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鲟细菌性败血综合征致病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3
1
作者 曹海鹏 杨先乐 +3 位作者 高鹏 李怡 张书俊 邓璐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3-56,共4页
从患细菌性败血综合征的杂交鲟(Huso huso♀×Acipenser ruthenus ♂)和达氏鳇(Huso dauricus)的腹水及肾脏中共分离了5株优势菌,经人工回归感染实验证实其中2株细菌XL2-T和HK3-R具有致病性。经ATB细菌鉴定仪鉴定,结果显示:XL2-T为... 从患细菌性败血综合征的杂交鲟(Huso huso♀×Acipenser ruthenus ♂)和达氏鳇(Huso dauricus)的腹水及肾脏中共分离了5株优势菌,经人工回归感染实验证实其中2株细菌XL2-T和HK3-R具有致病性。经ATB细菌鉴定仪鉴定,结果显示:XL2-T为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punctata subsp.caviae),HK3-R为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这2株致病菌的主要特征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杆状,氧化酶阳性,对先锋必、妥布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奈替米星、新霉素等6种药物均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鲟(Huso huso ♀×Acipenser ruthenus♂) 达氏鳇(Huso dauricus) 细菌性败血综合征 豚鼠气单胞 菌(Aeromonas punctata subsp.caviae) 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育银鲫类志贺邻单胞菌的鉴定 被引量:27
2
作者 陆文浩 杨家新 +2 位作者 陈辉 顾伟 杨鸢劼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8-53,共6页
采用API 20E系列生化鉴定、生理生化特征、电镜观察和16S rDNA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方法,对从濒死的异育银鲫( 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 x Cyprinus carpio ♂ )肝脏中分离到的1株致病菌(革兰氏阴性杆菌,YCS07-01株)进行... 采用API 20E系列生化鉴定、生理生化特征、电镜观察和16S rDNA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方法,对从濒死的异育银鲫( 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 x Cyprinus carpio ♂ )肝脏中分离到的1株致病菌(革兰氏阴性杆菌,YCS07-01株)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菌株主要生化特性为氧化酶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分解肌醇;不发酵蔗糖、甘露醇、鼠李糖等;β-半乳糖苷酶、精氨酸双水解酶、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阳性。负染电镜观察,菌株为两端钝圆直杆状,无芽胞,无荚膜,有4根鞭毛,大小为0.8~1.0μm×3.0μm。在以该菌16Sr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FJ375179)和GenBank数据库内同源性较高的细菌16S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分离菌YCS07-01与类志贺邻单胞菌ATCC14029^T(登录号X74688)的同源性为99%,并聚为一个分支。综合培养特征、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系统发育分析等将该菌鉴定为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us shigelloides)。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对羧苄青霉素和万古霉素耐药;对头孢唑啉、四环素和氨曲南中度敏感;对丁胺卡那霉素、左氟沙星、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等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 gibelio♀×Cyprinus carpio♂) 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us shigelloides) 16S RDNA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泉鱼致病性类志贺邻单胞菌和舒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被引量:23
3
作者 余华 何智 +3 位作者 严玉宝 杨光友 胡娟 周岷江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9年第7期37-39,共3页
从患病的淡红墨头鱼(Garra rufa)病鱼体内分离到两株致病菌(G1和S1)。对该菌进行系统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主要生理生化和人工感染等试验,结果表明两株菌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G1菌株V-P、氧化酶、ONPG、葡萄糖和尿素等为阳性,硫化氢、... 从患病的淡红墨头鱼(Garra rufa)病鱼体内分离到两株致病菌(G1和S1)。对该菌进行系统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主要生理生化和人工感染等试验,结果表明两株菌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G1菌株V-P、氧化酶、ONPG、葡萄糖和尿素等为阳性,硫化氢、七叶苷和甘露醇等为阴性;S1菌株V-P、尿素、硫化氢、七叶苷和甘露醇等为阴性,氧化酶、ONPG和葡萄糖等为阳性。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理化特征,确定G1菌株为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S1菌株为舒氏气单胞菌(Aermonas schubertii)。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舒氏气单胞菌对壮观霉素、利福平、洛美沙星、四环素、头孢氨噻肟、头孢曲松和氟哌酸敏感,而对磺胺异恶唑和氨苄青霉素不敏感;类志贺邻单胞菌对奈啶酸、丙氟哌酸、呋喃妥因、头孢氨噻肟、利福平、头孢曲松、磺胺异恶唑和氟哌酸敏感,但对氨苄青霉素和甲氧苄啶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红墨头鱼 舒氏气单胞菌 类志贺邻单胞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病大鲵类志贺邻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星 曾令兵 +3 位作者 李瑞伟 张辉 范玉顶 周勇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95,共5页
从患病濒死大鲵(Andrias davidianus)肝脏中分离到1株病原菌YZ01,经Biolog微生物系统鉴定及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均表明该病原菌为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人工感染试验可致健康大鲵出现与自然患病大鲵相同... 从患病濒死大鲵(Andrias davidianus)肝脏中分离到1株病原菌YZ01,经Biolog微生物系统鉴定及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均表明该病原菌为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人工感染试验可致健康大鲵出现与自然患病大鲵相同的症状,并从感染患病大鲵体内再次分离到该病原菌。药物敏感试验表明,该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氯霉素和头孢呋辛等18种药物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 类志贺邻单胞菌 分离 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叉尾鮰致病菌株的鉴定及特性 被引量:25
5
作者 陈林 谭爱萍 邹为民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0-205,共6页
菌株IP0004是从患病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肝脏中分离出的一株致病菌。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分析对其进行分类鉴定,确定其为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shigelloides。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极... 菌株IP0004是从患病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肝脏中分离出的一株致病菌。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分析对其进行分类鉴定,确定其为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shigelloides。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极生单鞭毛,无芽孢,有荚膜;发酵葡萄糖、麦芽糖、海藻糖产酸,鸟氨酸脱羧酶、赖氨酸脱羧酶、精氨酸双水解酶、β-半乳糖甙酶、α-半乳糖甙酶为阳性;其生长盐度为0~25,pH值为5~10,最适生长温度为37℃。菌株IP0004 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与类志贺邻单胞菌16SrRNA相应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均大于99%,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该菌株与类志贺邻单胞菌聚为一类。菌株IP0004的细胞毒性外膜蛋白COMP(cytotoxic outer-membrane protein)基因与类志贺邻单胞菌的COMP基因序列相似性大于99.9%,说明该菌株为类志贺邻单胞菌,具有COMP基因,有一定的致病力。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菌株IP0004对头孢曲松、头孢拉定、头孢唑林、氧氟沙星敏感,而对新生霉素、利复平、复方新诺明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志贺邻单胞菌 斑点叉尾鮰 分类鉴定 细胞毒性外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志贺邻单胞菌检出1株
6
作者 孙文龙 沈宗林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21期163-163,181,共2页
目的类志贺邻单胞菌是近年来受到关注的感染性腹泻及食物中毒的病原体。从1例腹泻患者便样中检出类志贺邻单胞菌,以此了解类志贺邻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生化反应试验了解该菌的生化特性、血清学凝集试验检测该菌的存在、药敏试... 目的类志贺邻单胞菌是近年来受到关注的感染性腹泻及食物中毒的病原体。从1例腹泻患者便样中检出类志贺邻单胞菌,以此了解类志贺邻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生化反应试验了解该菌的生化特性、血清学凝集试验检测该菌的存在、药敏试验对所检菌株进行分析,并与肠杆菌科志贺菌加以鉴别。结果检出株菌确诊为类志贺邻单胞菌。结论采用生化反应、血清学凝集、药敏试验对类志贺菌与肠杆菌科志贺菌加以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单胞菌属 类志贺邻单胞菌 肠杆菌科 志贺菌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地区类志贺邻单胞菌的动物贮存宿主调查
7
作者 李槿年 《中国动物检疫》 CAS 1996年第5期23-25,共3页
为探讨合肥地区类志贺邻单胞菌的动物贮存宿主,采用二次增菌分离培养法,对15种228份标本进行检测,结果12处36份样品检出此菌,总阳性检出率为15.79%,鱼类、观赏水禽、家鸭、猪和清摘工,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3.29... 为探讨合肥地区类志贺邻单胞菌的动物贮存宿主,采用二次增菌分离培养法,对15种228份标本进行检测,结果12处36份样品检出此菌,总阳性检出率为15.79%,鱼类、观赏水禽、家鸭、猪和清摘工,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3.29%、17.86%、13.04%、6.67%和10%,表明该菌具有广泛动物贮存宿主,尤其是淡水鱼类,同时对36株阳性菌的血清分群,其中17株可分群,分群率为47.22%,共分布于7个血清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类志贺邻单胞菌 动物 宿主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志贺邻单胞菌感染杂交鲟肠道组织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明洋 曾茂芹 +7 位作者 刘妍罕 张飘 杨霞 杨颖 温贵兰 程振涛 姜海波 文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732-2740,共9页
为探究病原菌感染杂交鲟肠道转录组变化情况,本试验以常见病原菌类志贺邻单胞菌接种约360 d杂交鲟,于接种24 h后,采集杂交鲟肠道组织样本,提取组织总RNA,采用Illumina HiSeqTM 2000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杂交鲟肠道差异表达免疫应答基因... 为探究病原菌感染杂交鲟肠道转录组变化情况,本试验以常见病原菌类志贺邻单胞菌接种约360 d杂交鲟,于接种24 h后,采集杂交鲟肠道组织样本,提取组织总RNA,采用Illumina HiSeqTM 2000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杂交鲟肠道差异表达免疫应答基因并进行GO功能分类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试验感染组杂交鲟肠道差异表达基因为13542个,其中上调基因为9774个,下调基因为3768个;GO分析发现,杂交鲟肠道差异表达基因显著性富集到生物学过程的主要有免疫系统过程、免疫效应过程、刺激反应等;显著性富集到分子功能的主要有DNA结合、信号受体活性、核酸转录因子活性等;显著性富集到细胞组分的主要是胞外区、胞外区组成部分、细胞膜等。KEGG分析发现,杂交鲟肠道差异表达基因参与的免疫信号通路有RIG-Ⅰ样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和细胞溶质DNA传感途径。这些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究杂交鲟对肠道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防御分子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鲟 肠道组织 高通量测序 转录组 类志贺邻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鲟类志贺邻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明洋 胡安东 +2 位作者 程振涛 姜海波 文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4-270,共7页
试验旨在对鲟体内分离菌进行鉴定、致病力探究和耐药性分析。本研究从濒死鲟体内分离到1株细菌(NZ-2017),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16SrRNA基因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等方法对分离菌种属进行确定,并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 试验旨在对鲟体内分离菌进行鉴定、致病力探究和耐药性分析。本研究从濒死鲟体内分离到1株细菌(NZ-2017),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16SrRNA基因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等方法对分离菌种属进行确定,并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方法检测耐药基因,人工感染小鼠试验确定分离菌的致病力。结果显示,NZ-2017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16SrRNA基因经测序及BLAST比对,显示其与类志贺邻单胞菌的同源性达99.70%,结合生理生化鉴定结果确定分离菌为类志贺邻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多西环素4种药物敏感,对卡那霉素、阿莫西林、泰乐菌素、复方新诺明4种药物耐药;5种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菌携带3种耐药基因:Sul1、Sul2和Intl1,与药敏表型相符。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小鼠有致病力。本研究对贵州地区鲟发病流行的病因作出了准确诊断,为该地区细菌性鱼病预防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鲟 类志贺邻单胞菌 分离鉴定 16S RRNA基因 药敏试验 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一起疑似类志贺邻单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小龙 滕臣刚 +2 位作者 张建新 胡朝友 张梦寒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3003-3008,共6页
目的分析2019年6月苏州市某幼儿园食物中毒的原因,了解病原菌的基因分型和耐药谱情况。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访谈,查阅医院就诊记录、餐厅订餐记录等主动搜索病例,开展病例个案调查和现场卫生学调查,采集相关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以... 目的分析2019年6月苏州市某幼儿园食物中毒的原因,了解病原菌的基因分型和耐药谱情况。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访谈,查阅医院就诊记录、餐厅订餐记录等主动搜索病例,开展病例个案调查和现场卫生学调查,采集相关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以分离培养,质谱快速鉴定,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生化鉴定进行鉴定分析,脉冲场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进行基因分型,药敏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结果共搜索到17位病例(包括确诊病例4人),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均无头痛、发热等其他不适症状。6月20日中餐为可疑餐次,此外无其他共同饮食史。现场共采集47份样本(包括菜品、环境样本和肛拭子),其中4份学生肛拭子检出类志贺邻单胞菌。PFGE分型结果显示其中3株菌100%同源,属于同一型别,另一株菌与其差异较大,属于不同型别。对14种抗生素的药敏分析显示,3株菌(同一型别)除对氨苄西林耐药外还对甲氧苄胺嘧啶/磺胺甲噁唑耐药,对其它抗生素均敏感。另1株菌对氨苄西林耐药,对其它抗生素均敏感。结论此次事件很可能是一起由类志贺邻单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并且可能来源于不同的传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志贺邻单胞菌 食物中毒 脉冲场电泳 调查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鹅源类志贺邻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11
作者 康宇晖 周洪善 +1 位作者 金文杰 秦爱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676-3682,共7页
【目的】查明江苏某鹅场鹅发病及死亡原因。【方法】剖检病死鹅,运用细菌分离纯化、染色观察、生化试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鉴定、16S rDNA测定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通过药敏试验和小鼠致病性试验探究... 【目的】查明江苏某鹅场鹅发病及死亡原因。【方法】剖检病死鹅,运用细菌分离纯化、染色观察、生化试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鉴定、16S rDNA测定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通过药敏试验和小鼠致病性试验探究分离菌株的特性。【结果】从患病鹅肝脏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短杆状细菌;生化试验结果显示,此菌株可发酵葡萄糖、麦芽糖、枸橼酸盐、尿素;MALDI-TOF MS鉴定结果显示,此菌株为类志贺邻单胞菌;16S rDNA序列对比分析发现,分离菌与类志贺邻单胞菌相似性最高,达98%以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头孢西丁、庆大霉素等10种抗菌药敏感,对四环素、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唑林表现为中介,对阿奇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等6种药物表现为耐药,是典型的多重耐药菌;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5.0×10^(6.5)CFU。【结论】本试验首次报道了从鹅体内分离到致病性类志贺邻单胞菌,通过药敏试验筛选了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头孢西丁等有效的临床常用抗菌药,分离株对小鼠致病性较强,提示其带来的潜在风险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志贺邻单胞菌 药敏试验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镜鲤邻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抗菌药物筛选
12
作者 王玲玲 杜苏兰 +4 位作者 侯天牧 雷连成 易提林 袁汉文 张付贤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9-45,共7页
为了确定引起湖北荆州某养殖场框镜鲤患病的病原,筛选出用于控制病原感染的抗菌药物和中药。从患病框镜鲤中分离到1株优势菌QPB1,通过生理生化和分子特征进行鉴定,结合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分析菌株的抗菌药物敏感性,并从39种中药中... 为了确定引起湖北荆州某养殖场框镜鲤患病的病原,筛选出用于控制病原感染的抗菌药物和中药。从患病框镜鲤中分离到1株优势菌QPB1,通过生理生化和分子特征进行鉴定,结合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分析菌株的抗菌药物敏感性,并从39种中药中筛选有抑菌效果的药物。结果显示,分离菌株QPB1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16S rRNA基因序列与类志贺邻单胞菌(MK397781.1)的序列同源性达到99.79%;药敏试验表明QPB1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13种抗菌药物敏感,对红霉素、哌拉西林等7种抗菌药物耐药,并携带耐药基因tetA、tetM、sulⅠ、sulⅡ;中药抑菌试验表明,丁香、连翘、黄连等9种中药对QPB1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试验表明,从患病框镜鲤中分离的优势菌株QPB1为类志贺邻单胞菌,其生物学特性、耐药基因型及抗菌药物的筛选为类志贺邻单胞菌的临床诊断和精准施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镜鲤 类志贺邻单胞菌 耐药基因 药物敏感性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池塘鱼细菌感染的暴发调查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明非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6年第11期15-17,36,共4页
辽宁省大连市某人工池塘养殖的淡水鱼苗出现大量死亡。从病死鱼体内分离到一株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和一株类志贺邻单胞菌。对鱼饲料、池塘环境样品进行细菌计数与优势菌筛查,发现池底淤积物和池塘排水管污物中细菌总数严重超出限值,优势... 辽宁省大连市某人工池塘养殖的淡水鱼苗出现大量死亡。从病死鱼体内分离到一株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和一株类志贺邻单胞菌。对鱼饲料、池塘环境样品进行细菌计数与优势菌筛查,发现池底淤积物和池塘排水管污物中细菌总数严重超出限值,优势菌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类志贺邻单胞菌和摩氏摩根菌,与病死鱼体内分离到的细菌基本一致。由此判断引起池塘鱼感染的细菌主要来源于池底淤积物和池塘排水管污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苗 细菌感染 暴发调查 池塘 优势菌 嗜水气单胞菌 类志贺邻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口岸首例输入性类志贺邻单胞菌感染性腹泻病例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君萍 李晓宾 +3 位作者 王红 杨玉 闫鸿 闫欣桐 《口岸卫生控制》 2020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对山西口岸首例输入性类志贺邻单胞菌感染性腹泻病例进行调查分析,为口岸腹泻病例的实验室检测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来自泰国曼谷航班1名腹泻患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腹泻患者血液和粪便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患者发病前有泰... 目的对山西口岸首例输入性类志贺邻单胞菌感染性腹泻病例进行调查分析,为口岸腹泻病例的实验室检测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来自泰国曼谷航班1名腹泻患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腹泻患者血液和粪便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患者发病前有泰国旅行史,有蚊虫叮咬史,出现腹痛、腹泻、虚汗等临床表现,实验室血常规检验白细胞明显偏高(23.7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偏高(88.2%),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5.6%),肝肾功能正常,血涂片镜下未见疟原虫;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诺如病毒核酸、轮状病毒核酸、星状病毒核酸、肠道腺病毒核酸、肠道病毒核酸和札如病毒核酸均为阴性;通过细菌培养鉴定为类志贺邻单胞菌阳性。结论该病例是由类志贺邻单胞菌感染所致,是山西口岸首例输入性类志贺邻单胞菌感染腹泻病例,本病例的调查研究为国际旅行者感染性腹泻的实验室检测和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病 类志贺邻单胞菌 输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黑鲈苗种致病性类志贺邻单胞菌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庆辉 周国勤 +2 位作者 陆健 张佳佳 王佩佩 《水产科技情报》 2022年第1期43-47,共5页
对江苏南京某养殖场温室养殖的患病大口黑鲈鱼种进行病原分离,得到1株优势菌株,命名为Q-1。对其进行生化检测以及回归感染试验,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确定菌株Q-1为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 对江苏南京某养殖场温室养殖的患病大口黑鲈鱼种进行病原分离,得到1株优势菌株,命名为Q-1。对其进行生化检测以及回归感染试验,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确定菌株Q-1为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Q-1对恩诺沙星、硫酸新霉素、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和氟甲喹敏感,对甲砜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和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具有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类志贺邻单胞菌 药敏试验 16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