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策略融合改进的飞蛾火焰优化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加文 许贤泽 高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62-2871,共10页
针对飞蛾火焰优化算法容易出现局部最优解、接近全局最优时开发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多策略融合改进的飞蛾火焰优化(RGMFO)算法。在每次迭代开始时,使用随机反向学习策略获得高质量飞蛾种群;利用高斯变异将较差的火焰个体替换为优秀... 针对飞蛾火焰优化算法容易出现局部最优解、接近全局最优时开发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多策略融合改进的飞蛾火焰优化(RGMFO)算法。在每次迭代开始时,使用随机反向学习策略获得高质量飞蛾种群;利用高斯变异将较差的火焰个体替换为优秀个体;使用阿基米德螺线、权重因子和围绕最优火焰飞行3种方式改进飞蛾更新机制。为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与11个不同类型的基准函数进行寻优测试,基准函数实验结果与秩和检验表明:相较于其他优化算法及其他MFO改进算法,所提算法具有更好的全局搜索能力与更高的寻优精度。将所提算法应用于减速器设计和槽形舱壁设计的实际工程场景中,以进一步验证算法的实用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蛾火焰优化算法 多策略融合 随机反向学习 高斯变异 智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驾驶汽车的高效对抗性场景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桑明 蒋拯民 李慧云 《集成技术》 2024年第2期15-28,共14页
在自动驾驶安全性的研究和应用中,测试里程长、暴露危险场景单一的问题使自动驾驶安全性能的提升受到限制。使用对抗性场景进行测试被认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然而,现有研究采用通用的优化算法作为框架,将大量计算资源浪费在对参... 在自动驾驶安全性的研究和应用中,测试里程长、暴露危险场景单一的问题使自动驾驶安全性能的提升受到限制。使用对抗性场景进行测试被认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然而,现有研究采用通用的优化算法作为框架,将大量计算资源浪费在对参数空间的探索过程中,效率低下。在计算成本的约束下,这些算法甚至无法在更复杂的环境中测试出足够多、足够丰富的失效样本。复杂环境中的对抗性场景测试面临三大挑战:信息匮乏;对抗性样本在庞大的参数空间中稀疏分布;搜索过程中探索与利用难以平衡。该文从这三大挑战出发,提出一种高效的对抗性场景测试框架,通过代理模型来获取更多关于参数空间的信息,精选小样本,以打破庞大空间中稀疏事件的制约,对未知区域和对抗性样本附近的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搜索和更新,以实现探索和利用的平衡。实验证明,该文提出方法的搜索效率是随机采样的4倍,与通用遗传算法相比,效率提升一倍以上,在有限的仿真测试次数下,生成了更多容易使被测自动驾驶系统失效的对抗性测试用例。特别地,该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找出许多离群的对抗性样本,揭示出现有算法无法识别的失效模式。此外,该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快速、全面地定位出被测算法的脆弱场景,为自动驾驶算法的测试验证、迭代升级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安全验证 场景测试 代理模型 智能优化算法 KRIGING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晓峰 毛德强 冯尚聪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3-98,共6页
在简单介绍故障诊断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将故障诊断技术分为基于模型、基于信号、基于知识和基于智能优化4类,并对每类故障诊断技术中重要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和研究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最后从复合智能诊断技术、远程协作诊断技术、智能仿生... 在简单介绍故障诊断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将故障诊断技术分为基于模型、基于信号、基于知识和基于智能优化4类,并对每类故障诊断技术中重要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和研究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最后从复合智能诊断技术、远程协作诊断技术、智能仿生诊断技术3个方面,对现代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给出分类图,提出故障诊断领域将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基于模型 基于知识 基于信号 智能优化 智能仿生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折射反向学习机制与自适应控制因子的改进樽海鞘群算法 被引量:23
4
作者 范千 陈振健 夏樟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3-191,共9页
为克服基本樽海鞘群算法(SSA)存在的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折射反向学习和自适应控制因子的新型改进樽海鞘群算法(RCSSA).首先,采用折射反向学习机制在每一次个体的求解中计算折射反向解,极大地提高了算法收... 为克服基本樽海鞘群算法(SSA)存在的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折射反向学习和自适应控制因子的新型改进樽海鞘群算法(RCSSA).首先,采用折射反向学习机制在每一次个体的求解中计算折射反向解,极大地提高了算法收敛精度和速度.然后,将原SSA算法中引导者的自适应控制因子引入跟随者的位置更新中,有效地控制整个搜索过程并增加了算法的局部开发能力.为验证所提RCSSA算法的优化性能,采用了7个单峰、16个多峰基准测试函数以及1个工程设计问题对其进行测试.试验中,先引入两种单策略改进的SSA算法来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再加入鲸鱼优化算法等5个先进的智能优化算法与之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所提算法的优越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对于低维度还是高维度基准优化问题,所提算法都能有效地增强原SSA算法的开发和探索能力;并且RCSSA算法在整体优化性能方面要优于其他大多数群智能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樽海鞘群算法 折射反向学习 自适应控制因子 智能优化算法 基准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蚂蚁算法及其在电信网动态路由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正 刘泽民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10-13,共4页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启发式的、具有自组织能力的智能蚂蚁算法;并针对我国电信网的具体情况,提出借助这种智能蚂蚁算法,用分散控制的方式实现电信网动态路由优化的一种方案,目的是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网络运行的效率和可靠性。
关键词 智能蚂蚁算法 动态路由优化 电信网 通信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教学优化算法及在函数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石彤 李盼池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20年第5期578-587,共10页
为提升基本教学优化算法的搜索能力,通过融合量子计算原理,提出了一种量子教学优化算法。该方法采用教师自学和学生向教师学两种学习机制搜索全局最优解。个体采用量子比特编码,搜索过程在Bloch球面上进行,个体的更新通过量子比特的绕... 为提升基本教学优化算法的搜索能力,通过融合量子计算原理,提出了一种量子教学优化算法。该方法采用教师自学和学生向教师学两种学习机制搜索全局最优解。个体采用量子比特编码,搜索过程在Bloch球面上进行,个体的更新通过量子比特的绕轴旋转实现,然后将其解码为量子比特的Bloch球面坐标。由于该方法将基本教学算法中每维变量的搜索都扩展到Bloch球面进行,可使搜索过程更为精细,从而加强了对解空间的遍历性。不同维度标准函数极值优化的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的寻优能力不仅超过基本教学优化算法,同时也超过其他经典群智能优化算法,验证了将量子计算的某些机制和智能优化相融合可提升其优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优化算法 量子计算 教学优化算法 量子教学优化 函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收敛因子和标杆管理的改进教与学优化算法 被引量:2
7
作者 陈雪芬 叶春明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8-518,共11页
针对教与学优化算法寻优精度低、收敛速度慢以及局部最优避免性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教与学优化算法(MTLBO)。在算法的教学和学习阶段,分别引入了非线性收敛因子调整策略和标杆管理策略。基于2种策略的随机组合形成了3种不同的MTLBOs... 针对教与学优化算法寻优精度低、收敛速度慢以及局部最优避免性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教与学优化算法(MTLBO)。在算法的教学和学习阶段,分别引入了非线性收敛因子调整策略和标杆管理策略。基于2种策略的随机组合形成了3种不同的MTLBOs,与标准教与学优化算法(TLBO)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3种MTLBO均优于TLBO,其中,引入2种策略的MTLBO3取得了最佳的数值实验结果,其远优于原始TLBO。为进一步验证提出算法的有效性,与其他著名的群智能优化算法进行了数值实验对比。数值结果和收敛曲线表明,MTLBO3的寻优性能明显优于其他对比方法,具有更高的求解精度、更快的收敛速度以及更佳的局部最优避免能力。最后,使用有约束的工程优化问题进一步验证了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智能优化算法 教与学优化算法 收敛因子 标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基座平台式制导工具误差分离的粒子群算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召刚 聂凯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30-834,共5页
针对动基座发射飞行器的制导工具误差分离是一个不适定问题,采用经典参数的粒子群算法(PSO)分离制导工具误差和初始误差。目标函数考虑4个因素构建:①逼近遥外差的残差;②地面测试值先验信息;③初始误差的直接或者间接测量信息;④估计... 针对动基座发射飞行器的制导工具误差分离是一个不适定问题,采用经典参数的粒子群算法(PSO)分离制导工具误差和初始误差。目标函数考虑4个因素构建:①逼近遥外差的残差;②地面测试值先验信息;③初始误差的直接或者间接测量信息;④估计结果符合天地一致性的个数。这四个因素充分利用了误差分离前可以利用的有效信息,并利用有效信息提取先验信息。通过构建目标函数,利用先验信息把误差项分为严格有界项和允许越界项。算例表明,所提出的算法优于其他算法,在逼近遥外差的残差足够小的同时,估计结果符合天地一致性的项数为26项,比主成分贝叶斯估计结果多8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适定问题 动基座 制导工具误差 智能优化算法 粒子群算法 初始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review of closed-loop reservoir management 被引量:2
9
作者 Jian Hou Kang Zhou +2 位作者 Xian-Song Zhang Xiao-Dong Kang Hai Xie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14-128,共15页
The closed-loop reservoir management technique enables a dynamic and real-time optimal production schedule under the existing reservoir conditions to be achieved by adjusting the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strategies. T... The closed-loop reservoir management technique enables a dynamic and real-time optimal production schedule under the existing reservoir conditions to be achieved by adjusting the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strategies. This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ways to exploit limited oil reserves more economically and efficiently. There are two steps in closed-loop reservoir management: automatic history matching and reservoir production opti- mization. Both of the steps are large-scale complicated optimization problems. This paper gives a general review of the two basic techniques in closed-loop reservoir man- agement;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s of gradient-based algorithms, gradient-free algorithm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lgorithms;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conditions of these optimization methods; and finally discusses the emphases and directions of future research on both automatic history matching and reservoir production optim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sed-loop reservoir management Automatic history matching Reservoir production optimization Gradient-based algorithm Gradient-free algorithm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运营稳定性的内支线班轮航线网络规划模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杜剑 赵旭 +1 位作者 王军 赵媛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2-132,共11页
货主选择承运航线的影响因素,既包括挂靠港口的计划到港时间与单箱运价,还包括反映班轮运营稳定性的甩箱率与准班率。对此,文章将挂靠港口的航行与在港时间不确定引入研究,并对挂靠港口间的不确定性建立联系,基于航次仿真来计算各挂靠... 货主选择承运航线的影响因素,既包括挂靠港口的计划到港时间与单箱运价,还包括反映班轮运营稳定性的甩箱率与准班率。对此,文章将挂靠港口的航行与在港时间不确定引入研究,并对挂靠港口间的不确定性建立联系,基于航次仿真来计算各挂靠港的到港时间分布、船舶的航次最大载箱量分布。以班轮航线的甩箱率与准班率限制、内支线最大船型与最长往返时间为约束,在优化内支线航线网络结构的同时,计算航线适配船型、班期密度及挂靠港计划到港时间。针对所构建的带不确定参数的NP难问题,文章设计了基于模拟仿真的智能优化算法,通过方案仿真技术来处理输入模型的众分布函数,借助智能优化原理从大范围解空间内寻找满意方案。文末对船舶航次仿真与网络规划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算例分析表明:内支线班轮航线网络的货主选择比例达64%,且不论货主更偏好运输时间或价格,航线方案皆能贴近货主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支线集装箱班轮 航线网络规划 货主选择 运营稳定性 基于模拟仿真的智能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