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脾胃论治单纯性肥胖 被引量:28
1
作者 徐珊珊 龚美蓉 孙亦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28-629,共2页
肥胖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能量代谢平衡失调。近年来,由于营养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症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现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慢性疾病。单纯性肥胖多责之于脾胃、... 肥胖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能量代谢平衡失调。近年来,由于营养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症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现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慢性疾病。单纯性肥胖多责之于脾胃、肝、肾,然究其根本,则在于脾胃功能失调,水液输布失常,痰湿内聚,浊脂内生。故单纯性肥胖的治疗应从脾胃入手,以健脾和胃、利湿化痰为基本治疗原则,从根本上改善痰浊肥胖体质,杜绝肥胖化生之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 脾胃论治 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疗法“异病同治”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任彬彬 刘志诚 徐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323-325,共3页
目的:评价和探讨针灸疗法在"异病同治"上的应用价值。方法:"肝郁脾虚型"11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0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和105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均采用"肝脾同治"的针灸疗法施治3个月,观察针灸治疗前后... 目的:评价和探讨针灸疗法在"异病同治"上的应用价值。方法:"肝郁脾虚型"11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0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和105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均采用"肝脾同治"的针灸疗法施治3个月,观察针灸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肥胖指标、血压值或痛经症状积分等改变情况。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组总有效率为98.26%,原发性痛经组总有效率为96.30%,单纯性肥胖病组总能有效率为97.14%。结论:"肝脾同治"针灸疗法对肝郁脾虚型的原发性高血压病、原发性痛经和单纯性肥胖病("同证异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说明针灸疗法"异病同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异病同治 肝郁脾虚型 原发性高血压病 原发性痛经 肥胖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证相应”防己黄芪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脾虚湿阻证)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龙海旭 詹红艳 +1 位作者 狄雯雯 唐美美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5年第10期85-89,共5页
目的 分析基于“方证相应”的防己黄芪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脾虚湿阻证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3年1月-2024年12月医院收治的脾虚湿阻证单纯性肥胖儿童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40例对照组予以运动营养基础治疗,4... 目的 分析基于“方证相应”的防己黄芪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脾虚湿阻证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3年1月-2024年12月医院收治的脾虚湿阻证单纯性肥胖儿童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40例对照组予以运动营养基础治疗,40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基于“方证相应”的防己黄芪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肥胖指标包括体质量、腰围、体质量指数,中医证候积分及血脂水平、糖代谢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肥胖浮肿、肢体沉重、疲倦乏力三项中医症状积分及腰围、臀围、BMI、腰臀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评估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脾虚湿阻证单纯性肥胖儿童予以基于“方证相应”的防己黄芪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能有效降低患儿体质量、腰围、BMI等体脂参数,调节血脂水平,改善糖脂代谢情况,有助于降低肥胖带来的健康风险,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提高其整体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儿童 脾虚湿阻证 防己黄芪汤 针灸 推拿 血脂血糖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