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据挖掘的船舶电力电路短路识别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红丽 王春红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5-87,共3页
电路短路类型多样复杂,当前方法的电路短路识别错误概率高,为降低电路短路识别的错误概率,设计了基于数据挖掘的船舶电力电路短路识别方法。首先采用传感器采集船舶电力电路工作状态信号,并采用小波包对船舶电力电路工作状态信号进行多... 电路短路类型多样复杂,当前方法的电路短路识别错误概率高,为降低电路短路识别的错误概率,设计了基于数据挖掘的船舶电力电路短路识别方法。首先采用传感器采集船舶电力电路工作状态信号,并采用小波包对船舶电力电路工作状态信号进行多层分解,提取相应的小波包能量熵,将其作为船舶电力电路短路识别的特征,然后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特征向量和船舶电力电路短路类型间的变化关系进行建模,设计船舶电力电路短路识别模型,最后在Matlab 2017平台进行了船舶电力电路短路识别实验,本文船舶电力电路短路识别正确率超过95%,而对比方法的船舶电力电路短路识别率低于90%,本文方法不仅大幅度降低电路短路识别的错误概率,而且船舶电力电路短路识别效率更高,能够用于实际的船舶电力系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电力系统 小波包能量熵 数据挖掘 短路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RC和CDPD的先进公交系统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瑞敏 史其信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28,共5页
本文首先讲述了ITS中的 2种通信技术———专用短程通信 (DSRC)和蜂窝数字分组数据网(CDPD)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系统特点等 ,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这 2种通信技术的先进公交系统 。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先进公交系统 专用短程通信 蜂窝数字分组数据网 电子站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不定时延与数据包丢失的统一建模方法
3
作者 张东峰 张晨晖 +1 位作者 王继洋 姚万业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126-129,共4页
研究更接近于实际情况的不确定性时滞丢包模型,人为设置数据包不确定迟延转化固定迟延的时间标准,而不是以数据包最坏情况的迟延为标准。数据包迟延超过固定迟延的时间标准即认为数据包"丢失",也包括了数据包确实丢失的情形,... 研究更接近于实际情况的不确定性时滞丢包模型,人为设置数据包不确定迟延转化固定迟延的时间标准,而不是以数据包最坏情况的迟延为标准。数据包迟延超过固定迟延的时间标准即认为数据包"丢失",也包括了数据包确实丢失的情形,从而把时延和数据包丢失建模统一起来,并且利用迟到的数据对"丢失"的数据进行预估补偿,而不是丢弃不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到的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控制系统 不定时延 数据包丢失 建模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RLLC的分布式光伏运维数据传输技术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文天 姜小涛 +3 位作者 葛磊蛟 方磊 嵇文路 李泽平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7-133,共7页
现有的分布式光伏数据采集传输系统一般采用蜂窝网络传输运维数据,尽管数据传输的精准度较为稳定,但存在蜂窝数据资费高、非视距传输等缺点,且在点多面广、分散无序的分布式光伏运维数据采集过程中容易出现数据延时严重、无法断点续传... 现有的分布式光伏数据采集传输系统一般采用蜂窝网络传输运维数据,尽管数据传输的精准度较为稳定,但存在蜂窝数据资费高、非视距传输等缺点,且在点多面广、分散无序的分布式光伏运维数据采集过程中容易出现数据延时严重、无法断点续传等问题。为此,该文利用无人机作为通信中继,破解分布式光伏运维数据传输延时的困境,实现分布式光伏运维数据的高可靠、低延时传输。构建分布式光伏系统运维数据采集过程中选用无人机中继传输的资源优化模型,进一步将该模型等效为有限分组长度机制下误码率最小化问题,并提出一种交替优化的资源分配算法,通过联合优化分组长度分配方案和无人机位置,实现分布式光伏运维数据采集的最小化解码误码率,以满足数据精准和可靠性需求的同时,也达成数据传输的高效率和低延时。仿真案例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交替迭代方法与穷举搜索法相比,具有收敛性好、复杂度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系统 数据采集 无人机中继 短包传输 高可靠低延时通信 凸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北斗大容量通信的丢包重传机制的实现 被引量:8
5
作者 杨双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2年第1期196-202,共7页
我国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的建立,解决了北斗一号和北斗二号报文通信功能存在的局限性,不仅通信速率得到了极大提升,而且通信容量扩充了近10倍,可支持语音、图片等大容量信息的传输,但是由于语音等信息容量较大,在传输之前需要经过压缩... 我国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的建立,解决了北斗一号和北斗二号报文通信功能存在的局限性,不仅通信速率得到了极大提升,而且通信容量扩充了近10倍,可支持语音、图片等大容量信息的传输,但是由于语音等信息容量较大,在传输之前需要经过压缩编码和数据分包重组,由于北斗卫星链路容易受到大气条件、电磁干扰等因素影响,容易出现数据丢包,因此,为了保证信息传输完全以及用户体验,需要丢包重传。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北斗大容量通信丢包重传机制,不依赖于终端设备的存储容量,经试验验证成功率可达98.2%,适用于各行各业使用北斗发送大容量数据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短报文通信 大容量数据 终端阵列 丢包重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进制LDPC码辅助的短数据包盲定时同步算法
6
作者 王臻 宋光明 +2 位作者 窦高奇 王颢 张玉飞 《电讯技术》 2025年第9期1504-1510,共7页
传统导频辅助的短数据包中用于包检测、同步的前导训练序列占比开销过大,造成传输效率严重下降。基于循环码移位键控调制(Cyclic Code Shift Keying,CCSK)的短数据包可以消除前导同步序列开销,有效提高短包的传输效率,然而,其基于CCSK... 传统导频辅助的短数据包中用于包检测、同步的前导训练序列占比开销过大,造成传输效率严重下降。基于循环码移位键控调制(Cyclic Code Shift Keying,CCSK)的短数据包可以消除前导同步序列开销,有效提高短包的传输效率,然而,其基于CCSK循环相关的盲定时同步在较低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下性能受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二进制低密度奇偶校验(Non Binary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NB-LDPC)码的CCSK短数据包盲定时同步方案。该方案利用NB-LDPC的校验矩阵构造目标函数,以累加目标函数满足校验矩阵的总数作为同步度量准则,通过NB-LDPC译码校验实现了短数据包码片级盲定时估计值。同时,为了降低码辅助同步的运算量,通过提取码片级盲定时同步误差的错误概率分布规律,设计了低复杂度码辅助校正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基于NB-LDPC的码辅助短数据包能克服低信噪比情况下盲定时误差造成的译码错误平台,对比无码辅助同步的情况在误码率10^(-3)时性能提升约2 dB,比现有码辅助同步方法提升约0.4 dB,在2~6有限域中计算量降低了8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LDPC 短数据包 定时同步 CCSK 码辅助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