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0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电梯曳引机减振的MR-SRC减振器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任志英 刘荣阳 +3 位作者 黄伟 李成威 史林炜 徐彩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5-304,共10页
针对现有曳引机减振常采用的高分子减振垫因环境因素而引发性能大幅退化问题,以电梯曳引机减振器的工程应用需求为导向,确定减振器所需阻尼元件的刚度后,采用真空渗流技术将硅橡胶填充入金属橡胶孔隙并形成包覆,研制出一款耐环境影响的... 针对现有曳引机减振常采用的高分子减振垫因环境因素而引发性能大幅退化问题,以电梯曳引机减振器的工程应用需求为导向,确定减振器所需阻尼元件的刚度后,采用真空渗流技术将硅橡胶填充入金属橡胶孔隙并形成包覆,研制出一款耐环境影响的高性能金属橡胶/硅橡胶连续互穿相复合减振材料(metal rubber-silicone rubber continuous interwoven phase composite damping material, MR-SRC)。然后基于实际结构建立电梯曳引机的有限元数值模型。对加装MR-SRC减振器前后的电梯曳引机进行了模态分析,确定了整体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对MR-SRC减振器进行冲击响应分析,对比不同MR-SRC材料和冲击载荷对响应的影响,校核减振器的强度。接着,基于MR-SRC的近似等效,对减振器系统的冲击响应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出金属橡胶密度为1.8 g/cm^(3)的MR-SRC减振器对减振效果最佳。最后将所制备的MR-SRC减振器安装于实际电梯曳引机,按照电梯减振国标要求,测试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的加速度和速度变化,计算并校核电梯运行的相关特性参数。该文章提出的减振器为电梯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曳引机 金属橡胶-硅胶线复合材料减振器 模态分析 冲击响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油电缆终端用PIB与SR/EP的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魏亚军 张雨利 +3 位作者 邱雨 许磊 于永进 李长云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4-170,共7页
高压充油电缆终端中既有硅橡胶(SR)、三元乙丙橡胶(EP)和绝缘自粘带等固体介质,也有二甲基硅油或聚异丁烯(PIB)等液体介质,液固介质的相容性直接关系到高压充油电缆终端的绝缘性能的稳定性以及工作的可靠性。文中首先在120℃下开展了16... 高压充油电缆终端中既有硅橡胶(SR)、三元乙丙橡胶(EP)和绝缘自粘带等固体介质,也有二甲基硅油或聚异丁烯(PIB)等液体介质,液固介质的相容性直接关系到高压充油电缆终端的绝缘性能的稳定性以及工作的可靠性。文中首先在120℃下开展了168 h的PIB与SR和EP的相容性试验,接着测量了液固介质的理化性能与电气性能指标,根据不同老化时间下液固介质,以及相同老化时间下不同液固介质组合之间理化和电气性能的变化特征,并结合电介质性能指标的物理含义,综合比较后得到PIB和SR的相容性优于PIB与EP的相容性。为明确PIB与SR和EP的相容性机理,文中进一步采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构建了液固介质的分子模型及界面结构,利用分子动力学获得了不同温度下PIB-SR界面和PIB-EP界面的焓值;计算表明,在温度由363 K升高到393 K时,PIB-EP界面的焓变小于0,有溶解趋势,而PIB-SR界面的焓变值大于0,因此,PIB-SR界面较PIB-EP界面更具稳定性。文中结论可为高压充油电缆中液固介质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异丁烯 相容性试验 硅橡胶 三元乙丙橡胶 电缆终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SR嵌入的智能泡沫在气动夹爪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凡 李东亚 +3 位作者 杨文振 徐嘉文 刘禹 芦艾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5-168,共4页
如何控制工业夹爪对易损物体的夹持力是一件具有挑战的任务,通常是利用有着力传感器的电动夹爪进行反馈控制,但这种方法昂贵且额外增加了夹爪的复杂程度。基于直书写3D打印,设计了一种内嵌力敏电阻器(FSR)的智能硅橡胶泡沫,安装在气动... 如何控制工业夹爪对易损物体的夹持力是一件具有挑战的任务,通常是利用有着力传感器的电动夹爪进行反馈控制,但这种方法昂贵且额外增加了夹爪的复杂程度。基于直书写3D打印,设计了一种内嵌力敏电阻器(FSR)的智能硅橡胶泡沫,安装在气动夹爪的指尖,不仅能监测夹持状态,还能在气压超过阈值后一定范围内,保持夹持力的恒定,以保护物体。实验结果表明:智能泡沫在4~12 N的工作范围内,误差不超过1.5N。当气压在450~560kPa范围内,能维持夹持力约14.6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书写 气动夹爪 硅橡胶 应力平台区 恒力 力敏电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istance Allocation Plan of Semiconducting Silicone Rubber Applied to Insulators for Anti-icing
4
作者 WEI Xiaoxing JIA Zhidong +2 位作者 SUN Zhenting GUAN Zhicheng ZHAO Yuming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I0016-I0016,共1页
The anti——icing and de·-icing methods of insulator strings are still under laboratory studies while many technologies are applied in operation to overhead conductors.The anti—icing method using semiconducting ... The anti——icing and de·-icing methods of insulator strings are still under laboratory studies while many technologies are applied in operation to overhead conductors.The anti—icing method using semiconducting silicone rubber coating applied to the bottom side of the insulators could get good results in a climate chamber.However,the resistance of the coating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the anti—icing performance of the coated insulators.Thus the coating resistance should be determ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conducting silicone rubber ANTI-ICING selection of resistance leakage current precontamination pollution flashov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ement of surface hydrophobicity on silicone rubber modified by CF_4 radio frequency capacitively coupled plasma
5
作者 高松华 周克省 闻立时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3期365-370,共6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urface hydrophobicity, silicone rubber (SIR) samples were exposed to CF4 radio frequency (RF) capacitively coupled plasma (CCP).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urface hydrophobicity, silicone rubber (SIR) samples were exposed to CF4 radio frequency (RF) capacitively coupled plasma (CCP).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ATR-FTIR) spectrum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were used to observe the variation of the functional groups of the modified SIR. Static contact angle (SCA) was employed to estimate the change of hydrophobicity of the modified SIR. The surface energy of SIR is reduced largely from 27.37 mJ/m^2 of original SIR sample to 2.94 mJ/m^2 of SIR sample treated by CF4 CCP modification at RF power of 200 W for a treatment time of 5 rnin. According to the XPS, ATR-FTIR and surface energy analysi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hydrophobicity on the modified SIR surface is mainly ascribed to the decrease of surface energy, which is caused by the cooperation of the fluosilicic structure of Si--F or Si--F2 and the fluoric groups of C--CFn induced by the methyl replacement reaction and residual methyl groups of SIR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hydrophobicity silicone rubber radio frequency capacitively coupled plasma static contact ang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缘硅脂对硅橡胶的溶胀及其性能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仲 汤沐寰 +3 位作者 贾利川 赵莉华 贾申利 任俊文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1-1360,共10页
现场发现电缆附件交联聚乙烯-硅橡胶界面的涂敷硅脂会干化,最终引起附件故障。干化的关键原因在于硅橡胶吸收硅脂,为了阐清电缆附件硅橡胶和硅脂的相容性以及溶胀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首先从硅脂结构性能、温度、直流电场和硅橡胶扩张应... 现场发现电缆附件交联聚乙烯-硅橡胶界面的涂敷硅脂会干化,最终引起附件故障。干化的关键原因在于硅橡胶吸收硅脂,为了阐清电缆附件硅橡胶和硅脂的相容性以及溶胀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首先从硅脂结构性能、温度、直流电场和硅橡胶扩张应变多方面分析硅橡胶对硅脂的吸收特性,然后利用现代材料分析方法研究吸收硅脂进程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规律。文中定义系数P表示硅脂综合性质的特征参数,该系数由硅油分子量、极性大小和硅脂含油率共同决定,结果表明选择系数P较小的绝缘硅脂可减缓硅橡胶溶胀程度,而高温、正直流电场以及硅橡胶高扩张应变均会加剧溶胀现象,最终使得硅橡胶交联密度、活化能以及体积电阻率、介电性能、击穿强度均有一定下降,材料的表面电位和陷阱特性也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附件 绝缘硅脂 硅橡胶 溶胀效应 陷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温和硬度对电缆附件硅橡胶材料绝缘性能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帆 王景兵 +5 位作者 齐朋帅 周旭光 张连康 王家兴 魏艳慧 李国倡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10,共9页
温度是影响电缆附件绝缘性能的关键因素。文中分析了不同硬度硅橡胶材料的红外光谱和玻璃化转变特性,测试分析了高低温环境-40~+60℃下不同硬度电缆附件硅橡胶材料的介电性能、电阻特性和击穿特性;从微观层面,通过计算分析不同温度硅橡... 温度是影响电缆附件绝缘性能的关键因素。文中分析了不同硬度硅橡胶材料的红外光谱和玻璃化转变特性,测试分析了高低温环境-40~+60℃下不同硬度电缆附件硅橡胶材料的介电性能、电阻特性和击穿特性;从微观层面,通过计算分析不同温度硅橡胶的自由体积和均方位移等参数,揭示了高低温对硅橡胶材料绝缘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随着温度升高,硬度40 HA硅橡胶相对介电常数从3.66下降到3.22,下降约12%,相比而言90 HA硅橡胶下降约15%;两者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在-40~+60℃范围内均基本不变,平均值分别为1.46×10^(-3)和1.57×10^(-3)。这是由于温度的升高,硅橡胶分子均方位移增大,这种无序性运动阻碍了束缚电荷极化过程;此外,白炭黑含量增大会提高硬度90 HA硅橡胶的介电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40~+60℃,硬度40 HA硅橡胶材料体积电阻率从1.24×10^(17)Ω·cm下降到1.14×10^(15)Ω·cm;同一温度下硬度90 HA硅橡胶体积电阻率整体降低约1个量级。这主要与温度引起的载流子浓度、迁移率变化以及白炭黑的含量有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40~+60℃硬度40 HA硅橡胶击穿场强从39.29 kV/mm下降到23.98 kV/mm,下降约39%,同一温度下硬度90 HA的试样击穿强度略有降低。这是由于温度升高硅橡胶自由体积增大,导致电子自由行程变大,自由电子加速获得的能量更多;同时,白炭黑作为杂质引入会导致硅橡胶发生弱点击穿概率增加。该工作对于电缆附件异常分析和性能提升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附件 硅橡胶 高低温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简易冲击分解模型的爆轰驱动硅橡胶数值模拟及实验解读
8
作者 刘军 殷建伟 张凤国 《爆炸与冲击》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为了反映爆轰驱动下硅橡胶发生冲击分解反应的物理过程,提出了一种简易的硅橡胶冲击分解模型。基于该模型,对爆轰驱动含硅橡胶夹层钢板实验进行了模拟,并分析解读了钢板的自由面速度。结果表明,实验中硅橡胶发生了冲击分解反应,导致钢... 为了反映爆轰驱动下硅橡胶发生冲击分解反应的物理过程,提出了一种简易的硅橡胶冲击分解模型。基于该模型,对爆轰驱动含硅橡胶夹层钢板实验进行了模拟,并分析解读了钢板的自由面速度。结果表明,实验中硅橡胶发生了冲击分解反应,导致钢板的自由面速度曲线出现了首次起跳中间速度平台及首次起跳速度峰值降低的现象。受硅橡胶冲击分解影响,首次入射波压力将在临界冲击分解压力附近弛豫一段时间,再继续升高至最高压力。该压力波作用于钢板的自由面后,出现了自由面速度在中间速度平台停留一段时间,之后继续升高至速度峰值的现象。硅橡胶冲击分解后的气相物质可压缩性较高,首次加载波内较多的能量被用于压缩气体做功,导致首次波传播至自由面时能量衰减,峰值压力降低,首次起跳速度峰值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爆轰驱动 冲击分解 分解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填料对硅橡胶基耐热复合涂层的影响
9
作者 杨晓军 文卿 +1 位作者 符寒光 贺定勇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共9页
以硅橡胶为基体,添加无机填料制备的耐热涂层在耐热防腐方面有重要应用前景。采用自制改性硅橡胶作基体,添加不同配比的高岭土、二氧化硅和氧化铝,制备了复合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了硅橡胶... 以硅橡胶为基体,添加无机填料制备的耐热涂层在耐热防腐方面有重要应用前景。采用自制改性硅橡胶作基体,添加不同配比的高岭土、二氧化硅和氧化铝,制备了复合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了硅橡胶基体中无机填料的分散状况,采用热重分析仪(thermogravimetric analyzer,TGA)对复合涂层的热解温度和失重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复合体系中,无机填料与基体的相容性较好,分散均匀;与基体材料相比,无机填料的添加可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填料质量分数为20%的复合涂层,其在800℃时质量残留率比自制改性硅橡胶的基体提高了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高岭土 耐热性 微观形貌 涂层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2-烯丙基苯氧基)环三磷腈衍生物交联改性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的结构与性能
10
作者 魏乐 马旭涛 +3 位作者 申帅 王建 杨士山 马晓燕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4,共6页
为了提高液体硅橡胶的性能,设计合成了一种活性六(2-烯丙基苯氧基)环三磷腈衍生物(HAPPCP)改性剂,研究了HAPPCP对加成型液体硅橡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耐烧蚀性能及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未改性体系,3份HAPPCP改性加成型... 为了提高液体硅橡胶的性能,设计合成了一种活性六(2-烯丙基苯氧基)环三磷腈衍生物(HAPPCP)改性剂,研究了HAPPCP对加成型液体硅橡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耐烧蚀性能及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未改性体系,3份HAPPCP改性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升40.5%与204.4%,质量烧蚀率和线性烧蚀率分别降低了19.90%和55.70%,5份HAPPCP可使800℃的质量残留率提升由18.86%提升到30.15%;HAPPCP改性加成型硅橡胶的阻燃性能获得改善,使改性硅橡胶材料从易燃材料变为可燃材料,燃烧过程中总热释放速率下降、热释放速率峰值降低、释烟量下降,材料燃烧时的危险等级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烯丙基 环三磷腈 力学性能 耐烧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改性氨基硅橡胶膜的制备及其气体分离性能研究
11
作者 张莹 郭猛 +2 位作者 潘阳 任秀秀 钟璟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9-195,共7页
选取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聚{3-[(2-氨乙基)氨基]丙基}甲基(二甲基)硅氧烷(NH_(2)-PDMS)两种不同的硅橡胶材料分别与1,4-双(三乙氧基硅基)苯(BTESB)交联,制备铸膜液,采用刮涂法将铸膜液刮涂于聚丙烯腈(PAN)支撑体上制备成膜,并将其应... 选取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聚{3-[(2-氨乙基)氨基]丙基}甲基(二甲基)硅氧烷(NH_(2)-PDMS)两种不同的硅橡胶材料分别与1,4-双(三乙氧基硅基)苯(BTESB)交联,制备铸膜液,采用刮涂法将铸膜液刮涂于聚丙烯腈(PAN)支撑体上制备成膜,并将其应用于气体分离。探究硅橡胶材料种类和铸膜液质量分数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通过金属掺杂对NH_(2)-PDMS进行改性研究,探究不同金属元素对材料结构及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质量分数下,NH_(2)-PDMS膜表现出更大的CO_(2)渗透速率;随着铸膜液质量分数的降低,NH_(2)-PDMS膜的CO_(2)渗透速率逐渐升高;随着金属元素的加入,改性NH_(2)-PDMS膜的CO_(2)渗透速率均增大。当NH_(2)-PDMS铸膜液质量分数为1.0%、加入金属Co时,膜的分离性能最佳,此时CO_(2)的渗透速率达到3.71×10^(-6) mol/(m^(2)·s·Pa),CO_(2)/N_(2)选择性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改性 氨基 硅橡胶膜 气体分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连接器用G100硅橡胶绝缘件贮存可靠性建模与验证
12
作者 钱萍 施佳煜 +2 位作者 陈文华 杨帆 王友维 《工程设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4-522,共9页
针对电连接器用G100硅橡胶绝缘件在长期贮存条件下的可靠性建模问题,从微观层面分析并揭示了其绝缘电阻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温度和湿度引起了材料基体大分子基团发生氧化和水解反应;基于分子动力学和质量作用定律,分析了在温度和湿度... 针对电连接器用G100硅橡胶绝缘件在长期贮存条件下的可靠性建模问题,从微观层面分析并揭示了其绝缘电阻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温度和湿度引起了材料基体大分子基团发生氧化和水解反应;基于分子动力学和质量作用定律,分析了在温度和湿度影响下G100硅橡胶载流子浓度的变化,建立了G100硅橡胶失效物理模型;结合中心极限定理,构建了G100硅橡胶绝缘件贮存可靠性模型;利用A-D(Anderson-Darling)检验法和拟合优度检验法,结合扫描电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验证了所构建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研究结果为电连接器用G100硅橡胶在长贮条件下的绝缘可靠性评估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连接器绝缘件 G100硅橡胶 失效物理模型 可靠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硼对纳米洋葱碳/硅橡胶复合材料的介电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曾玉 唐鹿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0,共6页
为提升硅橡胶的介电与力学性能,将零维的纳米洋葱碳(OLCs)和二维的氮化硼纳米片(BN)同时添加到硅橡胶(SR)中来制备OLCs/BN/SR复合材料。通过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系统研究,发现填料能均匀地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且OLCs/BN/SR复合材料... 为提升硅橡胶的介电与力学性能,将零维的纳米洋葱碳(OLCs)和二维的氮化硼纳米片(BN)同时添加到硅橡胶(SR)中来制备OLCs/BN/SR复合材料。通过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系统研究,发现填料能均匀地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且OLCs/BN/SR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和力学性能明显增强。当1.2%的纳米洋葱碳和9%的氮化硼纳米片添加到硅橡胶时,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增加到7.31,而介电损耗则低至0.001 52。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填料之间的协同作用增强了填料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性以及复合材料中增强的界面极化效应。复合材料也显示出良好的柔韧性,即断裂伸长率为748%,而弹性模量则为227 kPa。因此,不同维度的低维填料之间的协同作用,能使得复合材料表现出的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以及低弹性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纳米洋葱碳 氮化硼纳米片 介电性能 力学性能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控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14
作者 李静 张希 +2 位作者 沈斌 李金环 段诗雨 《宇航材料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58,共8页
为解决航空领域现存在的热控系统质量重、体积大的问题,本文以室温硫化硅橡胶为基体,炭黑(CB)、碳纳米管(CNTs)和镍(Ni)为导电填料,并且添加一系列助剂,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室温硫化硅橡胶基PTC材料,并对其进行阻-温性能测试和自控温性... 为解决航空领域现存在的热控系统质量重、体积大的问题,本文以室温硫化硅橡胶为基体,炭黑(CB)、碳纳米管(CNTs)和镍(Ni)为导电填料,并且添加一系列助剂,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室温硫化硅橡胶基PTC材料,并对其进行阻-温性能测试和自控温性能测试,验证了复合材料的PTC效应及温控能力;并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交链-膨胀结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当CB/CNTs/Ni混合填充量为16 wt%时,复合材料的室温电阻率较低,为19.95Ω·cm,PTC强度较高,为4.73,并且在经过300次冷热循环后,仍表现出较好的升温能力和控温能力。TG分析可以看出CB/Ni/CNTs的加入提高了硅橡胶的耐热性能;通过SEM分析可以看出,极大长径比的CNTs具有一定抑制CB团聚的作用;通过XRD分析可以得出导电填料在硅橡胶基质中分散较为均匀的结论。基于微观结构的分析,对内部导电网络通道和结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构建了影响PTC效应的因素分析模型,为解决航空领域的热控系统减重问题提供了可行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控温复合材料 硅橡胶 正温度系数 交链-膨胀结构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橡胶涂覆层的制备及耐磨应用性能研究
15
作者 张馨 张东东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90-193,共4页
采用自制硅胶、乙烯基树脂、含氢硅油和铂金水制备硅胶涂覆层,并通过力学性能、耐磨性能等多种测试方法对其力学性能及耐磨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铂金硫化剂用量为3份,含氢硅油用量为6份的配方下,获得的硅胶涂层其拉伸强度为8.74MPa,... 采用自制硅胶、乙烯基树脂、含氢硅油和铂金水制备硅胶涂覆层,并通过力学性能、耐磨性能等多种测试方法对其力学性能及耐磨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铂金硫化剂用量为3份,含氢硅油用量为6份的配方下,获得的硅胶涂层其拉伸强度为8.74MPa,撕裂强度为33.47kN/m,断裂伸长率为859.5%,形变结果为16%,耐磨性能较好。通过探索硅橡胶皮革新的制备方法,拓展了硅橡胶耐磨性能改善的新路径及实验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耐磨性能 皮革 拉伸强度 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橡胶表面湿空气滴状冷凝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
16
作者 舒胜文 占兆璇 +3 位作者 黄雯桦 张丽娜 卞志文 林一泓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80-1992,共13页
运行在沿海或山区的硅橡胶复合绝缘子常年处于高湿度、大温差的恶劣环境中,由凝露诱发的沿面放电问题给复合绝缘子的运行可靠性带来了极大挑战。为深入研究硅橡胶表面凝露产生与发展机理,该文首先在现有滴状冷凝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出考... 运行在沿海或山区的硅橡胶复合绝缘子常年处于高湿度、大温差的恶劣环境中,由凝露诱发的沿面放电问题给复合绝缘子的运行可靠性带来了极大挑战。为深入研究硅橡胶表面凝露产生与发展机理,该文首先在现有滴状冷凝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出考虑不凝气体作用的湿空气滴状冷凝全周期数值仿真模型,并采用相邻液滴逻辑搜索算法提高该模型的运行效率;然后通过硅橡胶湿空气冷凝试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最后探讨环境温湿度、冷凝基底物化性质等因素对冷凝发展的影响规律。得到以下结论:冷凝前期液滴主要通过直接冷凝生长,后期则以聚结生长为主导,冷凝后期聚结生长对最大液滴半径的贡献占比已超过70%;冷凝生长速率与相对湿度、温差呈正相关关系,而与材料厚度、静态接触角呈现负相关关系。该研究有助于揭示湿空气滴状冷凝机理,可以为绝缘材料抗凝露性能提升和电气设备预防凝露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滴状冷凝 逻辑搜索法 液滴尺寸分布 聚结生长 冷凝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臭氧辐照及NVP接枝改善SR表面湿滑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贵大勇 梁霜 +2 位作者 赵海娟 马文杰 吴奕光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6-582,共7页
利用紫外-臭氧(UV-Ozone)活化硅橡胶(silicone rubber,SR)表面后,通过偶联法接枝N-乙烯基吡咯烷酮(N-vinylpyrrolidone,NVP),对SR表面进行亲水性改性,以提高硅橡胶表面的湿滑性能.采用傅里叶衰减全反射谱(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f... 利用紫外-臭氧(UV-Ozone)活化硅橡胶(silicone rubber,SR)表面后,通过偶联法接枝N-乙烯基吡咯烷酮(N-vinylpyrrolidone,NVP),对SR表面进行亲水性改性,以提高硅橡胶表面的湿滑性能.采用傅里叶衰减全反射谱(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flourier transformed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ATR)、扫描电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谱分析(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SEMEDS)以及表面静态水接触角等手段,对改性硅橡胶表面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当辐射时间为60min时,硅橡胶表面形成了大量Si—O键和—OH,达到了较好的辐射效果;接枝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的硅橡胶表面亲水性较好,表面接触角达到50°,在室温空气中亲水性能够保持2周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高分子材料 硅橡胶 亲水性改性 紫外臭氧处理 辐照 硅烷偶联剂 N-乙烯基吡咯烷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VSR/SiO_2电绝缘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蔡登科 喻剑辉 +2 位作者 文习山 蓝磊 陈江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62-167,共6页
该文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制成以及采用不同偶联剂处理的纳米 SiO2 在 RTV 硅橡胶中的分散情况,根据结果对 RTVSR/SiO2 纳米复合电绝缘材料进行了力学、热学、耐酸液(HCl)性能以及电气性能测试,并与纯 RTV 进行了对比。借助 FT-IR、FT-Ra... 该文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制成以及采用不同偶联剂处理的纳米 SiO2 在 RTV 硅橡胶中的分散情况,根据结果对 RTVSR/SiO2 纳米复合电绝缘材料进行了力学、热学、耐酸液(HCl)性能以及电气性能测试,并与纯 RTV 进行了对比。借助 FT-IR、FT-Raman、SEM 和 TG-DTG-DSC 等先进的测试手段,对它们的测试结论和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与研究。实验表明,采用 B 型偶联剂处理的纳米 SiO2能更好地分散于 RTV 硅橡胶中,而且所得到的复合物有了更优异的力学、热学、耐酸液性能。考虑到 RTV 硅橡胶是电气绝缘材料,因此对 RTV/SiO2 纳米复合电绝缘材料也进行了耐漏电起痕、tanδ 、ρν和憎水角等基本电气性能指标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Vsr SIO2 电绝缘纳米复合材料 绝缘材料 绝缘性能 憎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套管用液体硅橡胶闪络性能的直接氟化改善 被引量:2
19
作者 董曼玲 杨知非 +3 位作者 詹振宇 王鑫 郑含博 安振连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0-298,共9页
直流穿墙套管硅橡胶外绝缘的闪络危及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安全。为了改善其直流闪络性能,在实验室使用氟气体积分数为12.5%的氟/氮混合气,对两种可用作高压套管外绝缘的液体硅橡胶进行了表层氟化修饰。对比研究了两种硅橡胶试样在氟化前... 直流穿墙套管硅橡胶外绝缘的闪络危及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安全。为了改善其直流闪络性能,在实验室使用氟气体积分数为12.5%的氟/氮混合气,对两种可用作高压套管外绝缘的液体硅橡胶进行了表层氟化修饰。对比研究了两种硅橡胶试样在氟化前后的直流闪络性能、表层物化特征和基本电性能。使用片状试样/指形电极组合的闪络试验表明氟化显著地提升了两种硅橡胶试样的直流闪络电压,但具有不同的提升率(51.7%和31.0%)。ATR-IR和XPS分析表明,两种硅橡胶试样的二氧化硅含量不同,氟化层中不仅含有C—F键,而且含有相当量的Si—F键,氟原子通过取代甲基的氢或甲基或通过与二氧化硅反应被引入表层。表面电位衰减测量和电导率测量表明,两种硅橡胶试样有不同的体传导和不同的表面电位衰减特征,氟化引起的表面传导增加或表面电荷积累抑制是直流闪络电压增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硅橡胶 配方 直流闪络 直接氟化 表面物化特征 基本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VSR纳米复合材料憎水性和电气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海燕 文习山 +1 位作者 蓝磊 蔡登科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7-29,共3页
利用SEM电镜测试和X射线衍射测试验证了纳米SiO2和纳米LS在RTVSR中的分散性;借助FT IR红 外光谱和光学聚焦法测试研究了RTVSR/SiO2和RTVSR/LS两种纳米复合材料的憎水性及憎水迁移性;同时测试分析了两种纳米复合材料的tanδ、ρ和耐漏电... 利用SEM电镜测试和X射线衍射测试验证了纳米SiO2和纳米LS在RTVSR中的分散性;借助FT IR红 外光谱和光学聚焦法测试研究了RTVSR/SiO2和RTVSR/LS两种纳米复合材料的憎水性及憎水迁移性;同时测试分析了两种纳米复合材料的tanδ、ρ和耐漏电起痕等基本电气性能指标。试验证明RTVSR在改性后仍具有好的憎水性和憎水迁移性,且其电气性能指标仍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硫化硅橡胶 纳米复合材料 憎水性 电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