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油基磁流体润滑轴承液膜静态特性分析
1
作者 闵文斌 郝梁 周剑锋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6-43,共8页
采用磁流体作为润滑介质可优化滑动轴承的性能,实现可控的动压润滑。为提高磁流体的油膜特性,对性能较优的硅油基磁流体进行油膜静态特性研究。针对硅油基磁流体润滑的滑动轴承,考虑空化效应,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工况下润滑膜的静... 采用磁流体作为润滑介质可优化滑动轴承的性能,实现可控的动压润滑。为提高磁流体的油膜特性,对性能较优的硅油基磁流体进行油膜静态特性研究。针对硅油基磁流体润滑的滑动轴承,考虑空化效应,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工况下润滑膜的静态特性。结果表明:转速对油膜承载力的提升有限,摩擦力随着转速的提升而增大;偏心率对油膜压力及油膜承载力的提升效果显著,最高压力区域随着偏心率的增大逐渐向最小油膜厚度方向移动,摩擦力随偏心率增大而略微减小;磁场强度的增加可以提高油膜承载力,但增幅取决于转速与偏心率,最大增幅随偏心率的增大而增大以及随转速的增大而减小。研究结果可为磁流体轴承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油基磁流体 滑动轴承 油膜 静态特性 空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油基铁磁流体基体材料纳米Fe_3O_4微粒的研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茂润 陶昭才 李广学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6期1218-1221,共4页
纳米Fe3O4微粒是硅油基铁磁流体的基体材料,其粒径的大小直接影响铁磁流体的磁性能和稳定性。为了研制出满足要求的Fe3O4微粒,文章探讨了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3O4微粒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的变化对Fe3O4微粒形成和粒径的影响,根据铁磁... 纳米Fe3O4微粒是硅油基铁磁流体的基体材料,其粒径的大小直接影响铁磁流体的磁性能和稳定性。为了研制出满足要求的Fe3O4微粒,文章探讨了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3O4微粒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的变化对Fe3O4微粒形成和粒径的影响,根据铁磁流体的稳定性和饱和磁矩的不同,确定了制备Fe3O4微粒的适宜粒径及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3O4微粒 硅油基铁磁流体 磁性能 稳定性 饱和磁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Dy^(3+)铁氧体硅油基磁流体磁特性与温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茂润 杨冲 +1 位作者 陈静 刘紫燕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10-1714,1719,共6页
利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掺Dy3+铁氧体磁颗粒,用表面活性剂修饰后,在超声振荡下分散在硅油中制得磁流体。分别用TEM、XRF、XRD、SQUID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在203~358 K范围内,研究了温度变化对磁流体磁特性和粘度的影响。结果表... 利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掺Dy3+铁氧体磁颗粒,用表面活性剂修饰后,在超声振荡下分散在硅油中制得磁流体。分别用TEM、XRF、XRD、SQUID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在203~358 K范围内,研究了温度变化对磁流体磁特性和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磁颗粒平均粒径约16.3 nm、物相主要是Fe2O3、Dy2O3,结构为面心立方尖晶石型。通过磁性能测试发现,磁流体的饱和磁化强度(MS)、矫顽力(HC)和粘度随温度(T)的降低,呈现出增大的变化规律;并且还发现,298 K≤T≤358 K时,温度降低对矫顽力和粘度的影响较小;T<298 K时,温度降低,矫顽力和粘度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油基磁流体 Dy3+掺杂 磁特性 粘度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陶瓷轴承的研制及其台架试验研究Ⅰ.制备陶瓷球最佳工艺参数的选择 被引量:7
4
作者 金洙吉 张锡水 +1 位作者 齐毓霖 李新元 《摩擦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6-132,共7页
为了加速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发展,研制混合式陶瓷轴承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方向。研制这种轴承的关键在于陶瓷球的高效高精度加工。在这方面,常规的磨削加工方法很难满足实用要求。因此,利用一种新的磁流体研磨法加工Si3N4陶瓷球... 为了加速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发展,研制混合式陶瓷轴承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方向。研制这种轴承的关键在于陶瓷球的高效高精度加工。在这方面,常规的磨削加工方法很难满足实用要求。因此,利用一种新的磁流体研磨法加工Si3N4陶瓷球,首先对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与装置和研磨试验条件与方法作了简要阐述,进而通过一系列的试验研究,考察了将Si3N4陶瓷球毛坯研磨成成品球的研磨效率分别随驱动轴转动速度、加工载荷和磨粒粒径等的变化规律,筛选出磁硫体研磨法加工氮化硅陶瓷球的最佳工艺参数:驱动轴转动速度为5000r/min,加工载荷为2N,磨粒粒径为0.04mm,研磨时间为5分钟。研究表明,磁流体研磨法加工陶瓷球的精度高,研磨效率是常规研磨法的近30倍。研究结果在发展陶瓷材料的工程应用及其摩擦学研究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轴承 制造 台架试验 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油基磁性复合流体斜轴抛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逢军 徐志强 +1 位作者 程振勇 尹韶辉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4-37,共4页
根据磁流体和磁流变体在流体性能方面各自特点,制备了硅油基磁性复合流体并对不锈钢材料进行了斜轴抛光试验,以研究硅油基磁性复合流体斜轴抛光特性。硅油基磁性复合流体由纳米级的Fe3O4,微米级的金刚石磨粒,微米级的铁粒子和α纤维素... 根据磁流体和磁流变体在流体性能方面各自特点,制备了硅油基磁性复合流体并对不锈钢材料进行了斜轴抛光试验,以研究硅油基磁性复合流体斜轴抛光特性。硅油基磁性复合流体由纳米级的Fe3O4,微米级的金刚石磨粒,微米级的铁粒子和α纤维素以及硅油等组成。测试了磁性复合流体的磁场流变特性,分析了磁性复合流体在磁场作用下形成磁链的质量和长度。在斜轴抛光设备上利用硅油基磁性复合流体进行抛光不锈钢表面试验,并测量了不锈钢表面微观形貌,获得R a0.020μm的表面粗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油基 磁性复合流体 斜轴抛光 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油基γ-Fe_2O_3和Fe_3O_4复合磁流体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6
作者 郑航 邵慧萍 赵子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9037-19040,共4页
以FeCl3·6H2O和FeSO4·7H2O为铁源,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级Fe3O4磁颗粒,并用油酸钠对其进行表面包覆;将包覆后的Fe3O4磁颗粒在真空干燥箱中加热氧化,通过氧化时间的控制得到部分氧化的γ-Fe2O3/Fe3O4复合磁性颗粒以及完全... 以FeCl3·6H2O和FeSO4·7H2O为铁源,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级Fe3O4磁颗粒,并用油酸钠对其进行表面包覆;将包覆后的Fe3O4磁颗粒在真空干燥箱中加热氧化,通过氧化时间的控制得到部分氧化的γ-Fe2O3/Fe3O4复合磁性颗粒以及完全氧化的γ-Fe2O3磁性颗粒;以硅油为载液制备出Fe3O4磁流体A、γ-Fe2O3磁流体B、部分氧化的γ-Fe2O3/Fe3O4复合磁流体C。研究发现Fe3O4磁颗粒尺寸分布较窄,尺寸的单分散性好,平均粒径在10nm左右,整体上呈现为类球形;Fe3O4磁颗粒部分和完全氧化制得的磁颗粒的粒径和形貌并无明显变化,粒径仍为10nm左右,整体上也呈现为类球形。测试结果表明,样品A、B和C的饱和磁化强度分别达到12.45,14.25和25.08A·m2/kg,且它们在外加磁场下均呈现出良好的各向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Fe2O3/Fe3O4复合颗粒 磁流体 γ-Fe2O3颗粒 硅油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SiO_2硅油基磁性液体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柏乐 张志力 +2 位作者 许龙飞 邸楠楠 李德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103-11107,共5页
通常情况下硅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非常小,表现出优良的"耐温性",是其作为工作介质在特殊环境下的突出优点。将硅油的"耐温性"与磁性液体相结合,可以极大地扩宽磁性液体的应用领域。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和正硅酸乙酯水... 通常情况下硅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非常小,表现出优良的"耐温性",是其作为工作介质在特殊环境下的突出优点。将硅油的"耐温性"与磁性液体相结合,可以极大地扩宽磁性液体的应用领域。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和正硅酸乙酯水解法制备了Fe_3O_4@SiO_2核壳型磁性颗粒,在制备Fe_3O_4@SiO_2磁性颗粒时,主要针对反应物添加顺序、前驱体溶液pH值、包覆温度、包覆剂用量等影响因素设计实验并优化了实验工艺。然后用硅烷偶联剂A1120对其包覆,采用超声分散与高能球磨振荡相结合的分散方式将包覆后的Fe_3O_4@SiO_2磁性颗粒分散在硅油基载液中,制备了硅油基磁性液体。通过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红外光谱仪(IR)、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多种手段对纳米磁性颗粒进行了表征,并对硅油基磁性液体的流变性能、稳定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核壳型纳米磁性颗粒的粒径为15~20nm,单分散度高,具有超顺磁性;硅油基磁性液体的饱和磁化强度达2.51×10^(-2) T,具有优良的稳定性和粘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液体 制备 硅油 Fe3O4@SiO2核壳型纳米磁性颗粒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橡胶富氧膜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周剑 熊云 +1 位作者 周贤爵 刘晓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34,共4页
介绍了气体膜分离原理和常见的高分子富氧膜材料的透气分离性能,针对硅橡胶富氧膜材料近些年的改性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指出在高乙烯基含量硅橡胶中加入起到促进传递作用的金属钴络合物、氟元素以及小分子液晶等,能显著改善富氧膜的... 介绍了气体膜分离原理和常见的高分子富氧膜材料的透气分离性能,针对硅橡胶富氧膜材料近些年的改性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指出在高乙烯基含量硅橡胶中加入起到促进传递作用的金属钴络合物、氟元素以及小分子液晶等,能显著改善富氧膜的选择透过性。而利用超临界CO2对硅橡胶富氧膜进行溶胀改性以及在富氧膜材料中添加铁氧体制备所谓的富氧"磁化膜",有望成为未来富氧膜开发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富氧 Robeson上限 促进传递 超临界流体 磁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磁性磨具固相颗粒表面改性及稳定性研究
9
作者 桑媛园 孙桓五 +2 位作者 段海栋 纪刚强 侯治秀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97-901,共5页
针对液体磁性磨具的沉降稳定性差,提出了采用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水溶液以及水溶性聚合物对磨具中的固相颗粒进行表面改性,提升液体磁性磨具的沉降稳定性。对改性前后的固相颗粒的结构、形貌、电位以及磁性粒子... 针对液体磁性磨具的沉降稳定性差,提出了采用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水溶液以及水溶性聚合物对磨具中的固相颗粒进行表面改性,提升液体磁性磨具的沉降稳定性。对改性前后的固相颗粒的结构、形貌、电位以及磁性粒子的磁饱和强度的表征和分析表明:改性后的羰基铁粉颗粒外表面吸附有碳纳米管,颗粒密度由4.3g/cm^3降低到1.55g/cm^3且改性后的羰基铁粉不易氧化,电位绝对值提升到15.3mV,饱和磁强度提升了26%;改性后的碳化硅表面吸附一层有机物,电位绝对值提升到68.7mV;磨具的稳定性有了很大的改善,静置20h到40h达到稳定,沉降率低于1%。改性剂的添加会增大磨具的黏度,但对其流变性能的影响较小。经过表面改性固相颗粒,液体磁性磨具的沉降稳定性有了较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磁性磨具 沉降稳定性 羰基铁粉 碳化硅 表面改性 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