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潜在区域水下威胁评估仿真实验系统设计实现 被引量:1
1
作者 唐帅 张驰 《舰船电子工程》 2024年第3期71-75,共5页
为提升作战人员对水下战场态势的理解能力及其水下威胁评估分析水平,综合典型作战仿真实验评估方法特点,从信息输入、数据驱动及评估计算三方面分析了水下平台潜在区域威胁评估仿真实验需求和威胁评估实验方法选择依据,给出了由作战实... 为提升作战人员对水下战场态势的理解能力及其水下威胁评估分析水平,综合典型作战仿真实验评估方法特点,从信息输入、数据驱动及评估计算三方面分析了水下平台潜在区域威胁评估仿真实验需求和威胁评估实验方法选择依据,给出了由作战实验仿真控制、作战实验数据管理、作战实验数据评估以及海洋环境效应仿真等四部分组成的系统总体架构及分系统功能设计实现思路,并从评估方案生成与推演控制、信号级声学传感器环境效应仿真以及仿真实验可视化评估等方面总结了系统实现的关键仿真技术。通过系统设计工程化实现及迭代升级,对于探索水下平台任务评估保障机制、提高训练效益具有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胁评估 仿真实验 水下平台 海洋环境 贝叶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力相关的城市供水管网漏失预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涂杰 刘文睿 +1 位作者 丁祥 吴芬芬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3,共5页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加之我国大部分城市长期存在严重的缺水问题,因此为节约有限的淡水资源,及时发现城市供水管网漏失事故十分必要。首先通过某市供水管网历史压力数据分析了正常运行工况下的压力数据特征;然后探讨了当供水管网发生漏...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加之我国大部分城市长期存在严重的缺水问题,因此为节约有限的淡水资源,及时发现城市供水管网漏失事故十分必要。首先通过某市供水管网历史压力数据分析了正常运行工况下的压力数据特征;然后探讨了当供水管网发生漏失事故时影响漏失点压力变化的因素,并利用FLUENT流体模拟软件进行仿真模拟验证;最后在各种工况压力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供水管网压力波动阈,当监测压力值超出压力波动阈,综合考虑压力监测点单一时刻的压力波动程度及一个时间周期内的压力变化趋势等多方面的因素,来预警供水管网是否发生漏失事故,并以某市供水管网为例,验证了所提漏失预警方法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模拟 供水管网 压力波动 漏失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环境非均匀性的地铁站台送风参数边界约束研究
3
作者 毕梦波 刘雪峰 +3 位作者 徐瑾蔓 马文静 陈文聪 郑明龙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4年第4期505-516,共12页
随着地铁车站空调系统“高能耗,低能效”问题日益突出,风水联动成为当前优化控制的趋势,针对其优化过程中送风参数约束边界不精确引起的热舒适性差及冷量浪费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环境非均匀性的边界约束方法。基于Realizablek-ε模型与S... 随着地铁车站空调系统“高能耗,低能效”问题日益突出,风水联动成为当前优化控制的趋势,针对其优化过程中送风参数约束边界不精确引起的热舒适性差及冷量浪费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环境非均匀性的边界约束方法。基于Realizablek-ε模型与SpeciesTransport模型对站台热湿环境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气流组织对站台热湿非均匀性影响以及送风参数对站台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的耦合作用机理,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送风参数约束边界,探究了送风速度、人员负荷及风口数量对约束边界的影响规律,对比验证了考虑环境非均匀性的边界约束方法对热舒适性控制精度及节能潜力挖掘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在给定负荷条件下,站台设定温度ta一定时,送风温度t与送风速度v满足约束关系t=a+bta-c/v;送风速度越低,忽略站台环境非均匀性引起送风参数约束边界偏差越大;考虑环境非均匀性的约束边界对相对热指标RWI控制精度的提升高达0.1;在空调季全新风模式与最小新风模式下,考虑环境非均匀性可分别节省29.75%与12.04%的冷量。考虑环境非均匀性的送风参数约束边界方法可有效提升热舒适性控制精度及系统节能潜力,对风水联动优化控制中送风参数边界约束具有理论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站台 风水联动 送风参数 边界约束 气流组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技术供水系统智能调节方法研究
4
作者 袁静 杭晨阳 +3 位作者 方杰 张新 郑晓楠 杨杰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8-155,共8页
【目的】在抽水蓄能电站技术供水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对于冷却水量的调节较为粗放,其历史数据并不能直接用于研究,因此考虑将机组温度作为中间变量,通过研究工况-温度-流量的映射关系,实现技术供水系统的智能调控。【方法】针对该问题... 【目的】在抽水蓄能电站技术供水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对于冷却水量的调节较为粗放,其历史数据并不能直接用于研究,因此考虑将机组温度作为中间变量,通过研究工况-温度-流量的映射关系,实现技术供水系统的智能调控。【方法】针对该问题,首先通过建立改进的长短期神经网络(LSTM)技术供水系统温度预测模型,将负荷等工况参数作为输入量预测技术供水对象的温度,随后通过Fluent仿真建立温度与流量的映射关系,最后根据拉依达准则计算得到的温度阈值判断是否报警,并给出推荐流量。【结果】实例计算结果显示:所提改进LSTM方法相较于其他方法,预测精度至少提高58.45%,同时仿真所得推荐流量基本符合电站实际运行数据,在满足安全运行的前提下节水量至少达到2.33%。【结论】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对目标温度做到较为精准地预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内置仿真模型,实现更合理地分配用水量,对抽水蓄能电站技术供水系统智能调节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技术供水系统 改进长短期神经网络LSTM Fluent仿真 阈值报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同节水助推供水管网漏损管控实践与启示——以浙江省象山县为例
5
作者 苏龙强 俞祎波 +1 位作者 陈彩明 郑宝仙 《水利发展研究》 2024年第12期153-157,共5页
《节约用水条例》中明确鼓励发展节水服务产业。浙江省象山县采用节水效果保证和节水效益分享的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引进节水服务企业资金和技术,治理了供水管网漏损问题,建立了分区控漏系统,提升了人员队伍水平。节水服务企业和合同节水... 《节约用水条例》中明确鼓励发展节水服务产业。浙江省象山县采用节水效果保证和节水效益分享的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引进节水服务企业资金和技术,治理了供水管网漏损问题,建立了分区控漏系统,提升了人员队伍水平。节水服务企业和合同节水主体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缓解了象山县水资源短缺问题。文章以象山县为例,分析了象山县区域合同节水实施方案,对其节水效益进行评价分析,总结形成象山县区域合同节水的经验,以期为其他地区采用合同节水模式系统、高效治理供水管网漏损问题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节水 供水管网 漏损管控 象山县 实践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漏损特征空间的供水管网漏损识别策略优化与实践
6
作者 薛骁 《中国市政工程》 2024年第6期39-41,157,158,共5页
近年来,供水管网的漏损问题日益严重。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排查管网漏损,通过模型分析辅助进行漏损识别已成为更经济高效的手段。建立管网模型,通过模拟管网各节点不同程度的漏损,可以获得管网的漏损特征空间,从而得出最优压力监测点布置... 近年来,供水管网的漏损问题日益严重。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排查管网漏损,通过模型分析辅助进行漏损识别已成为更经济高效的手段。建立管网模型,通过模拟管网各节点不同程度的漏损,可以获得管网的漏损特征空间,从而得出最优压力监测点布置组合。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实际漏损特征向量与节点特征空间的关系,显著缩小漏损定位范围,节约了人力物力,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漏损控制 模拟漏损 漏损特征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供水管网系统仿真数学模型及其计算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任福深 常玉连 +2 位作者 陈素丽 从日庆 堇风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1-64,共4页
我国大部分油田的供水管网系统是大型复杂流体网络系统 ,建立了油田供水管网系统仿真计算的数学模型对该数学模型特有的系统矩阵方程提出了计算速度较快 ,稳定性、适应性较强的计算方法 .实例计算结果表明 :改进的迭代法与原迭代法计算... 我国大部分油田的供水管网系统是大型复杂流体网络系统 ,建立了油田供水管网系统仿真计算的数学模型对该数学模型特有的系统矩阵方程提出了计算速度较快 ,稳定性、适应性较强的计算方法 .实例计算结果表明 :改进的迭代法与原迭代法计算精度相同 ,但计算时间由 115min减少到 18min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系统 管网 仿真 数学模型 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的城市供水管网仿真系统 被引量:4
8
作者 常魁 高金良 +1 位作者 袁一星 吴文燕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3-46,共4页
为建立虚拟城市供水管网运行仿真系统,在三维场景中模拟城市供水管网运行工况.首先建立供水管网工程数据库,以保证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进而利用Multi-Gen Creator构建供水管网阀门、管段等部件的三维模型,从而建立城市供水管网三维... 为建立虚拟城市供水管网运行仿真系统,在三维场景中模拟城市供水管网运行工况.首先建立供水管网工程数据库,以保证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进而利用Multi-Gen Creator构建供水管网阀门、管段等部件的三维模型,从而建立城市供水管网三维模型;最后采用Vega驱动三维模型,通过VC++MFC程序设计及EPANET工具箱实现运行工况的视景仿真.基于虚拟现实的城市供水管网仿真系统可直观显示城市供水管网信息,实现对供水管网拓扑结构及各种运行工况的仿真.该系统克服了传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局限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供水系统 供水管网 视景仿真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漏失和用户用水的供水管网PDD模型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高金良 姚芳 叶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9-53,共5页
管网的微观水力模型通常将所有水量依据管段的长度分配到各个节点.通过研究这种供水管网传统水力模型,针对该模型忽略节点流量类别直接将总漏失量平均分配到管网中的问题,将传统水力模型中的节点流量分为用户用水量和漏失水量,并运用改... 管网的微观水力模型通常将所有水量依据管段的长度分配到各个节点.通过研究这种供水管网传统水力模型,针对该模型忽略节点流量类别直接将总漏失量平均分配到管网中的问题,将传统水力模型中的节点流量分为用户用水量和漏失水量,并运用改进的一致漏损模型将管段的漏失量按管段长度分配,构建漏失水量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式,建立压力驱动节点的水力模型(PDD).模型形成后,根据实际测压点数据对模型进行校核,以达到模型校核标准.将该模型应用于Y市实际管网,根据Y市实际管网数据得到的平均漏失率,建立计算供水量与实际供水量的适应度函数,计算供水管网模型中的漏失系数,最终实现基于压力驱动节点流量的供水管网漏失模拟.结果表明,校核后的PDD模型与实际供水管网运行压力情况吻合良好,可以进行管网漏失控制研究及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传统水力模型 PDD模型 漏失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供水管网盲源分离漏失量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金良 李娟娟 +3 位作者 郑成志 张昭君 阮婷 庄永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3-37,共5页
目前,国际上对漏失量化理论研究较少,建立的管网漏失模型多为估算反推微观模型,未能求出供水管网整体精确的物理漏失水量,无法对供水管网漏失现状进行评价,为此,基于供水管网漏失专用实验平台进行不同用户、不同漏点、不同特性管网的漏... 目前,国际上对漏失量化理论研究较少,建立的管网漏失模型多为估算反推微观模型,未能求出供水管网整体精确的物理漏失水量,无法对供水管网漏失现状进行评价,为此,基于供水管网漏失专用实验平台进行不同用户、不同漏点、不同特性管网的漏失模拟,并将盲源分离理论应用到供水管网漏失分离中,对实验管网获取的在线监控数据用快速独立分量分析算法(Fast ICA)进行处理,成功分离出漏失量.为供水行业制定有针对性的供水管理及技术措施,降低漏失量、提高管网控漏水平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漏失实验模拟 盲源分离 快速独立分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供水管网仿真模拟分析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费建刚 董深 +2 位作者 吕谋 徐慧 李桂芳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48-53,共6页
针对人们对城市供水安全性要求日益提高、供水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复杂性随之提高等问题,对城市供水管网仿真建模与软件开发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对供水管网参数测试分析技术进行研究,较为准确地掌握了整个供水管网的用水量负荷、... 针对人们对城市供水安全性要求日益提高、供水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复杂性随之提高等问题,对城市供水管网仿真建模与软件开发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对供水管网参数测试分析技术进行研究,较为准确地掌握了整个供水管网的用水量负荷、用户用水模式及变化规律、压力分布规律及主要供水管段的实际过流能力等状况,建立供水管网仿真模拟数据库.在此基础上,以供水管网科学合理运行、保障供水水质等为目标,结合供水管网在线监测技术,以某城市开放式区域供水管网为例,建立了该区域供水管网微观水力模型,并开发了城市供水管网仿真模拟分析平台.该平台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及实用性,目前正在某城市进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区域供水管网 仿真建模 参数测试 模型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ADA系统OPC通信的供水管网实时模拟 被引量:2
12
作者 常魁 高金良 +1 位作者 袁一星 赵洪宾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3-67,共5页
建立基于SCADA系统OPC通信的城市供水管网实时模拟系统,结合管网实时运行信息与管网数字化分析系统,实现供水管网实时动态模拟分析;利用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软件对OPC的支持,实时获得供水管网运行信息,以供水管网数字化分析系统为基础... 建立基于SCADA系统OPC通信的城市供水管网实时模拟系统,结合管网实时运行信息与管网数字化分析系统,实现供水管网实时动态模拟分析;利用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软件对OPC的支持,实时获得供水管网运行信息,以供水管网数字化分析系统为基础,通过实时监测流量和压力数据驱动模型,对供水管网运行工况进行实时仿真模拟;实现了供水管网实时模拟、压力在线监测信息实时显示与数据报警功能,能够及时发现管网运行异常工况;供水管网实时模拟系统解决了传统供水管网数字化分析系统数据访问、有人参与等问题,为智能供水管网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供水管网 数字化平台 实时模拟 数字采信与监控系统 智能管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RAFFE模拟的震后供水管网优化恢复过程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东辉 韩朝 王威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85,共5页
为提升供水管网震后快速恢复效率,提出了基于GIRAFFE模拟的震后供水管网优化恢复方法。针对震后供水管网破坏节点负压影响,采用以EPANET内核为运算引擎的GIRAFFE进行供水管网系统地震破坏模拟分析,得到供水管网震后损失水力参数;以此为... 为提升供水管网震后快速恢复效率,提出了基于GIRAFFE模拟的震后供水管网优化恢复方法。针对震后供水管网破坏节点负压影响,采用以EPANET内核为运算引擎的GIRAFFE进行供水管网系统地震破坏模拟分析,得到供水管网震后损失水力参数;以此为基础采用两阶段恢复策略进行了修复优化,即第一阶段以管网供水满意度提升最大为目标,以各个破坏管道修复后的供水满意度为依据进行破坏管道修复,第二阶段通过对损伤管道动态修复的水力参数适时计算,以减少管网漏水为目标进行破坏管道修复。同时,考虑供水管网震后大面积破坏特征,建立了维修队伍指派优化模型。最后,通过某城市管网案例计算分析研究,给出了供水管网优化恢复方案,为综合保障震后居民用水需求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数值模拟 恢复策略 指派模型 GIRAFF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平台的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博弈模型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伟 侯聪聪 白晨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22年第6期12-19,共8页
科技信息资源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其共享过程中涉及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博弈关系。针对科技信息资源网络共享博弈模型,通过Z-tree平台模拟基于网络平台的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利益相关方的博弈场景,对博弈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 科技信息资源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其共享过程中涉及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博弈关系。针对科技信息资源网络共享博弈模型,通过Z-tree平台模拟基于网络平台的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利益相关方的博弈场景,对博弈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博弈模型分析获得的相关结论对提升资源共享水平效果显著,可为推动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信息资源 网络平台 信息共享 博弈 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石油桩基平台射流辅助沉桩实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勇 张振禹 +1 位作者 陈新勇 邢永超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8-101,共4页
针对海上沉桩施工中容易出现的停锤后打桩困难甚至拒锤现象,提出了高压水射流辅助沉桩的技术设想,并设计了海洋石油桩基平台射流辅助沉桩模型实验装置。通过该实验装置测试了6种不同形状喷嘴产生的射流对土塞表面的作用力,并对土体内应... 针对海上沉桩施工中容易出现的停锤后打桩困难甚至拒锤现象,提出了高压水射流辅助沉桩的技术设想,并设计了海洋石油桩基平台射流辅助沉桩模型实验装置。通过该实验装置测试了6种不同形状喷嘴产生的射流对土塞表面的作用力,并对土体内应力分布状态进行数值模拟实验,得到了6种喷嘴射流作用下土体内的最大应力和最小应力,验证了模型实验结果。海洋石油桩基平台桩基建设过程中,采用高压水射流辅助沉桩提高桩基建设效率是完全可行的。等变速型喷嘴有限喷距最长,作用在土塞表面中心处的压力也最大。研究结果为海洋石油桩基平台射流辅助沉桩原理样机试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石油桩基平台 高压水射流 辅助沉桩 数值模拟实验 模型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水管网概率水力模型线性化求解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金溪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8-463,共6页
针对确定性水力模型无法模拟节点流量的随机变化对于节点水压、管段流量的影响,只能获得某一工况下的计算结果的问题,通过将确定性水力模型在节点流量取数学期望时进行线性化,将节点水压与管段流量用节点流量的线性组合进行表达,从而利... 针对确定性水力模型无法模拟节点流量的随机变化对于节点水压、管段流量的影响,只能获得某一工况下的计算结果的问题,通过将确定性水力模型在节点流量取数学期望时进行线性化,将节点水压与管段流量用节点流量的线性组合进行表达,从而利用节点流量的数学期望和标准差,求得节点水压与管段流量的概率分布.随机试验验证表明,概率水力模型的线性化求解方法,求解结果与随机试验方法计算结果吻合良好.这说明在节点流量数学期望值附近,可以利用线性化确定性水力模型进行供水管网的概率水力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水力模型 线性化 概率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地一体化水系统全要素监测与模拟平台建设初探 被引量:4
17
作者 吕娟 刘昌军 +2 位作者 黄诗峰 马建威 杨昆 《中国防汛抗旱》 2022年第10期28-33,共6页
建设天地一体化水系统全要素监测与模拟平台,对于提高我国综合防灾减灾与水旱灾害应急管理能力,保障国家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水利行业需求基础上,提出了由“一张网、一中心、一平台”(天地一体化水系统全要素观测网、水系统科学... 建设天地一体化水系统全要素监测与模拟平台,对于提高我国综合防灾减灾与水旱灾害应急管理能力,保障国家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水利行业需求基础上,提出了由“一张网、一中心、一平台”(天地一体化水系统全要素观测网、水系统科学大数据中心、水系统智慧模拟平台)组成的天地一体化水系统全要素监测与模拟平台建设初步方案。其中,天地一体化水系统全要素观测网在现有地面观测站点以及遥感卫星基础上,针对水系统全要素监测需求,补充研发2颗X波段雷达卫星和1颗P波段雷达卫星,实现流域水系统全要素、全周期、全天候、高精度观测;水系统科学大数据中心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技术,实现对流域水系统空天地海量数据存储、管理以及多源数据融合、水系统要素专题产品反演等;水系统智慧模拟平台将建立超级计算平台以及流域水系统整体模型,实现对流域不同情景模式下的智慧模拟。天地一体化水系统全要素监测与模拟平台建设将全面提升我国水利遥感应用以及水利信息化水平,为我国水安全保障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统 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 大数据中心 智慧模拟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漏失量变化的供水管网压力变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盛泽斌 吕谋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61-65,共5页
通过测量供水管道内的水压及其变化量,建立供水管网系统的基本状态方程式,推导出管网运行中出现流量扰动引起水压状态变化的基本关系式,用来分析管网内水压变化与漏水点的位置、漏水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在线监测方法测出压力变化值,通过... 通过测量供水管道内的水压及其变化量,建立供水管网系统的基本状态方程式,推导出管网运行中出现流量扰动引起水压状态变化的基本关系式,用来分析管网内水压变化与漏水点的位置、漏水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在线监测方法测出压力变化值,通过构建基于智能寻优的供水管网漏失定位反问题计算方法,寻求管网漏失点.进而可为实时监测供水管网中的水量或水压变化,建立数学模型,有效地诊断管网故障位置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漏失量 压力变化特性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渠道供水系统的神经网络控制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青娥 杨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3-75,77,共4页
在最优控制器的基础上并联两个神经网络模型NNM和NNC,将人工神经网络所具有的并行性、自适应、自学习等能力应用于渠道运行现有的最优控制,作为控制系统中的补偿环节,来完成精确模型的建立和稳定控制,从而提出一种新的渠道运行控制非线... 在最优控制器的基础上并联两个神经网络模型NNM和NNC,将人工神经网络所具有的并行性、自适应、自学习等能力应用于渠道运行现有的最优控制,作为控制系统中的补偿环节,来完成精确模型的建立和稳定控制,从而提出一种新的渠道运行控制非线性最优控制器。讨论了神经网络在渠系运行控制的应用,为用神经网络理论研究渠道运行自动控制提供一种理论和方法上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道供水 最优控制 神经网络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水务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观生 徐文 吴响容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0年第10期131-133,共3页
为了更有效的提高供水系统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智慧水务管理系统。该系统结合了物联网、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了对供水设备的远程监控,降低了维护成本,同时根据采集的数据,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能对供水设备的故障进行预... 为了更有效的提高供水系统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智慧水务管理系统。该系统结合了物联网、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了对供水设备的远程监控,降低了维护成本,同时根据采集的数据,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能对供水设备的故障进行预警,并对管网的风险做出评估。实践表明,该系统在改善供水系统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物联网 云平台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