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切变和变风向入流对偏航风力机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汪建文 赵爽 +4 位作者 白叶飞 张立茹 马剑龙 张建伟 闫思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79-3091,I0019,共14页
自然风况与偏航工况结合使风力机气动特性变得十分复杂,进而影响风力机输出稳定性及结构安全。该文选择切变和变风向两种入流工况,利用双重嵌套滑移网格方法建立风力机整机动态入流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仿真... 自然风况与偏航工况结合使风力机气动特性变得十分复杂,进而影响风力机输出稳定性及结构安全。该文选择切变和变风向两种入流工况,利用双重嵌套滑移网格方法建立风力机整机动态入流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仿真计算模型,分析偏航风力机的气动特性。研究表明,风切变几乎不改变风力机扭矩和轴向推力的均值,但使相对波幅增加,偏航工况下增加更多。基于实测风轮转速进行匀速变风向计算,风向变化结束/转速稳定时的扭矩均值比静态偏航时更大/更小,相对波幅正好相反。偏航使轴向高/低载荷区呈“C”形,切向高/低载荷区呈扇形/豌豆形,切变入流趋使高/低载荷区向风轮上/下半平面移动。变风向入流时叶根区域载荷均值和波动频率更大,其他区域的均值虽然较少,但波幅更高。结果可为运行在自然风况下的风力机的疲劳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自然风况 气动特性 偏航 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块双肋梁装配式风电基础结构受力特性研究
2
作者 王海军 刘昌 +3 位作者 郝华庚 郭耀华 王献文 赵广赫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1,共8页
以节约耗材、施工快速、质量可控等为目标,结合陆上风电梁板式基础结构特点,提出一种新型单块双肋梁装配式基础。目前对装配式梁板基础结构受力特性的研究较少,该文通过建立基础整体有限元模型及开展室内模型试验,研究预制装配式梁板基... 以节约耗材、施工快速、质量可控等为目标,结合陆上风电梁板式基础结构特点,提出一种新型单块双肋梁装配式基础。目前对装配式梁板基础结构受力特性的研究较少,该文通过建立基础整体有限元模型及开展室内模型试验,研究预制装配式梁板基础受V(竖向荷载)-H(水平荷载)-M(弯矩荷载)复合荷载下的结构受力特性,并重点分析基础肋梁、底板、台柱等的承载及破坏模式。研究表明,新型单块双肋梁装配式基础结构具有良好的承载及结构力学性能,安全储备可达设计值的1.44倍;基础整体稳定性良好,各项指标满足现有规范设计要求;同时,台柱-肋梁交接处为此类型基础结构承载及荷载传递的关键部位,设计及施工时应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结构 陆上风电 模型试验 复合加载 数值模拟 受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涡声理论的方法对兆瓦级风电机组叶片气动噪声的声源分析
3
作者 何瑞荣 刘厚才 +3 位作者 康辉民 张学文 席家乐 沈相君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13-420,共8页
基于涡声理论的分析方法,对兆瓦级风电机组叶片气动噪声的产生机理进行研究。首先,对风电机组叶片和流场区域进行建模和网格划分,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计算的方式对风电机组气动噪声的指向性进行分析,并通过试验验证,得出风电... 基于涡声理论的分析方法,对兆瓦级风电机组叶片气动噪声的产生机理进行研究。首先,对风电机组叶片和流场区域进行建模和网格划分,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计算的方式对风电机组气动噪声的指向性进行分析,并通过试验验证,得出风电机组气动噪声为偶极子特性,以验证数值模拟的准确性。然后,对数值模拟计算的流场与声场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风电机组叶片气动噪声产生的主要成因。结果表明,风电机组叶片的气动噪声声源主要分布在叶片展向方向上65%~95%跨段内。同时,风电机组叶片气动噪声的声源主要由流体运动引起的涡旋运动所导致的,在叶片跨段65%~95%的范围内涡旋运动的分布规律与叶片气动噪声的分布规律十分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噪声 风电机组 风电叶片 涡声理论 涡旋运动 偶极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运动下漂浮式风机气动力特性数值仿真
4
作者 司朝善 陈默 +1 位作者 赵战华 匡晓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10691-10700,共10页
为探寻复杂环境和多自由度耦合运动下的漂浮式风机气动载荷特性及影响规律,基于研制的新型6 MW浮式风电机组缩尺模型,采用滑移网格结合重叠网格的方法,开展不同叶尖速比下漂浮式风机气动力特性网格与时间步长收敛性以及湍流模型适用性研... 为探寻复杂环境和多自由度耦合运动下的漂浮式风机气动载荷特性及影响规律,基于研制的新型6 MW浮式风电机组缩尺模型,采用滑移网格结合重叠网格的方法,开展不同叶尖速比下漂浮式风机气动力特性网格与时间步长收敛性以及湍流模型适用性研究,并将数值仿真结果与风洞试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建立漂浮式风机气动力特性高保真数值仿真模拟技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漂浮式风机纵摇、横摇单自由度运动和两自由度耦合运动下的整机气动载荷特性及影响规律研究,揭示运动状态下漂浮式风机气动载荷物理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风机纵摇、横摇两自由度耦合运动状态下,单独减小纵摇周期时,扭矩系数和推力系数最大值增大,且最小值减小,导致双幅值显著增大,而平均值几乎不变。研究结果可为漂浮式风机气动载荷特性仿真预报、气动效能评估以及风电机组风洞试验测试技术完善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式风机 耦合运动 气动力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流耦合下海上风力机单桩基础水动力特性分析
5
作者 黄斐 朱仁庆 +3 位作者 刘红藏 秦雅 孙科 纪仁玮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5-493,共9页
针对传统的势流理论无法考虑波流耦合及其与结构物之间相互作用的非线性水动力学问题,建立波流耦合作用下单桩基础水动力数值模型,采用高精度分离涡(DES)方法对流场进行模拟,对不同波、流条件下桩柱更为精准的水动力特性进行分析。研究... 针对传统的势流理论无法考虑波流耦合及其与结构物之间相互作用的非线性水动力学问题,建立波流耦合作用下单桩基础水动力数值模型,采用高精度分离涡(DES)方法对流场进行模拟,对不同波、流条件下桩柱更为精准的水动力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无流速下最大水平波浪力随波陡增大呈线性增长,而无因次波浪力随波陡数增加而减小;2)波流同向时,随流速的增大,波浪力谷值增长比峰值增长更为显著,而峰值处相位差较谷值处更为明显;波流反向时,波浪力峰值减小趋势以及相位差更鲜明,压强峰值随流速的变化较小;3)波浪力随波周期的增长而减小,相比相同波高增长率,周期变化对波浪力的影响更为突出;4)桩柱绕流过程中出现破浪破碎现象,两侧产生对称旋涡,绕流导致桩柱前方的高水位堆积,进而导致波浪力曲线呈轻微锯齿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单桩基础 分离涡模拟 波流耦合 相位差 水动力特性 波浪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径比对漂浮式风力机涡激运动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李磊 夏海山 +2 位作者 王继坤 蒙占彬 白兴兰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8-65,共8页
该文开展长径比对漂浮式风力机基础结构涡激运动特性的影响研究。数值计算采用改进的延迟分离涡模型和动网格技术,探究长径比对浮式圆柱结构涡激响应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构的运动幅值、频率特性、运动轨迹及尾涡结构。研究发现,长径比对... 该文开展长径比对漂浮式风力机基础结构涡激运动特性的影响研究。数值计算采用改进的延迟分离涡模型和动网格技术,探究长径比对浮式圆柱结构涡激响应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构的运动幅值、频率特性、运动轨迹及尾涡结构。研究发现,长径比对横荡影响最明显,纵荡次之,对艏摇基本无影响,浮式圆柱随长径比的增加使得锁定区间范围增大,进而加剧涡激共振响应。当长径比为0.5时未观察到涡激共振现象,此时自振频率随折合速度线性增大,其运动轨迹不规则;当长径比大于等于1.0时,浮式圆柱会发生涡激共振,其运动轨迹随长径比增大逐渐趋于规则八字形。结果表明,长径比是影响浮式圆柱激发涡激共振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浮式风力机 动力特性 浮式圆柱 数值模拟 长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泵切换对数字液压传动风力机工作特性影响的分析
7
作者 刘增光 张本国 +3 位作者 岳大灵 李林飞 苏利强 任禄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92,共8页
多泵数字液压传动风力机可根据风速大小使相应排量液压泵参与工作,使液压风力机在整个工作风速范围内始终保持高效。但不同排量液压泵参与工作的切换会造成风力机液压传动系统流量发生突变并产生压力冲击,影响风力机工作特性和风轮对风... 多泵数字液压传动风力机可根据风速大小使相应排量液压泵参与工作,使液压风力机在整个工作风速范围内始终保持高效。但不同排量液压泵参与工作的切换会造成风力机液压传动系统流量发生突变并产生压力冲击,影响风力机工作特性和风轮对风能的吸收。在分析多泵数字液压传动风力机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5 MW级多泵数字液压传动风力机的方案进行设计和AMESim仿真建模;进行恒定风速和变风速条件下液压泵工作切换的仿真研究,得到多泵切换时液压风力机的风能利用系数、液压系统流量、压力等工作特性的变化规律;搭建了5 kW风能能量多泵数字液压传递半实物仿真实验平台对仿真结果进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为多泵数字液压传动风力机风能高效利用和稳定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风力机 数字液压传动 多泵切换 半实物仿真 工作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场景分类和去粗粒化MCMC的风电出力模拟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柏林 李希德 +3 位作者 魏博 汪芙平 邵冲 赵伟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49,122,共10页
为实现风电出力时间序列的高性能模拟,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SAGA-KM(simulated annealing and genetic algorithms-K-means)算法实现典型风电场景分类和基于Copula函数进行风电日过程马尔可夫过程建模的风电模拟方法。SAGA-KM算法将传统K... 为实现风电出力时间序列的高性能模拟,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SAGA-KM(simulated annealing and genetic algorithms-K-means)算法实现典型风电场景分类和基于Copula函数进行风电日过程马尔可夫过程建模的风电模拟方法。SAGA-KM算法将传统KM算法与遗传算法和退火算法相结合,能显著提高风电场景分类效果;基于Copula函数建立的马尔可夫链精细概率模型,以去粗粒化方式实现马尔可夫过程蒙特卡洛模拟,克服了粗粒化引起的概率分布偏差。针对甘肃省某风电场数据进行实际模拟,结果表明文中方法生成模拟序列的统计分布特性、自相关函数特性和日均功率的分布特性与实测数据都非常接近,该方法能很好地保留风电序列的概率分布特性和随时间变化的波动特性,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出力模拟 典型日 出力特征 聚类算法 蒙特卡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远海大兆瓦级半潜式风机基础运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黄检 易丛 +5 位作者 白雪平 葛晗 吕柏呈 高巍 付升雷 齐磊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6-217,共12页
针对水深百米以上的深远海浮式风电开发需求,本文面向可搭载大兆瓦级(15 MW)风机的新型半潜式风机基础的运动特性展开研究。利用AQWA软件建立了该基础与系泊系统的数值模型,基于南海实际海况确定了风机塔筒的载荷,并开展了缩尺比为1∶6... 针对水深百米以上的深远海浮式风电开发需求,本文面向可搭载大兆瓦级(15 MW)风机的新型半潜式风机基础的运动特性展开研究。利用AQWA软件建立了该基础与系泊系统的数值模型,基于南海实际海况确定了风机塔筒的载荷,并开展了缩尺比为1∶64的水池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值模型计算的准确性;基于验证的数值模型分析了新型风机基础在南海恶劣海况下的运动特性及系泊张力,发现该新型风机基础的运动极值和系泊张力均满足规范要求。相同海况下,新型风机基础与经典半潜式风机基础OC4-DeepCwind(三浮筒平台)的运动性能及系泊缆张力对比结果表明:发电工况下,新型风机基础的垂荡和倾角的极值较三浮筒平台的分别下降62.8%和81.3%;停机工况下,垂荡和倾角的极值则分别下降46.1%和41.4%,充分说明该新型风机基础具有优越的运动性能;而在停机工况下1、2号缆系泊张力最大值分别下降17.4%和9.6%,大大降低了系泊系统的设计难度。研究结果为中国深远海浮式风电开发船型的选择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远海风电 半潜式风机基础 数值模拟 模型试验 运动特性 系泊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混凝土联排水动力特性研究
10
作者 李会 邱旭 +1 位作者 刘鑫 闫姝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42,共8页
海上风电桩基础冲刷坑的存在对风电场安全运行造成不利影响,须采用有效的冲刷防护措施稳固桩周泥沙。该文以山东海域某海上风电场为研究对象,提出混凝土联锁排防护措施,并将其简化为六列矩形块阵列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矩形块阵列模... 海上风电桩基础冲刷坑的存在对风电场安全运行造成不利影响,须采用有效的冲刷防护措施稳固桩周泥沙。该文以山东海域某海上风电场为研究对象,提出混凝土联锁排防护措施,并将其简化为六列矩形块阵列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矩形块阵列模型的水动力特性。研究发现,第1排矩形块为整个矩形阵列模型的主要受力块,混凝土联锁排整体阻力可通过单独计算第1排单个矩形块来评估,能显著减少计算量;其次,矩形块阻力系数随时间变化具有周期性,但随时间变化幅度较小。总体而言,本文结果对指导混凝土连锁排防护设计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数值模拟 冲刷防护 水动力特性 混凝土联锁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风电机组并网运行时的无功与电压分析 被引量:65
11
作者 曹娜 赵海翔 戴慧珠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91-94,共4页
分析了以鼠笼感应电机作为发电机的定速风电机组和以双馈感应电机作为发电机的变速风电机组并网运行对系统潮流的影响,并对不同控制模式下使用双馈感应电机的变速风电机组的电压和无功控制特性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恒电压控制的变... 分析了以鼠笼感应电机作为发电机的定速风电机组和以双馈感应电机作为发电机的变速风电机组并网运行对系统潮流的影响,并对不同控制模式下使用双馈感应电机的变速风电机组的电压和无功控制特性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恒电压控制的变速风电机组在维持风电场并网后的系统电压稳定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并网 电压特性 无功特性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网风电机组风速-功率特性曲线的研究 被引量:54
12
作者 郎斌斌 穆钢 +3 位作者 严干贵 崔扬 王晓波 郑太一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0-74,共5页
介绍了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的基本运行机理及其PSASP/UPI仿真模型的开发原理。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风电场中风电机组的实测运行数据,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建立了适用于联网风电机组仿真模型的风速–功率特性曲线。仿真结果表明,该曲线更接... 介绍了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的基本运行机理及其PSASP/UPI仿真模型的开发原理。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风电场中风电机组的实测运行数据,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建立了适用于联网风电机组仿真模型的风速–功率特性曲线。仿真结果表明,该曲线更接近于风电机组的实际运行情况,在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的仿真模型中,采用上述曲线能显著提高仿真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网风电机组 风速-功率特性曲线 PSASP/UPI 模型 仿真 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电网风电出力特性分析及其经济性评价 被引量:17
13
作者 樊扬 林勇 +2 位作者 徐乾耀 张宁 陈新宇 《南方电网技术》 2012年第1期8-12,共5页
风电出力特性的研究对于低碳经济发展大背景下含规模风电接入的电力系统规划运行至关重要。基于风电场群的分区分片划分和多风电场运行模拟技术,定量分析了广东规模风电的出力特性和容量效益。研究表明,规模风电接入将增大系统调峰需求... 风电出力特性的研究对于低碳经济发展大背景下含规模风电接入的电力系统规划运行至关重要。基于风电场群的分区分片划分和多风电场运行模拟技术,定量分析了广东规模风电的出力特性和容量效益。研究表明,规模风电接入将增大系统调峰需求,需要在电网规划建设和风电配套政策制订方面引起足够重视。从系统运行成本、煤耗、污染物排放等多个角度进行的经济性评价显示,尽管规模风电接入对常规机组替代作用相对有限,但对于广东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风电 运行模拟 风电出力特性 容量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风力机结冰过程水滴收集率三维计算 被引量:19
14
作者 易贤 王开春 +1 位作者 马洪林 朱国林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45-751,共7页
针对过冷水滴在风力机表面撞击结冰现象,建立了适合于大型风力机结冰过程水滴收集率计算的三维数值方法和计算程序。其基本思路为:采用多参考坐标系(MRF)方法计算空气流场,以流场分布的计算结果为基础,求解水滴相的控制方程,进而获得物... 针对过冷水滴在风力机表面撞击结冰现象,建立了适合于大型风力机结冰过程水滴收集率计算的三维数值方法和计算程序。其基本思路为:采用多参考坐标系(MRF)方法计算空气流场,以流场分布的计算结果为基础,求解水滴相的控制方程,进而获得物体表面的水滴收集率。空气相控制方程和水滴相控制方程均写成典型输运方程的形式,采用一致的有限体积法离散求解,方便了计算程序的编制。对某1.5MW级水平轴风力机的水滴收集率进行了计算,获得了不同直径水滴在风力机表面的撞击特征以及水滴收集率在叶片上的分布规律,为进行风力机结冰及其防护研究打下了较好基础。计算表明:(1)轮毂上的水滴收集率极小,在进行结冰分析时,可以忽略轮毂结冰的影响;(2)水滴主要撞击在叶片前缘,且叶尖处收集率远比叶根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结冰 水滴收集率 气动特性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轴风力机结冰及其影响计算分析 被引量:25
15
作者 易贤 王开春 +1 位作者 马洪林 朱国林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52-1058,共7页
针对过冷水滴在风力机表面撞击结冰现象,建立适合于计算水平轴风力机结冰过程的三维数值方法。该方法包括计算空气流场的多参考坐标系(MRF)方法、结冰面水滴收集率计算的欧拉方法以及结冰的三维模型及其相应的数值求解算法3部分。采用... 针对过冷水滴在风力机表面撞击结冰现象,建立适合于计算水平轴风力机结冰过程的三维数值方法。该方法包括计算空气流场的多参考坐标系(MRF)方法、结冰面水滴收集率计算的欧拉方法以及结冰的三维模型及其相应的数值求解算法3部分。采用该方法对某1.5 MW级水平轴风力机结冰进行计算,总结结冰的基本特征,分析结冰对风力机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冰主要结在叶片前缘,从叶尖到叶根,冰越来越薄;轮毂、叶片根部及其附近区域、结冰很微弱,可忽略;在叶尖结明冰的条件下,随着展向位置向叶根移动,冰的外形会逐渐趋向规则,明冰向霜冰转变;结冰对叶片根部附近的压力载荷分布影响不大,但对叶尖附近区域的载荷改变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结冰 水滴收集率 结冰模型 气动特性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电力系统中长期动态仿真的风电机组有功控制模型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涛 叶小晖 +4 位作者 吴国旸 苏志达 仲悟之 宋新立 黄永宁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10-1215,共6页
随着风电大规模接入电网,调度部门对其有功控制及参与系统调频、调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目前仿真中风电不具备进行分钟级动态过程研究的模型,只能定性分析参与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调节等有功控制的问题... 随着风电大规模接入电网,调度部门对其有功控制及参与系统调频、调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目前仿真中风电不具备进行分钟级动态过程研究的模型,只能定性分析参与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调节等有功控制的问题,该文提出了适用于中长期动态仿真的风电机组有功控制模型,并在电力系统全过程仿真程序中予以编程实现。该模型以风速持续波动、调度安排出力、AGC调控指令作为输入,通过调节桨距角控制风机的出力变化。模型可用于模拟风机出力波动及对电网的影响,并对风机参与AGC调控的过程进行动态仿真分析。仿真算例表明,该模型可为研究风电机组配合AGC参与电力系统有功、频率的调整提供有效的仿真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期动态仿真 风电机组有功控制模型 风速持续波动 调度安排出力计划 AGC 实时调控指令 桨距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前缘磨损形貌特征对风力机翼型气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德顺 王成泽 +3 位作者 李银然 李仁年 赵振希 陈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269-275,共7页
根据实际风电场中风力机叶片前缘磨损在不同阶段的形貌特征,通过对DU 96-W-180风力机翼型前缘进行改型,建立几何模型,结合SST k-ω湍流模型求解RANS方程,分析了翼型的升力、阻力及流场特性,研究了风力机翼型前缘磨损形貌特征对其气动性... 根据实际风电场中风力机叶片前缘磨损在不同阶段的形貌特征,通过对DU 96-W-180风力机翼型前缘进行改型,建立几何模型,结合SST k-ω湍流模型求解RANS方程,分析了翼型的升力、阻力及流场特性,研究了风力机翼型前缘磨损形貌特征对其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前缘磨损特征为砂眼和小坑时,对翼型的升、阻力系数影响较小;而前缘磨损特征为脱层时,对翼型的升阻特性影响显著,尤其随着攻角增加,升力系数大幅减小,阻力系数急剧增大,并且随着磨损的加剧,减小和增加的幅度逐渐增大。前缘磨损加剧了翼型吸力面尾缘附近的流动分离,使分离点前移;砂眼和小坑对气流在翼型前缘的流动影响较小;脱层对翼型前缘附近流动影响很大,导致翼型表面出现台阶流,气流绕过台阶先发生分离,然后再次附着翼型表面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 风力机 磨损 翼型 前缘磨损特征 气动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风力机的水滴撞击特性与雾凇模拟 被引量:13
18
作者 舒立春 梁健 +2 位作者 胡琴 蒋兴良 吴晓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00-807,共8页
寒冷地区的风力机叶片覆冰造成机组停机、安全事故等问题,一直困扰着风电行业的发展。针对三维风力机运行中遇到的过冷却水滴撞击问题,采用拉格朗日法数值模拟了不同环境条件和运行工况下的水滴撞击特性,并在人工气候室内对小型水平轴... 寒冷地区的风力机叶片覆冰造成机组停机、安全事故等问题,一直困扰着风电行业的发展。针对三维风力机运行中遇到的过冷却水滴撞击问题,采用拉格朗日法数值模拟了不同环境条件和运行工况下的水滴撞击特性,并在人工气候室内对小型水平轴风力机进行了覆冰试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水滴碰撞区域主要集中在叶片前缘,沿叶展方向碰撞系数以及碰撞极限均增大;碰撞系数和碰撞区域随着水滴中值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风机转速下降或风速上升都会造成水滴的撞击区域整体向压力面移动。数值计算模拟的雾凇冰形与人工覆冰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覆冰 三维数值模拟 水滴撞击特性 拉格朗日法 覆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后加小翼垂直轴风力机气动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岩 郑玉芳 +2 位作者 唐静 冯放 田川公太朗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6-81,共6页
为改善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叶片周围流场特性,在叶片后部加设辅助小翼调整叶片尾流流场,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该风力机气动特性。以NACA0018翼型2叶片风力机为对象,辅助小翼与主叶片在同一在旋转圆周上,通过改变小翼与主叶片弦长比和安... 为改善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叶片周围流场特性,在叶片后部加设辅助小翼调整叶片尾流流场,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该风力机气动特性。以NACA0018翼型2叶片风力机为对象,辅助小翼与主叶片在同一在旋转圆周上,通过改变小翼与主叶片弦长比和安装角调整小翼与主叶片位置。结果表明,小翼尺度与安装位置对直线翼垂直轴风力机气动特性影响较大,在低尖速比时辅助小翼可改善叶片尾流流场,提高风力机气动特性,功率系数在尖速比从0到获得最大功率系数之前均较不带小翼风力机有不同程度提高,当辅助小翼弦长比为0.4,相对夹角为14°时,对主叶片周围流场改善效果最显著,风力机获得最大功率系数尖速比提前至2.2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轴风力机 辅助小翼 流动控制 数值模拟 气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机叶片三维流动特性与气动性能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26
20
作者 李宇红 张庆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72-1176,共5页
采用基于雷诺平均的三维可压N-S方程,对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开发的PhaseⅥ实验风力机叶片在7m/s来流下的绕流流场进行全三维数值模拟。通过对数值模拟得到的叶片表面压力分布与实验测量值的比较,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有效性,并在此基... 采用基于雷诺平均的三维可压N-S方程,对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开发的PhaseⅥ实验风力机叶片在7m/s来流下的绕流流场进行全三维数值模拟。通过对数值模拟得到的叶片表面压力分布与实验测量值的比较,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叶片各截面的失速情况、叶片的三维绕流特性以及叶展方向上的升阻力系数与功率分布。数值模拟数据显示,相比简单的对二维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堆叠,全三维的数值模拟能够更准确的反映叶片绕流的气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数值模拟 三维 气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