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东南矿集区典型矽卡岩-斑岩矿床蚀变矿物短波红外(SWIR)光谱研究与勘查应用 被引量:50
1
作者 陈华勇 张世涛 +4 位作者 初高彬 张宇 程佳敏 田京 韩金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629-3643,共15页
鄂东南矿集区是我国著名的矽卡岩-斑岩型铜铁金矿床产区,研究程度较高,近年来矿产勘查进入了深部找矿的新阶段,需要较新的勘查方法与思路。本文介绍了利用短红外光谱(SWIR)技术,对鄂东南典型的铜绿山矽卡岩型Fe-Cu-Au矿床、鸡冠嘴矽卡岩... 鄂东南矿集区是我国著名的矽卡岩-斑岩型铜铁金矿床产区,研究程度较高,近年来矿产勘查进入了深部找矿的新阶段,需要较新的勘查方法与思路。本文介绍了利用短红外光谱(SWIR)技术,对鄂东南典型的铜绿山矽卡岩型Fe-Cu-Au矿床、鸡冠嘴矽卡岩型Cu-Au矿床、铜山口矽卡岩-斑岩型Cu-Mo-W矿床进行的蚀变矿物综合研究最新成果。在确定蚀变矿物组合类型、形成期次、蚀变分带的基础上,揭示了主要蚀变矿物SWIR特征值的指示规律,并进一步提取各个矿床的蚀变矿物SWIR勘查标志,如铜绿山矿床富Fe绿泥石(Pos2250>2253nm)、高结晶度高岭石族(Pos2170>2170nm,Dep2170>0.18)、白云母族-蒙脱石异常Pos2200值(>2212nm或<2202nm)、高岭石、迪开石及皂石的大量出现,可以作为铜绿山铜铁金矿床有效的蚀变矿物勘查标志;鸡冠嘴矿床白云母族-蒙脱石Pos2200特征值的高值(>2209nm)区域对矿体位置具有较好的指示性;铜山口矿床绿泥石的高Fe-OH吸收峰位值(Pos2250>2249nm)和高Mg-OH吸收峰位值(Pos2335>2333nm)的高频出现,可以作为铜山口铜钼钨矿床的有效勘查标志。这些研究成果表明蚀变矿物可以为鄂东南矿集区提供有效的勘查标志体系,同时,这些最新的勘查标志也在铜绿山铜铁金矿床得到了初步的应用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变矿物 swir 蚀变分带 矽卡岩-斑岩型矿床 勘查标志 鄂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红外自滤波超窄带锗平面结构光电探测器
2
作者 方昶月 王莉 +2 位作者 王艺飞 柳宇健 罗林保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3-347,共5页
文章基于锗平面肖特基结构,通过调控光生载流子收集过程中的复合作用,成功研制探测波长位于1290 nm、半高宽仅为8 nm且无需滤光片的自驱动短波红外光电探测器。该器件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在接收1290 nm光信号时,器件的串扰值在1278~1... 文章基于锗平面肖特基结构,通过调控光生载流子收集过程中的复合作用,成功研制探测波长位于1290 nm、半高宽仅为8 nm且无需滤光片的自驱动短波红外光电探测器。该器件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在接收1290 nm光信号时,器件的串扰值在1278~1311 nm波长范围以外均小于-10 dB,可应用于红外系统信息的采集。文章研究结果可以为相关窄带探测器的设计提供理论和实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探测 肖特基结 短波红外 光电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紫金山矿田西南铜钼矿段蚀变矿化特征及SWIR勘查应用研究 被引量:37
3
作者 许超 陈华勇 +4 位作者 Noel WHITE 祁进平 张乐骏 张爽 段甘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13-1038,共26页
西南铜钼矿段位于中国著名的福建上杭县紫金山矿田内,是该矿田最新发现的另一个典型的斑岩型矿床。该矿床形成于白垩纪,矿化(浸染状和细脉浸染状)与成矿同期花岗闪长斑岩密切相关。围岩蚀变由深到浅分别为青磐岩化带、绢英岩化带、高级... 西南铜钼矿段位于中国著名的福建上杭县紫金山矿田内,是该矿田最新发现的另一个典型的斑岩型矿床。该矿床形成于白垩纪,矿化(浸染状和细脉浸染状)与成矿同期花岗闪长斑岩密切相关。围岩蚀变由深到浅分别为青磐岩化带、绢英岩化带、高级泥化-泥化蚀变带和氧化带。蚀变矿化期次可划分为:(早期)绢英岩化期、斑岩矿化期、浅成低温热液叠加期、成矿后期脉和表生期。其中,斑岩矿化期又可分为钾硅酸盐化阶段、青磐岩化阶段和(晚期)绢英岩化阶段;浅成低温热液叠加期主要为泥化-高级泥化蚀变。对比研究发现,西南矿段具有与典型斑岩矿床相似的矿化蚀变特征,但缺失钾化带且矿化规模小,成矿斑岩以岩枝状(非岩株状)水平侵位,产生非对称蚀变分带,据此推测西南矿段深部可能存在真正的成矿斑岩岩株和大储量及高品位的矿化中心。通过短波红外光谱(SWIR)研究发现,从矿化中心到外围,伊利石结晶度值(IC)和伊利石2200 nm吸收峰位值(Pos2200)均有明显的从高值到低值的变化趋势。此外,研究发现高IC值(>2.1)和高Pos2200值(>2203 nm)可作为紫金山地区勘查该类矿床的找矿标志。本研究可以为紫金山地区斑岩矿床的成矿规律认识和找矿勘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蚀变分带 蚀变矿化期次 短波红外光谱 伊利石结晶度 西南铜钼矿段 紫金山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门山造山带北段黄泥坪金矿床蚀变矿化特征与SWIR勘查应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江宏君 陈华勇 +7 位作者 王朋 高政伟 纪冬平 吴宝鹏 程博兴 冯雨周 焦宏剑 王义忠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91-1306,共16页
黄泥坪金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北缘,是龙门山造山带北段新发现的一个重要的中型金矿床,研究程度较低,蚀变矿化分布特征和矿床成因仍不清楚,需要新的勘查方法和思路开展下一步找矿工作。基于详细的矿床地质和短波红外光谱(SWIR)研究,发现... 黄泥坪金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北缘,是龙门山造山带北段新发现的一个重要的中型金矿床,研究程度较低,蚀变矿化分布特征和矿床成因仍不清楚,需要新的勘查方法和思路开展下一步找矿工作。基于详细的矿床地质和短波红外光谱(SWIR)研究,发现黄泥坪金矿床的围岩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毒砂化、白云母化、硅化和碳酸盐化,白云母通常呈细小鳞片状分布于毒砂和黄铁矿的周围,金主要以不可见金的形式存在于毒砂和黄铁矿中。汉树沟、山关石、柳树坪和石罐子4个矿段应属同一成矿系统,其中汉树沟和山关石矿段的蚀变矿化期次可分为早期变质成矿期和晚期热液脉成矿期,变质成矿期包括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浸染状毒砂-黄铁矿阶段,热液脉成矿期包括石英-方解石粗脉阶段和毒砂-黄铁矿-方解石细脉阶段。变质成矿期发生了第一次金矿化,热液脉成矿期发生了第二次金矿化。SWIR勘查应用研究发现,矿体上盘千枚岩和下盘变质砂岩中发育较多Al–OH吸收峰位值较大的变质成因多硅白云母,而矿化部位则主要发育Al–OH吸收峰位值较小的热液白云母,Pos2200≤2202.5nm可作为热液白云母族矿物与变质成岩白云母族矿物或者二者混合相(指变质成岩白云母族矿物占主导,含有部分热液白云母族矿物)的大致界线。同时Pos2200≤2202.5 nm,且IC值为1.0~1.5可作为黄泥坪矿床新的勘查指标。本研究可以为认识龙门山北段浅变质沉积岩容矿的金矿床成矿规律和找矿勘查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红外光谱 浅变质沉积岩容矿金矿床 黄泥坪金矿 蚀变矿化期次 龙门山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上金矿床蚀变带短波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赵利青 邓军 +1 位作者 原海涛 李晓英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63,共6页
绢云母是胶东西北部金矿的主要蚀变矿物。短波红外光谱测量可以提供云母类AlOH波长、结晶度、云母(蚀变)强度、云母层间水强度等参数,这些参数可以用来研究蚀变特征、预测金矿化。为确定招平断裂带内已知金矿化的蚀变矿物特征,为在区域... 绢云母是胶东西北部金矿的主要蚀变矿物。短波红外光谱测量可以提供云母类AlOH波长、结晶度、云母(蚀变)强度、云母层间水强度等参数,这些参数可以用来研究蚀变特征、预测金矿化。为确定招平断裂带内已知金矿化的蚀变矿物特征,为在区域上寻找类似特征地段提供类比依据,在台上特大型金矿上下盘围岩1km之内采集岩石样品,利用便携式红外矿物分析仪(PIMA)进行短波红外光谱测量。结果表明上盘含更多的白云母、具有更高的云母水强度,多硅白云母发育在下盘。高结晶度的云母和更多的多硅白云母是金矿化的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红外光谱测量(swir) PIMA测量 多硅白云母 台上金矿床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近红外光谱法分析酒中乙醇含量 被引量:28
6
作者 逯家辉 滕利荣 +3 位作者 蒋富明 任玉林 邱芳萍 王友兵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5-247,共3页
使用短波近红外光谱和多变量校正技术快速准确地测定酒中乙醇含量.研究了纯水、乙醇以及乙醇和水混合体系的光谱特征.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和主成分回归(PCR)分析了二阶导数差谱数据.该法分析酒样具有方便、快速的优点.
关键词 酒样分析 乙醇 含量测定 短波近红外光谱法 酒精度测定 化学计量学 多元线性回归 主成分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红外光谱技术在浅剥蚀斑岩铜矿区勘查中的应用——以西藏念村矿区为例 被引量:92
7
作者 杨志明 侯增谦 +3 位作者 杨竹森 曲焕春 李振清 刘云飞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9-717,共19页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种矿床类型,斑岩铜矿一直是工业界勘查的首选。对此类矿床的勘查,在中-深剥蚀程度的矿区相对简单,而在浅剥蚀的矿区则变得较为困难,这是因为在浅剥蚀的矿区,矿床热液/矿化中心很难快速有效定位。近年来,在矿产勘查...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种矿床类型,斑岩铜矿一直是工业界勘查的首选。对此类矿床的勘查,在中-深剥蚀程度的矿区相对简单,而在浅剥蚀的矿区则变得较为困难,这是因为在浅剥蚀的矿区,矿床热液/矿化中心很难快速有效定位。近年来,在矿产勘查领域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的短波红外光谱技术,可通过特定蚀变矿物反射光谱特征参数系统变化的规律来厘定热液/矿化中心,在块状硫化物及浅成低温矿床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效果,这为浅剥蚀斑岩铜矿热液/矿化中心的快速、有效厘定提供了一种途径。为此,文章选择了位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段、剥蚀较弱的念村(即夏玛日)矿区,拟通过矿区样品短波红外光谱的系统测量,寻找出蚀变矿物反射光谱特征参数系统变化的规律,进而约束矿床热液/矿化中心。本次研究在念村矿区共识别出7种蚀变矿物,按出现频率由多至少依次为伊利石、绿泥石、蛋白石、叶蜡石、高岭石、绿帘石及多硅白云母;而且,矿区外围以伊利石-绿泥石±绿帘石蚀变矿物组合为主,向内逐渐过渡为伊利石±蛋白石、伊利石-叶蜡石±高岭石组合。通过对伊利石反射光谱特征参数的计算发现,伊利石结晶度及Al-OH吸收峰位,这些通常被认为与伊利石形成温度有关的光谱学参数,在该矿区呈现出系统的变化规律:在矿区东北部,伊利石结晶度较大(>1.6),Al-OH吸收峰位较小(<2203nm),而该区域的外围,伊利石结晶度变小,Al-OH吸收峰位变大。这表明矿区东北部伊利石的形成温度更高,暗示该区域可能为矿床热液/矿化中心。因此,建议在本次研究所圈定的热液/矿化中心范围内,在适当开展物探工作的基础上,尽快布置勘查工程进行验证,以实现矿床的尽快查找和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斑岩铜矿 短波红外光谱 伊利石结晶度 Al-OH吸收峰位 念村 冈底斯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红外InGaAs/InP光伏探测器系列的研制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永刚 顾溢 +3 位作者 朱诚 郝国强 李爱珍 刘天东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共4页
采用气态源分子束外延方法及应用有源区同质结构及较薄的组分渐变InxGa1-xAs缓冲层,研制了波长扩展的InGaAs/InP光伏探测器系列,其室温下的截止波长分别约为1.9μm,2.2μm.和2.5μm.对此探测器系列在较宽温度范围内的性能进行了细致表征... 采用气态源分子束外延方法及应用有源区同质结构及较薄的组分渐变InxGa1-xAs缓冲层,研制了波长扩展的InGaAs/InP光伏探测器系列,其室温下的截止波长分别约为1.9μm,2.2μm.和2.5μm.对此探测器系列在较宽温度范围内的性能进行了细致表征,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其R0A乘积分别为765,10.3和12.7Ωcm2,比室温降低100K时其暗电流和R0A可改善约3个量级.瞬态特性测量表明此探测器系列适合高速工作,实测响应速度已达数十ps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探测器 短波红外 INGAAS 气态源分子束外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处理对中短波红外干燥红枣时间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3
9
作者 陈文敏 彭星星 +2 位作者 马婷 杨泽龙 徐怀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4-80,共7页
为提高红枣干燥品质,减少干燥时间,以干燥时间为响应值,响应面优化得到红枣中短波红外干燥前超声处理条件为:频率40 k Hz、时间40 min、功率350 W。最优超声处理后中短波红外干燥红枣至其干基含水率约为40%时所需干燥时间为9.55 h;未超... 为提高红枣干燥品质,减少干燥时间,以干燥时间为响应值,响应面优化得到红枣中短波红外干燥前超声处理条件为:频率40 k Hz、时间40 min、功率350 W。最优超声处理后中短波红外干燥红枣至其干基含水率约为40%时所需干燥时间为9.55 h;未超声处理中短波红外干燥需13.33 h;传统热风干燥需17.13 h。扫描电镜观察红枣果皮,超声处理40 min使果皮表面产生大量裂缝,表皮层变薄,仅38.8μm,表皮层和亚表皮层易分离,利于干燥过程中水分扩散,显著缩短中短波红外干燥时间。红枣超声处理后中短波红外干燥的干制品品质显著优于未超声处理红外干燥,极显著优于传统热风干燥。最优超声处理条件结合中短波红外干燥,所得干制品在3种处理方式中总VC、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糖酸比最高,色泽最优,能耗最少,是适合红枣干燥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处理 中短波红外干燥 红枣 时间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As/GaSb二类超晶格中/短波双色红外焦平面探测器 被引量:12
10
作者 朱旭波 彭震宇 +9 位作者 曹先存 何英杰 姚官生 陶飞 张利学 丁嘉欣 李墨 张亮 王雯 吕衍秋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1-96,共6页
InAs/GaSb超晶格材料已经成为了第三代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优选材料。开展了InAs/GaSb二类超晶格中/短波双色焦平面探测器器件结构设计、材料外延、芯片制备,对钝化方法进行了研究,制备出性能优良的320×256双色焦平面探测器。首先... InAs/GaSb超晶格材料已经成为了第三代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优选材料。开展了InAs/GaSb二类超晶格中/短波双色焦平面探测器器件结构设计、材料外延、芯片制备,对钝化方法进行了研究,制备出性能优良的320×256双色焦平面探测器。首先以双色叠层背靠背二极管电压选择结构作为基本结构,设计了中/短波双色芯片结构,然后采用分子束外延技术生长出结构完整、表面平整、低缺陷密度的PNP结构超晶格材料。采用硫化与SiO2复合钝化方法,最终制备的器件在77 K下中波二极管的RA值达到13.6 kΩ·cm^2,短波达到538 kΩ·cm^2。光谱响应特性表明短波响应波段为1.7~3μm,中波为3~5μm。双色峰值探测率达到中波3.7×10^11cm·Hz^1/2W^-1以上,短波2.2×10^11cm·Hz^1/2W^-1以上。响应非均匀性中波为9.9%,短波为9.7%。中波有效像元率为98.46%,短波为98.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AS/GASB超晶格 双色 中短波 焦平面阵列 红外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红外InGaAs焦平面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雪 龚海梅 +7 位作者 邵秀梅 李淘 黄松垒 马英杰 杨波 朱宪亮 顾溢 方家熊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9-138,共10页
围绕新一代遥感探测仪器应用需求,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在短波红外InGaAs焦平面探测器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通过低缺陷外延材料、焦平面芯片制备工艺和低噪声读出电路技术研究,研制实现了最大规模达2560×2048元的10μm... 围绕新一代遥感探测仪器应用需求,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在短波红外InGaAs焦平面探测器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通过低缺陷外延材料、焦平面芯片制备工艺和低噪声读出电路技术研究,研制实现了最大规模达2560×2048元的10μm中心距1~1.7μm InGaAs焦平面探测器,峰值探测率优于1.0×10^(13)cmHz^(1/2)/W,有效像素率达到99.7%;研制实现了1280×1024元15μm中心距的1~2.5μm延伸波长探测器,峰值探测率优于5.0×10^(11)cmHz^(1/2)/W;发展了新体制新结构器件,研制了单片集成4向偏振功能的160×128元偏振焦平面探测器,消光比优于37:1;研制了64×64元盖革雪崩焦平面探测器,时间分辨率达到0.8 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铟镓砷 焦平面 短波红外 暗电流 偏振探测 雪崩倍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GaAs/InP雪崩光电二极管的高速单光子探测器雪崩特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永富 刘俊良 +1 位作者 王青圃 方家熊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7-431,共5页
报道了一种基于InGaAs/InP雪崩光电二极管、1.25GHz正弦波门控及贝塞尔低通滤波器的1.25GHz高速短波红外单光子探测器.通过调整比较电路的鉴别电平,实验研究了单光子探测器雪崩信号幅度随反向直流偏压的变化.随着鉴别电平的提高,单光子... 报道了一种基于InGaAs/InP雪崩光电二极管、1.25GHz正弦波门控及贝塞尔低通滤波器的1.25GHz高速短波红外单光子探测器.通过调整比较电路的鉴别电平,实验研究了单光子探测器雪崩信号幅度随反向直流偏压的变化.随着鉴别电平的提高,单光子探测器的探测效率及暗计数率均呈指数衰减,而后脉冲概率先增大到一个峰值,然后减小.研究表明,为获得更高的性能,需要尽量降低单光子探测器的鉴别电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GaAs/InP雪崩光电二极管 单光子探测器 短波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近红外光谱法同时定量分析水溶液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 被引量:16
13
作者 饶震红 李民赞 吉海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33-635,共3页
用通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短波近红外光谱区域(800~1100nm),测量了葡萄糖、果糖和蔗糖混合水溶液的近红外光谱,并用偏最小二乘方法建立了同时定量分析水溶液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模型。用正交设计法配制了25个校正集样品和9... 用通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短波近红外光谱区域(800~1100nm),测量了葡萄糖、果糖和蔗糖混合水溶液的近红外光谱,并用偏最小二乘方法建立了同时定量分析水溶液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模型。用正交设计法配制了25个校正集样品和9个预测集样品,通过对校正集样品的建模和对预测集样品的检验,结果良好。对浓度范围分别在12.23~61.14mg·mL^-1,12.50~62.50mg·mL^-1,12.09~60.44mg·mL^-1的葡萄糖、果糖和蔗糖水溶液,校正集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43oA,4.51%和1.59%,预测集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40%,3.73%和2.80%。该方法对同时定量分析多组分体系,具有简便、快速价廉、易于推广应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法 葡萄糖 果糖 蔗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光谱ASTER数据对ETM遥感异常的定性判别研究-以东昆仑五龙沟为例 被引量:43
14
作者 张玉君 姚佛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63-970,共8页
文中讨论了新的找矿参数——蚀变遥感异常的地质基础和光谱前提,在矿床地质学和蚀变矿物光谱参数特征的基础上,编制了一张用于遥感异常提取及对其地质解释的表格。ETM遥感异常提取技术已在全国推广,ASTER数据可以在三个方面对已推广的ET... 文中讨论了新的找矿参数——蚀变遥感异常的地质基础和光谱前提,在矿床地质学和蚀变矿物光谱参数特征的基础上,编制了一张用于遥感异常提取及对其地质解释的表格。ETM遥感异常提取技术已在全国推广,ASTER数据可以在三个方面对已推广的ETM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1.利用短波红外增设的波段,对某些矿致异常区分其矿化(矿床)类型;2.利用增设的热红外波段区分某些岩性;3.可有助于解决ETM因第7波段太宽而产生的许多疑难问题。本文以东昆仑五龙沟为例讨论了ASTER对于解决ETM遥感异常性质判别困难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专题制图 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测量仪 主分量分析 光谱角填图 羟基异常 可见和近红外 短波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波红外波段的Ⅱ类水体MODIS影像大气校正算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峰 周艺 +2 位作者 阎福礼 杨硕 杜聪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6-349,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短波红外(SWIR,short wave infrared)波段离水反射率为0的Ⅱ类水体大气校正算法.采用MODIS的1.240μm和1.640μm两个SWIR波段的反射率计算出了可见光及近红外(NIR,near infrared)波段气溶胶散射反射率,进而反演得到了这... 提出了一种基于短波红外(SWIR,short wave infrared)波段离水反射率为0的Ⅱ类水体大气校正算法.采用MODIS的1.240μm和1.640μm两个SWIR波段的反射率计算出了可见光及近红外(NIR,near infrared)波段气溶胶散射反射率,进而反演得到了这些波段的离水反射率.应用该算法对中国东部近海及湖泊的Ⅱ类水体进行了大气校正,并与实测数据和常用的大气校正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去除大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大气校正 Ⅱ类水体 短波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红外光谱土壤反射率的测量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玉香 黄意玢 张广顺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5-100,共6页
利用DG-2短波红外光谱辐射计,得到了短波红外彼段不同含水量下的土壤反射率;分析了土壤短波红外区的光憎特性,表明1.6μm附近有较好的光谱响应,以及该波段反射率与含水量有较好的负相关性的特点,所得结论为气象卫星短波红... 利用DG-2短波红外光谱辐射计,得到了短波红外彼段不同含水量下的土壤反射率;分析了土壤短波红外区的光憎特性,表明1.6μm附近有较好的光谱响应,以及该波段反射率与含水量有较好的负相关性的特点,所得结论为气象卫星短波红外区域的通道选择提供了可行性的依据,该实验为卫星遥感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判读积累了部分实测资料。,1992年又利用中科院安徽光机所研制的DG-2短波红外光谱辐射计对不同含水量的壤土、黄土和沙土分别进行了测量,取得了一些反射率数据。2实验装置和结果分析2.1实验装置和规范DG-2短波红外光谱辐射计由光学头部、电子控制箱和便携式计算机三部分组成。光学头部由三角架支撑,高1m左右,倾角为90°,即垂直于地面,并且可以水平移动。仪器的波段范围为1.3~2.5μm,分辨率为10nm,控制箱内装有提供仪器操作的直流电源,以及放大、通讯电路等。便携机内装有驱动仪器操作和计算软件以实现数据的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红外 反射率 土壤含水量 土壤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谱遥感技术预测矿产资源的潜能——以蒙古国欧玉陶勒盖铜金矿床为例 被引量:59
17
作者 张玉君 杨建民 姚佛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70,共8页
建议把蚀变遥感异常作为一个新的找矿参数,文中讨论了蚀变遥感异常的地质基础和光谱前提。在矿床地质学和蚀变矿物光谱参数特征的基础上,编制了一张用于蚀变遥感异常提取及对其地质解释的表格。设计了从ETM+和ASTER数据中提取羟基蚀变... 建议把蚀变遥感异常作为一个新的找矿参数,文中讨论了蚀变遥感异常的地质基础和光谱前提。在矿床地质学和蚀变矿物光谱参数特征的基础上,编制了一张用于蚀变遥感异常提取及对其地质解释的表格。设计了从ETM+和ASTER数据中提取羟基蚀变矿物组合信息的独特流程方案。这个方案称之为"去干扰异常主分量门限化技术",文中示以简化的流程图。ETM+数据用来研究位于欧玉陶勒盖铜金矿床东北部的汉保各德中酸性火成杂岩体岩性特征,ASTER近红外和短波红外数据用来提取欧玉陶勒盖斑岩铜金矿矿床及其近区的羟基异常,通过选择性主分量分析判断欧玉陶勒盖铜金矿矿床的矿床类型为斑岩型。已知矿区各矿体的羟基异常都十分清晰,此外在矿床西部还发现了三个新的有希望的羟基异常。此工作进一步展示出多光谱遥感技术对于金属矿床的预测具有极好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M+(增强型专题制图) ASTER(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测量仪) 主分量分析(PCA) 光谱角填图(SAM) 羟基异常(OHA) 可见和近红外(VNIR) 短波红外(sw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0×256 InAs/GaSb超晶格中/短波双色探测器组件研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吕衍秋 彭震宇 +4 位作者 曹先存 何英杰 李墨 孟超 朱旭波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4-68,共5页
InAs/GaSb超晶格材料制备的新型红外器件在最近十几年得到了迅速发展。文中开展了InAs/GaSb二类超晶格中/短波双色焦平面探测器组件研制,设计了中/短波双色叠层背靠背二极管芯片结构,用分子束外延技术生长出结构完整、表面平整、低缺陷... InAs/GaSb超晶格材料制备的新型红外器件在最近十几年得到了迅速发展。文中开展了InAs/GaSb二类超晶格中/短波双色焦平面探测器组件研制,设计了中/短波双色叠层背靠背二极管芯片结构,用分子束外延技术生长出结构完整、表面平整、低缺陷密度的PNP结构超晶格材料,制备出性能优良的320×256双色焦平面探测器组件,对探测器组件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显示,在77 K下中波二极管RA值达到26.0 kΩ·cm^2,短波的RA值为562 kΩ·cm^2。光谱响应特性表明短波响应波段为1.7~3μm,中波为3~5μm,满足设计要求。双色峰值探测率达到中波3.12×10^11cm·Hz1/2W^-1,短波1.34×10^11cm·Hz1/2W^-1。响应非均匀性中波为9.9%,短波为9.7%。中波有效像元率为98.46%,短波为98.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AS/GASB超晶格 双色 中短波 焦平面阵列 红外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红外转换屏研制短波红外探测器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利群 郑焕东 +2 位作者 张希艳 柏朝晖 卢利平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872-3876,共5页
采用重力沉积技术制备了Ca S:Eu2+,Sm3+红外上转换荧光屏,确定了最佳制屏工艺参数,研究了红外转换荧光屏的性能。设计和制作了耦合短波红外CCD相机,对相机的成像性能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短波红外CCD相机能够实现对1 064 nm、1 550... 采用重力沉积技术制备了Ca S:Eu2+,Sm3+红外上转换荧光屏,确定了最佳制屏工艺参数,研究了红外转换荧光屏的性能。设计和制作了耦合短波红外CCD相机,对相机的成像性能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短波红外CCD相机能够实现对1 064 nm、1 550 nm等短波红外激光的探测和成像。采用红外转换荧光屏制作红外CCD相机为短波红外探测器的研制提供了简便、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上转换 荧光屏 耦合短波红外CCD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红外激光在光电侦察与反侦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爱粉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37-943,共7页
分析了磷化体半导体激光器、掺铒光纤激光器、掺铒固体激光器和基于光学参量振荡器的固体激光器等4种典型短波红外激光器的技术特点与现状,叙述了它们在光电主动侦察和反侦察中的应用。为了满足军用光电系统对激光设备的小型轻量化要求... 分析了磷化体半导体激光器、掺铒光纤激光器、掺铒固体激光器和基于光学参量振荡器的固体激光器等4种典型短波红外激光器的技术特点与现状,叙述了它们在光电主动侦察和反侦察中的应用。为了满足军用光电系统对激光设备的小型轻量化要求,如何提高半导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和掺铒固体激光器输出功率/能量,已经成为短波红外激光器发展的主流方向。指出基于光学参量振荡器的固体激光器在远距离选通观察、闪光成像雷达和激光损伤方面的优势依然非常明显,还应进一步提高激光输出能量和激光重复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红外激光 激光主动侦察 激光反侦察 激光辅助照明 激光选通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