征点,提高了相机的定位精度。在运行速率方面平均处理速度达到了19.8 FPS,在实际场景下可以满足实时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lam 动态场景 YOLOv7-tiny 自适应阈值 特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特征滤除与稠密重建的视觉SLAM算法
17
作者 张德林 杨光祥 +3 位作者 冉一森 杨宝丰 向移丹 王潇珩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118,137,共7页
针对动态场景下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算法易丢失跟踪、定位精度低和难以生成稠密地图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SLAM算法。在ORB-SLAM3中新增动态特征点检测线程:利用YOLOv5s提取语义信息与检测框,剔除动态区域特征点,并通过改进GMS算法提升... 针对动态场景下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算法易丢失跟踪、定位精度低和难以生成稠密地图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SLAM算法。在ORB-SLAM3中新增动态特征点检测线程:利用YOLOv5s提取语义信息与检测框,剔除动态区域特征点,并通过改进GMS算法提升静态特征点的匹配数量与速度。引入稠密建图线程,用静态特征点构建稠密点云地图,通过体素网格滤波和外点去除滤波减小规模,生成栅格地图。在TUM数据集实验表明,相比ORB-SLAM3,所提算法绝对轨迹误差(ATE)平均降低95.6%,相对轨迹误差(RPE)平均降低34.9%,显著提高了动态场景下的定位精度与鲁棒性,并成功实现稠密点云和栅格地图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定位与建图 动态场景 目标检测 稠密建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球面映射的全景视觉SLAM技术
18
作者 刘烨 刘锡祥 徐浩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6-94,共9页
针对传统相机视场角狭窄所导致的鲁棒性差,而现有全景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算法受限于图像畸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球面映射的全景视觉SLAM技术。通过戈德堡多面体构建球面网格,建立全景二维图像像素与球面像素的映射关系,实现在球... 针对传统相机视场角狭窄所导致的鲁棒性差,而现有全景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算法受限于图像畸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球面映射的全景视觉SLAM技术。通过戈德堡多面体构建球面网格,建立全景二维图像像素与球面像素的映射关系,实现在球面网格上进行特征提取与匹配。引入极弧线方程约束位姿求解,进而求解三维点坐标,并推导优化变量的雅可比矩阵,实现全景SLAM。该方法充分利用全景相机的几何特性并充分提取全景图像的信息,减小了畸变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升全景图像特征的信息提取能力,提高特征匹配的数量和准确率,同时保证SLAM算法的轨迹精度,相较于现有的OpenvSLAM算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景视觉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 球面映射 特征提取 位姿解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Wi-Fi与激光的机器人室内大型环境SLAM
19
作者 熊壮 刘冉 +1 位作者 郭林 肖宇峰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2-817,共6页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是实现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定位的关键。针对室内大型环境下激光SLAM闭环检测容易产生错误闭环,导致机器人位姿估计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Wi-Fi与激光信息的图优化SLAM算法。首先,构建Wi-Fi指纹序列与...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是实现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定位的关键。针对室内大型环境下激光SLAM闭环检测容易产生错误闭环,导致机器人位姿估计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Wi-Fi与激光信息的图优化SLAM算法。首先,构建Wi-Fi指纹序列与激光子地图;然后,根据每对指纹序列的相似度均值和标准差筛选用于闭环检测的激光子地图。在此基础上,提取所筛选子地图的特征点并匹配,以确定激光闭环;最后,通过图优化方法融合里程计与激光闭环,优化机器人的轨迹并构建全局地图。在170 m×30 m和180 m×80 m的室内环境中采集了三组数据,对所提算法性能进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所提算法的定位精度在三组数据上分别达到0.78 m、0.67 m和0.89 m,与激光SLAM算法相比分别提升了48.6%、53.1%和68.7%,证明所提算法有效提高了室内大型环境下激光SLAM的位姿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Fi指纹序列 激光子地图筛选 闭环检测 图优化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环境下融合点线特征的双目VI-SLAM方法
20
作者 郭旭 袁杰 +2 位作者 谢霖伟 鲍慧敏 李世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9-78,104,共11页
为解决室内环境下弱纹理场景中关键点特征稀疏、结构化场景中结构化特征应用不充分以及相机快速移动时关键帧容易跟踪失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点线特征融合的双目视觉惯性SLAM方法。首先,基于EDlines线段提取方法,结合高斯图像金字塔... 为解决室内环境下弱纹理场景中关键点特征稀疏、结构化场景中结构化特征应用不充分以及相机快速移动时关键帧容易跟踪失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点线特征融合的双目视觉惯性SLAM方法。首先,基于EDlines线段提取方法,结合高斯图像金字塔实现多尺度线段的提取,以增强线段匹配的尺度不变性。同时,对不同尺度下的线段端点的不确定性进行建模,并结合平铺技术对线段的二进制描述符进行分块处理,从而加速线段匹配并提高线特征匹配的鲁棒性与效率。其次,优化惯性传感器的预积分模型,融合双目视觉的点特征重投影误差、线特征重投影误差以及惯性传感器的预积分约束,采用滑动窗口的非线性优化方法进行联合优化,以提高系统位姿估计精度。最后,文中在包含弱纹理、结构化以及相机快速移动等复杂环境的EuRoC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VI-SLAM方法在EuRoC数据集上的相机轨迹均方根误差为0.031 m,平均误差为0.027 m,拥有更强的鲁棒性和更高的定位精度,尤其在弱纹理和相机快速运动场景中,定位精度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 视觉惯性 点线特征 双目相机 多尺度 非线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