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信号检测论的民航安检人员危险感知能力分析
1
作者 王燕青 乔家伟 +1 位作者 任金金 王晓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970-6976,共7页
为提高民航安检人员的安检绩效,探究不同因素下安检人员危险感知能力与安检绩效的关系。基于模糊信号检测论,以辨别力和判断标准作为衡量安检人员危险感知能力的指标,采用2(经验:新手、老手)×2(时间压力:无时间限制、有时间限制)&#... 为提高民航安检人员的安检绩效,探究不同因素下安检人员危险感知能力与安检绩效的关系。基于模糊信号检测论,以辨别力和判断标准作为衡量安检人员危险感知能力的指标,采用2(经验:新手、老手)×2(时间压力:无时间限制、有时间限制)×2(违禁品出现概率:高、低)混合实验设计,分析经验、时间压力、违禁品概率对安检人员危险感知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验和时间限制对安检绩效有显著影响,而违禁品出现的概率对安检绩效的影响不显著;经验对安检人员的模糊辨别力和模糊判断标准均有显著影响,老手组危险感知能力的总体水平大于新手组;时间限制会降低安检人员的模糊辨别力和低违禁品概率下的模糊判断标准,但会提高高违禁品概率下的模糊判断标准。重视安检技能培训、设定合理搜索时间与传送带速度可有效提高安检人员的危险感知能力,保障航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检人员 危险感知能力 模糊信号检测论 模糊辨别力 模糊判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集信息系统实现自适应O-OFDM符号分解信号检测研究
2
作者 贾科军 车佳祺 +3 位作者 刘佳欣 缐玉琴 秦翠翠 杨博然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61-1473,共13页
自适应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分解串行传输(O-OFDM-ASDST)可以有效抑制可见光通信(VLC)中发光二极管(LED)的非线性限幅失真,然而,O-OFDM-ASDST在接收端合并分解符号时会导致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叠加,从而引起误码率(BER)恶化。为此,该文... 自适应光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分解串行传输(O-OFDM-ASDST)可以有效抑制可见光通信(VLC)中发光二极管(LED)的非线性限幅失真,然而,O-OFDM-ASDST在接收端合并分解符号时会导致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叠加,从而引起误码率(BER)恶化。为此,该文基于人工智能粒计算的粗糙集理论(RST)信息系统与不可分辨关系,提出一种O-OFDM-ASDST信号检测算法。首先,将接收端时域抽样值作为论域,并将信号特征作为条件属性构建信息系统。通过决策规则对接收的分解符号进行分类,尽可能分类决策出原本等于门限值和零值的时域抽样值;然后,根据制定的决策规则导出不可分辨关系,并通过属性约简提取处于门限值之间的时域抽样值并进行重构,以达到降低重构算法复杂度的目的;最后,采用蒙特卡罗仿真方法,验证检测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与对比信号检测算法相比,该文检测算法在房间中心位置的BER性能可获得5.4 dB和1 dB的信噪比(SNR)增益;即使在房间边缘位置,也可以获得5.5 dB和0.8 dB的SNR增益。此外,检测算法的复杂度仅为对比信号检测算法的1/10。综上所述,所提检测算法能够有效抑制AWGN,提高BER性能,并显著降低算法复杂度和处理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O-OFDM符号分解 信号检测 粗糙集理论 属性约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SDT的驾驶员危险感知能力检测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唐智慧 兰婷 +1 位作者 程杰 朱翠翠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9-113,共5页
驾驶员危险感知能力对于安全驾驶至关重要,因此有效地检测驾驶员的危险感知能力以甄别出危险感知能力较差的驾驶员并对其进行相应培训,将可大大降低道路交通系统中事故的发生率。本文基于模糊信号检测理论(FSDT),设计了驾驶员危险感知... 驾驶员危险感知能力对于安全驾驶至关重要,因此有效地检测驾驶员的危险感知能力以甄别出危险感知能力较差的驾驶员并对其进行相应培训,将可大大降低道路交通系统中事故的发生率。本文基于模糊信号检测理论(FSDT),设计了驾驶员危险感知能力的检测方法和分级试验方案,通过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与模拟驾驶仿真技术,并利用模糊信号检测理论中的敏感度和信号响应标准两个指标,实现了对驾驶员危险感知能力的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基于FSDT检测驾驶员危险感知能力是可行的,且信号响应标准参数比敏感度参数更能准确地判断驾驶员的危险感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员 危险感知能力 模糊信号检测理论(Fsdt) 敏感度 信号响应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通一体信号设计及其在典型探测场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何亚萍 施龙飞 +4 位作者 王东 唐江澜 陈俊先 马佳智 刘甲磊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6-1070,共25页
集探测与通信功能为一体的探通一体(DFRC)综合电子设备平台通过共享硬件平台和发射波形,有效缓解了平台受限、资源紧张、电磁兼容等问题,因此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以探测为核心、兼顾有限通信能力的DFRC技术,在未来实战中的预警监视... 集探测与通信功能为一体的探通一体(DFRC)综合电子设备平台通过共享硬件平台和发射波形,有效缓解了平台受限、资源紧张、电磁兼容等问题,因此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以探测为核心、兼顾有限通信能力的DFRC技术,在未来实战中的预警监视、跟踪制导等典型探测场景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该文重点关注在保证基本通信性能基础之上,通过有效调节探测与通信在多域资源利用方面的冲突和矛盾,实现雷达探测性能最优化的信号设计方法。该文首先总结了DFRC系统的性能衡量准则,然后全面地介绍了典型探测场景下DFRC信号设计方法,并深入分析了各信号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解决方案。在最后对全文做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通一体系统 探通一体信号设计 简单探测场景 复杂探测场景 优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SDT的驾驶员危险感知能力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军锋 刘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共5页
驾驶员的危险感知与交通事故之间关系紧密。为了科学评价驾驶员的危险感知能力,采用情景试验的方法,利用UC-win/Road软件仿真驾驶场景,运用模糊信号检测理论(FSDT),结合模糊逻辑和传统信号检测理论(SDT)来衡量驾驶员的危险感知水平,对... 驾驶员的危险感知与交通事故之间关系紧密。为了科学评价驾驶员的危险感知能力,采用情景试验的方法,利用UC-win/Road软件仿真驾驶场景,运用模糊信号检测理论(FSDT),结合模糊逻辑和传统信号检测理论(SDT)来衡量驾驶员的危险感知水平,对敏感性指标d和倾向性指标β进行了定量评价。最后,选取5名驾驶员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并对5名驾驶员危险感知水平进行对比,从中找出危险感知能力较低者,给予其针对性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危险感知 模糊信号检测理论 驾驶员 场景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感官模态对织物湿感觉的影响
6
作者 谭轶丹 张昭华 李诗涵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88,共7页
为探究触觉、视觉、听觉的多感官模态是否比单触觉模态具有更高的湿感觉辨别能力,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和信号检测论的方法评价织物的湿感觉强度与敏感度。21名受试者分别在3种感官模态(触觉单模态、视触觉双模态和视触听三模态)下触摸... 为探究触觉、视觉、听觉的多感官模态是否比单触觉模态具有更高的湿感觉辨别能力,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和信号检测论的方法评价织物的湿感觉强度与敏感度。21名受试者分别在3种感官模态(触觉单模态、视触觉双模态和视触听三模态)下触摸湿织物,同时记录受试者的指温和湿感觉大小。结果表明:在敏感度评价中,多感官模态(视触觉双模态、视触听三模态)比单感官模态的湿敏感度更高,更易辨别织物间湿度差异;在强度评价中,感官模态对湿感觉强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织物类型与加湿量之间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在高水平加湿量下,对Coolmax■的湿强度评分明显最低。研究结果丰富了湿感觉多感官成因的理论基础并为人机交互的舒适性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感觉 感官模态 织物性能 信号检测论 动态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检测论的认知诊断评估:构建与应用
7
作者 郭磊 秦海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9-351,I0001-I0008,共21页
作答选择题可被看作从噪音中提取信号的过程,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检测论的认知诊断模型(SDT-CDM)。新模型的优势在于:(1)无需对选项进行属性层面的编码。(2)能获得传统诊断模型无法提供的题目区分度和难度参数。(3)可以直接表达每个... 作答选择题可被看作从噪音中提取信号的过程,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检测论的认知诊断模型(SDT-CDM)。新模型的优势在于:(1)无需对选项进行属性层面的编码。(2)能获得传统诊断模型无法提供的题目区分度和难度参数。(3)可以直接表达每个选项之间的合理性差异,对题目性能刻画更加细微全面。两个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EM算法可以实现对新模型的参数估计过程,便捷有效。(2)SDT-CDM具备良好性能,分类准确性和参数估计精度较高以外,还能提供选项层面的估计信息,用于题目质量诊断与修订。(3)属性数量、题目质量与样本量等因素会影响SDT-CDM的表现。(4)与称名诊断模型NRDM相比,SDT-CDM在所有实验条件下对被试的分类准确性更高。实证研究表明:SDT-CDM比NRDM具有更好的模型数据拟合结果,其分类准确性和一致性更高,尤其当属性考察次数较少时具有很强的稳定性,难度和区分度参数与IRT模型估计结果的相关性也更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检测论 认知诊断 选择题 EM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检测论的错误信息鉴别层级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曹呈旭 七十三 +3 位作者 金童林 曾小叶 安叶青 卜塔娜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09-1220,共12页
在错误信息鉴别的研究领域,系统2动机性推理理论和经典推理理论分别从不同视角探讨了影响个体错误信息鉴别的因素,但两者在认知能力的作用解释上存在分歧。在现有研究基础之上,引入情绪、信息特征和个体立场及其深层次动机等因素,进一... 在错误信息鉴别的研究领域,系统2动机性推理理论和经典推理理论分别从不同视角探讨了影响个体错误信息鉴别的因素,但两者在认知能力的作用解释上存在分歧。在现有研究基础之上,引入情绪、信息特征和个体立场及其深层次动机等因素,进一步完善基于信号检测论的错误信息鉴别层级模型,旨在深化对不同因素如何影响错误信息鉴别的理解。该模型通过区分不同因素对信息鉴别中辨别敏感性和判断标准的影响,不仅有效地调和了系统2动机性推理理论和经典推理理论在认知能力作用观点上的分歧,也为理解错误信息鉴别的复杂机制提供了更为细致和结构化的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误信息 信号检测论 影响因素 系统2动机性推理理论 经典推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信息量的地震信号检测和初至提取方法 被引量:25
9
作者 李辉 戴旭初 +3 位作者 葛洪魁 王宝善 林建民 陈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90-1197,共8页
本文将现代信息科学中的重要基础理论———信息论引入到地震信号的分析和处理中,提出了一种利用互信息量检测地震信号并进行初至提取的方法,给出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算法.计算结果表明,互信息量随滑动窗口移动的变化情况可以明确... 本文将现代信息科学中的重要基础理论———信息论引入到地震信号的分析和处理中,提出了一种利用互信息量检测地震信号并进行初至提取的方法,给出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算法.计算结果表明,互信息量随滑动窗口移动的变化情况可以明确标示出待测地震信号的存在,通过提取互信息量的突变点或峰值点,能够有效拾取地震波的初至时刻.这种方法还可以特别针对非传统的地震信号,如连续随机信号、随机脉冲序列等进行处理.在这些信号条件下,往往信噪比很低,波形随传播距离发生较大变化,传统的信号检测方法效果不佳,而这种以随机信号检测为基础的互信息量探测方法具有很好的性能,很有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信息量 信息论 地震信号检测 初至走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谐波检测的离散滤波方法 被引量:20
10
作者 何益宏 卓放 +3 位作者 周新 李红雨 刘进军 王兆安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2002年第4期13-15,50,共4页
根据三相三线电路系统对称分量法 ,以瞬时无功功率理论为基础 ,推出基波和各次谐波电流的正序及负序分量离散检测方法。用复化积分算法取代传统的低通滤波器 ,具有截止频率特性好 ,检测结果稳定 ,易于编程实现等特点。利用MATLAB动态仿... 根据三相三线电路系统对称分量法 ,以瞬时无功功率理论为基础 ,推出基波和各次谐波电流的正序及负序分量离散检测方法。用复化积分算法取代传统的低通滤波器 ,具有截止频率特性好 ,检测结果稳定 ,易于编程实现等特点。利用MATLAB动态仿真工具对不同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该方法比传统的检测方法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无功功率理论 谐波检测 离散滤波方法 电力系统 无功补偿 电力电子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相关检测和混沌理论的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73
11
作者 聂春燕 石要武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2-35,共4页
本文简述了互相关检测的原理及混沌理论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将互相关检测与混沌理论相结合检测微弱正弦周期信号的新方法。给出了原理框图、仿真模型及仿真实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 ,此方法是目前信噪比门限较低的时域信号处理方法 。
关键词 互相关检测 混沌理论 信噪比 信号检测 弱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数迟延估计的外辐射源雷达杂波相消算法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俊 水鹏朗 +1 位作者 保铮 张守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8-382,共5页
在利用外辐射源构成的收发分置连续波雷达系统中,直达波及多径杂波严重地影响了雷达对运动目标的探测性能.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对直达波及多径反射杂波的到达时间进行分数插值估计,提出了一种连续波雷达杂波相消算法.该算法利用参考接收... 在利用外辐射源构成的收发分置连续波雷达系统中,直达波及多径杂波严重地影响了雷达对运动目标的探测性能.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对直达波及多径反射杂波的到达时间进行分数插值估计,提出了一种连续波雷达杂波相消算法.该算法利用参考接收通道的输出信号作多时延的分数内插估计来进行自适应杂波对消.基于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获得平均45dB的检测增益,有效地改善了系统对运动目标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迟延估计 外辐射源 直达波 多径杂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危险理论的新型网络入侵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许春 李涛 +3 位作者 刘孙俊 赵辉 张建华 刘念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5期80-85,共6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危险理论(Immune Danger Theory,IDT)的新型网络入侵检测方法.该方法给出了抗原凋亡和坏死过程的定义,定量计算危险信号,并以此检测网络攻击.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保持传统AIS自学习、自适应、多样性等优点,而...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危险理论(Immune Danger Theory,IDT)的新型网络入侵检测方法.该方法给出了抗原凋亡和坏死过程的定义,定量计算危险信号,并以此检测网络攻击.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保持传统AIS自学习、自适应、多样性等优点,而且能降低免疫学习时间和错误肯定率,是一种网络入侵检测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危险理论 危险信号 人工免疫 入侵检测系统 错误肯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集理论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 被引量:44
14
作者 庞清乐 孙同景 +1 位作者 钟麦英 杨福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64,共5页
分析了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基于小波包的故障选线方法工作原理,证明了在故障线路暂态零序电流信号采样后能量损失较大时,该方法失效。为了克服该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粗集理论的改进故障选线方法。将提取的暂态零序电流故障特征作... 分析了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基于小波包的故障选线方法工作原理,证明了在故障线路暂态零序电流信号采样后能量损失较大时,该方法失效。为了克服该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粗集理论的改进故障选线方法。将提取的暂态零序电流故障特征作为条件属性,信号增强倍数作为决策属性,构成一个决策系统。通过对决策表的约简,得到决策系统的最小决策算法,从而实现信号增强。再利用小波包变换对增强的信号分解,实现故障选线。ATP-EMTP仿真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小电流接地选线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故障选线 粗集理论 小波包变换 信号增强 小电流接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光夜视系统新的阈值探测理论和视距探测方程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艾克聪 周立伟 +1 位作者 曾桂林 梁燕熙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2年第5期1-6,共6页
在对各种阈值探测理论和视距探测方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 ,从人眼阈值特性和微光视觉理论出发 ,建立微光夜视系统新的阈值探测理论模型 。
关键词 微光夜视系统 阈值探测理论 视距探测方程 分辨角 亮度 对比度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uffing混沌系统的频谱感知算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淼 安建平 +1 位作者 陈宁 卫景宠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9-332,372,共5页
针对极低信噪比情况,提出一种基于混沌理论的周期信号的频谱感知算法.该算法利用混沌系统中对周期小信号的敏感特性以及对噪声的免疫特性,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感知低功率谱密度信号和隐藏的授权用户的问题.仿真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频谱感知 混沌理论 DUFFING系统 微弱信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沌理论与雷达技术发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丽莉 张永顺 王冲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19,共4页
混沌动力学作为研究非线性系统的一种新方法已引起雷达界的重视,混沌信号是一种类随机性信号,具有极强的抗干扰性和极低的截获概率。研究了混沌在雷达中的应用,分析了混沌理论在雷达波形设计、信号检测与估计、目标识别、及杂波分析与... 混沌动力学作为研究非线性系统的一种新方法已引起雷达界的重视,混沌信号是一种类随机性信号,具有极强的抗干扰性和极低的截获概率。研究了混沌在雷达中的应用,分析了混沌理论在雷达波形设计、信号检测与估计、目标识别、及杂波分析与建模等领域内的发展情况,指出在雷达应用技术中引入混沌理论是雷达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并预测了混沌理论与雷达技术研究发展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理论 LYAPUNOV指数 信号检测与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谱峰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董雁适 程翼宇 钟建毅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4-257,共4页
在拓展分形维数概念的基础上 ,提出曲线的点盒维数定义 ,并以此构筑判峰算法 ,发展了一种新的谱峰检测理论及实现途径 .与现有谱峰检测技术相比 ,该算法具有判据阈值设定简单可靠、适应范围广、谱峰识别准确等显著特点 .实践表明 ,这种... 在拓展分形维数概念的基础上 ,提出曲线的点盒维数定义 ,并以此构筑判峰算法 ,发展了一种新的谱峰检测理论及实现途径 .与现有谱峰检测技术相比 ,该算法具有判据阈值设定简单可靠、适应范围广、谱峰识别准确等显著特点 .实践表明 ,这种新的谱峰检测法能满意地用于色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仪器分析 分形理论 谱峰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混合RJMCMC方法的宽带信号DOA估计方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金美娜 赵拥军 盖江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04-508,共5页
该文基于被动多传感器阵列,在可逆跳转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方法基础上引入随机游走抽样理论,提出一种混合RJMCMC方法,通过将局部采样与全空间采样相结合,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得到更好地服从目标分布的随机数,结合信号和噪声的统计特性以... 该文基于被动多传感器阵列,在可逆跳转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方法基础上引入随机游走抽样理论,提出一种混合RJMCMC方法,通过将局部采样与全空间采样相结合,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得到更好地服从目标分布的随机数,结合信号和噪声的统计特性以及贝叶斯参数估计理论可实现宽带信号源数目和波达方向联合估计。仿真结果证明,该文方法能更为快速、准确地估计出信号源个数和波达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信号处理 贝叶斯原理 混合RJMCMC抽样 信号源数目估计 波达方向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危险理论与数理统计的入侵检测模型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春枝 金伟健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6-138,共3页
分析了危险理论的基本机制,针对处理危险信号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特征串HAMMING距离的数理统计匹配算法,并以该算法来优化协同信号的产生,以及操作抗原与抗体的匹配,最后给出了基于该算法的入侵检测模型。
关键词 计算机免疫 危险理论 入侵检测 危险信号 数理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