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东南矿集区典型矽卡岩-斑岩矿床蚀变矿物短波红外(SWIR)光谱研究与勘查应用 被引量:50
1
作者 陈华勇 张世涛 +4 位作者 初高彬 张宇 程佳敏 田京 韩金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629-3643,共15页
鄂东南矿集区是我国著名的矽卡岩-斑岩型铜铁金矿床产区,研究程度较高,近年来矿产勘查进入了深部找矿的新阶段,需要较新的勘查方法与思路。本文介绍了利用短红外光谱(SWIR)技术,对鄂东南典型的铜绿山矽卡岩型Fe-Cu-Au矿床、鸡冠嘴矽卡岩... 鄂东南矿集区是我国著名的矽卡岩-斑岩型铜铁金矿床产区,研究程度较高,近年来矿产勘查进入了深部找矿的新阶段,需要较新的勘查方法与思路。本文介绍了利用短红外光谱(SWIR)技术,对鄂东南典型的铜绿山矽卡岩型Fe-Cu-Au矿床、鸡冠嘴矽卡岩型Cu-Au矿床、铜山口矽卡岩-斑岩型Cu-Mo-W矿床进行的蚀变矿物综合研究最新成果。在确定蚀变矿物组合类型、形成期次、蚀变分带的基础上,揭示了主要蚀变矿物SWIR特征值的指示规律,并进一步提取各个矿床的蚀变矿物SWIR勘查标志,如铜绿山矿床富Fe绿泥石(Pos2250>2253nm)、高结晶度高岭石族(Pos2170>2170nm,Dep2170>0.18)、白云母族-蒙脱石异常Pos2200值(>2212nm或<2202nm)、高岭石、迪开石及皂石的大量出现,可以作为铜绿山铜铁金矿床有效的蚀变矿物勘查标志;鸡冠嘴矿床白云母族-蒙脱石Pos2200特征值的高值(>2209nm)区域对矿体位置具有较好的指示性;铜山口矿床绿泥石的高Fe-OH吸收峰位值(Pos2250>2249nm)和高Mg-OH吸收峰位值(Pos2335>2333nm)的高频出现,可以作为铜山口铜钼钨矿床的有效勘查标志。这些研究成果表明蚀变矿物可以为鄂东南矿集区提供有效的勘查标志体系,同时,这些最新的勘查标志也在铜绿山铜铁金矿床得到了初步的应用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变矿物 swir 蚀变分带 矽卡岩-斑岩型矿床 勘查标志 鄂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GaAs短波红外探测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2
作者 张卫锋 张若岚 +2 位作者 赵鲁生 胡锐 史衍丽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61-365,共5页
InxGa1-xAs材料属于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合金材料,随In组分含量的不同,其光谱响应的截止波长可在0.87~3.5μm范围内变化,并具有高量子效率,加之成熟的MBE和MOVCD材料生长方式,很容易获得大面积高质量的外延材料,InGaAs材料因此成为一... InxGa1-xAs材料属于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合金材料,随In组分含量的不同,其光谱响应的截止波长可在0.87~3.5μm范围内变化,并具有高量子效率,加之成熟的MBE和MOVCD材料生长方式,很容易获得大面积高质量的外延材料,InGaAs材料因此成为一种重要的短波红外探测材料。InGaAs探测器可以在室温或近室温下工作,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探测率,是小型化、低成本和高可靠性的短波红外探测系统的最佳选择,因此InGaAs短波红外探测器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同时对国内外InGaAs焦平面探测器发展状况和趋势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GAAS 短波红外 焦平面阵列 红外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上金矿床蚀变带短波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赵利青 邓军 +1 位作者 原海涛 李晓英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63,共6页
绢云母是胶东西北部金矿的主要蚀变矿物。短波红外光谱测量可以提供云母类AlOH波长、结晶度、云母(蚀变)强度、云母层间水强度等参数,这些参数可以用来研究蚀变特征、预测金矿化。为确定招平断裂带内已知金矿化的蚀变矿物特征,为在区域... 绢云母是胶东西北部金矿的主要蚀变矿物。短波红外光谱测量可以提供云母类AlOH波长、结晶度、云母(蚀变)强度、云母层间水强度等参数,这些参数可以用来研究蚀变特征、预测金矿化。为确定招平断裂带内已知金矿化的蚀变矿物特征,为在区域上寻找类似特征地段提供类比依据,在台上特大型金矿上下盘围岩1km之内采集岩石样品,利用便携式红外矿物分析仪(PIMA)进行短波红外光谱测量。结果表明上盘含更多的白云母、具有更高的云母水强度,多硅白云母发育在下盘。高结晶度的云母和更多的多硅白云母是金矿化的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红外光谱测量(swir) PIMA测量 多硅白云母 台上金矿床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可见光-近红外与短波红外特征的新型植被指数估算冬小麦LAI 被引量:6
4
作者 李鑫川 鲍艳松 +3 位作者 徐新刚 金秀良 张竞成 宋晓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398-2402,共5页
考虑到短波红外特征与叶面积指数(LAI)有很好的关联,将短波红外特征的典型水分指数与基于可见光-近红外特征的植被指数相融合,尝试构建新的植被指数估算作物LAI。通过PROSAIL辐射传输模型分析新植被指数对LAI饱和响应的特征;利用2009年... 考虑到短波红外特征与叶面积指数(LAI)有很好的关联,将短波红外特征的典型水分指数与基于可见光-近红外特征的植被指数相融合,尝试构建新的植被指数估算作物LAI。通过PROSAIL辐射传输模型分析新植被指数对LAI饱和响应的特征;利用2009年和2008年北京地区冬小麦实测光谱数据进行LAI估算建模与验证。结果表明:所选择的10个典型可见光-近红外植被指数分别与5个水分植被指数相结合构建的新指数,都能够有效提高与LAI的相关性,特别是在融合了含有短波红外特征的sLAIDI*指数后,新指数显著提高了对LAI响应的饱和点,而对植被水分变化不敏感,LAI估算精度得到改善。研究表明:将短波红外特征引入到可见光-近红外植被指数中,构建的新植被指数对冬小麦LAI估算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 高光谱遥感 植被指数 短波红外 sLAI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红外光谱土壤反射率的测量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玉香 黄意玢 张广顺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5-100,共6页
利用DG-2短波红外光谱辐射计,得到了短波红外彼段不同含水量下的土壤反射率;分析了土壤短波红外区的光憎特性,表明1.6μm附近有较好的光谱响应,以及该波段反射率与含水量有较好的负相关性的特点,所得结论为气象卫星短波红... 利用DG-2短波红外光谱辐射计,得到了短波红外彼段不同含水量下的土壤反射率;分析了土壤短波红外区的光憎特性,表明1.6μm附近有较好的光谱响应,以及该波段反射率与含水量有较好的负相关性的特点,所得结论为气象卫星短波红外区域的通道选择提供了可行性的依据,该实验为卫星遥感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判读积累了部分实测资料。,1992年又利用中科院安徽光机所研制的DG-2短波红外光谱辐射计对不同含水量的壤土、黄土和沙土分别进行了测量,取得了一些反射率数据。2实验装置和结果分析2.1实验装置和规范DG-2短波红外光谱辐射计由光学头部、电子控制箱和便携式计算机三部分组成。光学头部由三角架支撑,高1m左右,倾角为90°,即垂直于地面,并且可以水平移动。仪器的波段范围为1.3~2.5μm,分辨率为10nm,控制箱内装有提供仪器操作的直流电源,以及放大、通讯电路等。便携机内装有驱动仪器操作和计算软件以实现数据的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红外 反射率 土壤含水量 土壤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波红外波段的Ⅱ类水体MODIS影像大气校正算法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峰 周艺 +2 位作者 阎福礼 杨硕 杜聪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6-349,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短波红外(SWIR,short wave infrared)波段离水反射率为0的Ⅱ类水体大气校正算法.采用MODIS的1.240μm和1.640μm两个SWIR波段的反射率计算出了可见光及近红外(NIR,near infrared)波段气溶胶散射反射率,进而反演得到了这... 提出了一种基于短波红外(SWIR,short wave infrared)波段离水反射率为0的Ⅱ类水体大气校正算法.采用MODIS的1.240μm和1.640μm两个SWIR波段的反射率计算出了可见光及近红外(NIR,near infrared)波段气溶胶散射反射率,进而反演得到了这些波段的离水反射率.应用该算法对中国东部近海及湖泊的Ⅱ类水体进行了大气校正,并与实测数据和常用的大气校正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去除大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大气校正 Ⅱ类水体 短波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光谱ASTER数据对ETM遥感异常的定性判别研究-以东昆仑五龙沟为例 被引量:43
7
作者 张玉君 姚佛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63-970,共8页
文中讨论了新的找矿参数——蚀变遥感异常的地质基础和光谱前提,在矿床地质学和蚀变矿物光谱参数特征的基础上,编制了一张用于遥感异常提取及对其地质解释的表格。ETM遥感异常提取技术已在全国推广,ASTER数据可以在三个方面对已推广的ET... 文中讨论了新的找矿参数——蚀变遥感异常的地质基础和光谱前提,在矿床地质学和蚀变矿物光谱参数特征的基础上,编制了一张用于遥感异常提取及对其地质解释的表格。ETM遥感异常提取技术已在全国推广,ASTER数据可以在三个方面对已推广的ETM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1.利用短波红外增设的波段,对某些矿致异常区分其矿化(矿床)类型;2.利用增设的热红外波段区分某些岩性;3.可有助于解决ETM因第7波段太宽而产生的许多疑难问题。本文以东昆仑五龙沟为例讨论了ASTER对于解决ETM遥感异常性质判别困难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专题制图 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测量仪 主分量分析 光谱角填图 羟基异常 可见和近红外 短波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谱遥感技术预测矿产资源的潜能——以蒙古国欧玉陶勒盖铜金矿床为例 被引量:59
8
作者 张玉君 杨建民 姚佛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70,共8页
建议把蚀变遥感异常作为一个新的找矿参数,文中讨论了蚀变遥感异常的地质基础和光谱前提。在矿床地质学和蚀变矿物光谱参数特征的基础上,编制了一张用于蚀变遥感异常提取及对其地质解释的表格。设计了从ETM+和ASTER数据中提取羟基蚀变... 建议把蚀变遥感异常作为一个新的找矿参数,文中讨论了蚀变遥感异常的地质基础和光谱前提。在矿床地质学和蚀变矿物光谱参数特征的基础上,编制了一张用于蚀变遥感异常提取及对其地质解释的表格。设计了从ETM+和ASTER数据中提取羟基蚀变矿物组合信息的独特流程方案。这个方案称之为"去干扰异常主分量门限化技术",文中示以简化的流程图。ETM+数据用来研究位于欧玉陶勒盖铜金矿床东北部的汉保各德中酸性火成杂岩体岩性特征,ASTER近红外和短波红外数据用来提取欧玉陶勒盖斑岩铜金矿矿床及其近区的羟基异常,通过选择性主分量分析判断欧玉陶勒盖铜金矿矿床的矿床类型为斑岩型。已知矿区各矿体的羟基异常都十分清晰,此外在矿床西部还发现了三个新的有希望的羟基异常。此工作进一步展示出多光谱遥感技术对于金属矿床的预测具有极好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M+(增强型专题制图) ASTER(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测量仪) 主分量分析(PCA) 光谱角填图(SAM) 羟基异常(OHA) 可见和近红外(VNIR) 短波红外(sw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MODIS数据预估森林可燃物湿度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赵俊卉 郭广猛 +3 位作者 张慧东 刘海龙 周梅 亢新刚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8-150,共3页
可燃物湿度(FMC)是决定森林火险和火行为的一个重要因子.为了快速有效地获得FMC,该文使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的短波红外(SWIR)和近红外(NIR)波段反射率、NIR和红光波段反射率估算了内蒙古乌素图林区的FMC,并用2004和2005年的实... 可燃物湿度(FMC)是决定森林火险和火行为的一个重要因子.为了快速有效地获得FMC,该文使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的短波红外(SWIR)和近红外(NIR)波段反射率、NIR和红光波段反射率估算了内蒙古乌素图林区的FMC,并用2004和2005年的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使用SWIR和NIR波段反射率能够更好地估算森林植被的FMC,其R2可以达到0.36.虽然该R2值比草地和灌木林地的要低,但是仍然能够提供有效的森林湿度的空间分布,在预测大面积的森林火灾行为时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燃物湿度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短波红外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东北地区矽卡岩典型矿物形成与演化的光谱证据:以朱溪钨多金属矿为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郭娜 王先广 +5 位作者 胡正华 刘新星 龙沱江 袁珊 连敦梅 魏德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19-1236,共18页
朱溪是近年来在江西塔前-赋春成矿带发现的一个世界级超大型钨铜矿床。本文采用短波红外+热红外光谱技术对矿区13个钻孔进行了光谱测量,结合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朱溪矿床矽卡岩中典型蚀变矿物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厘定了矽卡岩形... 朱溪是近年来在江西塔前-赋春成矿带发现的一个世界级超大型钨铜矿床。本文采用短波红外+热红外光谱技术对矿区13个钻孔进行了光谱测量,结合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朱溪矿床矽卡岩中典型蚀变矿物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厘定了矽卡岩形成不同阶段矿物组合的光谱特征,构建了朱溪矿床的短波红外+热红外光谱勘查模型。研究发现:(1)区内不同矿物组合形成了明显的蚀变分带,由内向外依次为绢云母(富Si)+长石(岩体顶层蚀变,多期流体叠加综合作用)→外矽卡岩:钙铝榴石+透辉石+(绢云母)→透辉石+蛇纹石+绿泥(帘)石+滑石→绢云母(富Al)+绿泥(帘)石(基底不整合面蚀变);(2)Al-OH波长的移动可指示成矿流体压力、温度及pH值的变化;(3)研究区透辉石的形成、演化与矿体之间关系密切,虽然富矿体赋存于矽卡岩形成早期的透辉石-石榴子石蚀变带,但大量矿体则赋存于矽卡岩退蚀变阶段的蛇纹石-绿泥石蚀变带;(4)矿体的形成与流体的混合作用关系极大,伊利石光谱吸收特征能够指示外部冷水(大气降水或地下水)的灌入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溪 矽卡岩 短波红外 热红外 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段红外点目标的夜视成像差异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小红 蔺素珍 王栋娟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9-295,共7页
通过分析在夜视条件下短波红外、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点目标辐射成像机理,明确了多波段红外成像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短波红外、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图像点目标的形成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与仿真实验,揭示了多波段红外点目标夜视成像特性差... 通过分析在夜视条件下短波红外、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点目标辐射成像机理,明确了多波段红外成像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短波红外、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图像点目标的形成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与仿真实验,揭示了多波段红外点目标夜视成像特性差异的形成机理,比较了多波段红外点目标成像的差异,并且通过实验图像的差异特征验证了这些成像特性差异的存在性,最后得出了多波段红外点目标图像的灰度值存在差异,大气传输影响存在差异以及夜光辐射影响存在差异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红外 中波红外 长波红外 红外点目标 夜视成像 成像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红外光谱技术在矿床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田丰 冷成彪 +3 位作者 张兴春 田振东 张伟 郭剑衡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34-642,共9页
短波红外光谱(SWIR)技术是近年来从国外引入的一种新型矿床勘查研究手段,该技术具有快速、高效、低成本和高灵敏度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矿床勘查研究中。本文对SWIR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和常用仪器软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重点... 短波红外光谱(SWIR)技术是近年来从国外引入的一种新型矿床勘查研究手段,该技术具有快速、高效、低成本和高灵敏度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矿床勘查研究中。本文对SWIR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和常用仪器软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重点介绍了其在矿床勘查中的两个主要应用方向:蚀变矿物填图和成矿地质环境反演。前者为该技术手段的核心功能,通过SWIR波段对特定矿物进行识别,确定蚀变矿物的分布情况,快速划分蚀变分带,以便缩小找矿范围,从而提升找矿效率和准确率;后者是利用目标蚀变矿物反射光谱特征参数(如波长吸收位置、结晶度等)的规律性变化,反演成矿的地质环境,确定热液中心,提供找矿指标。最后,初步提出了短波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围岩蚀变 短波红外光谱 热液矿床 矿床勘查 找矿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红外光谱技术在新疆阿舍勒铜锌矿床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游富华 蒋姣姣 +1 位作者 张锦章 赖晓丹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10-1022,共13页
新疆阿舍勒铜锌矿床是典型的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近年来矿产勘查向深部和外围扩展,由于矿体的厚度较小、埋深大,传统的物化探方法勘查效果不佳,急需寻找快速有效的勘查技术方法。本文在阿舍勒铜锌矿床开展了系统的短波红外光谱(SWIR... 新疆阿舍勒铜锌矿床是典型的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近年来矿产勘查向深部和外围扩展,由于矿体的厚度较小、埋深大,传统的物化探方法勘查效果不佳,急需寻找快速有效的勘查技术方法。本文在阿舍勒铜锌矿床开展了系统的短波红外光谱(SWIR)勘查研究,结果显示,与矿(化)体关系密切的白云母具有的Al—OH吸收峰位小于2 205 nm,总体具有富Al的特征;与矿(化)体关系密切的绿泥石具有的Fe—OH吸收峰值集中在2 250 nm,具有富Mg特征;白云母结晶度在矿区由南到北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表明热液(矿化中心)主要来自于矿区北部。研究表明,短波红外光谱技术能快速有效地识别出蚀变矿物类型,确定蚀变矿物组合,指示蚀变分带规律;白云母和绿泥石吸收峰波长和白云母结晶度的变化规律,可以作为阿舍勒铜锌矿床找矿的新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红外光谱 块状硫化物矿床 阿舍勒铜锌矿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照度短波红外图像增强算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瑞 汤心溢 李争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8-824,共7页
为了拓展非制冷短波红外探测器在弱光夜视观测方面的应用,开展了针对短波红外低照度成像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增强方法抑制图像噪声增强图像细节进而改善图像质量。使用3D降噪(3DNR(3D Noise reduction))算法,将多尺度高斯差分法... 为了拓展非制冷短波红外探测器在弱光夜视观测方面的应用,开展了针对短波红外低照度成像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增强方法抑制图像噪声增强图像细节进而改善图像质量。使用3D降噪(3DNR(3D Noise reduction))算法,将多尺度高斯差分法结合边缘保持滤波器最大限度地分离图像高频信息与隐藏噪声,再针对图像进行自适应灰度映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显著地抑制了在低照度下图像的时域噪声,丰富了短波红外图像的细节,改善了短波红外的夜视显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照度 短波红外 视网膜模型 图像增强 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玉龙斑岩铜矿床绢云母族蚀变矿物短波红外光谱特征及对勘查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9
15
作者 田成华 杨立强 +3 位作者 和文言 张少颖 刘申态 吴才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0-49,共10页
玉龙斑岩铜矿晚期绢云母化、黏土化蚀变强烈叠加在早期的钾硅酸盐化带内,模糊了蚀变分带特征及其与铜矿化之间的相关性。利用短波红外光谱(SWIR)可快速识别斑岩铜矿床内含羟基蚀变矿物,根据该类矿物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矿化的对应关系,指... 玉龙斑岩铜矿晚期绢云母化、黏土化蚀变强烈叠加在早期的钾硅酸盐化带内,模糊了蚀变分带特征及其与铜矿化之间的相关性。利用短波红外光谱(SWIR)可快速识别斑岩铜矿床内含羟基蚀变矿物,根据该类矿物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矿化的对应关系,指导找矿勘查工作。本文对玉龙铜矿床靠近斑岩体中心的三个钻孔进行了详细的蚀变-矿化编录和SWIR分析,在识别出高岭石、蒙脱石、绢云母族矿物(绢云母、多硅白云母)、绿泥石等蚀变矿物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绢云母族矿物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铜矿化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深部富铜矿体(Cu>0.6%)紧贴斑岩体侵位中心产出,与绢云母族矿物在空间上紧密伴生,且靠近岩体中心多硅白云母相对发育,绢云母族矿物Al-OH吸收峰值较大(Pos2200>2207 nm)、结晶度较高(IC>2.0);靠近岩体中心外围矿体时,绢云母族矿物Pos2200值相对较小(2206~2207 nm)、IC值相对较低(1.0~2.0)。因此,绢云母族矿物高Pos2200值(>2207 nm)和高IC值(>2.0)以及多硅白云母的出现可作为紧贴斑岩体外围矿体产出的底界线,而绢云母族矿物相对低的Pos2200值(2206~2207 nm)和较低的IC值(1.0~2.0)可作为深部富铜矿体出现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龙斑岩铜矿床 短波红外光谱 绢云母族矿物 深部矿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红外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黄铁矿热电性分析在胶东新城金矿田深部找矿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6
作者 邵雪维 彭永明 +5 位作者 王功文 赵显勇 唐佳洋 黄蕾蕾 刘晓宁 赵宪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6-251,共16页
胶东半岛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区之一,其矿床是典型受北东向断裂构造(焦家断裂带、三山岛断裂带和招平断裂带),以及次生断裂构造(如望儿山断裂和灵北断裂等)控制的矿床类型。前人在该区域做了大量研究,但主要集中在地表和浅层成矿段,对... 胶东半岛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区之一,其矿床是典型受北东向断裂构造(焦家断裂带、三山岛断裂带和招平断裂带),以及次生断裂构造(如望儿山断裂和灵北断裂等)控制的矿床类型。前人在该区域做了大量研究,但主要集中在地表和浅层成矿段,对于深部成矿规律与预测的研究相对较少。新城金矿田是胶东半岛的特大型金矿之一,由新城矿床、曲家矿床和招贤矿床三部分组成。由于受到焦家断裂带控制,在招贤矿区中的科研深钻达到2500 m以下,为我们研究深部成矿规律提供了良好的样品。本文通过该地区蚀变矿物的短波红外光谱特征(short-wave infrared spectroscopy,SWIR),并结合X射线荧光光谱(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XRF)法和黄铁矿热电性法,选取该地的不同成矿阶段的蚀变岩石和典型载金矿物黄铁矿,并在三维环境中,定量化分析了主要的蚀变矿物——白云母族的短波红外光谱的特征值,揭示其找矿规律与指示意义,进一步提取矿床中蚀变矿物的找矿标志。研究结果表明:(1)在靠近焦家主断裂构造蚀变岩型矿体的位置,伊利石结晶度(≥1.2)和绢云母Al—OH吸收位置(≥2205 nm)偏高,而在远离焦家主断裂构造蚀变岩型矿体的位置伊利石结晶度和绢云母Al—OH吸收位置偏低,分别为0.2~1.2和2198~2205 nm。(2)X射线荧光光谱结果提取了该地区20种元素含量,通过对元素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Al—OH吸收峰位置偏移与Al、K、Si含量变化有一定相关性。(3)黄铁矿热电性导型在近焦家主断裂构造蚀变岩主要为P型,远离主断裂的主要为N型。在新城矿区的Ⅰ号和Ⅴ号矿体的顶部到底部整体呈现N-P→P→P-N→N→N-P→P-N和P-N→N-P的规律;在招贤矿区中绝大部分是P型。剥蚀度整体处于在25%~50%,因此在新城矿区约-800 m以下和招贤矿区约-1500 m以下,仍有较好的深部找矿前景。整体上P型黄铁矿成矿温度主要为180~250℃,N型成矿温度主要区间值在380~460℃;利用温度场进行三维插值建模,其与三维矿体品位模型空间展布趋势一致。本文综合研究方法为深部矿产资源评价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将光谱数据、地化数据等多维度信息集成整合,同时使用三维模型可视化功能,对于矿产模型定量化构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红外光谱 XRF 黄铁矿热电性 深部找矿 新城金矿田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北仁里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红外光谱特征研究及勘查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猛 刘新星 +5 位作者 李建康 周芳春 李鹏 张娟 成嘉伟 邱佳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01-2116,共16页
仁里铌钽多金属矿是近年来在江南隆起带内发现的一个超大型稀有金属矿床,仁里地区稀有金属找矿潜力巨大。本文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对仁里矿床钻孔ZK708、ZK716开展了矿物光谱填图工作,结合矿物镜下和地球化学分析,查明该矿床的蚀变矿物种... 仁里铌钽多金属矿是近年来在江南隆起带内发现的一个超大型稀有金属矿床,仁里地区稀有金属找矿潜力巨大。本文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对仁里矿床钻孔ZK708、ZK716开展了矿物光谱填图工作,结合矿物镜下和地球化学分析,查明该矿床的蚀变矿物种类及组合,探讨了仁里矿床中典型蚀变矿物波谱特征与矿化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仁里矿床的红外光谱勘查模型,并对幕阜山西南缘地表进行热液蚀变中心的圈定。研究发现:(1)伟晶岩中白云母Pos2200(2197~2198nm)异常低值,IC值异常高值(>3)可作为找矿指标;(2)通过对幕阜山西南缘地表白云母特征参数研究可知,幕阜山西南缘寒石村附近存在成矿有利区域,永享村东南为区域的热液蚀变中心。红外光谱技术可以有效地查明仁里地区的矿床蚀变分带和矿化中心,为幕阜山稀有金属矿床的进一步找矿勘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金属矿床 仁里 短波红外 热红外 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红外探测器的发展与应用(特邀) 被引量:14
18
作者 马旭 李云雪 +3 位作者 黄润宇 叶海峰 侯泽鹏 史衍丽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7-138,共12页
短波红外波段作为"大气透过窗口"之一,探测器工作在该波段能获得目标更多的辐射能量。另外,短波红外对近室温目标的探测成像类似于可见光的反射式成像,一方面拥有中长波红外探测缺少的细节分辨能力,另一方面具有穿透烟雾进行... 短波红外波段作为"大气透过窗口"之一,探测器工作在该波段能获得目标更多的辐射能量。另外,短波红外对近室温目标的探测成像类似于可见光的反射式成像,一方面拥有中长波红外探测缺少的细节分辨能力,另一方面具有穿透烟雾进行成像等可见光探测不具备的能力。随着短波红外探测器在军事、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对短波红外探测器的性能、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InGaAs探测器由于高达约70%~90%的量子效率、室温下约8 000 cm^(2)/(V·s)的高迁移率,以及高灵敏度、高速响应、低成本的应用优势,是目前短波红外探测器的最佳选择。为了进一步扩展波长、提高分辨率、降低成本,发展了基于Ⅱ类超晶格、胶体量子点、硅基材料等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短波红外探测器。文中对美国、法国、以色列、中国等国内外短波红外探测器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归纳整理,对有关短波红外探测器的新材料和新工艺进行了报道,最后探讨分析了短波红外探测器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红外 红外探测器 INGAAS 胶体量子点 Ⅱ类超晶格 硅基短波红外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岗岔-克莫地区蚀变岩特征与找矿预测
19
作者 王书豪 申俊峰 +6 位作者 彭自栋 徐立为 牛刚 刘海明 李金春 杜佰松 刘家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79-588,共10页
岗岔—克莫金矿区位于西秦岭北缘夏河—合作成矿带,具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特征,初步显示深部可能具有斑岩成矿系统存在。利用短波红外光谱矿物分析技术对岗岔—克莫金矿区蚀变岩特征的研究表明,矿区内发育的蚀变矿物主要有白云母、伊利... 岗岔—克莫金矿区位于西秦岭北缘夏河—合作成矿带,具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特征,初步显示深部可能具有斑岩成矿系统存在。利用短波红外光谱矿物分析技术对岗岔—克莫金矿区蚀变岩特征的研究表明,矿区内发育的蚀变矿物主要有白云母、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地开石、绿泥石、绿帘石和次生石英等。近矿蚀变类型主要为绢英岩化。矿区内以下家门沟口为中心向外依次发育了中心带(绢英岩化带)、过渡带(泥化带)和外围带(青磐岩化带)。此外,伊利石结晶度以下家门沟口为中心向外具有明显的降低趋势。研究结果指示下家门沟口可能是矿区的热液活动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红外光谱 蚀变矿物 伊利石结晶度 找矿预测 岗岔—克莫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泰顺龟湖叶腊石矿床热液蚀变短波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翟世达 段士刚 +3 位作者 孙鹏 王旭辉 张炎 梅世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9-201,共13页
蚀变岩帽与斑岩体关系密切,具有形成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潜力。位于浙闽交界的龟湖地区发育规模巨大的蚀变岩帽(>30 km^(2)),形成了龟湖超大型叶腊石矿床,矿体属于岩帽的一个分带。矿床及其围岩蚀变主要由粒度微小或隐晶质的... 蚀变岩帽与斑岩体关系密切,具有形成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潜力。位于浙闽交界的龟湖地区发育规模巨大的蚀变岩帽(>30 km^(2)),形成了龟湖超大型叶腊石矿床,矿体属于岩帽的一个分带。矿床及其围岩蚀变主要由粒度微小或隐晶质的层状硅酸盐蚀变矿物组成,矿物之间差别极为细微,仅凭肉眼难以区分。短波红外光谱技术可以有效识别这些蚀变矿物的组成。因此,文章以龟湖超大型叶腊石矿床为例,通过短波红外光谱测量,对蚀变矿物进行了精细研究,通过对矿区网格化采样及短波红外光谱分析,识别出以叶腊石、钠云母、白云母、高岭石为主的17种含羟基官能团蚀变矿物,并将矿区地表蚀变划分为硅化带、高级泥化带和泥化带3个相带。在矿区范围,绢云母光谱特征参数Pos2200低值区与IC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硅化和高级泥化带中,指示了较高的蚀变温度;叶腊石光谱特征参数Pos1400与Pos2160半高宽低值区与绢云母特征参数异常值区域一致。以上指标异常值区域在矿区仰天湖东南约300 m处重合,可能存在热液中心。龟湖蚀变岩帽与福建紫金山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具有高度相似的蚀变分带特征,文章认为该蚀变岩帽具有形成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短波红外 热液蚀变 叶腊石 绢云母 非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