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注意力时间卷积网络的香蕉新鲜度识别与剩余货架期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鑫 朱磊 +2 位作者 张媛 杜艳平 邢晓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3-159,共7页
[目的]解决传统机器学习算法(BP、SVM)无法很好地挖掘时序数据特征导致模型识别和预测效果不佳的问题,最大限度减少新鲜水果在流通过程中鲜度的损失。[方法]以香蕉为研究对象,使用时间卷积网络(TCN)结合有效通道注意力网络(ECA-NET)建... [目的]解决传统机器学习算法(BP、SVM)无法很好地挖掘时序数据特征导致模型识别和预测效果不佳的问题,最大限度减少新鲜水果在流通过程中鲜度的损失。[方法]以香蕉为研究对象,使用时间卷积网络(TCN)结合有效通道注意力网络(ECA-NET)建立香蕉新鲜度识别模型(ECA-TCN),并进行仿真测试。[结果]BP、SVM、TCN、ECA-TCN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84.89%,85.16%,97.83%,99.03%。[结论]试验方法对香蕉的新鲜度识别具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新鲜度 传感器阵列 时间卷积网络(TCN) 注意力机制 剩余货架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对磨盘柿货架期的定性判别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丹 鲁晓翔 +2 位作者 张鹏 陈绍慧 李江阔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85-188,共4页
通过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对磨盘柿的货架期进行了定性判别,比较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和不同波段,发现在1100~1800nm波段范围内,采用二阶导数结合标准正常化和去散射(SNVD)处理的光谱预处理方法最好。其判别模型的正确率达到95.4... 通过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对磨盘柿的货架期进行了定性判别,比较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和不同波段,发现在1100~1800nm波段范围内,采用二阶导数结合标准正常化和去散射(SNVD)处理的光谱预处理方法最好。其判别模型的正确率达到95.4%,预测准确率达到93.3%。因此,近红外光谱技术对磨盘柿货架期的检测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磨盘柿 货架期 判别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温度下养殖大黄鱼货架期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40
3
作者 郭全友 王锡昌 +3 位作者 杨宪时 姜朝军 李学英 迟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67-273,共7页
为探讨不同温度范围内导致产品腐败的原因和开发货架期预测模型,通过对低温(0~10℃)、室温(25℃)和变温贮藏下养殖大黄鱼感官、理化和微生物质量指标和细菌种群的研究,确定上述温度条件下的货架期和特定腐败菌,开发出3种货架期预测模型... 为探讨不同温度范围内导致产品腐败的原因和开发货架期预测模型,通过对低温(0~10℃)、室温(25℃)和变温贮藏下养殖大黄鱼感官、理化和微生物质量指标和细菌种群的研究,确定上述温度条件下的货架期和特定腐败菌,开发出3种货架期预测模型,并用恒温和波动温度下的货架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养殖大黄鱼低温下的货架期为5.4~17.8d,特定腐败菌为腐败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室温下货架期仅1.1d,特定腐败菌为弧菌和肠杆菌。依据相对腐败速率与温度的相关性,开发出Exponential、School-field和Square-root货架期预测模型,模型参数表观活化能Ea、最小温度Tmin和温度特性系数a分别为74kJ/mol、-10℃和0.11,并用3、7、10℃恒温和变温下的货架期对模型进行验证,相对误差分别为0%~13.8%、-0.9%~9.8%和-0.2%~-22.1%,表明School-field和Exponential货架期模型性能优于Square-root货架期模型,能快速有效预测0~25℃范围的大黄鱼品质。该文将为进一步研发集包装、贮藏和流通等为一体的水产品品质智能化预警系统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藏 温度 预测 货架期 特定腐败菌 预测建模 养殖大黄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冻食品货架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8
4
作者 唐艳 丁捷 +1 位作者 何江红 黄益前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16,共3页
货架期是衡量速冻食品品质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影响速冻食品货架期的因素进行了系统介绍,并简述了速冻食品货架期的预测方法以及研究进展,为今后速冻食品货架期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速冻食品 货架期 影响因素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胶糕保质期预测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姜新杰 王晗 +4 位作者 刘芙蓉 张军 张莉 张晓梅 冯皆鸿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15期22-24,共3页
将阿胶糕贮藏于5,37℃这2个温度下,以5℃为参照研究阿胶糕在37℃下的品质变化,探索感官、水分含量、酸价、过氧化值、大肠菌群、菌落总数随贮藏时间变化的规律,推测产品的保质期,并分析影响保质期的关键因素,为企业生产提供指导.建立了... 将阿胶糕贮藏于5,37℃这2个温度下,以5℃为参照研究阿胶糕在37℃下的品质变化,探索感官、水分含量、酸价、过氧化值、大肠菌群、菌落总数随贮藏时间变化的规律,推测产品的保质期,并分析影响保质期的关键因素,为企业生产提供指导.建立了各项指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其中酸价在120 d时临近标准值,因此确定酸价为影响阿胶糕保质期的关键因素,根据加速试验原理,可以推测阿胶糕的保质期为12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胶糕 加速试验 变化趋势 保质期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肉剩余货架期快速预测电化学设备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6
6
作者 刘飞 李文采 +5 位作者 田寒友 邹昊 王辉 李家鹏 陈文华 乔晓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61-266,共6页
针对生鲜猪肉等短货架期食品对微生物快速检测的巨大需求,该研究依据微生物呼吸作用的电子传递规律,采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结合构建的微生物生长预测模型(4~30℃)决定系数R2为0.9954以上,试制了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的生鲜猪肉剩余货... 针对生鲜猪肉等短货架期食品对微生物快速检测的巨大需求,该研究依据微生物呼吸作用的电子传递规律,采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结合构建的微生物生长预测模型(4~30℃)决定系数R2为0.9954以上,试制了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的生鲜猪肉剩余货架期的电化学预测设备,并采用Labview编程语言开发了信号采集和数据分析软件。结果表明该设备检测时间为20 min,可预测4~30℃范围内生鲜肉的剩余货架期,预测准确度为1.02~1.06,研究结果为采用电化学方法预测食品中微生物含量及其货架期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预测 贮藏 生鲜猪肉 剩余货架期 菌落总数 电化学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酥油微胶囊的制备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凌月霜 张岩 陈炼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8-276,共9页
为提高传统牦牛酥油的贮藏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本实验以海藻酸钠、CaCl_(2)为复合壁材,以锐孔法制备牦牛酥油微胶囊。以包埋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使用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TGA)、傅里叶红外光... 为提高传统牦牛酥油的贮藏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本实验以海藻酸钠、CaCl_(2)为复合壁材,以锐孔法制备牦牛酥油微胶囊。以包埋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使用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TGA)、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激光粒度仪测定其理化性质,并研究微胶囊在胃肠液中的释放特性及贮藏稳定性。结果表明,当海藻酸钠浓度1.5%,CaCl_(2)浓度2.5%,芯壁质量比1.5:1,乳化温度50℃,固化时间30 min时,微胶囊包埋率最高为89.41%;含水量为5.25%、溶解度为57.22%、休止角为20.6°;平均粒径为929.773μm,酥油在微胶囊化后热稳定性提高;释放实验表明,微胶囊在模拟胃液、肠液中释放率分别为11.52%、96.44%;贮藏实验表明,微胶囊货架期较牦牛酥油显著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牦牛酥油 锐孔法 结构表征 体外释放 货架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鱼冷却链物流技术与货架期预测 被引量:3
8
作者 曲敏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1期334-336,共3页
介绍冷却链鲜鱼的特点、鲜鱼腐败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并对国内外鲜鱼冷却链物流技术和货架期预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鲜鱼 冷却链 特点 腐败原因 影响因素 货架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