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STA/LTA的地震事件精准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鸿儒 李夕海 +2 位作者 谭笑枫 张云 刘天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0165-10173,共9页
短时长时能量比法(short-term average/long-term average, STA/LTA)因原理简单、计算简便而被广泛用于地震检测及到时拾取,但传统STA/LTA方法因时窗位置关系,使算法功能被大大弱化,以致拾取精度较低,虚警率较高。为解决上述问题,以STA/... 短时长时能量比法(short-term average/long-term average, STA/LTA)因原理简单、计算简便而被广泛用于地震检测及到时拾取,但传统STA/LTA方法因时窗位置关系,使算法功能被大大弱化,以致拾取精度较低,虚警率较高。为解决上述问题,以STA/LTA为基础对其窗口位置和特征函数两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基于中间窗的STA/LTA改进法,采用中间窗的形式代替传统时窗位置,能够抑制短时强干扰带来的影响;其次,基于改进特征函数的STA/LTA法,该方法利用信息融合的思想,提出综合考虑地震信号振幅与频率变化信息的权重分配因子来灵活调整权重,实现优势项分配的目的,提高对事件的敏感性。最后,将两种改进方法结合使用并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法能够提高事件检测的灵敏度与到时拾取精度,有效降低虚警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长时能量比(sta/lta) 地震检测 初至拾取 特征函数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噪声环境下基于信噪比的地震P波到时自动提取方法 被引量:11
2
作者 付继华 王旭 +2 位作者 李智涛 谭巧 王建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05-1412,共8页
大数据量、强噪声环境给地震P波到时的自动提取带来很大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通过构建特殊的特征函数,建立SNR与STA/LTA的内在联系,提出两种基于SNR的地震P波到时自动提取方法,即基于SNR的STA/LTA方法与基于SNR的综合方法.这两种方法分... 大数据量、强噪声环境给地震P波到时的自动提取带来很大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通过构建特殊的特征函数,建立SNR与STA/LTA的内在联系,提出两种基于SNR的地震P波到时自动提取方法,即基于SNR的STA/LTA方法与基于SNR的综合方法.这两种方法分别是运用SNR概念对传统STA/LTA方法和STA/LTA与AIC综合方法的改进.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弱噪声环境(10dB)和一般噪声环境(6dB),本文方法较传统STA/LTA方法对地震P波到时提取的准确度更高;而对于强噪声环境(3dB),本文方法仍能准确提取地震P波到时,而传统STA/LTA方法则出现了较大的误判率(10%)与漏判率(65%).本文方法为STA/LTA赋予了明确的物理意义,使其阈值的选取建立在严密的数学推导之上.另外,本文方法在进行地震P波到时自动提取的同时,兼具数据预处理功能,无需额外的基线校正或高通滤波,因而具有较好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到时 地震预警 信噪比 sta/lta A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HT的地震信号自动去噪算法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光亮 朱元清 于海英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42,共4页
根据希尔伯特-黄模态分解的特点,结合STA/LTA算法自动识别信号模态与噪音模态,提出了基于HHT的模态分解-STA/LTA的地震信号自动去噪算法。该方法不需分析信号的频谱特征,可在时域自动实现信号的高通、低通、带通滤波。对江苏如东海Ms2.... 根据希尔伯特-黄模态分解的特点,结合STA/LTA算法自动识别信号模态与噪音模态,提出了基于HHT的模态分解-STA/LTA的地震信号自动去噪算法。该方法不需分析信号的频谱特征,可在时域自动实现信号的高通、低通、带通滤波。对江苏如东海Ms2.9、江苏盐城滨海Ms3.8、江苏句容Ms3.7等地震信号作自动去噪处理,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尔伯特-黄变换 经验模态分解 sta/lta 自动去噪 地震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相关谱约束的多道匹配追踪算法识别微地震信号 被引量:13
4
作者 曹俊海 顾汉明 尚新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04-714,共11页
多道匹配追踪算法是将地震记录中的每一道信号分解成一系列相同位移参数、频率参数及相位参数但振幅不同的匹配原子的线性组合。在地震剖面中,有效信号往往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为了利用信号的方向性等特征,提出了基于局部相关谱约束的多... 多道匹配追踪算法是将地震记录中的每一道信号分解成一系列相同位移参数、频率参数及相位参数但振幅不同的匹配原子的线性组合。在地震剖面中,有效信号往往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为了利用信号的方向性等特征,提出了基于局部相关谱约束的多道匹配跟踪算法。利用局部窗口内的相关谱作为权重,对每次匹配跟踪的方向进行约束,对模拟以及实际的三分量微地震信号分别采用传统的多道匹配跟踪算法和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处理。为了验证该算法的准确性及可行性,采用STA/LTA算法对其结果进行事件拾取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相关谱约束的多道匹配跟踪算法能显著提高微震信号的信噪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微震事件误判的机率,且使STA/LTA算法的峰值提高1.2倍左右,提高了微震事件检测的可能性,可较为准确地识别出微震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道匹配跟踪 三分量微地震记录 sta/lta算法 信噪比 初至拾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属性的P波到达时间自动拾取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辛平 李志华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8年第11期69-72,79,共5页
针对地震数据存在冗余信息、噪声和P波拾取准确度不高的不足,研究了P波自动拾取方法。利用改进的局部线性嵌入(LLE)算法对样本数据进行降维处理;通过研究时间序列的相异性度量方法和内积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时间序列的核分类方法... 针对地震数据存在冗余信息、噪声和P波拾取准确度不高的不足,研究了P波自动拾取方法。利用改进的局部线性嵌入(LLE)算法对样本数据进行降维处理;通过研究时间序列的相异性度量方法和内积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时间序列的核分类方法。提出了基于多属性的P波到达时间自动拾取方法(AMPAT),提取地震信号的15维特征属性作为样本数据,利用LLE抽取数据样本特征,实现数据降维;通过核分类方法进行预测,确定P波到时。仿真实验表明:与已有的P波拾取方法长短时平均(STA/LTA)和最大似然(ML)估计相比,AMPAT的P波拾取准确度有比较显著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相拾取 多属性 局部线性嵌入 支持向量机 长短时平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标准时频变换方法在强噪声环境下无偏拾取地震P波、S波到时 被引量:5
6
作者 姚彦吉 柳林涛 +1 位作者 盛敏汉 许厚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7-243,共17页
地震P波、S波到时是精确分析地震水平位置、深度与速度结构等的重要参数,如何准确拾取P波和S波到时是地震学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大数据量与强噪声环境给地震到时的自动拾取带来了很大挑战.在频率域中可将信号与噪声分离,但会造成震相... 地震P波、S波到时是精确分析地震水平位置、深度与速度结构等的重要参数,如何准确拾取P波和S波到时是地震学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大数据量与强噪声环境给地震到时的自动拾取带来了很大挑战.在频率域中可将信号与噪声分离,但会造成震相的偏移.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STA/LTA、AIC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标准时频变换(Normal Time-Frequency Transform,NTFT),结合信号时间域与频率域特征,提出了基于NTFT的STA/LTA方法,以及基于NTFT的AIC方法来拾取P波和S波的到时.基于NTFT的STA/LTA方法通过构建即时频率约束的特征函数,以增强地震信号振幅响应的变化特征.基于NTFT的AIC方法则根据NTFT的变换系数定位即时频率-时间基准点,通过滑动窗口直接对标准时频谱进行AIC处理拾取最佳到时.本文采用了不同强度噪声的60组合成数据和105组实测地震数据对方法的可靠性进行检验.以人工拾取到时为参考,实测数据中NTFT-STA/LTA方法拾取P波、S波到时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36 s和0.56 s;NTFT-AIC方法拾取P波、S波到时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5 s和0.35 s.相比于STA/LTA、AIC方法,NTFT改进后的方法提高了P波和S波到时的拾取准确率,为强噪声环境下的地震波形到时拾取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相拾取 标准时频变换 sta/lta方法 AIC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