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improved joint method for onset picking of acoustic emission signals with noise 被引量:5
1
作者 ZHOU Zi-long CHENG Rui-shan +2 位作者 CHEN Lian-jun ZHOU Jing CAI X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2878-2890,共13页
The onset times of acoustic signals with spikes,heavy bodies and unclear takeoffs are difficult to be picked accurately by the automatic method at present.To deal with this problem,an improved joint method based on th... The onset times of acoustic signals with spikes,heavy bodies and unclear takeoffs are difficult to be picked accurately by the automatic method at present.To deal with this problem,an improved joint method based on the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DWT),modified energy ratio(MER)and 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pickers,has been proposed in this study.First,the DWT is used to decompose the signal into various components.Then,the joint application of MER and AIC pickers is carried out to pick the initial onset times of all selected components,where the minimum AIC position ahead of MER onset time is regarded as the initial onset time.Last,the average for initial onset times of all selected components is calculated as the final onset time of this signal.This improved joint method is tested and validated by the acoustic signals with different signal to noise ratios(SNRs)and waveform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joint method is not affected by the variations of SNR,and the onset times picked by this method are always accurate in different SNRs.Moreover,the onset times of all acoustic signals with spikes,heavy bodies and unclear takeoffs can be accurately picked by the improved joint method.Compared to some other methods including MER,AIC,DWT-MER and DWT-AIC,the improved joint method has better SNR stabilities and waveform adaptabil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 modified energy ratio(MER)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DWT) acoustic signals with noi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wo CFAR Detectors in Clutter Edge Situa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He You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Naval Aeronautical Engineering Academy Yantai 264001, P. R. China Guan Jian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R R.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1年第2期44-51,共8页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GOSGO and GOSSO CFAR detectors [1] in clutter edge situation. The authors derive the analytic expressions of the false alarm probabilities in that situation, analyze their per...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GOSGO and GOSSO CFAR detectors [1] in clutter edge situation. The authors derive the analytic expressions of the false alarm probabilities in that situation, analyze their performances against clutter edge, and compare them with the OS, CA, GO and SO detect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GOSGO possesses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GO for countering clutter, but the performance of GOSSO is very unide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arm systems clutter (information theory) Gaussian noise (electronic) signal to noise ratio White noi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SCNR下的随机延伸目标探测波形设计
3
作者 朱善林 李桥敏 朱文海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4-68,共5页
针对慢起伏距离延伸静止目标探测问题,采用最大化信号杂波噪声比(SCNR)准则,进行了信号依赖的干扰和背景噪声共同作用下的最优发射波形设计研究。在慢起伏距离延伸目标模型设定下,给出了SCNR和发射波形能量谱(ESD)之间的关系式,并推导... 针对慢起伏距离延伸静止目标探测问题,采用最大化信号杂波噪声比(SCNR)准则,进行了信号依赖的干扰和背景噪声共同作用下的最优发射波形设计研究。在慢起伏距离延伸目标模型设定下,给出了SCNR和发射波形能量谱(ESD)之间的关系式,并推导出了发射波形ESD的全局最优解;采用实测的干扰、背景和目标谱数据,合成了最优波形的ESD。在不同信号频带范围限定下,对比分析了最优波形和LFM信号所能给出的最大SCNR。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合成的最优波形所获得的最大SCNR总是高于参考LFM信号所获得的最大SCN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设计 慢起伏距离延伸目标 能量谱分布 信号杂波噪声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BiLSTM-AM的雷达波形设计
4
作者 董军 杜晓林 +2 位作者 何肖阳 李建波 田团伟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79,共8页
在实战环境中,复杂的电磁环境会导致雷达无法获得满足性能所需要的先验信息,且雷达已不再局限于单一任务和工作模式。为实现电子战中雷达的多方面性能提升,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AM)与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长短时记忆(CNN-BiLSTM)... 在实战环境中,复杂的电磁环境会导致雷达无法获得满足性能所需要的先验信息,且雷达已不再局限于单一任务和工作模式。为实现电子战中雷达的多方面性能提升,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AM)与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长短时记忆(CNN-BiLSTM)的雷达波形设计方法。首先,利用环境信息,基于互信息(MI)准则和信干噪比(SINR)准则构建数据集;然后,搭建了CNN-BiLSTM-AM神经网络模型,再利用数据集进行训练和测试对比,从而实现利用网络来生成波形的目的;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兼顾多准则性能,平均雷达综合性能较MI准则提升1.14%,较SINR准则提升2.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优化设计 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信干噪比准则 互信息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共振的水下目标微弱回波信号增强检测
5
作者 刘振 孙纯 +2 位作者 周胜增 杜选民 孙德龙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14-2024,共11页
针对低信噪比下主动声呐探测水下目标的微弱回波信号检测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共振的微弱回波信号增强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频移变尺度随机共振系统,与输入高频微弱回波信号、随机噪声相匹配,实现微弱回波信号的共振增强;进... 针对低信噪比下主动声呐探测水下目标的微弱回波信号检测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共振的微弱回波信号增强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频移变尺度随机共振系统,与输入高频微弱回波信号、随机噪声相匹配,实现微弱回波信号的共振增强;进而利用乘积谱与谱峭度构建目标回波亮点增强检测指标,有效提升微弱回波亮点的能量集中程度,抑制杂波及虚假成分干扰。仿真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下,随机共振系统输出信噪比增益可达5 dB以上,微弱目标回波亮点检测结果更加直观便捷,杂波干扰得到大幅抑制。海试数据处理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声呐 微弱信号检测 随机共振 水下目标探测 杂波抑制 非线性双稳态系统 多普勒频移 低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杂波中的雷达目标检测技术综述 被引量:66
6
作者 何友 黄勇 +1 位作者 关键 陈小龙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共9页
首先,总结了雷达对海上目标进行检测时面临的三个主要难点;然后,重点讨论了几种典型的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海上目标雷达检测技术;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雷达对海上目标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即,雷达对海上目标的检测技术逐渐从单维度... 首先,总结了雷达对海上目标进行检测时面临的三个主要难点;然后,重点讨论了几种典型的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海上目标雷达检测技术;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雷达对海上目标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即,雷达对海上目标的检测技术逐渐从单维度信息利用、单手段处理向空、时、频、波形和极化等多维度信息综合利用,多视角、多波段、多脉冲、多层面、多波形、相参和非相参等多手段处理改善信杂噪比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杂波 雷达目标检测 信杂噪比 多维度信息 多手段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先验信息的MIMO雷达发射方向图设计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旭 纠博 +1 位作者 刘宏伟 保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802-2808,共7页
旁瓣杂波抑制一直是雷达目标检测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先验信息的MIMO雷达发射方向图设计方法。该方法以距离维感兴趣区域的正交波形回波的相关矩阵为先验信息,以最大化回波中的信杂噪比为准则,建立对发射信号... 旁瓣杂波抑制一直是雷达目标检测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先验信息的MIMO雷达发射方向图设计方法。该方法以距离维感兴趣区域的正交波形回波的相关矩阵为先验信息,以最大化回波中的信杂噪比为准则,建立对发射信号相关矩阵的优化代价函数,并采用半正定规划求解;再利用共轭梯度法对恒模发射波形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在空域非均匀杂波背景下,优化后的波形可以有效地提高回波信杂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雷达 波形设计 发射方向图 杂波抑制 信杂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杂波噪声比的认知雷达扩展目标探测波形设计 被引量:5
8
作者 闫东 张朝霞 +3 位作者 赵岩 王娟芬 杨玲珍 施俊鹏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105-2108,2112,共5页
针对认知雷达在杂波环境下探测扩展目标时,回波信号的信号杂波噪声比(SCNR)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CNR认知雷达发射波形优化设计方法。首先,不同于以往的点目标模型,通过建立扩展目标探测模型,得到认知雷达回波信号杂波噪声比(SCNR... 针对认知雷达在杂波环境下探测扩展目标时,回波信号的信号杂波噪声比(SCNR)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CNR认知雷达发射波形优化设计方法。首先,不同于以往的点目标模型,通过建立扩展目标探测模型,得到认知雷达回波信号杂波噪声比(SCNR)与发射信号能量谱密度(ESD)间的关系;其次,根据最大SCNR准则推导出发射信号ESD的全局最优解;最后,为了得到有实际意义的时域信号,采用相位调制的方式,结合最小均方误差(MMSE)和迭代算法将最优ESD合成满足雷达发射要求的恒幅时域信号。仿真实验中,该方法所得时域合成信号幅度为1,在匹配滤波器输出端的SCNR为19.133 d B,仅小于理想值0.005 d B。结果表明,所得到的时域波形不仅能够满足恒幅要求,而且能使接收机输出端的SCNR接近理想值,提高了扩展目标探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雷达 波形设计 信号杂波噪声比 时域信号 最小均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杂波背景中高距离分辨率雷达运动目标的积累检测 被引量:8
9
作者 孙文峰 何松华 +2 位作者 郭桂蓉 赵宏钟 何昭青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12-15,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宽带毫米波雷达体制下基于高分辨一维距离像的强地物杂波背景中未知速度的高速运动目标检测新算法。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放宽虚警率的限制,实现满足检测概率要求的单周期径向积累检测,然后通过多周期中检测结果的... 本文提出了一种宽带毫米波雷达体制下基于高分辨一维距离像的强地物杂波背景中未知速度的高速运动目标检测新算法。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放宽虚警率的限制,实现满足检测概率要求的单周期径向积累检测,然后通过多周期中检测结果的特征相关和可移动距离单元的积累去除虚警,以满足给定的虚警概率要求。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实现低信杂比、低虚警情况下高的目标检测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 高分辨距离像 信杂比 雷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FT谱最小熵解卷积滤波抑制放电信号中的周期性窄带干扰 被引量:22
10
作者 樊高辉 刘尚合 +1 位作者 刘卫东 王雷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78-1385,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放电信号FFT谱最小熵解卷积滤波抑制周期性窄带干扰的方法。其原理为将频域上的干扰分量视作有用信号,放电信号视作噪声,利用最小熵解卷积滤波滤除放电信号成分、提取出干扰成分,再在原实测信号频谱中对干扰进行抑制,最后... 提出了一种基于放电信号FFT谱最小熵解卷积滤波抑制周期性窄带干扰的方法。其原理为将频域上的干扰分量视作有用信号,放电信号视作噪声,利用最小熵解卷积滤波滤除放电信号成分、提取出干扰成分,再在原实测信号频谱中对干扰进行抑制,最后IFFT重构出放电信号。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抑制掉窄带干扰,与传统的FFT能量比法相比,不涉及到能量窗的选择,可直接利用经典阈值准则提取出干扰成分,过程十分简便。该方法为现场测试中放电辐射信号周期性窄带干扰抑制提供了一种快捷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信号 最小熵 周期性窄带干扰 峭度 能量比 经典阈值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散射点径向积累的高分辨极化目标检测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永祯 王雪松 +2 位作者 徐振海 肖顺平 庄钊文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7-310,共4页
研究了宽带高分辨雷达杂波环境中的目标检测问题 ,提出了基于强散射点径向积累的高分辨极化目标检测方法 ,利用宽带波形固有的径向高分辨力对目标进行一维距离成像 ,结合目标的极化特性 ,估计出回波中强散射点的数量和分布 ,通过对不同... 研究了宽带高分辨雷达杂波环境中的目标检测问题 ,提出了基于强散射点径向积累的高分辨极化目标检测方法 ,利用宽带波形固有的径向高分辨力对目标进行一维距离成像 ,结合目标的极化特性 ,估计出回波中强散射点的数量和分布 ,通过对不同径向分辨单元内的强散射点进行积累 ,可有效地提高信杂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 目标检测 强散射点 径向积累 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振成像技术和图像融合理论杂乱背景压缩 被引量:18
12
作者 赵永强 潘泉 +1 位作者 陈玉春 张洪才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3-435,共3页
文章在光学偏振理论的基础上 ,根据Stokes图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特征 ,提出了一种基于Stokes图像能量特征和噪声特征的小波域图像融合规则 ,以便高效地压缩图像中的杂乱背景 ;同时给出残余杂乱背景与总杂乱背景的比率RCC的定义 ,并结合... 文章在光学偏振理论的基础上 ,根据Stokes图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特征 ,提出了一种基于Stokes图像能量特征和噪声特征的小波域图像融合规则 ,以便高效地压缩图像中的杂乱背景 ;同时给出残余杂乱背景与总杂乱背景的比率RCC的定义 ,并结合信杂比SCR的定义对背景的压缩程度进行评价 .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杂乱背景压缩方面具有优越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特征 Stokes图像 小波变换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信噪比下MPSK信号频率估计方法 被引量:9
13
作者 崔艳鹏 胡建伟 +1 位作者 杨绍全 王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0-94,共5页
针对MPSK信号载波频率估计所需信噪比高的问题,提出一种低信噪比下MPSK信号频率估计方法.首先使用现代谱估计方法建立自回归模型,完成MPSK信号载波频率的粗估计,得到含有较小残留频偏的信号;然后进行M-th非线性变换,根据最大似然准则,... 针对MPSK信号载波频率估计所需信噪比高的问题,提出一种低信噪比下MPSK信号频率估计方法.首先使用现代谱估计方法建立自回归模型,完成MPSK信号载波频率的粗估计,得到含有较小残留频偏的信号;然后进行M-th非线性变换,根据最大似然准则,估计出较高精度的残留频偏值.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在较低信噪比下可达到较高精度,算法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SK信号 频率估计 低信噪比 M-th非线性变换 最大似然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基于峰值信噪比-高阶奇异值分解的天波超视距雷达自适应海杂波抑制算法 被引量:18
14
作者 关泽文 陈建文 鲍拯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43-1750,共8页
天波超视距雷达(OTHR)舰船目标的检测性能受目标区海杂波的影响严重,准确且自适应的海杂波抑制效能对改善低可探测舰船目标的检测性能意义重大。该文针对基于高阶奇异值分解(HOSVD)的海杂波抑制算法非自适应机制的不足,通过引入峰值信噪... 天波超视距雷达(OTHR)舰船目标的检测性能受目标区海杂波的影响严重,准确且自适应的海杂波抑制效能对改善低可探测舰船目标的检测性能意义重大。该文针对基于高阶奇异值分解(HOSVD)的海杂波抑制算法非自适应机制的不足,通过引入峰值信噪比(PSNR),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PSNR-HOSVD的自适应算法。该算法仅利用第3等效模式展开矩阵的左奇异向量构造一个投影矩阵,相比于HOSVD算法,该文算法可有效降低计算复杂度,同时由于海杂波仅在第3等效模式展开矩阵的列空间中具有聚集特性,因此该文算法具有比HOSVD算法更好的海杂波抑制性能。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在电离层状态理想和非理想的情况下,该文PSNR-HOSVD自适应算法的性能均优于EVD自适应算法和HOSVD非自适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波超视距雷达 海杂波抑制 峰值信噪比 高阶奇异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噪比方法的天地波混合体制雷达一阶回波谱提取 被引量:6
15
作者 纪永刚 张杰 +3 位作者 王彩玲 楚晓亮 王祎鸣 杨龙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177-2182,共6页
天地波混合体制高频雷达(简称天地波雷达,HFHSSWR)海面一阶谱的频移和展宽特性,使得其一阶谱的提取比高频地波雷达(HFSWR)更困难。该文研究了天地波雷达一阶谱频移和展宽特性,并基于其在2维距离-多普勒谱上连续分布的特点,将信噪比方法... 天地波混合体制高频雷达(简称天地波雷达,HFHSSWR)海面一阶谱的频移和展宽特性,使得其一阶谱的提取比高频地波雷达(HFSWR)更困难。该文研究了天地波雷达一阶谱频移和展宽特性,并基于其在2维距离-多普勒谱上连续分布的特点,将信噪比方法应用于天地波雷达一阶谱提取。通过双基地角、电离层和海流等对一阶谱频移及展宽特性的定量分析,确定了信噪比方法中一阶谱中心位置、谱峰宽度、左右一阶谱间距等参数的计算方法和取值范围。并利用2维信噪比方法,解决由于天地波雷达信噪比下降引起的一阶谱边界检测不精确的问题。最后,将信噪比法分别应用于仿真和实测天地波雷达数据,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波混合体制雷达 海面一阶谱 信噪比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联合信息标准的盲信噪比估计算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顾学迈 吴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3-367,共5页
为了扩大盲信噪比SNR的估计范围,同时降低计算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样本的协方差矩阵的信号子空间方法和联合信息标准(Combined information criterion,CIC)的盲信噪比估计算法。算法中采用的CIC克服了AIC(Akaike information cr... 为了扩大盲信噪比SNR的估计范围,同时降低计算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样本的协方差矩阵的信号子空间方法和联合信息标准(Combined information criterion,CIC)的盲信噪比估计算法。算法中采用的CIC克服了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惩罚度较小和MDL(Minimum description length)惩罚度较大的缺点,并且推导出了CIC的最大似然形式。算法不需要信号调制方式、波特率和载波的先验知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用小样本对在加性白高斯噪声和Rayleigh衰落信道下常用的数字调制方式进行盲估计,在SNR从-10 dB^25 dB范围内平均估计误差小于1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噪比 联合信息标准(CIC) 调制信号 盲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适应触发门限的冲击波测试系统 被引量:7
17
作者 宋林丽 马竹新 +1 位作者 王代华 刘彬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0-125,共6页
针对存储式冲击波测试系统在使用中低触发阈值设置不可靠和多点分布测试时频繁改变触发阈值的情况,研究了一种自适应触发门限的冲击波信号测试系统。该系统在分析门限设置与触发概率关系的基础上,采用FPGA作为主控制器,可在上电初始化... 针对存储式冲击波测试系统在使用中低触发阈值设置不可靠和多点分布测试时频繁改变触发阈值的情况,研究了一种自适应触发门限的冲击波信号测试系统。该系统在分析门限设置与触发概率关系的基础上,采用FPGA作为主控制器,可在上电初始化中自动计算并设置低触发阈值,并结合触发数量积累,形成双门限,保证最大有效触发概率。另外系统采用SD Nand作为存储记录芯片,提高了现有存储式冲击波系统的采样带宽和储存效率。试验证明:该测试系统可稳定触发采集并存储爆炸场微弱冲击波信号,具有采样率高、储存容量大、触发可靠性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奈曼-皮尔逊准则 信噪比 触发门限 采集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时误差情况下的STAP方法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昕哲 谢文冲 王永良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9-448,共10页
空时自适应处理(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STAP)技术可以实现对机载雷达杂波的有效抑制,显著提高机载雷达对运动目标的检测性能。但在实际工程应用过程中,STAP技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空时误差的影响,导致其性能严重下降。本文... 空时自适应处理(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STAP)技术可以实现对机载雷达杂波的有效抑制,显著提高机载雷达对运动目标的检测性能。但在实际工程应用过程中,STAP技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空时误差的影响,导致其性能严重下降。本文首先给出了各种空时误差的数学模型,然后从目标导向矢量失配和杂波自由度增加两方面系统分析了误差影响STAP性能的内在机理,并以信杂噪比(Signal to Clutter plus Noise Ratio,SCNR)损失为指标分析了不同误差对STAP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相关分析进行了验证。本文工作量化了不同误差对STAP性能的影响程度,可为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空时误差补偿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雷达 空时自适应处理 空时误差 信杂噪比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时相星载序贯SAR图像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杰 杨威 +1 位作者 王亚敏 李春升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48-1060,共13页
该文针对低信杂噪比条件下运动目标检测难的现状,提出了高时相星载序贯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运动目标检测方法。首先,根据检测机理的不同将现有星载SAR运动目标检测方法分为3类,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次,基于凝视观测模式建模分析了高帧... 该文针对低信杂噪比条件下运动目标检测难的现状,提出了高时相星载序贯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运动目标检测方法。首先,根据检测机理的不同将现有星载SAR运动目标检测方法分为3类,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次,基于凝视观测模式建模分析了高帧频序贯SAR图像获取方式;在此基础上,将动目标检测等效为未知尺度、未知到达时间的一维瞬态微弱扰动信号检测,并理论分析了沿时间维高帧频序贯SAR图像间动目标幅度扰动的sinc函数形式,背景杂波幅度的缓变和系统噪声幅度的无规则快变状态;再次,为实现目标和杂波、噪声的可分性,基于核函数机理实现了动目标在高维空间的深度关联;最后,通过仿真和真实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检测性能。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低信杂噪比条件下所提方法检测性能优于传统的恒虚警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信杂噪比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微弱扰动 高时相 深度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预警雷达KA-STAP杂波抑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宝泉 刘春静 代泽洋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6-400,408,共6页
提出了一种机载预警雷达杂波抑制方法。该方法针对非均匀环境空时样本不足导致空时二维自适应信号处理(STAP)性能受限的问题,采用同一平台获取的相同频段、分布近似的历史数据,参与构建了空时二维自适应信号处理(STAP)的协方差矩阵,开... 提出了一种机载预警雷达杂波抑制方法。该方法针对非均匀环境空时样本不足导致空时二维自适应信号处理(STAP)性能受限的问题,采用同一平台获取的相同频段、分布近似的历史数据,参与构建了空时二维自适应信号处理(STAP)的协方差矩阵,开展杂波抑制效果评估。基于实际数据的杂波抑制结果表明,可以有效提高杂波背景下目标信杂噪比,在强杂波区的杂波抑制得益明显,在弱杂波区杂波抑制性能不恶化。最后,针对该方法的工程应用提出了系统设计考虑,为机载预警雷达反杂波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预警雷达 知识辅助空时自适应信号处理(KA-STAP) 历史数据 信杂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