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hotfile切削模式治疗老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世洋 赵玉阳 +4 位作者 刘雪雁 马红利 赵爱红 胡萌菲 蒋骁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1-255,共5页
目的比较shotfile老视切削模式、双眼预留-0.50D及未预留度数患者LASIK术后的临床效果,评价shotfile切削模式治疗老视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眼科行LASIK治疗老视患者术后随访达6个月且资料完整者83例152眼,其中行TOSC... 目的比较shotfile老视切削模式、双眼预留-0.50D及未预留度数患者LASIK术后的临床效果,评价shotfile切削模式治疗老视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眼科行LASIK治疗老视患者术后随访达6个月且资料完整者83例152眼,其中行TOSCA后加入shotfile切削模式44例(77眼)作为治疗组Ⅰ、行双眼预留-0.50D患者29例(58眼)作为治疗组Ⅱ、未预留度数患者10例(17眼)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术后裸眼远近视力、等效球镜、高阶像差、立体视觉及近视力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 (1)治疗组Ⅰ、治疗组Ⅱ及对照组术后6个月远视力与术前裸眼远视力比较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Ⅰ近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屈光度:术后6个月三组等效球镜均在±0.50D以内,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高阶像差:治疗组Ⅰ球差、水平慧差较治疗组Ⅱ及对照组增幅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总高阶像差、垂直慧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4)立体视:术后6个月三组间立体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5)满意度:三组对近视力满意的百分比分别为:86.4%、58.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hotfile老视切削模式在不损失远视力的情况下,近视力优于对照组。shotfile老视切削模式能有效地增加角膜球差,补偿老视患者的一部分调节力,从而达到更好的视近视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视 shotfile切削模式 视觉质量 LASI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模式识别的切削液辨别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波 汪永超 +1 位作者 李强 吴爱强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6-79,84,共5页
为了实现同时辨别不同种类的切削液并对其质量进行分析,在数据预处理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向量夹角余弦法和神经网络的切削液辨别分析方法。首先,鉴于切削液的组分复杂,对其组分数据进行标准化及主成分降维处理;其次,利用夹角余弦法与神... 为了实现同时辨别不同种类的切削液并对其质量进行分析,在数据预处理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向量夹角余弦法和神经网络的切削液辨别分析方法。首先,鉴于切削液的组分复杂,对其组分数据进行标准化及主成分降维处理;其次,利用夹角余弦法与神经网络分析得到未知样品与标准指纹图谱之间识别相似度并对比辨别切削液种类,并采用阈值算法对两种方法测得的结果进行一致性验证;最后,结合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从而为切削液辨别分析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 模式识别 向量夹角余弦法 神经网络 阈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S模式的切削参数数据管理系统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永栓 王焱 +2 位作者 王晓丽 向颖 孟祥辉 《航空制造技术》 2009年第24期108-110,113,共4页
针对国内航空制造领域中切削参数管理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切削参数工艺数据管理系统,并对系统结构进行了分析。此外对系统的功能设计进行了说明,尤其对铣削切削参数部分进行了重点介绍。
关键词 B/S模式 切削参数 数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头铣刀铣削模式与切削性能的计算机辅助预报
4
作者 康德纯 王殿龙 Armarego E J A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4期2108-2110,共3页
讨论并建立了球头铣刀切削几何参数数学模型和铣削过程中切削力、扭矩及切削功率计算机预报数学模型。分析了球头铣刀的铣削模式和铣削中刀具—工件的干涉过程。以车削斜角切削数据库为基础,实现了平面前刀面球头铣刀铣削性能的计算机预... 讨论并建立了球头铣刀切削几何参数数学模型和铣削过程中切削力、扭矩及切削功率计算机预报数学模型。分析了球头铣刀的铣削模式和铣削中刀具—工件的干涉过程。以车削斜角切削数据库为基础,实现了平面前刀面球头铣刀铣削性能的计算机预报,并通过数值模拟和切削实验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头铣刀 铣削模式 切削性能 计算机辅助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表面高速切削模式
5
作者 刘力健 《工具技术》 2011年第4期56-58,共3页
介绍一种适用于复杂表面切削加工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模块化理念,应用CAD/CAM技术、数控高速切削技术和新型刀具,把复杂表面加工转化为一种简捷、高效的加工流程。所述模式把复杂表面描述为:最大投影面、最小凹部半径、型腔深度三个... 介绍一种适用于复杂表面切削加工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模块化理念,应用CAD/CAM技术、数控高速切削技术和新型刀具,把复杂表面加工转化为一种简捷、高效的加工流程。所述模式把复杂表面描述为:最大投影面、最小凹部半径、型腔深度三个基本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离散化设计,使其成为可以实施加工的模块。模块由坐标平面、平坦曲面、陡峭曲面和组合构造构成。对模块进一步离散为等高切削层,并自动生成切削量均化的高速切削路径及其数控切削程序。这种模式适用于大型零件模样和原型的切削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模式 高速切削 复杂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WW”模式下网络切削数据库与专家系统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忠和 于启勋 +2 位作者 庞思勤 刘宇凌 邹春生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2-15,21,共5页
论述“WWW”设计模式和切削数据库与专家系统的结构。该系统功能模块相互独立 ,便于维护 ,通过网络利用浏览器访问数据库实现对系统的操作。实现了切削数据的维护、加工过程的优化、故障诊断等专家系统的各项功能。本数据库的具体内容包... 论述“WWW”设计模式和切削数据库与专家系统的结构。该系统功能模块相互独立 ,便于维护 ,通过网络利用浏览器访问数据库实现对系统的操作。实现了切削数据的维护、加工过程的优化、故障诊断等专家系统的各项功能。本数据库的具体内容包括 :关于刀具材料、工件材料及机床的信息 ;切削用量的优化和推荐数据 ;故障诊断 ;刀具材料正确选用的专家系统 ;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系统 网络切削数据库 浏览器/服务器 “WWW”模式 C/S模式 数控加工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钻速模式的PDC钻头切削齿磨损监测新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郝亚龙 葛云华 +3 位作者 汪海阁 毕文欣 黄家根 刘浩洋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25,32,共7页
为了对PDC钻头切削齿的磨损程度进行实时定量监测,优选了适合PDC钻头的钻速方程,通过分析切削齿切削轨迹长度、切削齿磨损体积及机械钻速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相对磨损系数的迭代模型,提出了随钻PDC钻头切削齿磨损监测新方法。以玉门油田... 为了对PDC钻头切削齿的磨损程度进行实时定量监测,优选了适合PDC钻头的钻速方程,通过分析切削齿切削轨迹长度、切削齿磨损体积及机械钻速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相对磨损系数的迭代模型,提出了随钻PDC钻头切削齿磨损监测新方法。以玉门油田、青海油田及西南油气田使用PDC钻头所钻井的测录井数据为基础,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钻速模式的PDC钻头切削齿磨损监测新方法计算的相对磨损系数与起钻后实测的钻头磨损数据较为接近,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1.60%;新方法能够较准确地对PDC钻头切削齿的磨损程度进行检测,为及时调整钻井参数、复杂地质情况预警和更换钻头提供依据。所得结论可为随钻PDC钻头的磨损程度判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钻头 钻速模式 相对磨损系数 磨损体积 切削齿 磨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切削顺序下TBM刀具破岩机理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38
8
作者 谭青 徐孜军 +1 位作者 夏毅敏 张魁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40-946,共7页
为研究切削顺序对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刀具破岩机理的影响,基于二维离散单元法,利用离散元仿真软件建立无围压条件下2把TBM刀具同时、顺次切削节理不发育岩石的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1组数值试验,模拟TBM刀具在不同刀间距下分别以... 为研究切削顺序对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刀具破岩机理的影响,基于二维离散单元法,利用离散元仿真软件建立无围压条件下2把TBM刀具同时、顺次切削节理不发育岩石的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1组数值试验,模拟TBM刀具在不同刀间距下分别以这2种方式切割岩石时,岩石裂纹生成、扩展和岩石破碎块形成的全过程。最后,利用滚刀回转实验台对顺次加载方式下岩石的破碎模式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切削顺序决定了岩石的破碎模式,但并不影响最优刀间距;当刀间距大于80mm时,顺次加载方式的破岩效率不再高于同时加载方式下的破岩效率;在2种加载方式下,岩石应力场的分布基本对称;破碎块的形成与侧向裂纹的交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顺序 TBM刀具 破碎模式 裂纹扩展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刀具切削状态智能监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唐英 孙荣平 +2 位作者 陈克兴 卢秉恒 顾崇衔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23-26,共4页
在自动化加工过程中,刀具磨损、破损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传统模式识别方法进行刀具状态监测,缺乏自适应性。本文使用自适应共振神经网络(ART网络)监测切削过程中的信号模式来识别刀具切削状态,实现了监测系统的智能化... 在自动化加工过程中,刀具磨损、破损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传统模式识别方法进行刀具状态监测,缺乏自适应性。本文使用自适应共振神经网络(ART网络)监测切削过程中的信号模式来识别刀具切削状态,实现了监测系统的智能化。文章介绍了ART网络的特点和工作原理。针对小直径钻头钻削过程实施监测。实验表明,这种基于ART网络的刀具状态智能监测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 神经网络 模式识别 金属切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 IZ直接进化理论的切削技术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付英 徐燕申 王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1期190-193,共4页
为进一步开发新型切削技术,探索切削加工的未来发展趋势,必须研究和跟踪切削技术的进化历程。TR IZ(T heory of inven tive prob lem so lv ing)技术进化理论是专门研究技术系统进化预测的重要分支。本文着重对TR IZ直接进化理论进行了... 为进一步开发新型切削技术,探索切削加工的未来发展趋势,必须研究和跟踪切削技术的进化历程。TR IZ(T heory of inven tive prob lem so lv ing)技术进化理论是专门研究技术系统进化预测的重要分支。本文着重对TR IZ直接进化理论进行了评述,根据TR IZ直接进化模式,分析和总结了切削技术的进化路线。提出改进的进化潜能图,基于该进化潜能图,指出增加切削技术的可控性、充分利用系统资源和继续增加切削技术的理想度是未来切削技术可能的开发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Z 进化模式 进化潜能 切削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切削颤振类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周晓勤 于骏一 王文才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6-160,共5页
讨论了再生型、模态耦合型和滞后型3种主要切削颤振类别的特征表达参数。使用多层感知器型的前馈神经网络,研究了切削颤振类别的综合诊断方法。通过切削试验获取神经网络的训练和测试样本,使用误差逆向传播算法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 讨论了再生型、模态耦合型和滞后型3种主要切削颤振类别的特征表达参数。使用多层感知器型的前馈神经网络,研究了切削颤振类别的综合诊断方法。通过切削试验获取神经网络的训练和测试样本,使用误差逆向传播算法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训练和测试过的神经网络可对切削颤振的类别作出正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加工 颤振 诊断 模式识别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切削成形能力模型的加工特征识别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汤岑书 褚学宁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55-1663,共9页
为了实现CAD与CAPP系统的有效集成,提出了以切削成形能力模型为基础的加工特征识别方法.通过引入成形函数揭示了切削成形过程的核心要素;据此提出切削模式概念,构建了以切削模式为核心的切削成形能力模型,实现加工表面到加工方法的映射... 为了实现CAD与CAPP系统的有效集成,提出了以切削成形能力模型为基础的加工特征识别方法.通过引入成形函数揭示了切削成形过程的核心要素;据此提出切削模式概念,构建了以切削模式为核心的切削成形能力模型,实现加工表面到加工方法的映射.该模型应用于加工特征识别,为零件表面生成可行的加工方法集合;在此基础上,以提高零件的加工效率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为每一个表面筛选出合适的加工方法,并将同一次装夹下使用同一把刀具加工的表面聚集为一个加工特征,从而实现加工特征的识别.最后通过实例测试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该方法能有效地解决现有特征识别中存在的鲁棒性较差、相交特征识别困难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特征 特征识别 切削模式 成形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切削过程中破坏机制的离散元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叶勇 沈剑云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9-32,共4页
利用离散单元方法(DEM)对两种不同属性的花岗石样本模型进行了切割模拟,通过调整不同的切削参数计算并分析了岩石切削过程中的切削力、切削深度、切削比能及切削力倾角的变化规律,从细观上探讨了临界切深对岩石脆性破坏模式和塑性破坏... 利用离散单元方法(DEM)对两种不同属性的花岗石样本模型进行了切割模拟,通过调整不同的切削参数计算并分析了岩石切削过程中的切削力、切削深度、切削比能及切削力倾角的变化规律,从细观上探讨了临界切深对岩石脆性破坏模式和塑性破坏模式及其转变的影响,指出了当切削深度逐渐增大时,破坏模式依次从塑性破坏模式到过渡破坏模式最后转变为脆性破坏模式,同时切削力倾角并不随切削深度变化。将离散单元法分析的结果与实际实验进行了比较,表明该方法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单元法(DEM) 临界切深 破坏模式 切削 切削比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生产准备单元的数控车间作业模式探索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艳玲 姚东成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4-57,共4页
近年来,随着零件复杂程度的不断增加以及生产周期的不断缩短,数控加工以其强大的优势日趋普及,它已成为一个制造企业争取市场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国内数控机床加工效率普遍不高是不争的事实.找出提高数控加工效率的... 近年来,随着零件复杂程度的不断增加以及生产周期的不断缩短,数控加工以其强大的优势日趋普及,它已成为一个制造企业争取市场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国内数控机床加工效率普遍不高是不争的事实.找出提高数控加工效率的途径与措施,不仅研究工作势在必行,同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车间 开动率 企业 企业管理 刀具管理系统 数控加工 刀具(金属切削) 数控刀具 数控编程 生产准备 作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轮钻头的侧切机理及井壁模式
15
作者 王珍应 马德坤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9-24,共6页
通过分析牙轮钻头外排齿在井底的运动和对井壁岩石的刮切,认识牙轮钻头的侧向切削机理,提出井壁模式的概念和分析井壁模式的方法。井壁模式分析说明,牙轮钻头的侧向切削过程不仅与齿面结构有关,而且与岩石性质、钻井参数有关。
关键词 牙轮钻头 切削 钻井 井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切削深度对切削齿温度分布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在兴 周琴 +2 位作者 张凯 郑国敬 张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492-501,共10页
切削温度是影响切削齿寿命、磨损及切削效率的重要因素;切削温度过高会加快切削齿热磨损,降低钻头寿命以及切削效率。切削深度是重要的岩石切削参数,直接影响岩石的破坏形式,切削深度通过改变岩石的破坏形式改变切削齿的受力状态,而切... 切削温度是影响切削齿寿命、磨损及切削效率的重要因素;切削温度过高会加快切削齿热磨损,降低钻头寿命以及切削效率。切削深度是重要的岩石切削参数,直接影响岩石的破坏形式,切削深度通过改变岩石的破坏形式改变切削齿的受力状态,而切削力是切削热、切削温度升高的直接原因,因此切削深度会对切削过程中切削齿温度场的变化产生影响。为了进一步研究切削深度对切削齿温度变化的影响规律,基于岩石切削热模型,以Drucker-Prager为岩石强度准则,建立切削齿动态破岩模型,研究不同切削深度下切削齿的受力状态、前后刀面温度分布以及温升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存在一个临界深度d*,使岩石破坏模式从塑性切削转变为脆性切削,岩石塑性切削时切削力与切削深度成正比,脆性切削时切削力与切削深度成非线性关系;②切削深度的改变会影响切削齿前、后刀面温度变化:后刀面温度随切削深度的增加而线性升高,前刀面温度随切削深度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③切削深度的增加使切削力波动增大,因此导致前、后刀面温度波动随切削深度的增加而加剧。通过对岩石破碎过程中不同切削深度下的切削齿受力状态以及温度变化模拟分析,发现切削深度对切削齿温度变化具有明显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变化趋势基本吻合,研究结果可为优化切削参数和延长切削齿使用寿命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深度 破坏模式 温度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结硬质合金GT35切削去除机理研究
17
作者 陈博川 邵梦博 +2 位作者 高晓星 李麒麟 袁松梅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6-636,共11页
为研究金刚石磨粒刀具切削钢结硬质合金GT35的微观刻划过程与材料去除机理,以单颗粒金刚石刻划实验为研究手段,分析其微观切削力的影响因素及材料的微观去除过程。通过单颗粒金刚石变切深实验发现,切削力与切痕截面积之间呈线性关系,获... 为研究金刚石磨粒刀具切削钢结硬质合金GT35的微观刻划过程与材料去除机理,以单颗粒金刚石刻划实验为研究手段,分析其微观切削力的影响因素及材料的微观去除过程。通过单颗粒金刚石变切深实验发现,切削力与切痕截面积之间呈线性关系,获得的线性比例系数k的估计值可通过单颗粒金刚石等切深实验修正。随后,通过扫描电镜对GT35材料表面切痕形貌进行观测,并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其形貌进行三维建模,研究不同刻划深度下的材料去除模式。结果表明:修正后k(F_(x))为0.02629 N/μm^(2)(R_(1)=0.99046),k(F_(z))为0.04642 N/μm^(2)(R2=0.99408);调质GT35材料在多种切深下均以塑性去除为主,其中切痕底面呈现明显塑性剪切去除状态,切痕边缘位置呈现一定的脆性断裂状态。刀具在切削过程中会在刀尖处形成材料堆叠死区,引起刀具崩刃及磨损,且切痕表面形貌的形成与刀具磨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颗粒金刚石切削 GT35钢结硬质合金 切削力模型 材料去除模式 磨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断研发突破 完善服务模式
18
作者 凌冰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I0016-I0016,共1页
2016年对于锑玛工具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是丰收的一年,更是喜庆的一年。公司销售业绩实现高速增长的同时,在7月份成功挂牌新三板,成为国内非标整硬刀具行业新三板第一股;同时,公司被媒体评为“第三届中国金属切削刀具客户满意... 2016年对于锑玛工具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是丰收的一年,更是喜庆的一年。公司销售业绩实现高速增长的同时,在7月份成功挂牌新三板,成为国内非标整硬刀具行业新三板第一股;同时,公司被媒体评为“第三届中国金属切削刀具客户满意度服务品牌评选优秀服务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模式 金属切削刀具 研发 服务品牌 客户满意度 销售业绩 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几何与公差信息的加工特征识别方法 被引量:9
19
作者 汤岑书 褚学宁 +1 位作者 孙习武 苏於梁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6-262,共7页
为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系统的有效集成,提出了一种同时利用几何信息和公差信息的加工特征识别新方法。建立了加工资源、加工表面和加工方法三类信息模型。提出了切削模式的概念及以之为基础的表面加工方法生成原理... 为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系统的有效集成,提出了一种同时利用几何信息和公差信息的加工特征识别新方法。建立了加工资源、加工表面和加工方法三类信息模型。提出了切削模式的概念及以之为基础的表面加工方法生成原理和过程。建立了表面加工方法优化选择模型。采用多目标模糊优化结合蚁群算法求解该模型,为每个加工表面选择最优加工方法,并将在同次装夹中采用同一刀具类型和加工条件进行加工的表面聚为加工特征。最后,通过实例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 几何信息 公差 特征识别 切削模式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聚类优化的加工特征识别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汤岑书 褚学宁 +1 位作者 孙习武 苏於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20-1724,共5页
为了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系统的有效集成,提出了以表面加工方法生成和聚类优化为基础的加工特征识别新方法.基于加工资源、加工表面和加工方法3类信息模型,引出了切削模式概念和表面加工方法生成的原理.以刀具种类... 为了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系统的有效集成,提出了以表面加工方法生成和聚类优化为基础的加工特征识别新方法.基于加工资源、加工表面和加工方法3类信息模型,引出了切削模式概念和表面加工方法生成的原理.以刀具种类数和零件装夹次数最少为目标,建立了表面聚类优化模型,为加工表面选择最优加工方法,并把可用同类刀具、在同一装夹下连续加工的一组表面聚为一个加工特征.通过实例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特征 特征识别 切削模式 聚类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