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鼓吹新编》与清初遗民文化和文学 |
邓晓东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2
|
清初“三月十九日”诗的艺术特质 |
张毓洲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3
|
明遗民对陶渊明的接受 |
李剑锋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9
|
|
|
4
|
清初遗民寿序的新变及其意义 |
代亮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
5
|
明遗民与清初明史学 |
姜胜利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3 |
7
|
|
|
6
|
论道盛弟子对《三子会宗论》的再阐释——以方以智、钱澄之、屈大均为中心 |
宋健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
7
|
明末清初“金陵胜景图”研究 |
吕晓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
8
|
论明遗民对清政权的接受和认可——以陈恭尹交游的转变过程为例 |
王富鹏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
9
|
查慎行与明遗民社会——关于“明遗民二代”文化心态的典型解析 |
李圣华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
10
|
民国前南社的遗民情结 |
孙之梅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
11
|
清季士人群体的“明遗民”记忆及其政治文化效应 |
贾琳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
12
|
从《后甲集》看查继佐国变后的心灵轨迹 |
陈玉兰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
13
|
清初四明山寨粮饷问题及遗民心态的转变 |
徐美洁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
14
|
“求同”与“存异”:明清之际儒学社会性格的转变 |
张循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
15
|
清初周容散文简论 |
张则桐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
16
|
清初域外明朝移民的“前朝记忆”与自我认同 |
王伟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
17
|
论魏禧“真气”说的理论内涵及其文论意义 |
朱泽宝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