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域盾构隧道孤石和基岩凸起段的精细化爆破预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魏海霞 崔有权 +4 位作者 陈建福 杨小林 褚怀保 祝杰 陈士海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8,158,共9页
海域盾构施工中常遇到大粒径孤石和基岩凸起段,通常采用爆破法进行预处理,爆破预处理的效果是盾构机顺利通过的关键。依托厦门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综合考虑海域孤石和基岩凸起段的覆盖层条件、爆破块度控制指标及海洋生物安全控制标准,... 海域盾构施工中常遇到大粒径孤石和基岩凸起段,通常采用爆破法进行预处理,爆破预处理的效果是盾构机顺利通过的关键。依托厦门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综合考虑海域孤石和基岩凸起段的覆盖层条件、爆破块度控制指标及海洋生物安全控制标准,提出了一种盾构隧道孤石和基岩凸起段的精细化爆破预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包括:爆破孔网参数设计;炸药单耗、单孔装药量、平均块度尺寸的计算;装药结构及爆破网路设计;爆破块度分布效果预测;考虑生态环境影响进一步优化爆破方案。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爆破预处理后的块度在30 cm以内,满足盾构机推进的块度尺寸要求;盾构机在爆破预处理段能够顺利掘进,与正常段推进参数基本相近。实现了海域盾构隧道孤石和基岩凸起段的精细化、生态化、高效化和安全化爆破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盾构 孤石 基岩凸起段 爆破预处理 块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黄河口邻近海域MODIS叶绿素a浓度遥感反演
2
作者 郝佳雯 刘会会 +2 位作者 高志强 王德 王跃启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9-122,共14页
海洋叶绿素a(Chl a)浓度是海洋浮游植物生物量的重要表征,是海洋生态环境变化的直观体现,准确、高效地估算水体Chl a浓度是海洋相关研究的基础。卫星遥感技术可用于大范围、高频次的Chl a浓度监测,为我们理解海洋生态环境变化提供了重... 海洋叶绿素a(Chl a)浓度是海洋浮游植物生物量的重要表征,是海洋生态环境变化的直观体现,准确、高效地估算水体Chl a浓度是海洋相关研究的基础。卫星遥感技术可用于大范围、高频次的Chl a浓度监测,为我们理解海洋生态环境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是,由于复杂的生物光学特征,近岸浑浊水体Chl a浓度的遥感反演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需要我们利用大量现场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和优化。本文基于2010-2023年间45个航次的表层Chl a浓度实测数据,利用MODIS同步卫星遥感反射率数据,构建了黄河口邻近海域Chl a浓度的机器学习遥感反演模型。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全球标准算法和以往的区域算法相比,机器学习算法获得了更高的反演精度;其中,高斯过程模型表现最佳(R^(2)=0.62,RMSE=0.21 mg/m^(3)),结果很好地呈现了该海域Chl a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总体来看,该海域Chl a浓度在空间上呈现近岸高于离岸的特征,季节变化呈现较为明显的夏高冬低的单峰结构,2003-2023年间平均Chl a浓度以每年0.02 mg/m^(3)的速率增加。研究结果丰富了近岸海域Chl a浓度遥感反演算法,拓展了机器学习算法的遥感应用,为黄河口邻近海域海洋生态环境评估提供了方法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A浓度 遥感反演模型 MODIS 机器学习 黄河口邻近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cking集成机器学习的波浪预报 被引量:6
3
作者 沈晖华 时健 +2 位作者 徐佳丽 朱士鹏 郑金海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4-358,共5页
采用多层感知器模型、随机森林模型为第一层子模型,极端树模型为第二层元模型,建立基于Stacking集成机器学习的波浪预报算法,并引入邻域平均法抑制在拐点处产生的数值震荡。以长江口外海2016年1-9月的风速和中国近海波高数据为数据源,... 采用多层感知器模型、随机森林模型为第一层子模型,极端树模型为第二层元模型,建立基于Stacking集成机器学习的波浪预报算法,并引入邻域平均法抑制在拐点处产生的数值震荡。以长江口外海2016年1-9月的风速和中国近海波高数据为数据源,利用机器学习风速与有效波高之间的关系,将2016年10-11月的风速、波高数据用于预报结果的对比分析,预报前45 d R^2拟合优度达到0.97以上,平均误差最大值为0.08 m,平均相对误差最大值为0.05,预报结果与波浪谱模型结果趋势一致,准确度较高;预报结果后15 d误差增长较快,这与训练集数据中寒潮浪占比较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机器学习 Stacking算法 波浪预报方法 长江口外海海域 中国近海波浪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海区地铁盾构隧道下穿公路施工地层沉降规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建秀 邹宝平 +2 位作者 陈学军 易觉 邝光霖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39,共7页
以深圳地铁2号线盾构隧道下穿填海区滨海大道公路为背景,利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在隧道施工扰动下,地表的横向沉降和纵向沉降、地层的水平位移和分层沉降的变形规律。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隧道横断面方... 以深圳地铁2号线盾构隧道下穿填海区滨海大道公路为背景,利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在隧道施工扰动下,地表的横向沉降和纵向沉降、地层的水平位移和分层沉降的变形规律。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隧道横断面方向上地表沉降近似呈正态分布,在纵断面方向上地表沉降槽宽度约为15.0m;距隧道开挖面越近,地层水平位移受车辆荷载和隧道开挖扰动越大;在车辆荷载作用区域,地表沉降和地层水平位移均大于非车辆荷载作用区域,地层的分层沉降和沉降槽宽度均随着地层埋深增加而减小,地层的上部沉降普遍大于下部;在非车辆荷载作用区域,隧道中心线上方的土体沉降随着地层埋深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海区 盾构隧道 地表沉降 地层水平位移 分层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论北京地区地铁施工用盾构机选型 被引量:7
5
作者 乐贵平 苏艺 《都市快轨交通》 2008年第2期44-48,共5页
北京地区的地质条件、地面环境以及社会关注度等特点,使地铁隧道施工时所采用的盾构机类型和盾构施工技术必然带来其典型的地区特色。通过分析地铁线路隧道穿越地层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和各种盾构机在北京不同土层地质条件的适应性... 北京地区的地质条件、地面环境以及社会关注度等特点,使地铁隧道施工时所采用的盾构机类型和盾构施工技术必然带来其典型的地区特色。通过分析地铁线路隧道穿越地层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和各种盾构机在北京不同土层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及时总结盾构施工的技术经验,同时引入新的机型,使地铁施工盾构机更符合北京地区的工程地质实际,不断提高盾构施工与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区 地铁施工 盾构机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特征融合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海陆分离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思彤 程红 +1 位作者 孙文邦 于光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44,共6页
为解决目前大多数海陆分离方法仅利用单一特征对图像进行处理,从而导致误分割或存在大量孤立区域,造成后续处理工作难度大或无法开展的问题,提出一种联合灰度、梯度和纹理等多特征的海陆分离方法。针对不同的陆地类型选用不同的特征进... 为解决目前大多数海陆分离方法仅利用单一特征对图像进行处理,从而导致误分割或存在大量孤立区域,造成后续处理工作难度大或无法开展的问题,提出一种联合灰度、梯度和纹理等多特征的海陆分离方法。针对不同的陆地类型选用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离,配合形态学处理,基本实现海陆分离;再采用像素标记与纹理聚类策略对结果进行优化,去除孤立区域,得到最终的海陆分离结果;最后利用直方图统计法将陆地屏蔽。此方法的陆地检测率与正确检测率都在99%以上,计算时间仅为其他方法的一半。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常用的海陆分离方法相比能够快速准确地实现海陆分离并将陆地屏蔽,有利于后续处理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多特征融合 海陆分离 孤立区域去除 陆地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多特征提取与内部优化的海陆分离 被引量:1
7
作者 程红 刘思彤 孙文邦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9-103,共5页
目前大多数海陆分离方法依靠先验信息或仅利用灰度特征对图像进行处理,对导致的误分割或大量孤立区域无法较好处理,造成后续处理工作难度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联合多特征提取与分离结果优化的海陆分离方法。针对不同的陆地类型提... 目前大多数海陆分离方法依靠先验信息或仅利用灰度特征对图像进行处理,对导致的误分割或大量孤立区域无法较好处理,造成后续处理工作难度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联合多特征提取与分离结果优化的海陆分离方法。针对不同的陆地类型提取不同的特征进行分割,对得到的结果采用面积与纹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优化,进而得到最终的海陆分离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与常用的海陆分离方法相比能够快速完整地实现海陆分离并将陆地屏蔽,有利于后续处理工作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分离 多特征提取 内部区域优化 陆地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地铁2号线盾构软土区过硬岩技术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赵立锋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107,173,共6页
鉴于杭州地铁2号线在软土地层中突遇强度较高的石英硬岩岩脉,对后阶段设计采用何种思路、施工采用何种方法、因此如何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采用合适的开挖设备,对设计和施工均提出了较高要求,通过既有成功施工案例的研究,对杭州地铁2号... 鉴于杭州地铁2号线在软土地层中突遇强度较高的石英硬岩岩脉,对后阶段设计采用何种思路、施工采用何种方法、因此如何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采用合适的开挖设备,对设计和施工均提出了较高要求,通过既有成功施工案例的研究,对杭州地铁2号线盾构在软土区过硬岩进行分析、探讨,并结合该工程特定地质、环境条件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采用合理的盾构机选型,对刀盘进行改造及刀具优化,很好地控制地面沉降,确保该区间的顺利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土压平衡盾构机 软土区 硬岩 线路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N总线的盾构施工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万莉 何平 周奇才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06年第4期470-473,共4页
根据盾构机施工控制的特点,分析盾构的控制系统的功能和实现方法,然后利用87C52X2和SJA1000芯片作为子节点,构成局域网络控制器(CAN)总线控制系统,并给出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该控制系统具有实时性强、传输速率快、抗干扰能力强、结构... 根据盾构机施工控制的特点,分析盾构的控制系统的功能和实现方法,然后利用87C52X2和SJA1000芯片作为子节点,构成局域网络控制器(CAN)总线控制系统,并给出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该控制系统具有实时性强、传输速率快、抗干扰能力强、结构简单、可处理复杂算法等特点,可用于盾构机施工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监控系统 隧道 局域网络控制器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海区盾构掘进难点控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程林飞 许建飞 谭娇 《隧道建设》 2012年第S1期71-74,共4页
为解决填海区盾构施工中困难多、投入大、工效低、工期难以保证等难题,以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5标前海—鲤鱼门盾构区间为例,针对填海区复杂多变的地层,分析总结填海区盾构掘进的各种难点,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 填海区 盾构 掘进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散射技术在盾构隧道海底孤石探测中的应用——以横琴隧道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晓鹏 蒋辉 赵永贵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352-357,共6页
针对珠海横琴海底盾构隧道孤石探测这一工程勘察难点,选用具有高分辨特点的地震散射新技术,通过小排列密集采集方式,进行2 m×1 m的网格观测,获得轴向间距1 m、横向2 m、垂向0.5 m的三维速度结构和地质界面分布。以波速大于2400 m/... 针对珠海横琴海底盾构隧道孤石探测这一工程勘察难点,选用具有高分辨特点的地震散射新技术,通过小排列密集采集方式,进行2 m×1 m的网格观测,获得轴向间距1 m、横向2 m、垂向0.5 m的三维速度结构和地质界面分布。以波速大于2400 m/s为识别基岩与孤石的指标,得到其高程分布;对三维波速结构进行水平、纵向和横向切片,展现基岩与孤石的分布图像。勘探发现26处孤石,其中9处直径超过3 m。通过证实,物探与钻探的吻合率达到90%,平均深度误差在1 m以内。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地震散射技术具有采集灵活、分辨率高的特点,特别适合孤石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石探测 水上勘探 地震散射 海底隧道 多次波 速度扫描 偏移成像 盾构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汕头海湾隧道超大直径泥水盾构针对性设计及不良地质施工技术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发民 孙振川 +3 位作者 张良辉 李凤远 张兵 王国安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35-746,共12页
为应对海域环境土-岩-孤石复合地层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存在的重难点及风险,以汕头海湾隧道为工程依托,对泥水盾构的刀盘刀具、冲刷系统、主驱动等进行针对性设计以提高设备适应性,并在孤石处理、刀具配置、掘进参数、施工管理等方面... 为应对海域环境土-岩-孤石复合地层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存在的重难点及风险,以汕头海湾隧道为工程依托,对泥水盾构的刀盘刀具、冲刷系统、主驱动等进行针对性设计以提高设备适应性,并在孤石处理、刀具配置、掘进参数、施工管理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施工方案。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实现了降低刀具损坏、控制管片上浮、提高施工效率的效果,保障盾构安全、快速通过了不良地质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汕头海湾隧道 海域复合地层 超大直径泥水盾构 过海公路隧道 盾构设计 刀具配置 管片上浮 掘进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直径盾构在海域软土地层掘进推进系统参数控制方法研究——以汕头海湾隧道工程为例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桥 孙振川 +3 位作者 张兵 王超峰 杨将晓 王发民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6-133,共8页
为确保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在海域软土地层掘进时盾构姿态满足施工需求,同时改善管片结构受力,减少管片崩角、破损的情况,结合汕头海湾隧道工程,建立盾构主机受力平衡方程,掌握在总推力一定的情况下各个分区压力、推力变化规律,分析推进系... 为确保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在海域软土地层掘进时盾构姿态满足施工需求,同时改善管片结构受力,减少管片崩角、破损的情况,结合汕头海湾隧道工程,建立盾构主机受力平衡方程,掌握在总推力一定的情况下各个分区压力、推力变化规律,分析推进系统各个分区输出不同推力时管片结构受力及变化情况,最终总结形成一种推进系统参数控制方法。利用该方法确定当总推力在50000 kN左右时,分区推力的建议控制范围和优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直径盾构 海域软土地层 推进系统 参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域围堰孤石地层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掘进变形规律分析——以汕头海湾隧道盾构段为例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先进 张文新 陈海军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8-36,共9页
为研究海域围堰内孤石和基岩地层中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在浅覆土条件下的掘进变形规律,以汕头海湾隧道盾构始发段为背景,加固区采用密钻孔疏松,回填区采用钻孔爆破,通过监测二者地表沉降、地层土体压力和隧道周边深层土体位移变化,结合盾... 为研究海域围堰内孤石和基岩地层中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在浅覆土条件下的掘进变形规律,以汕头海湾隧道盾构始发段为背景,加固区采用密钻孔疏松,回填区采用钻孔爆破,通过监测二者地表沉降、地层土体压力和隧道周边深层土体位移变化,结合盾构泥水舱顶部压力、总挤压力、掘进速度和刀盘转速等掘进参数,得出如下结论:1)加固区的掘进参数变化明显大于回填区。2)加固区受盾构掘进挤压作用小,地表沉降和深层土体位移变化都在6 mm以内;回填区受盾构掘进挤压作用明显,地表沉降达到27 mm,深层土体位移为17.6 mm。3)深层土体位移呈现出先远离后靠近隧道并最终稳定的规律。4)地层土体压力在盾构掘进和回填注浆中变化明显,且加固区土体压力大于回填区。5)加固区位于隧道开挖面侧向底部,回填区位于隧道开挖面侧向上部,隧道顶部压力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围堰 超大直径盾构隧道 上软下硬地层 孤石 基岩 变形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能神东煤炭集团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与实践 被引量:39
15
作者 罗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3,共43页
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神东公司”)是国家能源集团的骨干煤炭生产企业,在煤炭安全高效开采、国产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化矿井建设、安全管理模式创新与绿色低碳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引领了全国煤炭企业的科技创新... 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神东公司”)是国家能源集团的骨干煤炭生产企业,在煤炭安全高效开采、国产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化矿井建设、安全管理模式创新与绿色低碳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引领了全国煤炭企业的科技创新,在综采采高、矿井人均工效、矿井长周期安全管理与亿吨矿区管控中心建设等方面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系统介绍了神东公司在科技管理、创新平台、协同创新、人才队伍、知识产权、标准体系与科技成果等方面的进展,总结了神东公司创新驱动体系及螺旋加速上升的科技创新通道。在采掘技术创新与实践方面,梳理了一次采全高综采采高从6.3 m逐步提高到8.8 m的技术突破,介绍了浅埋坚硬特厚煤层上分层综采下分层综放的采煤工艺,梳理了薄煤层等高开采关键装备、技术及面临的技术问题,分析了短壁机械化全部垮落法的技术适应性及无煤柱开采方法的技术实践;介绍了快速智能掘进成套系统及掘锚一体化关键技术,提高了掘进效率,解决了“采掘失衡”的矛盾。在国产高端装备研发与应用方面,介绍了神东公司在世界首个8.8 m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装备配套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分析了国内首套纯水液压支架面临的技术难点与创新途径,解析了6 000 m可伸缩单点驱动带式输送机在整机降阻、张紧控制与智能变频驱动等技术方面的突破,总结了研发世界首套双百吨重载搬运车突破技术障碍的经验,列举了把新能源矿用电动车应用到井下所实现的技术创新。在智能化矿井建设方面,针对采煤工作面智能化面临智能割煤、跟机拉架方面的问题,总结了神东公司在采煤工作面智能化建设过程中实现的技术革新;梳理了智能化选煤厂“从无到有”的拓荒之旅;研究了我国首个国产煤矿井下操作系统——矿鸿的关键技术核心与推广应用价值;解析了我国首个亿吨矿区数字化集中管控平台建设使用的集成技术,介绍了13种井下智能机器人创新与实践。在安全管理技术与实践方面,创建了“135”工作法安全风险管控管理体系,实现了千万吨矿井超长的安全生产周期;搭建了神东公司矿压控制体系与矿压动态高效预警智能云平台,形成了神东矿区特有的矿压控制技术体系;介绍了水、火和瓦斯灾害防治技术体系,保障了神东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在绿色生态建设方面,介绍了神东公司在煤炭绿色发展和技术创新中的成就,阐述了在开展生态矿井、绿色矿山与清洁煤炭方面的技术实践,在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方面,介绍了神东先行示范区。通过对神东公司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成果的总结,探讨了煤矿未来科技发展思路,明确了其在科技创新体系与重大科技攻关方面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能神东煤炭集团 矿鸿操作系统 千万吨矿井群 8.8 m一次采全高 重型工作面 亿吨矿区集控中心 矿井长周期安全管理 纯水液压支架 快速高效掘进 斜井双模盾构机 双百吨重载搬运车 智能化选煤厂 煤矿地下水库 “三期三圈”生态防治模式 神东先行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