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压矢量重构的光伏场站送出线路距离保护方案
1
作者 戴志辉 韦舒清 柳梅元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42,共8页
针对大规模新能源经交流联络线送出场景下新能源侧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性能劣化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接入的电压矢量重构新型距离保护方案。在电压矢量重构策略的配合下,保护背侧阻抗在故障期间能够表现出恒定阻抗角,使整定电压... 针对大规模新能源经交流联络线送出场景下新能源侧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性能劣化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接入的电压矢量重构新型距离保护方案。在电压矢量重构策略的配合下,保护背侧阻抗在故障期间能够表现出恒定阻抗角,使整定电压和故障电压的相对大小始终能正确反映整定点与故障点的位置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发生区内、外故障时保护动作量的差异形成故障识别判据。所提方案不受新能源出力特性和并网无功支撑要求的影响,相较于现有保护原理具有更优的灵敏性、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保护方案能够在2个工频周期内准确识别区内、外故障,且具有较高耐过渡电阻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场站 弱馈性 交流联络线 距离保护 短路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正序故障分量综合阻抗的有源配电网纵联保护
2
作者 王亚兵 童晓阳 +2 位作者 赵紫斌 董星星 Sohail Manzoor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09,共7页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改变了传统配电网的拓扑结构,使故障特性发生了改变,常规的配电网电流保护将失去选择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正序故障分量综合阻抗的有源配电网纵联保护方法。对不同类型分布式电源接入的线路发生区/内外...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改变了传统配电网的拓扑结构,使故障特性发生了改变,常规的配电网电流保护将失去选择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正序故障分量综合阻抗的有源配电网纵联保护方法。对不同类型分布式电源接入的线路发生区/内外故障时的正序故障电压、电流故障特征进行分析。利用区段两端电压、电流正序故障分量,构造两侧的线路推算阻抗,将它们相减后得到新型的综合阻抗。将综合阻抗与线路阻抗之比作为阻抗系数,进而构造区、内外短路故障的保护判据。通过大量仿真验证了所提保护算法的有效性,其能够准确地检测出短路故障,不受故障类型、故障位置、分布式电源类型、渗透率、分布式电源退出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抗过渡电阻能力,且灵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配电网 继电保护 纵联保护 分布式电源 正序故障分量 新型综合阻抗 短路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储能充放电特性的交流耦合光储电站送出线路纵联保护
3
作者 刘素梅 王丹枫 +2 位作者 韩伟 李伟 沈佳琪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6-77,共12页
因储能在充放电模式下潮流流向截然不同,所以与同步发电机甚至光伏电站相比,光储电站的故障特性存在显著差异,传统电流差动保护面临更高的拒动风险。为此,以含有“共享储能”的交流耦合光储电站为对象,首先着重分析推导了储能电站在充... 因储能在充放电模式下潮流流向截然不同,所以与同步发电机甚至光伏电站相比,光储电站的故障特性存在显著差异,传统电流差动保护面临更高的拒动风险。为此,以含有“共享储能”的交流耦合光储电站为对象,首先着重分析推导了储能电站在充放电模式下的短路电流相角变化特性及其计算表达式。进一步分析了交流耦合光储电站的短路电流变化规律,从而揭示了光储电站分别作为电源和负荷运行时,传统电流差动保护不正确动作的成因。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适应调整等值阻抗幅值比的纵联保护新原理。利用线路两侧等值阻抗比,识别区内外故障及正常运行工况。同时通过引入等值阻抗调整系数,放大区内故障下线路两侧等值阻抗之间的差异,以实现即使高比例光储电站接入线上发生高阻故障,所提保护仍能够正确可靠动作。最终,基于PSCAD/EMTDC搭建了含交流耦合光储电站电网的电磁暂态模型,验证了所提保护的动作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路电流特性 纵联保护新原理 阻抗幅值比 储能电站 交流耦合光储电站 送出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电网330 kV尖樊线人工短路试验中接地距离保护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怀强 张健康 +3 位作者 蒋嘉桁 任龙飞 张晨浩 宋国兵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4,90,共9页
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场站的故障特征对传统距离保护的附加阻抗产生了新的影响,导致保护性能降低。而现有距离保护适应性研究缺乏对单相接地故障场景的分析。为此,结合西北电网于尖樊线进行的2次人工短路试验数据,基于多种控制策略下的... 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场站的故障特征对传统距离保护的附加阻抗产生了新的影响,导致保护性能降低。而现有距离保护适应性研究缺乏对单相接地故障场景的分析。为此,结合西北电网于尖樊线进行的2次人工短路试验数据,基于多种控制策略下的风电场故障特征,分析单相接地故障下接地距离保护附加阻抗系数,进而判断保护适应性。研究发现网侧保护附加阻抗系数较小,两侧电源故障电流对保护影响较小;而风电场侧保护附加阻抗系数较大,两侧电源故障电流对保护影响较大,导致保护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场站送出线 风电场 人工短路试验 故障特征 接地距离保护 附加阻抗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SC的动态基频阻抗特性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余江 段献忠 +2 位作者 王为国 尹项根 何仰赞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4期21-23,共3页
TCSC的动态基频阻抗特性分析对研究含TCSC线路上的线路保护的特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数值仿真分析的方法,详细研究了TCSC动态基频阻抗与滤波器、触发角、故障条件下TCSC是否旁路、短路时刻及短路地点等多种因素的关系... TCSC的动态基频阻抗特性分析对研究含TCSC线路上的线路保护的特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数值仿真分析的方法,详细研究了TCSC动态基频阻抗与滤波器、触发角、故障条件下TCSC是否旁路、短路时刻及短路地点等多种因素的关系,认为在选定滤波器的条件下,TCSC对故障的应对方式是影响动态基频阻抗变化规律的最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SC 动态基频阻抗 线路保护 继电保护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短路电流计算的继电保护定值在线校核系统 被引量:25
6
作者 毕兆东 王宁 +3 位作者 夏彦辉 刘蔚 刘一民 徐彭亮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1-85,共5页
基于暂态仿真得到动态短路电流计算方法,比较了动态短路电流计算方法与静态阻抗等值方法对电网模型处理的差异,指出了动态短路电流计算方法的优越性。基于动态短路电流计算方法设计,建立了继电保护定值在线校核系统。通过能量管理系统... 基于暂态仿真得到动态短路电流计算方法,比较了动态短路电流计算方法与静态阻抗等值方法对电网模型处理的差异,指出了动态短路电流计算方法的优越性。基于动态短路电流计算方法设计,建立了继电保护定值在线校核系统。通过能量管理系统获得当前电网真实的运行状态,自动进行各类故障情况下的暂态仿真计算,获得系统各处的短路电流,实现了对继电保护定值的实时在线校核计算;与继电保护装置的当前定值进行比对,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进行预警。阐述了继电保护定值在线校核系统的实现方案和具体功能。介绍了继电保护定值在线校核系统在华北电网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保护 定值整定 在线校核 在线预警 动态短路电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突变量电流差动继电器 被引量:13
7
作者 柳焕章 周泽昕 +2 位作者 周春霞 杜丁香 王兴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6-152,共7页
为提高突变量差动保护的性能,提出了全新的突变量差动保护方案,包括纯电流突变量差动继电器、不灵敏电流突变量差动继电器、灵敏电流突变量差动继电器和突变量零序电流差动继电器。该保护方案中利用递推傅里叶算法计算突变量,随故障后... 为提高突变量差动保护的性能,提出了全新的突变量差动保护方案,包括纯电流突变量差动继电器、不灵敏电流突变量差动继电器、灵敏电流突变量差动继电器和突变量零序电流差动继电器。该保护方案中利用递推傅里叶算法计算突变量,随故障后数据窗的移动自适应修改动作特性,提高继电器的动作速度;在制动量中引入灵敏系数,实时修正动作特性,提高区外短路时保护的可靠性和区内故障时的灵敏度;针对弱馈线路,设计了一种突变量差动阻抗继电器来开放突变量电流差动继电器。方案中的4个突变量继电器,在动作时间上形成了良好的反时限特性。动模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案动作迅速,不受电压互感器(voltage transformer,VT)断线影响,且耐过渡电阻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突变量 电流差动继电器 阻抗差动继 电器 递推算法 自适应制动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短线路的相间自适应距离保护 被引量:5
8
作者 康小宁 赵选宗 +3 位作者 索南加乐 刘志良 刘林林 张军民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2-27,32,共7页
针对常规距离保护应用到传统意义的短线路时常常因为末端故障时残压小造成保护超越而退出工作的情况,简要分析了影响距离元件测量误差的因素,并利用仿真数据定量分析了短线路保护范围末端故障时,阻抗测量误差与系统阻抗和线路阻抗比(电... 针对常规距离保护应用到传统意义的短线路时常常因为末端故障时残压小造成保护超越而退出工作的情况,简要分析了影响距离元件测量误差的因素,并利用仿真数据定量分析了短线路保护范围末端故障时,阻抗测量误差与系统阻抗和线路阻抗比(电源线路阻抗比)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根据系统阻抗和线路阻抗比自适应调整距离保护动作范围的短线路相间距离保护方案。该方案在线路发生故障时,假定故障发生在保护末端,结合实测的电源线路阻抗比按可能出现的最大测量误差调整保护范围,从而消除了短线路末端相间故障时距离保护的超越问题,保证了选择性。EMTP仿真验证,说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短线路末端故障时距离保护的超越问题,改善了短线路距离保护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保护 短线路 自适应 电源线路阻抗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低压侧故障远后备保护分析及解决方案 被引量:10
9
作者 潘书燕 吕良君 +1 位作者 杨佳 吴仕平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1-105,共5页
对于线路-变压器接线形式的110 kV线路保护的远后备保护,保护的范围为变压器低压侧母线处故障情况下,须考虑到由于变压器的接线组别、变压器的阻抗值等情况对线路保护元件的影响。针对变压器低压侧母线处故障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根据故... 对于线路-变压器接线形式的110 kV线路保护的远后备保护,保护的范围为变压器低压侧母线处故障情况下,须考虑到由于变压器的接线组别、变压器的阻抗值等情况对线路保护元件的影响。针对变压器低压侧母线处故障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根据故障时的正、负序电压和电流等分析,采用了不反应负荷阻抗、三相短路、系统振荡的多相补偿阻抗继电器和仅反应三相短路的上抛圆特性阻抗继电器相结合的解决方案,并进行了完整的变压器远后备保护方案的分析和Hypersim验证,不论从软件算法上、可靠性上都给予肯定,而且整定简单,便于现场运行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补偿阻抗继电器 上抛圆特性阻抗继电器 变压器 远后备保护 线路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阻抗继电器的风电T接线路纵联保护方案 被引量:9
10
作者 郑涛 赵裕童 +2 位作者 陈璨 李菁 王增平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1-90,共10页
风电的T型接入改变了系统拓扑和故障特性,导致继电保护整定与配合困难,传统距离保护应用于风电T接线路时存在适应问题。基于风电T接线路拓扑,分析了双保护方向对保护范围的影响,推导了测量阻抗表达式并提取了主要影响参数,指出风电的T... 风电的T型接入改变了系统拓扑和故障特性,导致继电保护整定与配合困难,传统距离保护应用于风电T接线路时存在适应问题。基于风电T接线路拓扑,分析了双保护方向对保护范围的影响,推导了测量阻抗表达式并提取了主要影响参数,指出风电的T型接入影响距离保护的动作性能;鉴于此,提出了基于自适应阻抗继电器的风电T接线路纵联保护方案。该方案实现了保护方向的唯一化,且保护动作区域能够根据过渡电阻、三端电源电势幅值比、相位差和风电电源等效序阻抗的变化进行自适应调整,提高了保护的可靠性和灵敏性。同时给出了自适应整定阻抗的具体计算方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保护对通信系统的要求。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保护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保护 纵联保护 风电T接线路 适应性分析 测量阻抗 自适应阻抗继电器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集成变阻抗节能变压器的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艾绍贵 马奎 +5 位作者 贺好艳 杜玮 孙丽琼 焦在滨 李江涛 王曙鸿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28-1034,共7页
随着电网规模的发展、电力负荷水平的持续攀升,短路电流不断增大,严重影响电力变压器的安全运行。为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变阻抗节能变压器技术,该技术将高阻抗变压器和限流电抗器这2种常用的限制电力变压器短路电流方法的优点结合起来... 随着电网规模的发展、电力负荷水平的持续攀升,短路电流不断增大,严重影响电力变压器的安全运行。为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变阻抗节能变压器技术,该技术将高阻抗变压器和限流电抗器这2种常用的限制电力变压器短路电流方法的优点结合起来。首先介绍了变阻抗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然后对限流电抗器的设计、快速开关开断技术、变压器短路电流的限流效果、暂态过电压分析和变阻抗变压器的继电保护方案等实现变阻抗节能变压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变阻抗变压器实现了快速开关型限流装置与变压器的一体化设计以及阻抗的自主调节,降低了短路电流对变压器的冲击及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流电抗器 快速开关 变阻抗变压器 过电压 短路电流限制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渡电阻倾斜角的光伏并网自适应距离保护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尧 晁勤 +1 位作者 李育强 王一波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34,共5页
针对光伏并网距离保护测量阻抗受过渡电阻的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过渡电阻倾斜角估计的自适应距离保护。对故障分量的分析结果表明过渡电阻倾斜角θ完全由光伏电站的等效阻抗XN决定,而XN随着光伏电站发电量P的变化而变化。采用最小... 针对光伏并网距离保护测量阻抗受过渡电阻的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过渡电阻倾斜角估计的自适应距离保护。对故障分量的分析结果表明过渡电阻倾斜角θ完全由光伏电站的等效阻抗XN决定,而XN随着光伏电站发电量P的变化而变化。采用最小二乘法估算出P与XN间的关系,从而确定θ。采用相量图获得线路短路阻抗并给出距离保护判据。仿真分析结果显示,所提方法的最大误差为2.4%,低于传统方法的最大误差14%,极大地减小了过渡电阻对光伏并网距离保护测量阻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等效阻抗 过渡电阻 自适应距离保护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域继电保护及其故障元件判别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49
13
作者 尹项根 李振兴 +1 位作者 刘颖彤 刘宝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共9页
由于广域继电保护在解决传统保护难题方面具有优势,相关技术研究受到了广泛和持续的关注。从广域继电保护基本作用出发,分析广域继电保护的特点和功能要求,阐述基于在线自适应整定原理和基于故障元件判别原理实现广域继电保护的两个基... 由于广域继电保护在解决传统保护难题方面具有优势,相关技术研究受到了广泛和持续的关注。从广域继电保护基本作用出发,分析广域继电保护的特点和功能要求,阐述基于在线自适应整定原理和基于故障元件判别原理实现广域继电保护的两个基本途径,讨论有限广域继电保护的概念,探讨基于故障元件判别原理的广域继电保护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要求,并据此要求介绍几种广域继电保护的新型故障元件判别原理和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继电保护 特殊保护系统 故障切除优先 在线自适应整定 故障元件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自适应重合闸研究综述 被引量:60
14
作者 梁振锋 索南加乐 +1 位作者 宋国兵 康小宁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0-147,共8页
传统的自动重合闸性能不佳,因此能够提高重合闸成功率、避免重合于永久性故障的自适应重合闸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永久性故障和瞬时性故障的概念进行了讨论,以故障点电流是否为零来界定永久性故障和瞬时性故障。指出影响重合成功的因... 传统的自动重合闸性能不佳,因此能够提高重合闸成功率、避免重合于永久性故障的自适应重合闸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永久性故障和瞬时性故障的概念进行了讨论,以故障点电流是否为零来界定永久性故障和瞬时性故障。指出影响重合成功的因素主要是故障性质,但还受重合闸时序的影响,因而自适应重合闸应包括故障性质判别和重合闸时序的优化两个方面内容。分别总结评述了单相自适应重合闸、三相自适应重合闸以及同杆并架平行双回线路自适应重合闸的研究现状。展望了自适应重合闸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输电线路 继电保护 自适应重合闸 三相重合闸 单相重合闸 永久性故障 瞬时性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模量参数识别的三相重合闸永久性故障判别原理 被引量:25
15
作者 索南加乐 梁振锋 宋国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81-86,共6页
提出一种适用于带并联电抗器输电线路的三相重合闸永久性故障判别方法。该方法在故障选相基础上,以瞬时性故障π型等效模型为参考模型建立参数识别方程。对于接地故障,建立零模分量的参数识别方程;对于相间故障,建立线模分量的参数识别... 提出一种适用于带并联电抗器输电线路的三相重合闸永久性故障判别方法。该方法在故障选相基础上,以瞬时性故障π型等效模型为参考模型建立参数识别方程。对于接地故障,建立零模分量的参数识别方程;对于相间故障,建立线模分量的参数识别方程。以并联电抗器电流作为已知量,并联电抗器电感参数作为待求解参数,利用求解值与实际值的差异来区分永久性故障和瞬时性故障。瞬时性故障时,故障模型与求解模型一致,求解值与实际值差异很小;永久性故障时,故障模型与求解模型不一致,求解值与实际值差异明显。EMTP仿真结果验证了判别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 输电线路 并联电抗器 三相自适应重合闸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并联电抗器输电线路永久性故障识别新方法 被引量:8
16
作者 索南加乐 邵文权 +1 位作者 宋国兵 焦在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8期80-85,共6页
针对带并联电抗器的超高压输电线路,提出一种单相自适应重合闸永久性故障识别的新方法。该方法以瞬时性故障为参考模型,求取并联电抗器故障相电流,采用该求取电流与并联电抗器故障相实际测量电流之差同中性点小电抗器电流幅值比来实现... 针对带并联电抗器的超高压输电线路,提出一种单相自适应重合闸永久性故障识别的新方法。该方法以瞬时性故障为参考模型,求取并联电抗器故障相电流,采用该求取电流与并联电抗器故障相实际测量电流之差同中性点小电抗器电流幅值比来实现永久性故障的判别。发生瞬时性故障时,故障模型正确,差电流幅值比接近零;发生永久性故障时,故障模型不正确,差电流幅值比远大于零。ATP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区分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判别原理有效,能够可靠地实现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单相自适应重合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保护 输电线路 自适应重合闸 并联电抗器 电流幅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地线间隙放电对线路零序阻抗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吴伯华 陈继东 朱克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10,共3页
针对≥220kV电压的架空地线多采用分段绝缘、一点接地方式运行,其地线绝缘子并联间隙在雷电先导和系统接地故障期间会击穿放电。放电后,因地线中零序感应电流构成回路流通,形成额外的去磁作用,使得架空地线和三相导线间的电磁耦合关系骤... 针对≥220kV电压的架空地线多采用分段绝缘、一点接地方式运行,其地线绝缘子并联间隙在雷电先导和系统接地故障期间会击穿放电。放电后,因地线中零序感应电流构成回路流通,形成额外的去磁作用,使得架空地线和三相导线间的电磁耦合关系骤变,这会引起相应线路等值零序阻抗Z0幅值和相位的较大变化,进而可能导致线路接地距离保护的误动。进一步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这种变化,并将Z0计算值、设计值和现场实测值交互对照,明确提出Z0的上述变化一定条件下会引起线路继电保护的误动或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地线 零序阻抗 继电保护 输电线路 并联间隙 接地故障 保护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识别的单相自适应重合闸研究 被引量:40
18
作者 索南加乐 邵文权 宋国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8-54,共7页
在分析带并联电抗器输电线路单相故障特点的基础之上,提出一种利用参数识别原理的单相自适应重合闸永久性故障识别方法。该方法以恢复电压阶段的瞬时性故障π型等效模型为参数辨识模型,将并联电抗器电感和中性点小电抗电感参数作为辨识... 在分析带并联电抗器输电线路单相故障特点的基础之上,提出一种利用参数识别原理的单相自适应重合闸永久性故障识别方法。该方法以恢复电压阶段的瞬时性故障π型等效模型为参数辨识模型,将并联电抗器电感和中性点小电抗电感参数作为辨识参数,利用电感参数求解值与真实值的差异来区分永久性故障和瞬时性故障。瞬时性故障情况下,故障模型与求解模型一致,电感求解值与实际值差异很小;永久性故障情况下,故障模型与求解模型不一致,电感求解值与实际值差异明显。该方法判别原理简单可靠,仅利用单端电气量,且不需要长数据窗滤波,理论上不受低频振荡分量的影响。大量ATP仿真表明,该文判别方法能够快速识别永久性故障,能够用于带并联电抗器输电线路的快速单相自适应重合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保护 输电线路 并联电抗器 单相自适应重合闸 参数识别 低频振荡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量电容参数识别的永久性故障判别方法 被引量:19
19
作者 梁振锋 索南加乐 +1 位作者 宋国兵 石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16-922,共7页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提出一种三相重合闸永久性故障判别方法。在输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且两侧断路器跳开后,该方法以并联电抗器电流作为已知量,瞬时性故障线模T形模型为参考模型建立参数识别方程,将电容参数...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提出一种三相重合闸永久性故障判别方法。在输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且两侧断路器跳开后,该方法以并联电抗器电流作为已知量,瞬时性故障线模T形模型为参考模型建立参数识别方程,将电容参数作为待求参数,利用求解值与实际值的差异来区分永久性故障和瞬时性故障。瞬时性故障时,故障模型与求解模型一致,求解值与实际值差异很小;永久性故障时,故障模型与求解模型不一致,求解值与实际值差异明显。EMTP仿真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判别永久性故障,能实现带并联电抗器输电线路的三相自适应重合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继电保护 并联电抗器电流 三相自适应重合闸 参数识别 线模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LVRT的风电场馈线短路电流特性与保护整定计算 被引量:18
20
作者 武晗 孙建龙 +3 位作者 乔黎伟 乔颖 鲁宗相 阮佳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019-3028,共10页
现行风电场汇集线路电流保护存在灵敏性高而选择性不足的问题,与风电并网的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控制不匹配。论文首先推导了撬棒投入期间双馈风机的短路电流计算公式,阐明了考虑LVRT的双馈风机的短路电流特性。... 现行风电场汇集线路电流保护存在灵敏性高而选择性不足的问题,与风电并网的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控制不匹配。论文首先推导了撬棒投入期间双馈风机的短路电流计算公式,阐明了考虑LVRT的双馈风机的短路电流特性。然后利用IEC60909标准等效电源法推导了风电机组故障、馈线故障和馈线外部故障三类故障下的馈线短路电流计算公式,得到馈线短路电流与故障点位置、接入电网强度、公共连接点电压跌落程度等因素的关系,给出了馈线短路电流随着故障点位置、接入电网强度变化的曲线。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最终提出了一种与LVRT配合的馈线电流保护整定方案,并根据模型仿真结果进行了整定计算实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汇集线路保护 低电压穿越 馈线短路电流 馈线电流保护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