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流比对单级UASB-A/O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短程脱氮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牡 彭永臻 +2 位作者 宋燕杰 吴莉娜 赵艳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75-1681,共7页
采用"单级UASB-A/O组合工艺"处理实际晚期高氨氮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在获得稳定的有机物与氮同步去除的前提下,重点考察了不同回流比条件下(100%~600%),UASB与A/O中的污泥分布、DO浓度,UASB中同时反硝化与产甲烷的活性,A/O中亚硝酸... 采用"单级UASB-A/O组合工艺"处理实际晚期高氨氮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在获得稳定的有机物与氮同步去除的前提下,重点考察了不同回流比条件下(100%~600%),UASB与A/O中的污泥分布、DO浓度,UASB中同时反硝化与产甲烷的活性,A/O中亚硝酸积累率的变化,组合工艺系统氮与有机物的转化与去除。结果表明,当回流比维持在适当的范围内时:各反应器的污泥分布与DO浓度处于较佳状态;产气量的分析显示UASB中反硝化菌与产甲烷菌活性维持动态平衡;在保证硝化效率的前提下,A/O中的FA通过对氨氧化菌和亚硝酸盐氧化菌的选择性抑制实现对硝化反应速率的控制从而维持较高的亚硝酸积累率。根据原液水质特性,综合能耗的考虑,将回流比控制在300%左右能够使系统性能处于较优状态,NH+4-N去除率,NO-2-N积累率,TN去除率,COD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9.3%,94.4%,85.9%和9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流比 渗滤液 产甲烷 短程反硝化 亚硝酸积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SB-BAF集成系统实现厌氧氨氧化、甲烷化和短程硝化反硝化 被引量:9
2
作者 张代钧 阎青 祖波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7-472,共6页
将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和曝气生物滤池(BAF)集成,EGSB出水进入BAF进行短程硝化,BAF出水外回流至EGSB反应器为后者提供亚硝态氮,在不需外部投加亚硝态氮的条件下,实现厌氧氨氧化、甲烷化和短程硝化反硝化的耦合,系统地处理ρ(氨氮)为50 ... 将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和曝气生物滤池(BAF)集成,EGSB出水进入BAF进行短程硝化,BAF出水外回流至EGSB反应器为后者提供亚硝态氮,在不需外部投加亚硝态氮的条件下,实现厌氧氨氧化、甲烷化和短程硝化反硝化的耦合,系统地处理ρ(氨氮)为50 mg/L和ρ(CODCr)为500 mg/L的合成废水.结果表明:当外回流比为200%时,系统CODCr,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2.4%,97.4%和80.6%;出水ρ(氨氮),ρ(亚硝态氮),ρ(硝态氮)和ρ(CODCr)分别为1.05,4.30,2.56和35.3 mg/L;CODCr,总氮和氨氮的去除负荷速率分别为1.770,0.137和0.164 kg/(m3.d).与传统的活性污泥过程相比,EGSB-BAF集成系统回收甲烷1.03 L/d,占系统CODCr去除量的37.0%;在系统总氮的去除过程中,厌氧氨氧化途径占35.9%,短程反硝化途径占47.4%,全程反硝化途径占1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SB-BAF集成系统 厌氧氨氧化 甲烷化 短程硝化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程硝化-反硝化中铁炭填料对污水中氮、磷去除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董欣杨 王智鹏 +2 位作者 古创 赵伯毅 张厚军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6-518,共3页
研究了用短程硝化-反硝化系统生物反应器去除废水中的氮、磷。在短程硝化-反硝化系统生物反应器好氧区投加铁炭填料,调节反应器内好氧区的pH(7.8~8.7)和DO(3~5mg/L),可使亚硝酸盐快速累积,其累积率可达45%以上;同时,该系统对NH_4^+-N、... 研究了用短程硝化-反硝化系统生物反应器去除废水中的氮、磷。在短程硝化-反硝化系统生物反应器好氧区投加铁炭填料,调节反应器内好氧区的pH(7.8~8.7)和DO(3~5mg/L),可使亚硝酸盐快速累积,其累积率可达45%以上;同时,该系统对NH_4^+-N、COD、TP去除率在稳定工况下分别可达92%、88%、9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硝化-反硝化 反应器 铁炭填料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负荷对单级UASB-A/O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短程脱氮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牡 彭永臻 +2 位作者 王淑莹 刘甜甜 委燕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47-1353,共7页
采用“单级UASB-A/O组合工艺”处理实际晚期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考察不同有机负荷(OLR, organic loading rate)条件下氮与有机物的转化和去除及其产生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厌氧与好氧系统的动态缓冲能力使得COD总去除率均在90... 采用“单级UASB-A/O组合工艺”处理实际晚期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考察不同有机负荷(OLR, organic loading rate)条件下氮与有机物的转化和去除及其产生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厌氧与好氧系统的动态缓冲能力使得COD总去除率均在90%以上;OLR过低与过高时,氨氮去除率分别因碱度回收不足与异养菌竞争作用而下降;总氮去除率随OLR的提升而升高,而当OLR过低时,受反硝化碳源与氨氮降解效率的双重限制,其去除率明显偏低;同时甲烷化反硝化UASB中挥发性脂肪酸(VFA, volatile fatty acid)与碱度的比值始终低于 0.3,OLR在6.15~15.58 kg/(m3·d)范围内时反硝化菌与产甲烷菌活性能维持动态平衡;在应对OLR变化方面,DO与pH曲线作为实时控制的电化学参数时各有特点,应当针对不同水质研究其变化规律并使两者结合运用;A/O亚硝积累率随着OLR的增加而呈现小幅度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负荷 垃圾渗滤液 产甲烷 短程脱氮 亚硝酸积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负荷冲击对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短程脱氮的影响
5
作者 刘牡 刘甜甜 +2 位作者 彭永臻 王淑莹 肖寒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0-615,共6页
采用基于短程硝化的UASB-A/O 组合工艺处理含盐晚期垃圾渗滤液,在不同盐度水平(10~35 g/L)研究了盐度负荷冲击对系统处理性能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组合系统在盐度为10~20 g/L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抗盐度冲击能力,当盐度升高到35 g/... 采用基于短程硝化的UASB-A/O 组合工艺处理含盐晚期垃圾渗滤液,在不同盐度水平(10~35 g/L)研究了盐度负荷冲击对系统处理性能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组合系统在盐度为10~20 g/L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抗盐度冲击能力,当盐度升高到35 g/L时,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分别下降至83.9%和68.4%,而有机物的去除率依然能够维持在90.1%.好氧污泥MLSS从4129 mg/L下降至3836 mg/L,SVI变化范围为91~119 mL/g,而同步反硝化产甲烷UASB 中的厌氧污泥具有较强的抗盐度冲击能力.与DO相比,A/O采用p H值作为模糊控制参数具有更高的抗盐度负荷冲击能力.在盐度与游离氨的双重选择性抑制作用下,A/O 出水亚硝酸积累率从94.3%提升到9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垃圾渗滤液 短程脱氮 盐度负荷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废碱液为碳源短程硝化-反硝化处理氨氮废水 被引量:3
6
作者 朱海兴 王加华 +2 位作者 徐嘉莹 林大泉 鲁军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23-525,共3页
以某炼油厂废碱液为碳源,采用短程硝化-反硝化法处理低碳高氨氮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5±1)℃、废水pH为7.7~8.3、DO小于0.5 mg/L、运转周期为6 h(曝气时间4 h、缺氧时间2 h)的条件下,反应7 d后,出水ρ(NH_3-N)约为0.2... 以某炼油厂废碱液为碳源,采用短程硝化-反硝化法处理低碳高氨氮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5±1)℃、废水pH为7.7~8.3、DO小于0.5 mg/L、运转周期为6 h(曝气时间4 h、缺氧时间2 h)的条件下,反应7 d后,出水ρ(NH_3-N)约为0.2 mg/L,TN约为1.69 mg/L、出水COD降至156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碱液 氨氮 短程硝化 反硝化 序列间歇式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氨氮低碳废水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过程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Ali Ibrah Landi 蒋明 +2 位作者 林大泉 仝明 鲁军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2-495,共4页
通过间歇曝气的运行方式,对高浓度氨氮低碳废水进行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过程的研究。在生物驯化过程中考察亚硝酸盐氮的积累,并验证短程硝化即亚硝化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短程硝化-反硝化过程满足高氨氮低碳废水的生物脱氮要求,亚硝... 通过间歇曝气的运行方式,对高浓度氨氮低碳废水进行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过程的研究。在生物驯化过程中考察亚硝酸盐氮的积累,并验证短程硝化即亚硝化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短程硝化-反硝化过程满足高氨氮低碳废水的生物脱氮要求,亚硝化率达到98.0%以上。采用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对系统中的硝化菌群进行分析,发现系统中主要存在将氨氧化成亚硝酸根的氨氧化菌(AOB)及亚硝酸盐还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硝化-反硝化 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生物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甲烷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组合工艺处理屠宰废水的效能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玉浩 彭绪亚 +1 位作者 何清明 李蕾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76-1885,共10页
采用CSTR作为产甲烷反硝化反应器和MSBR作为短程硝化反硝化反应器的串联工艺进行屠宰废水处理中试试验。通过控制溶解氧在0.7~1.2 mg·L-1,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将MSBR出水按一定比例回流至CSTR,实现产甲烷反硝化。在稳定运行的前提... 采用CSTR作为产甲烷反硝化反应器和MSBR作为短程硝化反硝化反应器的串联工艺进行屠宰废水处理中试试验。通过控制溶解氧在0.7~1.2 mg·L-1,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将MSBR出水按一定比例回流至CSTR,实现产甲烷反硝化。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考察了组合工艺对屠宰废水的处理效果,并进一步分析了各反应器对COD、TN、NH+4-N的去除贡献。结果表明:工艺对屠宰废水COD、NH+4-N、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12%、95.13%、77.14%;CSTR对系统COD去除贡献率为68.35%,MSBR对系统TN去除贡献率为72.34%;CSTR对系统TN、NH+4-N去除的贡献率分别为27.66%、-33.42%,MSBR对系统COD、NH+4-N去除的贡献率分别为31.65%、133.42%;组合工艺的适宜回流比较为75%;温度对COD、NH+4-N、TN的去除效果及去除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在最佳回流比75%的条件下,沼气中甲烷含量为66.70%;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稳定期的亚硝酸盐积累率(NAR)可达6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宰废水 产甲烷反硝化 短程硝化反硝化 组合工艺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硝化-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系统脱氮效能及N2O排放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宋晶晶 周鑫 +2 位作者 王共磊 曹曦薇 吕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4-108,共5页
为建立城市污水主流厌氧氨氧化脱氮系统并研究其温室气体N2O排放特征,采用低氧SBBR处理模拟生活污水并获得了94.1%的TN去除率。连续试验及批量试验结果表明,高效脱氮是部分硝化-短程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共同耦合作用结果。典型周期内N2... 为建立城市污水主流厌氧氨氧化脱氮系统并研究其温室气体N2O排放特征,采用低氧SBBR处理模拟生活污水并获得了94.1%的TN去除率。连续试验及批量试验结果表明,高效脱氮是部分硝化-短程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共同耦合作用结果。典型周期内N2O排放呈快速上升、波动式快速下降、缓慢消失的规律,其中第75 min N2O排放速率最高,达6.7μg/(L·min),推测是由于低氧硝化过程中羟胺氧化作用所致。高通量测序揭示了体系内同时存在着厌氧氨氧化、好氧异养、反硝化、硝化等功能菌属,与系统脱氮和N2O产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硝化-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 脱氮 SBBR 氧化亚氮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污水不同生物脱氮过程中N_2O产量及控制 被引量:26
10
作者 巩有奎 王赛 +1 位作者 彭永臻 王淑莹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86-1292,共7页
利用好氧-缺氧SBR反应器和全程曝气SBBR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分别实现了全程、短程和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过程,研究了不同脱氮过程中N2O的产生及释放情况,同时考察了不同DO条件下同步脱氮效率及N2O产生量。结果表明,全程、短程生物脱氮过... 利用好氧-缺氧SBR反应器和全程曝气SBBR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分别实现了全程、短程和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过程,研究了不同脱氮过程中N2O的产生及释放情况,同时考察了不同DO条件下同步脱氮效率及N2O产生量。结果表明,全程、短程生物脱氮过程中N2O主要产生于硝化过程,反硝化过程有利于降低系统N2O产量。全程、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过程中N2O产量分别为4.67、6.48和0.35mg.L-1。硝化过程中NO2-N的积累是导致系统N2O产生的主要原因。部分AOB在限氧条件下以NH4+-N作为电子供体,NO2-N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最终产物是N2O。不同DO条件下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中N2O的产生表明:控制SBBR系统中DO浓度达到稳定的同步脱氮效率可使系统N2O产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产量 生活污水 全程硝化反硝化 短程硝化反硝化 同步硝化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条件下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研究 被引量:32
11
作者 支霞辉 王红武 +2 位作者 丁峰 彭永臻 马鲁铭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6-29,共4页
对常温条件下生活废水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25℃),pH>8.5时,通过提高进水氨氮质量浓度可以使亚硝化率达到80%以上.还对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短程脱氮与全程脱氮相互转化的界面条件... 对常温条件下生活废水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25℃),pH>8.5时,通过提高进水氨氮质量浓度可以使亚硝化率达到80%以上.还对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短程脱氮与全程脱氮相互转化的界面条件,得出游离氨对硝酸菌产生抑制的质量浓度为0.724 mg/L,大于该值时会抑制硝酸菌的生长,而对亚硝酸菌不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硝化反硝化 常温 亚硝化率 抑制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 被引量:69
12
作者 祝贵兵 彭永臻 郭建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52-1557,共6页
为防止湖泊和其他受纳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各城市污水处理厂均应用新的运行方法和控制策略进行脱氮除磷.随着新的微生物处理技术的介入,污水处理设施的功效得到显著提高.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应用于处理高氨氮质量浓度和低C/N比污水时,在... 为防止湖泊和其他受纳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各城市污水处理厂均应用新的运行方法和控制策略进行脱氮除磷.随着新的微生物处理技术的介入,污水处理设施的功效得到显著提高.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应用于处理高氨氮质量浓度和低C/N比污水时,在经济上和技术上均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成功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的关键是将硝化反应控制并维持在亚硝酸盐阶段,不进行亚硝酸盐至硝酸盐的转化.从不同角度对成功实现、维持和应用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的方法进行探讨,主要包括控制DO质量浓度、调节污泥龄、反应温度、系统pH、底物负荷、工艺运行方式、抑制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生物脱氮 短程硝化 反硝化 SHARON工艺 短程硝化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短程脱氮工艺中亚硝酸盐积累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13
作者 支霞辉 黄霞 +2 位作者 李朋 薛涛 王晓慧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6-492,共7页
采用主要由厌氧-好氧-缺氧构成的短程脱氮工艺,进行了常温条件下处理生活污水的实验.分析了DO、游离氨(FA)等因素对亚硝酸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DO是影响短程硝化的主要因素,控制好氧1区的DO在1.5~2.5mg/L、好氧2区的DO在0.5-1.0mg/L... 采用主要由厌氧-好氧-缺氧构成的短程脱氮工艺,进行了常温条件下处理生活污水的实验.分析了DO、游离氨(FA)等因素对亚硝酸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DO是影响短程硝化的主要因素,控制好氧1区的DO在1.5~2.5mg/L、好氧2区的DO在0.5-1.0mg/L,可以实现稳定的亚硝酸盐的积累,氨氮去除率达到90%.对氨氧化菌(AOB)进行T-RFLP群落分析表明,该工艺运行中的AOB优势菌种为Nitrosomonas oligotropha culs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硝化反硝化 氨氧化菌 亚硝化率 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生物滤池脱氮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4
作者 王靖雯 徐洪斌 +1 位作者 马浩亮 董亚丽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共5页
曝气生物滤池(BAF)有着良好的脱氮效果,近年来曝气生物滤池与新型脱氮理论的结合成为研究的热点。详细阐述了传统脱氮理论与新型脱氮理论在曝气生物滤池中的应用,并介绍了其影响因素。对曝气生物滤池的脱氮前景进行了展望,对存在的问题... 曝气生物滤池(BAF)有着良好的脱氮效果,近年来曝气生物滤池与新型脱氮理论的结合成为研究的热点。详细阐述了传统脱氮理论与新型脱氮理论在曝气生物滤池中的应用,并介绍了其影响因素。对曝气生物滤池的脱氮前景进行了展望,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将新型脱氮理论运用于曝气生物滤池,对于开发低耗高效的脱氮工艺是个非常好的思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生物滤池 脱氮 同步硝化反硝化 短程硝化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R生物脱氮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2
15
作者 孙振世 柯强 陈英旭 《中国沼气》 2001年第2期16-19,共4页
开发高效经济的生物脱氮技术一直是国内外科研工作者所关注的热点。本文介绍了SBR系统的微生物相、硝化 反硝化、亚硝化 反亚硝化生物脱氮技术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SBR 生物脱氮 硝化-反硝化 亚硝化-反亚硝化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微生物系统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pH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 被引量:56
16
作者 高大文 彭永臻 王淑莹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664-1666,共3页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在温度为28±1℃的条件下,通过控制反应器内初始pH为7.8~8.7开发了一种新型短程硝化生物脱氮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经过25 d的运行,曝气结束时出水中主要以亚硝酸盐为主,硝酸盐氮在4 mg/L以下,亚硝酸盐累积率达...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在温度为28±1℃的条件下,通过控制反应器内初始pH为7.8~8.7开发了一种新型短程硝化生物脱氮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经过25 d的运行,曝气结束时出水中主要以亚硝酸盐为主,硝酸盐氮在4 mg/L以下,亚硝酸盐累积率达90%以上;在整个硝化期间游离氨(FA)质量浓度都在0.52~4.72 mg/L,均在抑制硝酸菌活性的阈值范围内.因此,控制pH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的机理是利用反应体系内的高pH和高游离氨浓度对硝酸菌产生抑制,从而在硝化过程中产生亚硝酸盐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氮 SBR 短程硝化反硝化 游离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程硝化—铁炭微电解工艺处理焦化废水 被引量:18
17
作者 苏莹 单明军 +2 位作者 沈雪 曹天宇 李洋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7-50,共4页
以废刚玉石墨粉末和废铁屑作为电极,分别采用铁炭微电解工艺和短程硝化—铁炭微电解工艺对焦化废水进行脱氮处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短程硝化—铁炭微电解工艺对焦化废水脱氮效果好于只采用铁炭微电解工艺。铁炭微电解的最佳反应条件:... 以废刚玉石墨粉末和废铁屑作为电极,分别采用铁炭微电解工艺和短程硝化—铁炭微电解工艺对焦化废水进行脱氮处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短程硝化—铁炭微电解工艺对焦化废水脱氮效果好于只采用铁炭微电解工艺。铁炭微电解的最佳反应条件:废水初始pH为3.0,反应时间为70min,铁炭质量比[m(Fe)∶m(C)]为1.0∶1.3,混凝pH为9.0。在此最佳反应条件下,铁炭微电解工艺TN去除率为8.0%,短程硝化—铁炭微电解工艺NO2--N的去除率为57.0%,TN的去除率为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硝化 微电解 焦化废水 脱氮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氮低碳废水生物脱氮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8
作者 操卫平 冯玉军 +1 位作者 李正山 李自树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6-270,共5页
针对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在处理高氨氮、低碳源废水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短程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两种生物脱氮新技术,初步探讨了影响亚硝酸盐积累和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因素。介绍了半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原理和特征,为高氨氮、低碳源... 针对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在处理高氨氮、低碳源废水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短程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两种生物脱氮新技术,初步探讨了影响亚硝酸盐积累和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因素。介绍了半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原理和特征,为高氨氮、低碳源废水生物脱氮工艺的设计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氮 硝化 短程硝化 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加抑制剂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 被引量:14
19
作者 宋学起 彭永臻 +1 位作者 王淑莹 王亚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40,47,共4页
外加化学物质对参与硝化反应的两类细菌的抑制作用是不同的,利用这一现象,可实现不经过硝酸盐产物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反应。外加抑制剂会带来新的污染物质,对抑制剂的选择及用量是本研究的重点。当生化处理系统处于完全的短程硝化反硝化... 外加化学物质对参与硝化反应的两类细菌的抑制作用是不同的,利用这一现象,可实现不经过硝酸盐产物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反应。外加抑制剂会带来新的污染物质,对抑制剂的选择及用量是本研究的重点。当生化处理系统处于完全的短程硝化反硝化过程时,研究了维持此过程所需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硝化反硝化 抑制剂 生化处理系统 反硝化反应 反硝化过程 抑制作用 化学物质 污染物质 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物质对硝化细菌的选择性抑制 被引量:9
20
作者 宋学起 彭永臻 +1 位作者 王淑莹 杨庆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3-297,共5页
针对硝化反应中2类细菌对环境的敏感程度不同,可由此使硝化反应第2步受到抑制,产生亚硝酸盐的积聚,即短程硝化反应;将引起亚硝酸盐积聚的原因分为2种,相应地将化学物质对生物硝化反应的抑制作用分为2类,将这些可产生选择性抑制作用的化... 针对硝化反应中2类细菌对环境的敏感程度不同,可由此使硝化反应第2步受到抑制,产生亚硝酸盐的积聚,即短程硝化反应;将引起亚硝酸盐积聚的原因分为2种,相应地将化学物质对生物硝化反应的抑制作用分为2类,将这些可产生选择性抑制作用的化学物质进一步分为无机氮化合物、毒性物质和杀菌类物质.综合分析已有的研究结果,着重讨论了消毒剂作为选择性抑制剂的可行性.从安全性、投加剂量及投加频次等角度分析,认为消毒剂作为选择性抑制剂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 短程硝化反硝化反应 化学物质 消毒剂 选择性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