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solation of aerobic denitrifier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nhanced nitrogen removal in concentric-circles reactor with diversion wall
1
作者 许晓毅 汤丽娟 +1 位作者 罗固源 蒋真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S1期374-378,共5页
Three strains of aerobic denitrifiers,named as AT3,AT6 and AT7,were isolated from concentric-circles reactor with diversion wall possessing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SND) effect of 69%. The three... Three strains of aerobic denitrifiers,named as AT3,AT6 and AT7,were isolated from concentric-circles reactor with diversion wall possessing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SND) effect of 69%. The three strains are all gram-positive and rod-shaped,and their colonial colors are pale yellow,milk white and pink,respectively. Combined with 16SrDNA sequence homology comparison and biochemical tests,AT3 and AT7 were identified to belong to Rhodococcus,and AT6 to Gordonia. These bacterial strains could grow well in the medium with potassium nitrate as nitrogen source and sodium citrate as carbon source. Based on the enhanced nitrogen removal experiments of selected bacteria mixture for activated sludge,the inoculum amount of 5% was supposed to be proper. The mixed biomass suspension of selected strains with PVA immobilization was put into the concentric-circles reactor in order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hanced nitrogen removal after amplifying cultivation with inoculated amount of 5%.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ammonia nitrogen (NH3-N) and total nitrogen (TN) in the reactor enhanced with aerobic denitrifying bacteria using PVA are 92.18% and 79.14% respectively,increasing by 5.29% and 7.83%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removal effects of control group without strains enhanc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ification DEnitrification AEROBIC denitrifier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polyvinyl alcohol immobi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A后置短时低氧曝气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除磷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杰 杨杰 李冬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共7页
为培养亚硝酸盐型反硝化聚磷菌实现好氧颗粒污泥(AGS)短程硝化内源反硝化除磷,设置3组同规格以厌氧/好氧/缺氧后置短时曝气(AO_(1)A-O_(2))模式运行的SBR,各反应器好氧段/后置好氧段(O_(1)/O_(2))的曝气强度和曝气时间均不同,通过对比3... 为培养亚硝酸盐型反硝化聚磷菌实现好氧颗粒污泥(AGS)短程硝化内源反硝化除磷,设置3组同规格以厌氧/好氧/缺氧后置短时曝气(AO_(1)A-O_(2))模式运行的SBR,各反应器好氧段/后置好氧段(O_(1)/O_(2))的曝气强度和曝气时间均不同,通过对比3组反应器60 d的运行情况,探究各系统污染物处理性能和功能菌活性。结果表明,后置短时低氧曝气10 min且O_(1)、O_(2)的曝气强度分别为5、2.5 L/(h·L)的R2脱氮除磷效果最佳,其COD、TP、NH^(+)_(4)-N、TN去除率达95.49%、95.57%、100%、95.52%。通过短时好氧饥饿和低溶解氧可以创造出短程硝化内源反硝化除磷的最适环境,R2中约60%的除磷菌为DPAOs,且亚硝酸盐型聚磷菌最多,可达38.76%,其反应器好氧段的亚硝酸盐积累率(R_(NA))为74.19%,实现了较高的NO^(-)_(2)-N积累,游离亚硝酸(FNA)为1.03μg/L,可抑制PAOs和NOB,同时富集出更多的AOB和DPA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硝化 好氧颗粒污泥 反硝化除磷 短时曝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硝化反硝化系统中反硝化细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1
3
作者 郑林雪 李军 +3 位作者 胡家玮 侯爱月 卞伟 郑照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6-121,共6页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分子克隆构建nir S克隆文库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系统好氧池中反硝化细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克隆文库中随机挑选75个克隆子进行序列测定,对测序结果进行了BLAST比对.结果表明,有74个克隆子分属于3个不同的细菌类...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分子克隆构建nir S克隆文库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系统好氧池中反硝化细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克隆文库中随机挑选75个克隆子进行序列测定,对测序结果进行了BLAST比对.结果表明,有74个克隆子分属于3个不同的细菌类群,包括β-Proteobacteria、γ-Proteobacteria和Uncultured bacterium.β-Proteobacteria纲为好氧池内优势菌群,占文库比例的54.41%;其次是γ-Proteobacteria纲,占文库比例的25%.对测序得到的12个OTU用MEGA软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Thauera属为该系统中最主要的脱氮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硝化反硝化 反硝化细菌 nirS克隆文库 细菌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对滇西北高原纳帕海沼泽化草甸湿地土壤氮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8
4
作者 王雪 郭雪莲 +3 位作者 郑荣波 王山峰 刘双圆 田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308-2314,共7页
选择位于滇西北高原纳帕海国际重要湿地内的典型沼泽化草甸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土柱室内控制实验法研究了放牧干扰(猪翻拱扰动和牲畜践踏)对沼泽化草甸湿地土壤氮转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放牧活动显著提高了沼泽化草甸湿地表层土... 选择位于滇西北高原纳帕海国际重要湿地内的典型沼泽化草甸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土柱室内控制实验法研究了放牧干扰(猪翻拱扰动和牲畜践踏)对沼泽化草甸湿地土壤氮转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放牧活动显著提高了沼泽化草甸湿地表层土壤的容重和pH值,降低了土壤含水率、TOC、TN和NH_4^+-N含量,而对NO_3^--N含量影响不显著。放牧干扰下沼泽化草甸湿地土壤的矿化速率和硝化速率均表现为猪翻拱扰动样地(ZG)>牲畜践踏样地(JT)>对照样地(CK);表现为ZG>JT>CK。放牧干扰促进了沼泽化草甸湿地土壤的矿化和硝化作用,猪的翻拱活动比牲畜践踏活动对土壤氮矿化和硝化作用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放牧干扰下沼泽化草甸湿地土壤的反硝化速率表现为ZG>CK>JT,猪的翻拱活动促进了土壤N_2O气体的排放,而牲畜践踏活动抑制了土壤N_2O气体的排放。相关性分析表明,受放牧干扰的沼泽化草甸湿地土壤的矿化和硝化速率均与土壤容重、pH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含水率、NH_4^+-N、TOC、T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反硝化速率与TO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帕海 放牧干扰 矿化作用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贫营养好氧反硝化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脱氮特性 被引量:32
5
作者 魏巍 黄廷林 +3 位作者 苏俊峰 王春燕 黄卓 李娜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66-2171,共6页
从水库底泥样品中,以硝酸盐为唯一氮源进行驯化、分离筛选出1株能在贫营养及好氧条件下进行高效反硝化的菌株PY8,经过电镜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并基于16SrDNA序列结果,构建了该菌株的系统发育树,最终确定菌株PY8为... 从水库底泥样品中,以硝酸盐为唯一氮源进行驯化、分离筛选出1株能在贫营养及好氧条件下进行高效反硝化的菌株PY8,经过电镜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并基于16SrDNA序列结果,构建了该菌株的系统发育树,最终确定菌株PY8为根瘤菌Rhizobiumsp.。考察了初始pH值、温度、C/N、初始硝酸钠质量浓度、投菌量对菌株PY8硝酸盐还原活性的影响,以及该菌株的异养硝化性能。结果表明,在pH6.0~10.0,温度25~30℃,C/N1.0~9.0,初始硝酸钠质量浓度0.01~0.50g·L-1,投菌量1%~15%时,菌株PY8培养72h后的硝氮去除率可达到95%以上。另外,该菌株具有同时硝化-反硝化作用,在培养过程中氨氮去除率可达到58%左右。实验结果表明,菌株PY8在微污染水体生物脱氮领域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反硝化菌 16S RDNA 系统发育分析 脱氮特性 异养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氮比对AAO-BAF工艺运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为堂 薛晓飞 +3 位作者 庞洪涛 张杰 李冬 彭永臻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925-1930,共6页
AAO-BAF工艺由厌氧-缺氧-好氧反应器和曝气生物滤池组成,属于外硝化反硝化除磷工艺。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通过调节进水COD浓度(从211 mg·L-1增加到675 mg·L-1),研究了进水COD和TN的比(C/N)对AAO-BAF工艺运行性能的影响... AAO-BAF工艺由厌氧-缺氧-好氧反应器和曝气生物滤池组成,属于外硝化反硝化除磷工艺。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通过调节进水COD浓度(从211 mg·L-1增加到675 mg·L-1),研究了进水COD和TN的比(C/N)对AAO-BAF工艺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有机物浓度低或高,可以通过限制厌氧释磷量或竞争AAO反应器缺氧区的NO-3,从而影响工艺的反硝化除磷效果。当进水C/N大于4,小于7时,AAO-BAF工艺对COD、TN和PO43-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6%、78%和90%以上。很高的C/N(如9.5)会使缺氧区内存在大量挥发性脂肪酸(VFA),导致普通反硝化菌迅速消耗反硝化聚磷菌(DPAOs)的电子受体N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O 外硝化 反硝化除磷 生活污水 C/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养型同步硝化反硝化处理氨氮废水及群落结构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苏俊峰 马放 +2 位作者 高珊珊 魏利 李维国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85-690,共6页
从生物陶粒反应器中筛选出6株异养硝化细菌,采用乙酸钠-氯化铵培养基培养细菌进行硝化特性研究.经过12 d好氧培养,6株异养硝化细菌对COD的去除率在45%以上,总氮和氨氮最终去除率在60%以上,并且具有产生NOx--N的硝化性能.采用污泥驯化手... 从生物陶粒反应器中筛选出6株异养硝化细菌,采用乙酸钠-氯化铵培养基培养细菌进行硝化特性研究.经过12 d好氧培养,6株异养硝化细菌对COD的去除率在45%以上,总氮和氨氮最终去除率在60%以上,并且具有产生NOx--N的硝化性能.采用污泥驯化手段富集好氧反硝化细菌,将得到的驯化污泥分离纯化,共得到5株高效好氧反硝化细菌(f1f、2f、3f、5、f7),他们对总氮(TN)的去除率分别为90.4%、91.2%、94.6%、95.6%、97%,表现出较好的总氮去除能力.将6株异养硝化细菌和5株好氧反硝化细菌扩大培养后,建立SBR反应器进行氨氮去除的试验研究.PCR-DGGE图谱表明,在反应器运行的不同时期,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动态演替.在反应器稳定运行期间,筛选的异养硝化细菌wgy5,wgy21,好氧反硝化细菌d5和Pseudomonassp.的细菌是系统的优势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DGGE 异养硝化细菌 好氧反硝化细菌 同步硝化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异养硝化性能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2
8
作者 于大禹 张琳颖 高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797-2800,共4页
在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H1良好的脱氮效果基础上,研究了在不同溶解氧浓度、废水成分和金属离子存在条件下时,H1的代谢途径及其异养硝化性能的变化。研究表明,溶解氧浓度在4.7 mg/L时,H1脱氮途径最佳;在NH4+模拟废水中,NH4+会通过NH4+—... 在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H1良好的脱氮效果基础上,研究了在不同溶解氧浓度、废水成分和金属离子存在条件下时,H1的代谢途径及其异养硝化性能的变化。研究表明,溶解氧浓度在4.7 mg/L时,H1脱氮途径最佳;在NH4+模拟废水中,NH4+会通过NH4+—→NH2OH—→N2O—→N2的途径被快速去除;在NH4+和NO2混合模拟废水中,没有显示出H1优先进行反硝化的现象,NH4+-N的降解是短程的硝化反硝化过程;在NH4+和NO3混合模拟废水中,NO3会诱导羟胺氧化酶产生NO2-N,使得NH4+-N经过反硝化途径的亚硝酸盐水平被去除;在NH4+模拟废水中,1 mmol/L的Cu2+和Fe2+对异养硝化过程具有显著地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 异养硝化性能 溶解氧 废水成分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反硝化菌的异养硝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欢 汪苹 刘晶晶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5-47,119,共4页
对五株不同菌属的好氧反硝化菌进行了异养硝化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五株菌均能以柠檬酸三钠为碳源、硝酸盐为氮源进行好氧反硝化,以柠檬酸三钠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进行异养硝化。五株菌在pH为7.0的硝化能力测定培养基中培养五天后,... 对五株不同菌属的好氧反硝化菌进行了异养硝化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五株菌均能以柠檬酸三钠为碳源、硝酸盐为氮源进行好氧反硝化,以柠檬酸三钠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进行异养硝化。五株菌在pH为7.0的硝化能力测定培养基中培养五天后,有三株菌(戴尔福特菌Delftia tsuruhatensis,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的NH4+-N,COD去除率均>50%。培养期间,五株菌的NO2--N累积量较少,有必要从氮平衡的角度来衡量其硝化性能。其中,一株戴尔福特菌能利用有机氮源乙酰胺进行氨化作用,利用无机氮源硫酸铵进行硝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反硝化菌 异养硝化 戴尔福特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受体质量浓度对反硝化除磷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傅金祥 王颖 +4 位作者 池福强 张立成 赵璐 韩晋英 韩墨菲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7年第5期806-809,共4页
目的为研究一种最佳的节能生物除磷方法.方法在传统SBR反应器中,考察了分别以NO3--N和NO2--N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过程中的脱氮吸磷现象.结果试验表明以NO3--N为电子受体硝酸型反硝化除磷过程在除磷效果上要优于以NO2--N为电子受体的... 目的为研究一种最佳的节能生物除磷方法.方法在传统SBR反应器中,考察了分别以NO3--N和NO2--N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过程中的脱氮吸磷现象.结果试验表明以NO3--N为电子受体硝酸型反硝化除磷过程在除磷效果上要优于以NO2--N为电子受体的亚硝酸型反硝化除磷体系,TP去除率可高出20%,但脱氮效果相对低9%.结论将电子受体浓度控制在最佳条件下,有利于反硝化脱氮除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反应器 反硝化除磷 电子受体 短程硝化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和温度对旱地红壤硝化活力和反硝化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3
11
作者 王连峰 蔡祖聪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3-546,560,共5页
采集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和第三纪红砂岩发育的红壤,分别在4C冰箱内保存(O),室温下湿润(M)和淹水(F)培养110天后测定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硝化势、反硝化势和反硝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低温有利于保持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但显著... 采集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和第三纪红砂岩发育的红壤,分别在4C冰箱内保存(O),室温下湿润(M)和淹水(F)培养110天后测定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硝化势、反硝化势和反硝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低温有利于保持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但显著抑制它们的硝化和反硝化活力。湿润有利于保持硝化细菌的硝化活力,而淹水则有利于保持反硝化细菌的反硝化活力,但均不利于硝化细菌和反硝细菌的存活。由此说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需要测定的项目,应采用不同的土壤样本保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硝化细菌 反硝化细菌 硝化势 反硝化势 反硝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硅藻土负载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对生活污水的处理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乔楠 高明星 +2 位作者 聂刚 陈瑞佳 于大禹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090-3094,3101,共6页
硅藻土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型微生物固定化载体,经硫酸亚铁及碳酸钙先后改性处理后,控制吸附时间为24 h能达到最佳的菌体负载效果,对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的固定化率可达66.13%。利用改性硅藻土负载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对模拟生活污... 硅藻土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型微生物固定化载体,经硫酸亚铁及碳酸钙先后改性处理后,控制吸附时间为24 h能达到最佳的菌体负载效果,对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的固定化率可达66.13%。利用改性硅藻土负载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对模拟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固定化菌对污水中氨氮及COD_(Cr)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3.9%及83.1%,均高于游离菌。将改性硅藻土负载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投加到反应器中对实际生活污水进行序批式处理,经过多批次的运行,生活污水中总氮、氨氮及COD_(Cr)的去除效果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固定化效果比较稳定,表明改性硅藻土负载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在生活污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利于推动硅藻土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改性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 负载 生活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化抑制剂对覆膜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于海洋 杨玉婷 +4 位作者 马静 徐华 吕世华 袁江 董瑜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1-467,共7页
为明确硝化抑制剂对覆膜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和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双氰胺(Dicyandiamide,DCD)和2-氯-6-(三氯甲基)吡啶(Nitrapyrin,CP)两种硝化抑制剂的配施(处理为:覆膜施用尿素,PM;覆膜施用尿素配施DCD... 为明确硝化抑制剂对覆膜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和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双氰胺(Dicyandiamide,DCD)和2-氯-6-(三氯甲基)吡啶(Nitrapyrin,CP)两种硝化抑制剂的配施(处理为:覆膜施用尿素,PM;覆膜施用尿素配施DCD,PM+DCD;覆膜施用尿素配施CP,PM+CP)对覆膜栽培下稻田CH_4和N_2O排放及其相关功能菌群落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水稻生长期,配施DCD(PM+DCD)显著降低N_2O季节总排放(P<0.05),降幅达24%,提高CH_4季节总排放(P>0.05);配施CP(PM+CP)同时降低CH_4和N_2O的季节总排放,降幅均为11%。CH_4排放主要集中在水稻分蘖盛期,此阶段,配施DCD显著提高产甲烷菌群落丰度,降低甲烷氧化菌群落丰度(P<0.05),而配施CP则降低产甲烷菌群落丰度,显著提高甲烷氧化菌群落丰度(P<0.05),这可能是由于配施DCD提高了CH_4排放总量而配施CP降低了CH_4排放。在N_2O排放集中时期(水稻生长前期),配施DCD和CP均降低了氨氧化菌群落丰度,显著提高了反硝化菌群落丰度的趋势(P<0.05)。配施DCD(PM+DCD)、配施CP(PM+CP)和覆膜栽培(PM)处理的碳交易成本GWP-cost分别为831、735和822 yuan·hm^(-2);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分别为0.69、0.61和0.70 t·t^(-1);产量分别为9.20、9.24和9.00 t·hm^(-2)。因此,综合考虑温室气体效应和经济效益,覆膜栽培稻田模式下,配施CP可以保证增产和减排,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抑制剂 覆膜稻田 CH4和N2O排放 产甲烷菌 甲烷氧化菌 硝化和反硝化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藻土负载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的脱氮性能 被引量:10
14
作者 乔楠 陈瑞佳 于大禹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59-1465,共7页
将硅藻土经改性后作为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H1的载体,对负载条件以及固定化菌对环境的耐受性能进行了优化及研究。确定最佳吸附时间为24h,载体投加量为0.06g/m L(硅藻土/菌悬液)。改性剂Fe SO4用量、p H值、温度不仅影响硅藻土载体吸附... 将硅藻土经改性后作为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H1的载体,对负载条件以及固定化菌对环境的耐受性能进行了优化及研究。确定最佳吸附时间为24h,载体投加量为0.06g/m L(硅藻土/菌悬液)。改性剂Fe SO4用量、p H值、温度不仅影响硅藻土载体吸附性,同时影响固定化H1活性。菌株经改性硅藻土负载后较游离菌对p H值及温度耐受性都有所增强,对溶解氧变化适应范围更广,当m(Fe SO4)/m(硅藻土)=3.5%、p H=7.5、温度为30℃、溶解氧为5.1mg/L左右时,固定化H1脱氮性能最佳。使用该固定化菌对生活污水进行连续式处理,8天后目标污染物的去除率趋于稳定,TN、NH4+-N及COD去除率分别达到52.40%、55.64%与61.23%,表明改性硅藻土负载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在污水脱氮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 改性硅藻土 固定化 废水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快速启动CANON工艺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冬 杨巧云 +1 位作者 曾辉平 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07-1314,共8页
在SBR反应器中.先采用低基质浓度配水启动稳定的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SAD),之后在低曝气条件下以模拟生活污水富集氨氧化细菌(AOB),启动CANON工艺.基于对反应器内脱氮性能和不同阶段功能菌动力学活性的分析,系统阐述了影响CANON工艺启... 在SBR反应器中.先采用低基质浓度配水启动稳定的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SAD),之后在低曝气条件下以模拟生活污水富集氨氧化细菌(AOB),启动CANON工艺.基于对反应器内脱氮性能和不同阶段功能菌动力学活性的分析,系统阐述了影响CANON工艺启动与稳定运行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此启动方式不仅缩短了亚硝化启动时间,同时缩短了ANAMMOX菌对有机环境的适应时间,经过60d成功启动了CANON工艺并应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反应器ANR超过了93%.反应器较短的周期(4h),使得ANAMMOX菌和异养菌反硝化菌活性始终保持在合理范围内,μNH_4^+-N/μCOD比值始终大于1.0.异养反硝化菌对COD的降解反应,使反应器内pH值提高,同时反应周期间初期和末期游离氨(FA)始终处于对NOB的抑制水平,也是实现稳定亚硝化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CANON工艺 反硝化 亚硝化 生活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置A2NSBR系统硝化和反硝化除磷的特性 被引量:10
16
作者 赵伟华 李健伟 +4 位作者 王梅香 黄宇 冯岩 李夕耀 彭永臻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660-4665,共6页
以处理实际低C/N生活污水的前置A2NSBR系统为研究对象,考察系统内生物膜的硝化特性和活性污泥的反硝化除磷特性.试验研究了有机物和NO2^--N浓度对生物膜硝化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电子受体浓度对反硝化吸磷速率的影响.结果测得硝化速率为1... 以处理实际低C/N生活污水的前置A2NSBR系统为研究对象,考察系统内生物膜的硝化特性和活性污泥的反硝化除磷特性.试验研究了有机物和NO2^--N浓度对生物膜硝化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电子受体浓度对反硝化吸磷速率的影响.结果测得硝化速率为11.3mgNH4^+-N/(L·h),在填充率40%的条件下容积负荷为0.27kgNH4+-N/(m3·d),有机物的存在会对硝化有抑制,但是系统表现出了良好的抗有机负荷冲击能力,硝化速率为9.72mg NH4^+-N/(L·h).NO2^--N处理对AOB活性几乎无影响,对NOB活性抑制作用明显,当NO2^--N浓度为400mg/L时,NOB活性仅为1.63%,几乎接近完全被抑制.根据本次不同电子受体条件下除磷批次试验的结果,好氧吸磷速率为17.62mg P/(g VSS·h),以NO3--N为电子受体的缺氧吸磷速率是12.94mg P/(g VSS·h),从而可知缺氧聚磷菌占总聚磷菌的比例大约是73.4%,其中在NO2^--N浓度为30mg/L出现吸磷抑制,当NO2^--N和NO3^--N共存时,NO2--N在初始浓度为15mg/L便出现吸磷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氮比 前置A2NSBR工艺 硝化 反硝化除磷 NO2--N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同时硝化—反硝化脱氮微生物的混合培养 被引量:10
17
作者 堵国成 耿金菊 陈坚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5-518,532,共5页
筛选和分离得到的多株脱氮微生物 ,能在完全好氧条件下将氨氮转化为NO2 - ,随即在好氧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还原为N2 排放 ,整个生物脱氮过程历时较短 ,30h内对 2 0 0mg/L的氨氮去除率达 99% ,而且无中间产物NO2 - 的积累 .混合脱氮微生物... 筛选和分离得到的多株脱氮微生物 ,能在完全好氧条件下将氨氮转化为NO2 - ,随即在好氧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还原为N2 排放 ,整个生物脱氮过程历时较短 ,30h内对 2 0 0mg/L的氨氮去除率达 99% ,而且无中间产物NO2 - 的积累 .混合脱氮微生物菌群生长的适宜 pH范围为 7~ 10 ,探索实现混合脱氮微生物菌群高密度培养的 pH :发酵前期补酸控制 pH≤ 8,发酵中后期不控制 pH值 ,可缩短菌体的生长周期 ,提高菌体的氨氮降解速率 ,细胞质量浓度达 3.9g/L ,比自然 pH条件下提高了 6 2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培养 脱氮微生物 硝化-反硝化 好氧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氨氧化和反硝化微生物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6
18
作者 孙翼飞 沈菊培 +4 位作者 张翠景 韩国栋 红梅 赵巴音那木拉 贺纪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874-2883,共10页
土壤硝化及反硝化功能微生物在氮素可利用性、硝酸盐淋溶和氧化亚氮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在指示不同放牧强度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预测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状况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内蒙古干旱半干旱草原不同放牧强度(轻度、中... 土壤硝化及反硝化功能微生物在氮素可利用性、硝酸盐淋溶和氧化亚氮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在指示不同放牧强度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预测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状况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内蒙古干旱半干旱草原不同放牧强度(轻度、中度和重度)的长期试验样地为对象,应用定量PCR和限制性末端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的方法,研究土壤氨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和反硝化细菌的丰度、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p H和铵态氮含量分别在7.90—8.18和6.37—35.92 mg/kg之间,中度放牧处理显著增高了土壤pH(P=0.03),而铵态氮含量在重度放牧处理中最高(P=0.02)。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异养呼吸相比未放牧处理均显著降低(P=0.02)。土壤AOA-amoA和AOB-amoA基因丰度范围分别为每克干土(4.94—7.60)×10~9个拷贝数和(0.68—3.75)×10~6个拷贝数,放牧处理对AOA-amoA基因丰度无显著影响,中度放牧处理显著降低了AOB-amoA基因丰度(P=0.04);反硝化微生物nosZ基因丰度随在轻度放牧处理中最低(P=0.03)。土壤铵态氮含量是影响AOA-amoA和AOB-amoA基因丰度的主要因子,而nosZ基因丰度主要受反硝化底物含量及土壤通气状况的影响。冗余分析表明由放牧所引起的可利用性氮含量的变化是导致氨氧化和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显著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氧化古菌 氨氧化细菌 干旱半干旱草原 硝化潜势 反硝化酶活性 放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菌种类及其与各类功能菌在ANAMMOX系统内的协作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权 王少坡 +3 位作者 李博洋 张鹏达 于静洁 孙力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16,共7页
对目前所发现并报道的共计6个属27种厌氧氨氧化菌进行了总结,结合厌氧氨氧化与短程硝化、短程反硝化、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以及硫自养反硝化5类耦合脱氮工艺,介绍了厌氧氨氧化菌与氨氧化菌、亚硝酸盐氧化菌、反硝化菌、硫自养反硝化菌... 对目前所发现并报道的共计6个属27种厌氧氨氧化菌进行了总结,结合厌氧氨氧化与短程硝化、短程反硝化、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以及硫自养反硝化5类耦合脱氮工艺,介绍了厌氧氨氧化菌与氨氧化菌、亚硝酸盐氧化菌、反硝化菌、硫自养反硝化菌以及厌氧甲烷氧化菌之间的相互协作过程,比较了各工艺的优势与不足,归纳了5类耦合工艺的研究重点与难点。认为可以通过多参数在线监测技术的开发及各耦合工艺模型的建立,以达到对反应工况实时控制;同时随着对各生化反应电子传递链,以及基于厌氧氨氧化的污水处理工艺内各功能菌群的协作关系的深入了解,存在问题将迎来更优化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菌 短程硝化 短程反硝化 反硝化 厌氧甲烷氧化 硫自养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二甲基吡唑(DMP)施用后土壤硝化作用潜势及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孙志梅 武志杰 +1 位作者 陈利军 张笑归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18-1523,共6页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方法,从3,5-二甲基吡唑施用后土壤硝化作用潜势、参与氮转化的主要生理菌群、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数量及其生理活性等的动态变化入手,研究了新型硝化抑制剂3,5-二甲基吡唑(DMP)的施用对土壤硝化作用及生物学质量的影响。...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方法,从3,5-二甲基吡唑施用后土壤硝化作用潜势、参与氮转化的主要生理菌群、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数量及其生理活性等的动态变化入手,研究了新型硝化抑制剂3,5-二甲基吡唑(DMP)的施用对土壤硝化作用及生物学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DMP的施用可在一定时间内显著降低土壤的硝化作用潜势和土壤氨氧化菌的数量,刺激土壤三大微生物群落的增殖,但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对DMP的剂量反应不同。土壤细菌数量呈现随DMP用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在培养28d之前则以中等剂量处理的为最高。超高量DMP的施用则强烈抑制土壤氨氧化菌的生长,土壤硝化作用潜势在整个培养期间一直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低水平状态,且在施用前期对真菌和放线菌的增殖及总的微生物生理活性表现了一定的抑制效应,微生物商降低,qCO2值增大;在施用14d后,这种负效应逐渐缓解,进而表现出一定的刺激效应。DMP施用对土壤反硝化细菌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甲基毗唑 硝化作用潜势 氨氧化细菌 反硝化细菌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