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贝类中PSP毒素的脱除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1
作者
毛丹卉
解万翠
+2 位作者
杨锡洪
卞中园
章超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1-396,共6页
为探讨麻痹性贝类毒素(PSP)的脱除方法,有效提高贝类食品安全性。本文从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生物法三个方面综述了PSP毒素在水产品中的脱除方法及净化效率;对温度处理,安全吸附,微生物降解,酶解转化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为贝...
为探讨麻痹性贝类毒素(PSP)的脱除方法,有效提高贝类食品安全性。本文从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生物法三个方面综述了PSP毒素在水产品中的脱除方法及净化效率;对温度处理,安全吸附,微生物降解,酶解转化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为贝类脱除PSP毒素及贝类净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
麻痹性贝类毒素
脱除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麻痹性贝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
40
2
作者
于仁诚
周名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30-338,共9页
根据80-90年代国际上对麻痹性贝毒研究的最新进展,就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综合评述,包括:麻痹性贝毒产毒藻的识别;毒素产生机制;毒素监测和分析方法;麻痹性贝毒对海洋生物的影响;麻痹性贝毒对水产养殖业的影响及对策等。概...
根据80-90年代国际上对麻痹性贝毒研究的最新进展,就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综合评述,包括:麻痹性贝毒产毒藻的识别;毒素产生机制;毒素监测和分析方法;麻痹性贝毒对海洋生物的影响;麻痹性贝毒对水产养殖业的影响及对策等。概括了麻痹性贝毒研究的现状和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在麻痹性贝毒毒素研究领域只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工作,本文结合中国的研究现状,提出以后在此领域内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贝毒
有害赤潮
产毒机制
分析法
海洋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沿海部分海域麻痹性贝毒研究
被引量:
23
3
作者
江天久
江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6-41,共6页
采用美国分析化学家协会推荐的小白鼠生物检测法,对产于大连、深圳、广西北海和福建厦门海域的贝类进行麻痹性贝毒检测,选取部分有毒样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毒素成分分析。小白鼠生物检测法检测结果表明,样品消化腺毒素含量为0—25.3MU/g...
采用美国分析化学家协会推荐的小白鼠生物检测法,对产于大连、深圳、广西北海和福建厦门海域的贝类进行麻痹性贝毒检测,选取部分有毒样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毒素成分分析。小白鼠生物检测法检测结果表明,样品消化腺毒素含量为0—25.3MU/g,剔除消化腺的其他贝类软组织均没有检测到PSP的存在。消化腺和其他软组织的毒力加权平均值为0—2.6MU/g,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的贝类安全食用标准的限定值4MU/g。大连海域染毒样品的检出率为50%,在四个海域中最高,福建海域检出率则最低。高效液相色谱毒素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和广西北海海域贝类所含PSP成分相似,包含有C毒素(C1/2),GTX毒素(GTX1—4)和STX,而大连海域贝类含有的毒素组分与前两者有较大差异,且随贝类采集的不同时期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
麻痹性贝类毒素
psp
小白鼠生物检测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国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贝类产品中8种麻痹性贝类毒素
被引量:
7
4
作者
冯兵
张晓玲
+1 位作者
于慧娟
蔡友琼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3年第2期43-49,共7页
建立了一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同时测定贝类产品中8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除蛋白后用1%三氯乙酸提取,提取液经正己烷脱脂,固相萃取净化后,采用液相色谱进行分离,以选择反应监测(SRM)正离子模式进行质谱分析,...
建立了一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同时测定贝类产品中8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除蛋白后用1%三氯乙酸提取,提取液经正己烷脱脂,固相萃取净化后,采用液相色谱进行分离,以选择反应监测(SRM)正离子模式进行质谱分析,同时对贝类产品中8种麻痹性贝类毒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该方法对测定的8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定量限为100~450μg/kg。以标准加入法计算回收率,在100~300μg/kg(混标以低浓度组分计算)添加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76.3%~95.6%,相对标准偏差为4.3%~1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贝类毒素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贝类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麻痹性贝毒素生物毒性的量子化学研究
5
作者
张永清
刁宁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5,44,共5页
运用密度泛函(DFT)理论在B3LYP/6-31G(d)水平下计算了17种麻痹性贝毒素的量子化学结构描述符,采用修正Cp统计量为目标函数的改进蚁群算法进行变量选择,建立了麻痹性贝毒素的半数致死浓度与其量化参数之间的QSAR模型;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
运用密度泛函(DFT)理论在B3LYP/6-31G(d)水平下计算了17种麻痹性贝毒素的量子化学结构描述符,采用修正Cp统计量为目标函数的改进蚁群算法进行变量选择,建立了麻痹性贝毒素的半数致死浓度与其量化参数之间的QSAR模型;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68,交叉验证系数q2为0.858,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和较好的预测能力;同时使用"jackknife法"检验模型,相关系数R有16个落在0.982~0.987之间,占总数的94.1%,表明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在所考察的诸多参数中,分子最高占有轨道特征值EHOMO对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半数致死剂量影响最大,其次为分子的次高占据轨道能量ENHOMO,说明分子的轨道相互作用和反应活性对麻痹性贝毒素的生物毒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蚁群算法
麻痹性贝毒素
变量选择
Q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SPE与SPATT的水体中麻痹性贝类毒素检测方法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
8
6
作者
张亚亚
闫国旺
+4 位作者
吴海燕
谭志军
张志华
江涛
李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8-306,共9页
为实现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的实时监控与提前预警,本研究构建了基于固相萃取技术(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与固相吸附毒素跟踪技术(solid phase adsorption toxin tracking,SPATT)的水体中PSP检测方...
为实现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的实时监控与提前预警,本研究构建了基于固相萃取技术(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与固相吸附毒素跟踪技术(solid phase adsorption toxin tracking,SPATT)的水体中PSP检测方法,重点优化了吸附材料及前处理方法,评价了回收率、检出限等指标,并将方法应用于2019年春季秦皇岛山海关海域PSP消长过程的监测中,比较评估了两种方法的监控预警效果。结果表明:SPE方法选用ENVI-Carb 500mg/6mL固相萃取柱,过样体积为50mL,13种PSP组分的平均回收率为82.2%±10.0%、检出限为4.0-20.0ng/L;SPATT方法选用SP207大孔吸附树脂,洗脱时间为静置Id最佳,整体回收率约为9.2%;在实际应用中,结合产毒藻密度及贻贝富集毒素含量的变化,发现SPE方法的检测结果可实时表征海域PSP风险状况,对于贻贝中PSP的预警效果也显著优于SAPTT方法,后者不仅因监控方式相对滞后一个监测周期,且灵敏度及准确性均较差。对于秦皇岛海域,当SPE方法检测结果达到100ng STX eq/L时,该海域贻贝中PSP残留将具有潜在的食用安全风险,跟踪过程表明这一阈值可提前两周预警贻贝富集毒素含量超出我国限量标准(800μg STX eq/kg),这对于强化风险警示并制定防范措施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贝类毒素(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psp
)
固相萃取技术(solid
PHASE
extraction
SPE)
固相吸附毒素跟踪技术(solid
PHASE
adsorption
toxin
tracking
SPATT)
SP207大孔吸附树脂
监控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麻痹性贝毒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7
作者
石昌磊
周志刚
+2 位作者
刘童
丁家林
于永刚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1期340-342,共3页
针对麻痹性贝毒的检测技术,着重从生物学测试方法、化学测试分析方法2个方面概括地介绍了贝毒检测技术研究的进展。总结了几种相关检测技术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及几种方法有机结合和优势互补,提出了技术的革新和新方法的使用将是贝类毒素...
针对麻痹性贝毒的检测技术,着重从生物学测试方法、化学测试分析方法2个方面概括地介绍了贝毒检测技术研究的进展。总结了几种相关检测技术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及几种方法有机结合和优势互补,提出了技术的革新和新方法的使用将是贝类毒素检测手段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贝毒
分析方法
生物学测试法
化学测试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麻痹性贝毒在生物间的传递过程和贝毒净化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郝佳
石永波
+1 位作者
石昌磊
鲁艳莉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3期303-304,308,共3页
从国内海洋生物和国外海洋生物的研究进展2个方面概括地介绍了麻痹性贝毒在生物间传递过程的进展情况;总结了几种相关的加速贝毒净化的方法,并对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为研究麻痹性贝毒提供理论帮助。
关键词
麻痹性贝毒
传递过程
贝毒净化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贝类中PSP毒素的脱除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1
作者
毛丹卉
解万翠
杨锡洪
卞中园
章超桦
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1-39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271938)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GARS-48)
文摘
为探讨麻痹性贝类毒素(PSP)的脱除方法,有效提高贝类食品安全性。本文从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生物法三个方面综述了PSP毒素在水产品中的脱除方法及净化效率;对温度处理,安全吸附,微生物降解,酶解转化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为贝类脱除PSP毒素及贝类净化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贝类
麻痹性贝类毒素
脱除方法
研究进展
Keywords
shellfish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toxins(psp) depuration review
分类号
TS917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麻痹性贝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
40
2
作者
于仁诚
周名江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30-33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576301
文摘
根据80-90年代国际上对麻痹性贝毒研究的最新进展,就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综合评述,包括:麻痹性贝毒产毒藻的识别;毒素产生机制;毒素监测和分析方法;麻痹性贝毒对海洋生物的影响;麻痹性贝毒对水产养殖业的影响及对策等。概括了麻痹性贝毒研究的现状和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在麻痹性贝毒毒素研究领域只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工作,本文结合中国的研究现状,提出以后在此领域内的重点研究方向。
关键词
麻痹性贝毒
有害赤潮
产毒机制
分析法
海洋污染
Keywords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
psp
) Harmful Algal blooms (HAB)
toxin
prodoction mechanism Analytical method
分类号
X5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沿海部分海域麻痹性贝毒研究
被引量:
23
3
作者
江天久
江涛
机构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6-41,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资助
2001CB409709号
+5 种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资助
2002AA635150号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资助
2003C20412号
浙江省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资助
S2006A007号
文摘
采用美国分析化学家协会推荐的小白鼠生物检测法,对产于大连、深圳、广西北海和福建厦门海域的贝类进行麻痹性贝毒检测,选取部分有毒样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毒素成分分析。小白鼠生物检测法检测结果表明,样品消化腺毒素含量为0—25.3MU/g,剔除消化腺的其他贝类软组织均没有检测到PSP的存在。消化腺和其他软组织的毒力加权平均值为0—2.6MU/g,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的贝类安全食用标准的限定值4MU/g。大连海域染毒样品的检出率为50%,在四个海域中最高,福建海域检出率则最低。高效液相色谱毒素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和广西北海海域贝类所含PSP成分相似,包含有C毒素(C1/2),GTX毒素(GTX1—4)和STX,而大连海域贝类含有的毒素组分与前两者有较大差异,且随贝类采集的不同时期而变化。
关键词
贝类
麻痹性贝类毒素
psp
小白鼠生物检测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国沿海
Keywords
shellfish
,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toxins(
psp)
, Mouse bioassay metho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 Coastal areas of China
分类号
X5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贝类产品中8种麻痹性贝类毒素
被引量:
7
4
作者
冯兵
张晓玲
于慧娟
蔡友琼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出处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3年第2期43-49,共7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东海水产研究所)(2008M17)
农业部标准<水产品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法>(10157)
文摘
建立了一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同时测定贝类产品中8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除蛋白后用1%三氯乙酸提取,提取液经正己烷脱脂,固相萃取净化后,采用液相色谱进行分离,以选择反应监测(SRM)正离子模式进行质谱分析,同时对贝类产品中8种麻痹性贝类毒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该方法对测定的8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定量限为100~450μg/kg。以标准加入法计算回收率,在100~300μg/kg(混标以低浓度组分计算)添加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76.3%~95.6%,相对标准偏差为4.3%~13.2%。
关键词
麻痹性贝类毒素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贝类
检测
Keywords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psp
)
toxins
liquid chromatography -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 LC/MS/MS)
shellfish
determination
分类号
S917.4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麻痹性贝毒素生物毒性的量子化学研究
5
作者
张永清
刁宁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工业聚集区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5,44,共5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5300189)
广东省科技计划资助(2007A020100001-13)
文摘
运用密度泛函(DFT)理论在B3LYP/6-31G(d)水平下计算了17种麻痹性贝毒素的量子化学结构描述符,采用修正Cp统计量为目标函数的改进蚁群算法进行变量选择,建立了麻痹性贝毒素的半数致死浓度与其量化参数之间的QSAR模型;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68,交叉验证系数q2为0.858,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和较好的预测能力;同时使用"jackknife法"检验模型,相关系数R有16个落在0.982~0.987之间,占总数的94.1%,表明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在所考察的诸多参数中,分子最高占有轨道特征值EHOMO对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半数致死剂量影响最大,其次为分子的次高占据轨道能量ENHOMO,说明分子的轨道相互作用和反应活性对麻痹性贝毒素的生物毒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
改进蚁群算法
麻痹性贝毒素
变量选择
QSAR
Keywords
modified ant colony algorithm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psp
)
toxins
QSAR
分类号
X13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SPE与SPATT的水体中麻痹性贝类毒素检测方法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
8
6
作者
张亚亚
闫国旺
吴海燕
谭志军
张志华
江涛
李玉
机构
江苏海洋大学测绘与海洋信息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河北省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8-306,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600701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2075号
+1 种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BK20171262号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KYCX18_2576号。
文摘
为实现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的实时监控与提前预警,本研究构建了基于固相萃取技术(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与固相吸附毒素跟踪技术(solid phase adsorption toxin tracking,SPATT)的水体中PSP检测方法,重点优化了吸附材料及前处理方法,评价了回收率、检出限等指标,并将方法应用于2019年春季秦皇岛山海关海域PSP消长过程的监测中,比较评估了两种方法的监控预警效果。结果表明:SPE方法选用ENVI-Carb 500mg/6mL固相萃取柱,过样体积为50mL,13种PSP组分的平均回收率为82.2%±10.0%、检出限为4.0-20.0ng/L;SPATT方法选用SP207大孔吸附树脂,洗脱时间为静置Id最佳,整体回收率约为9.2%;在实际应用中,结合产毒藻密度及贻贝富集毒素含量的变化,发现SPE方法的检测结果可实时表征海域PSP风险状况,对于贻贝中PSP的预警效果也显著优于SAPTT方法,后者不仅因监控方式相对滞后一个监测周期,且灵敏度及准确性均较差。对于秦皇岛海域,当SPE方法检测结果达到100ng STX eq/L时,该海域贻贝中PSP残留将具有潜在的食用安全风险,跟踪过程表明这一阈值可提前两周预警贻贝富集毒素含量超出我国限量标准(800μg STX eq/kg),这对于强化风险警示并制定防范措施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麻痹性贝类毒素(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psp
)
固相萃取技术(solid
PHASE
extraction
SPE)
固相吸附毒素跟踪技术(solid
PHASE
adsorption
toxin
tracking
SPATT)
SP207大孔吸附树脂
监控预警
Keywords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
psp
)
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
solid phase adsorption
toxin
tracking(SPATT)
SP207 macroporous adsorption resin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分类号
R155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麻痹性贝毒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7
作者
石昌磊
周志刚
刘童
丁家林
于永刚
机构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水产技术推广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1期340-342,共3页
文摘
针对麻痹性贝毒的检测技术,着重从生物学测试方法、化学测试分析方法2个方面概括地介绍了贝毒检测技术研究的进展。总结了几种相关检测技术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及几种方法有机结合和优势互补,提出了技术的革新和新方法的使用将是贝类毒素检测手段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麻痹性贝毒
分析方法
生物学测试法
化学测试法
Keywords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toxins(
psp)
analytical method
biological method
chemical method
分类号
R994.6 [医药卫生—毒理学]
X5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麻痹性贝毒在生物间的传递过程和贝毒净化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郝佳
石永波
石昌磊
鲁艳莉
机构
辽宁省大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长海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旅顺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大连市金州新区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3期303-304,308,共3页
文摘
从国内海洋生物和国外海洋生物的研究进展2个方面概括地介绍了麻痹性贝毒在生物间传递过程的进展情况;总结了几种相关的加速贝毒净化的方法,并对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为研究麻痹性贝毒提供理论帮助。
关键词
麻痹性贝毒
传递过程
贝毒净化
研究进展
Keywords
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toxins(
psp)
transmission
shellfish
detoxifieation
research advance
分类号
S944.4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X5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贝类中PSP毒素的脱除方法研究进展
毛丹卉
解万翠
杨锡洪
卞中园
章超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麻痹性贝毒研究进展
于仁诚
周名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沿海部分海域麻痹性贝毒研究
江天久
江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贝类产品中8种麻痹性贝类毒素
冯兵
张晓玲
于慧娟
蔡友琼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麻痹性贝毒素生物毒性的量子化学研究
张永清
刁宁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SPE与SPATT的水体中麻痹性贝类毒素检测方法构建与应用
张亚亚
闫国旺
吴海燕
谭志军
张志华
江涛
李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麻痹性贝毒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石昌磊
周志刚
刘童
丁家林
于永刚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麻痹性贝毒在生物间的传递过程和贝毒净化的研究进展
郝佳
石永波
石昌磊
鲁艳莉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