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2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enhanced hybrid ensemble deep learning approach for forecasting daily PM_(2.5) 被引量:7
1
作者 LIU Hui DENG Da-hu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6期2074-2083,共10页
PM_(2.5) forecasting technology can provide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way to assist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d protect public health.To forecast PM_(2.5),an enhanced hybrid ensemble deep learning model is proposed ... PM_(2.5) forecasting technology can provide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way to assist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d protect public health.To forecast PM_(2.5),an enhanced hybrid ensemble deep learning model is proposed in this research.The whole framework of the proposed model can be generalized as follows:the original PM_(2.5) series is decomposed into 8 sub-series with different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by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the 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network,echo state network(ESN),and 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TCN)are applied for parallel forecasting for 8 different frequency PM_(2.5) sub-series;the 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is applied to assemble and reconstruct the forecasting results of LSTM,ESN and TCN.By comparing the forecasting data of the models over 3 PM_(2.5) series collected from Shenyang,Changsha and Shenzhen,the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that GBDT is a more effective method to integrate the forecasting result than traditional heuristic algorithms;MAE values of the proposed model on 3 PM_(2.5) series are 1.587,1.718 and 1.327μg/m3,respectively and the proposed model achieves more accurate results for all experiments than sixteen alternative forecasting models which contain three state-of-the-art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forecasting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deep neural network ensemble lear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负荷预测的Ensemble混沌预测方法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正瓴 王渭巍 +2 位作者 曹东波 张军 陈曦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34-37,共4页
负荷记录中的噪声以及预测方法中矩阵数值计算的奇异性,使得一次预测得到的结果具有较大的误差。为了降低初值中噪声的不利影响,将数值天气预报中的Ensemble方法移植到短期负荷预测中。在混沌相空间重构预测中,在参考矢量上叠加一定强... 负荷记录中的噪声以及预测方法中矩阵数值计算的奇异性,使得一次预测得到的结果具有较大的误差。为了降低初值中噪声的不利影响,将数值天气预报中的Ensemble方法移植到短期负荷预测中。在混沌相空间重构预测中,在参考矢量上叠加一定强度的正态分布噪声,形成多个扰动后的参考矢量,分别预测后得到多个预测结果,再由这些预测结果合成概率化的预测结果。采用这种Ensemble技术,不仅可以提高预测准确率,还可以得到概率化的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负荷预测 混沌 ensemble 概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合预报进展、挑战及展望
3
作者 陈静 朱跃建 +11 位作者 段晚锁 智协飞 闵锦忠 李晓莉 邓国 袁慧玲 冯杰 杜钧 李巧萍 龚建东 沈学顺 穆穆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0-502,共23页
系统概述了集合预报的发展历程和中外主要的集合预报方法,重点回顾了中国全球/区域集合预报系统的发展历程、集合预报系统业务技术、初值扰动技术、模式扰动技术和集合预报应用的进步,以及与当前国际主要数值预报中心集合预报水平的对... 系统概述了集合预报的发展历程和中外主要的集合预报方法,重点回顾了中国全球/区域集合预报系统的发展历程、集合预报系统业务技术、初值扰动技术、模式扰动技术和集合预报应用的进步,以及与当前国际主要数值预报中心集合预报水平的对比。针对集合预报系统逐步走向对流尺度、人工智能模型的趋势,从业务、科研、人工智能与集合预报、天气与气候一体化以及用户需求等方面分析了集合预报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并对未来发展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预报 方法 中国集合预报 回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湖南盛夏高温过程延伸期智能预报
4
作者 张祎 谭桂容 +3 位作者 赵辉 曾玲玲 黄超 费琪铭 《大气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3-617,共15页
本研究旨在提升湖南省盛夏(7、8月)高温过程的延伸期预报技巧。本文利用1999—2022年湖南省97个站点逐日最高气温资料以及次季节-季节(sub-seasonal to seasonal prediction,S2S)模式数据中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和美国国家环境... 本研究旨在提升湖南省盛夏(7、8月)高温过程的延伸期预报技巧。本文利用1999—2022年湖南省97个站点逐日最高气温资料以及次季节-季节(sub-seasonal to seasonal prediction,S2S)模式数据中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两种模式预报产品,并基于模式温度与环流预报产品提取物理因子,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构建了湖南省盛夏高温过程的预报模型(high temperature prediction model,HTPM);对订正后的S2S模式和构建的预报模型结果进行集成,以实现对区域高温过程较为稳定的相对高技巧预报。结果表明:S2S模式的原始预报技巧较低,偏差订正能显著提高预报效果,但存在较高的空报率;基于ECMWF的S2S数据训练的高温预报模型(HTPM-ECS2S)和基于NCEP的S2S数据训练的高温预报模型(HTPM-NCEPS2S)能有效捕捉高温事件,在高温预报中具有较高的预报技巧;集成方案有效整合了多模型优点,可提升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过程 延伸期预报 卷积神经网络 集成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贝叶斯模型平均代理的油藏自动历史拟合研究
5
作者 张凯 陈旭 +3 位作者 刘丕养 张金鼎 张黎明 姚军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6,共10页
油藏自动历史拟合过程中,需要频繁调用数值模拟器进行正向计算,导致计算时间长、资源消耗大。基于深度学习的油藏数值模拟代理模型提供了一种快速计算油水井生产动态的替代方案。然而,单一神经网络产量预测代理模型在特征提取和学习能... 油藏自动历史拟合过程中,需要频繁调用数值模拟器进行正向计算,导致计算时间长、资源消耗大。基于深度学习的油藏数值模拟代理模型提供了一种快速计算油水井生产动态的替代方案。然而,单一神经网络产量预测代理模型在特征提取和学习能力方面存在局限性。基于空间特征构建的代理模型侧重于学习油藏渗流的空间特性,但忽视了时间维度;基于时空特征构建的模型虽然擅长捕捉时间序列特征,却在空间特征学习方面不足。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贝叶斯模型平均代理方法,利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对两种深度学习代理模型进行集成,结合二者优势,增强代理模型对油藏特征的多维度学习能力,从而提高预测精度。该方法进一步结合多重数据同化集合平滑器,应用于实际油藏历史拟合中。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深度学习贝叶斯模型平均代理的历史拟合方法能够在保证高效计算的同时,准确拟合油藏实际生产动态,为快速、精确的历史拟合提供了一种创新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历史拟合 产量预测 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 集成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耦合启发式算法和数据预处理的无负约束组合风速预测
6
作者 付桐林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59-666,共8页
首先将人工神经网络(ANN)、支持向量机(SVM)及极值学习机(ELM)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灰狼算法(GWO)相耦合,构建多个混合模型对中国黄土高原陇东区环县风电场风速进行预测,进而将各混合模型的预测结果作为输入变量,以预测误差平方... 首先将人工神经网络(ANN)、支持向量机(SVM)及极值学习机(ELM)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灰狼算法(GWO)相耦合,构建多个混合模型对中国黄土高原陇东区环县风电场风速进行预测,进而将各混合模型的预测结果作为输入变量,以预测误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无负约束的组合模型NNCT,并采用灰狼算法优化组合模型的权重,实现研究区域风电场风速的准确预测。数值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降低模型选择的风险,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 预测 机器学习 灰狼算法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多模式集成的光伏电站总辐射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袁彬 于廷照 +2 位作者 申彦波 莫景越 邓华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1-300,共10页
基于2022年CMA-WSP、CMA-MESO、CMA-GD、WRF-SOLAR 4个数值模式预报以及广东省阳江市4个光伏电站实况观测数据,采用LightGBM集成模型,开展逐月总辐射辐照度(GHI)多模式集成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多模式集成可有效降低GHI预报的平均绝对误... 基于2022年CMA-WSP、CMA-MESO、CMA-GD、WRF-SOLAR 4个数值模式预报以及广东省阳江市4个光伏电站实况观测数据,采用LightGBM集成模型,开展逐月总辐射辐照度(GHI)多模式集成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多模式集成可有效降低GHI预报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与每月的最优数值模式预报相比,MAE减少2.47%~32.71%、RMSE减少5.46%~32.29%;多模式集成在不同GHI区间效果差异明显,400 W/m^(2)以下区间内,多模式集成效果最好,全年12个月中有10个月集成有效,MAE减少6.25%~44.44%、RMSE减少14.62%~43.07%,400~700 W/m^(2)区间内多模式集成效果次之,全年12个月中有6个月集成有效,MAE减少0.76%~34.59%、RMSE减少4.14%~31.11%,大于700 W/m^(2)区间内受限于样本量,多模式集成无效果;在晴天、少云、多云、阴天4种典型天气条件下,多模式集成预报与实况观测趋势最为接近,且能体现出因云量变化造成的GHI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 预报 人工智能 多模式集成 光伏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式集成的降水空间结构预报改进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吉璐莹 智协飞 +2 位作者 季焱 朱寿鹏 罗其祥 《大气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7-278,共22页
分别从“点对点”雨量检验和降水空间结构特征检验两方面对多个数值模式东亚夏季中短期逐日降水集合预报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不同模式对降水的不同方面存在不一样的预报能力。借助基于对象的诊断评估方法(method for object-based diagnos... 分别从“点对点”雨量检验和降水空间结构特征检验两方面对多个数值模式东亚夏季中短期逐日降水集合预报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不同模式对降水的不同方面存在不一样的预报能力。借助基于对象的诊断评估方法(method for object-based diagnostic evaluation,简称MODE)提出了基于降水对象的超级集合(Object-based Superensemble,简称OBJSUP)模型,采用观测场和预报场中降水对象空间结构的相似度来分配各个成员模式的权重,有别于利用传统“点对点”误差分析来计算权重的超级集合(Gridpoint-based Superensemble,简称GPSUP)。相比于最优单模式,两种多模式集成预报均有效地提高了中短期降水预报技巧,且OBJSUP模型整体优于GPSUP模型,主要原因在于OBJSUP模型可以较好地改进降水对象的质心位置预报。为进一步检验多模式集成模型对强降水空间结构特征的预报能力,针对2018年夏季广东一次极端强降水事件,多模式集成预报与高分辨率区域模式动力降尺度预报对比表明,多模式集成对强降水的预报不足,但对广东省逐日大雨量级降水和过程累积降水量空间分布预报较好。高分辨率区域模式对此个例中粤东地区发生的强降水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但对广东省其他地区降水量预报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对象的诊断评估方法 多模式集成 动力降尺度 极端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东北冷涡暴雨的中期预报不确定性
9
作者 谭政华 林建 +5 位作者 阎琦 符娇兰 陆忠艳 杨瑞雯 陆井龙 宫宇 《应用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1-455,共15页
针对2022年6月27日东北冷涡暴雨过程,在暴雨成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EOF分解及集合敏感性分析方法讨论数值模式中期预报的不确定性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暴雨落区呈双雨带分布,西侧雨带与切变线及锋区低层的水汽辐合作用有关,东侧雨带... 针对2022年6月27日东北冷涡暴雨过程,在暴雨成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EOF分解及集合敏感性分析方法讨论数值模式中期预报的不确定性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暴雨落区呈双雨带分布,西侧雨带与切变线及锋区低层的水汽辐合作用有关,东侧雨带与低空急流左侧的边界层水汽辐合作用有关。降水预报不确定性主要模态为东、西两条雨带的降水强度呈反位相特征,850 hPa低空急流东、西位置预报偏差以及低空急流出口区北侧的南风强度预报偏差对降水预报影响显著;500 hPa东北冷涡、850 hPa低空急流等敏感天气系统的强度、位置预报偏差导致水汽中心位置和水汽通量散度垂直结构出现差异,造成降水预报偏差。暴雨发生前,随着低空急流的建立和加强,预报误差在上游降水区快速发展,850 hPa经向风场预报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大,造成此次暴雨预报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冷涡 强降水 预报误差 集合预报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SE-PSR-BP的短期风速预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晟扬 李法社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5-422,共8页
为提升预测的准确度,提出一种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样本熵(SE)、相空间重构(PSR)以及神经网络(BP)的短期风速预测新模型。首先运用CEEMD技术对风速时间序列进行拆解,化繁为简,分离出多个子序列。随后,计算每个子序列的SE,从SE... 为提升预测的准确度,提出一种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样本熵(SE)、相空间重构(PSR)以及神经网络(BP)的短期风速预测新模型。首先运用CEEMD技术对风速时间序列进行拆解,化繁为简,分离出多个子序列。随后,计算每个子序列的SE,从SE的特征中重组风速序列。继而,将各子序列的预测结果进行相空间重构,获取神经网络预测的输入输出样本。最后运用神经网络预测每个样本,并将所有预测结果累加。此外,还对风电场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试验,并将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其他预测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出此模型在提高风速预测精度方面的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预测 样本熵 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相空间重构 神经网络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AN⁃TCN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敖 冉华军 +2 位作者 李林蔚 王新权 高越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2,共6页
风力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系统规划和日常运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准确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对于电网的稳定运行和优化调度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 风力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系统规划和日常运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准确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对于电网的稳定运行和优化调度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时间卷积网络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利用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对初始风电功率数据进行分解,得到多个相对稳定的子数据序列;然后将其分别作为时间卷积网络的输入,利用时间卷积网络模型进行特征提取和功率预测;最后将所有预测值进行汇总,得到最终的功率预测值。使用宁夏某地区真实风电功率数据进行验证,并与传统预测模型比较,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为风电功率短期预测等相关工作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自适应噪声的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 时间卷积网络(TCN) 特征提取 预测精度 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季风区集合预报扰动增长的时空不均匀特征分析
12
作者 吴筱雯 陈静 +3 位作者 王婧卓 马雅楠 刘昕 陈法敬 《热带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0-287,共18页
为深入认识东亚季风区集合预报扰动增长的时空变化特征,以更好地改进该区域集合预报扰动结构,基于中国气象局区域集合预报模式(CMA-REPS),利用2021年1—12月集合预报结果,选取扰动能量、离散度和集合一致性等评估指标,对比分析不同纬度... 为深入认识东亚季风区集合预报扰动增长的时空变化特征,以更好地改进该区域集合预报扰动结构,基于中国气象局区域集合预报模式(CMA-REPS),利用2021年1—12月集合预报结果,选取扰动能量、离散度和集合一致性等评估指标,对比分析不同纬度风场和温度场集合预报扰动增长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分析了一次典型降水过程的集合预报扰动增长特征。(1)集合预报扰动增长过程中集合离散度时空分布具有纬度带差异和季节特征。离散度大小呈现由北向南递减趋势。在45~60°N、30~45°N区域,集合预报离散度的最大值通常出现在春季,这与大气环流季节转换、冷暖空气交汇等相关,具有明显的流依赖特征,而在15~30°N低纬区域的集合预报离散度最大值则通常出现在夏季,这与台风活动有关。同时值得关注的是青藏高原地区表现为一个集合离散度大值区,可能与青藏高原大地形对预报扰动增长影响有关。(2)预报扰动增长过程中,集合一致性的时空分布特征与离散度基本一致。45~60°N、30~45°N中高纬度区域的集合一致性在春季更接近1;在15~30°N低纬地区,集合一致性夏季更接近1,但各季节一致性均明显偏小。(3)集合预报扰动能量及其增长率的垂直分布同样具有显著的纬度差异和季节差异。在45~60°N、30~45°N中高纬度区域,扰动总能量在高层和低层存在大值区,最大值出现在春季;在15~30°N低纬区域扰动总能量偏小且随高度变化不明显,而且各季节扰动能量增长率也偏小,说明需要特别发展低纬区域集合预报扰动方法。集合预报扰动增长表现出的季节性、流依赖性和区域变化等特征,表明东亚季风区的集合扰动方法需要针对不同纬度和不同季节进行分别研究,尤其需要关注低纬区域集合预报扰动结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预报 增长特征 季节特征 纬度带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模糊熵分频的Stacking集成学习短期风功率预测
13
作者 郭人维 朱天龙 +3 位作者 李鹏 冷致远 李霄 陈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4期10263-10272,共10页
风电出力具有较强的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为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下大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亟需高精度的短期风功率预测。充分利用风功率数据的时序特征,提出一种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变分模态分解和模糊熵的Stacking集成学习短期风功率... 风电出力具有较强的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为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下大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亟需高精度的短期风功率预测。充分利用风功率数据的时序特征,提出一种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变分模态分解和模糊熵的Stacking集成学习短期风功率预测方法。首先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辨识主要气象变量;再使用变分模态分解将原始风功率序列分解成不同频率的子序列,运用模糊熵算法将各子序列划分为高低频子序列,分别建立适用于高低频率序列的Stacking集成学习短期风功率预测模型;最后经聚合重构获得最终预测结果。实际算例表明:与传统“分解-预测-分频-重构”模型对比,所提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降低了6.0%~27.5%,显著提升了短期风功率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功率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模糊熵 Stacking集成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上游流域季节降水预报效果评价
14
作者 谢帅 张森 +1 位作者 王永强 刘杨合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4,56,共8页
在气候变化条件下,季节降水预报对于中长期的水资源配置和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季节降水预报产品各有优劣,为了从中选择最合适的预报产品,基于8种降水预报模型在三峡水库上游流域的1~6个月预见期的预报结果,对比分析了其在不... 在气候变化条件下,季节降水预报对于中长期的水资源配置和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季节降水预报产品各有优劣,为了从中选择最合适的预报产品,基于8种降水预报模型在三峡水库上游流域的1~6个月预见期的预报结果,对比分析了其在不同子流域的确定性预报和集合预报效果,筛选了不同子流域的最优预报模型。结果表明:不同预见期下、不同子流域的最优预报模型均有所差异;整体来看ECCC3、ECMWF、CMCC预测模型的预报效果较好;在整个三峡水库上游流域,预见期为1个月、2~6个月预见期时预报效果表现最好的分别为ECCC3模型、ECMWF模型;在金沙江上游、乌东德上游,ECCC3模型较好,在金沙江下游、乌江、向家坝—寸滩、寸滩—三峡,CMCC模型较好,在岷江,ECMWF模型较好,在沱江,MF模型较好。通过选取各个子流域的最优预报模型,可以组合得到三峡水库上游流域的整体预报结果,相比于单一模型的预报,组合后的预报误差降低9.33%~17.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降水预报 确定性预报 集合预报 预报效果评价 三峡水库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区域集合预报混合侧边界扰动方法研究
15
作者 王婧卓 李红祺 +2 位作者 陈静 徐致真 姚梦颖 《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29-1045,共17页
受限于有限区域,侧边界扰动是区域集合预报的主要扰动方法之一。然而,如何为中国气象局高分辨率区域集合预报系统构建侧边界扰动以提高预报技巧仍不明确。本文利用中国气象局全球集合预报系统扰动场及区域确定性模式的侧边界场,开发了... 受限于有限区域,侧边界扰动是区域集合预报的主要扰动方法之一。然而,如何为中国气象局高分辨率区域集合预报系统构建侧边界扰动以提高预报技巧仍不明确。本文利用中国气象局全球集合预报系统扰动场及区域确定性模式的侧边界场,开发了一种混合侧边界扰动方法,并通过动态扰动系数调整扰动振幅。结果表明,无侧边界扰动会抑制预报后期扰动能量的增长,导致集合离散度不足。混合侧边界扰动方案可提高α中尺度和大尺度的扰动能量谱,改进等压面要素和降水的离散度技巧和概率预报技巧。与混合侧边界扰动方案相比,动态混合侧边界扰动方案能增加波长100 km以上的波谱能量,提高离散度技巧关系及低层要素和24 h时效以后的降水概率预报技巧,显示出良好的业务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区域集合预报 混合侧边界扰动 动态扰动系数 离散度技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解-集成径流预测模型性能“高低”差异机理与特性分析
16
作者 王庆杰 岳春芳 +1 位作者 刘长升 朱灵芝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18,共6页
分解-集成模型能显著提高预测精度,但部分模型不恰当地使用测试集数据,其高精度的预测结果备受质疑。基于数据分布特性分析技术评估分析后验试验框架(HE)和预测试验框架(FE)2类典型分解-集成模型的性能差异机理,以2个典型水库的月径流... 分解-集成模型能显著提高预测精度,但部分模型不恰当地使用测试集数据,其高精度的预测结果备受质疑。基于数据分布特性分析技术评估分析后验试验框架(HE)和预测试验框架(FE)2类典型分解-集成模型的性能差异机理,以2个典型水库的月径流预测为例,以误差逆传播神经网络(BP)、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为基准模型,以变分模态分解(VMD)和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为分解算法分别构建模型,在分析各类模型预测结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高斯核密度估计、偏度、样本熵等技术识别各类模型训练集与测试集的数据分布特性。从预测精度看,HE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预测精度远高于单一模型;FE在训练集上与HE模型相近,在测试集上远低于单一模型。从训练集、测试集分布特性上看,训练集上单一模型的偏度值为2.03,而HE、FE模型各分解分量的偏度介于0~1.52之间;训练集、测试集的样本熵差异在单一模型上为0.13,在HE、FE模型各分解分量上分别介于0.01~0.25、0.47~1.18之间。HE使用整体分解方式,分解后训练数据的复杂程度低、代表性强,建立的模型拟合性能高、预测性能强;FE使用并行—分步分解方式,训练数据—测试数据间出现显著的协变量偏移,建立的模型拟合性能虽高但预测性能不达标。研究结果可为分解—集成预测建模的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解集成 径流预测 端点效应 后验试验框架 预测试验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学习的负荷聚合商需求响应潜力概率预测模型
17
作者 叶尔森·赛里克 杨希 +3 位作者 李美颐 李娜 葛鑫鑫 王飞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96,共9页
对负荷聚合商的需求响应(demand response, DR)潜力进行日前预测可为负荷聚合商在电力市场中的投标报价提供重要参考信息,降低其市场交易风险。针对单一点预测模型在可靠性和泛化性方面的不足,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负荷聚合商日... 对负荷聚合商的需求响应(demand response, DR)潜力进行日前预测可为负荷聚合商在电力市场中的投标报价提供重要参考信息,降低其市场交易风险。针对单一点预测模型在可靠性和泛化性方面的不足,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负荷聚合商日前DR潜力概率预测模型,可有效提高概率预测模型的精度和泛化能力。首先提取影响负荷聚合商DR潜力的多元特征,并采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递归特征消除法(support vector machine 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 SVM-RFE)筛选特征;其次,基于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分别建立多个单一概率预测模型;最后建立“重复博弈,动态更新”的负荷聚合商DR潜力集成概率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重复博弈自适应学习每个基模型的权重,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动态更新。仿真实验表明文中所提概率预测模型相较单一预测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聚合商 需求响应潜力 集成学习 概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流尺度集合模拟的江淮暴雨预报不确定性来源分析
18
作者 张璐 庄潇然 +3 位作者 闵锦忠 张振东 杨茜茜 徐渊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6-303,共18页
选取发生在江淮地区暖季的一次系统性锋面暴雨(Frontal rainfall,FR)和一次局地暖区暴雨(Warm-sector rainfall,WR)过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考虑初值(IC)、侧边界条件(LBC)和模式(MO)不确定性,设计了7组对流尺度集合预报试验,用于分析FR... 选取发生在江淮地区暖季的一次系统性锋面暴雨(Frontal rainfall,FR)和一次局地暖区暴雨(Warm-sector rainfall,WR)过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考虑初值(IC)、侧边界条件(LBC)和模式(MO)不确定性,设计了7组对流尺度集合预报试验,用于分析FR和WR的预报不确定性来源,并评估不同来源扰动对于两类降水过程不确定性的表征能力。结果表明:联合扰动试验较单一扰动试验能够产生更大的降水离散度,其中引入MO扰动可以修正降水系统偏差,特别是体现在WR中。FR的预报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天气尺度低空急流和冷、暖气流交汇处,其中低空急流的强度、位置和高度形成的三维结构决定了锋面降水的位置和强度,引入MO扰动能够提升集合预报对于冷、暖空气交汇处预报不确定性的表征;相比之下,WR预报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边界层及山脉背风坡附近的局地风辐合,其中模式物理参数的配置对于边界层热、动力要素较为敏感,合适的MO扰动能够更好地体现局地暖区暴雨的预报不确定性,从而提升集合预报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锋面暴雨 暖区暴雨 对流尺度集合模拟 预报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非平稳信号和高频噪声的自适应噪声完整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双向长短期记忆风功率预测模型
19
作者 万思洋 杨苹 +3 位作者 崔嘉雁 李丰能 隗知初 陈文皓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6-1184,I0085,共10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自适应噪声完整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的组合预测模型,以提高...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自适应噪声完整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的组合预测模型,以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当前风电功率预测面临非平稳信号和高频噪声的问题,影响了预测的准确性。针对这一问题,通过CEEMDAN分解,将复杂的非平稳信号分解为多个固有模态函数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通过平均波动幅度(average fluctuation range,AFR)计算IMF的平均波动幅度进行高低频划分,应用经验小波变换(empirical wavelet transform,EWT)对高频分量进行滤波,显著降低信号中的高频噪声,提高数据准确性。随后,分别对高频和低频分量建立Bi-LSTM模型,选取最优参数进行训练和预测,将各分量的预测结果叠加得到最终的风电功率预测值。模型经过不同季节和数据集的验证,展示了其在风电功率预测中的通用性和鲁棒性。研究证明,结合CEEMDAN分解、AFR划分和EWT滤波,通过有效的噪声抑制和数据分解,能够显著提升风电功率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弥补了传统方法在处理非平稳信号和高频噪声方面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完全集成经验模态分解 经验小波变换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AN-IASO-TCN组合模型的中长期径流预报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军杨 罗远林 +3 位作者 刘月馨 陈冬强 张坚 张楚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35,共8页
准确预测月径流对流域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为了增强中长期径流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结合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改进原子搜索算法(IASO)和时间卷积网络(TCN)的CEEMDAN-IASO-TCN组合模型。该模型首先使用CEEMDAN对月... 准确预测月径流对流域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为了增强中长期径流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结合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改进原子搜索算法(IASO)和时间卷积网络(TCN)的CEEMDAN-IASO-TCN组合模型。该模型首先使用CEEMDAN对月径流序列进行分解,然后利用IASO对TCN模型的批量大小、学习率、丢弃因子进行寻优,得到最优的时间卷积网络结构并利用最优的IASO-TCN对分量进行预测,最后重构分量预测结果得到最终月径流预测结果;以岷江流域镇江关水文站1957~2019年的月径流数据为研究对象,将所提模型与其他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CEEMDAN-IASO-TCN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训练和测试阶段的纳什系数分别达到0.9191和0.8691。研究成果可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期径流预报 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原子搜索算法 时间卷积网络 岷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